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必修1-4复习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

B、必须用于交换。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①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3、金属货币与纸币区别联系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

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下跌,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

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全)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全)

基础知识天天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职能。

3.纸币是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

★2.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则相反。

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其互补品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反之相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反之缩小生产规模。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知识点

政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成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媒介的职能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货币的发行: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或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可能出现物价上涨或物价下跌的经济现象,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结算方式:现金结算、银行转帐结算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一百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价格较高,称为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价格较低,称为买方市场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收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收入的变动会影响人民人们的消费水平。

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贷款消费、租凭消费、钱货两通消费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指从食品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3)消费为生产产生动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1.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

2.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3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大力发展产力的措施: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必须通过改革。

3.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科技水平与人口素养。

实行可连续发展战略。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何?怎么办?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1)合适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安稳,多层次的状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有利于增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实行这一制度的措施: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绝不摇动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绝不坚定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竞争,相互增进的新格局。

五.公司经营成败的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二六.我国就业的现状,意义,措施分别是什么:1.我国就业的意义:(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全部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酬劳,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3)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域,从而增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必修一至四政治复习提纲(完美)

高中必修一至四政治复习提纲(完美)

第一课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商品(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价值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

(3)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4)主体不同。

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统一)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十大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

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别: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复习提纲主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原始社会(一)经济(二)社会结构(三)原始社会末期 人类的最初和最低阶段生产力(低下) 劳动者: 采集者 生产者 劳动方式:采集 农业、畜牧业 劳动工具:旧石器 新石器 劳动对象:大自然(适应自然) 大自然(改造自然) 生产关系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分配制: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社会关系:平等互助的生产关系部落联盟部落 部落 部落 部落 氏族 氏族 氏族 氏族 氏族 氏族 氏族 氏族 氏族成员地位平等,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管理集体事务。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家庭劳动代替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原始社会解体出现奴隶主和奴隶主阶级二、阶级社会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一)奴隶社会1、生产关系: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分配制: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关系地位: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2、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3、社会结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国家产生了)4、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5、进步性: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二)封建社会1、生产关系2、封建土地所有制(1)地位: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意义:(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根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完整版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完整版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1、 商品的(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用于交换;二、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货币的(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2)产生: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贵金属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产生了货币。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指能够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4)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即标价;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和流通手段(即买与卖;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5)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除现金买卖商品外的其它支付货币的情况,交易时是价值的单方面支付)、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注意:区分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与支付手段(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等),刷卡消费是流通手段。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 货币流通次数4、纸币及其本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危害?(1价值)。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小于这个限度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现象。

(本质: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注意: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无权任意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但无权规定购买力。

(3)纸币的职能: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纸币能执行货币的所有职能5、结算方式有那些?人们通常采取哪些结算工具?(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高中政治必修一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一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一提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各单元课本分布情况第一单元一.国家基本知识1. 国家的根本属性?5我国的国家性质5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53. 人民民主的特点?54. 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1.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几项?9政治义务有几项?9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0—11 三.公民的政治参与1. 民主选举的方式?16怎样行使选举权?17—182. 民主决策的方式?20意义?223. 民主管理的内容?24—25意义?264. 民主监督的方式?28意义?29怎样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295.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31 第二单元1. 我国政府的性质、37宗旨、原则及表现?392. 我国政府的职能?373. 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43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444. 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46怎样对权力进行监督?46—47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意义?47—485. 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是什么?49政府怎样树立权威?50—51 第三单元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552. 人民代表的地位、权利、义务?56—573. 国体和政体的含义59国体与政体的关系594. 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内容?59—60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60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61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党的性质、宗旨、地位?63 2.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63—643. 党的执政方式内容?64三者关系如何?654. 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85. 政党制度的内容70—716. 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71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73三者关系75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74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级别、自治机关、核心内容76—774. 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四单元1.我国的外交政策内容?1062.世界多极化的意义?102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02—1033.当即世界的主题?98面临的主要障碍?解决的途径?99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国家之间冷热亲疏的原因?945.联合国的性质、宗旨、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90—916.主权国家的地位、基本要素、权利、义务?89—90国际组织的分类、作用?90主要考点及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高一政治必修一三单元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三单元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三单元知识点1.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历史的终极理想。

共产主义追求的是一个没有私有制、无阶级和国家的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的美好生活。

而要实现共产主义,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 生产力高度发展: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人们必须普遍认同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

- 阶级斗争的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再存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人们平等地共享社会财富,不再有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 考虑全人类的利益:共产主义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不再以国家、民族或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人类整体的福祉为中心。

2. 如何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既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又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而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完全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消失。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关键在于经济制度的不同和主要任务的变化。

在初级阶段,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并且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而在高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道路,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 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保证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提纲)妨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妨碍价格妨碍消费水平的因素收入是要紧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求要进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受将来收入预期妨碍。

--要求稳增长,保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紧密关系。

--求要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其他因素①生产②物价③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④国家政策⑤消费环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制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进展。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为生产制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增强消费对经济进展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投资对经济进展的关键作用。

为啥要大力进展生产力?进展是解决我国一切咨询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定要求。

怎么大力进展生产力?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养。

②加快科学技术的进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③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造同经济基础相习惯。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展。

重要性:中国特群XXX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XXX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性:公有制是XXX的全然经济特征,是XXX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关于发挥XXX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爱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进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集体经济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联合基础上的资本联合属于集体经济。

)怎么样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选择题高频考点、理解会用;☆适合出大题,完整会背;划线部分重点记,整体看懂)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直接决定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58-60)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P58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P58☆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p59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p59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适用于个体经济中)p59※2、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p60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于人民。

第二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60-63)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P60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p60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p60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二三、四复习提纲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二三、四复习提纲

政治必修一、二三、四复习提纲覃伦举《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5、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1、结算方式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 必修1
(4)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实行公平的分配, 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成才之路 际,说明如何实现社会 公平?
分析:(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 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 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材料三
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
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 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 的作用。
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 必修1
分析:(1)国家财政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 事,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加强教育、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表明财政是促 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和产业方面,对 基础设施和一些中央大力支持、大力发展的产业加大投入, 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增长,表明财政具有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第三单元
知识整合梳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 必修1
分析:(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对 立统一的关系。 (2)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有利于增加社 会财富。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 会和谐。 (3)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 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和易混易错点-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和易混易错点-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1)含义:是指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2)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3)主要表现:①生产全球化(表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各国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②贸易全球化(表现:买卖活动走出国门,国际贸易规模大、范围广)③金融全球化(表现:依托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间的借贷、证券买卖等,不受时空限制)(4)主要影响因素: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扩张国外市场;科技的发展降低运输和信息网络成本,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②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动因:动机、原因)③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5)重要载体:跨国公司(注意:除跨国公司外,国家、国际组织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①含义:是指以母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②目的及经营行为: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注意:区分母国、东道国)③积极影响:推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科技的合作与进步。

④消极影响: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①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B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配置效率的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D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②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第三单元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第三单元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本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准确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2019山东泰安一中高三月考,改编,)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正迅速走向世界。

支付宝已经在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微信支付也已登陆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多种外币结算。

中国移动支付走向世界是()①贸易全球化的要求②生产全球化的目的③金融全球化的表现④保障全球金融安全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看,下列事件中属于同类的有()①中国每年都会吸纳大量外国游客来华观光②人民币持续贬值会导致大量资金外流③美国福特汽车从设计到装配涉及多个国家④全球市场上都可以买到“中国制造”的商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3.()2019年10月19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召开。

改革开放4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不到3%,却为中国贡献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迅速发展()①充分说明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②有利于整合全球资源,扩大跨国公司发展空间③为增强我国实力、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根本动力④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大创新机遇和挑战,国内某企业以90亿美元收购一家国外汽车制造巨头,成为该家企业的最大股东,以期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

材料表明()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载体②跨国公司以并购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③跨国企业并购使金融资本国际流动速度加快④跨国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易错点3不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5.()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欧美国家制造飞机,发展中国家制造玩具;欧美国家制造通信标准,发展中国家生产廉价电器;欧美国家出产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管理经验,而发展中国家则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低价产品。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

⾼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要学好⾼中政治,学完每⼀个单元的时候最好简单做⼀下总结,这样能及时发现⾃⼰不懂的地⽅。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1第三单元,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收⼊与分配1.收⼊分配的公平问题是什么——收⼊分配公平的含义收⼊分配相对平等。

为什么——收⼊公平的意义对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全⾯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性,防⽌两极分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个⼈:有利于居民⽣活消费⽔平提⾼,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怎么办——如何解决根本途径:发展经济,提⾼效率,增加收⼊;制度保证:坚持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在国民收⼊分配中合理⽐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合理⽐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加强对收⼊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调节过⾼收⼊,取缔⾮法收⼊,最低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缩⼩收⼊差距;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提⾼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促进就业,完善社会制度,缩⼩收⼊差距,实现公平。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资源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发展;公平:收⼊分配相对平等。

为什么——两者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产⼒、提⾼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产、提⾼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怎么办——如何处理既要反对平均主义,⼜要防⽌收⼊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要提倡奉献精神;在⿎励⼈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政治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政治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第二,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人们在社会实 第二,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也是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也是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第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第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第二课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4、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课第一框: 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
第一课第一框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①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文化“万花筒”的表 、文化“万花筒”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②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现
2、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
①含义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 ②特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 为人所特有。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为人所特有。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五课第一框: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表现 4、文化创新的作用 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表现①②③ 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5、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6、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高中政治必修1-4知识归纳(附考纲)

高中政治必修1-4知识归纳(附考纲)

必修①《经济生活》的知识要点总结本书的层次是单元——课——框题——目,全书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课及一个综合探究,每一课又包括两个框题,每个框题又下设若干目。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其中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包括三目: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第二框包括两目:信用工具;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提示: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延伸:货币并非天然都是金银,如在我国,主要的货币金属是铜);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延伸:不能认为货币供应就等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现代社会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而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千万不要以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就等于发行纸币;通货膨胀有三种: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纸币发行量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拉动消费和投资;对通货膨胀不能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延伸:我国中央银行大力推动支票的异地结算,已在京津冀实行);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任何价格都具有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三单元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三单元知识框架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综合探究:讲究效率,维护公平内容: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决定的。

地位(重要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基本内容和要求:根本原因: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必然性前提:具体原因:由我国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物质基础:按劳分配直接原因:必要性(作用、意义)①②注意: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的报酬,其实现程度是同其所在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的。

含义不同按劳分配:不同点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和按资本、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与劳动所得的关系范围不同:是不是在公有制经济。

相同点:按劳分配一定是劳动所得。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这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内容: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②重要体现:含义: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意义: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制度保证是:社会公平内容:举措一意义:①实现社会公平的两大举措当前主要做法②举措二内容:具体做法: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含义: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意义:含义:效率提高意味着:地位: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另一方面:①两者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因为②处理好两者关系,要做到:第八课财政与税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国家预算:国家决算:重要性:关于社会保障基础: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补充:扩张性财政政策采取此政策的经济环境:财政政策主要措施:紧缩性财政政策采取此政策的经济环境主要措施社会总供给含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包括:社会总需求含义:包括:含义:税收收入:分为利润收入:财政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最重要的来源:经济发展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
(直接决定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58-60)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P58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P58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p59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p59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适用于个体经济中)p59
※2、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p60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于人民。

第二节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60-63)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P60
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p60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p60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措施:p61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P62
☆2、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P62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与公平存在矛盾:注重效率就会有差别,差别过大就会有失公平。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2-63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既要落实就业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节国家财政(p64-68)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P64
2、财政收入的实现过程: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P64
☆3、财政的作用:P65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P65-66
经济不平稳运行的两种情况:
①经济滞缓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
②经济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收入P66-67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组成部分(种类):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原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分配政策
☆4、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②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二)财政支出P67
1、含义: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主要用途(种类):
①经济建设支出(最主要)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5债务支出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P68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第二节征税与纳税(p68-72)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①税收与国家的关系:有国就有税。

②税收与法律的关系:有税必有法。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P69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相互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的种类P69
(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为五大类:
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资源税(矿产税、土地资源税)
财产税(契税、遗产税)
行为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
※(2)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P70
①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

征税对象:个人所得。

纳税人: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跟,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税率制度: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任务
☆1、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P71
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P71
※3、增强纳税人意识:P71-72
(1)义务意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每个公民必须自觉诚信纳税。

(2)权利意识: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批评和检举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