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走进武安 爱上家乡——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_关于采风的作文500字【八下第四单元作文 最新】

“到民间采风去?什么风啊?”也许你会有些疑问,不过看了下面,你就会明白了。
人情风【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这第一风自然是要采这人情风了。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咱这诺大的中国若是没了这乡里互相帮助的人【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情风,恐怕是安宁不了了。
乡亲之间你帮我、我谢你,和睦融洽,何乐而不为?所以人情风就是这民间最亮丽的风【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景线了。
节日风家乡的节日多的很!虽不比那“洋”节排场、但也是这泱泱大国的传统啊!“每【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亲人的不舍与牵挂。
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比较潮的就是情人【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节了,不过他们只晓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哪里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与织女啊!特产风说到这【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特产风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与茶了。
徽菜咱天天都吃,虽不知其详也略知一二。
茶叶最好的应是那黄山毛峰【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了吧!自己虽然没能有幸品尝,其盛名却已久闻了。
这特产就先聊到这了,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习俗风【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家的习俗到现在也剩不了多少了。
除了那一两样重要的,便都被科学现代化潮流给冲跑了。
清明节‘踏青’【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顺带告诫后生小子要好好读书。
其实家乡的风也挺多的只是【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本人才疏学浅写不忘家乡的本色风韵,只能在大家面前写写皮毛。
采民风采不完民间的万种风情,看家乡【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看不尽家乡种种俗事。
我的故乡在浙江诸暨,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故乡的山,虽没有名山【最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下一页继续)大川的巍峨,但也蕴含着江南特有的秀气。
【配套K12】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写作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写作指导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到民间采风去【训练要求】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
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
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到民间采风”为主题,内容活泼,也有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供选择,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这一单元主要要求我们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所搜集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或做游戏,或编词条,或办展览,或撰写报告,或进行评论……第一项活动“家乡素描”,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主题,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入手,比如当地的物产、文物、传说等,只要与家乡有关即可。
第二项活动“认识方言”,角度虽小但是具有深度和趣味。
第三项活动“乡土发现”可与第四项活动“节日探源”合并进行。
这一活动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本单元“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环节最容易得到实现。
而且,大家在这方面的兴趣可能也较大,可供选择的活动方式也较多,综合性最强,便于我们发挥个性,也便于锻炼我们各项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选取以下话题展开:1.“家乡”——可以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诗歌等。
2.“方言”——可以介绍家乡方言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对家乡方言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整理、总结,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成一篇说明性文字。
3.以“节日”为话题,或以“节的起源”或“我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或记叙文。
4.就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写提示】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92461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e.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走近“清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把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模拟性,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为教学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清明节的祭祀、插柳、踏青、植树等民俗活动,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参与者众,负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美德。
执教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时,以“清明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各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必将令学生兴致勃勃,参与主动,经历一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
二、教材分析: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本课以“清明”民俗为切入点,其触角延伸到地理、天文、物理、网络(媒体)等,充分体现了课标“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大课堂”的理念。
2、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为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示范课件_0

客家古训
第五关 整理客家故事
要求:看视频,听一遍客家方言故事,小组讨论后,用生动语言写下来,然后小 组自评出本组写得最好的,与其他小组互评,最后评出两组代表上台PK,有奖!
《卖笠麻,顶打顶》
项目 小组自评 组间互评 平均得分
累计总分
参与积极5分 故事完整10分 故事通畅10分 故事生动10分
计分定级
• 恭喜同学们闯过五关!下面总计得分是多 少?对应是客家话几级?
公元1840后 太平天国运动
公元1645—1795 年
清朝初期
第一关 查找客家古音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与朱元思书》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朝辞白帝彩云间——《早发白帝城》 4、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泡茶冇放叶—— 淡水 (打一惠阳地名)
土地伯公放屁—— 神气 (打一词,客家人形容神态很了不
起)
同鬼讲
阎罗王开会——老板(粄)(打一短语,客家人形容说也白说)
隔年茶果—— 凄(妻)凉(打一称呼,客家人形容商人身份)
老公摇扇——
(打一词,客家人形容境况不佳)
笠麻(斗笠)
顶 打 顶 : 一 顶 一 顶 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二关 听写对应字词
1)太阳 4)硬币 7)不会 10) 我们
2)明天 5)大拇指 8) 玉米
3)去年 6)夏天 9)外婆
第三关 写出对应成语
兴歌兴绝:兴高采烈 岩岩蚕蚕:唠唠叨叨 暗摸西索:黑咕隆咚
人教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

向班上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建始的名胜古迹
——数一数,看看你知道多少?
朝阳观 石门河 景阳关 吊棺墓群
石柱观 五花寨 八角楼
巨猿洞 吴国桢故里 古墓群
【河南历史名人】
炒冷饭 :
打瞌充 : 后使颈: 刮巴掌 : 解心焦 : 伸懒肠 : 做乱梦:
做梦。
摸暗子 : 敲竹杠 : 临市面 : 吃豆腐: 讲大道 : 背老耙:
蒙面捉迷藏。 勒索。 打听行情。 调戏。 聊天。 上当,吃了意料之外的亏 中圈套,吃到苦头 猜谜语。
吃生话:
猜枚子:
河南方言
河南人到北京买布, 河南人问售 货员说: 嫩这布咋嫩苦楚啊? 售货员不解,河南人又说: 苦楚斗 是不平展。 售货员扔是不解,河南人怒了说 :你咋嫩迷瞪哩.各仪人.你斗不会 给我拿个光牛哩
厅
非洲、中东、 印尼及印度 次大陆等国 的人们以手 指抓食。
时 尚
型 台
这几幅图是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服饰吗? 请你说说
建 筑 展览馆
寺庙
清真寺 教堂
赛龙舟 包粽子
异 域 舞林门
请你观看
异 域 舞林门
请你观看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 化、习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就是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习 俗表现出来的。(P57)
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来源: 牛郎织女 鹊桥相会
——
中秋节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吃月饼 赏月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吃 月 饼 、 赏 月
民俗习惯: 重阳节秋高气爽,风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到民间采风去》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2、让学生关注民风民情,加深对民族民俗的了解。
3、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4、培养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认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民间风俗民俗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厚重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作为荆州人我们理应了解家乡文化,亲近民间习俗,传承民族精神。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本次采风的成果。
二、传统节日大比拼1.春节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
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
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春节的起源: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
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
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
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
2.清明节四月5日左右。
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风俗习惯:拜祭祖先清明节的起源: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
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
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天,不吃烟火食。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到民间采风去》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到民间采风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民间文化的基本概念。
2. 能够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民间文化素材。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民间文化知识进行写作。
1.2 教学内容1. 介绍民间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如何进行民间文化采风。
3. 分析民间文化素材的运用方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掌握民间文化的基本概念。
2. 学会进行民间文化采风的方法。
3. 能够有效地运用民间文化素材进行写作。
2.2 教学难点1. 如何深入理解民间文化。
2. 如何将民间文化素材巧妙地运用于写作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文化概念、采风方法和素材运用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采风和写作练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民间文化素材的运用。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民间文化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民间文化信息。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文化采风。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民间文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民间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2 讲解民间文化概念1. 详细讲解民间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民间文化。
4.3 讲解采风方法1. 介绍采风的准备工作。
2. 讲解采风过程中的观察、采访技巧。
4.4 讲解素材运用方法1. 分析如何筛选和整理民间文化素材。
2. 讲解如何将素材巧妙地运用于写作中。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民间文化概念、采风方法和素材运用技巧。
2. 强调民间文化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5.2 作业布置1. 完成一份民间文化采风计划书。
2. 选取一个民间文化素材,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实践6.1 教学拓展1. 分享一些成功的民间文化写作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民间文化素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走进武安 爱上家乡——到民间采风去

《走进武安爱上家乡》主题设计方案武安市实验中学郭焕琴一、主题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家乡文化,关注家乡、思考家乡、欣赏家乡、热爱家乡。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3.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二、活动建议:1、内容:从武安概况、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四个方面介绍武安风土人情,展示武安的千年文化渊源。
2、范围:涉及武安概况、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四个方面,其中武安概况介绍武安的整体地理、历史风貌;特色饮食以介绍武安地方特色饮食为主,历史文明包括磁山文化、武安傩戏、地方戏曲、武安快板、武安民谣;光辉岁月主要介绍武安的革命传统。
3、方式: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查阅相关资料,为家乡制作名片。
4、组织形式:a.把全班同学分为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再次细化,历史文明组再次细化为磁山文化、武安傩戏、地方戏曲、武安快板和武安民谣四个小组。
b.以课内活动课形式展示各组搜集所得。
c.活动总结:采用为家乡制作名片的形式。
5、时间分配: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一周时间,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小组讨论和设计展示方案三天时间,课内展示一课时。
三、指导要点:1、活动前准备:a.启发兴趣:教师向学生介绍些许武安当地的风土人情,启发学生对家乡的文化产生兴趣。
b.分组合作:把全班同学分为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三个小组,各小组再分别细化为几个小队,并要求根据采风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2、活动中准备:a.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走村串巷寻找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查看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搜集整理,或到实地进行拍摄制作,做好相关记录。
b.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小组讨论并设计展示方案(展示方案中必有一道本组表演或演示、介绍的题目,要体现本组的特色)。
c.展示小组搜集所得:(以课内活动课的形式展示)展示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七嘴八舌说武安,播放歌曲《武安是个好地方》导入新课)的确,武安是个好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熏陶一方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武安爱上家乡》主题设计方案武安市实验中学郭焕琴一、主题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家乡文化,关注家乡、思考家乡、欣赏家乡、热爱家乡。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3.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二、活动建议:1、内容:从武安概况、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四个方面介绍武安风土人情,展示武安的千年文化渊源。
2、范围:涉及武安概况、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四个方面,其中武安概况介绍武安的整体地理、历史风貌;特色饮食以介绍武安地方特色饮食为主,历史文明包括磁山文化、武安傩戏、地方戏曲、武安快板、武安民谣;光辉岁月主要介绍武安的革命传统。
3、方式: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查阅相关资料,为家乡制作名片。
4、组织形式:a.把全班同学分为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再次细化,历史文明组再次细化为磁山文化、武安傩戏、地方戏曲、武安快板和武安民谣四个小组。
b.以课内活动课形式展示各组搜集所得。
c.活动总结:采用为家乡制作名片的形式。
5、时间分配: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一周时间,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小组讨论和设计展示方案三天时间,课内展示一课时。
三、指导要点:1、活动前准备:a.启发兴趣:教师向学生介绍些许武安当地的风土人情,启发学生对家乡的文化产生兴趣。
b.分组合作:把全班同学分为特色饮食和历史文明、光辉岁月三个小组,各小组再分别细化为几个小队,并要求根据采风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2、活动中准备:a.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走村串巷寻找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查看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搜集整理,或到实地进行拍摄制作,做好相关记录。
b.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小组讨论并设计展示方案(展示方案中必有一道本组表演或演示、介绍的题目,要体现本组的特色)。
c.展示小组搜集所得:(以课内活动课的形式展示)展示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七嘴八舌说武安,播放歌曲《武安是个好地方》导入新课)的确,武安是个好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熏陶一方人。
古老的地名语词文化、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鲜明的乡土文化、戏剧文化,构成了“武安”地方文化的丰富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武安,爱上家乡。
二、交流展示(一)、古城流韵以抢答的形式进行,从整体上了解武安地理、历史风貌。
(二)、秀色可餐学生以小品的形式介绍武安特色饮食。
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
(三)、气象万千展示武安辉煌(五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展示方案依次展示自己小组承担的版块的知识。
)第一组磁山文化1、磁山文化:(学生对磁山文化做声情并茂的介绍。
)介绍点一:七千年前的“磁山文化”,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有机的联系了起来,是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点二:在这里发现的粟和鸡的炭化标本,是迄今世界上人类种植、养殖的最早实物证据,距今已有7500多年。
介绍点三:随着发现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磁山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不仅是世界粟米的最早发源地,鸡的最早养殖地,打破了家鸡起源于印度的论断,而且还是核桃的最早栽培地,纠正了核桃为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传说。
第二组武安傩戏(学生介绍武安傩戏的起源、表演盛况以及历史意义等)傩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据专家考证,武安为黄河以北“傩戏”仅存地,是镶在武安历史文化之冠上的璀璨明珠。
河北省已将“武安傩”列为全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之一。
第三组地方戏曲A武安地方戏曲简介: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都是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
平调行当齐全,有“四梁八柱”和“十二行”之说。
四梁指红脸、黑脸、旦角、小生。
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花脸。
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崇尚特技。
代表剧目《盘坡》、《徐策跑城》等。
武安落子通常与平调同台演出,唱腔旋律简单,既能叙事又能抒情,使用武安方言,具有一股强烈的太行山区乡土气息。
代表剧目《端花》、《借髢髢》。
武安落子小戏《送闺女》曾获得全国第一届地方戏曲“群星奖”金奖。
B欣赏武安地方戏:武安平调《盘坡》选段;武安落子《借髢髢》选段。
第四组武安快板和武安民谣1、武安快板是武安市文艺园地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它语言通俗、诙谐、生动、活泼、形象,具有浓郁的武安地方特色和农民生活气息,其以顺口溜的形式,长的二三十句,短的十来八句,配上板鼓、梆子、小锣来伴奏就象武安落子戏的数板,但说起来比数板节奏更加明快干脆,因为演说时用的武安方言,故取名叫武安快板。
优秀快板主要有:《仨政府》、《血泪仇》、《刘老混还乡》、《懒妇女》、《计划生育》、《夸市场》等。
2、快板表演3、学生朗读2-3首武安民谣(四)光辉岁月1、教师介绍:2、英雄故事会红色文化:冶陶(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驻地)管陶(八路军先遣支队驻地,中共武安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地——县委前身)尖山(武安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庆祝大会所在地)梁沟(八路军兵工厂所在地)伯延(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边区政府驻地)十里店(边区政府参议会,邮政总局,银行驻地)荒庄(新华通信社驻地)三、诗歌朗诵:四、结束语武安,山清水秀;武安,历史悠久;武安,文明远播;2006年,河北省武安市成功申报“千年古县”获得成功,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006年被正式列入“大型电视文献片--千年古县”序列。
身为武安的子孙,我们爱我们的家乡。
我们为家乡的祖先为我们创造的灿烂文明而自豪,同时,也应为家乡未来更加灿烂文明而做出我们的贡献,谱写我们的华章。
四、布置作业(布置,课下完成)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自己的特长制作家乡名片。
名片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调查报告、小论文、散文、诗歌、宣传材料,也可以是照片、艺术作品、动画、网页等;制作名片可以用纸、笔和颜料,也可以用图片剪贴,如果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电脑上制作更好。
名片内容和形式要统一,图文要相配合,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应完美结合。
附:武安谣——说武安西倚太行望平原,滔滔洺水永向前,三省交界属重地,历来兵家争不息。
磁山文化七千年,赫然醒目世纪坛,粟谷核桃与家鸡,武安种养属第一。
战国时期开铁矿,西汉在此冶铁忙,宋代铁炉今尚在,固镇遗址地下藏。
武安傩戏活化石,结束北方无傩史,妙觉寺,舍利塔,武安古城传天下。
惊艳丽人今何在,太行三峡觅京娘,四季如春山水秀,兰春犹唱《朝阳沟》。
人生逢百天命顺,武安长寿第一村。
多喝开水不上火,武安吃食有特色。
烫面角,豆花汤,卤子熏肉和灌肠。
驴肉卷饼熏鸡蛋,锅盔夹肉都喜欢,黄菜调面土得漏,豆沫麻糖小米粥。
大米饭,猪肉菜,山药粉皮配海带。
抿节饸饹粉浆饭,榆钱库垒沾大蒜。
柿子炒面开水拌,摘把香椿炒鸡蛋。
南瓜蒸卷大拽面,手端海碗把门串。
金黄小米捞干饭,好吃顶事又解馋。
平调落子两剧种,金钹清平桑梓音。
武安快板妙趣生,解放初期最鼎盛。
武安县,八大镇,数了阳邑数和村。
补锅匠,哪在行,团城万安西南庄。
养家糊口日日忙,辛苦劳作度时光。
从业超过三千人,北方数省全踏行。
张箩匠,数哪里,先是梁庄后高壁。
走街串户靠手艺,换底修笼拴簸箕。
厢房村墟居奇货,街市繁华商贾多,南方经营绸缎庄,北方有我药材行。
药商垄断东三省,武安会馆苏州城。
何人号称武安君,白起李牧和苏秦,武安名人代代出,激励武安后来人。
必武小平刘伯承,一波任穷李雪峰。
基伟伍胜滕代远,树勋起义美名传。
英国记者柯鲁克,特到武安来观瞻,写成名著《什里店》,传遍世界名声远。
南巡讲话鼓干劲,武安迎来好机遇。
改革开放很深入,招商引资有力度。
经济连年都增长,全民小康共奔富。
农业基础更牢固,工业强市是支柱。
钢铁煤炭两强项,商业繁荣运输忙。
生态旅游是灵魂,文明生态新农村。
城市建设步伐大,环境污染人人抓。
乡村美,城市绿,鸟语花香真美丽。
宽敞亮丽中兴路,人间仙境西岭湖。
人民广场气势大,名牌购物有商厦。
学校教育大发展,连续几年都夺冠。
十所中学齐头进,职教中心更能拼。
崭新高楼拔地起,校园优美数第一。
软件硬件都可以,教室都有多媒体。
经济繁荣人民喜,财政收入三十亿。
百强县市榜有名,富裕安康享太平。
人文名城数武安(快板词)华夏大地春满园武安人文竞璀璨说历史数风流群星灿烂光耀眼说武安磁山文化一万年它是中华文明源载史册清格写在世纪坛养家鸡种粟谷结束蛮荒旧时代开创农耕新纪元独:谁能把武安文化说一说众抢白:好,我来说独白:说武安道武安武安冶铁很久远战国时期开铁矿两汉冶铁设铁官众合:珍留宋代炼铁炉炉火熊熊到今天说武安道武安有内涵武安文化代代传独白:历代兵家必争地西通秦晋是天险背靠太行山经略大中原文韬并武略护佑天下安4人合:武安建县两千年历史文化一脉传固义傩戏活化石平调落子齐争艳4人合:说武安道武安武安代代出英贤隋代马光讲太学曹植读书在儒(yu)山4人合:宋代出了韩家将金朝胡砺是状元北京城郭资建西安城宋之韩4人合:隋唐宋元明清群星灿中华武功出少林宗师稠禅生武安武安功夫天下传众合:悠久历史数不尽文武风流道不完想让我们说完整安安心心听三天独白:邀朋友来武安尝尝武安名特产众合:锅盔夹肉煎灌肠驴肉卷饼熏鸡蛋你剥葱我捣蒜再来一碗好拽面武安名吃吃个够看你解馋不解馋吃完上街走一走园林城市百花鲜商贸繁荣小北京让你流连忘了返说武安道武安好山好水魅力名城特色小吃让你眼花又缭乱独白:哎!姐妹们武安旅游好地方好山好水在三川众合:朝阳沟武当山京娘长寿好休闲勤劳朴实武安人喜迎宾朋展笑颜全市同心搞建设三大产业齐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位列百强县促和谐保民生不自满团结奋进勇争先武安快发展事业扬千帆搏击万重浪乘风驶大船励精图治再创业武安明天更灿烂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