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德国史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a95574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6.png)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供大家学习参考!专题十四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多极化趋势主干知识构建Ⅰ.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点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取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猛烈的角逐和斗争,终究导致一战爆发。
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美国权势大大增强,欧洲权势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产生从根本上坚定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连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取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峙,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取猛烈。
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2、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三、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相持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1、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相持与抗争。
2、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Ⅱ.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1、16世纪:英西矛盾。
为争取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时期,英国屡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https://img.taocdn.com/s3/m/2fa30b4758f5f61fb73666cc.png)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
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6《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ppt位于德国慕尼黑市,1933年3月建立,是法西斯德国二战期间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
位于德国柏林以北30公里的小镇奥拉宁堡,1936年8月建立。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号集中营,主要是监禁营
2号集中营,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灭绝营
3号集中营,是奴役营,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0f0c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3.pn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下列史料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书出令,门下审驳,分为二省,而尚书受成,颁之有司。
”②“常日值禁庭,以待召见。
凡谕旨明降者,既述,则下于内阁。
”③“光武……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④“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自言其职。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2. 历史地图蕴含丰富信息。
图1到图2的变化可以说明()A.教育普及推动文化繁荣B.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地域差异丰富文化类型D.民族融合利于文化交流3. 社会流动,包括地理意义上的横向流动,也包括阶层意义上的纵向流动。
社会流动推动社会发展。
下列能够体现社会流动的史实有()①汉朝屯戍政策②唐朝邻保制度③宋代科举考试④明清商帮群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1784年2月到1785年5月,美国“中国皇后号”从纽约启航,运载着西洋参、木材、毛皮、胡椒、棉花、羽纱、铅等货物驶抵中国,换取下表中的商品。
这是美国首次直接对华贸易航行。
此次航行净利润达 25%—35%。
据此判断()“中国皇后号”首航贸易商品清单①③茶叶成为中美直接贸易的核心商品④脱离英国统治后,美国急需开展与华贸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 1897年,谭嗣同在《仁学》中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矣,通则仁矣”。
1903年,革命家邹容在《革命军》中写到“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据此,两人的主张()A.反映仁人志士对救国道路不断探索B.为进行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依据C.体现革命党人通过革命手段谋求政治变革D.说明民主平等观念已经成为当时社会共识6. 下侧漫画刊载于1909年5月11日《神州日报》,标题是“探囊取物”。
该漫画揭示了()A.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C.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7. 1920年11月7日,《共产党》杂志在上海创办,内容设置“短言”“正文”“消息”栏目。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3e95c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b.png)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德国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由各个日耳曼部落居住。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部落开始在德国地区形成自己的王国。
公元800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宗教改革运动,使德国宗教格局发生巨变。
公元1618年-164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德国成为战场,导致德国人口大量减少,经济和社会遭受严重破坏。
公元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被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公元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战败,签署凡尔赛条约,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
公元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党开始掌握德国政权。
公元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侵略国家,
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被盟军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德成为苏联卫星国家,西德成为民主国家。
公元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东德与西德合并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公元1990年:德国重新获得主权,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公元2002年:德国引入欧元作为国家货币,加入欧元区。
公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德国采取严格措施控制疫情,并成功应对疫情挑战。
以上是德国历史大事的年表,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德国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历史的曲折和起伏,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坚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德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202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
![202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208c01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f.png)
杨浦区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卷2023年3月考生注意:1.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律不得分。
5.单选题必须选1项,双选题必须选2项,三选题必须选3项,多选少选都不得分。
一、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4 分)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悠悠岁月,世界许多地区的人们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共同构成古代人类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某校史学社开展“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的主题学习,步骤如下:步骤一:追寻文化源头,查找关于早期各地域文化的相关史料和相关表述。
1.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古代文化与相关史料准确匹配。
(填写字母,12分)。
A.“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
B.汉穆拉比:“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C.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D.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E. “威令在你(指法老)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F.“(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2.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相关表述与各古代文化准确匹配。
(填写字母,8分)(1)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主张和而不同等。
( )(2)《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 )(3)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独立发展。
( )(4)被誉为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
( )A.古代印度文化B.古代印第安文化C.古代希腊文化D.古代中华文化步骤二:聚焦“轴心时代”,探寻早期文明走向成熟的动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一前3世纪,同时出现在亚欧部分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为“轴心时代”。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786f983ec77da26924c5b02f.png)
生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3.(题点: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
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
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 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 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5)影响 ①积极: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
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
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答案 C
2.(题点:法国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
视角1 从微观层面分析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原则。 视角2 从权力的分配与制衡角度,认识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南方与北方以 及联邦政府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视角3 从中美关联的角度,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继承和 创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31caf6f383c4bb4cf6ecd120.png)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高三历史大国的崛起
![高三历史大国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99a3d474be1e650e52ea99d3.png)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
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 路,”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 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 ……“中国是个 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 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 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 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 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大国崛起
• 2、法国:历史上曾经两度辉煌 • 第一次: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 • 第二次:一战后,与英国共同主宰世界。 • 3、德国:分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9世纪末,
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二。改变和冲击了欧洲的格 局。成为一战的挑起者和发动者。 • 第二时期:纳粹德国的崛起——二战——改变和 冲击了世界格局。 • 第三时期:二战后的崛起(联邦德国的强大、两 德的统一、现在积极“入常”)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 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3分)
地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1分)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2分)
大国崛起
• 5、美国的崛起 • (1)崛起过程: • 独立战争——基础 • 南北战争——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 1894年,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 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 (2)美国霸权地位的形成与演变 • 形成:二战后(条件、表现) • 动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挑战(苏联与其争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bf36dbaf45b307e97197d4.png)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1.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A.法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从而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B.德国宪法巩固了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C.德图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进步D.德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巩固共和政体的是共和派而不是宪法本身。
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才得以巩固,A项不合史实,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代议制确立2.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材料“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可知,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这是因为1871年德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的,君主专制是实的,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所以答案选B。
德国的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拥有实权,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3.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西方代议制民主。
根据所学知识,1787年美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共和政体,议会主权较好地制约政府的权力,故A、C、D错误。
专题11 大国发展史思维导图 -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全新视角解读大国发展史
![专题11 大国发展史思维导图 -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全新视角解读大国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d838fe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7.png)
1927
1931
1937
抗日、反蒋
解放战争 (国内革命战争)
1945
1949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大国发展史
现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十年 建设
十年 文革
体制 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
1949 1956
1966
1978 1976 1992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主要不平等条约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42 1844
1858 1860
1881
1840
1856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俄、美、英、法四国《天津条约》 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俄《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堪分西北界
德国
一运动
世界第二
并成战败国 又成战败国
个德国
统一
1864—1871
1864年普 奥联合攻打 丹麦; 1866年普 奥战争; 1870年普 法战争。
19世纪末
两次工业 革命交叉 进行,广 泛利用第 二次工业 革命的成 果。
1914—1918 1939—1945 1949年
1990年
德奥“同盟 国”发动第 一次世界大 战,战后在 “巴黎和会” 受制裁
拿破仑·波拿巴
1852 1848
1870 1875
法国 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被欧 法国七 洲反法联军打败 月革命
法国二 月革命
①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②巴黎9月4日革命
1875年,“一票共和”确立议会共和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大国发展史
近代法国、德国的政体+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近代法国、德国的政体+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34659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5.png)
德国代议制的特点
• 行政权与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 • 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大,帝国议会权力小; • 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德国代议制民主存在缺陷的原因
• 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国 家统一,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 封建专制残余;
•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 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虚有其表。
12月,清政府 派出以载泽、 戴鸿慈、端方、 李盛铎、尚其 享为首的大臣 出访欧美各国 考察宪政。
中国考察宪政团
1906年4月
出访法国
北美洲
1906年3月 出访德国
欧洲
太
大
戴非洲 鸿
119上90上50海年6海年1出亚出2月1发发月洲9日
载
太平洋
平
南美洲 西 慈
泽
印度洋
洋
大洋洲
洋
中国考察团历时八个月,途经美、德、英、法、意、日等十五 国之地,行程十二万里。此次出行,采取分头进行。一团由戴鸿 慈带队前往美、德、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另一团则由载泽带队 赶赴日本、英、法、比利时等国家。
(二)《1875年宪法》
• 1875年1月,国民议 会以一票多数通过 了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从而使共 和政体在法律上得 以确立起来。
(二)《1875年宪法》内容
• 内容:
• 总统: ①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联席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任期七年,可连选连法任国;第②三总共统和和国内实阁行共同掌握行政 权员,、是缔国结家条元 约首、和实军行总合权队大统制力的赦制度有最等和限,高;议,但统③会法总帅经制国统,众的 实实有议际混际权院任同命意文有武权官任 命内阁,经参议院同上意成有为权议解会散制众共议和院国。
2020版高考历史选修部分非选择题:(14)及答案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选修部分非选择题:(14)及答案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c4876e6bd97f192379e946.png)
2018年高考历史选修部分非选择题(14)及答案(一)(2015 全国卷Ⅱ·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
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
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
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
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
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
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
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
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
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7分)解析:第(1)问本题回答的关键就是从材料中找关键词。
根据材料,能总结出雍正帝的措施主要是针对腐败现象,雍正帝提出“养廉”。
因此问题就转化为腐败带来的危害,围绕腐败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回答本题。
从材料中很容易就找到薪俸低、社会不稳定的关键词,进行简单概括即可。
第(2)问针对雍正帝提出“养廉”政策的原因回答即可。
“养廉”政策产生的作用就是缓解了官员的经济压力,因此也就缓解了腐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
但是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答案:(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优选链接】(2017·滨州高三期末,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a917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4.png)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战前1. 1919 年,墨索里尼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2. 1920 年,希特勒组建纳粹党3. 1921 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开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4. 1922 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5.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6.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7. 1933 年,德国纳粹掌权,法西斯统治确立8. 1935 年,意大利人侵埃塞俄比亚,9. 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10.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1. 《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二“二战”1.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2. 法国战败投降。
3. 1941 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4. 1941年12月,日本偷表珍珠港,美对日宣战5. 1942 年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7.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三、雅尔塔体系1. 建立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和协定2内容(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
(2)日本归还窃取于中国的领士。
(3)承认朝鲜最终独立(4)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5)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6)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7)成立联合国3评价(1)主要目标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共处。
(2)大国妥协产物,带有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坏一些国家利益(3)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走向美苏两极格局。
拓展:·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交战双方进行的基本上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二战”则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
一战后,中国弱国地位丝毫未变;二战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重新确立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重商主义适应了商业资本的发展要求,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巴黎和会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巴黎和会](https://img.taocdn.com/s3/m/742dfdd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8.png)
高三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巴黎和会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中国等国相继参战,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对人类造成宏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大战产生了重大后果: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国;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场面。
2.巴黎和会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
会议被几个大国所操纵。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在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方面作出的规定包括:
\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回绝。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这激起了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中国代表回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
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56d220a58da0116d174976.png)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1.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B.国家元首掌握最高权力C.国家元首“统而不治”D.君主权力源于宪法规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是最高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已无实权,因此排除AB项。
而德意志皇帝则有很大的实权,并非“统而不治”,因此排除C项。
而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君主权力源于宪法规定【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意志帝国宪法2.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
其结果应是()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答案】D【解析】本题以德国君主立宪制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
首相是由德皇任命,首相对皇帝负责,故A项说法错误;帝国议会并未掌握实权,故B项说法错误;德皇是世袭,帝国议会不具有废黜国王的权力,故C项说法错误;首相是对皇帝负责的,由皇帝任免,故D项符合题意。
3.拿破仑三世形容说:德意志无非是一架拆散了的蒸汽机,散作一团。
然而,这千千万万的零部件突然被一只巨手安装在一起,就爆发出冲天巨吼,震动了世界。
这只“巨手”把“千千万万的零部件安装在一起”是通过①发动王朝战争②削弱容克贵族势力③建立联邦制国家④确立君主立宪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德国的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的,依靠的是容克贵族势力,建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联邦制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皇帝在国家事务中拥有最高权力。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君主立宪。
4.“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河北高三历史课件——历史上的改革联邦德国
![河北高三历史课件——历史上的改革联邦德国](https://img.taocdn.com/s3/m/40a9d29633d4b14e85246860.png)
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二战后一些国家的改革
联邦德国
原因 ①推行政治改革,消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实
行非军事化 ②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不仅保留联邦德国的工业
基础,还提供大量援助 ③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在宏观管理下强调按市场规
律运转,注重科技和教育 ④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表现 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联邦
德国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高三历史德国史
![高三历史德国史](https://img.taocdn.com/s3/m/0a4b69e069eae009581becea.png)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题记 陌上花开,绽放了谁的心怀?皓月皎洁,代表了谁的真情?流星划空,消逝了谁的梦幻?谁是谁前世的牵绊,谁是谁今生的梵音。阙阙深情,浅吟低唱,几经轮回,缘起缘落,蝶舞庄周,落花成冢。爱 情是一种蛊,魂牵梦绕,情路漫漫,冷暖自知。红尘中,谁是谁的最美相遇?谁是谁的灵魂驿站?白落梅说过这样一句话:情到深处,总免不了问一句为什么我要遇到你?其中包含了多么真切的痛楚, 多么无助的叹息,多么卑微的无奈。爱情路上,总是快乐与痛苦参半。且行且爱,且行且参禅,其实,爱就是一场修行,在这途中,修行者的情感,心灵,精神,灵魂都能得到提升。最终得到所谓的圆 满:情感空灵了,心灵澄澈了,精神丰富了,灵魂幽静了。 这些天,网上热传王菲李亚鹏的离婚事件,他们的故事如何开始,如何经过,如何结束,其实这都是纯私人的事情,旁人无需言语什么。只是作为艺人,影响到了太多人的情感,吸引了太多人的注意力, 人们以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似信非信中,颤颤兢兢走完了那一段童年时代的求学路,长大以后读蔳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才知道鬼也有善恶好坏之分。只是在那个人鬼不分的年代,善良的人们宁愿相信有鬼,也不敢相 信是有人在捣鬼。遗憾的是:有些时候鬼比人善良,人比鬼可怕。
心中既已释然,对那一段路便再无畏惧之心。
妻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便会邀约几个邻里妯娌出去走几步,感受夜风的清凉,夕阳的美丽。而我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的人,平时很少出去走动。晚饭时妻便不断怂恿我出去走 走,我便提议去庙山沟走走,拜访一下那座久违的小庙和那个久违的守庙人。
在许多人眼里,这个守庙的老人和他所守候的小庙一样卑微得不值一提,而我却独对它心怀崇敬,毕竟他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虔诚和那一片净土--------尽管贫穷、尽管卑微, 但却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