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培养手册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口腔医学院2019年7月全日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领域概况口腔医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工程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防治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在国内外都属一级学科。
本学科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及口腔正畸学。
其中口腔内科学主要方向是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和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和防治。
口腔修复学主要方向是牙体缺损及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及牙周病的修复治疗等。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要方向是口腔颌面部肿瘤、颌面部骨折及涎腺疾病等。
口腔正畸学主要方向为牙颌颅面生长发育、牙颌畸形的功能矫治及牙颌畸形机械矫治等。
口腔医学要依赖多个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的发展。
研究方法涉及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材料力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应用等实验技术或方法。
研究手段从宏观的组织形态学研究发展到微观的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各种高通量基因或蛋白质芯片技术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相继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应用,为口腔医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未来的口腔医学研究既注重口腔局部与全身及社会环境等整体性因素的关系,又注重向微观及更深入的层次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纳米工程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等必将在口腔医学研究及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培养目标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献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口腔医学事业。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合格临床工作水平。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四、课程学习与考核 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总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 排业余时间授课,学位专业课等其余课程由培训基地相关学科承担。采取笔试、 读书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 1.公共必修课(5 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学时,2)英语,40 学时,2 学分。 2.专业基础课(6 学分) (1)医学统计学,36 学时,1.5 学分。 (2)临床流行病学,18 学时,1 学分。 (3)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18 学时,1 学分。 (4)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18 学时,1 学分。 (5)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 10 学时,0.5 学分。 (6)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0 学时,0.5 学分。 (7)医学文献检索,18 学时,0.5 学分。 3.选修课(不少于 2 学分) (1)临床免疫学,36 学时,2 学分。 (2)临床药理学,36 学时,2 学分。 (3)临床病理学,36 学时,2 学分。 (4)临床肿瘤学,18 学时,1 学分。 (5)影像医学理论与应用,18 学时,1 学分。 各培训医院相关学科组织学位专业课理论教学,开设 1-2 门专业理论课,总 课时不少于 54 学时,共计 3 个学分。根据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口 腔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及新进展。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1.临床能力训练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 (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 号)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 33 个月。其中,在导师所在学科培训时间不
病种
例数(≥)
阻生牙
50
口腔颌面部创伤(含骨折)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细那么〔修订稿〕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9)5 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法?[学位(1998)6 号]文件的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一委两部一局)?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学位办(1998)59 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21)49 号]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修订本细那么,现公布如下:总那么一、为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研究生处负责人和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院长组成的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为贯彻有关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由研究生处负责制定实施细那么、各科培养方案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各附属医院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实施情况作定期检查评估,以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一)统招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二)完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并取得第一阶段合格证书的在职临床医师1、完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人员:在取得合格证书4年之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修满学校规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可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具有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年龄原那么上不超过40岁的我校各附属医院〔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的在职临床医师,可在结束课程后申请按照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型进行后续培养,并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第一条培养目标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口腔临床医师。
二、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所在学科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具备较强口腔临床实践能力,具备良好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从事口腔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在学科的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前沿和临床热点,并有一定的口腔医学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第三条培养方式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
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条课程学习与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总学分要求为20学分,学位课程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16学分。
学位课70分合格,选修课60分合格。
一、公共必修课(5学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学时 2.0学分2、自然辩证法 18学时 1.0学分3、英语综合与听说40学时 2.0学分二、专业基础课(6学分,从以下选)1、口腔临床技能培训(必修) 40学时 2.0学分2、医学统计学(必修) 30 学时 1.5学分3、临床流行病学 30学时 1.5学分4、医学影像学 20学时 1.0学分5、口腔临床解剖学 20学时 1.0学分三、专业课(5学分)各培训医院进行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课教学,开设2门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进展课60学时3学分、专业英语30学时2学分),共计5.0学分。
四、选修课(4学分)1、医学科研方法学24学时 1.0学分2、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8学时 1.0学分3、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18学时 1.0学分4、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20学时 1.0学分5、医学法律法规18学时 1.0学分6、循证医学 20 学时 1.0学分课程教学可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
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53号)文件要求,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推进我校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现结合我校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通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临床能力训练,使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具备广泛而坚实的临床专业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达到口腔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要求从而实现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二)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口腔临床医师准入标准与专业学位授予标准相结合。
(三)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六)了解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撰写含文献综述的系列病例分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一)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自愿原则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临床能力训练与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各学科成立导师组,实施以导师为组长的主副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其中副导师可以是轮转学科的研究生导师,也可以是优秀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采取以导师为组长的包括轮转科室指导教师在内的临床专业学位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指导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总则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口腔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口腔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口腔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口腔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培养年限与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一)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二)临床技能实践入学第一个月,进行岗前培训,并进入导师所在科室熟悉相关工作。
随后,进行总计33个月的临床轮转训练,其中包括到相关科室和导师所在科室进行临床轮转训练。
(三)结合临床工作,完成一篇具有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申请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三、学位课程设置与要求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一)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共5学分)公共英语36学时2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0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20学时1学分2.专业基础课(共9学分)医学统计学36学时2学分临床科研方法20学时1学分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医学人文关怀20学时1学分循证医学20学时1学分医学法律法规20学时1学分断面解剖学36学时2学分3.专业课(共6学分)专业课4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4.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学术讲座每次讲座以0.2分计算(二)学习要求1.学习期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应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专业课内容在三年内修完。
2.学分记载各门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0分(含60分)可计学分。
3.学分要求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修满至少2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5学分,选修课程不得低于2学分。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概述口腔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掌握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口腔领域内的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制定的。
本文档将介绍口腔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等相关内容。
培养目标1.掌握相关的基础、基本和临床医学知识;2.具备口腔领域内广泛的专业技能,能够开展口腔医疗、口腔疾病防治和口腔保健等方面的工作;3.具备深厚的口腔医疗基本功及手术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口腔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
培养要求1.工作模式:全日制研究生形式,学制三年,最短学制两年半;2.学分要求:完成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6学分;3.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实习经历,完成医疗服务、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任务。
4.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要求学生提出研究方案并获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课程设置必修课程1.口腔发育及牙列畸形矫治学2.口腔颌面部疾病学3.口腔修复学4.口腔颌面部影像学5.口腔种植学6.口腔医学综合实践(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学)选修课程1.口腔修复的临床技术2.牙周病学进展3.数字化口腔医学应用前沿4.口腔医学新技术与新方法5.口腔医学前沿培养流程1.第一学年:必修课程学习2.第二学年:必修课程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3.第三学年:选修课程学习、临床实习、学位论文写作结语本文档简要介绍了口腔硕士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培养流程等。
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口腔领域内知识和技能丰富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05.29
•【文号】学位[2015]9号
•【施行日期】2015.05.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
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学位[2015]9号有关学位授予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适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三个培养方案印发给你们,同时废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9〕36号)中的相关内容。
请有关学位授予单位按照通知精神,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
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附件: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2.《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3.《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015年5月29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中医药大学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手册
学号:
姓名:
专业:
方向:
导师:
学院:
规培基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年11月修订
目录
1.填表说明 3 2.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基本情况表 4 3.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生学习计划 5 4.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课程成绩登记表 6 5.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7 6.文献综述完成情况考核表8 7.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申请报告9 8.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10 9.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17 10.教学实践考评表20 11.临床实践计划表21 12.住院医师轮转考核表22 13.可选轮转科室考核表28 1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表30 15.参加教学查房记录表31 16.参加病例讨论记录表32 17.参加大讲座记录表33 18.参加小讲座记录表34 19.医院鉴定35 20.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登记表36
填表说明
1.本手册供攻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使用。
2.本手册是记录研究生完成培养环节的档案材料,是评奖、毕业和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填表时,请根据《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手册》及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认真填写,按期完成。
3.本手册由研究生本人保管。
研究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后,填写相应的内容,并及时请管理部门领导或导师签字。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者,须呈交导师、教研室(科室)负责人签名的证明材料。
未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不能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4.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33个月,安排跟导师门诊每周半天。
临床实践过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43学分。
原则上临床轮转1个月为1学分(须出科考核合格),共33学分;每年度考核合格2学分,共6学分;结业综合理论考试合格2学分,结业临床技能考核合格2学分。
5.本手册可电脑填写后打印装订,签名处一律使用钢笔手写(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
6.本手册于学位论文答辩前2周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审核,并在毕业离校前与其他档案材料一起归档。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基本情况表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生学习计划
导师签名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课程成绩登记表第一学期
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审核签名、(公章):
年月日第二学期
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审核签名、(公章):
年月日第学期
年月日其它成绩
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1)
文献综述完成情况考核表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申请报告
我已通过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了培养计划中的实验预研究,准备进行开题,经指导教师及导师组研究同意,定于月日午时,举行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地点:
1.已定:
2.未定:届时提前通知
开题报告委员会成员:
开题报告记录人:
特此报告!
导师意见:(签名)
学院意见(负责人签名)
(学院盖章):
级研究生(签名):
年月日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
教学实践考评表(1)
临床实践计划表
住院医师轮转考核表轮转科室( ):口腔预防医学
说明:
1.在评定意见后画“√”;*为单项淘汰项目。
2.日常工作考核必须3项以上达到“良”才能通过;其中“临床思维能力”要求掌握病例特点、分析深入、语言表达精炼、推理有逻辑性、结论正确。
3.临床能力考核部分请按《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手册》相应的评分表打分,其中“技能操作”可组织专项技能考核,自行评分,并注明技能名称。
个人自我小结与轮转科室考核评价轮转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住院医师轮转考核表轮转科室( ):
说明:
1.在评定意见后画“√”;*为单项淘汰项目。
2.日常工作考核必须3项以上达到“良”才能通过;其中“临床思维能力”要求掌握病例特点、分析深入、语言表达精炼、推理有逻辑性、结论正确。
3.管理病人数应符合《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11版)》要求;病人数和病种数达到90%为合格;小于90%者按实际数评分;如达85%为85分,达79%为79分等。
4.临床能力考核部分请按《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手册》相应的评分表打分。
个人自我小结与轮转科室考核评价轮转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住院医师轮转考核表轮转科室():医学影像科(医技科室)
说明:
1、在评定意见后画“√”;*为单项淘汰项目。
2、管理病人数应符合《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11版)》要求;病人数和病种数达到90%为合格;小于90%者按实际数评分;如达85%为85分,达79%为79分等。
3、临床能力考核部分的“技能操作”可组织专项技能考核,自行评分,并注明技能名称。
个人自我小结与轮转科室考核评价轮转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可选轮转科室考核表轮转科室():
说明:
1、在评定意见后画“√”;*为单项淘汰项目。
2、日常工作考核必须3项以上达到“良”才能通过;其中“临床思维能力”要求掌握病例特点、分析深入、语言表达精炼、推理有逻辑性、结论正确。
3、临床能力考核部分的“技能操作”可组织专项技能考核,自行评分,并注明技能名称。
个人自我小结与轮转科室考核评价轮转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表(1)
考核时间跨度:年月——年月
1.年度考核由培训基地组织年度考核小组,设组长1名、成员不少于4名。
2.﹡为单项淘汰项目;“不合格”超过2项者,视年度考核总成绩不合格。
医院鉴定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