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自然资源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专题例题+++++++++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专题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①人口总量大、城市建设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②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偏远地区,数量有限且生产力水平低,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①长期耕作造成耕地肥力下降、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沙化等)②牲畜、家禽粪便、化肥、农药和农膜,导致耕地污染、土壤板结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①南方地区耕地质量高,水热资源充足,但是耕地数量不足,同时面临城镇化、工业化对耕地的侵占和耕地的污染问题;②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大,但是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较多,同时水资源不足水田、旱地、水浇地耕地资源短缺的答题角度:自然原因:①地形破碎②热量、降水(水源)不足③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人为原因:①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②建设用地侵占耕地③长期耕作,土地退化④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污染严重⑥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确保耕地数量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②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③开发后备耕地,提高垦殖指数提高耕地质量①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②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③修建水利设施防止耕地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减少对土壤、水源污染提高耕种积极性①增加粮食生产投入②加大水利设施投入③鼓励农村土地流转④扶持种粮大户加强农业科技应用①建立粮食病虫害检测②提高气象灾害预测③实施精准农业(3S技术)复种指数:在一定耕地上,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垦殖指数:一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3.我国粮食安全问题①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②粮食增产难度较大③粮食种植收益较低④粮食总体质量偏低⑤生产与需求区域不平衡⑥非粮化⑦粮食刚性需求大⑧受国际粮价影响大4.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①生产环节: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
②流通环节:通过粮食的跨区调配③进出口环节: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④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的自然资源(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用)

五、矿产资源: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中国主要铁矿的分布
白云鄂博 鞍山 本溪
迁安 大冶 马鞍山
辽宁鞍山、本溪 河北迁安 内蒙古白云鄂博 湖北大冶 安徽马鞍山 四川攀枝花 海南石碌
攀枝花 石碌
我国河北、辽宁、四川 三省的铁矿储量最多。
五、矿产资源: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中国有色金属矿分布
思考:从水资源总量看,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巴西、
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为什么我国许多 城市普缺水,造成我国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 水资源的时空间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北方地区 耕地面积 水资源 64 % 南方地区 36 %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草原 313.3 3 2644 6235
3、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基本国 策 ②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 例如:南方丘陵、山区宜大力发展林业; 北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 一些河流中上游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宜发展林业, 大于25度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等 ③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建设与保护。 例如:严格依法办事; “开源”与“节流”并举; 加强人工林建设,制止过渡放牧,滥砍滥伐; 建设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等)等。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根本性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
四、土地资源
1 、 土地利用类型: 山地——林地 高原——草地 平原——耕地 城市——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土 土 地 地 的 利 耕地 用 用 途 状 林地 况 草地
建设用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一单元环境保护第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课件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1力)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 石油: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使整个海洋环境退化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2.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草地退化的原因与危害。
自然 原 原因 因 人为
原因
危害
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干旱频繁 发生;虫害与鼠害严重等
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乱采滥挖;捕杀野生动物等
牧场退化,载畜量下降;草原生态 恶化;土地沙化和盐渍化;草原动 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 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 矿渣库;兴建必要的泄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 江中。
考点 3 生态环境保护
1.森林资源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 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 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 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 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 失,需保护。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
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 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 施。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 ,防治土地退化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资源与国家安全

荒漠 化
次生 盐渍 化
气候干旱、多大风,风沙侵蚀严重;滥 荒漠面积扩大、耕地
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 减少、风沙危害、沙
被破坏
尘暴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 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上升;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 海水入侵
土地 酸化
土壤 污染
酸雨、大量施用酸性化肥
土壤酸度增大,土壤 板结
(2022海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 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 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建成不到一年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南繁科技城正在加 快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 12 个科研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生物育种 专区等多个实验平台,正在成为世界种业的科研高地。耕地安全与 种子安全同等重要,2022 年 5月颁发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 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海南要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 监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炭开发利用与我国 分析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的能源安全。
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分析
4.我国未来能源需 我国石油生产和煤炭开发对国家
求和保障我国未来 安全的影响。
能源安全的措施。
考点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数量的含义:主要指资源总量、种类与结构、人均 资源占有量。 (2)影响: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资金 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二、维护资源安全 1.核心 (1)保证各种重要资源充足、稳定、可持续供应。 (2)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源,以节约集约、环境友好的 方式利用资源。 2.途径 (1)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 资源自给能力。 (2)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4)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 (5)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 造成的环境污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1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

从利用的角度看,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 整体性
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筹兼顾,综合 利用
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某种 地域性
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 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 社会性
价值的物质财富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
概念 生__产__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__量__ 分为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
类型 生__物__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__产__资源等 必备条 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
件 开__发__利__用__能力 属 自然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性 社会 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__会__发__展__水__平__不同
(2)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__节__能力,有毒、有害物质就 不能完全得到净化。❸
(3)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 稳__定__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影响供给和调 节服务功能。
2.综合权衡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三、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❹ 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
A.植被覆盖率提高
B.土层厚度增加
C.地质灾害增加
D.水循环趋于活跃
【获取信息】 ①材料信息:拆除大坝,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 ②图像信息:大坝拆除,水体减少,滩地增多。 【尝试解答】(1)A (2)A 解析:第(1)题,大坝拆除后,下游流 速变慢,泥沙淤积,河道变浅,水域面积变小,调节气温能力变差, 水温年较差扩大。第(2)题,大坝拆除后,原有部分水体变为滩地, 适合植物生长;大坝会拦蓄泥沙,拆坝后原有库区泥沙堆积减少;拆 除大坝后,原有生态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可减少地质灾害。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法精练含解析

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山西临汾期中]法国的塞纳河(甲图)和我国的大渡河(乙图)流域内都建有不少大坝,形成众多水库,也都面临不少问题.读图,完成1—3题。
1。
塞纳河流域所建大坝多为低坝,大渡河流域则以高坝为主,与之无关的因素是()A。
资金 B.地形C.人口分布D.水库功能2。
人们发现大渡河上所建水库实际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A。
工程质量低下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C。
人为破坏严重 D。
冰雪融水减少3。
目前,法国开始拆除塞纳河上某些大坝,其原因可能是()A.耕地需求增加B。
洪灾压力消失C。
环保意识加强 D。
水电运营成本高[2020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传统火电厂的湿冷系统是利用大量自然状态水对锅炉水蒸气进行冷却。
建在新疆戈壁滩上的五彩湾火电厂是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也是我国疆电外送配套工程之一,其新型风冷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5题。
4.五彩湾火电厂在新疆戈壁滩布局的主要优势是()A。
原料丰富 B.风力强劲C。
地价低廉D。
市场广阔5。
与传统火电厂相比,新型风冷火电厂()A.发电量大B.耗水量小C。
废气排放量小 D.耗煤量小[2020湖南雅礼中学一测]19世纪以来,德国境内的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河流环境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沿岸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十几年来,德国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的工程日益增多,这些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生态效益,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读图完成6—8题。
6.河流被大规模裁弯取直和渠化有利于()A.航运和行洪B。
水质改善C。
发电和航运D.鱼类生产7。
关于河流深潭的描述,正确的是()A。
深潭常位于河流凸岸一侧B.深潭常伴随浅滩出现C.深潭常由河流侵蚀而成D。
深潭处泥沙淤积严重8。
生态修复使河流()A.生物栖息地扩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恢复B。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
材料一:我国某“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天然气
新疆
四川
陕西
青海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_____。2007年,我国该 能源的主要产区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等省区。
(1)“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 优势能源主要有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长芦盐场晒盐的最佳季节 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 多大风 ,蒸发旺盛
5、海洋资源的保护 (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2)防止海洋污染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8. 2011年11月4日,我国 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
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读世界各大洲水资源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多年平均降水量 大洲 (立方千米) (立方千米) 多年平均蒸发量 多年平均径流 量(立方千米) 多年人均径流 量(立方千米)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全球
31 000
21 000 15 000 B 8 000 7 000 577 000
三
个省,其 。(6分)
煤炭
和
水能
材料一:“攀西-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2012.中山期末)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 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16.对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A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012.中山期末)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 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
如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例如: 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发展水平不高 南亚的孟加拉国自然条件较差区域发展得很好日本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种类: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例如,在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2)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3)分布和组合:极不平衡。
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很好地支撑经济发展→例如澳大利亚。
(4)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发展的关键。
①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制约经济发展。
②矿产资源贫乏,利用其他优势→并未阻碍经济发展。
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生态脆弱区 概念 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分布 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我国状况 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例如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带(1)北方农牧交错带①过渡地带⎩⎪⎨⎪⎧农区与牧区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②气候冷暖、干湿变化→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
(2)土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治理原则①首先:树立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②其次: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
(2)具体措施措施具体做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体系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地养地,自然恢复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考点一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2020·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2.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B )。 A. 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 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 围湖造田,开垦荒地 D. 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3.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 D )。 A. 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 不会产生 B. 是低投入、高产出效益的模式 C. 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 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针对性练习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 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美国著名 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当成一个取之 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 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 境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回答1~3题。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C )。 A. 土地沙漠化 B. 大气污染 C .破坏性地震 D. 温室效应
试题调研
练出高分
高三地理第一轮 复习课件稿
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4年12月8日
第1 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考点一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 自然界 获得, 并用于 生产和生活 的物质与能量
棉花
针对性练习
数量的有限性要求我们( B )。 A.必须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B.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 环利用 C.对于自然资源不要轻易开发利用 D.对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 可再生资源,不要轻易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8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_流域的综合开发世界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域的综合开发(世界)1.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A.流域梯级开发B.旅游资源开发C.航运条件改善D.灌溉设施改善(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有(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②稳定了灌溉水源③减少了洪涝灾害④利于农业单一经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是( )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胁C.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后退缩D.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2)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3.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2)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B.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3)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有( )A.降低枯水期水流速度B.加大枯水期河床侧蚀C.库区的泥沙淤积严重D.促进了陆地水内循环4.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下游地势低洼,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必修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 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4.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5.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农业社会阶段 (1)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________。
平坦的 温暖的 (2)自然资源与古代文明丰沛的 肥沃的
气候 水 (3)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土地 生物
7.工业社会阶段 (1)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________。 (2)________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影响生 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8.后工业化阶段 (1)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________。 (2)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________。
世纪60年代初 在
生产力不发达,没有 以蒸汽机为主 随着内燃机的问世,
现代工业,对能源需 要标志的产业 汽车、飞机、船舶制
发展 求量小,人们一直以 革命,促进了 造业兴起,各工业部
背景 分布广泛而容易获取 煤炭资源的大 门和运输业相继以石
的木柴、水力等作为 规模开发和利 油产品作为燃料,石
能源基础
用
走向高考·地理
湘教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一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单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探究点二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素养培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900千
米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枢纽建 筑物包括大坝、引水工程和电站。电站装机 容量为210万千瓦。一方面,纳赛尔水库具有 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另一方面,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也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负 面影响。
材料二:尼罗河和阿斯旺大坝图
素养培优 1. 水能是清洁能源,水电站建成后带来了哪些环境效益?
2. 对于下游地区而言,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损害了河流的部分服务功能,请加以 解释说明。
(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3.图示法理解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规律
为人类寻找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
分布的空间差 ①影响区域经济生产方式(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差异);②某种自然
异导致社会经 资源高度富集,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优势(如中东的石油、中
济发展产生区 国的稀土);③自然资源组合较好,区域会优先、较快地发展(如古
域差异
文明都发源于水土配合好的区域)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自然资源的质量
A
有
之分
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
B
一定的 来刻画
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
C
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2.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特征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质量有优劣 高低之分
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只有质量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
①质量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会造成局部或整体上供给不足;②质
俄罗斯的天然气多于西欧,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种属性?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一轮复习)教学设计高三上学期

3.设计一份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措施、口号等。要求:创意新颖,视觉效果良好,具有宣传鼓动性。
4.针对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利用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并分析这些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求: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字数在600字左右。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等思维方法,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使学生能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一般性规律,并用于解决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唤起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的意识,形成积极的环保态度。
二、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地理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方面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有初步的理解,但对于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层次问题,如合理利用、节约利用、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认识尚显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自然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时,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联合国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实践活动等途径,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他们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责任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234
明确 命题方向
2.近年来,随着克里雅河断流情况的不断恶化, 下游河道附近
√A.植被平均高度下降
B.植被覆盖度上升 C.浅根植被快速扩张 D.植被物种数增加
1234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由图可知,若克里雅河断流,则下游河道附近 水资源缺乏,植被难以生长,植被因缺水平均 高度下降,A正确; 部分植被因缺水难以生长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植被物种数减少,B、D错误; 而存活下来的植被则需从土壤深处获取地下水,故多以深根植被为主,C错误。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考向预测
考向1 通过“要素的内在关联性”考查“区域认知” (2023·福建南平市模拟)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
北坡,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柽 柳(乔木或灌木)和芦苇(草本)等植被,形成了一条 东西宽十千米,南北长三百多千米的绿色走廊。下 游河道两侧100~150 m内是柽柳和芦苇的交界处。 如图示意下游河道两侧不同距离内植被覆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物种数的变化。据此 完成1~2题。
剧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二)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 能,产生整体性效应。
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整体性强,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强,稳定性好
组分和结构简单,功能不协调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 土壤→生物 生物 生物→土壤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分析角度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2课时)亢洁

四、中国的水能资源
•1、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居世界第一位。
•2、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 西南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按河流 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流域。 黄河与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3、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 江的上游,但开发利用率较低。
贵州省是南方煤炭最多的省,有“江南煤海”之称 山西,中国煤炭最丰富的省,号称“煤海”
五、矿产资源: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中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克拉玛依 华北 大庆
辽河
塔中 玉门 中原 胜利
渤海 东海
天然气: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
南海
五、矿产资源: 1、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2课时)
一、中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2、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3、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耕地、林地、草地
4、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A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 B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处,鱼的种类多。 C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 类,鱼的饵料丰富。 D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 件。 E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存在问题:
问题 •乱采滥挖 •破坏环境 •浪费严重 • 人均占有量少
对策 •贯彻《矿产法》 •有效保护和合理使用 •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要研究、利用新材料
六、中国的海洋资源 1、基本特征: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 资源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中国的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2、能源矿产(煤矿、石油、天然气 )和金 属矿产(铁、有色金属)的分布 3、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六、中国的新能源的分布与开发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七、中国的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2、分类:
自然 性质 资源
可再生 资源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①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目原前因土:地由资于源国不同土程面度积地广受,到气破候坏类: 1型.多水,地土形流失类严型重多,样每,年形50成亿吨了以复 杂上多,样居的世土界地之资首。源(类滥型砍,滥区伐域)
② 人—均发土展地多资种源农占业有经量济小 ③ 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
2差土类.千土异地型米地明(荒(显滥万漠面.垦k积化m草2,)原每或世位年界次过10度中0(放0国m多牧人2)平)均方世(界m人2)④均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可以克服的问题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有哪些 解决办法?
缺水的原因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D不合理用水,水资源利 用率低,浪费严重
F水污染现象严重
措施
A实行跨流域调水
注意保护和培育
非可再 生资源
—— 矿产资源 ——
珍惜和节约
一、中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总量大,种类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相对短缺
• 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
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 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和少 利用土地. •耕地又可分为水田与旱地
•2、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70%分布在 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 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与 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3、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 和珠江的上游。但开发利用率较低
•4、主要水电站
• 图示地区显著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有哪个世界著名的自然奇观? 地形特征: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北高南低、山高谷深)
土山地地资多源、分平布地不少均,、 土耕地地生、产林力地差比异重显低著。
3总影全耕. 土面我响面地积地国:发次草为展生场99农提5盐6资.01碱、供源化林了普(遍、有34不超牧利合载、的理881副条0灌020溉、件)渔。22757061⑤2
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但林.一各地些类重土要12地林8.6区类森型林的5资比源重日10不益85减尽少合 7170
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中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2、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3、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耕地、林地、草地
4、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三、中国的水资源 2、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四、中国的水能资源 总量、分布、开发、主要水电站
山、丘陵区的
草山、草坡
4、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过度放牧,草场超载 •森林日益减少 •乱占耕地 •土地污染
•依照政策法令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措施: •进行开源与节流。对宜农荒地可适当辟为耕地,
宜林荒地荒山可植树造林;节约土地, 严格控制 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 •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如建设人工草场,培 育优良牧草,营造防护林;保护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
1.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 小,蒸发强;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 化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经济发 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 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2.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少, 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小结: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四、中国的水能资源
•1、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 世界第一位
三、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看材料描述 2、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总量_丰__富_,人均占有量__少_ •水资源分配不均.在空间上,_南__多_北_少,_东_ 多__西_少;在时间上,夏_秋__多,_冬__春_少,年际变 化大____ •水、土资源配合_不____合理
2、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请根据下列材料,进行归纳描述
2、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思耕林草考地:—联—系主前要面分已布学在 北过半东方的湿北干中润、旱国和西、地湿南半形润交干、平通旱气原不高候、便原等盆的和知地深山识和山地,区以分和析 我国低边及土缓疆青地的地藏资丘区高源陵 以 原的地及区特区东。点。南。部的山地。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 高节水技术,增强节水意识, 提高水价
D保护水资源 ,防治水污染。
E加强管理
如何发展节水农业? 1、改进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2、培育推广耐旱作物。 3、修筑好漏水渠道 4、加强节水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
问题探究: 1.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2.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的人均 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理草,原后备土313地.3 资源3不足.2644
6235
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并评价这些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耕地主要分布在_东__部__季__风__区__(地理位置)的_湿__润__、__半__湿_(润干
湿地区)的_平__原__、__盆__地__和__低__缓_(丘地陵形地类区型).北方以_旱__地___为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主,南方 以_水__田__
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_东__北___、_西__南_交通不便的深山和边疆地区, 以及__东__南__部_____的山地.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中国的人工林在世 界各国中是最多
原始林为主的森林 人工林为主的森林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4_0_0________毫米的 __西__北__内__陆____地区以和及_青_东_藏_南_高部原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