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阅读教学设计01

合集下载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推荐10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推荐10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推荐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推荐10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放飞蜻蜓》课文教案

《放飞蜻蜓》课文教案

《放飞蜻蜓》课文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放飞蜻蜓》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夏天的田野上放飞蜻蜓的场景,展现了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

1.2 课程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本课以放飞蜻蜓为线索,描绘了夏天的田野、蓝天、白云和飞翔的蜻蜓等美丽景色。

通过孩子们在田野上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难点:学会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提高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大自然的美好。

(2)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放飞蜻蜓的乐趣。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美丽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教学挂图: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蜻蜓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蜻蜓的特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展示夏天的田野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夏天的印象。

(2)引入课文《放飞蜻蜓》,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2 讲解课文(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分析孩子们在田野上的欢乐场景,让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4.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提问: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4 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蜻蜓模型,观察蜻蜓的特点。

(2)组织学生到户外放飞蜻蜓,体验放飞乐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5.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篇篇一:放飞蜻蜓第一课时上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阅读的习惯。

4、初步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初步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初步了解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揭题质疑。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小精灵,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蜻蜓图(1)板书“蜻蜓”,提醒学生注意字形,认读,读准后鼻音。

大家喜欢蜻蜓吗?说说你了解的蜻蜓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

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归纳出两个主要问题:(1)谁放了蜻蜓?(2)为什么放蜻蜓?过渡: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故事。

二、自读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2、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1)出示: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说苍蝇蚊子掌握据说结构复杂①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苍蝇(轻声)②简介陶行知,理解“七嘴八舌”。

(2)出示另一组词语:翠贞田埂孑孓一撅一撅露水调整①指名读,正音“孑孓”出示图片。

②理解“孑孓”、“一撅一撅”。

3、检查课文阅读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老师觉得因为这么美丽的精灵来到我们的课堂,所以大家读书也特别认真。

一天午后,陶行知看见一群孩子正在捉蜻蜓呢!(板书:捉蜻蜓)蜻蜓这么漂亮,孩子们捉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读第一小节,体会捉蜻蜓的快乐)2、是啊,蜻蜓是美丽的,捉蜻蜓又是这么??可是,这群孩子最后又把蜻蜓放了,(板书:放蜻蜓)他们是心甘情愿的吗?让我们去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放飞蜻蜓》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放飞蜻蜓》0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放飞蜻蜓》,了解蜻蜓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懂得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蜻蜓的特点和习性。

(2)学习作者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蜻蜓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蜻蜓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蜻蜓吗?对蜻蜓有哪些了解?2、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认读。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和难字。

3、精读课文(1)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每段的主要内容。

(2)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了解蜻蜓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外形:“蜻蜓的整个身躯细长、苗条、柔美、轻盈。

它的脑袋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双突出的、绿宝石似的大眼睛和一张铁钳似的嘴巴。

在它的胸部,长着两对薄纱似的翅膀。

身子的后面长着又细又长的尾巴,一节一节的,能自由弯曲。

”习性:“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

在作长途飞行的时候,它可以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有的甚至能飞行上百公里。

蜻蜓还有‘天气预报员’的美称。

当天空要下雨的时候,它就飞得很低。

《放飞蜻蜓》教案1

《放飞蜻蜓》教案1

《放飞蜻蜓》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训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学问,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索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育。

教学打算: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板书:蜻蜓〕2、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

上堂课,我们学了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板书:放飞〕是谁放飞了蜻蜓呢?3、好不简单捉到一只这么漂亮的蜻蜓,为什么又放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放飞蜻蜓源于文中的一个人陶行知先生,是他的一番问话让孩子们产生了放飞蜻蜓的想法,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到10自然段,找一找陶行知先生问了孩子们哪几个问题?学生默读后沟通。

出示: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2、第一个问题:你知道蜻蜓都吃什么吗〔1〕文中孩子们是怎么答复的呢?〔2〕那你知道蜻蜓都吃什么吗?学生答复后课件出示:详细介绍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多少的资料。

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问孩子们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挚友,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啊?〔板书:我们的好挚友〕〔3〕能把这局部都读好吗?分角色朗读2到6自然段。

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这是一只怎样的蜻蜓呢?文中有一句话特地描写了蜻蜓,你找到了吗?真是一只漂亮又得意的蜻蜓啊。

可是蜻蜓不仅外表漂亮,她身上还有许多隐私呢。

所以陶行知先生问孩子们: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孩子们有的认为有的认为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课文的哪一段?〔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读第十自然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蜻蜓尾巴的特点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呢?第十段还介绍了什么的特点和作用?除了尾巴和眼睛你还知道蜻蜓的那些部位的特点和作用?但是我们的课文没有一一介绍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代替。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放飞蜻蜓”的故事情节;2.掌握“放飞蜻蜓”这种文学表现形式;3.学会运用想象,推理,比喻和咏叹等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2.通过分析文本,培养对语文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放飞蜻蜓”的故事情节,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2.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2.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放飞蜻蜓”蕴含的意义和引导学生好好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教师放映自己的化石照,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自然;2.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的美好,发散出讨论思考的热情。

2.理解课文(30分钟)1.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补充词汇,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3.学生思考蜻蜓为什么要飞,为什么飞的这么高。

3.分析课文(20分钟)1.让学生根据文本分析出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寻找修辞手法的运用;3.让学生感受课文并模仿写下他们的想象。

4.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中令他们感动的词语;2.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3.熟记本课学过的诗句和词语,做到真正领悟。

四、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自然中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在情感上给予学生深深的感受。

同时,在分析课文中,老师也使学生学习到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语文修养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注重情感方面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理解到自然的美好。

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教案(通用10篇)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教案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学问,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化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惜和谆谆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学问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相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激发学生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化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惜和谆谆教育。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学问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相识。

教学过程一、走近蜻蜓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⑴(出示蜻蜓休息图片)同学们看,多么可爱的蜻蜓呀!(出示课后练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

)⑴吃食(学生发言)你了解了蜻蜓的吃食。

(板书:吃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的语句。

(留意“孑孓”的读音)小结:从蜻蜓的吃食,我们可以发觉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挚友,所以要放飞蜻蜓。

⑴尾巴①(学生发言)(板书:尾巴)关于蜻蜓的尾巴,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发言,3、4人)(点击出示课件)请你把课文中描写尾巴的语句读一读。

(指名2人读)②(点击出示课件)陶行知说:“据说,在它——(学生读)。

”这个说法正确吗?陶行知先生用了个“据说”,这表明他也不是很有把握,只是听说而已。

原委是怎么回事?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

(学生发言)“蜻蜓吃尾巴”原来是这么回事。

(点击出示课件——“由于生殖的须要,会咬自己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补充在旁边好吗?学生摘写资料(提示写姿)。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将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读书的体会写在书的旁边,这是一种特别好的阅读习惯。

《放飞蜻蜓》课文教案

《放飞蜻蜓》课文教案

《放飞蜻蜓》课文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放飞蜻蜓》的基本内容,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提高社交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放飞蜻蜓》是一篇描述蜻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科普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和孩子们在公园放飞蜻蜓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蜻蜓的形态、飞行技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2 生词和短语蜻蜓、翅膀、透明、飞行、捉住、释放、生态环境、团队合作、快乐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放飞蜻蜓》,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3.2 观察和讨论学生通过观察蜻蜓的图片或实物,讨论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模拟放飞蜻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蜻蜓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放飞蜻蜓》。

4.2 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放飞蜻蜓》,并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3 观察和讨论学生观察蜻蜓的图片或实物,讨论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模拟放飞蜻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观察和讨论评估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放飞蜻蜓》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二段(2—10小节)听课文录音2—10小节,观看多媒体,整体感知学生自学:在陶行知和小朋友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指名交流评议,补充完善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蜻蜓的`相关知识教师。

总结感悟朗读自读指名读学生评议练读感情朗读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1小节)自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讨论交流(理解孩子们放飞蜻蜓时的迫切心情)朗读感悟三、自读讨论,感悟陶行知的为人自读思考: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总结:陶行知是一个慈爱,有学问,尊重学生,懂得教育方法的大教育家。

四、课后调查陶行知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

这个说法对吗?查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板书设计:20,放飞蜻蜓陶行知捉放《放飞蜻蜓》教案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查找有关资料验证蜻蜓到底会不会吃自己的尾巴。

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1、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2、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的设计与应用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1、展示蜻蜓图片,师导入欣赏展示蜻蜓的图片,配合播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创设学习情境。

2、师:同学们,这些小精灵是谁啊?(板书:蜻蜓)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飞蜻蜓》。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运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放飞蜻蜓》内容简介: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放飞蜻蜓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利用板书和卡片,进行词汇的认读和复习。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蜻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蜻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学习生词:学生自学生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4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朗读练习。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朗读表现、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课后作业评价:作业完成质量、生词掌握情况等。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蜻蜓的趣味小故事进行讲述。

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展示蜻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共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三篇篇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富有启迪意义。

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导向深入探究。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陶先生的神情、动作、说话的口吻等,感受陶先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之情,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简要教学思路]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启发猜想1.“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

”请同学们猜一种昆虫。

板书:蜻蜓2.同学们喜欢蜻蜓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很喜欢蜻蜓,有一天,他们捉到了一只蜻蜓,可最后,他们却把它给放了。

把板书补充完整。

3.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4.学生质疑。

二、自学课文,理请脉络。

三、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这些孩子捉到了几只蜻蜓2.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把它放飞了3.陶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4.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为什么四、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组织课堂讨论①陶先生看到一群孩子捉蜻蜓,有没有马上叫他们放了为什么没有马上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如果马上叫他们放了蜻蜓,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们会放吗②讨论上面的问题,可以联系教过的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把爸爸和陶先生作一下比较,同样是要让别人放掉某样东西,谈谈两人的做法相同吗?③最后孩子们为什么会乐意放飞蜻蜓呢?主要是以下几点:A、陶先生谈话的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

《放飞蜻蜓》教案设计

《放飞蜻蜓》教案设计

《放飞蜻蜓》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蜻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1.2 教学内容展示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外观特征。

介绍蜻蜓的名称、分类和生物学特点。

分享蜻蜓的重要作用,如捕食害虫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蜻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蜻蜓的外观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蜻蜓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蜻蜓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个人观点。

第二章:蜻蜓的生命周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命周期和发育过程。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蜻蜓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阶段。

展示蜻蜓不同生命阶段的照片或图像。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生命周期图解或照片。

让学生分组讨论蜻蜓生命周期的特点和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总结蜻蜓生命周期的规律。

第三章:蜻蜓的生态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态环境和分布范围。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蜻蜓的生态环境,包括水域、湿地等。

探讨蜻蜓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依赖关系。

3.3 教学活动展示蜻蜓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照片或图像。

引导学生思考蜻蜓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蜻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章:观察蜻蜓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蜻蜓的行为习性。

4.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观察和记录蜻蜓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行为习性,如飞行、捕食等。

4.3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观察蜻蜓的方法和技巧,如安静观察、记录观察结果等。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蜻蜓观察活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蜻蜓行为习性,并进行讨论。

第五章:放飞蜻蜓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放飞蜻蜓的意义和方法。

5.2 教学内容介绍放飞蜻蜓的意义和正确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放飞蜻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3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正确的放飞蜻蜓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等。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查阅陶行知、蜻蜓等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吗?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明白孩子们放蜻蜓的原因。

1.蜻蜓美丽、可爱,像一只只精灵,在夏日的天空中飞行。

孩子们好不容易捉到了蜻蜓,为什么又放了呢?(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2.出示第六自然段: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⑴出示图片,认识孑孓。

蜻蜓的幼虫吃蚊子的幼虫。

⑵蜻蜓是吃虫的能手,每小时可以吃800多只蚊子或者20只苍蝇,是不是人类的朋友?(引导说出——蜻蜓真的是人类的朋友;蜻蜓的确是人类的朋友。

)⑶读课文,想想陶行知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孩子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过蜻蜓消灭害虫的事实真正明白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⑷读他们的对话,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读出每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

三、精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过渡:陶行知先生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还带孩子们欣赏蜻蜓。

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蜻蜓的知识了。

学习课文8—10自然段。

1.读读课文,陶行知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哪几方面的知识?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还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

那这样的表格你能完成吗?学生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说一说,读一读。

2021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4篇

2021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4篇

2021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4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第一段: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的?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3、想想,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快乐)第三段: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

)读出这种心情来!第二—十段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1、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自然段多读几遍,陶行知先生和孩子谈了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交流讨论:A、从蜻蜓本身讲:(三方面:吃食、尾巴、眼睛)吃食:(1)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翠贞、一个小男孩、几个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体会“七嘴八舌”。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飞蜻蜓》。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同情心。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放飞蜻蜓》课文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放飞蜻蜓的故事。

主人公小明在公园里捉到了一只蜻蜓,他通过观察和了解蜻蜓的特点,决定将它放飞回大自然。

小明学到了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2.2 生字词蜻蜓、公园、捉住、观察、特点、放飞、大自然、关爱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难点: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蜻蜓和放飞蜻蜓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的图片和生活习性。

使用教具,如蜻蜓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教学游戏,如“蜻蜓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蜻蜓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蜻蜓的特点。

提问学生对蜻蜓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5.2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5.3 学习课文内容: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放飞蜻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飞蜻蜓》。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待小动物的关爱之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放飞蜻蜓》的内容简介:《放飞蜻蜓》是一篇描写孩子们在夏天的田野上放飞蜻蜓的故事。

课文中通过孩子们与蜻蜓的互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孩子们的天真烂漫。

2.2 生字词的学习:教学中的生字词包括“蜻蜓”、“田野”、“放飞”等。

通过反复朗读和书写,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写法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蜻蜓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蜻蜓的特点和习性。

引导学生思考蜻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放飞蜻蜓的意义和背后的情感。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情景。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4.2 书写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情景,自己编写一个关于放飞蜻蜓的故事。

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引导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5.2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和表现。

6.2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放飞蜻蜓教案(通用7篇)

放飞蜻蜓教案(通用7篇)

放飞蜻蜓教案(通用7篇)放飞蜻蜓篇1一、人物导入,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51、上课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字,谁会念(1人),这个字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请同学们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左边耳朵旁,右边-----里面的一竖不能出头。

一齐读。

谁来为“陶”组组词?这个“陶”还可以成为一个姓,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人,一个姓陶的名人,(板书:陶行知)(你来念指读2人)2、出示画像,这就是陶行知。

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阅他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陶行知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毛主席陈赞他---,郭沫若也这样赞他:----陶行知受到世人的尊敬,让我们也尊敬地喊一声:陶行知先生。

3、陶先生可喜欢孩子了,为小朋友编了很多儿歌,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就是他编写的,谁来背给大家听---(指生答) 你背得真好!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关于陶先生和孩子们的故事。

板书:放飞蜻蜓,一起读。

二、一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5)(一)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再大声地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我先请这五位同学依次来读课文的一—五小节。

其他同学认真听。

1、指5名学生读1-5小节。

相信这两个词语难不倒你们,出示句子,你来读。

这里的三句话该怎么说才是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指生答),四人一小组来练一练。

(指小组读)你抢着说,他抢着说,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这才叫-----七嘴八舌地抢着说(齐读)2、谁来读第六小节?(指读)(老师评价--你读得又正确又通顺)出示:田埂苍蝇蚊子这里有三个生字。

轻声读读,读音上需要注意什么?埂、蝇是后鼻音,-----还应注意什么?看谁观察最仔细?苍蝇、蚊子读轻声,谁来读准这三个词语。

我们一起读。

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出示“孑孓”这个词怎么读?指读2人孑孓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这就是孑孓,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也是害虫。

3、我请这一组的四位同学来读7-10小节,其他同学仔细听老师发现你这一句话读得特别好?再读一遍,哪一位学生也愿意读?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呢?”继续读(8—10小节)(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在预习朗读时,哪一句话你觉得很容易读错?---读课文时,不能漏字也不能添字,一起读。

《放飞蜻蜓》的教案

《放飞蜻蜓》的教案

《放飞蜻蜓》优秀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蜻蜓的生态环境2. 蜻蜓的生活习性3. 蜻蜓的形态特征4. 蜻蜓的分类与分布5. 蜻蜓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蜻蜓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蜻蜓的分类与分布。

(2)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观察和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蜻蜓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和教案。

(3)学生分组名单及分工。

2. 学生准备:(1)预习蜻蜓相关知识。

(2)携带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蜻蜓的基本知识。

2. 探究蜻蜓的生态环境(1)教师提出问题:“蜻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蜻蜓的生活习性。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观察蜻蜓的形态特征(1)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寻找蜻蜓。

(2)学生观察蜻蜓的形态特征,记录在笔记本上。

(3)回到教室,各小组分享观察成果,教师点评。

4. 学习蜻蜓的分类与分布(1)教师介绍蜻蜓的分类系统和分布特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了解蜻蜓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1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1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教学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放飞蜻蜓2、齐读题目。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谁放飞了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4、提得非常好,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没有把握读好的字。

2、放课文范读课件。

(要求学生特别听准刚才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并标上拼音。

)3、同桌互相认读预习时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订正读音。

5、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要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⑴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⑵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谁为什么放飞了蜻蜓?)6、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相机简介陶行知生平。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只有读通,才能读懂,按循序渐进原则,先读准字音,再读通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识记生字。

⑴、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别人,看看谁的方法多。

⑵、指名全班汇报交流,新方法予以鼓励推广。

2、指导书写。

⑴、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⑵、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老师或会写的同学示范。

⑶、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写给大家看看。

3、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观。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应予以巩固提高,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对识字、写字能力应有更高的标准,并为之奋斗。

】四、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须完成好)1、比一比,再组词。

抢()蝇()构()复()枪()绳()够()夏()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简介
姓名:韦日芳性别:女年龄:27 学历:大专
工作经历:
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在八圩乡下坪小学任教;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八圩乡下坪小学任教导主任;
2011年9月至今在八圩乡关西小学任教。

教育经历: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普师专业;
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河池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2009年1月至今: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使用版本:语文S版年级:三年级
参赛课题:第六单元21课《放飞蜻蜓》
单位:八圩乡关西小学
《放飞蜻蜓》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和探究有关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孩子充满尊重、爱护和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好人物的对话。

2、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和探究有关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孩子充满尊重、爱护和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陶行知画像、蜻蜓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一群小朋友带上捕捞工具去捕捉昆虫,他们四处寻找目标,可是追了半天一点收获也没有,还把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的。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突然看到一只蜻蜓立在树枝上,或许是累了,当小伙伴们靠近它时,它一点也没发觉,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网兜套下去,蜻蜓被困住了,此刻大家正在为这个战利品而欣喜若狂呢。

好不容易捉到的蜻蜓,你觉得这群小朋友会轻
易把它放了吗?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放飞蜻蜓》,关注事件的发展。

(板书课题:放飞蜻蜓。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抓“放”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师:通过大家第一次试读课文,你们知道这群小朋友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最后大家为什么又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板书:捉蜻蜓→?→放蜻蜓)
3、指名解决问题。

(板书:我们的好朋友)
4、再现课文中热烈讨论的场景,指导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5、出示课文的文字片段,分小组练读。

6、检查各小组读书的情况。

7、师:通过这一场对话,让孩子们明白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要放飞蜻蜓。

齐读课题。

三、感悟课文,再抓“放”字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再次感悟课文。

2、各小组依次读课文第二部分。

3、师:在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中,陶行知主要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的哪些知识?
4、请分别用“__”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蜻蜓身体作用的句子。

5、按要求画出句子,同桌互相检查合作学习。

6、指名解决问题。

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及作用,并对文中资料进行补充和拓展。

7、理解“据说”一词。

8、学习省略号。

9、师:同学们,通过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及作用,孩子们在对蜻蜓的情感上会起什么样的变化呢?
10、指名解决问题。

11、师:就是在谈论蜻蜓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要放飞蜻蜓。

(板书:知蜻蜓)
四、感悟“放”字,品读课文
1、回顾“放飞蜻蜓”这一过程,直面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2、通过品读课文,准确理解陶行知与孩子们“放”蜻蜓的关系。

(板书:陶行知)
3、师:课文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展现了陶行知先生的伟大形象,从课文中你认为陶行知是位怎样的人?从书中找出自己的理由!
3、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板书:尊重孩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4、师:看来是陶行知不愧是一位教育家,正是他那朴实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促使孩子们主动放飞了蜻蜓,你明白了吗?
五、拓展“放”字,培养情怀
1、带着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2、师:蜻蜓放飞了,此时此刻,重新回到大自然中的小蜻蜓,它会说些什么?陶行知会说些什么呢?或者大家想说些什么呢?请你们大胆地说一说吧!
3、指名说话。

4、师总结。

感情升华,呼吁大家今后要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利用实践活动的机会来践行自己的“放飞蜻蜓”的情怀。

5、师: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有关蜻蜓的诗歌中结束我们这堂难忘的课吧!朗读《小池》。

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捉蜻蜓→知蜻蜓→放蜻蜓
我们的好朋友
陶行知
尊重孩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设计说明】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富有启迪意义的文章,朴实的语言文字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不仅是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真情的流露、灵性的涌动。

学生用心倾诉,是心灵深处真正的独白。

纵观全文,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

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开始就利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创设了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教学环节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优美。

本课教学以“放”字为主线,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工具,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为重要手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把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发散思维,最终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挖掘、闪光,从而渗透了思想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