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观舞记》的优秀教案
观舞记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观舞记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美丽,鼓励学生接触、吸取、鉴戒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观舞记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观舞记》教案《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观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
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歌颂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画,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精深的语言技能来表现舞台艺术。
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
使读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好像身临其地步观赏了舞蹈艺术所独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积存“静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力目标:1、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1、研习杰出语段,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小组比赛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进程:一、以舞导入,观赏“美”。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印度舞蹈图片和文化。
了解印度舞蹈文化后,大家感遭到了什么?生:……同学们,印度的舞蹈,常常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可当要我们用语言文字来描写这种美好的享受时,许多同学难堪了。
那么,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呢?《观舞记》赏析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设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画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七年级上册语文《观舞记》教案、教学设计
4.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为家人或朋友讲述《观舞记》的故事,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关注他们的反应,以便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魅力。
5.完成课后练习题,针对课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巩固。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按时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舞蹈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舞记》。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况。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舞蹈之美。
3.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a.分析课文中的生词、难词,解释其意义。
b.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c.针对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形象的描绘和作者情感的表达。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语文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尚需提高。针对本节课《观舞记》,学生可能对舞蹈艺术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如何深入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观舞记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观舞记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美丽,鼓励学生接触、吸取、鉴戒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观舞记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观舞记》教案学法导引1.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应当有感性具体的认识;2.外国优秀的文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要积极接触、吸取、鉴戒;3.学会积存古今诗文中描写歌舞的杰出句子;4.学会仿照、运用语言表现某种艺术的写法。
知识要点精讲【字词积存】静穆:安静庄重。
嗔chēn视:动气地看。
清扬:清纯,飞扬(在空中飞舞)。
颦pín蹙cù:皱着眉头,形容忧愁。
粲càn然: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
端凝:端正安祥地,全神贯注地。
惆怅:伤感;失意。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行动。
铮铮:拟声词,多指金属相击的声音。
笑颊:笑脸。
颊:脸的两颊。
惊鸿:惊飞的大雁,形容美人体态轻巧。
息息相通:比喻关系密切,呼吸相干连。
叱chì咤zhà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浑身解xiè数:形容使出全身的本领。
离合悲欢:分离,团圆,悲伤,欢乐,表示不同的心情和遭受。
也作“悲欢离合”。
本质当行háng:做本行的事。
成绩十分显著。
《观舞记》学习要点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诞生于福州。
父亲是一位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七、八年,大海给她留下很深印象。
1911年就读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入京就读教会学校,形成其爱的哲学。
1923年以良好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她是五四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
1919年以冰心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其后又发表了许多反应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和宣扬爱的哲学的作品。
同时写了许多散文,受泰戈尔影响创作散文集《繁星》、《春水》等。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作者及作品背景。
(3)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及作品背景。
(3)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欣赏课文,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解决生词和难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 示范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 欣赏评价:组织学生欣赏优秀舞蹈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观舞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解决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5. 欣赏评价:组织学生欣赏优秀舞蹈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观舞记》。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舞蹈的作文。
3. 推荐一位自己喜欢的舞蹈家或舞蹈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文朗读与背诵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观舞记》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3. 舞蹈作文评估:审阅学生关于舞蹈的作文,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观舞记》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课文《观舞记》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印度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观舞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解释生词和难点。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2.2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互动提问: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观舞记》文本。
相关资料:关于印度舞蹈的图片、视频或其他文献。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
3.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观舞记》相关部分。
练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练习题。
讨论话题:关于课文主题和作者观点的讨论话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练习的完成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4.2 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和努力。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引入和阅读课文《观舞记》。
第二课时:解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和作者观点。
5.2 时间安排每课时40分钟。
总共4个课时。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教学扩展活动一:观看印度舞蹈表演视频目的:通过观看视频,增强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形象感知和理解。
观舞记课文原文初一语文课文《观舞记》教学教案
《观舞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观舞记》的内容,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对舞蹈的描绘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描绘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舞蹈,交流对舞蹈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舞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生词、难句,做好笔记。
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2.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舞蹈的描绘方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五、写作训练1.学生以“我心中的舞蹈”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舞记》,谁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2.教师讲解作者对舞蹈的描绘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描绘舞蹈。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舞蹈,展示舞蹈的魅力。
2.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观舞记》过程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舞蹈的作文。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2.教师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
2.家长评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3.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学生掌握了舞蹈的描绘方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印度舞蹈的魅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述的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2)如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观舞记》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查找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印度舞蹈的视频或图片,感受其魅力。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表对印度舞蹈的看法。
5. 写作练习:(1)以“我眼中的印度舞蹈”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观舞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欣赏与感悟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观舞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初中语文(鲁教版)七年级-4_观舞记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欣赏优美生动的对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观舞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印度舞的图片。
印度是一个舞蹈的国度,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看到舞蹈者的身影。
无论男女、无论老幼,只要有一块空地,大家聚在一起,鼓一敲,就可以跳起舞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印度的舞蹈,那就是“会说话”。
人们不是用口,而是在用身体和表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印度是公认的世界传统舞蹈的发祥地。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写作背景:《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二、初读课文1、运用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轻捷( ) 咿哑( ) 阐述( )褶裙( ) 颦蹙( ) 粲然( )嗔视( ) 妥帖( ) 铮铮( )雏凤( ) 斗薮( ) 发髻( )本色当行( )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 尽态极妍( )珠缨炫转星宿摇( )惊鸿:颦蹙:粲然:嗔视:叱咤风云:本色当行:尽态极妍: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也表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观舞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舞蹈的理解和包容。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观舞记》的朗读和背诵。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3.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观舞记》的朗读和背诵。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3)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实践。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舞蹈与文字的关系,引出课文《观舞记》。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生词和短语。
4.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描写、抒情等。
5. 实践与运用:(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舞蹈表演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初中语文观舞记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语文《观舞记》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观舞记》的文意;(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通过阅读,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观舞记》的文意;2. 了解并掌握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 通过阅读,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2. 对印度舞蹈特点和魅力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观舞记》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观舞记》的作者和背景;(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习生词(10分钟)(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生词和短语的意思;(3)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学生做笔记。
3. 理解课文(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学生做笔记。
4. 欣赏舞蹈(10分钟)(1)教师播放印度舞蹈的视频,学生欣赏;(2)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舞蹈的欣赏和感受;(3)教师总结,强调舞蹈的艺术价值和特点。
5. 写作练习(1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和欣赏的舞蹈,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印度舞蹈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6.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印度舞蹈和中国舞蹈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舞蹈艺术。
2021年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是以身体、神态、服饰表现内容的。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1)、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2)、积累古今诗文中有关描写歌舞的精彩语句。
2、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写法,用语言表现某种艺术。
3、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内容和步骤:一、课前准备: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以舞导入:利用VCD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
抓住这一契机,提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的学习。
让学生明确作者是谁,是谁的舞蹈。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后,谈初读的体会。
四、局部欣赏,发展个性: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为什么喜欢并大声朗读。
同学们可能会喜欢如下语段:第13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第16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第17自然段。
因为这一组排比句,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第18自然段。
这一段也是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讨论分析后,要求学生能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明确:飞动的“美”。
五、小组交流,互问互答:学生对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上进行合作交流。
六、集体探究,深入理解:学生把小组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设计:——2-5段连用4个排比句有什么作用?——第7段究竟是什么意思?——第17段,冰心奶奶说卡拉玛“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忘怀了自己还能理解,忘记了观众怎么行呢?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七、知识迁移,课堂延伸: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
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印度舞蹈的热爱与赞美。
(2)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课文中所描述的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舞蹈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感受舞蹈氛围的教学环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舞蹈图片等。
2. 视频:准备一些印度舞蹈的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观舞记》,具体内容包括:第13自然段,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第46自然段,分析作者通过观看舞蹈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运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
2.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通过观看舞蹈所表达的思考和感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文章中作者观看舞蹈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重点: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舞蹈视频。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舞蹈的美感来源。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课文解析:a. 分析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
b. 分析第46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观看舞蹈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4. 例题讲解:a. 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b.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舞蹈艺术的感悟。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短文。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第13自然段,运用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舞蹈表演的短文。
b. 结合课文第46自然段,谈谈你对舞蹈艺术的感悟。
2. 答案:a. 短文例文:舞台上,灯光璀璨,一位身着华美服饰的舞者翩翩起舞。
她那修长的手臂,如杨柳般轻盈摆动,时而优雅地托起裙摆,时而激情地挥洒汗水。
她的眼神,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对舞蹈的热爱。
随着音乐的节奏,她旋转、跳跃,仿佛一只自由翱翔的白天鹅,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b. 感悟例文:舞蹈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故事。
2016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观舞记》教学设计
《观舞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生字生词,品位文章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2.欣赏本文生动优美的舞蹈艺术描写。
一、舞蹈激趣,引出课题师: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绘画给人以形象美,诗歌给人以凝练美,音乐给人以沉醉美,舞蹈给人以灵动的美。
美是财富,美是力量,最直观、最有激情的美是舞蹈。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激情四射充满异域风情舞蹈。
师:好精彩的舞蹈呀!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舞蹈吗?生:印度师:印度舞蹈独具特色,闻名于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冰心奶奶记述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板书课题]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冰心奶奶?生:(简介冰心)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二、初识美师: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课本,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识美一、掌握字词二、理清思路:文章哪一部分是写观舞的?这一部分的前后分别写什么?[板书:初识美]师:读完的同学看看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1、请读出下列字的读音:颦蹙..粲.然叱咤.风云嗔.视静穆.尽态极妍.2、请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颦蹙粲然:叱咤风云:尽态极妍:生:朗读师:读的非常准确,但会读了还不算本领,你能解释下面的词语吗?生:交流师:看来同学们课前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充分。
让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文章的思路:文章哪里写观舞?前后各写了什么?生:交流三、感受美师:初读课文,卡拉玛姐妹轻盈的舞姿、娇媚的扮相,已经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下面让我们置身其中感受美。
[板书:感受美]师:谁愿意朗读课文?请1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
感受美一、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二、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师:刚才两位同学读的非常好,让我们对印度舞蹈心生向往,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生:飞动的美师:那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这种美的?同学们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初中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最新4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最新4篇)初中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2、品味文中描写舞蹈的语句,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
3、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用优美的语言,巧妙的修辞手法表现视觉形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排比的手法表现视觉形象。
2、品味并积累文中精妙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一)以舞导入,欣赏“美”让学生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然后用一、二句话来描述这段舞蹈,或谈谈观后的感受。
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要我们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时,许多同学就犯难了,为自己语言的匮乏而感到苦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这种美好的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1、找出文中记叙作者观舞的段落,然后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特点——飞动的美。
2、课文描写“飞动的美”的是哪几个段落?(16-18段)研读课文,品味“美”。
指读第13、16自然段:指名让学生朗读,学生说说是从那一方面来写舞蹈“飞动之美”?(形体、衣饰)(二)品读17段1、朗读描写舞蹈内容的语句。
2、思考:本段描写中,是从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卡拉玛舞蹈“飞动的美”的?(神态)3、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于语言来表现出舞者神态、舞姿方面的特点的?出示改写语段,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品读。
改文:她的双眉笑颊表现出无尽的哀愁喜乐,在垂睫张目间,又能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娇羞盛怒,同时,她的点额抚臂,画眼描眉的动作,挺身屹立,按箭引弓的动作,也都表演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
品析与朗读相结合,老师指导朗读。
观舞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2、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初中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优秀6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优秀6篇)《观舞记》教案篇一一、导入:舞蹈是一门艺术,是最为优美的肢体语言,是难描的画,是心灵的诗。
舞蹈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完全不同的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让我们跟随冰心女士一起来领略印度舞蹈艺术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铺垫1、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我们曾学过她的《荷叶母亲》。
2、关于印度舞蹈印度是公认的世界传统舞蹈的发祥地。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配合多媒体图片讲解) (视频播放印度舞蹈)三、解读文本带着发现的眼光寻美请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赏印度舞蹈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印度舞蹈的向往之情。
(引出“飞动”一词)全文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活动一:请用“卡拉玛姐妹的美,美在…… ”说话。
例: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氛围美,美在“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
有一种宗教氛围,具有鲜明的印度特色。
明确:卡拉玛姐妹的面貌美,美在“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有一种妩媚之情在眉目间展现,未舞先有情。
卡拉玛姐妹的服饰美,美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有一种柔媚而娇美。
卡拉玛姐妹的舞姿美,美在“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有一种飞动的美。
卡拉玛。
拉希曼的神态美,美在“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神采飞扬的舞姿表现故事的悲欢离合。
卡拉玛姐妹的动作美,美在“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舞技的高超在这动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观舞记》的优秀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观舞记》的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创意说明:对比赏读是本设计的特点。
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观舞后的感受,两篇课文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假定以«安塞腰鼓»的学习为基础,将本文与之停止对比赏读,必能提升先生的阅读和审美层次。
教学步骤:一、导入简介作者及印度舞蹈。
二、诵读全文三、对比赏读以小组为单位,试从以下几方面剖析本文与«安塞腰鼓»的异同。
(也可以不局限于此)1.选材(写作对象)。
2.言语作风。
3.宗旨。
教员在先生研讨、交流的基础上,作一些必要的归结总结。
两篇文章的言语作风差异较大,不能一视同仁,而应引导先生明白言语作风与作家自己、写作对象的关联。
两篇文章在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应结合详细言语作重点剖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观舞记»的比喻。
四、摘抄、朗诵并背诵一些精彩句段五、模拟运用放一段优美的舞蹈扮演录像,让先生观看后马上用言语描画出来。
假定时间够用,可以立刻在班上交流,也可以让先生将自己的作文与课文比拟,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资料整合平台]课文扩读资料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热情所振奋。
即使是那些对音乐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气势澎湃的旋律中感遭到生机勃勃的力气,感遭到一种高高在上、俯瞰大地的气概。
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音乐家把心中的音符倾吐在乐谱上时,灵魂中涌动着多少澎湃的热情?贝多芬的其他曲子,也有相似的特点,我很难遗忘第一次听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印象,当钢琴高亢激昂的声响突然从协奏的音乐中进出时,我的眼前也出现了流水,不过这不是莫扎特的那种渐渐而动的优雅的流水,而是从悬崖绝壁上倾注上去的飞瀑,是从挺拔入云的阿尔卑斯山上一泻千里的急流,这急流挟裹着解体的积雪和碎裂的冰块,它们相互碰撞着,收回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轰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观舞记》的优秀
教案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对比赏读是本设计的特点。
本文与《安塞腰鼓》都是写观舞后的感受,两篇课文尽管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有
许多相通之处。
若以《安塞腰鼓》的学习为基础,将本文与之进行对比赏读,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审美层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印度舞蹈。
二、诵读全文
三、对比赏读
以小组为单位,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文与《安塞腰鼓》的异同、(也能够不局限于此)
1、选材(写作对象)。
2。
语言风格。
3、主旨。
教师在学生研讨、交流的基础上,作一些必要的归纳总结、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差异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引导学
生明白语言风格与作家本人、写作对象的关联、两篇文章在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应结合具体语言作重点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观舞记》的比喻。
四、摘抄、朗诵并背诵一些精彩句段
五、模仿运用
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表演录像,让学生观看后马上用语言描述出来。
若时间够用,能够马上在班上交流,也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课文比较,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
听贝多芬的交响曲,特别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奋。
即便是那些对音乐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气势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气概。
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音乐家把心中的音符倾吐在乐谱上时,灵魂中涌动着多少澎湃的激情?贝多芬的其他曲子,也有相似的特点,我特别难
不记得第一次听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印象,当钢琴高亢激昂的声音突然从协奏的音乐中进出时,我的眼前也出现了流水,只是这不是莫扎特的那种缓缓而动的优雅的流水,
而是从悬崖绝壁上倾泻下来的飞瀑,是从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上一泻千里的急流,这急流挟裹着崩溃的积雪与碎裂的冰块,它们互相碰撞着,发出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轰鸣。
我无法理解,如此的音乐,为什么会有《皇帝》这么一个别名,不喜爱皇帝的贝多芬,难道会喜爱用《皇帝》来为如此一部激情镪然的作品命名?假如用《阿尔卑斯山上》作为这部钢
琴协奏曲的名字,该是多么贴切、在莫扎特的音乐中,好像特别少出现如此强烈而兴奋人心的声音。
假如是莫扎特的河流,他可不能让流水飞泻直下,也可不能让那些泠冽的冰雪掺与在他的清澈的流水中,他一定会寻找到几个平缓的山坡,让
流水减慢速度,委婉地迂回曲折地向山下流去。
如此的流水,当然也是美,只是这是另外一种韵味的美。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特别自然地联想起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以宽广深沉的大地为基础,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
它们像自由不羁的苍鹰俯瞰着大地,目光里出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与苍凉,是人世间的沧桑与悲剧。
只有那些博大的灵魂,才估计描绘如此气势浩大的景象。
然而,贝多芬的山峰决不是荒山。
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他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便是倒映着晴朗月色的高山湖泊,他的那些优美的钢琴三重奏,便是清澈
的山涧,在幽谷中蜿蜒流淌当钢琴跌宕起落、震天撼地时,他的山峰便成了洪峰汹涌的峡谷,轰然喷发的火山、
(选自赵丽宏《唯美之舞》)
使用建议:赵丽宏以其敏锐而细腻的心去捕捉贝多芬的灵魂,一如冰心在流动的身影中去捕捉舞者的灵魂、作家对艺术的感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同时也能展示作家的个性。
这则短文,放在课文学习的起始、中间或结尾部分皆可,教者可依照自己的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