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绒毛的结构
名词解释16496
名词解释:1、微绒毛(microvillus):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中轴含有微丝,可增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纤毛(cilium):上皮细胞的游离面的表面伸出的细长指状突起,中轴含9+2排列的双联微管,可定向摆动,起到清洁保护作用。
3、Isogenous group(同源细胞群):即同源细胞群,位于软骨深部的软骨细胞常成群分布,他们由一个细胞分化而来,称为同源细胞群。
4、Osteon(骨单位):即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和营养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骨单位呈长筒形,中轴为中央管,内含血管、神经和骨内膜,以中央管为中心有多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各层骨板内和骨板间有骨细胞,并有骨小管连接。
5、sarcomere(肌节):即肌节,指两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2I带+A带+1/2I带所组成,肌节是骨骼肌与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6、Neuron(神经元):即神经元,亦称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7、synapse(突触):即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特殊细胞连接。
通过此处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兴奋、抑制信息传递。
8、淋巴小结(lymphoid nodule):又称淋巴滤泡,是以B细胞为主密集而成的球形或椭圆形淋巴组织,边界清楚。
在受抗原刺激后,小结增大,中央出现浅染的生发中心,内有许多呈分裂相的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
有生发中心的称为次级淋巴小结,而没有生发中心的称为初级淋巴小结。
9、blood-thymus barrier(血-胸腺屏障):即血-胸腺屏障,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
主要由以下5层组成:①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②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③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等;④胸腺上皮细胞基膜;⑤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制作小肠绒毛结构模型
较深 , 怎么处理 ? ” 在思考 解答 问题 的基础 上 , 引导学生
・
3 7・
性; 引导学生确定 合理 的实验方法 , 体会 选择合理 的实
验方法是实验 成功 的前提条件 。在确定 了实验材 料和
分 析结果 , 得 出结论 : 植 物 在光 合作 用 中产 生 了淀粉 ;
毛 的实验 , 学生不能完 全 了解 绒毛结构 , 更 难理解其 吸
收功能。为此 , 笔者制作 了小肠 绒毛结构模型 。在课 堂 教学 中运用此模 型 , 来 展示小肠 绒毛指 状突起 、 绒 毛壁
单层上皮细胞、 内部的毛细血管及毛细淋 巴管等细微结
构,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现将 制作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
以“ 设计 实验探究 : 光合作用 的过程 中是否需要二
生 的氧气的来 源” , 由学生 完成探 究实验 。首先 由学生 提 出问题 、 做出假设 , 之后 教师 引 导学 生 “ 设 计 实验 ” 。 在实验设计 过程 中 , 给 出几 种实 验材 料 ( 天竺葵 、 小球 藻、 豌豆) 让学生进行选择 , 并体会 选择实验材料的重要
探究方法 的及 时运用 , 可让学 生掌握科学 探究 的方所 在  ̄ I I UL ? ” 回忆
恩格尔曼 的实 验及 结论 , 明确 叶绿体 是 绿色植 物进 行 光合作用 的场所 ; 由学生归 纳总结光合 作用 的原 料 、 产
物、 场所及 条件 , 教 师 引导 学 生 书 写光 合 作 用 的反 应 式, 并给 出光合 作用的概 念。 3 . 2 . 2 设计探 究 实验 , 运 用探 究 方法 利 用光 合作用
光合作用需 要光 。教 师重 点分 析实 验 中 的对照 实验 :
组胚名词解释
1、杯状细胞:形似高脚杯,底部狭窄,含深染色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
2、浆半月:混合性腺底部有少量浆液性细胞,在切片中为半月形。
3、微绒毛:上皮细胞的指状突起,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4、缝隙连接:又名通讯连接,细胞间的信息通道,受钙离子的因素的控制。
5、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分基板和网板。
6、软骨陷窝:软骨基质中的腔隙,内含软骨细胞。
7、骨单位:又名哈弗斯系统,(位置)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形状)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形成。
8、破骨细胞:(位置)散在分布在骨组织边缘,是一种多核的巨细胞,由单核细胞融合成。
(功能)具有很强的融骨、吞噬和消化能力。
9、肌节:横纹肌肌纤维的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相邻两Z线间的一段机原纤维,包括:1/2I带+A带+1/2I带。
10、闰盘:相邻肌纤维连接处染色较深处称闰盘。
光镜结构:深染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位于Z线水平。
电镜结构:纵向为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传导,横向为中间连接与桥粒连接,使心肌纤维连接更牢固。
11、视杆细胞:杆状视细胞,具有感光作用,当视紫红质缺乏时会导致夜盲症。
12、视网膜中央凹:视网膜最薄的地方,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13、螺旋器:又名柯蒂氏器,是膜蜗管基底部膜上呈螺旋状行走的膨大结构,是听觉感受器。
14、肌性动脉:即中动脉,管壁中平滑肌十分丰富,故得名。
15、内弹性膜:中动脉内膜与中膜的交界处的薄膜。
16、血窦:窦状毛细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间隙较大,易化大分子进出血液。
主要分布在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
17、淋巴小结:又名淋巴滤泡,(形态)淋巴组织构的球形小体,(构成)含有大量B细胞、TH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分类)初级淋巴小结和刺激淋巴小结。
18、***胸腺小体: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缺乏时无法培育T细胞。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全册检测
选择性必修一全册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1 。
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
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协助运输 B 。
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 。
由2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D 。
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一样多2 。
心室肌纤维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在接受刺激时也能产生动作电位变化,引起细胞兴奋进而收缩。
图1表示 心室肌纤维的膜电位变化,图2表示心室肌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有关离子的相对通透性变化。
据 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心室肌纤维细胞的静息电位值接近-90 mV ,此 状态下无离子进出细胞B 。
引起AB 、CD 段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室肌因, 团〞纤维细胞膜对K+、Na+通透性增大C 。
心室肌纤维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有ATP 的消耗,所消耗的ATP 由线粒体提供D 。
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相比,心室肌纤维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原因是Ca ?+通道翻开时间较长 3 。
以下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以下相关分析中,错误的选项是〔〕 下丘脑一二一 A 。
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与激素Y 相互拮抗 人, 一 B 。
长期注射激素Y 可导致性腺衰退心上 激纸XC 。
激素Y 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D 。
该生理过程表达了反响调门和分级调行4 。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假设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 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也;处于30C 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 2。
以下关于体温调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
体温调行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 。
同30C 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句>22, b^b , C 。
从30C 的环境中进入0C 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 加D 。
中考生物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中考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2.图是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氨基酸3.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①②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5.在“探究淀粉的消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学校的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A.水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影响D.不同量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影响6.在鉴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把淀粉加水和成团,用纱布包裹后在清水揉挤,水变成了乳白色,将少量乳白色的水装入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产生的现象和证明的物质是()A.不变色、蛋白质B.变蓝色、脂肪C.变蓝色、淀粉D.不变色、维生素7.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脂肪酸C.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D.小肠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8.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医生从病人消化道的某器官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如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9.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A.唾液腺B.肝脏C.胃腺D.小肠10.人体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作用。下列不属于呼吸道的器官是()A.鼻B.喉C.气管D.食道11.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组合示意图。
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摘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结构是功能的方式,功能是方式的功能。
”任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都是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密不可分、同时存在、辩证统一的。
本文将以《人体组织与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论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关键词】生物学;结构;功能;关系《人体组织与解剖学》是一门以研究结构为主,兼及功能的学科。
牢牢把握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看到结构与功能的区别,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它们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有何结构就会有何相应的功能,反之亦然。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这是深入研究、教学和应用组织学的关键。
每种细胞、组织和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是它们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
只有关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和细胞才“活”起来,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器官中各种组织、细胞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本文将以小肠绒毛、心肌润盘、味蕾等为例,来论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小肠绒毛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小肠绒毛是小肠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上皮构成绒毛的外表面,固有层组成绒毛的轴心。
位于小肠绒毛轴心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呈盲管状,起于绒毛顶;另一端穿过黏膜肌层,汇入粘膜下层的淋巴管。
中央乳糜管的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它的通透性较大,一些较大的分子(如,乳糜微粒)可进入中央乳糜管。
在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纵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
毛细血管的内皮有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经吸收细胞吸收的氨基酸、葡萄糖、水和无机盐等进入毛细血管;吸收的脂肪物质主要进入中央乳糜管。
平滑肌的收缩可使小肠绒毛变短,有利于淋巴和血的运行。
小肠绒毛上皮不断更新,用放射自显影研究证明,绒毛上皮细胞的更新周期为3-6天。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2023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小肠绒毛内部及小肠其他部位还分布着神经组织和血液等结缔组织。组成神经组织的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可以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例如,分布在小肠壁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食物的到来,随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引起小肠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调节消化活动。消化完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至小肠绒毛内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随流动的血液和淋巴运输至机体其他部位。
12.科学工作者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一只克隆羊“多莉”,出生后的多莉长得()
A.更像甲羊B.更像乙羊C.更像丙羊D.都不相像
13.橘子富含维生素C,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常吃对预防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橘子的皮、橘子瓣上的“经络”、甜甜的橘肉分别属于( )
A.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B.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4)由此可知,气孔的功能是______的门户。
29.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针对光合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下面是其中三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请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一: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一颗柳树苗,5年后发现,树苗增重了76.8千克,而培植用的土壤却只减少了0.057千克。
(1)根据实验结果,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来自水。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实验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组实验,如下图所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2)有学者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结论中忽略的因素是______。后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更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______。
组胚重点
一、名词解释1.胃小凹:胃粘膜表面特有的小孔,由胃黏膜表面上皮下陷,形成胃小凹。
2.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由大量凝胶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覆盖于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一层屏障,用来保护胃粘膜不受氢离子的侵蚀。
3.环行皱襞: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的粘膜与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出,形成环行皱襞。
4.小肠绒毛:小肠粘膜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伸出众多的指状突起称小肠绒毛。
5.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形的毛细淋巴管。
6.十二指肠腺:为复管泡状黏液腺,其导管开口于小肠腺底部。
7.肝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
其中可见三种伴行的管道,即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8.潘氏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的低部。
9.浦肯野纤维:指分布于心内膜下层中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比心肌纤维粗,染色比心肌纤维浅,具有将冲动传导给心肌纤维的功能。
10.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四种细胞连接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
11.血窦:是一种管腔扩大的毛细血管,管壁内皮及基膜不均完整。
因管腔大而不规则,能容纳较多血,有利于血液的储存。
12. 胆小管: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之间,局部质膜凹陷成槽并相互对接、封闭而形成的微细小管。
13.神经原纤维:在神经细胞质内的丝状纤维结构。
14.胃底腺:分泌胃蛋白酶,原由壁细胞,主细胞(胃酶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未分化细胞组成。
15.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由多层同心圆状的骨板构成。
16.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17.浆细胞:浆细胞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
浆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18.郎飞结: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组成并非连续不断的,而呈有规则的节段,节段之间细窄部分称为郎飞结。
小肠绒毛的名词解释
小肠绒毛的名词解释小肠绒毛是指小肠黏膜上覆盖的数以百万计的微小乳头状结构,它们起到增加肠道表面积、吸收养分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小肠绒毛的详细解释。
小肠绒毛的形态特征和结构小肠绒毛是小肠黏膜表面紧密排列的绒毛状突起,看起来像是小肠内部形成的一系列细小折痕。
在人体中,小肠的总绒毛数目约为350亿个。
每根细胞上大约有200-300根绒毛,长度介于0.5-1毫米之间,宽度约为0.03毫米。
绒毛由上皮细胞构成,外形为纺锤状,表面被绒毛膜包裹。
绒毛内部有丰富的微丝细胞骨架支撑,可以帮助稳定绒毛的形态。
功能和作用小肠绒毛的主要功能是增大肠道表面积,从而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小肠作为消化系统中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绒毛的增加使其表面积得到了巨大增加。
据估计,小肠黏膜绒毛的表面积可以达到25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大小。
这样庞大的表面积可以更好地提供养分吸收的位置,增加吸收效率。
绒毛具备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绒毛表面上覆盖着微细的纤毛,通过纤毛运动可以将肠腔中的液体或物质移动到肠道壁,增加肠道对养分的吸收。
绒毛上的细胞膜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容纳更多的营养分子。
此外,绒毛上的黏液以及黏膜壁上的微绲细胞也可以分泌酶类和其他物质,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分解。
通过细胞免疫相关蛋白,在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侵入小肠黏膜时,绒毛上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免疫防御的作用。
此外,绒毛上的细胞膜上还有许多运输蛋白,可以将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肠细胞转运到内腔的淋巴管和血管中,从而进入循环系统。
绒毛受损和维护绒毛的状态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疾病或生理异常如肠炎,肠胃感染等会对小肠黏膜绒毛造成损害,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此外,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也会对绒毛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维护良好的绒毛状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应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糖、高脂肪以及过度加工食品。
此外,适度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绒毛的维护和促进肠道健康。
消化系统组织学考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组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浆膜:由间皮和其深面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
能够分泌浆液。
2.皱襞:消化管壁的粘膜层和部分粘膜下层共同突向管腔内,形成环行、纵行或不规则排列的皱褶,即为皱襞。
3.小肠绒毛:为小肠粘膜表面的细小的指状突起,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成。
4.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包括中央静脉、肝板(肝索)和肝血窦。
5.肝板:在中央静脉周围,由单层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而成的板状结构,平面上可称为肝索。
6.窦周隙:指肝血窦的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肝门管区:是指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含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并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通过。
8.胰岛:为散在于胰外分泌部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属于胰的内分泌部。
包括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可分泌胰岛素等多种激素。
二、填空题:1.消化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2.食管的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食管的肌层在其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
3.胃粘膜表面可见许多针孔状小凹称胃小凹、,是胃腺的开口。
4.根据腺体所在部位的不同,胃腺可分为____贲门腺、幽门腺_______和____胃底腺_______。
5.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6.小肠绒毛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7.小肠绒毛中轴为固有层,内有1-2条纵形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8.可扩大小肠吸收表面积的结构为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
9.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中央静脉;肝细胞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称肝板;其间有肝血窦;相邻的肝细胞之间还有胆小管。
10.肝门管区位于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_和小叶间胆管_通过。
运动解剖问答题
1.简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由原生质构成,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细胞一般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原生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三个部分组成。
基质是细胞质内均匀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细胞器和包含物悬浮于基质内。
细胞器是指悬浮于基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细胞器主要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和微梁网络)以及中心体等。
包含物是细胞质内除细胞器以外的其它有形成分。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核基质、染色质和染色体四部分组成。
2.简述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及肌微丝滑动学说。
骨骼肌肌膜外面有基膜贴附,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在肌浆中有细丝样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准确的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而构成了肌纤维上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暗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相邻的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每一条肌原纤维由大量的粗细两种肌丝构成,它们沿肌原纤维的长轴平行排列,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位于肌节中部,两端游离,中央固定于M线,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蛋白和肌钙蛋白构成,位于肌节两侧,一端附着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末端游离,止于H带外侧。
当肌纤维收缩时,附着于Z线的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使明带缩短,H带缩短甚至消失,而暗带长度不变,结果想邻的Z线互相靠近,肌节缩短,造成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
肌纤维舒张时,则与上述过程相反,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果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不变。
不管肌丝收缩还是舒张,粗、细肌丝本身长度不变,只是西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
组胚名解与问答题
5、微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细胞表面伸展形成指状的突起,其内含有微丝,微绒毛可增加细胞的表面积。
6、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状结构,可分为两层:近上皮层为基板,近结缔组织侧为网板,是一种半透膜,可加强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的连接。
7、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内陷形成很多内褶,内褶间胞质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可增加细胞表面积,增强细胞对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8、连接复合体:连接复合体系指在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时,称连接复合体。
1、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一个肌节包括一个完整的A带和与A相邻的两个1/2 I带,长约2~2.5μm。
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闰盘:是相邻两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位于Z线水平。
闰盘连接的横向部分为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作用;纵向部分为缝隙连接,能传递冲动,使心肌产生同步收缩。
3、三联体: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横小管。
近横小管两侧的纵小管末端横向扩大形成终池。
横小管及其两侧平行的终池,合称三联体。
4、尼氏小体(嗜染质):呈嗜碱性的小体或颗粒,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5、神经原纤维:银染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在胞体内交织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内。
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6、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血液和脑神经组织之间的一种屏障,它由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和包绕毛细血管的神经胶质膜等共同组成,具有限制某些物质进入脑神经组织的作用。
7、蒲肯野纤维:即束细胞,是房室束及其分支的细胞成分,广泛分布在心内膜下层蒲肯野纤维较心室肌纤维粗大,中央有1~2细胞核,胞质多,含丰富糖原和线粒体,肌丝束少。
8、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其功能是按组织的需要调节局部的血流量,使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以实现物质交换。
观察小肠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小肠壁的结构特点。
2. 探讨小肠壁结构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意义。
二、实验材料1. 小肠组织样本2. 肉眼3. 放大镜4. 稀释染料(如苏木精、伊红等)5. 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机、切片刀、载玻片、盖玻片等三、实验方法1. 将小肠组织样本置于切片机上,进行切片处理。
2. 将切片放置于载玻片上,用稀释染料进行染色。
3. 使用肉眼观察小肠壁的宏观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4. 使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壁的微观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5. 对比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构,分析小肠壁结构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意义。
四、实验结果1. 肉眼观察结果:- 小肠壁呈现出明显的环形皱褶,皱褶间的绒毛状突起密集排列。
- 小肠壁厚度较薄,约0.5-1.0毫米。
- 小肠壁的血管丰富,呈树枝状分布。
2. 放大镜观察结果:- 小肠壁皱褶上的绒毛状突起更加明显,呈指状排列。
- 绒毛的表面有密集的微绒毛,增加了小肠壁的表面积。
- 绒毛的基底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五、实验分析1. 小肠壁皱褶的存在有利于扩大小肠壁的表面积,增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2. 绒毛状突起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小肠壁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与吸收表面的接触。
3. 微绒毛的密集排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有利于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
4. 小肠壁的毛细血管网丰富,有利于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迅速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六、结论通过观察小肠壁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小肠壁的皱褶、绒毛状突起和微绒毛等结构特点,这些结构在保持空间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了小肠壁的面积,从而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小肠壁的结构与营养物质吸收密切相关,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由于切片技术的不成熟,可能存在切片不均匀、染色不均匀等问题,导致观察结果存在误差。
2. 本实验仅观察了小肠壁的结构,未涉及其他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因此不能全面了解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组胚自测题10-19章
第十章循环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 弹性动脉是指( )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2 下列哪项属于动脉壁共有的结构?( )A.内弹性膜B.外弹性膜C.内膜、中膜、外膜三层D.以上均不是3 参与构成滤过屏障的血管类型为( )A.血窦B.微动脉C.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有孔毛细血管4 关于中动脉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属于肌性动脉B.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组成C.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清D.有外弹性膜5 起控制微循环总闸门作用的血管是( )A.微动脉B.微静脉C.直捷通路D.真毛细血管(毛细血管)[X型题]1.关于大动脉的描述,下列哪些正确?( )A.中膜主要由数十层弹性膜构成B.中膜内有平滑肌C.属于肌性动脉D.管壁分内膜、中膜和外膜2.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下列哪些正确?( ) A.是管径最细的血管B.在体内分布最广C.在各器官内的分布密度大致相同D.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3 血管壁的特殊感受器包括( )A.颈动脉体B.主动脉体C.静脉瓣D.颈动脉窦二、填空题1 血管壁内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器,如()、()和()2 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类()、()和()3 心脏壁由()、()、()三层构成。
三、名词解释1、血窦2、浦肯野纤维3、微循环四、问答题:1. 试述各类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意义。
2、试述血管壁的一般结构3、试述心脏壁的结构第十一章皮肤一、选择题[A型题]1 人体大部分皮肤的表皮由深至浅可分为( )A.基底层、透明层、棘层、角质层B.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C.基底层、透明层、颗粒层、角质层D.透明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2 触觉小体位于( )A.表皮B.真皮乳头层C.真皮网织层D.皮下组织3 关于毛乳头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结缔组织突入毛球的结构B属上皮组织根鞘成分C.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D.血管和神经末梢丰富[X型题]1 关于皮肤的结构特征,下列哪些项正确?( )A.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B.角质形成细胞内无黑素颗粒C.乳头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D.表皮内无汗腺导管2 表皮角质层细胞的特征为( )A.细胞核与细胞器消失B.细胞已经完全死亡C.胞质内充满角蛋白丝D.HE染色嗜酸性强3 关于真皮结构的描述,下列哪些项正确?( )A.真皮由乳头层和网织层构成B.乳头层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组成C.网织层由较厚的致密结蹄组织组成D.乳头层赋予皮肤较大的韧性和弹性二、填空题1 皮肤由()和()构成,借()与深部组织相连。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专题复习答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专题复习答案1.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⑴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营养物质淀粉在[1] 口腔开始被消化。
⑵小华得了胃炎,图中表示“胃”的是( 3)(填序号)⑶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7 ] 肝脏,它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
⑷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 5 ] 小肠,他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10分)(1)在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馒头渣,再向A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B、C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鲜唾液,将三支试管放在0℃的水中,20 min后,再向C试管中滴加一滴稀碘液,则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A____不变______;B___不变_________;C_变蓝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人37℃的温水中,20min后,C试管的现象是___不变_____,A、B试管的现象是__不变_________。
(3)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稀碘液,则A试管的变化是__变蓝_______,B试管的变化是___不变____。
B 试管的现象证明_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 ____做对照_______。
(5)实验中,两支试管需要在37℃的水中保温,假如没有温水,你能想个最简单、最快捷、最便利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用手握住。
3.右图是小肠绒毛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作答:(1)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这种突起大大地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2)图中数字6所示结构是肠腺,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肠液。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氨基酸成分由图中数字( 2)所示结构吸收。
试题及答案-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消化管部分一、填空题1.消化管的黏膜层可分为_____ ___、______ ___和_____ ____三层,外膜层有______ ___和_____ ___二种,前者主要由___ _____构成,后者由_____ ___和覆盖其表面的_____ ___构成。
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的是___ _____层,2.的舌乳头有____ ____、___ _____和_______ 三种,其中形成舌苔的是____ 。
3.食管的上皮是___ ___上皮,食管腺位于_____ ___层,分泌____ ___,外膜是____ ___膜。
4.胃黏膜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___ ____细胞组成,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______ __。
胃底腺开口于_____ __,由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和_____ ___等五种细胞组成,其中分泌盐酸的是____ ___。
5.电镜下,胃底腺主细胞在电镜下的主要特征是胞质内有丰富的_____ _____、____ ___和___ ___,其功能是合成和分泌____ ____;壁细胞在电镜下特征性的结构是含有___ _____和____ ____,其功能是分泌___ ____和_______ ___后者可促进回肠对_______ _的重吸收。
6.由于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的形成,使小肠的吸收表面积增加数百倍。
7.小肠腺由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和___ ____细胞组成。
其中具有免疫防御功能的是____ ____ 。
8.小肠的黏膜皱襞由______ ___和___ _______构成,绒毛由____ ____和_ _____成,微绒毛由____ ____和_ ________构成。
9.大肠的结构特点与小肠相比,有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和_ 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