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基础知识点+思维导图练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

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一.【考点梳理】考点一、不等式的相关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 、“≥”、“≤”.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具体表示方法是先确定边界点:解集包含边界点,是实心圆点;不包含边界点,则是空心圆圈;再确定方向:大向右,小向左.3.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要点诠释: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有区别的:不等式的解是不确定的,是一个范围,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考点二、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a>b,那么a±c>b±c.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c>0,那么ac>bc(或ac>bc).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c<0,那么ac<bc(或ac<bc).要点诠释:(1)不等式的其他性质:①若a>b,则b<a;②若a>b,b>c,则a>c;③若a≥b,且b≥a,•则a=b;④若a2≤0,则a=0;⑤若ab>0或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 用心整理,利人利己0a b >,则a 、b 同号;⑥若ab <0或0ab<,则a 、b 异号. (2)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①a -b >O ⇔a >b ;②a -b=O ⇔a=b ;③a-b <O ⇔a <b . 不等号具有方向性,其左右两边不能随意交换:但a <b 可转换为b >a ,c ≥d 可转换为d ≤c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其标准形式:ax+b >0(a ≠0)或ax+b ≥0(a ≠0) ,ax+b <0(a ≠0)或ax+b ≤0(a ≠0).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要特别注意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化系数为1. 要点诠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通常利用数轴来确定.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不等式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需满足两个条件:①组成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必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且未知数相同;②不等式组中不等式的个数至少是2个,也就是说,可以是2个、3个、4个或更多.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如下表.注:不等式有等号的在数轴上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点诠释:解不等式组时,一般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并表示在数轴上,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就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应用问题,可类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是,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寻求的是不等关系,因此,根据问题情境,抓住应用问题中“不等”关系的关键词语,或从题意中体会、感悟出不等关系显得十分重要.要点诠释: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掌握以下三个步骤:(1)•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所有不等关系或相等关系(有时要通过不等式与方程综合来解决),设出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或不等式与方程的混合组);(2)解不等式组;(3)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 用心整理,利人利己从不等式组(或不等式与方程的混合组)•的解集中求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6.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0)y kx b k =+≠,当函数值0y =时,一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当函数值0y >或0y <时,一次函数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利用函数图象可以确定x 的取值范围.二.【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20ax bx c ++=(a ≠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把方程变成2x m =的形式,当m >0时,方程的解为x =m =0时,方程的解1,20x =;当m <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2)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变形为222424b b ac x a a -⎛⎫+= ⎪⎝⎭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方程的解. (3)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当240b ac -≥时,它的解为x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使每一个因式等于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就得到原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c 4b 2-=∆⇔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 用心整理,利人利己△=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上述由左边可推出右边,反过来也可由右边推出左边. 要点诠释:△≥0方程有实数根.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 ≠0)的两个根是,那么.考点二、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换元法. 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 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 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因此必须验根.⇔⇔⇔0c bx ax 2=++21x x 、ac x x ab x x 2121=⋅-=+,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1.应用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及题型(1)数字问题(包括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关键会表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对于日历中的数字问题关键是弄清日历中的数字规律.(2)体积变化问题关键是寻找其中的不变量作为等量关系.(3)打折销售问题其中的几个关系式:利润=售价-成本价(进价),利润率=利润成本价×100%.明确这几个关系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4)关于两个或多个未知量的问题重点是寻找到多个等量关系,能够设出未知数,并且能够根据所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5)行程问题对于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问题,也是易出错的问题,一定要分析其中的特点,同向而行一般是追及问题,相向而行一般是相遇问题.注意:追及和相遇的综合题目,要分析出哪一部分是追及,哪一部分是相遇.(6)和、差、倍、分问题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有量=原有量+增长量;现有量=原有量-降低量.2.解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题意,找到题中未知数和题给条件的相等关系;(2)设未知数,并用所设的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3)找出相等关系,并用它列出方程;(4)解方程求出题中未知数的值;(5)检验所求的答数是否符合题意,并做答.要点诠释: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方程的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整体代入,消元思想,分解降次思想,配方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的数学思想.注意:①设列必须统一,即设的未知量要与方程中出现的未知量相同;②未知数设出后不要漏棹单位;③列方程时,两边单位要统一;④求出解后要双检,既检验是否适合方程,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三.【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bax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0≠x(0a为未知数,准形式,a是未知数x的系数,b是常数项.5.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 用心整理,利人利己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作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要点诠释: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速度距离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工作量工效=工效工作量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全体=;(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101,利润=售价-成本,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R ,S 圆=πR 2,C 长方形=2(a+b),S 长方形=ab , C 正方形=4a ,S 正方形=a 2,S 环形=π(R 2-r 2),V 长方体=abh ,V 正方体=a 3,V 圆柱=πR 2h ,V 圆锥=31πR 2h.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 用心整理,利人利己(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21,240)x b ac =-≥ (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b x x -=+21,a cx x =21.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要点诠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特殊方法,比较简单,但不是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用这两种方法去解,配方法和公式法是普通方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去解.考点三、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②解所得的整式方程;③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3.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换元法:换元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应用非常广泛,当分式方程具有某种特殊形式,一般的去分母不易解决时,可考虑用换元法. 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时,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考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y=c(a≠0,b≠0).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3.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6.三元一次方程(组)(1)三元一次方程把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2)三元一次方程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要点诠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1)代入消元法: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2)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考点五、不等式(组)1.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将x项的系数化为1.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①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王老师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用心整理,利人利己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要点诠释: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知识必备02 方程与不等式(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中考数学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知识必备02方程与不等式(公式、定理、结论图表)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是未知数x的系数,b是常数项.5.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 ——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作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h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πR2h.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要点诠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特殊方法,比较简单,但不是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用这两种方法去解,配方法和公式法是普通方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去解.(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典例1: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不论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2,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案】(1)证明:∵不论取何值时,∴,即∴不论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将代入方程,得再将代入,原方程化为,解得.考点三、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①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②解所得的整式方程;③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3.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换元法:换元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应用非常广泛,当分式方程具有某种特殊形式,一般的去分母不易解决时,可考虑用换元法.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因此必须验根.增根的产生的原因: 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典例2:近年来,由于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帮小明计算今年5月份汽油的价格.如图所示.【思路点拨】根据“用150元给汽车加油今年比去年少18.75升”列方程.【答案与解析】解:设今年5月份汽油价格为x元/升,则去年5月份的汽油价格为(x-1.8)元/升.根据题意,得,整理,得.解这个方程,得x1=4.8,x2=-3.经检验两根都为原方程的根,但x2=-3不符合实际意义,故舍去.【总结升华】解题的关键是从对话中挖掘出有效的数学信息,构造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考点四、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y=c(a ≠0,b≠0).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3.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6.三元一次方程(组)(1)三元一次方程把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2)三元一次方程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要点诠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1)代入消元法: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2)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即有唯一解、无解、无限多解.教材中主要是研究有唯一解的情况对于其他情况,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予渗透.典例3:如图所示,是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的一次函数y1、y2的图象、,设,,则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思路点拨】图象、的交点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象、的交点的坐标为(-2,3),所以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方程组与函数图象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也是中考所考知识点的综合与相互渗透.考点五、不等式(组)1.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将x 项的系数化为1.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当任何数x 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①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如下表.注:不等式有等号的在数轴上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点诠释:用符号“<”“>”“≤ ”“≥”“≠”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式组(其中a >b )图示解集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取中间)无解(空集) (大大、小小找不到)(1)不等式的其他性质:①若a>b,则b<a;②若a>b,b>c,则a>c;③若a≥b,且b≥a, 则a=b;④若a2≤0,则a=0;⑤若ab>0或,则a、b同号;⑥若ab<0或,则a、b异号.(2)任意两个实数a、b的大小关系:①a-b>O a>b;②a-b=O a=b;③a-b<O a<b.不等号具有方向性,其左右两边不能随意交换:但a<b可转换为b>a,c≥d可转换为d≤c.典例4: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思路点拨】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解的四种情况,看看属于哪种情况.【答案与解析】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其解在数轴上表示为如图所示:【总结升华】注意解不等式组的解题步骤.典例5:为了美化家园,创建文明城市,园林部门决定利用现有的3600盆甲种花卉和2900盆乙种花卉搭配A、B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搭配每个造型所需花卉的情况如下表所示;造型甲乙A90盆30盆B40盆100盆综合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符合题意的搭配方案有哪儿种?(2)若搭配一个A种造型的成本为1000元,搭配一个B种选型的成本为1200元,试说明选用(1)中哪种方案成本最低?【思路点拨】本题首先需要从文字和表格中获取信息,建立不等式(组),然后求出其解集,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再求出正整数解,从而确定搭配方案.【答案与解析】解:(1)设搭配x个A种造型,则需要搭配(50-x)个B种造型,由题意,得解得30≤x≤32.所以x的正整数解为30,31,32.所以符合题意的方案有3种,分别为:A种造型30个,B种造型20个;A种造型31个,B种造型19个;A种造型32个,B种造型18个.(2)由题意易知,三种方案的成本分别为:第一种方案:30×1000+20×1200=54000;第二种办案:31×1000+19×1200=53800;第三种方案:32×1000+18×1200=53600.所以第三种方案成本最低.【总结升华】实际问题的“最值问题”一般是指“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支出最少”等问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归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知识结构图二、知识要点(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不等号主要包括: > 、 < 、 ≥ 、 ≤ 、 ≠ 。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
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
⎪⎪⎪⎪⎪⎪⎪⎩⎪⎪⎪⎪⎪⎪⎪⎨⎧⎩⎨⎧⎪⎩⎪⎨⎧⎪⎪⎩⎪⎪⎨⎧与实际问题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性质性质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不等式不等式相关概念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21(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b a >,那么c b c a ±>±;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b c a >);如果0,><c b a ,不等号那么bc ac <(或cb c a <); 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负数 ,的方向 改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b c a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b c a >); 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思维导图(无水印)

不等式(6上)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即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即一次)的不等式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采取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的步骤,就可以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1.有分数先去分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两边同 时乘分母的倍数)。2.有括号就去括号。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把带有未知数的项放到不 等式的一边,不带未知数的项放到不等式的另一边。4.如果需要的话,合并同类项。5.系数 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比例(6下)
解比例: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 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都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的,因为两个外项的积 等于两内项的积,所以我们可以把两个外项和内项互相乘起来,然后来解这个方程。如 x:3=9:27 解:27x=3×9 27x=27 x=1
比的化简方法
基本性质法:是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转换分数法:先把比转换成分数,然后把这个分数转化为最简分数,最后把这个最简分 数转化为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后项乘以比值等于比的前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等于比值 最简整数比指比的前后皆是整数且为互质数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a÷b=
比(6上)
比与除法、分数比较
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用比的形式写作“被除数:除数”
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 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商和分数值。因为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 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点一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不等式的定义: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作不等式.像a ≠3这样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注意】1.方程与不等式的区别:方程表示的是相等关系,不旁式表示的是不等关系。
2.常用的不等号有“,,,,><≤≥≠”五种.“>”“<”不仅表示左右两边的不等关系,还明确表示左右两边的大小;“≥”“≤”也表示不等关系,前者表示“不小于”(大于或等于),后者表示“不大于”(小于或等于);“≠”表示左右两边不相等。
3.在不等式a>b 或a<b ,a 叫做不等式的左边,b 叫做不等式的右边。
4.在列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作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 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它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是数形结合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表示有以下四种情况:不等式表示 x a > x a <x a ≥x a ≤数轴表示aaaa1. 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的区别与联系:1)不等式的解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某个值。
2)不等式的解集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所有的值。
3)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中包括这个不等式的每一个解。
2.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大于向右,小于向左,有等号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画空心圆图。
不等式的性质: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即 若a>b ,则a+c>b+c ,a-c>b-c 。
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大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即 若a>b,c>0,则ac>bc (或)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小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改变,即 若a>b,c<0,则ac<bc (或)基本性质4:若a>b ,则b<a 。
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展示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专题三的简单应用是考虑到学完知识学生喜欢追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而不等式性质问题恰恰会用到解一元一?问: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处呢,而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有什次不等式(组),而且学生可么用处呢?接着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已有知识解建立数学模型,以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理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2〔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会在数轴解不等式的性质;3、学会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4 上表示解集;题。
(((((((.专题划分 1: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感念专题 :探究不等式的性质专题 2(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应用:专题 3 1)用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题 。
。
( 2)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课时课内 1专题一概述本专题是不等式这一主题的起始专题,进一步学习整个主题的基础。
不等式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本专题的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概念, 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等基础知识.本专题的 重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是本专题的 主要学习活动重点,难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与表示是难点。
在老师指 导下系统准确地提炼包括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理解并掌 握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出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的解集 等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理解并掌握不等式、学生的主要学习成果包括: 义及相关概念,会借助工具(纸、笔、直尺,几何画板软件等)画出 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学习目标所需课时 专题一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意义。
( ( ( ( ( (.纸笔等他其学习活动设计不等式及其解集9.1.1 ] 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意义。
6.人教版 高中数学 第六章 不等式 知识网络图及导读分析

第六章 不等式编写:王建宏【网络图】【网络导读】(1)解不等式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通过等价转化可简化不等式(组),以快速、准确求解;(2)在解不等式或证不等式过程中,如含参数等问题,一般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对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合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3)不等式、函数、方程三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互相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是解决求参数取值范围等问题的重要方法;(4)证明不等式的过程是一个把已知条件向证明结论的一个转化过程,即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利用函数() (0)af x x a x=+>的单调性解决有关最值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易错指导】易错点1:应用重要不等式确定最值时,忽视应用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易忘判断不等式取得等号时的变量值,是否在定义域限制范围之内.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错点2:含参数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易对分类讨论的标准把握不准,分类讨论达不到不重不漏的目的.易错点3:不等式证明的方法.不能根据已知条件选择相应的证明方法,达不到对各种证明方法的灵活应用.例题1设0a >,对于函数()sin (0)sin x af x x x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B .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C .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D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解析】∵当0a >,且0x π<<时 ()sin 1[1,)sin sin x a af x a x x+==+∈++∞,∴此函数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故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含三角函数的分式函数的值域的求解. 出错的考生多忘了判断不等式取得等号时的变量值的限制条件.例题2)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k )1(2+≤4k +4的解集是M ,则对任意实常数k ,总有( ) (A )2∈M ,0∈M ; (B )2∉M ,0∉M ; (C )2∈M ,0∉M ; (D )2∉M ,0∈M .【解析】不等式x k )1(2+≤4k +4可变形为4241k x k +≤+.即得M=424(,]1k k +-∞+∵422245(1)22211k k k k +=++-≥>++, ∴2∈M ,0∈M, 故应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分离变量法探究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问题.考生对分式变形后的含参数分式不等式最值求解掌握不太灵活. 例题3设0,1a a >≠,函数2lg(23)()x x f x a -+=有最大值,则不等式2log (57)0a x x -+>的解集为 。
第7讲 构造函数解不等式(学生版)2023年高考数学重难突破之导数、数列(全国通用)

第七讲构造函数法解决导数不等式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脑洞(常见考法):浮光掠影,抑或醍醐灌顶考法一加减法模型构造函数思维导图-----方法梳理1.对于不等式()k x f >'()0≠k ,构造函数()()bkx x f x g +-=2.形如(x)g(x)f >或(x)g(x)f <的函数不等式,(1).可以构造函数)(-)(x g x f x F =)(,然后求)(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如果(x)0g >,我们也可以构造函数()(x)(x)f G xg =,求()G x 的最值.,且为且当A .c a b >>B .c b a >>C .a b c >>D .a c b>>围观(典型例题):一叶障目,抑或胸有成竹例1.(2021·四川广元市·高三三模)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其导函数为()f x ',若()2()0xf x f x '->,(3)1f -=,则不等式()19f x x x <的解集是()A.(,3)(0,3)-∞- B.()3,3-C.(3,0)(0,3)-⋃D.(,3)(3,)-∞-⋃+∞例2.(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设函数()f x '是奇函数()(R)f x x ∈的导函数,(1)0f -=,当0x >时,()()0xf x f x '->,则使得()0f x >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A .(,1)(1,)-∞-+∞ B .(1,0)(0,1)-⋃C .(,1)(0,1)-∞-⋃D .(1,0)(1,+)-⋃∞例3.(2022·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一模(理))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的奇函数,当()0x ∈+∞,时,()()xf x f x '<,则不等式()()()52+25<0f x x f --的解集为()A .()()33-∞-⋃+∞,,B .()()3003-⋃,,C .()()3007-⋃,,D .−∞,−∪,套路(举一反三):手足无措,抑或从容不迫1.(2021·安徽高二月考(理))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f x ,且有()()2'f x xf x >,则不等式()()()24202120212f x x f ->-的解集为()A .()2021,2023B .()0,2022C .()0,2020D .()2022,+∞2.(2020·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二月考)函数()f x 的导数为()'f x ,对任意的正数x 都有()()2'f x xf x >成立,则()A .()()9243f f >B .()()9243f f <C .()()9243f f =D .()92f 与()43f 的大小不确定3.(2015新课标Ⅱ)设函数()f x '是奇函数()()f x x R ∈的导函数,(1)0f -=当0x >时,'()()xf x f x -0<,则使得f (x )>0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A .()(),10,1-∞- B .()()1,01,-+∞ C .()(),11,0-∞-- D .()()0,11,+∞ 题型二:构造()()nx F x e f x =或()()nxf x F x e =(n Z ∈,且0n ≠)型思维导图-----方法梳理类型一:构造可导积函数1])([)]()(['=+'x f e x nf x f e nx nx 高频考点1:])([)]()(['=+'x f e x f x f e x x 类型二:构造可商函数①])([)()('=-'nxnx ex f e x nf x f 高频考点1:])([)()('=-'xx ex f e x f x f 围观(典型例题):一叶障目,抑或胸有成竹例1.(202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设函数()'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x R ∀∈,()()0f x f x '+>,且(1)2f =,则不等式12()x f x e ->的解集为()A.(1,)+∞B.(2,)+∞C.(,1)-∞D.(,2)-∞例2.(2022·陕西榆林·三模)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f x 的导函数,且()()1f x f x '+>,(1)2f =,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 .12(2)f +<e eB .1(2)f +<e eC .12(2)f +>e eD .1(2)f +>e e例3.(2021·赤峰二中高三月考)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1f x f x >-',()06f =,则不等式()51x f x 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A.()0,∞+B.()5,+∞C.()(),05,-∞⋃+∞D.(),0-∞套路(举一反三):手足无措,抑或从容不迫1.(2020·贵州贵阳·高三月考(理))已知()f x '是函数()f x 的导数,且满足()()0f x f x '+>对[]0,1x ∈恒成立,A ,B 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 .()()sin sin sin sin e eB A f A f B <B .()()sin sin sin sin e e B A f A f B >C .()()sin cos cos sin e e B Af A f B <D .()()sin cos cos sin e e B Af A f B >2.(2022·宁夏·平罗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文))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其导函数为()f x ',若()()1f x f x '+>,()02018f =,则不等式()e e 2017x x f x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A .(),0∞-B .()(),02017,-∞⋃+∞C .()2017,+∞D .()0,∞+3.(2022·陕西渭南·高二期末(理))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对任意R x ∈满足()()0f x f x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23e 2e 3f f >B .()()23e 2e 3f f <C .()()32e 2e 3f f >D .()()32e 2e 3f f <围观(典型例题):一叶障目,抑或胸有成竹例1.(2021·全国高三)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若对任意实数x ,有()()f x f x '>,且()2022f x +为奇函数,则不等式()20220xf x e +<的解集是()A.(),0-∞B.−∞,l BC.()0,∞+D.()2022,+∞例2.(2020·吉林高三月考(理))已知定义在R 上的可导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满足'()()f x f x <,且(2)f x +为偶函数,(4)1f =,则不等式()x f x e <的解集为()A .(,0)-∞B .(0,)+∞C .()4,e-∞D .()4,e +∞例3.(河南省多校联盟2022)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若对任意的R x ∈,都有()()2f x f x >'+,且()12022f =,则不等式()12020e 2x f x --<的解集为()A .()0,∞+B .1,e ⎛⎫-∞ ⎪⎝⎭C .()1,+∞D .(),1-∞例4.(2021·全国高三)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满足()()0f x f x '->,2021(2021)f e =,则不等式31(ln )3f x x <的解集为()A.6063(,)e +∞B.2021(0,)e C.2021(,)e +∞D.6063(0,)e 套路(举一反三):手足无措,抑或从容不迫1.(2022·湖北·襄阳五中高三开学考试)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连续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2e 0xf x f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且()224e f =,则不等式()2e x f x x >的解集为()A .()()2,02,-+∞B .()e,+∞C .()2,+∞D .()(),22,∞∞--⋃+2.(2022·陕西·宝鸡市渭滨区教研室高二期末(理))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其导函数为()f x ',且不等式()()f x f x '>恒成立,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e (1)(2)f f >B .()()e 10f f -<C .()()e 21f f ->-D .()()2e 11f f ->3.(2022·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文))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f x '为,且满足()()f x f x '>,则(2017)f 与e (2016)f ⋅的大小关系为()A .(2017)f <e (2016)f ⋅B .(2017)f =e (2016)f ⋅C .(2017)f >e (2016)f ⋅D .不能确定4.(2022·江苏·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f x 的导函数,已知()()f x f x '>,且(1)e f =,则不等式()2525e 0x f x --->的解集为()A .(),3-∞-B .(),2-∞-C .()2,+∞D .()3,+∞5.(2021·江苏高二月考)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满足()()0f x f x '->,若()()2211x ax e f ax ef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2.(2022·吉林·长岭县第三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0,22ππ⎛⎫⎛⎫-⋃ ⎪ ⎪⎝⎭⎝⎭,其导函数是'()f x .当0,2x π⎛⎫∈ ⎪⎝⎭时,'()sin ()cos 0f x x f x 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2sin 6f x f x π⎛⎫< ⎪⎝⎭的解集为()A .,0,266πππ⎛⎫⎛⎫-- ⎪ ⎪⎝⎭⎝⎭B .,,2662ππππ⎛⎫⎛⎫- ⎪ ⎪⎝⎭⎝⎭C .,00,66ππ⎛⎫⎛⎫- ⎪ ⎪⎝⎭⎝⎭ D .,0,662πππ⎛⎫⎛⎫- ⎪ ⎪⎝⎭⎝⎭3.(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奇函数()f x 定义域为()(),00,ππ-⋃,其导函数是()f x '.当0πx <<时,有()()sin cos 0f x x f x 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2sin 4f x f x π⎛⎫< ⎪⎝⎭的解集为()A .(4π,π)B .,,44ππππ⎛⎫⎛⎫--⋃ ⎪ ⎪⎝⎭⎝⎭C .,00,44ππ⎛⎫⎛⎫-⋃ ⎪ ⎪⎝⎭⎝⎭D . ,0,44πππ⎛⎫⎛⎫-⋃ ⎪ ⎪⎝⎭⎝⎭4.(2021·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高二期中(理))对任意0,2x π⎛⎫∈ ⎪⎝⎭,不等式()()sin cos x f x x f x ⋅⋅'<恒成立,则下列不等式错误的是()A .234f f ππ⎛⎫⎛⎫ ⎪ ⎪⎝⎭⎝⎭>B .()2cos113f f π⎛⎫⋅ ⎪⎝⎭>C .()2cos114f f π⎛⎫⋅ ⎪⎝⎭<D .6426f f ππ⎛⎫⎛⎫ ⎪ ⎪⎝⎭⎝⎭<op上的奇函数,且套路(举一反三):手足无措,抑或从容不迫。
9不等式知识结构图-教师版

2 x 1 x 1 x 8 4 x 1
解:由(1)得 x>2 由(2)得 x>3 ∴x>3
60 2 x ,根 2
60 2 x 2 x 15
记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有无数个 举例: 或 3>2 2a<b
解不等式,并把解在数轴上表示 出来: 1/2x-1≤2/3(2x+1)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一元一次 移项,得 3x-6≤4(2x+1) 3x-6≤8x+4 3x-8x≤4+6 x≥-2
Hale Waihona Puke 不等式的解(集) :使不等式成立 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 解; 所有的解组成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
不等式
合并,得-5x≤10 系数化为 1,得
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 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在数轴 性质: 上表示出来:
若a b, 则a c b c; 若a b, 则ac bc(c 0); 若a b, 则ac bc(c 0).
实际应用: 例: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 60 ㎝,长不小于宽, 利用性质解: 解:3x < 2x+1 3x-2x<1 x<1 那么它的长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设此长方形的长为 x,则宽为 据题意得, x 解得
初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不等式适⽤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2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中⾸先以实际问题为例,结合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引出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然后类⽐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对⽐、归纳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并运⽤它们解简单的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本单元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
解不等式就是求出对其中未知数的⼤⼩的限制,有了这样明确的⽬标,再加上对于不等式性质的认识,解不等式的⽅法就能很⾃然的产⽣,教学中可以类⽐⽅程、等式的性质等来讨论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什么是不等式,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问题1:你能猜想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吗?x+3>6 2x<4 2x+3>7问题2:你还记得等式有哪些性质吗?活动2教师出⽰天平,并请学⽣仔细观察⽼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相同的倍数呢?(通过天平演⽰,结合⾃⼰的观察和思考,让学⽣感受⽣活中的不等关系。
)活动31、⽤“>”或“<”填空.(1)-1 < 3 -1+2 3+2 -1-3 3-3(2) 5 >3 5+a 3+a 5-a 3-a(3) 6 > 2 6×5 2×5 6×(-5)2×(-5)(4) -2 < 3(-2)×6 3×6 (-2)×(-6)3×(⼀6)(5)-4 >-6 (-4)÷2(-6)÷2 (-4)⼗(-2)(-6)⼗(-2)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个例⼦试⼀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3、让学⽣充分发表“发现”,师⽣共同归纳。
第03讲 基本不等式 (精讲+精练)(学生版)

第03讲基本不等式 (精讲+精练)目录第一部分:思维导图(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第三部分:课前自我评估测试第四部分:典型例题剖析高频考点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①凑配法②“1”的代入法③二次与二次(一次)商式(换元法)④条件等式求最值高频考点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高频考点三: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高频考点四:基本不等式等号不成立,优先对钩函数第五部分:高考真题感悟第六部分:第03讲基本不等式(精练)1、基本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相等,特别注意“一正”,“三相等”这两类陷阱)①如果0a >,0b >2a 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②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2a b+叫做正数a ,b 的算数平均数. 2、两个重要的不等式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②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①已知x ,y 是正数,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②已知x ,y 是正数,如果和x y +等于定值S ,那么当且仅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24S;4、常用技巧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变形技巧——凑、拆(分子次数高于分母次数)、除(分子次数低于分母次数))、代(1的代入)、解(整体解). ①凑:凑项,例:()1123x x a a a x a x a x a+=-++≥+=>--; 凑系数,例:()()2112121112212022282x x x x x x x +-⎛⎫⎛⎫-=⋅-≤⋅=<< ⎪ ⎪⎝⎭⎝⎭;②拆:例:()2244442244822223x x x x x x x x x -+==++=-++≥=>----;③除:例:()2221011x x x x x=≤>++; ④1的代入:例:已知0,0,1a b a b >>+=,求11a b+的最小值. 解析:1111()()24b aa b a b a b a b+=++=++≥. ⑤整体解:例:已知a ,b 是正数,且3ab a b =++,求a b +的最小值.解析:22,322a b a b ab a b ++⎛⎫⎛⎫≤∴≥++ ⎪ ⎪⎝⎭⎝⎭,即()()21304a b a b +-+-≥,解得()62a b a b +≥+≤-舍去.一、判断题1.(2022·江西·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二期末)当0,2x π⎛⎤∈⎥⎝⎦时,4sin sin x x +的最小值为4 ( )2.(2021·江西·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已知102x <<,则()12x x -的最大值为18( ) 二、单选题1.(2022·江西·高一阶段练习)当0x >时,92x x+的最小值为( ) A .3B .32C .D .2.(2022·湖南湖南·二模)函数()122y x x x =+>-+的最小值为( ) A .3B .2C .1D .03.(2022·湖南·高一阶段练习)已知0a >,0b >且2510a b +=,则ab 的最大值为( ) A .2B .5C .32D .524.(2022·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函数,最小值为2的函数是( ) A .1y x x=+B .222y x x -=+C .3y x =+D .2y =高频考点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①凑配法1.(2022·北京大兴·高一期末)当02x <<时,(2)x x -的最大值为( ) A .0B .1C .2D .42.(2022·山西·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二模(文))函数413313y x x x ⎛⎫⎪⎝=>-⎭+的最小值为( ) A .8B .7C .6D .53.(2022·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已知x >3,则对于43y x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有最大值7B .y 有最小值7C .y 有最小值4D .y 有最大值44.(2022·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期末)设实数x 满足1x >-,则函数41y x x =++的最小值为( ) A .3B .4C .5D .65.(2022·上海虹口·高一期末)已知04x <<,则()4x x -的最大值为______.②“1”的代入法1.(2022·河南·夏邑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期末(文))已知x ,y 均为正数,若261x y+=,则当3x y +取得最小值时,x y +的值为( ) A .16B .4C .24D .122.(2022·安徽·高三阶段练习(文))已知0x >,0y >,22x y +=,则12x y+的最小值是( )A .1B .2C .4D .63.(2022·四川·泸县五中高二开学考试(文))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2x y +=,则212x 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4.(2022·广西桂林·高一期末)已知0,0a b >>,若31a b +=,则31a 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5.(2022·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期末)已知110, 0, 4a b a b>>+=,则4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③二次与二次(一次)商式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若11x -<< ,则22222x x y x -+=-有( )A .最大值1-B .最小值1-C .最大值1D .最小值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函数233(1)1x x y x x ++=<-+的最大值为( ) A .3 B .2 C .1 D .-13.(2022·江西南昌·高一期末)当2x >-时,函数2462++=+x x y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4.(2022·上海·高三专题练习)若1x >,则函数211x x y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5.(2021·江西·宁冈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理))()21147x x x x ->-+的最大值为______.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 (1)21(0)x x y x x ++=>;(2)226(1)1x x y x x ++=>-.④条件等式求最值1.(2022·陕西咸阳·高二期末(文))已知0x >,0y >,若28x y xy +=,则xy 的最小值是( )A B C .18D .14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0,0a b >>,且3ab a b =++,则a b +的最小值为( ) A .4B .8C .7D .63.(2022·江苏·高三专题练习)已知0a >,0b >且满足2a b ab +=,则2+a b 的最小值为( ) A .4B .6C .8D .104.(2022·安徽芜湖·高一期末)已知正数x ,y 满足8xy x y =++,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2,1a b >>,且满足21ab a b =++,则2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 6.(2022·重庆·高一期末)已知0x >,0y >,24xy x y =++,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 7.(2022·广东广州·高一期末)已知0a >,0b >,且3a b ab +=-,则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高频考点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当2x >时,不等式12+≥-x a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B .[)2,+∞C .[)4,+∞D .(],4-∞2.(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若关于 x 的不等式220x ax -+>在区间[]1,5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3-∞D .27,5⎛⎫-∞ ⎪⎝⎭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0a >,0b >,若不等式41ma b a b+≥+恒成立,则m 的最大值为( ) A .10B .12C .16D .9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x ,()0,y ∈+∞,且1x y +=,若不等式2221124x y xy m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2⎛⎫- ⎪⎝⎭B .3,12⎡⎤-⎢⎥⎣⎦C .()2,1-D .()3,1,2⎛⎫-∞-⋃+∞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对任意220,1xx a x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3,)+∞C .2,3⎡⎫+∞⎪⎢⎣⎭D .(,1]-∞6.(2022·甘肃·无高二期末(文))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191a b+=,若不等式2418a b x x m +≥-++-对任意的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B .(],3-∞C .(],6-∞D .[)6,+∞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对任意0x >,231xa x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5⎡⎫+∞⎪⎢⎣⎭B .1,5⎛⎫+∞ ⎪⎝⎭C .1,5⎛⎫-∞ ⎪⎝⎭D .1,5⎛⎤-∞ ⎥⎝⎦高频考点三: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1.(2022·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期末)某公司要建造一个长方体状的无盖箱子,其容积为48m 3,高为3m ,如果箱底每1m 2的造价为15元,箱壁每1m 2造价为12元,则箱子的最低总造价为( ) A .72元B .300元C .512元D .816元2.(2022·河南开封·高一期末)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 ,b ,c ,三角形的面积S 可由公式S =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14a b +=,6c =,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6B .C .12D .3.(2022·江苏常州·高一期末)2021年初,某地区甲、乙、丙三位经销商出售钢材的原价相同.受钢材进价普遍上涨的影响,甲、乙计划分两次提价,丙计划一次提价.设0p q <<,甲第一次提价%p ,第二次提价%q ;乙两次均提价%2p q+;丙一次性提价()%p q +.各经销商提价计划实施后,钢材售价由高到低的经销商依次为( ) A .乙、甲、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D .丙、甲、乙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k ∈R ,则“对任意,a b ∈R ,22a b kab +≥”是“k 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22·河南·模拟预测(理))一家商店使用一架两臂不等长的天平称黄金.一位顾客到店里购买10g 黄金,售货员先将5g 的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取出一些黄金放在天平右盘中使天平平衡;再将5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再取出一些黄金放在天平左盘中使天平平衡;最后将两次称得的黄金交给顾客.若顾客实际购得的黄金为g m ,则( ) A .10m >B .10m =C .10m <D .以上都有可能6.(2022·全国·高一)如图所示,将一矩形花坛ABCD 扩建为一个更大的矩形花坛AMPN ,要求点B 在AM 上,点D 在AN 上,且对角线MN 过点C ,已知4AB =米,3AD =米,当BM =_______时,矩形花坛AMPN 的面积最小.高频考点四:基本不等式等号不成立,优先对钩函数1.(2022·重庆南开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命题p :“21,4,402x x ax ⎡⎤∃∈-+>⎢⎥⎣⎦”为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a < B .172a <C .133a <D .5a >2.(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若不等式210x ax ++≥对一切10,2x ⎛⎤∈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a ≥B .2a ≤-C .52a ≥-D .3a ≤-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函数2y =)A .2B .52C .1D .不存在4.(2022·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已知函数4()f x x x =+,()2x g x a =+,若11,12x ⎡⎤∀∈⎢⎥⎣⎦,2[2,3]x ∃∈,使得()()12f x g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B .9,2⎡⎫+∞⎪⎢⎣⎭C .[3,)-+∞D .[1,)+∞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函数()3421x xf x x x -=++在区间[]1,3上( )A0 B .有最大值为2491,最小值为0 CD .有最大值为2491,无最小值1.(2021·江苏·高考真题)已知奇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单调函数,若正实数a ,b 满足()()240f a f b +-=则121a b++的最小值是( ) A .23B .43C .2D .42.(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A .224y x x =++ B .4sin sin y x x=+ C .222x x y -=+D .4ln ln y x x=+3.(2021·天津·高考真题)若0 , 0a b >>,则21ab 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4.(2021·江苏·高考真题)某化工厂引进一条先进生产线生产某种化工产品,其生产的总成本y 万元与年产量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近似地表示为22420005x y x =-+,已知此生产线的年产量最小为60吨,最大为110吨.(1)年产量为多少吨时,生产每吨产品的平均成本最低?并求最低平均成本;(2)若每吨产品的平均出厂价为24万元,且产品能全部售出,则年产量为多少吨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并求最大利润.一、单选题1.(2022·江西·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 .12x x+≥ B .函数224x y += 4C .若0,x >则(2)x x -最大值为1D .已知3a >时,43+≥-a a 43=-a a 即4a =时,43+-a a 取得最小值8 2.(2022·福建·莆田一中高一期末)函数2455()()22x x f x x x -+=≥-有( ) A .最大值52 B .最小值52 C .最大值2 D .最小值23.(2022·河南·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理))正实数ab 满足121a b+=,则()()24a b ++的最小值为( )A .16B .24C .32D .404.(2022·江西抚州·高二期末(文))若命题“对任意(),0x ∈-∞,使得2240x ax -+≥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2-∞-D .(],2-∞5.(2022·河南·驻马店市基础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理))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随着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大运河已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成为众多旅游者的游览目的地.今有一旅游团乘游船从奥体公园码头出发顺流而下至漕运码头,又立即逆水返回奥体公园码头,已知游船在顺水中的速度为1V ,在逆水中的速度为()212V V V ≠,则游船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V 与122V V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2V V V +<B .122V V V +≤C .122V V V +>D .122V V V += 6.(2022·浙江温州·二模)已知正数a ,b 和实数t 满足221a tab b ++=,若a b +存在最大值,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2,2-D .[)2,+∞7.(2022·广东·高三阶段练习)在足球比赛中,球员在对方球门前的不同的位置起脚射门对球门的威胁是不同的,出球点对球门的张角越大,射门的命中率就越高.如图为室内5人制足球场示意图,设球场(矩形)长BC 大约为40米,宽AB 大约为20米,球门长PQ 大约为4米.在某场比赛中有一位球员欲在边线BC 上某点M 处射门(假设球贴地直线运行),为使得张角PMQ ∠最大,则BM 大约为( )(精确到1米)A .8米B .9米C .10米D .11米8.(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已知实数a ,b 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关于x 的方程2320x x ab --=有两个异号的实根;(2)211a b+=,若对于上述的一切实数a ,b ,不等式222a b m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2-B .()2,4-C .][(),42,-∞-⋃+∞D .][(),24,-∞-⋃+∞二、填空题9.(2022·陕西西安·高三阶段练习(文))已知0x >,0y >,334x y x y +--=.则x y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0.(2022·上海·二模)已知对()0,x ∀∈+∞,不等式1x m x>-恒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1.(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已知函数()29x f x x+=,()2log g x x a =+,若存在[]13,4x ∈,任意[]24,8x ∈,使得()()12f x g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2.(2022·安徽合肥·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某农科院有一块直角梯形试验田ABCD ,其中//,AB CD AD AB ⊥.某研究小组计则在该试验田中截取一块矩形区域AGEH 试种新品种的西红柿,点E 在边BC 上,则该矩形区域的面积最大值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2022·湖南·高一课时练习)(1)把36写成两个正数的积,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和最小? (2)把18写成两个正数的和,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积最大?14.(2022·辽宁朝阳·高一开学考试)如图,设矩形()ABCD AB AD >的周长为8cm ,将△ABC 沿AC 向△ADC 折叠,AB 折过去后交DC 于点P ,设AB xcm =,求ADP △面积的最大值及相应x 的值.15.(2022·贵州·赫章县教育研究室高一期末)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0ax ax ++>的解集为R ,记实数a 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为M .(1)求M ;(2)若0t >,对a M ∀∈,有245321a t t a --≤+-+,求t 的最小值.16.(2022·山西·怀仁市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高度重视,各地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三五”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换发展方式,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以电代油,减少排放,既符合我国国情,也代表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2022年某企业计划引进新能源汽车生产设备.通过市场分析:全年需投入固定成本2500万元.每生产x (百辆)新能源汽车,需另投入成本()C x 万元,且()210500,040,64009016300,40.x x x C x x x x ⎧+<<⎪=⎨+-≥⎪⎩由市场调研知,每辆车售价9万元,且生产的车辆当年能全部销售完.(1)请写出2022年的利润()L x (万元)关于年产量x (百辆)的函数关系式;(利润=售价-成本)(2)当2022年的总产量为多少百辆时,企业所获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25张PPT)

字母表示:(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a+c<b+c.
注:不等式的性质1是对不等式的两边同时进行加减,所加或所减的数 (或式子)要相同,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例:填空: (1)已知a>b,则a+1___b+1,根据: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b,则a-3___b-3,根据: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b,则2a___a+b,根据:________________;
故x=3是不等式的解,同理可知,x=π也是不等式的解;把X=0代入不等
知识点 2 不等式的解、解集与解不等式
式的左边,得3x-1=-1<2,所以不等式不成立,故x=0不是不等式的解。 同理可知,x=-2,x= 1 也不是不等式的解。
2
(2)根据不等关系,易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3,在数轴上表示时,要 注意表示3的点上画空心圆圈。 答案:(1)A (2)x>3 如图:
“公共部分”是指解集中同时满足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 那部分解集.若组成不等式组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 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2.特别提醒:数轴是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有效工具,要注意“两定”: (1)定边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边界点即可.定边界点时要注意点
是实心圆点还是空心圆圈,若边界点含于解集则为实心圆点;若边界点 不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1 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符号“>”“<”(或“≠”)表示大小(或不等)关系的式子.
2.注意:
(1)“>”是大于号,读作“大于”;“<”是小于号,读作“小于”.
初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不等式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用2课时,课外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中首先以实际问题为例,结合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引出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然后类比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并运用它们解简单的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本单元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
解不等式就是求出对其中未知数的大小的限制,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对于不等式性质的认识,解不等式的方法就能很自然的产生,教学中可以类比方程、等式的性质等来讨论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什么是不等式,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问题1:你能猜想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吗?x+3>6 2x<4 2x+3>7问题2:你还记得等式有哪些性质吗?活动2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人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活动31、用“>”或“<”填空.(1)-1 < 3 -1+2 3+2 -1-3 3-3(2) 5 >3 5+a 3+a 5-a 3-a(3) 6 > 2 6×5 2×5 6×(-5)2×(-5)(4) -2 < 3(-2)×6 3×6 (-2)×(-6)3×(一6)(5)-4 >-6 (-4)÷2(-6)÷2 (-4)十(-2)(-6)十(-2)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现”,师生共同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思维点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docx

思维点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巧用乘法【例1】解不等式0. 125x<3.【思考与分析】此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只需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125,就可以化系数为“1”,但是较繁•不如利用不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乘以8要比两边同除以0. 125解得简捷.解:两边同乘以8,得x<24.二、巧去分母3 %_2【例2】解不等式2 5 2 5王亠I【思考与分析】常规方法是先去分母,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2 2 ,可先进行移项.解:移项,得弄-卜^岭弓‘ 合并同类项,得xM-l._ %—2 <2【例3】解不等式亦■一■■-"【思考与分析】常规方法是去分母,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但我们会注意到“0.25X仁1, 0.5X2 = !",则利用分数的性质,对左边第一项分子、分母同乘以4,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2,这样就可以化去分母并且系数为整数.解:利用分数的性质(即左边第一项分子、分母同乘以4,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2),得8x+4-2 (x — 2) W2,去扌舌号,得8x+4-2x+4W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6两边同时除以6得xWT.三、根据已知条件取特殊值於十1 /十]-------- ,尸 -【例4】设a、b是不相等的任意正数,又x= a b ,则x、y这两个数一定是()A.都不大于2B.都不小于2C.至少有一个大于2D.至少有一个小于22_【思考与分析】不妨取a=l, b = 3,得x=10, y= 3从而排除A、B,再取a=3, 尢二17 =5_b=4,得,从而排除D,故选C.答案:C.【反思】用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时,如果所取的特殊值使部分选项取得相同的结果,则应另选特殊值再验,直至选出答案.四、根据数轴取特殊值【例5】不等式组2(H-1)W H・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是如下图中的()■D■ ■ ■ 4 ■」A・ _10 12 3 4 _10 12 3 4C・o 1 D・-4^-2-1 0 1【思考与分析】木题的常规方法是先解不等式组,然后再对照各选项选岀正确答案,由于这样做要解不等式组,比较麻烦.仔细观察各选项中的数轴,有两个特殊数2, -1,* 知常_1 *不妨先取x=2,代入丁丁不成立,故可排除A、B.再取x=0,代入"I k 知幷-1p- P 不成立,又可排除C,从而选D,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又减少了出错的机会•答案:D.【反思】用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时,要综合运用验证法,排除法等技巧,快速选岀正确答案•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运用求差法:如果a —b〉0,则小b;如果a-b<0,则a<b.运用求差法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是:(1)作差;(2)判断差的符号;(3)确定大小.【例6】设x>y,试比较代数式-(8-10x)与一(8-10y)的大小,如果较大的代数式为正数,则其中最小的正整数x或y的值是多少?【思考与分析】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我们先求岀两个式子的差,然后再根据己知条件x>y,來判断这个差的符号,从而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解:由两式作差得-(8-10x) — [— (8-10y)] =-8+10x+8-10y = 10x-10y.因为x>y,所以10x>10y,即10x-10y>0.所以- (8-10x) >- (8-10y)・A_又由题意得- (8-10x) >0,即x>5",所以x最小的正整数值为1.【例7】有一个三口之家准备在假期出外旅行,咨询时了解到东方旅行社规定:若父母各买一张全票则孩子可以按全票的七折购票;而光明旅行社则规定:三人均可按团体票计价,即按全票的80%收费.若两家旅行社的票价相同,则实际哪家收费较低呢?【思考与分析】要比较哪家旅行社的收费低,我们可以先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两家旅行社需要的费用,然后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求岀两个式子的差,再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这个差的符号即可比较出哪个旅行社的费用低.解:设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元,依题意东方旅行社的收费为2a+70%a=2. 7a,光明旅行社的收费为3^X80% =2. 4a.因为2. 78—2.48 = 0. 3a>0,所以实际上光明旅行社的收费较低.【反思】在解题时我们为什么设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元呢?因为如果不设的话,我们即使知道用求差法比较大小,也无从下手.五、巧去括号【例8】【思考与分析】观察题冃中的括号及数字的特点对先考虑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这样会使运算简便.鼻-1+6<?+学,解:去中括号,得° 3 3去分母,得3x+60V28+8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32,化系数为I,得【例2】解不等盍:2[分_(牛—存.【思考与分析】观察题冃中的括号及数字的特点对从里向外去小括号,给后面的运算带來方便.解:去小括号,得再去中彳舌号,得T X+T^T X,去分母,得80%+24^l5x r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5%^-24.化系数为I,得心-菩六、巧用“整体思想”【例9】解不等式:2%- L -[3(2%-1)+3 ]今.【思考与分析】观察题目中括号内外可知都有相同的项:2x-l,我们把2x—1视为整体, 再去中括号和分母,则可使运算简捷.解:3 (2x-l) -9 (2x-l) -9<5.合并同类项得-6X (2x-l) <14.解得3反思:我们在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们耍善于观察题FI的特点,巧去括•号可使运算简便.【例10】在欧洲足球锦标赛中,共有16支队伍参加比赛,争夺象征欧洲足球最高荣誉的“德劳内杯” .16支队伍被分成4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即每个队需同其他三个队各赛一场), 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每组按照积分的前两名出线进入前八强,每个队在小组赛中需积多少分,才能确保出线?【思考与分析】根据题意,只有小组赛中的积分的前两名才能出线,我们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出线积分的多少.(1)若某一队三战全胜积9分,则同组的另一小队需保证小组第二才有出线的希望,在剩下的两场比赛中,它有六种可能:两场全胜积6分,一胜一平积4分,一胜一负积3分, 两平积2分,一平一负积1分,两负积0分.(三场比赛,肯定有一场负)因此,在这种情况中,至少积6分才能确保出线;(2)若某一队三战两胜一平积7分,则小组第二至少要两胜积6分才能出线;(3)若某一队三战两胜一负积6分,则其他两个队也可能三战两胜一负积6分,这样三队同积6分,不能确保小组出线.由以上思考讨论可知,在小组赛中,积分可能出现三个队积分相同,为了确保出线,至少需积7分,才能保证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解:需7分.【小结】通过解题过程我们知道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按积分多少排名次;积分相等的两队,净胜球数多的队名次在前;积分、净胜球数都相等的球队,进球数多的队名次在前;分析有关足球比赛的问题时,不能单纯的利用不等关系判断,还要注意到相互之I'可的胜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不等式 1 1的解集为
.
x
3
一、解一次方程(组)
(1) 2x 1 (x 8) 4 5 (2 3x)
2
3
2x 3y 3
(2)
3x
2
y
6
4a 3b c 1 (3) 7a 11b 4c 17
a b c 2
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1 ) 3(x 4) 6x 5(2 3x)
五、解分式不等式(写出解答过程)
(1) 3x 1 0 x3
(2) 2 1 x 1
(3*) 1 1 x x2
六、解绝对值不等式(写出解答过程)
(1) | 3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 1
(2)| 2x 3 | 2
(3) | x 1 | | 2x 3 | 4
4
.
7、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b2 4ac
0
ax2 bx c 0(a 0) 的根
x1 x2 (设 x1 x2 )
ax2 bx c 0(a 0) 的解集
0 x1 x2
0
没有实数根
ax2 bx c 0(a 0) 的解集
ax2 bx c 0(a 0) 的解集
ax2 bx c 0(a 0) 的解集
思维导图——不等式
2
1、均值定理: 变形: 均值定理有关口诀:①
②
知识点默写——不等式
2、若 a, b R, 则 a2 b2
(当且仅当
等号成立).
3、绝对值的含义:
|
a
|
;几何含义:在数轴上,表示 a 到
.
*4、当 a 0 时,不等式 | x | a 的解集为
;不等式| x | a 的解集为
2x 7 3(5 3x)
5x
4
2(9
x) 2
( 2 ) x 3 1 3x 5 (x 3) 11
7
2 7 2 14
(3)
三、解一元二次方程(写出解答过程)
(1) x2 6x 7 0
(2) x2 13 x 4 0 3
四、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写出解答过程)
(1)x2 2x 3 0 (2)2x2 5x 2 0 (3)10 x2 3(1 2x) (4)x2 3x 5 0
.
当 a 0 时,不等式| x | a 的解集为
;不等式 | x | a 的解集为
.
当 a 0 时,不等式| x | a 的解集为
;不等式 | x | a 的解集为
.
5、当 c 0 时,| ax b | c
; | ax b | c
;
6、方程 ax2 bx c 0(a 0且 0) 求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