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文化传统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教案

幼儿园文化传统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教案

幼儿园文化传统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文化传统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文化背景。

2.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图片和实物: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模型或图书等。

2.素材:中国古代建筑的信息和故事。

3.工具:纸、铅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问幼儿是否见过这样的建筑。

2.引导幼儿讨论,询问他们对这些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介绍中国古代建筑(15分钟)1.教师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特点,例如:传统建筑的屋顶形状、红色的门窗、青瓦、雕刻等。

2.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和细节。

第三步:看图说故事(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细节,并问幼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可以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3.老师可以附和幼儿的回答,同时讲述有关的文化故事,例如:故宫的故事、长城的故事等。

第四步:制作中国古代建筑模型(30分钟)1.教师给幼儿提供适量的纸、铅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指导幼儿利用纸张、剪刀等材料制作中国古代建筑的模型,例如:瓦当、方尖碑等。

3.鼓励幼儿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发挥创造力,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1.每个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并简单介绍他们的创作灵感或想法。

2.整个班级一起观赏和欣赏每个幼儿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3.对幼儿回答提问和分享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第六步: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重点强调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文化背景。

2.提醒幼儿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继续学习和探索。

教学延伸:。

明朝的宫殿建筑艺术教案

明朝的宫殿建筑艺术教案

明朝的宫殿建筑艺术教案第一节:简介明朝宫殿建筑(引言)明朝时期,宫殿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闻名。

本节将介绍明朝宫殿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第二节:宫殿建筑的历史背景明朝自1368年建立到1644年结束,历时276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

在这个时期,宫殿建筑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帝国的崛起和政治中心的变迁,宫殿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权力象征和文化表达。

第三节:宫殿建筑的特点3.1 结构布局和风格明朝宫殿建筑注重严谨的结构布局和对称美学。

宫殿通常以“三进五院”或“五进七院”的格局呈现,每个院落都有严格的布局规则和丰富的装饰元素。

此外,明朝宫殿建筑多采用徽派风格,注重黄琉瓦、三瓜吊脊等装饰。

3.2 艺术表达与意义明朝宫殿建筑以其独特的装饰样式和丰富的意义成为艺术品。

每个建筑元素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龙代表皇权,凤代表吉祥,以及各种图案和文字的寓意。

这些艺术表达形式的运用,使宫殿建筑成为明朝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宫殿建筑的代表作4.1 故宫故宫是明朝宫殿建筑的经典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4.2 天坛天坛是明朝祭天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宗教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之一。

它的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体现了明朝宫殿建筑的特点和风采。

第五节:明朝宫殿建筑的影响和意义明朝宫殿建筑不仅仅是表达皇权和权力的工具,更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

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对后来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明朝宫殿建筑也是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

结语明朝的宫殿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明朝宫殿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希望这些了解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故宫博物院》课堂教案

《故宫博物院》课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3)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观察、讨论分析,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2)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现故宫的美感;(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故宫建筑的细部构造和装饰艺术;(2)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绘画材料等;2.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3. 教学资源: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相关论文和书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故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外观特点;(2)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详细讲解故宫的建筑特点,如宫殿布局、建筑风格、细部构造等;(2)分析故宫的艺术价值,如绘画、雕塑、装饰等;(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如对称、和谐、意境等。

3. 实践环节:(1)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故宫的美感;(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1)每组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心得;(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肯定优点,提出建议;(3)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3. 反思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且有效;4. 反思学生参与度,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 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教学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3. 培养对古建筑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3. 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展示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案例,如故宫、长城等,分析其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建筑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建筑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古建筑保护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与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原理和构造方法。

3. 分析不同类型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适用环境。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宫廷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等。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原理:木结构、砖石结构等。

3.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方法:斗拱、榫卯、砖雕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类型古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讲解结构原理和构造方法。

3. 模型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古建筑模型,加深对结构原理和构造方法的理解。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古建筑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如曲阜孔庙、平遥古城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特点的理解。

2. 模型展示:评估学生在模型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对结构原理的掌握。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和意义。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主要形式和表现手法。

幼儿园中班古代建筑探秘:古代建筑教学案例

幼儿园中班古代建筑探秘:古代建筑教学案例

幼儿园中班古代建筑探秘:古代建筑教学案例一、概述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古代建筑是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又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主题。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探秘,不仅可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古代建筑教学案例,共享幼儿园中班古代建筑探秘的方法和意义。

二、案例一:我国古代建筑——故宫1. 案例描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视瓶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经典代表——故宫。

可以围绕故宫的历史、建筑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讲解,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建筑的兴趣。

2.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故宫,幼儿可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也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古代建筑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力。

三、案例二:古罗马建筑——斗兽场1. 案例描述:引导幼儿了解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通过图片、模型或视瓶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斗兽场的建筑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在古罗马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2.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斗兽场,幼儿可以了解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和所反映的古罗马社会文化。

也可以培养幼儿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的学习中来。

四、案例三:埃及古代建筑——金字塔1. 案例描述:通过图片、模型或视瓶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埃及古代建筑中的金字塔,讲解其建筑结构、古埃及人的信仰文化等内容。

2.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金字塔,幼儿可以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拓展他们的历史文化视野。

也可以引导幼儿探究金字塔的建筑奥秘,激发幼儿对于科学与艺术的探索兴趣。

五、总结回顾通过以上三个古代建筑教学案例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座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

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通过引导幼儿探秘古代建筑,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历史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古代建筑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中国古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1.《中国古建筑之美——北京故宫》教案

中国古建筑之美——北京故宫【课题】中国古建筑之美——北京故宫【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建筑故宫的外观造型、建筑布局、屋顶艺术、装饰色彩等特点,提高对我国古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视频、图片,学生结合材料观察、讨论、分析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故宫的宏伟壮丽,体会其精神内涵。

对我国古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欣赏、分析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榫卯小构件(鲁班锁4个)【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同学们上课。

好,请坐。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短视频——热门宫廷剧《延禧攻略》视频欣赏,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要留意片中的背景和地点,课堂提问。

问题:这些宫廷剧是在哪里拍摄的呢?是不是真的在故宫里面拍的呢?教师总结:原来,出于对故宫的保护,是不能在故宫进行这种拍摄行为的,但是这种宫廷剧又需要故宫这种背景去拍摄,那怎么办呢?人们就以1:1的比例复制北京故宫,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宫殿,真实的再现了多个历史时期燕京的官府民居、街市等风貌的,它就是现在宫廷剧的拍摄基地——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明清苑区。

那真正的故宫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故宫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节课源自课本第17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然后这里是以北京故宫为例带领大家体会中国古建筑之美的。

板书:《中国古建筑之美——北京故宫》(二)新课讲授,感知分析(1)什么是建筑艺术?概念:建筑艺术是有空间和实体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产物。

中国古代建筑 宫殿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 宫殿建筑教案
北狮雄壮威严,南狮活泼有趣。
三王狮:凤凰、牡丹、狮
吉祥缸(门海):陈设品(鱼)+消防器材
日晷(东)汉代广为应用的计时器
嘉量(西)标准量器(斛斗升合龠)
日晷嘉量象征皇权统治的公允不偏不倚。
鼎式香炉:‘鼎“象征天下。
铜龟铜鹤:象征千秋大业
殿内设施
•轩辕镜;浮雕蟠龙口衔之珠,外涂水银,光亮如镜,意为轩辕氏后裔。
前朝:帝王办公、处理政务、举行朝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后寝:帝王后妃及子女日常起居处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四)三朝五门
三朝
外朝:重大仪式和政治活动。太和殿(登基完婚寿诞)
内朝;日常政务中和殿(上大朝准备休息之所)
燕朝:起居生活保和殿(殿试、宴请王公)
五门
•皇城前导门前门
•皇城门天安门
•宫城前导门端门
慈宁宫、御花园。
(二)沈阳故宫
清代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皇宫,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20XX年列入《世遗录》;
分三条轴线展开
东路:努尔哈赤建的大政殿和10座方亭。
中路:皇太极续建,三进院落,中轴对称,前院以崇政殿为中心,后院以凤凰楼、清宁宫为中心。
西路:乾隆扩建,以文溯阁(《国库全书》保存)为中心,藏书娱乐的场所。
前朝
•太和殿:金銮殿,重大国典举行的地方。
•中和殿:皇帝前往太和殿小憩的场所,接受内阁、礼部、侍卫的朝贺;
•保和殿:宴请之处,清后期也是殿试之地。
•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
后寝:
乾清宫:皇帝居所。
交泰殿:清加建,皇后接受皇族朝贺的地方,相当于皇后的小客厅。
坤宁宫:后后居所。
东六宫、西六宫:后妃居所。

宫殿建筑 教案

宫殿建筑 教案

宫殿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

在一个夯土地基上以廊庑围成院落,南侧中间为大门,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闭的后室,屋顶推测是四阿重屋(即重檐庑殿)。

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布局方式,重檐庑殿顶更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

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至今基址尚存的唐代大明宫建于634年,位于长安城(今陕西西安)东北龙首原高地上,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

最为宏伟的三殿分别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

主殿含元殿是一座十一开间的殿堂,殿前两侧相距约150米处,建有东西对称的翔鸾、栖凤两阙楼,以飞廊与殿身相联,更有长达70余米的坡道供登临之用,称为“龙尾道”。

整组建筑气势雄伟,唐代诗人王维(701-761)有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的就是含元殿的盛况。

由于年代久远,现存完整的中国古代宫殿仅有明清北京宫殿和清沈阳宫殿。

明清北京宫殿明清北京宫殿称“紫禁城”,又称“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历代都城建设都有一定规制,尤其尊崇礼法。

“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中”成为最尊贵的方位,因而都城及其中的宫城的选址都突出择中思想,“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

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正是遵循这一思想的结果。

故宫内建筑一律用红墙黄琉璃瓦,大面积的原色产生强烈的对比,在北京城内大片民居灰瓦的映衬下,更显得金碧辉煌,整体效果突出。

中国古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与西方建筑相比,建筑个体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体量也并不高大。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第一章:中国古建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

3.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木结构体系、砖石结构体系、土木结构体系。

2.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宫廷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

3.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与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木结构、砖石结构、土木结构。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工艺:榫卯结构、砖雕工艺、木雕工艺。

3.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要素:斗拱、檐口、屋顶、墙体。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砖石结构体系、土木结构体系。

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工艺:榫卯结构、砖雕工艺、木雕工艺。

3.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要素:斗拱、檐口、屋顶、墙体。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构造要素。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工艺。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与工艺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实例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著名实例:故宫、颐和园、天坛、悬空寺。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特点和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著名实例:故宫、颐和园、天坛、悬空寺。

2. 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特点和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著名实例。

2. 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特点和价值。

幼儿园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案古建筑文化教育教案分享

幼儿园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案古建筑文化教育教案分享

幼儿园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案古建筑文化教育教案分享古建筑文化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和功能;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4.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和功能;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3.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难点:1.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模型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样式;2.相关绘画、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视频或出示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建筑的名称和用途。

2.导入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向幼儿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和功能,如宫殿、庙宇、园林等。

并告诉他们,中国古代建筑讲究禅意和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3.探究活动(15分钟)教师让幼儿观察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片或模型,引导他们发现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不同之处,比如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等。

还可以鼓励幼儿想象和讨论古代建筑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

4.互动游戏(1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互动游戏,如让幼儿模仿古代建筑形式进行自由创作、游戏中把自己变成古代建筑师等。

5.创作活动(20分钟)教师准备绘画和手工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自由绘画或手工制作一个古代建筑的模型。

6.游戏分享(10分钟)幼儿可以轮流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7.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对幼儿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告诉他们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1.引导幼儿阅读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加深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和兴趣;2.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古建筑,亲身体验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3.鼓励幼儿进行团体合作,在班级中制作一个大型的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加深幼儿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创造能力。

历史小学教案: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

历史小学教案: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

历史小学教案: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概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

这些宫殿不仅是帝王世家居住和办公的场所,更是各个王朝政权的象征。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氛围下,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融合了杰出的美学理念和卓越的结构工艺,形成了独特而壮观的风格。

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风格1. 木构建筑:早期的中国宫殿采用木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适应性。

例如,由秦始皇命名修建的观台就是一座典型的木构建筑。

众所周知,被称为“天下第一楼”的赝品山是其中最知名的例子之一。

2. 砖木混合构造:在随后发展过程中,砖木混合结构成为主要方式。

唐代著名花果园和宋代流行暗锁门就采用了砖木混合建筑。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更大的强度,还保持了传统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3. 石构建筑:明清时期,宫殿建筑开始采用纯石结构。

这些石头坚固耐用,对防火和地震也有很好的抵抗能力。

北京故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壮丽的红墙黄瓦以及精细雕刻都展示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魅力。

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1. 建筑布局合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注重布局的合理性。

根据风水学原则,宫殿通常在一山之后,面朝水源,并由前方引入河流或湖泊。

这样的布局使得宫殿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并彰显皇帝的权威与尊贵。

2. 色彩装饰丰富:中国古代宫殿注重色彩装饰,使用大量斑驳艳丽的颜料。

例如,在故宫内部各个厅堂中可以看到五彩画廊以及绚丽的彩漆装饰。

这些色彩让宫殿内部充满生机,向外散发出皇家豪华和尊贵气息。

3. 建筑雕刻精致: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雕刻工艺非常精湛,包括木、瓷器、玉器等材料。

无论是梁柱上的浮雕,还是门窗上的精美图案,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追求的精致之美。

四、著名的中国古代宫殿1. 故宫: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之一,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建于明朝时期,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群。

故宫以其庄重肃穆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数百万游客。

幼儿园古代宫殿教案

幼儿园古代宫殿教案

幼儿园古代宫殿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宫殿的构造和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发展幼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古代宫殿的介绍
2.古代宫殿的图片展示
3.制作古代宫殿模型
教学过程
1. 古代宫殿的介绍
在本节课开始时,教师根据PPT、视频或其他教学材料进行古代宫殿的介绍,让幼儿初步了解古代宫殿的特点和构造,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

2. 古代宫殿的图片展示
在本节课的重点环节中,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宫殿的构造和特点,教师使用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将图片制作成PPT,并在PPT中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一介绍宫殿的各个部分,带着幼儿们一起进入古代宫殿的世界,感受壮观、富丽的宫殿建筑。

3. 制作古代宫殿模型
在第二节课中,幼儿将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古代宫殿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会在课堂上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工具供幼儿使用,幼儿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

教师可以将课堂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一组分工不同,互相配合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古代宫殿模型。

教学方法
1.展示法
2.讨论法
3.亲身实践法
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有条理的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对幼儿对古代宫殿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古代建筑文化之旅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古代建筑文化之旅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古代建筑文化之旅一、引言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工艺技术。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带领大家来探索幼儿园中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案,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古代建筑文化之旅。

二、传统文化教案设计1.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渊源,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 活动内容(1)古代建筑的种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古代建筑,如宫殿、寺庙、园林等,让孩子们了解其特点与功用。

(2)古代建筑的设计与结构: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古代建筑的设计和结构,让孩子们对古代建筑的工艺和技术有直观的了解。

(3)古代建筑的历史渊源:通过故事、图书或多媒体资料,向孩子们介绍古代建筑的历史,让他们了解古代建筑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3. 活动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故事,引导孩子们对古代建筑产生兴趣。

(2)探究:让孩子们参与到讨论和观察中,通过提问和引导,让他们逐步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3)亲身体验:组织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4)总结回顾:通过绘画、游戏或展示活动成果,让孩子们总结和回顾本次学习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见证,通过学习和了解古代建筑,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出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四、结语通过本次的古代建筑文化之旅,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幼儿园历史文化了解古代建筑教学案例

幼儿园历史文化了解古代建筑教学案例

幼儿园历史文化了解古代建筑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培养幼儿对历史的兴趣和敬畏之情。

2.培养幼儿对古代建筑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3.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或模型展示古代建筑,纸张、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建筑的特点。

引起幼儿对古代建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Step2:了解古代建筑(2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可以简单介绍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2.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进行介绍,比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解说,让幼儿对这些建筑有初步的了解。

Step3:小组合作探究古代建筑(3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古代建筑展开讨论和探究。

2.每个小组选择一座古代建筑,用纸张和彩色笔绘制出建筑的简图,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3.每个小组成员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可以选择使用纸板或其他材料。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模型。

4.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想象古代建筑的过程。

Step4:展示和总结(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简图和模型,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

2.教师引导幼儿对各组展示的建筑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建筑的重要性,并对幼儿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

Step5:拓展应用(10分钟)鼓励幼儿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观察并记录其他古代建筑的存在,例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老建筑、古玩摆设等。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游览一些有特色的古代建筑,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教学延伸:1.给幼儿提供一些与古代建筑有关的图书或视频资源,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建筑的故事和背后的文化。

2.组织幼儿参观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例如当地的古老寺庙、城堡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幼儿园历史探秘古代建筑教学案例

幼儿园历史探秘古代建筑教学案例

幼儿园历史探秘古代建筑教学案例课题名称:幼儿园历史探秘:古代建筑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建筑的种类和特点;2.培养幼儿对古代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4.通过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图片、建筑模型、幼儿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导入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秘古代建筑,看看古人建造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二、讲解古代建筑(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建筑的种类和特点,例如宫殿、城墙、寺庙等。

2.展示建筑模型,解释不同建筑的功能和结构。

三、制作模型(2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建筑进行模型制作。

2.幼儿根据自己所选的建筑,使用纸板、颜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制作。

3.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建筑的特点,如何表现建筑的形状、颜色等。

四、展示和讨论(10分钟)1.每组幼儿完成后,展示自己制作的建筑模型,并向其他幼儿介绍模型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建筑模型的区别和共同点。

五、操场上的古代建筑(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到操场上进行游戏,模拟古代建筑的游戏活动。

2.幼儿可以通过搭积木、穿过障碍等方式,在游戏中体验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六、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用途。

2.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展示他们的创造成果。

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古代建筑,并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建筑模型。

2.课外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参观古建筑、绘制古代建筑图案等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建筑。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制作模型过程中的积极与否,以及合作和动手能力的表现;2.评估幼儿在展示和讨论中对古代建筑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记录幼儿在操场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合理安排制作模型的难度;2.在操场游戏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3.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篇一:高中宫殿建筑教案】课题:宫殿建筑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人教版高中全一册第十四讲课时:1课时教具: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对北京故宫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感性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宫殿建筑的欣赏,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北京故宫宣传片---壮丽的故宫学生欣赏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视频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你去过北京故宫么?那么北京故宫是不是特别辉煌壮丽?北京故宫在还被称为?那么你知道紫禁城名称的由来么?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子。

而皇族所居住的皇宫被喻为天上的紫宫。

皇帝出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森严壁垒。

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

因此,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为紫禁城。

“紫”源自“紫微垣”,象征非常崇高的星,“禁”是禁制,表示戒备森严。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帝王的皇宫,在长逾五百年的岁月中,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处理国家大事。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观光一下著名的紫禁城——北京故宫,领略我们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艺术风采。

板书:宫殿建筑——北京故宫二、讲授新课1)了解故宫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大体规格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邻中南海。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开课《故宫》教案朱敏

公开课《故宫》教案朱敏

公开课《故宫》教案-朱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韵味;(3)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和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难点: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和韵味的理解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故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外观特点;(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宫的了解和印象;(3)教师总结导入,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3)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韵味;(3)举例说明故宫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内容。

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故宫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学生独立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3)教师点评并总结案例分析结果。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绘制故宫平面图,标注其建筑特点;2. 写一篇关于故宫的艺术价值的小论文;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故宫的认识和印象。

《故宫博物院》教案: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制度

《故宫博物院》教案: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制度

《故宫博物院》教案: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制度。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始建,当时的明成祖依照“圆明园式”的造园理念建造了一座庭院——乾清宫。

明成祖的妻子徐皇后在乾清宫去世后,明成祖凭借乾清宫在宫殿庙宇上的设计创新,将其改造成了明朝皇宫的标志性建筑,奠定了故宫的基础。

后来,清朝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宫廷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扩建新的宫殿和附属建筑,形成了目前所见的故宫鸟巢式的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由三种类型的建筑物组成,分别是宫殿、庙宇和花园。

作为中国宫廷建筑的代表,它被认为是中国代建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平衡、对称、高度,以及精美的建筑构造、高超的绘画技法等,无一不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宫廷制度的尊贵和壮丽。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设计融合了汉唐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由7200多间房屋组成,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其中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区,外廷则是行政和日常管理区。

故宫博物院的内部结构分为三条主要通道,分别是从午门通向内廷的中心轴线通道,从太和门通向后苑的西路,以及南北方向上的丹阳门通道。

每一条通道的两侧分别有皇家卧室、宴会厅、礼堂、办公室、储藏室、住所、神殿、武器室、玉石房、交易场所等各种功能的建筑。

所有建筑的设计都是为了追求宫廷建筑美学的极致,同时也代表了宫廷制度在建筑上的高度发展。

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中国古代宫廷制度的代表,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国家珍宝。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中包括明清两代的玉器、瓷器、器皿、宫廷服装、宝石和文物等,包括被誉为皇家团扇的永和黄杨扇和康熙黄龙琉璃瓶等举世闻名的珍品。

故宫博物馆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人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制度和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帮助。

是一座我国文化的瑰宝和人民精神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教案【篇一:高中宫殿建筑教案】课题:宫殿建筑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人教版高中全一册第十四讲课时:1课时教具: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对北京故宫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感性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宫殿建筑的欣赏,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北京故宫宣传片---壮丽的故宫学生欣赏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视频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你去过北京故宫么?那么北京故宫是不是特别辉煌壮丽?北京故宫在还被称为?那么你知道紫禁城名称的由来么?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子。

而皇族所居住的皇宫被喻为天上的紫宫。

皇帝出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森严壁垒。

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

因此,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为紫禁城。

“紫”源自“紫微垣”,象征非常崇高的星,“禁”是禁制,表示戒备森严。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帝王的皇宫,在长逾五百年的岁月中,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处理国家大事。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观光一下著名的紫禁城——北京故宫,领略我们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艺术风采。

板书:宫殿建筑——北京故宫二、讲授新课1)了解故宫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大体规格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邻中南海。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地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所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25米的护城河。

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想东西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好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2)播放课件:故宫正门大家现在走进故宫博物院,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紫禁城南面的午门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中总会看到拉出午门斩首的情节,里面的午门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还没有进大门就让人望而生畏。

那么午门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呢?它是一座凹形的城门。

正面三座门洞,上有九开间重檐黄琉璃瓦的城楼,左右两侧向前伸出,四角各设重檐尖顶角亭,造成起伏错落高峻雄伟之势。

在此颁布诏令,献俘的时候,皇帝居高临下,四周兵将如林,极大的渲染了封建皇帝的无尚尊严。

播放课件: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过了午门,我们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桥,这座桥叫做金水桥,过了金水桥看到的就是太和门,穿太和门走过东西宽200米,南北深190米的庭园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太和殿,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该殿建于8米高的三层重叠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殿基都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檐下彩画与图案使用龙凤题材。

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

明清两朝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接着向里走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和殿。

中和殿又称华盖殿,是一个单檐尖顶建筑。

而后面的保和殿是举办国宴的地方。

至此,我们就游完了“前朝”的宫殿。

播放课件: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下台阶沿着中轴线就来到了刚才说的乾清门,也就是前朝和后宫的分界线,这里依次坐落着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讲到后宫,大家都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女生,喜欢看古装后宫剧比如说甄嬛传了,步步惊心了。

而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清雍正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就改为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接见廷臣的地方。

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自雍正不再住乾清宫,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成了专供萨满教祭祀的场所。

三宫的东西两侧则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

播放课件:御花园、神武门、景山再往后走就是御花园了。

御花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栏中花木”,所“造成舒缓、和谐,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不远处矗立着50米高的景山,形成山环水抱之势,为这宏伟壮丽的紫禁城画上了重重的句号。

3)紫禁城的结构布局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①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配合课件:雍和宫、颐和园、恭王府俯视图)群体间的排列、过度、转换,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

由于木结构建筑多是单层的,所以这序列一般是横向或竖向铺陈展开,空间的基本单位是庭院。

故宫则是纵轴为主,横竖为辅,将格式样的四合院、三合院联系在一起的规模最大的,最规整的建筑组群的杰出代表。

从大的结构布局,到每个庭院的布置,都是由前序、过度、高潮、结尾几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②个体结构精巧(配合课件:梁架图,建筑装饰,故宫角楼)故宫的单体建筑,由屋顶,梁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其主体结构是木质梁架和立柱。

它们承载起建筑物上部重量,墙壁、门窗只起围护作用。

故宫的梁架,结构方式不一,但都精巧合理,既符合功能要求,又通过对其形式和外表的美化起到影响整体空间造型的作用。

由于是木架结构,屋顶占得比例较大,有时可达到立面的二分之一,斜坡的屋顶便形成优美的曲线。

檐下如云的斗拱和翘起的飞檐,以及屋脊上华丽的仙人,飞龙,舞凤,天马等装饰,使屋顶的形式又有了很多变化。

诺大的故宫,上千座建筑,根据功能等级,其屋顶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不一而足。

如位于紫禁城四隅的角楼,屋顶造型玲珑,构造奇巧多变,其华丽秀美,令人叹为观止。

③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配合课件:柱,隔扇门,槛窗,天花,藻井,用具,工艺品陈设和太和殿内具体陈设构造)在室内,主要靠柱,隔扇门,槛窗,天花,藻井,用具,工艺品陈设等,创造特定的空间氛围。

如太和殿内,在华丽的金漆蟠龙吊珠藻井下,略靠后部位,一个七层阶的高台上,安放着皇帝的宝座,后围以雕龙屏风,左右有香几等陈设。

靠近宝座的六根居住,沥粉贴金缠龙,组成神圣,肃穆,华贵的空间氛围。

使这高大而光线晦暗的殿堂,在威严,壮丽中又带有几分神秘感。

④鲜明、绚丽的色彩(配合课件:故宫屋顶,红墙,大理石雕栏,殿内部梁柱)在中国,黄色为尊贵之色。

故宫内的每座殿堂,大多用黄色的琉璃瓦做屋顶,再配以红墙和白色的大理石雕栏,在阳光照耀下,一片灿烂辉煌。

宫殿内部的梁和柱,是支撑屋顶的木骨架。

为保护木材,外加保护层,并涂上颜色和画上美丽的彩画,使它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

柱子涂红色的彩绘一般以青、绿色为基调。

外部彩绘主要画在檐下。

大片的色彩及花条纹将其连为一个整体,形成青绿为主的冷色调,与宫殿外部的黄瓦红墙的暖色调交相辉映。

再加上多处贴金,使这庞大的建筑群显得五彩缤纷,金碧辉煌三、小结故宫的总体布局,其指导思想就是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达到巩固其政权的目的。

主要建筑物置于中轴线上,并注意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

这种严谨对称,有主有从的布局,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魄。

由此可见,建筑不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

四、作业布置在网上搜集一些国外的宫殿建筑和中国的宫殿建筑作比较,并写出相同和不同。

【篇二:中国古建筑教案】美术欣赏课教案-中国宫殿建筑欣赏作者:贡加兵中国宫殿建筑欣赏——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第十四讲“宫殿建筑”教学设计邗江区公道中学贡加兵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 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通过美术作品,可透视古今中外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以及宗教、神话,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真可谓大千世界无所不包。

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及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

基于上述理解,并结合教学实际。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中国美术欣赏部分第十四讲“宫殿建筑”的教案设计进行了探索。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对故宫的欣赏,在教学设计中,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模拟游览故宫,通过平面示意图路线的指引和大量实景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古代宫殿建筑形式和设计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二步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和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上的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第三步总结归纳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在教学中,为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我在教案的设计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同时穿插传统的教学手法,如板书、出示挂图等,使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更多样,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的: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以故宫为代表,分析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建筑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