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合集下载

第六节 肺痨

第六节  肺痨

第六节肺痨
【概念】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四大症:①咳嗽、②咯血、③潮热、④盗汗
└三大性:①传染性、②慢性、③消耗性
【病因病机】
┌内因:禀赋不足┐┌─肺肾同病→久则及心
│病后失调├正气虚弱─┐┌肺失滋润│(母病及子)↓及五│酒色劳倦┘├侵蚀肺脏→肺痨┼肺阴亏虚─┼─肺脾同病→阴阳两虚→于→脏└外因:接触患者─┬痨虫入肺┘└阴虚火旺│(子盗母气)↑五同吸痨虫空气┘└─肝火偏旺→气阴两伤脏病归纳:(木火刑金)
┬病因:┬感染痨虫┬接触病人
││└吸入空气
│└正气虚弱┬禀赋不足、营养不良
│└酒色劳倦、病后失养
├病机:┬肺虚卫外不强,或因其它脏器病变耗伤肺气
│└导致肺虚,痨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
├病位:┬肺
│└与脾肾相关
├病性:┬阴虚
│└可导致气阴两虚,甚至阴损及阳
└病势:其邪辗转,乘于五脏
【诊断】
┬病史:有与肺痨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史
├症状体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形体明显消瘦
└早期征兆:┬病人感到倦怠乏力
└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病位:┬主要在肺
│└日久损及脾肾两脏
└性质:┬阴虚为主
└日久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二、治则
基本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补虚赔本:┬重点在补肺─┬以滋阴为主
│└补益脾肾└兼以降火、益气、补阳└抗痨杀虫:以绝其根本(病因治疗)
三、分型论治
┬胸痛:+内关
├心烦失眠:+神门
├急躁易怒:+太冲
└面浮肢肿:+关元、阴陵泉。

肺痨

肺痨

肺痨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症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的肺结核病。

一、护理评估1、流行病学史。

2、病程长短及用药情况。

3、咳嗽、咳血、潮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4、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

5、痰培养,X线CT检查。

6、辩证:肺阴亏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正、阴阳两虚正。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本病具有传染性,最好住专科医院或专科病房,做好呼吸道隔离工作。

病室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禁止吸烟。

2、每日测体温2~4次,尤其注意午后及晚间体温变化。

3、阴虚盗汗,出汗较多者,晚上衣被不宜过暖;汗后及时擦干,勿受凉。

4、对咯血病人要密切观察咯血的时间、次数、血色、血量,必要时报告医生。

严密观察大咯血先兆,即口气有血腥味、咽痒等表现;在发生大咯血时,要防止咯血窒息的发生,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配合医生抢救。

可参见“血证”有关护理。

5、咳嗽咳痰较剧者,可予秋梨膏加川贝粉口服。

6、饮食强调增加营养,易消化。

常食蛋类、奶类、豆浆、瘦肉及新鲜蔬菜水果。

忌辛辣、烟酒、温燥性食物。

可每日进食大蒜(独头蒜最好2粒)煮粳米粥,有补肺抗痨功效。

7、滋阴补肺中药宜早、晚空腹服用。

8、肺气虚卫外功能降低,易感冒,要加强生活起居、气象护理(外出公共场戴口罩)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汗后避风。

(二)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观察患者潮热的时间和热势、盗汗的多少、咳嗽胸痛的程度和咯血的量与色、消瘦的情况,以及舌脉的变化等。

2、出现胸闷、咽痒、伴血腥味等咯血先兆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咯血量多、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等气随血脱者,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4、肺阴虚:证候:午后发热,两颧潮红,咳嗽咯血,或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5、气阴两虚:证候:午后发热,颧红盗汗,咳嗽或咯血,口淡纳呆,肢冷便溏,神疲乏力,消瘦,气短,舌红少津,舌苔薄腻,脉细数无力。

中医内科学资料—肺痨

中医内科学资料—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细目一:概述一、肺痨的概念及源流1.肺痨的概念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2.肺痨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

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到唐宋明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

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

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二、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若因肺系其他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肺痨的常见病因外因:感染“瘵虫”。

内因:禀赋不足、酒色过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二、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肺痨的病位在肺,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他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

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同时也涉及心肝。

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

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或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可致心肝火旺。

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

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肺痨的诊断要点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肺 痨.

肺   痨.

肺痨概述一.定义:肺痨是由于肺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

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

二、源流(一)病名:历代病名繁多。

1按传染性命名:尸疰、劳疰、虫疰、毒疰、传尸等。

2按临床表现命名:唐代王焘《外台秘要》骨蒸、金代张子和《儒门亲事》劳嗽、《太平圣惠方》急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痨瘵。

现通称肺痨。

(二)临床表现1战国时期《素问·玉机真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肩髓内消”2战国时期《灵枢·玉版》“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

”(三)病因病机1 汉代张仲景将本病归属于虚劳范畴。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

2 华佗《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传尸者……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中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

3 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4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痨瘵诸论》“诸证虽曰不同,其根多有虫”。

5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认为其病机为“火盛金衰”。

6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痨瘵》“气虚血痿,最不可入痨瘵之门……皆能乘虚而染触”(四)治疗元代朱丹溪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元代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收载了治痨十方,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劳极》提出了杀虫及补虚两大治疗原则。

中医对肺痨的认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汉唐以前:认为本病属虚劳病的范围;汉至唐代: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宋代以后:对肺痨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理法方药的运用趋向系统全面。

宋代医家不仅创“痨虫”之说,并强调治疗肺痨当用杀虫的治法,且明确地将肺痨从一般虚劳的其他疾病中独立出来。

肺痨

肺痨

肺痨一、病名(一)概念肺痨是由于正气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轻者,不一定诸症悉具,重者则每多兼见由于肺主呼吸,受气于天,吸清呼浊,若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它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

因而在临床表现上,多见干咳、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喉疮声嘶等肺系症状。

故瘵疾中以肺痨为最常见。

病名释义:肺,指肺脏。

痨,义同劳,意指劳损。

由于本病痨虫蚀肺,劳损在肺,故称肺痨。

肺痨有“三性”及“四大主症”:三性:传染性(痨虫感染,即结核杆菌感染)、慢性(绝大多数由渐而起,呈急性发作者很少)、消耗性(见全身虚弱不足之症)。

四大主症:咳嗽(久延不已的慢性咳嗽)、咯血(轻者为痰中带血,重者可大口咯血)、潮热(下午发热,傍晚为著,子时后渐轻,上午凉爽)、盗汗(寐中出汗,醒时汗止)。

(二)历史沿革1、肺痨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2、肺痨的病名,历代放书中记载有“尸疰”、“痨瘵”、“毒疰”、“鬼疰”、“热疰”、“冷疰”、“劳咳”、“急咳”、“疳痨” 、“传尸骨蒸”之称,到宋代《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定名。

3《普吉本事方》明确指出本病的病因为“肺虫”,病位主要在肺。

4、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我国治疗肺痨现存的第一部专著。

5《仁斋直指方》已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重要观点。

6 《丹溪心法·痨瘵》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突出病理重点,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7《医学入门·痨瘵》指出“潮、汗、咳嗽、见血、或遗精、便浊、或泄泻,轻者六症间作,重者六症兼作”,概要地提示了本病的6个主症。

8《医学正传·劳极》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三)范畴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病相类同。

若以广义的痨瘵而言,还包括某些肺外结核在内。

当这些疾病出现肺痨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肺痨中医分析报告模板

肺痨中医分析报告模板

肺痨中医分析报告模板患者XXX,性别XX,年龄XX岁,现主诉XX症状,已持续XX时间。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舌质、脉诊等中医辩证分析方法,得出以下肺痨中医分析报告:1. 辩证分析:根据病史和症状,患者表现出肺痨的典型临床特征,如咳嗽、咳痰、盗汗、消瘦等。

基于中医理论和辩证分析,将其归纳为肺痨的证候。

2. 证候分析:2.1 肺虚盗汗: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盗汗症状,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多见于肺痨病。

这是肺气虚弱所致,肺主气,故盗汗成为典型体征。

2.2 肺肾气虚:患者出现咳嗽、痰多、虚汗等症状,与肺肾气虚有关。

肺肾为先天之本,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者共同维系人体正常气机运行,若肺肾气虚,则会导致气机失调。

2.3 脾胃虚弱:患者可能出现纳呆、消瘦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肺痨病人由于长期咳嗽、气喘、痰多,容易出现消瘦乏力,这是脾胃不健所致。

3. 中医治疗建议:3.1 补肺气,益肺阴:根据辩证分析结果,治疗肺痨的关键是补肺气和益肺阴。

采用中药调理体内的肺气,可选用黄芪、百合、麦冬等药物,以滋养肺脏,增强其功能。

3.2 补益脾胃:脾胃虚弱是肺痨患者常见的病理变化,因此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增强其消化功能,可选用人参、党参、白术等药物。

3.3 养阴清肺:肺肾气虚是肺痨的病因之一,因此需要选用滋养阴液的药物,以养阴清肺。

可选用熟地、麦冬、枸杞子等,以清热滋阴,增加肺部免疫能力。

4. 饮食调理建议:4.1 增加蛋白质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对于肺痨患者特别重要,可选择鸡肉、鸭肉、鱼类等食物,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4.2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维生素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深色蔬菜、柑橘类水果等。

5. 注意事项:5.1 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5.2 注意保暖:肺痨患者易受寒邪侵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总结:根据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可初步诊断为肺痨病,并给出了治疗和饮食调理的建议。

肺痨的症状

肺痨的症状

肺痨的症状关于《肺痨的症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症对身体拥有非常大威协,病症出現后一定要立即医治,那样对身心健康才会出现非常好的维护,那常见的疾病类型比较多,不一样的病症在病症、发病原因上不一样,医治的情况下也是需要依据病人这种状况开展,那样对平稳病人病症,也是拥有非常好的协助,那肺痨的症状是什么呢?肺痨是一个对身体损害非常大的病症,这类病症出現,对病人心身的影响非常大,那肺痨的症状都有什么呢,它的症状表现也是比较多,依据身体身体素质不一样,病症也是拥有一些差别的。

肺痨的症状:1.病症有较紧密的结核病触碰史,发病可急可缓,多见低烧(下午为著)、盗汗、困乏、纳呆、削瘦、女士月经紊乱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嗽有痰、咯血、胸口痛、不一样水平胸闷气短或呼吸不畅。

2.临床症状肺脏临床症状依病况轻和重、变病范畴不一样而有差别,初期、小范畴的结核病不容易查到阳性体征,变病范畴范围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提高,支气管呼吸音低和湿罗音。

末期结核病产生纤维化工艺,部分收拢使胸膜增厚坍塌和纵隔挪动。

在结核性胸膜炎者初期有胸膜摩擦音,产生很多胸腔积液时,胸骨圆润,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降低或消退。

3.肺结核的分析和分期(1)肺结核分型血压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内外渗变病、淋巴管炎和肺部淋巴肿大的杠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少年儿童多见,或仅主要表现为肺部和纵隔淋巴结肿胀。

血液血形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含亚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漫性或急性血液循环播散型肺结核两种类型。

亚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两肺散在的粟粒尺寸的黑影,尺寸一致相对密度相同,遍布匀称的粟粒状黑影,随病期进度,可相互之间结合;漫性或急性血液循环播散型肺结核:两肺出現大小不一、新老变病不一样,遍布不匀称,边沿模糊不清或锋利的包块和索条黑影。

补充继发性型肺结核(Ⅲ型)本型中包含变病以繁衍主导、侵润变病主导、奶酪变病主导或裂缝主导的多种多样改变。

侵润型肺结核:X线常为云絮状物或小块状侵润黑影,边沿模糊不清(渗出性)或包块、索条形(增殖性)变病,大面积实变或球型变病(奶酪性—由此可见裂缝)或增厚;漫性化学纤维裂缝型肺结核:多在两肺上端,亦为一侧,很多化学纤维增生,在其中裂缝产生,呈破棉花状,肺组织收拢,肺门边提,肺部影呈“杨柳树样”改变,胸膜肥厚,膈肌坍塌,部分代偿性肺气肿。

肺痨(3)

肺痨(3)

病因病机
病因
1.为慢性传染性疾患:“发病后积年类月,渐就顿 滞,以致于死。” 2.传染力特别强:严重到“甚至灭门”。 3.因直接接触传染致病:与病人直接接触,致痨虫 侵入人体为害。举凡酒食、问病、吊丧、看护,或与 患者朝夕相处。 历代医家的这一认识,已为百年前从肺结核患者中 发现结核杆菌所证实。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2)虚火灼肺证(阴虚火旺证)
[证候]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 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 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 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舌 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肾阴虚,水亏火旺,燥热内灼。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病因病机
肺痨病因病机示意图
外因
痨虫 传染
痨虫 蚀肺
耗损 肺阴
阴虚 火旺
阴损及阳
内因 正气 虚弱
气阴 两虚
肺痨的致病因素,不外内外两端。两者往往互为因果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因——感染痨虫 感染痨虫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早在西晋时期,即 观察到本病具有传染性,唐代创立了“肺虫”,宋 代创立了“痨虫”“瘵虫”之说,均认识到了本病 的这一病因。 痨虫致病有以下特点:


概念
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 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 主要临床特征。病轻者,诸症间作,病重者 可以先后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约而言之,本证有“三性”和“四大主症”。


概念
传染性(痨虫感染)

肺痨

肺痨

• 脉象:细或兼数。 •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杀虫。 • 方药:月华丸加减。药用沙参、麦冬、天冬、 生地、熟地、百部、獭肝、川贝、阿胶、三七、 茯苓、山药、菊花、桑叶。可加百合、玉竹、 白及、白茅根、藕节、仙鹤草、银柴胡、功劳 叶、地骨皮等。 2、阴虚火旺 • 主症:咳呛气急,痰少质粘,反复咯血,量多 色鲜。
4、阴阳两虚 • 主症:痰中或见夹血,血色暗淡,咳逆喘息少 气,形体羸弱,劳热骨蒸,面浮肢肿。 • 兼次症:潮热,形寒,自汗,盗汗,声嘶失音, 心慌,唇紫,肢冷,五更腹泻,口舌生糜,男 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 • 舌象:舌光质红少津,或舌质淡体胖,边有齿 痕。 • 脉象: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 治法:温补脾肾,滋养精血。 •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黄芪、人参、山药、
枸杞子、龟板、鹿角、紫河车、地黄、当归、 酸枣仁、远志、白芍、麦冬、阿胶、五味子、 山萸肉、冬虫夏草、紫石英、柏子仁、丹参、 肉豆蔻、补骨脂。
六、预防及护理措施
1、本病具有传染性。 2、咯血者,应该安静卧床休息。 3、加强饮食调养,可吃甲鱼、雌鸡、牛羊乳、 蜂蜜以及白木耳、百合、山药、藕、枇杷之类, 以补肺润燥生津,忌辛辣之物。
四、鉴别诊断
1、虚劳 肺痨具有传染性,虚劳是由于脏腑亏损。
2、肺痈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临床以咳嗽、 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朋血相兼为 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理属性 区别阴虚、阴虚火旺、气虚的不同,掌握肺 与脾、肾的关系。
(二)治疗原则 本病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 (三)分证论治 1、肺阴亏损 •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少痰或痰中有时带血, 如丝如点,色鲜红。 • 兼次症: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或有少量 盗汗,口干咽燥,胸闷隐痛。 • 舌象:舌质红,苔薄少津。

中医内科学-肺痨

中医内科学-肺痨
病变范围
肺痨的病变范围根据感染程度和免疫反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轻度感染时,病变主要发生在局部肺部组织;重度 感染时,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病理分期
01
活动性病变期
在活动性病变期,肺部组织可见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同时伴有明
显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此期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常有发热、咳嗽、
咳痰、胸痛等症状。
预后转归
治愈
经过合理的治疗和调护,肺痨是可以治愈的。
复发
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肺痨复发,需要 重新接受治疗。
并发症
肺痨可能引起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气 肿等,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治疗。
肺痨的案例分析
06
病例一:中药治疗肺痨的案例
患者情况
一位45岁的女性,被诊断为肺痨,咳嗽、咳痰、盗汗、消瘦等症 状明显。
THANKS.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通过 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各器官引起的病 变。该类型病变可累及肺、肝、肾、 脑等多个器官。
肺痨的病理分析
02
病理机制
发病机制
肺痨的发病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感染是肺 痨的主要发病机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通过淋巴和血液 循环系统播散到全身,但主要病变仍发生在肺部。
免疫反应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免疫细胞来清除结核分枝杆菌,而体液免疫则通过抗体来中 和结核分枝杆菌。
病理变化
病变类型
肺痨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渗出是结核病的早期病变,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 性增加;增生是结核病的主要病变类型,表现为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的 特征性病变,表现为病灶内细胞核破裂、脂质溶解,形成干酪样坏死物质。

中医内科肺痨病证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肺痨病证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肺痛病证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肺痛是一种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痛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肺痛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是肺病中的常见病。

据1985年全国性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本病患病率为550/10万,平均死亡率在30/10万左右。

中医治疗肺癌着眼于从整体上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不同体质和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多结合抗癌西药治疗,可以收到标本兼顾,恢复健康的结果。

中医学对肺痛的认识历史悠久,且逐渐深化。

《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医籍中无肺跨病,大多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中,并描述了与肺跨主症相似的临床表现,如《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

晋代《肘后备急方》进一步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指出“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并创立“尸注”、“鬼注”之名。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章,明确了本病病位在肺,指出本病的病因是“劳热生虫在肺”。

《外台秘要》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尤为详细,指出本病有骨蒸、烦躁、食无味、消瘦、盗汗、咳嗽、两颊如胭脂色等症状,还指出本病可见“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等兼症。

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和诸多症状,故有很多名称,如尸建、劳在、虫在、传尸、肺痿、劳嗽、骨蒸、伏连、急痛等,直到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跨瘵”定名,并指出与“予事而忧则‘肺劳"'为“各一门类,不可不知”,从发病学上把帽瘵与一般的虚劳进行了界定。

病因方面,在唐代关于肺虫说的基础上,创立了“鹿虫”、“瘵虫”之说;在治疗方面,《仁斋直指方》已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重要观点。

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痛的专著。

《丹溪心法•鹿瘵》倡“痛瘵主乎阴虚”之说,突出病理重点,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明代《医学入门•靖瘵》指出“潮、汗、咳嗽、见血、或遗精、便浊、或泄泻,轻者六症间作,重者六症兼作”,概要地提示了本病的6个主症。

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

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

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
肺痨是一种传染病,也被称为结核病。

它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影响其他部位。

在传统的中医医学中,肺痨被认为是由外感风寒、湿邪入侵肺部引起的。

以下是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
一、咳嗽: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咳嗽。

咳嗽可能是干的或带有痰液的。

痰液可能是白色或黄色的。

咳嗽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二、喘息: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喘息。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或气喘。

喘息可能会在晚上或早上加重。

三、盗汗:肺痨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盗汗。

盗汗是指在夜间或早晨出现的大量出汗。

这可能会让患者感到虚弱和疲劳。

四、发热:肺痨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

发热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高烧。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

五、消瘦:肺痨常常导致患者消瘦。

这可能是由于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

患者还可能会感到虚弱和疲劳。

六、胸痛:肺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胸痛。

这可能是由于肺部受到感染或受损。

胸痛可能会加重咳嗽和呼吸困难。

以上是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 1 -。

肺痨的认识

肺痨的认识

肺痨
肺痨,也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疲倦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咳嗽带血、发热、消瘦等症状。

肺痨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

肺痨通常是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播,其病原体通常会在空气中通过患者的咳嗽或打喷嚏来传播。

不充足的营养、慢性饮酒、吸烟、压力、糟糕的生活条件等因素也会加剧患者肺痨的症状。

预防肺痨的最佳方法是通过接种卡介苗来预防感染。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吸烟应该停止,仅饮用适量的酒类饮品,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露在有害的污染环境中。

除了预防,早期治疗也是重要的。

非活动性肺痨通常通过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肺结核菌的生长。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进行通气锻炼,以支持肺部的康复。

总之,肺痨是一种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

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肺痨的关键。

在面对这种疾病时要小心,及时寻求医疗建议,以便更成功地应对这种
疾病。

肺痨

肺痨

3、确立病位,病因病机和治则。
《备急千金要方》病位:肺 《普济本事方》病因:肺虫 “ 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 声嘶” 《丹溪心法》病机: “痨瘵主乎阴虚”。 治则:滋阴降火 《医宗必读.劳瘵》杀虫 补虚
(三)范围
与西医肺结核类似
现代医学的认识及进展(一) • 肺结核临床分型: •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现代医学的认识及进展 • 诊断方法: • 1、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 •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
• 3、纤支镜检查
• 4、实验室检查(片 • 细菌培养
结核菌素皮试(PPD)
• 在前臂掌侧下1/3和中1/3结合部皮下注射PPD1TU或5TU,然后72小时
二、源流
1、认为本病属于慢性虚损性疾病。
•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 引肩项,身热,脱肉破 ……肩髓内消。” • 《灵枢.玉版篇》:“咳,脱形,身热, 脉小以疾”
• 马刀侠瘿
2、明确本病具有传染性。
《中藏经· 传尸论》:“……或因酒食而遇, 或问病吊丧而得……钟此病死之气,染 而为疾,故曰传尸也”。 《肘后方· 治尸注鬼注方》:“ 死后复传 之旁人,乃至灭门”。
②阴虚火旺型
• 主症特点: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痰黄稠 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 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 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遗精,女子月经 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 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 •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辨治实例举要 宋××,男,25岁,××××年4月27日初诊。 咳嗽、汗多 10 个多月。患者有肺结核接触史, 病初起时咳嗽痰少,有时夹带少量血丝,夜晚 盗汗,手足发热,经过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手 足发热及盗汗减轻,但治疗时有断续。刻下仍 有咳嗽无力,咯痰色白,偶夹血点血丝,气怯 声低,动则汗多,寐中盗汗,肠鸣,便前腹部 隐痛,大便稀溏,日二、三次,食欲不振,面 色白光 白,颧部微红,形体消瘦,舌苔薄白, 质淡红,脉细弱。

肺痨

肺痨

【中医内科】今日总结:肺痨一、定义肺痨是以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

二、病因病机图解三、分证论治归纳四、辨证要点四大主症——咳嗽(久延不已的慢性咳嗽)咯血(轻者为痰中带血,重者大口咯血)潮热(下午发热,傍晚为著,子时后减轻,上午凉爽)盗汗(寐中汗出,寤时汗戢染然而止)三性——传染性(痨虫感染)慢性(绝大多数由渐而起,呈急性发作者极少)虚弱性(见全身虚弱不足之症)1.辨病理属性:(1)总属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或气阴耗伤阴阳两虚。

(2)肺阴亏虚心肝肾,出现阴虚火旺症状。

2.辨轻重(1)轻证:初起,轻微咳嗽,或偶有痰中带少许血丝,逐渐消瘦,四大主症未必悉具。

(2)重证:四大主症严重,大量咯血,胸痛气喘,大肉下陷,肢体浮肿。

3.辨症候顺逆(1)顺症:元气未衰,胃气未伤,脉来有根(2)逆症:胃气大伤,虚不受补,脉来浮大无根后细而数急五、巧记口诀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六、方剂口诀1、月华丸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2、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3、秦艽鳖甲散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4、保真汤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5、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枣志杞龟版,地芍归鹿紫河车,培补阴阳莫大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痨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痨虫侵蚀肺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可出现于肺痨的各种类型,各症可以间作,或相继发生,或同时兼见。

一、临床表现
痨虫侵蚀肺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可出现于肺痨的各种类型,各症可以间作,或相继发生,或同时兼见。

但早期或病变轻微者常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均为病变活动时或病变较重者。

咳嗽,系肺阴不足所致,因此常表现为干咳,少痰,伴咽燥口干,颧红,唇赤,舌红少津,脉细数;但也有因脾虚生痰,痰湿阻肺所致,故也可以出现咳嗽痰多,痰呈泡沫状,伴身重疲乏,胃纳不振,舌苔白腻等症;更有少数表现为痰热咳嗽,症见痰黄且稠,或痰中带血。

咯血,多由于热伤肺络,症见血色鲜红,咯血量多;也可挟有瘀血,症见少量咯血,时发时止,血色暗或带紫色血块。

发热,为阴虚生内热,多表现为午后发热,一般表现为低热(38.5℃以下),或仅自觉五心烦热,好象热从骨髓中蕴蒸而出,故又称骨蒸,面颧红赤,但也有高热者。

发热时间多从午后开始,夜热早凉,发作有时,故称潮热。

盗汗,为内热蒸腾,逼津外出,表现为人睡后,汗出遍身,醒后则汗止。

唯汗后衣被皆湿,疲乏无力感益加明显。

患者亦可表现为气阴两虚,形寒乏力,易汗肢冷,饮食减少,体重减轻,肌肉瘦削,晚期则形消骨立,男性多见遗精,女性多见月经不调或闭经。

二、诊断
1、初期仅感疲乏无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

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形体明显消瘦等症。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锣音。

4、痰涂片或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

5、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

6、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有助于诊断。

三、鉴别诊断
1、虚劳两病都具有消瘦、疲乏、食欲不振等虚证特征,且有一定联系,肺痨可发展为虚损,故《金匮要略》将之列为虚劳范畴,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肺痨主要病变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病理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变为五脏虚损而以脾肾为主,一般不传染,以气、血、阴、阳亏虚为病理特点,是多种慢性虚损病证的总称。

2、肺痿肺痨与肺痿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多种肺部慢性疾患后期的转归,如肺痈、肺痨、咳嗽日久等,若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肺痿。

肺痨晚期,如出现干咳、咯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故《外台秘要》称肺痨为肺痿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