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通讯稿

合集下载

感人事迹通讯稿

感人事迹通讯稿

感人事迹通讯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日,一则感人事迹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

这是一位名叫小明的普通市民,他以义举感动了所有人,展现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小明是一名年仅25岁的年轻人,他平时在一家小公司工作,生活过的平凡而又忙碌。

就在不久前,他的善举却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一天,小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摔倒在地,无人伸出援手。

看着老人无助的眼神,小明心生怜悯之情,立即走上前去扶起老人,并送他回到家中。

经过一番交谈,小明得知这位老人名叫王老先生,家中无人照顾,生活困难。

深受感动的小明决定帮助王老先生渡过难关。

他开始定期去看望王老先生,给他做饭、打扫卫生,并在需要时送他去医院看病。

尽管小明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但他的爱心却让王老先生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不久之后,小明的事迹被社区居民得知,纷纷表示赞赏并加入到帮助王老先生的行列中。

他们组织募捐活动,为王老先生筹集到了一笔不菲的医药费,还为他找到了一份家庭护理的工作。

王老先生的生活逐渐好转,他也慢慢恢复了健康和活力。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帮助王老先生时,小明表示,他只是想做一件值得骄傲和开心的事情,让他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小明的善举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和赞扬。

网友们纷纷点赞和评论,称赞小明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好青年,他的行为是社会上最美好的一面。

作为普通市民,小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心和责任。

他的事迹不仅感动了王老先生和社区居民,也感动了无数的网友和社会大众。

他的善举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给人们带来了正能量和信心,相信善良和爱心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是谁,你都可以用自己的举动改变他人的生活。

爱心和责任不分贵贱,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温暖。

让我们向小明学习,让爱心和责任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让这个社会充满爱与温暖。

人物通讯范文新闻

人物通讯范文新闻

人物通讯范文新闻
【人物通讯】慈善家王女士,让爱成为世界的共鸣。

作为一名慈善家,王女士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善举不仅在国内,还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王女士分享了她对慈善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王女士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始终教育她要善良、乐于助人。

这种家庭教育让王女士从小就对慈善事业充满了热情。

“我记得小时候,每当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我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我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能够让自己感到满足。

”王女士说道。

在她的影响下,王女士的丈夫也加入了慈善事业,并一起创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

这家基金会致力于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儿童接受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多年来,基金会已经资助了数千名贫困儿童完成了学业,并帮助他们脱离了贫困。

除了国内的慈善事业,王女士还积极参与国际慈善活动。

她曾
多次前往非洲和南美洲的贫困地区,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了教育资
助和医疗援助。

她深知,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而她希望能
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受益。

“慈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让爱成为世界的共鸣。


王女士说道。

在采访的最后,王女士表示,她将继续致力于慈善事业,希望
能够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她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心怀
善意,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动石油人物先进事迹新闻稿

感动石油人物先进事迹新闻稿

感动石油人物先进事迹新闻稿近年来,石油行业涌现出了众多感动人心的先进事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石油行业的使命和责任,为推动石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其中一些令人感动的事迹。

标题一:石油勘探工程师黄XX:冒险探险,发现油田新疆埃德石油田段落一:在石油勘探领域,黄XX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他投身于艰苦的野外工作,历经多次冒险探险,最终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埃德石油田。

这一发现对国家石油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标题二:石油工人李 XX:技术创新,提高油井产能段落二:李XX是一位技术过硬的石油工人。

他在工作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油井压裂技术,通过改进和创新,成功提高了油井的产能。

这项技术创新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标题三:石油工程师王 XX:勇敢救援,保障人员安全段落三:王XX是一位勇敢的石油工程师。

在一次石油钻井事故中,他迅速组织救援,成功营救出被困的工作人员。

他的勇敢行为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表彰。

标题四:石油运输队长刘 XX:用心服务,保障油品供应段落四:刘XX是一位负责任的石油运输队长。

他带领团队,确保油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顺畅。

他注重细节,时刻保持油品质量和数量的准确记录,为保障油品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题五:石油科学家陈 XX:环保创新,推动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段落五:陈XX是一位石油科学家,他致力于环保创新。

他研究出一种新型石油提取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

他的创新为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这些感动石油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现了石油行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石油行业,共同为推动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邓世昌人物通讯稿范文

邓世昌人物通讯稿范文

邓世昌人物通讯稿范文邓世昌人物通讯稿范文篇一:邓世昌人务整理邓世昌人物素材整理在晚清的爱国将领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恐怕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一部电影《甲午风云》塑造了邓世昌名族英雄的形象,他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的壮烈牺牲举国震动。

光绪帝亲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并追封其太子少保衔。

不仅如此,远洋航海训练舰“世昌”号是以邓世昌的名字来命名的,而关于舰艇的命名世界各国海军都有严格的命名,我们人民海军的舰艇绝大多数以地名来命名。

翻开邓世昌的人生履历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他如此敬佩与尊重绝非凭空而来。

1.精忠报国邓世昌出生于广东,少年时代的他跟随父亲移居到了上海,经常去黄浦江边观察玩耍,发现了一个现象——在黄浦江中航行的都是高扬着舰炮的外国舰船,并且横冲直撞,没有我们中国的。

少年邓世昌的愤怒一下子被激发了,他把中国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中国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海军。

由此,这个梦想在十几岁的他心里播下了种子,可见他的思想要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于是在报考学校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福州政堂学院,当时刚刚建立的人们普遍还不太认同的一所海军学校,到那学习的绝大多数学生家境较贫寒,而出生商人家庭的他本可以子承父业,衣食无忧。

勤奋笃学福州政堂学院大多数学生的入学年龄为16岁以下,而邓世昌入学时已18岁,年龄上的优势并没有使他在学习上占有优势,在校时的成绩也并不优秀,这说明了他并非非常有灵性。

但是事在人为,因为他自始至终,奋发学习,自强不息,毕业后在专业技术上是出类拔萃的,所以李鸿章等人几次派他出国去接收新舰。

邓世昌在出国接舰过程中,抓紧机会,虚心好学。

此次出洋,虽然历经险阻,但是他不仅扩大了眼界,由于潜心钻研,增加了学识,“益详练海战术”,而且最大的收获是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后来他的专业技术越来越娴熟,有人对他这样评价“使船如使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3.重情重义(1)对官兵有爱惜之情,爱兵如子87年邓世昌到欧洲去接收“致远”舰回来途中将一名水兵突然病故,为了使其入土为安,冒着被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追究责任的风险,将这位水军的遗体带到岸上安葬并命令舰上的木匠为他打了一口棺材。

袁隆平人物通讯1000字范文(优选18篇)

袁隆平人物通讯1000字范文(优选18篇)

袁隆平人物通讯1000字范文第1篇袁隆平爷爷,在205月22日中午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我国著名水稻专家,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他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鼓励大多籽粒饱满的野生水稻,他把这这些稻穗采集的回来,并进行了杂交实验。

经过多年的选育,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的新品种,是粮食产量大,不不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究难题。

2月,他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级科学技术奖”。

默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今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曾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共和国勋章。

感谢袁隆平爷爷一生奉献。

给国家的粮食事业,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记住这位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水稻杂交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应该努力学习袁隆平爷爷的崇高品质和精神。

很多中国人在端起饭碗的时候,口中都会念起这个名字,眼中都会带着泪光。

我以后也绝不浪费粮食。

袁隆平人物通讯1000字范文第2篇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

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

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

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

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

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专题范文]人物通讯范文(10篇)

[专题范文]人物通讯范文(10篇)

[专题范文]人物通讯范文(10篇)人物通讯范文人物通讯范文(一):人物通讯张颖同志是绥滨农场学校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她工作认真,作风扎实,教学上刻苦钻研,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称赞。

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分局优秀教师、四次被评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获得黑龙江省县域科技人才奖,2015年被评为总局模范教师。

2015年被评为总局学科教学能手,2015年被评为分局骨干教师。

张颖老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教学,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

四年前张颖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曾创下连续四年该科中考成绩名列分局第一的好成绩。

2015年新学年,由于工作需要,张颖老师转为政治教师。

为尽快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下她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超多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授课中她做到理论与时政有机结合,注意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对同学们说,此刻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处在同一齐跑线上,只要是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取得好成绩不是问题。

经过她的鼓励,学生们树立起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

2015年中考,是张颖老师任教政治学科以来的第一个中考,她的成绩在分局排行第三。

做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她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学生都喜欢她、信赖她。

在她曾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该生十分厌学,成绩很差,曾多次逃课甚至要辍学。

感人医患故事通讯稿

感人医患故事通讯稿

感人医患故事通讯稿篇一:感动!有一种医患关系叫不了情感动!有一种医患关系叫不了情有一种心态叫放下;有一种境界叫舍得;有一种幸福叫守候;有一种明白叫糊涂;有一种心态叫包容……在医疗领域,有一种医患关系叫不了情,它是医生所追求的最理想、最原始的医患关系:病人和医生互相感恩,是朋友,是共同战胜病魔的战友。

下面这个发生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故事就讲述的是医患的不了情。

45岁的葛秀芬是一个普通的东北妇女,家在黑龙江省伊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儿。

两个月前,葛秀芬身体经常发热并快速消瘦。

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部CT提示右肺门新发占位,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也就是俗称的“晚期肺癌”。

为了确诊病情,葛秀芬在丈夫的陪护下,带着给医生的干蘑菇,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肾内科。

这不是葛秀芬第一次来北大医院。

4年多前,当地医院诊断葛秀芬的生命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后,她第一次来到北大医院求救。

医生诊断她罹患“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肾脏及肺受累”(血管炎)。

这是一种凶险且恶化快的罕见疾病,死亡率极高。

北大医院肾内科在全国同科室首屈一指,住院通常要等几个月的时间。

但对于葛秀芬这样的危重病人,医生立即地为她开启了绿色通道,紧急收她入院。

经过及时血浆置换及强化免疫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后出院了。

以后的4年中,葛秀芬的血管炎出现过间断反复,发生发热、咯血等情况。

每当病情危急时,她就来北大医院,肾内科的医护人员都及时让她入院治疗。

以往每次来北京,都有惊无险,带着医生的嘱咐,葛秀芬总是高高兴兴地回家。

然而,这次来北大医院,经过肿瘤标记物和同位素骨扫描等无创性检查,均证明了伊春当地医院说的“肺癌晚期八九不离十”。

没想到命运是如此残酷,本已身患绝症的葛秀芬又被查出肺癌晚期。

主管医生郑西子建议葛秀芬进行支气管镜下活检,以便进一步确诊病情和治疗。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患者哪怕只有1%的生存希望,医护人员就会尽100%的努力去救治。

王进喜人物通讯稿范文

王进喜人物通讯稿范文

王进喜人物通讯稿范文
1960年春,我国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大庆展开。

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

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牺牲精神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的“铁人精神”,表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人。

大学生杰出人物通讯采访范文

大学生杰出人物通讯采访范文

大学生杰出人物通讯采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大地的丰收——宝清县农业局局长于海河创建宝清现代化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工作纪实文/于鲜红2012年3月下旬的一天。

宝清县农业部水稻万亩科技示范区的现场。

钻井队正在打第三口深水井。

当钻头打到地下28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宝清县农业局局长于海河比别人更加紧张,他感觉自己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手心里甚至都是汗水。

四月初就要开始催芽育苗,如果这口井再打不出水,那就意味着之前几个月的奋战将前功尽弃,那么他怎么向国家农业部交待,怎么向宝清县的稻农交待?1962年,于海河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了解农民的艰辛。

小时候,父亲常常为了他的几块钱学费发愁,那时候他就希望长大后能够让农村富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但为了省学费钱,他上了师范学校。

毕业后他当了十年老师,然后转行去乡镇工作。

多年在乡镇工作,让他更加熟悉农业、热爱农业,让农民通过现代农业科技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

他了解农民,通过科技讲座或者查阅资料对农民来说收效甚微,农民更习惯于模仿,所以建立一个高科技农业区,做好了让农民照着做应该更好一些。

1999年县里进行干部调整的时候,于海河找到县委书记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继续做农业工作,于是他被调到农业局工作。

从此他就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的梦想而努力。

2011年秋天,于海河又一次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去省城哈尔滨申请农业部水稻万亩科技示范区项目。

他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为了这个项目奔走,多次汇报,反复讲宝清的发展潜力,但他还是多次被拒绝。

他分析了自己被拒绝的原因,一是争取这个项目的对手都很厉害,二是宝清县的种植面积确实达不到标准。

这个项目要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而宝清县2011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只有万亩。

这一次他有备而来,通过土地整合和做农民的工作,2012年宝清县的种植面积将达到了万亩,而且这一次他比以往更有思想准备,不怕被拒绝,要有耐心。

他鼓励自己最终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这对推进宝清发展现代化农业意义重大,对宝清县的农民意义重大。

2023年英雄人物通讯800字 英雄人物通讯稿高二(精选7篇)

2023年英雄人物通讯800字 英雄人物通讯稿高二(精选7篇)

2023年英雄人物通讯800字英雄人物通讯稿高二(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英雄人物通讯800字英雄人物通讯稿高二(精选7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通讯稿人物范文王进喜

通讯稿人物范文王进喜

通讯稿人物范文王进喜王进喜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1923年10月生于甘肃省玉门县。

他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

新中国成立后到玉门钻井队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等职务。

1958年9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最新纪录;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

同年王进喜作为1205钻井队代表,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

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来到大庆。

他带领全队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

由于水管线还没接通,罐车又少,王进喜就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了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正式开钻。

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困了,裹着老羊皮袄打个盹……通过全队工人的共同努力,只用了5天零4个小时就打完了油田上第一口生产井。

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被钻杆堆滚下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但他醒来后还继续工作。

领导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到第二口井(2589井)的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

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密度压井喷。

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扔掉拐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其他同志也纷纷跳入泥浆池,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7月,王进喜被树为全战区“五面红旗”之一。

1964年王进喜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9年春,王进喜当选为党的九大代表,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0年4月,他被确诊为胃癌;同年11月病逝,终年47岁。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时刻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人物通讯稿

人物通讯稿

人物通讯稿
《社区里的热心人》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区里,有一个特别的人物,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张”。

老张可是个远近闻名的热心肠呢!
记得有一次,社区里的一处水管突然破裂了,水哗啦啦地往外流,那场面简直可以用“水漫金山”来形容。

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这时候老张出现了。

他呀,穿着个大裤衩,趿拉着拖鞋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只见他迅速地查看了一下情况,然后撸起袖子就开始行动。

他先是找来了一些工具,然后趴在地上,努力地去关闭那个破裂的水管阀门。

哎呀,那姿势,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就像一只努力干活的大狗熊。

他的脸上沾满了水和泥土,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头皮上,可他完全不在乎,一心一意地忙着修水管。

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说:“老张啊,你这也太拼了吧!”老张头也不抬地说:“哎呀,这算啥呀,能修好就行呗!”经过他一番折腾,水管终于修好了,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老张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社区里有什么事儿,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忙。

他帮王奶奶搬过煤气罐,给李大爷修过自行车,还组织过大家一起打扫社区卫生。

他的热心和善良感染着每一个人,让我们这个社区变得更加温暖和和谐。

在这个社区里,老张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家的生活。

他的那些平凡而又充满温暖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像老张这样的热心人,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美好。

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老张这样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和关怀。

这就是老张,我们社区里的那个热心人,一个让人忍不住要为他点赞的可爱的人!。

2023年人物通讯稿(14篇)

2023年人物通讯稿(14篇)

2023年人物通讯稿(14篇)人物通讯稿1“党群部门所创造出的价值,或许没有体力劳动者所创造出的成果那么直观,那么显而易见。

但我们甘愿默默地做一名吹响进军号角的人。

”一直以来,党群工作部在宣传方向上,镜头一致对外,而今天,我们将镜头瞄准了党群工作部部长——张绪华。

(一)张绪华搁下手头正在起草的材料,回顾公司十年庆典活动过程。

“党群部参与公司庆典‘五个一’工程中的四项,时间最紧,任务最重,质量要求也最高。

对庆典晚会的节目,公司领导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原创。

当然,这得全面反映公司十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素材哪里来?节目怎样编?效果如何保证?一连串的思考接踵而来。

其实,张绪华心里头早就有了打算。

他与党群部的同事们一起,对公司十年来的宣传工作进行了一一梳理,一连串的素材活脱脱的闪现出来。

这不正是我们苦心寻找的吗?部门例会上,张绪华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创作协调组也于当日组成并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

挖掘素材的,组织创作的,选拨演职员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为了保证效果,张绪华与创作组成员交心谈心,办公室,餐厅,舞蹈训练场成了他们私下交流与构思的场所。

为了让情景剧《牵挂》突显矿山特征,弘扬时代主旋律。

张绪华与创作人员在构思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创作人员坚持以现场氛围烘托剧情,而他坚持细节凸显精神这一点必须着重表现出来。

他说:“没有细节的表现,人物的刻画那就是失败了。

”多次的交流和磨合,最终为广大员工献上了一出精彩的情景剧,不少员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公司宣传片的制作是张绪华操心最多的一个项目,仅电视剧脚本的创作一项就五易其稿。

在同行看来,电视脚本已经相当成熟了,他却总是说,再放放,沉淀一下再看。

不熟悉的人可能认为他是在延误时间,可熟悉他的人却明白,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在追求完美。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一下子看不出问题的端倪,需要头脑冷静下来,多个角度分析,再消化,再融合,就会找到疏漏的地方。

”第二天,张绪华再次翻阅剧本,对公司控股通用公司85%的股权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好人好事通讯稿范文

好人好事通讯稿范文

好人好事通讯稿范文
好人好事通讯稿。

近日,我校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感人的故事。

这件好人好事发生在上周,当时正值下雨天,一位老奶奶摔倒在了街头,身边的行人纷纷走过,却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士看到了老奶奶的困境,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扶起了她,并为她撑起了一把雨伞。

这位女士就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名叫小玲。

她没有在意老奶奶的衣着褴褛,也没有在意自己的衣服被淋湿,而是把老奶奶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并一直陪伴她直到家人赶来。

小玲的善举很快在学校里传开了,同学们纷纷为她点赞,称她是学校里的好榜样。

而小玲却很低调地表示,这只是做好人好事的应该做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件好人好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小玲的善良和热心,更让我们
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在这个冷漠的社会里,仍然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仁爱和善良。

他们或许不是社会名流,也
不是富有的人,但他们的善举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相信人性的美好。

好人好事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温暖人心,也可以感染他人。

我们应该向小玲学习,做一个善良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
的人,让社会充满爱和温暖。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小玲点赞,让她的善举成为我们学校的一
面旗帜,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人好事,让社会充满爱的力量。

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这个社会的一股正能量,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善
举而变得更美好!。

人物通讯范文10篇完美版

人物通讯范文10篇完美版

《人物通讯范文》人物通讯范文(一):人物通讯张颖同志是绥滨农场学校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她工作认真,作风扎实,教学上刻苦钻研,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称赞。

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分局优秀教师、四次被评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获得黑龙江省县域科技人才奖,2015年被评为总局模范教师。

2015年被评为总局学科教学能手,2015年被评为分局骨干教师。

张颖老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教学,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

四年前张颖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曾创下连续四年该科中考成绩名列分局第一的好成绩。

2015年新学年,由于工作需要,张颖老师转为政治教师。

为尽快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下她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超多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授课中她做到理论与时政有机结合,注意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对同学们说,此刻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处在同一齐跑线上,只要是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取得好成绩不是问题。

经过她的鼓励,学生们树立起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

2015年中考,是张颖老师任教政治学科以来的第一个中考,她的成绩在分局排行第三。

做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她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学生都喜欢她、信赖她。

在她曾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该生十分厌学,成绩很差,曾多次逃课甚至要辍学。

张老师及时找他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只要发现他的情绪有异常反应她便放下手头工作,找他了解状况。

焦裕禄人物通讯范文

焦裕禄人物通讯范文

焦裕禄人物通讯范文
焦裕禄,河南省焦作市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卓越的农村工作干部。

他被誉为“白手起家,百姓公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农村的贫困状况深感痛心。

他在大学期间选择了农学专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农民的生活。

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他的农村工作。

焦裕禄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负责。

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

他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他还组织农民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经济道路,使他们脱贫致富。

焦裕禄的品质也备受赞誉。

他廉洁奉公,从不接受一分钱的贿赂。

他坚持与农民一起生活,吃住在农民家中,与他们同甘共苦。

他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农民,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奉献了出去。

焦裕禄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他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榜样。

他被授予了许多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铭刻在无数人的心中。

焦裕禄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他的一生充满了奉献和牺牲,
他的事迹将会被世世代代传颂。

作为共产党员和农村工作干部,我们应该向焦裕禄学习,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人物通讯5篇

人物通讯5篇

人物通讯5篇第一篇: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学习有法,实践有道——访重大软件学院大四优秀学子段世凯看到他的个人简历,就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与他谈了一个小时之后,我更加对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充满了好奇,深深地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吸引。

两获国家奖学金,荣获重庆大学综合奖学金甲等奖3次,乙等奖2次,丙等奖1次;更夺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市一等奖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GPA排名全院第一,同时又是重庆大学社团先进个人,优秀团干部。

学习实践两不误,他便是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大四年级四班的顶尖人物:段世凯。

爱学也爱玩,他称自己不是学霸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很容易让别人把他和所谓的一心想着学习的学霸联系起来,同时会在潜意识中将他刻画成一个不善言谈,厌恶交际的人。

但是当你见到他本人时,就会感觉到强烈的亲切感。

他特别爱笑,而且是很灿烂的笑容,他也十分健谈,问他一个问题,他便可以流畅地把相关的内容全讲出来。

他特别喜欢高数,喜欢到让他的数学老师劝他转入数学系,然而在大一上学期他对专业课程却一点都不感冒。

他平时爱读书,睡前半小时都是在阅读《读者》中度过的。

他还特别爱看科幻电影,到现在他已经把2010以后的科幻电影看完了。

可以说,他的大学生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然而当他学起来时是极其疯狂的:喜欢高数,他把课本上的定理全部自己推证了一遍,书上的习题全都做了一遍;编程较弱,他用一个寒假,把程序设计的课本从头学了一遍,首次编较长的一段程序,错误百出,他在电脑旁守了将近一天;三天学习嵌入式,三天完成参赛作品,他快速学习的能力极强,越难的事情,他越要做到。

目标明确,他牢记自己的规划学习与活动实践,他完美兼顾,且卓越出众。

当被问及如何做到时,他将其归功于自己的规划。

在大一下学期,他就在心中为自己的大学描绘了一张蓝图,早早地给自己列了一个保研计划大纲。

前三个学期,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学生会工作上,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下学期,他开始全力冲击保研名额,他结合自身特长,参加了数模,“挑战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多项赛事,并载誉而归。

人物通讯稿范文

人物通讯稿范文

人物通讯稿范文【篇一: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我们永远的砥柱——记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胡孝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三中学的中流砥柱!一、临危受命,激流勇进2006年7月,阿依夏木校长来到克拉玛依第三中学。

这一年秋季,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来自和田、博州等地区的500余名内初班学生,而农牧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据绝大多数。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多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

他们不但几乎不会说汉语,而且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洗完澡根本就不换衣服,有些学生站在淋浴器下面不愿意洗澡;冲水厕所根本不会使用,甚至还有将学校发放的卫生纸弃置不用而用手指擦屁股;而在饮食上,也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宁肯每顿吃馕、胡萝卜和大白菜,也不肯吃豆腐、木耳、芹菜、花菜等蔬菜,学校聘请的食堂大师傅精心为其配置的营养餐饭居然无动于衷;而最让人担心的是学生初来乍到,远离家乡而水土不服,孩子们经常生病住院,思乡的情绪更是不断蔓延。

一时间,重重困难摆在了第三中学的领导和老师面前,这时,阿依夏木校长和她的宿管处团队挺身而出,为学校排忧解难。

阿校长和生活老师利用民族和语言的优势,一遍一遍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亲自做示范,她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条件,在第一时间体察学生的需要,及时送去关怀和帮助。

感动人物通讯稿

感动人物通讯稿

生技一班举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上次“感动中国思想教育”活动时,大家认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并在活动后认真写了“感动中国”观后感并于3月19日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

先由班长统一收取同学们的作文,再由团支书交给我班班主任严浩老师进行评选,选出一位最佳者,由班里购买小礼物进行奖励。

在此次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认真及时的写了观后感。

老师也积极配合我班工作。

此次的评选活动仅仅是一次作文比赛,更是一次自我反思,我们从那些感动中国的好人身上学习到了什么,该怎样面对自己在生活、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怎样树立目标,实现目标。

我们借此作文比赛,让同学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将那一串串感动,一次次的激情澎湃梳理成文。

将那些激励与心动写在纸上,刻进心里。

让我们更理智,更勇敢的走下去。

生物技术一班2012.3.20篇二:感动中国人物通讯胡忠谢晓君在高原上播种希望的格桑花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坚守雪域高原支教,他们把工作关系转到当地,带着女儿扎根塔公草原,在高原播种希望的格桑花。

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和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这对爱心夫妇的颁奖词是: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十二年前的一次旅行,谁都不会想到,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2000年,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化学教师胡忠和音乐教师谢晓君夫妇女儿出生了。

孩子8个月的时候,胡忠对妻子说:“国庆大假我们去甘孜塔公草原旅游吧,也好给孩子断奶。

”就这样胡忠夫妇踏上了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

一路上,谢晓君被塔公草原美丽的景色所倾倒,但更触动她内心的是,在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谢晓君看到了众多孤儿渴求知识的双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技一班举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上次“感动中国思想教育”活动时,大家认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并在活动后认真写了“感动中国”观后感并于3月19日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

先由班长统一收取同学们的作文,再由团支书交给我班班主任严浩老师进行评选,选出一位最佳者,由班里购买小礼物进行奖励。

在此次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认真及时的写了观后感。

老师也积极配合我班工作。

此次的评选活动仅仅是一次作文比赛,更是一次自我反思,我们从那些感动中国的好人身上学习到了什么,该怎样面对自己在生活、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怎样树立目标,实现目标。

我们借此作文比赛,让同学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将那一串串感动,一次次的激情澎湃梳理成文。

将那些激励与心动写在纸上,刻进心里。

让我们更理智,更勇敢的走下去。

生物技术一班2012.3.20篇二:感动中国人物通讯胡忠谢晓君在高原上播种希望的格桑花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坚守雪域高原支教,他们把工作关系转到当地,带着女儿扎根塔公草原,在高原播种希望的格桑花。

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和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这对爱心夫妇的颁奖词是: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十二年前的一次旅行,谁都不会想到,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2000年,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化学教师胡忠和音乐教师谢晓君夫妇女儿出生了。

孩子8个月的时候,胡忠对妻子说:“国庆大假我们去甘孜塔公草原旅游吧,也好给孩子断奶。

”就这样胡忠夫妇踏上了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

一路上,谢晓君被塔公草原美丽的景色所倾倒,但更触动她内心的是,在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谢晓君看到了众多孤儿渴求知识的双眼。

回来的路上,这对夫妇并没有怎么说话。

后来,丈夫胡忠告诉妻子,自己其实哭了一路。

在和妻子商量后,胡忠向学校提交了辞职信就去西康福利学校任教了,虽然孩子还不到一岁,“当时也没考虑什么,虽然谢晓君跟孩子离不开丈夫的照顾,但谢晓君选择了无条件支持丈夫。

只是觉得那些孤儿太可怜了,他们需要老师啊。

”妻子谢晓君这样说。

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胡忠终于来到了学校所在地——康定县塔公乡。

孩子们正围在一起跳锅庄,都穿着红色运动服,很灿烂。

看到他,就上来献哈达。

后来才知道,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老师和学生们把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锅庄和哈达也是特别准备的。

孩子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就会留下来。

这种对老师强烈的渴望,让胡忠既感动,又心酸。

胡忠到校后一开始教数学和汉语。

孩子们很小,有的一点儿汉语都不懂,他只能从汉语拼音教起。

除了教材里的内容之外,胡忠还要教同学们如何与人交流,怎么做才算对人有礼貌,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胡忠还搬到男生寝室里,督促他们洗漱、换洗、打扫房间等。

有个小男孩叫香仁,尿床的习惯一直改不掉,每天都要扛着被褥去晒。

为了让他养成起夜的习惯,每到凌晨一点胡忠都要下床去叫醒他上厕所。

那时候教室是低矮的平房,冬天很冷,胡忠就找来板子把漏风的地方堵住,否则会冻得没办法上课。

课余时间,胡忠当孩子们的足球教练、带孩子们爬山、野营,还教孩子们唱歌,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神话故事。

思想品德课上,胡忠教孩子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一天,胡忠抱着吉他给孩子们唱歌,虽然并不懂唱的是什么,但孩子们很安静很认真地听,这让他非常感动。

胡忠的岗位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这里的孩子学数学非常难。

很多孩子不会说汉语,而他又不会说藏语,连说带比划才勉强把课上下去。

在师资非常短缺的西康福利学校,胡忠先后教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化学和音乐等课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在成都的妻子谢晓君始终没有等来丈夫回家的消息。

因为在高原上,有一群孩子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

从胡忠到西康福利学校任教后,他的妻子的所有假期都是在西康福利学校度过的。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

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那些孩子们纯净的眼神让谢晓君为之动容,难以割舍。

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

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第一年,她担任的是音乐老师、自然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

对于一直在成都最好中学教书的谢晓君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转型。

不仅要当好一名老师,还要给这些孩子当“妈妈”。

在家从未踩过缝纫机的她学着在缝纫机上给孩子们做鞋垫。

一双鞋垫她要做半天,但当看到孩子们拿到鞋垫时欣喜的眼神,谢晓君感到由衷的快乐,于是为孩子们做了几十双鞋垫。

在这样的时光中,三年很快过去了。

到了2007年2月,谢晓君经过与家人的协商,最终决定,将工作关系调入康定,成为康定县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

这年的春天,她也把自己的女儿带了过来。

自己住教师宿舍,女儿住学生宿舍。

女儿在学校喊她“老师”,“我的女儿和学生是一样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她说。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可是她就是这样带着自己的女儿与丈夫一起守护着学校的那群孩子,不离不弃。

学校所在的塔公草原海拔3800米,一年里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下雪,条件非常艰苦。

胡忠每天与藏族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高原上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因为是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

即使后来当上了校长,他也没有工资。

胡忠说:“大城市里并不少我一个,但藏区真的需要教师。

”对孩子的付出,让他感到很满足。

寒来暑往,12年间,胡忠只回过5次成都,他68岁的妈妈和85岁的外婆相依为命。

一提起这些,胡忠便忍不住落下泪来。

他目前是西康福利学校的校长,是100多名孤儿的“爸爸”。

学校就是孤儿的家,即使寒暑假,他也不能离开。

今天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

木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50名,校舍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

胡忠教过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其中有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

常年的高原生活,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满头银丝。

截止到2012年,胡忠12年、谢晓君5年的高原生活已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脸颊上两块鲜艳的高原红。

在胡忠夫妇两个人眼中,两腮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像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幸福地开放。

高原的阳光最美,这里的孩子笑容最灿烂,胡忠和谢晓君最喜欢看到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那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

胡忠和谢晓君相信:“爱心是幸福的源泉,爱心会传递下去。

”他们会继续坚守在高原,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篇三:十大风云人物通讯稿“十大风云人物”事迹报告会举办圆满成功 2013年5月20日晚19点整,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在鸣飞堂二楼举办了“十大风云人物”事迹报告会,出席本次报告会的有学生工作指导教师尹航老师,各学生组织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以及大一大二年级学生。

此次一共有九名毕业生当选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风云人物”,他们分别是:赖显明、于皓、钱雪妮、刘亚娇、骆坚坚、赵颖、申映雪、田野及温佩。

这些同学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报告了自己发奋学习和认真工作后所取得的成绩,谈到了自己对于面临毕业努力求职、成功考研等方面的经历,同时与台下观众分享了自己四年来不平凡的大学生活,深情的表露了他们对身边人的感谢和对青春的热爱,并对低年级同学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指导。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让听众为之感动,收获颇丰。

大会结束前,尹老师对本次报告会做出总结,他表达了对所有毕业生的美好祝福,预祝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和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同时他强调全院应该以上九位优秀毕业生为奋斗的榜样和目标,坚定信心,在今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争取在毕业之际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篇四: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我们永远的砥柱——记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胡孝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

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三中学的中流砥柱!一、临危受命,激流勇进二、千头万绪,有条不紊内初班的事务是繁杂而琐碎的,接收学生包裹、生病住院、宿舍卫生和安全、学生经济状况摸底调查、生活老师培训、家长来访、节假日管理、公物保护等等,作为主管内初班的第一责任人,肩上的重担可想而知,为了打造一支一流的宿管处团队,制度建设首当其冲。

为此,制定了《克拉玛依第三中学宿管服务部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生活老师须知》、《生活老师守则》《宿舍区学生会对生活老师考核表》、《年度宿管服务部工作计划》、《优秀住宿生和文明宿舍评选办法》等,使内初班的管理工作有理有度,纲举目张,忙而不乱。

但只有管理的条例还远远不够,更多的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仅2007至2008学年度上学期,阿校长就召开学生思想教育会议18次,找学生谈话731次,每天对170个宿舍的卫生、纪律、公物检查两次,作好记录并及时反馈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就达1000多人次,召开生活老师会议6次,宿舍长会议16次,并且还要经常性地结合《教师法》对生活老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在阿校长的带领下,到今年年底,宿管处累计给学生发放包裹8000件以上,缝补衣物2000件以上,清洗学生冬装超过3000件,接待学生家长2600多人次,发放学生汇款100万元以上,而让人叹服的是在如此众多的事务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例差错。

可以想象,在内初班的工作中,阿校长和生活老师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

三、不计私利,无怨无悔内初班是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在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回族、乌孜别克、克尔克孜等民族的孩子们,而阿校长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她经常说:“其实,我们没有民族的差别,我们在这里做的一切就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好事,维护稳定的大事,因为内初班没有小事!”五年多来,阿校长每个月都从自己悉数不多的工资拿出三五百元钱,带着表现优秀而家庭又特别贫困的各族学生“改善伙食”;遇到重大节假日,阿校长还会带40到50名特别贫困的同学到自己家去过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节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