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策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在银行与保险公司股权融合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银行保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简要介绍了国外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和先进经验,进而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银行保险;保险业务

1.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一种战略选择。银行保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此时欧洲的政策法律环境与金融经济环境为银行保险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欧洲银行保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代理销售阶段

该阶段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短期销售协议,协议期限短,合作模式局限于销售层次。这种合作方式自由度大、不稳定。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战略联盟阶段

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签订长期协议,制定相关战略,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双方共同进行

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销售渠道管理的一体化程度更高,增强了合作的稳定性。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今):股权渗透阶段

这一阶段银行保险蓬勃发展,银行与保险公司经过交叉持股、相互收购、兼并及合并,或者通过保险公司设立银行、银行设立保险公司等新建方式,来实现银行和保险公司更高程度一体化的经营。

2.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现状

2.1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5年-2000年):探索阶段

从1995年开始,部分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为扩大业务、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到2000年,国内所有保险公司基本都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代理销售保

险合作关系。但这一时期的银行保险以代收保险费为主,产品形式单一,合作模式简单。

第二阶段(2000年-2003年):高速成长阶段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开拓一条除个人营销和团体保险之外新的销售渠道,因此出现了银行与保险合作的模式,即此后出现了“银保合作”的热潮。打开了保险市场的发展渠道,合作范围逐步扩大,产品逐步增多,业务量呈跳跃式增长。

第三阶段(2004年-今):瓶颈与深层次合作阶段

从2004年至今,在银行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的

不规范,产品结构不合理,合作模式受局限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与此同时,在国务院颁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已不单纯停留在业务往来方面,而是渗透至股权结构,呈现出混业融合的趋势。

2.2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银行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推动保险规模增长的有力支柱。

据中国保监会的资料,2000年全国银行保险保费仅为7亿元,随后,银行保险业务在保险市场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到2002年末,我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跃至468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5.33%。2003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为764.91亿元,为当年保险保费总收入增速做出了29.22%的贡献,占保险保费总收入的19.71%。即便是2006年我国资本市场进入牛市,在资金大量转移的情况下,银行保险业务仍然实现保费收入1175.5亿元,占保险保费总收入的

20.84%。直至2008年,银行保险保费收入所占保险保费总收入的比例达到顶峰,而后的2009年至2010年出现逐年递减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保险行业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发展期缴型、保障型品。期缴产品销量增加后,导致保费收入的减少。

在银行保险产品引入我国的初期,各金融机构在银行柜台销售的银行保险产品主要是长期寿险以及投资连结分红类保险两种。近年来,银行保险不断设计出符合市需求并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新产品,

保险产品日益丰富和成熟,万能险、健康险、养老险等保险品种渐次登上银行柜台,银行保险已经由单一传统的储蓄分红型产品发展成为集保障型、投资理财型和储蓄分红型等多险种互为补充的保险生力军。银行保险在保险品种和营销方式上不断丰富和推动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经过几年的起伏,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跟国际同业相比,我国银行保险所占的份额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层次、产品研发创新、保险产品与金融产品的联合营销以及银行自身的激励机制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

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3.1 我国银行保险尚处于不稳定合作阶段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合作还停留在协议合作为主、战略联盟为辅的层面上。具体说来,当前我国的银行保险关系较为松散,融合程度相当有限,合作范围和内容仅限于外部,大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将保险销售仅仅放在代理的位置,且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都是一年期的代理协议,没有具体详细的长期合作规划,这种随意性很强的短期协议根本无法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银行保险合作流于形式而无实质。

3.2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市场份额较低

在银行保险业最为发达的欧洲国家,通过银行渠道完成的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占人寿保险保费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60%,而我国银

行保险完成的寿险手续费收入只占人寿保险保费总收入的30%多,虽然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业务发展中存在剧烈波动和起伏,而且业务发展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3 银行发展保险业务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要想实现业务的发展与利润的增长,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和信用平台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必然的选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然而在实践上,受传统业务考核方式的影响,完全适合保险业务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财务核算方式上,适合保险业务的分配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银行保险业务的考核激励远没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

3.4 银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营销能力低

3.4.1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国内保险公司大多选择现有的保险产品委托银行代理销售,而较少专门针对银行客户的特点设计开发真正的银行保险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实际效果。

在居民比较关注的财产险方面,银行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房贷和车贷责任险上。虽然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改善这一状况,也相继推出了一些改进型的产品,但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偏少、同质和单一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与当前银行保险市场和客户在养老、医疗、意外责任和理财等方面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3.4.2 销售中误导现象较为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