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赠刘景文》拼音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 )给liú()老师.(2)歪xié( )的小jìng( )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 )挺立.(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yóu )残.菊(cán c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 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 (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5)知有儿童挑促织.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2)“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3)“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美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4)“知有儿童挑促织”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想到的.( )(5)《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刘景文是作者的好朋友.( )7.根据情境写诗句.(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 .”(2)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秋草枯黄.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时,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 .”中描写的那样吗?(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代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8.根据意思写诗句.(1)(我让车)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 . .(3)夜深了,篱笆深处,灯火闪烁,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 .(4)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阅读理解.(一)山行. , .. , .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3.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4.这首诗主要写了寒山、、、枫林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 , .”.(用原文诗句回答)6.诗中将和作比较,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7.诗人先写远处的“寒山”“”“”“”,再写近处的“”,按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赠刘景文. , .. , .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的是时节的景色,作者是代诗人 .3.诗中,作者描写了、、、四种景物.4.诗句中“擎”读( ),意思是( )A. 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5.第三、四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两句诗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的萧瑟景象.6、下列被称为花中君子的是( )A、橘 B、桃 C、菊 D、荷7、橙黄橘绿时是( )时节.A、初秋 B、仲秋 C、初冬 D、深冬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B.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劝勉之情.(三)夜书所见. , .. , .1.默写古诗.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诗中,诗人听到的是“”,看到的是“”,想到的是“”.①篱落一灯明②梧叶送寒声③儿童挑促织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A.思念友人B.赞美秋天C.思念家乡D.赞美儿童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诗句中形容声音的词语是“”.(2)通过“”“”,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6.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7.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赠送刘2.斜径残菊霜3.院子印规则排列2.jìng zēng yóu cán zèng xiétiǎo júchéng3.②③⑥①④⑤4.寒赛径经橙残钱增赠5.(1)-(4)CCAB (5)B D6.√××√√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二(一)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动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唐杜牧3.秋天三四4.石径白云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6.枫叶二月花7.石径白云人家枫叶由远及近8.晚秋的枫林中,那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时的鲜花还要红艳.(二)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深秋宋苏轼3.荷、菊、橙、橘4.A D5.比喻荷尽菊残6.C7.C8.B(三)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止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2.宋叶绍翁自己的家乡3.②①③4.C5.萧萧寒声秋风秋季6.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蟋蟀,也叫蛐蛐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是孩子们在捉蟋蟀7.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古诗

赠刘景文古诗

《赠刘景⽂》是北宋⽂学家苏轼创作的⼀⾸七⾔绝句。

这⾸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的⼀⾸勉励诗。

整⾸诗描绘了送别时的⼼理变化。

下⾯⼩编为⼤家分享了⼀些精彩的赠刘景⽂古诗相关内容,仅供⼤家参考。

赠刘景⽂古诗1 赠刘景⽂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①刘景⽂:刘季孙(1033~1092),字景⽂,祥符(今河南开封)⼈。

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林 话》卷下)。

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

因苏轼荐知隰州。

仕⾄⽂思副使。

七年,卒,年六⼗。

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刘平传》。

刘景⽂的⽗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

②擎:举,向上托。

(擎⾬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

⑤盖:车盖,这⾥⽐喻荷叶。

译⽂荷叶败尽,像⼀把遮⾬的伞似的叶⼦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机勃勃。

别以为⼀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鉴赏这⾸诗是诗⼈写赠给好友刘景⽂(名季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与“犹有”形成强烈对⽐,突出菊花傲霜⽃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赠诗的⽬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这⼀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法相⽐的。

诗⼈这样写,是⽤来⽐喻⼈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成熟、⼤有作为的黄⾦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好时光,乐观向上、努⼒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三语上4.《古诗三首》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必考题型周计划(第三周)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三语上4.《古诗三首》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必考题型周计划(第三周)

作者甄珠,暗藏记号,转载必究统编版三班级语文上册必考题型周方案名师原创连载(第三周)(课文:4.《古诗三首》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标准化试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水洼.(wā)脚印.(yìn)B.凌.乱(lín)增加..(zēng )C.棕.色(zōng )雨靴.(xuē)D.缤.纷(bīng)熨帖..(yùtiè)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选择..[tiāo]: [tiǎo]: .3.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一”。

(1)他经常在图书馆挑.(tiāo tiǎo)选自己感爱好的书,挑.(tiāo tiǎo)灯夜读。

(2)那家店铺.(pū pù)的门前铺.(pū pù)着红色的地毯。

(3)在弯曲.(qū qǔ)的小河边,一位姑娘正在唱着一曲.(qū qǔ)动听的歌。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车坐爱枫林晚晩。

( ) A.坐下 B.乘车 C.由于(2)荷尽已无擎雨盖。

( ) A.终点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由于。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

(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知有儿童挑促织。

读音是()A.tiāo B.tiǎo意思是()A.挑 B.拨弄6.推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 )(2)“寒山”指的是作者所巡游的山的名字。

( )(3)“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秀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和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和同步练习

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二、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三、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四、理解诗意: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字词解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生】产生,生出。

“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

【坐】因为。

诗词大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诗歌主题:《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精彩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小学语文三年级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①

小学语文三年级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①

小学语文三年级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①第一单元一、看拼音写词语zǎo chen chuān dài xiān yàn fúzhuāng dǎbàn jìngài ()()()()()()guóqíjiào shìlǎng dúān jìng shùzhīhào qízhāo yǐn ()()()()()()( ) cūzhuàng yǐng zi zhèn yǔhuāng yětiào wǔkuáng huān ()()()()()()gōng kèhùxiāng shuāng bìjíjímáng máng zìrán néng gòu ()()()()()( )二、多音字()()()打好假()()()()()()背圈挨()()()三、形近字辨析服(壮装) 安(静净) (停亭)留 (影景)子(荒谎)野(扬杨)起双(臂壁) (例列)如(诫戒)尺严(历厉)四、近义词鲜艳——()飘扬——()敬爱——()安静——()粗壮——()轰响——()碰触——()照例——()流利——()清楚——()绚丽多彩——()五、反义词鲜艳——()安静——()古老——()洁白——()湿润——()流利——()急急忙忙——()六、词语扩展描写颜色的四字词语()()多彩()()缤纷()光()色()颜()色表示课外活动的词语()孔雀舞()游戏()足球()篮球AABC式的词语( )( )飘扬 ( )( )有条( )( )在目( )( )向荣AABB式的词语( )( )忙忙 ( )( )单单( )( )齐齐( )( )跳跳( )( )藏藏“一……不……”形式的词语一字不()一()不响一言不()一动不()一()不拔带有“无”字的四字词语()()无声一()无际一览无()万无一()七、日积月累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 统编版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二单元)( 有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 统编版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二单元)( 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第一、二单元月考素养抽测卷时间:80分钟满分: 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积累与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qīng chén pái lièān jìng,一队整齐的蚂蚁走在路上,周围非常chéng zi gǎn jǐn luò huāng 突然,一个大从天而降,吓得蚂蚁们而逃。

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挑.战(tiǎo) 挑.水 (tiāo) 坪坝.(bà) 罚.站 (fá)B.圈.套(quān) 圈.养(juàn) 照例.(liè) 挨.打(āi)C.放假.(jiǎ) 假.装(jià) 赠.送(zèng) 缤.纷( bīn)D.背.诵(bèi) 背.负( bēi) 掠.过(luè) 糊.涂(fú)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倾斜石经粗壮天高云淡B.车票演凑院墙金桂飘香C.跳舞服装规则层林尽染D.综色风霜留意扬起双臂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凶残.残.酷残.缺B.铺.床铺.平铺.好C.紧.张拉紧.手头紧.D.淡.绿淡.酒冷淡.4.对于如何读好句子“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真的”可以处理成慢读来强调。

B.“真的”“地下的”要读成重音。

C.“觉得”后面要停顿。

D.“妈妈”“上学”要读成重音。

5.下列描写林中牧童天真快乐的诗句是 ( )。

1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C.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D.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青树下的小学》用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心。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6题;共63分)1.(8分)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anɡlú yáxiǎo xīméi zijiǎn shǎo róng huàyàn zi chóng gāo2.(6分)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泥融(rónɡ nónɡ) 惠崇(cónɡ chónɡ) 芦芽(lú nú)梅子(méi mén) 泛舟(fàn fàng) 不减(jǎn jiǎn) 3.(12分)比一比,在组词。

俏()尖()掠()拂()聚()泳()悄()尘()凉()佛()骤()咏()4.(8分)我会查字典:(1)(1分)“梅”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它是结构的字,我会组词:、。

(2)(1分)“溪”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我会用这个字组词。

5.(16分)选字填空。

①芽牙发树刷齿②惠思想念贤实③梅海大蜡杨水④短豆小子长黄6.(1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分)《绝句》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表现“清内徐徐、花草芬芳”的诗句是。

(2)(1分)《三衢道中》的作者是诗人,作者在诗时描述了山行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心情。

(3)(1分)《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等景物。

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24分)7.(11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分)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

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如《》《》。

(2)(1分)这是一首题画诗。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谁)画的一幅描绘的画。

下面三幅图中,最符合这首诗大意的是(填序号)。

(3)(2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诗人的好朋友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对对方的尊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相当于“您”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 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 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 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 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聆感谢听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 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 形成强烈对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 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 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 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切不要志志消沉、安自菲薄。
指导书写
发挥想象
1.根据描述诗意,你来说说是那 句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 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诗人借景喻人,通过歌咏这些景物, 来含蓄地称赞刘景文的品格的高尚。
全诗集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真 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作业布置
一、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二、任选一项 1.写一首小诗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 2.搜集杜牧的古诗,借助相关资 料自学。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
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 居士,所以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 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 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 诗吧!
赠刘景文
宋·苏轼
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
3.分享交流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同步课时练 【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同步课时练 【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第四课古诗三首一、读拼音,写词语。

hán fāng zèng sòng shí jìng jān zāshuāng yè二、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停车坐爱枫林晚()2.荷尽已无擎雨盖()3.菊残犹有傲霜枝()4.夜书所见()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红于”与“红如”相比较,()A.意思相同。

B.意思不同。

(2)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诗人()A.辛苦劳累。

B.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去。

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人名)。

(2)“橙黄橘绿”说明()A.秋天色彩丰富,很美。

B.作者喜爱这两种水果。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了解到。

七、写出诗句的意思。

1.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__________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_____八、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橘子的词语

描写橘子的词语

描写橘子的词语:橙黄桔绿、南橘北枳、淮橘为枳、橘化为枳、逾淮之橘。

1、橙黄桔绿【拼音】:chéng huáng júlǜ【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

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示例】:到了~的时候,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2、南橘北枳【拼音】nán júběi zhǐ【解释】枳:落叶灌木,果实味苦酸,球形。

古人认为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

后用来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举例造句】名谓南橘北枳,便分两等,乃风俗之不等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五3、淮橘为枳【拼音】huái júwéi zhǐ【解释】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举例造句】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者,则又何也?——严复《原强》4、橘化为枳【拼音】júhuàwéi zhǐ【解释】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举例造句】你知道“橘化为枳”的道理吗?5、逾淮之橘【拼音】yúhuái zhījú【解释】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翻译拼音版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翻译拼音版

赠z èng 刘l i ú 景j ǐng 文w én / 冬d ōng 景j ǐng【 作 者 】 苏s ū 轼s h ì 【 朝 代 】 宋s òng荷h é 尽j ìn 已y ǐ 无w ú 擎q íng 雨y ǔ 盖g ài ,菊j ú 残c án 犹y óu 有y ǒu 傲ào 霜shu āng 枝z h ī 。

一y ī 年ni án 好h ǎo 景j ǐng 君j ūn 须x ū 记j ì ,最z u ì 是s h ì 橙ch éng 黄hu áng 橘j ú 绿l ǜ 时s h í 。

译y ì 文w én :荷h é 花hu ā 凋di āo 谢x i è 连li án 那n à 擎q íng 雨y ǔ 的d e 荷h é 叶y è也y ě 枯k ū 萎w ěi 了l e , 只z h ī 有y ǒu 那n à 开k āi 败b ài 了l e 菊j ú 花hu ā 的d e 花hu ā 枝z h ī 还h ái 傲ào 寒h án 斗d òu 霜shu āng 。

一y ī 年ni án 中zh ōng 最z u ì 好h ǎo 的d e 景j ǐng 致z h ì 你n ǐ 一y ī 定d ìng 要y ào 记j ì 住zh ù , 最z u ì 美m ěi 景j ǐng 是s h ì 在z ài 秋q i ū 末m ò 初ch ū 冬d ōng 橙ch éng 黄hu áng 桔j ú 绿l ǜ 的d e时s h í 节j i é 啊ā 。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合肥师范附小四?
写作背景
•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别人又叫他苏 东坡。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景文,刘景文是 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刘景文已 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苏轼就邀 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 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 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 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 景文》。
诗人写作目的
本诗借菊花和荷花这两种品行高洁 的代表赞美友人历经磨难不丧志的品 行,表达对朋友的寄赠与互勉,勉励 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
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吟诵古诗(悟诗 品诗 )
• 要求:在美妙的音乐中与同 伴合作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诵 读古诗。(可打拍子读,踏 步子读,击掌对读,)
再读古诗(知诗 想诗)
要求:
1.自由读,“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想象诗歌所 描绘的画面。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的景 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 zèng liú qíng jú cán
•赠 刘 擎 菊 残 • yóu jūn chéng jú •犹 君 橙 橘
菊花 擎着 橘子 橙子
赠送
犹如 君子姓刘 残缺
1.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时任两浙兵马都 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 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荷尽: 3.擎: 4.菊残: 5.君:
初读古诗(读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古诗三首》(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古诗三首》(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课时练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________)cán jú(________)shuānɡyè(________)zènɡsònɡ(________)chénɡsè(________)shíjìnɡ(________)2.辨字组词。

首(________)刘(________)君(________)道(________)对(________)军(________)径(________)增(________)桃(________)经(________)赠(________)挑(________)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 ②xíng 人行.道(_____)银行.(_____)步行.(______)(2)“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____)到处.(_____)处.理(_____)4.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行:___________ 远上:_____________ 寒山:___________ 石径:______________ 荷尽:___________ 菊残:______________ 傲霜:_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____ 客情:___________ 促织:______________5.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您要记住啊,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就是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初冬时节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阵阵飒飒的梧桐叶响,传送着秋的声音;江面上凄冷的秋风,引起我无尽的思乡愁情。

《赠刘景文》全文与注释

《赠刘景文》全文与注释

《赠刘景文》全文与注释《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之诗。

全诗内容如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下面我们来逐句进行注释:“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指荷花凋谢,“擎雨盖”指荷叶。

意思是荷花已经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这句诗描绘出了秋末时节荷花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残”即菊花枯萎,“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在寒霜中依然挺立。

虽然菊花已经残败,但枝干仍然在寒霜中傲然挺立。

此句通过对菊花残枝的描写,展现出菊花坚韧的品质。

“一年好景君须记”,“君”指刘景文,这一句是诗人对刘景文说: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这里的“好景”并非只是指眼前的秋景,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寓意。

“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描绘了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丰收景象。

这是说,最美的景色正是在橙子变黄、橘子将黄犹绿的秋冬时节。

这句诗既是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也是在告诉刘景文,人生即便到了暮年,也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拥有美好和价值。

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是有一定的背景和深意的。

当时刘景文已年逾五十,仕途不顺,苏轼借此诗鼓励他要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前两句通过荷花与荷叶的凋零和菊花残枝的傲霜对比,突出了菊花的坚韧。

后两句则通过“一年好景”与“橙黄橘绿时”的对比,强调了秋冬时节独特的美和价值。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季节变化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

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再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它营造出了一种既略带萧瑟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秋末的景象虽有凋零之态,但又蕴含着丰收的喜悦和生命的顽强。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这首诗具有很深刻的启示意义。

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好,我们不应因一时的困境或挫折而灰心丧气,而要像菊花那样,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新部编版三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1(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给liú()老师。

(2)歪xié()的小jìng()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挺立。

(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增.添(zēng zhēng)犹.如(yoūyóu)残.菊(cán chán )赠.送(zèng zhèng)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判断。

苏轼《赠刘景文》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赠刘景文》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赠刘景文》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北宋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时任两浙兵马都监。

擎雨盖:喻指荷叶。

擎,举,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冻,不为寒霜所屈。

【大意】
池塘的荷叶早已衰败,枯萎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

菊花亦已凋残,但那傲霜挺拔的枝干依然在寒风中挺立。

请记住,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景象还是在橙黄橘绿的深秋时节啊!。

成语故事小精读:橙黄桔绿的详细解释

成语故事小精读:橙黄桔绿的详细解释

橙黄桔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中国成语古今同用,百代甄选,留存者皆为精华,传承至今。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常用成语之【橙黄桔绿】,真正看完的同学,马上就能学会橙黄桔绿的拼音、意思,并且了解其出处、用法、能举例造句。

【成语】:橙黄桔绿橙的成语、绿的成语接龙
【拼音】:chéng huáng júlǜ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

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举例造句】:到了橙黄桔绿的时候,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拼音代码】:chjl
【近义词】:橙黄橘绿
【用法】:作定语;指秋季景物
“橙黄桔绿”这个成语讲完了,同学们学会了吗?
成语是浓缩的历史,学习和运用它能使我们知古鉴今,了解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

同时,绝大多数成语
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学习先贤智慧,更能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