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变化是()。
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固态变为液态D. 液态变为固态答案:A2. 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
A. 降低温度B. 提高压力C. 降低压力D. 吸收热量答案:B3. 在制冷系统中,节流阀的作用是()。
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降低压力D. 提高温度答案:C4.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状态变化是()。
A. 液态变为气态B. 气态变为液态C. 固态变为液态D. 液态变为固态答案:B5.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降低压力D. 控制流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经历的状态变化包括()。
A. 蒸发B. 压缩C. 冷凝D. 节流答案:ABCD2. 制冷系统中常见的制冷剂有()。
A. 氨B. 二氧化碳C. 氟利昂D. 丙烷答案:AC3. 制冷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包括()。
A. 制冷剂泄漏B. 压缩机故障C. 系统堵塞D. 电源问题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答案:正确2.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答案:正确3. 节流阀在制冷系统中是用于增加压力的。
()答案:错误4.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作用是降低温度。
()答案:错误5.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只经历液态和气态的变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案: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冷凝过程,高压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由气态变为高压液态;节流过程,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阀降压降温,变为低压液态;蒸发过程,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实现制冷。
2. 制冷剂泄漏会对制冷系统产生什么影响?答案:制冷剂泄漏会导致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量减少,从而影响制冷效果,降低系统的制冷能力。
制冷与低温原理第2版考试复习题

制冷与低温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叫做。
2、把热量从被冷却物体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完成这种功能的工作介质称为,也叫做制冷工质。
3、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4、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5、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二、选择题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普通制冷B .深度制冷C .低温制冷D .超低温制冷2、()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B .液体过冷C .回热循环D .蒸气有效过热3、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B. LC. RD. Z4、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 .竖直线B .水平线C .向右下曲线D .其它曲线5、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6、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B .压缩机和冷凝器C .冷凝器和膨胀阀D .膨胀阀和蒸发器7、盐水作为载冷剂使用时的主要缺点是()。
A.腐蚀性强B.载热能力小C.凝固温度较高D.价格较高8、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将增加。
A.制冷量B.压缩机功耗C.吸气质量体积D.制冷剂的循环量9、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是在()下吸热汽化的。
A.等温等压B.等温不等压C.等压不等温D.不等温不等压10、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称为()。
A.饱和蒸气B.干饱和蒸气C.过热蒸气D.过冷蒸气11、选择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原因是()。
A.高压过高B.低压过低C.压缩比过大D.压缩比过小12、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温度的关系是()。
A.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大B.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小C.蒸发温度低开启的度大D.开启度调定后不变13、工质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不变,只是相态变化,这种传递的热量称为()。
制冷期末试题及答案

制冷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是()。
A. 气态B. 液态C. 气液混合态D. 超临界态答案:C2. 以下哪个设备不是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蒸发器D. 冷却塔答案:D3.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高压液态变为低压气态的过程称为()。
A. 压缩B. 冷凝C. 蒸发D. 膨胀答案:D4. 制冷剂R22的沸点(在1大气压下)大约是()。
A. -40.8℃B. -29.8℃C. 0℃D. 100℃5. 在制冷系统中,用于降低制冷剂温度和压力的设备是()。
A. 蒸发器B. 冷凝器C. 膨胀阀D. 压缩机答案:B6. 下列哪种制冷剂属于环保型制冷剂?A. R22B. R134aC. R12D. R410A答案:B7. 制冷系统中,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部件是()。
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膨胀阀D. 蒸发器答案:C8.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状态是()。
A. 气态B. 液态C. 气液混合态D. 超临界态答案:B9. 制冷系统中,用于吸收制冷剂蒸气的部件是()。
B. 蒸发器C. 压缩机D. 膨胀阀答案:B10. 制冷系统的效率通常用()来衡量。
A. 功率B. 能效比C. 压力D. 温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答案:热量2.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依次是______、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
答案:压缩机3. 制冷剂R134a的ODP值(臭氧消耗潜能)是______。
答案:04. 制冷系统中,用于降低制冷剂温度的设备是______。
答案:冷凝器5.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______有关。
答案:压力6. 制冷系统中,用于提高制冷剂压力的设备是______。
答案:压缩机7. 制冷剂R410A是一种______制冷剂。
答案:混合8. 制冷系统中,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部件是______。
国科大《制冷与低温原理》研究生期末考试题库

国科大《制冷与低温原理》研究生考试题库(2017级)制冷与低温基础部分:1、按照国际制冷学会的建议,普冷与低温的分界温度是多少?答:按照国际制冷学会第13届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普冷与低温的分界温度是120K。
2、请举出几个制冷与低温的应用领域。
答:制冷技术的应用:(1)大中型建筑物的中央空调;(2)工业空调;(3)住宅空调;(4)运输空调;(5)食品贮藏与配送;(6)食品加工;(7)化学工业和加工工业;(8)制冷的特殊应用:制冰机、滑冰场、建筑工业(青藏高原筑路采用“冻土法”);医疗卫生(如药品疫苗冷藏保存)低温技术的应用:(1)能源与交通(如液化天然气、核聚变中利用大型低温超导磁体对聚变反应器中的高温等离子体进行磁约束、超导列车、低温液氢燃料等);(2)航空与航天(如用液氧做火箭推进剂、高真空环境要用低温泵产生、航天飞机用液氢和液氧做推进剂、高空军用飞机上的液氧呼吸机、冷氮气的低温风洞等);(3)科学实验(超低温状态下的电子偏离实验、超导性理论的研究等);(4)工业(如液氧用于钢铁工业、金属的切割、采用纯痒进行活水处理、液氮速冻高档鱼虾、液氮还可用于汽车轮胎和橡胶制品的再利用处理等);(5)生物医疗(血细胞的低温保存、手术中低温麻醉、以及骨髓、组织、肿瘤细胞和皮肤的低温冷冻保存等)。
3、请给出氦、氢、氖、氮、氧、氩、甲烷的正常沸点温度、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数据(考试重点)。
答:(1)氦的正常沸点温度4.25K、临界压力0.227MPa和临界温度5.15k(2)氢的正常沸点温度20.35k、临界压力1.297MPa和临界温度33.15K(3)氖的正常沸点温度27.108K、临界压力2.65MPa和临界温度44.4k(4)氮的正常沸点温度77.35K、临界压力3.3944MPa和临界温度126.15K(5)氧的正常沸点温度90.15K、临界压力5.046MPa和临界温度154.55K(6)氩的正常沸点温度87.29K、临界压力4.86MPa和临界温度151.15K (7)甲烷(R50)的正常沸点温度111.65K、临界压力4.65MPa和临界温度-190.65K 4、请给出R12、R22、R290、R600a、NH3、CO2等工质的正常沸点数据,并评述比较一下它们的温室效应(GWP、ODP)、可燃性等。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a=WrWr‒Wa24.放气范围P173:Wr-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二、填空题:1.按照获取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K以上为普冷;()K为深冷或称低温;()K以下为极低温。
制冷与低温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2、过热使循环的比功,冷凝器单位热负荷,制冷剂流量,容积效率。
3、液体汽化制冷方法主要有、、、。
4、若环境温度升高,则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容积功,蒸发温度。
5、对各种制冷剂,若冷凝温度不变,当时压缩机耗功最大。
6、限制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最低蒸发温度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
7、HCFC21的分子式为CHFCl2,R134的分子式为,CH2CF4的符号为。
二.选择题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B.深度制冷C.低温制冷D.超低温制冷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A.蒸气压缩式制冷B.气体膨胀制冷C.蒸汽喷射制冷D.吸收式制冷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A.活塞式压缩机B.螺杆式压缩机C.回转式压缩机D.离心式压缩机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A. 油分离器B. 气液分离器C. 空气分离器D. 过滤器5、()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蒸气有害过热B.液体过冷C.回热循环D.蒸气有效过热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B. LC. RD. Z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竖直线B.水平线C.向右下曲线D.其它曲线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A.气缸直径B.活塞位移C.活塞行程D.余隙容积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B.压缩机和冷凝器C.冷凝器和膨胀阀D.膨胀阀和蒸发器11、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高()℃。
A.3~5 B.5~10 C.8~12 D.10~1512、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停机操作关闭有关供液阀,待蒸发压力降至()Mpa时,关闭压缩机吸气阀。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低压低温状态变为高压低温状态的过程称为:A. 压缩过程B. 冷凝过程C. 膨胀过程D. 蒸发过程答案:A2. 下列哪种制冷剂属于环保型制冷剂?A. R22B. R134aC. R12D. R410A答案:B3. 制冷系统中,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部件是: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膨胀阀D. 蒸发器答案:C4.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其状态变化为:A. 从液态变为气态B. 从气态变为液态C. 从固态变为液态D. 从固态变为气态答案:A5.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A. 吸收热量B. 释放热量C. 压缩制冷剂D. 膨胀制冷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制冷系统中,下列哪些部件可以进行热交换?A. 压缩机B. 冷凝器C. 膨胀阀D. 蒸发器答案:B D2.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经历的四个基本过程包括:A. 压缩B. 冷凝C. 膨胀D. 蒸发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A. 制冷剂的充注量B. 环境温度C. 制冷剂的种类D. 制冷系统的密封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其压力会降低。
(对)2.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作用是相同的。
(错)3. 制冷剂的充注量越多,制冷效果越好。
(错)4.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后,其温度会降低。
(错)5. 制冷系统中,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
答案: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是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通过相变过程实现制冷效果。
2. 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案: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使其从低压低温状态变为高压高温状态。
3.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制冷剂,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1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1第三章蒸气压缩式制冷(1)一、填空题1.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中,制冷系统由(),(),()和()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并用管道将它们串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2.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以上的低温。
3.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节流过程产生的蒸气是()出来的,该蒸气通常称之为(),它在蒸发器中几乎不产生()作用。
4.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线,在两相区是()线,在过热区是()线。
5.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中可以看到,在过热区,蒸气的过热度越大,其等熵线的斜率越()。
6.制冷机的性能主要用(),()和()反映。
7.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或节流后所形成的蒸气的干度越(),则循环的单位制冷量越大。
(填大,小,不变)8.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对某一具体的制冷剂来说,理论循环的蒸气比体积v1随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的降低而()。
若冷凝温度已经确定,则单位容积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比功与()和()有关。
10.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越(),蒸发温度越(),则制冷系数越小。
(填高,低,不变)11.设不同制冷剂工质在一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完成制冷循环。
通过()可以反映系统的压力水平,通过(),()和()可以了解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和()可以反映制冷机的制冷能力,通过()可以反映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12.高压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可使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循环比功(),制冷系数()。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13.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冷度愈大,则节流后的干度愈(),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愈()。
因此,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对提高()和()都是有利的。
14.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在相同过冷度下,过冷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提高的百分数与制冷剂的()和()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a=WrWr‒Wa24.放气范围P173:Wr-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二、填空题:1.按照获取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K以上为普冷;()K为深冷或称低温;()K以下为极低温。
P12.固态的CO2又称为()。
CO2的三相点温度为()℃,三相点压力为()MPa;临界点温度为()℃。
P12\P137 3.气体绝热节流的两大主要特征是:①();②()。
P335.卡诺制冷循环是由两个()过程和两个()过程组成。
P656.劳伦茨制冷循环是由两个()过程和两个()过程组成。
P667.用单位体积()制冷剂来计量循环性能指标时,通常是以压缩机的()状态为基准的。
P708.制冷机的性能主要用制冷机的()、压缩机消耗的()和制冷机的()反映。
P7110.对于绝大多数制冷剂来说,其临界温度T c与标准蒸发温度T s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P9811.对于制冷剂来说,重点考察对环境影响的指数为()和()。
P98-9912.常用的天然制冷剂主要有()、()、()、()、()等。
P10913.对于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来说,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进入低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P118 14.生成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
P14515.吉布斯定律的表达式为()。
P149冷剂,()为吸收剂。
P164\21418.通常将()和()称为第二制冷剂。
P31419.就载体蓄冷方式而言,可以分为()和()两大类;就空调蓄冷方式而言,通常有()和()两大类。
P322-32320.在深冷技术中常见的低温工质主要有()、()、()、()、()、()等。
P336-33721.空气的主要组分是()、()、()和(),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及碳氢化合物等。
P33822.液氧的标准蒸发温度为()K;液氩的标准蒸发温度为()K;液氮的标准蒸发温度为()K。
P33623.氦(4He)的标准沸点为()K;HeⅡ具有其他液体所没有的超()性。
氦主要是从()中提取。
P343-34424.气体液化循环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它是()循环,这是与普通制冷循环所不同的。
P34925.气体液化循环的单位能耗指的是获得1kg()所需要消耗的功。
P35126.一次节流液化理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在数值上等于高压空气的()效应。
对应液化系数最大值的气体压力p2必然落在等温线T和()的交点上。
P353\35427.一次节流液化循环的实际性能指标与()、()以及进换热器时高压空气的()密切相关。
P35528.有预冷的一次节流液化循环的液化系数及单位制冷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和()以及()。
P35829.目前天然气液化循环主要有三种类型:()液化循环,()液化循环和()液化循环。
P37230.天然气是以()为主的烷烃类物质,其中含有少量的N2、H2和CO2等;焦炉气以()的含量为最高,其次是(),还有少量的CO、和N2等。
P379\38031.应用第三种物质促使混合气体分离的方法,主要有()法、()法和()法。
P39132.所谓并流冷凝,是指被()与不断冷凝下来的()的流向是相同的。
P40033.单级空气精馏塔有两类:一类是制取高纯度的()或(),一类是制取高纯度的()或()。
P409-410三、问答题:1.何谓制冷?制冷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哪四个方面?P1-P2制冷是指用人工的办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四个方面:1)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2)研究循环使用中工质的性质3)研究气体的液化和分离技术4)研究所需的各种机械和设备2.常用的制冷方法有哪几类?物质相变制冷又分为哪两种?P9\P13常见的方法有:物质相变制冷,气体膨胀制冷,绝热放气制冷,电、磁制冷物质相变制冷分为:固体升华制冷和液体蒸发制冷3.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描述其工艺流程。
P14-P15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4.蒸气吸收式制冷的基本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描述其工艺流程。
P15-P16系统由蒸发器、冷凝器、吸收器、发生器、节流装置组成5.所有制冷剂的有用过热,对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的影响都是正向有益的吗?举例说明原因。
P78有用过热对单位容积制冷量和COP的影响取决于制冷剂的性质。
比如CO2的有用过热是有益的而NH3的有用过热是有害的6.在自然界中能否找到一种制冷剂,它既有很高的临界温度又有很低的标准沸点温度?说明理由。
P987.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何谓中间完全冷却?何谓中间不完全冷却?P116中间完全冷却:中间冷却使中间压力下的气体完全消除过热成为饱和蒸汽中间不完全冷却:中间冷却仅使中间压力下的气体温度有所降低但并未完全消除过热8.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中,如何确定最佳的中间压力?P1249.理想的吸收剂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分为哪四大类?P15810.影响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简要分析说明。
P160\181-18411.用气体水合物蓄冷具有哪些主要优点?P33112.在分凝法中,何谓并流冷凝与逆流冷凝?说明其优缺点。
P400-401并流冷凝是指被冷却气流与不断冷凝下来的冷凝液流流向一致;逆流冷凝是指被冷凝气体与已冷凝液体流向相反13.由于空气精馏的特殊性,空气液化循环需要适应精馏的哪些要求?P40614.空气的三元精馏与二元精馏相比,有哪些不同?空气分离的步骤是什么?P407不同处:1、首先按三元系计算时,必须了解氧-氩-氮三元混合物的气液平衡关系2、分离的次序多,分离更为复杂四、简述题:1.简述液体蒸发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
P13-P142.简述获得液态制冷工质过冷所常用的几种方法。
P75-77(1)、利用冷凝器直接得到过冷(2)、利用过冷器过冷(3)、用气液热交换器获得过冷3.简述采用回热循环的主要优点,并简要说明哪些制冷工质不宜采用回热循环?P41-43\P79-804.简述多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主要优点。
P115-116单级压缩在常温冷却条件下,能获得的低温程度有限,制约因素是压缩比和排气温度。
压缩比和排气温度升高后:(1)实际压缩机存在余隙容积,压力比升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下降(2)压缩过程不可逆损失增加,压缩机效率降低,这些造成制冷量和COP明显下降(3)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会超过允许的限值。
多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就克服了以上的不足5.简述一次节流循环和两次节流循环各自的优缺点。
P117w2‒w =m26.简述康诺瓦罗夫定律的内容,并说明其在制冷与低温技术中的使用价值。
P148对于较低沸点的液体,它在气相里的摩尔分数大于它在液相里的摩尔分数康诺瓦罗夫定律是精馏的基础,因为如果溶液摩尔分数和气相摩尔分数完全相同,两组分不可能用精馏分离7.写出溶液混合或分离所遵循的杠杆规则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在h-w图上意义。
P153w‒w1m1混合点M与两个起始状态点的距离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成反比8.简要分析说明氨水溶液的h-w图与溴化锂水溶液的h-w图异同点。
P161-163同:两个图的下部相同,都是液态区,给出了不同压力下等压饱和液体线和不同温度下的液体等温线。
图中每个点表示每个状态9.简述溴化锂及溴化锂水溶液的主要特性。
P164-167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1)无色液体,有咸味,无毒,加入铬酸锂后溶液呈淡黄色。
(2)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3)溶液中水的蒸气压力很低。
溶液有强烈的吸湿性。
(4)溶液密度比水大(5)比热容小(6)粘度大(7)表面张力大(8)溶液的热导率随溴化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对黑色金属和紫铜等材料有强烈的腐蚀性10.简述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