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频电刺激 PPT

合集下载

重频电刺激PPT课件

重频电刺激PPT课件
25
生理学原理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肌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的总和,根据波幅大小,可粗略估计所兴奋的肌纤维 数目。因此必须给与超强刺激,以兴奋所有肌纤维。
CMAP负波波幅或面积反映的是活动的肌纤维数目 测量有无递减时,可测量负波波幅或峰峰波幅。
26
• 重复神经刺激,第一次刺激后,随着部分储存的释放, 即刻可用的乙酰胆碱总量相对减少;直到动员储存,重 新补充乙酰胆碱;同时每次刺激引起轴突末端钙离子的 聚集,会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增多。两种机制的主导,取 决于刺激的频率。正常人两种机制均衡
48
低频重复刺激
MG,低频刺激的诊断敏感度最高。 正常肌肉低频刺激时,下一刺激来临时,肌肉已恢复至
放松状态 波幅或波形出现随机或不规则变化时,表明是伪迹。 机器可自动计算5-7个反应的递减百分比。 正常肌肉低频可有不超过5%-8%的递减
49
• MG的低频刺激表现:重复刺激时的第一和第二个反 应之间的波幅即下降,直至第4-5个电位,以后反应 保持平稳,或波幅逐渐回到最初的大小,偶尔出现波 幅轻度增高(10%-20%)。
6
• 突触小泡:透明微小细胞内结构,直径30-50nm,外 面为单位膜包绕,内无有形结构,含5000-10000个 乙酰胆碱(Ach)分子
• 乙酰胆碱由乙酰辅酶A和胆碱在乙酰胆碱转换酶的作 用下合成。
7
突触间隙
• 前膜和后膜之间的间隙,宽约20-50nm。 • 间隙主要有Ach酯酶,水解释放到间隙的Ach,成为乙
46
• 一系列的反应中,波幅的变化过程应是平滑的。递 减或递增反应应逐渐、平稳。还具有可重复性。
• 在给与2-3Hz的RNS时,一旦单次刺激引出的 CMAP波幅和波形清晰可辨,至少应记录4次超强刺 激的反应

高频电疗法 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 PPT课件

治療技術與方法
治療劑量:無熱量、微熱量、溫熱量、 熱量
急性病變用脈衝式,無熱量;慢性病變 用微-溫熱量;腫瘤治療用熱量
每次15-20分鐘,每日一次,10-15次一 療程。
注意事項
治療室需絕緣,地板、床木制。治療儀接 地線
治療部位應乾燥,禁止穿潮濕的衣物進行 治療。治療部位不能有金屬物品。
治療作用
對血液和造血器官的作用:中小劑量可使血 沉加快,周圍血液中白細胞總數,嗜伊紅細 胞和單核細胞數增多,凝血時間縮短。小劑 量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大劑量則抑制。
對生殖系統的作用:小劑量可調節性腺功能, 大劑量則抑制。
對新陳代謝:小劑量可刺激組織新陳代謝, 使酶的活性升高,氧化過程增加,從而促進 了肉芽和結締組織的再生作用,加速傷口癒 合。
2、作用較為均勻:短波範圍頻率較高,體內 組織電容對這種電流的容抗較小,因此易於 通過組織內電容及電阻。結果電流在組織中 的分佈均勻。
3、短波線圈場作用的特點:①避免脂肪 過熱,重點作用於肌肉等電阻小的組織。 ②作用不夠深,由於渦流主要在電阻小 的肌肉等組織中產生,電磁能量大多消 耗在這些組織之內,因此在深於肌層的 組織中無更多的能量。這就使得線圈場 的作用很難達到肌層以外的深度。
高頻電對人體作用的基礎
人體電荷在高頻電流作用下的變化總結: 電解質離子(A)及帶電膠體(B)在高頻電場中發生快速振盪。 氨基酸型偶極子(C)將發生急劇的旋轉,神經鞘磷脂型極性分
子(D)將發生鐘擺狀擺動。 乳脂、紅細胞等帶電顆粒(E)沿電力線分佈排列成串珠狀。 上述改變中,A、B的振盪;C的轉動,D的擺動均可互相摩擦
有關物理學基礎
高頻電流:振盪頻率大於10萬Hz的交流電 比較容易向周圍發射,頻率越高發射越容 易。向空間發射的高頻率交流電以電磁波 的形式傳播,其速度與光速相同,約30萬 公里/秒。所以高頻率交流電按其物理性質 來說是一種電磁波。其頻率與波長成反比 關係。

高频电疗法精品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精品PPT课件

概念
➢ 波长100~10m,频率3~30MHz的高频电流称为 短波电流。
➢ 用短波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 短波疗法。
21
一、物理特性
1.波长100~10m,频率3~30MHz,主要产生温 热效应 2.在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下,机体组织产生感应电 流(涡电流),从而引起组织产热。 3.热量分布不均匀,产热多集中于电阻较小、体 液丰富的肌肉与脂肪组织。 4.输出形式有等幅正弦连续波、等幅正弦脉冲波。
1.热效应 ⑴ 止痛 ⑵ 消炎 ⑶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非热效应
9
三、电磁波的生物物理学特 性
(五)高频电流与低、中频电流对人体作 用的比较
1.电流频率 2.作用特点 3.作用深度 4.温热效应 5.人体电阻
10
电流频率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作用深度
温热效应
人体电阻 电解作用 治疗方式
对皮肤的刺激 作用机制
➢ 3.大功率超短波不宜采用单极法。 ➢ 4.慢性炎症、慢性伤口及黏连患者不宜进行长疗
程的超短波治疗,以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过度 48
第四节 微波疗法
一、物理特性 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三、治疗技术 四、临床应用
49
一、物理特性
➢ 为波长1m~1mm、频率300~300000MHz的特 高频电流,波段接近光波,介于红外线与超短 波之间。
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导电流,偶极子 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
11
四、安全与防护
(一)安全技术
1.设备的安全措施 ⑴ 建筑要求:绝缘、干燥、远离金属物、单独 放置机器 ⑵ 电源要求:按要求设计安装、设计总电闸 ⑶ 机器要求:定期安全检查、不漏电 ⑷ 维修:专业人员维修
12
四、安全与防护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操作方法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注意事项
治疗室需绝缘,地板、床木制。治疗仪接地线 治疗部位应干燥,禁止穿潮湿的衣物进行治疗。治疗部位 不能有金属物品。 患者取舒适体位,不平整部位应加衬垫 电极宜大于病灶。电极板以及电缆线均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输出导线不能交叉或打圈,不能相碰 每次治疗时必须调节调谐旋钮,使机器处于谐振状态下工 作,当治疗剂量不合适时,可通过加大电极间隙或降低电 压来调整。 治疗中病人不能接触仪器或其他金属物,经常询问病人感 觉,及时调整剂量,特别对感觉障碍者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 Office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其他
坐骨神经超短波疗法:上界以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心 点为中心,另一电极置于股后、小腿后或足底处。 阑尾超短波疗法:以阑尾中心点为电极中心,横放,前后对 置。 (阑尾定位;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 膀胱区超短波疗法:以耻骨联合为电极中心,前后横对置。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其他
额窦超短波疗法:小号圆形电极,以眶上缘内1/4上方 1.5cm处为中心并置。 咽部超短波疗法:根据病变侧重情况,电极至于下颌角后 2cm(鼻咽部)或直上、直下2cm(咽喉部);或以下颌角 后2cm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置。 扁桃体超短波疗法:以下颌角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置。 气管及支气管超短波疗法:电极竖放于上胸部,电极上界为 环状软骨水平。另一极于前极对置于背后相应部位。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目录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常用治疗方法
高频电疗法的操作

重复神经电刺激PPT资料67页

重复神经电刺激PPT资料67页

到20世纪(1941年左右)Harvey、
Masland 等又 发现 在 MG 单 次刺
激肌肉反应,可出现较长时间
抑制;此时又给予第二次刺激,
可兴奋的肌纤维数目减少。以3-
--5HZ频率刺激,使复合肌肉动
作电位波幅减少。自此后RNS为
神经至肌肉传递疾病的常规检




三、 生理原理
(一) 复 合 肌 肉 动 作 电 位
重 复 神 经 电 刺 激 ( RNS ) (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重医附一院神内科
鲁秀容
满园
一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 其操作简便、费时少。
如 重 症 肌 无 力 ( MG ) 是 最 常 见的及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突触 后异常的疾病。是由于执行功 能的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所 致,以及出现骨骼肌易疲劳特 征。另有肌无力综合症为突触 前异常、常伴癌症
给予10HZ的高频刺激时,通过 钙 离 子 作 用 , 所 致 ACH 量 子 性
释放增加,突触前神经末端钙 离 子 的 积 聚 增 加 , 促 使 ACH 释 放,随之MEPP波幅增加,故较 轻的MG者,高频刺激时,可通 过 正 常 生 理 机 制 所 致 ACH 释 放 增加,能够补偿疾病本身所引 起 的 ACH 量 子 反 应 下 降 , 为 正 常反应。

CMAP

CMAP是肌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 总和。根据波幅大小,可粗约估 计肌纤维数目。因此RNS中必须 用超强刺激。
(二)、重复神经刺激
第 一 次 刺 激 后 , 给 予 小 于 5HZ 刺激,低频刺激即刻可用的 ACH迅速耗竭,ACH量子数释 放减少。终板电位(MEPP)的 波 幅 逐 渐 下 降 , 当 MEPP 下 降 到 阈值以下时,导致的波幅降低 可使一些纤维收缩发生阻滞, 产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递减反 应。

功能性电刺激PPT幻灯片课件

功能性电刺激PPT幻灯片课件
32
髋伸直肌
使用电刺激用来增强髋伸直肌,协助维 持良好直立的髋伸直姿势非常有效。
其电极片摆放位置,主动电极可以放在 上后髂嵴之稍下方,分散电极可放在臀 部下沿臀大肌的肌肉上,如果使用双相 波之电刺激,则分散性电极可以稍为往 上移
33
肩关节处肌肉
通常用於加强肌力或诱发动作,对於有中枢神 经损伤或脊髓损伤之病患,加强其肩部外展、 屈曲之动作,同时对於冰冻肩或肩手症候群之 病患,也可用电刺激降低其疼痛。
1.电极片愈小,则电流强度密度愈大,较易引起去极化 (depolarization)但较痛;
2.电极片愈大,则可刺激到之肌肉范围愈大,肌肉收缩 反应愈强;
3.在可能范围内,电极片愈大,则可以在不痛状况下产 生最大肌肉收缩,因此大肌肉通常使用大的电极片;
4.主动电极(active pad)使用之电极片小於分散式电极 (dispersive electrode),如此可单独刺激到运动点(motor point),较不会有扩散(overflow)到不欲刺激肌肉之现 象
对於刚完成骨科手术病患,在使用NMES配合 运动治疗时,需与开刀医师讨论肌肉活动之安 全限度。
对脊髓损伤病患要注意使用电剌激中或後有无 反射失常症状。
25
为避免电极片施用对病患产生电学、化学或机 械性伤害,需注意不得使用太小之电极片(直 径不得小於1.5公分),电极片与皮肤要完全 且均匀接触,当病患对某一类电极片有过敏反 应时,应更换电极片;贴电极片时,将贴处皮 肤摆在最大张力之位置;电刺激前,剃除贴电 极片处之长毛发,或顺毛发生长方向缓慢且小 心撕下电极片。
单相波 双相波 单脉波 脉波丛
16
双相波,一相产生刺激作用,另一相当平衡波, 可降低电刺激导致之化学作用。大肌肉电刺激 一般使用对称性双相方波若刺激小肌肉则使用 不对称性双相方波较能产生反应。

高频电疗法PPT课件

高频电疗法PPT课件

(3)涡流电极操作法:
• 移动支架,使涡流电极对准治疗部位 • 涡流电极可直接贴在皮肤上。 • 将电缆或电极的插头插入治疗机的输出插孔内,接通 电源,预热3分钟后,接通高压,调节调谐钮,同时 询问患者的感觉,使之符合治疗需要。 • 调节定时器。 • 治疗结束时,逆上述顺序,依次关闭输出、高压及电 源。取下患者身上的电缆或电极和衬垫物。
(二) 作用机制 1.电感场法—电缆法、线圈法
产热量公式:Q=kf2u2H2/R 上式中Q-产热量,K-常数,f-电流频率,H-磁场强 度,g-组织导电率,u—组织导磁系数,R-组织电 阻率
涡电流—传导电流
欧姆耗损产热
产热大小的因素: 1.组织R值的大小 水R值较小,含水量高的组织产热较多 2.离电缆的远近 较近的产热多
(六)高频电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1.直接接触法:电极与人体或黏膜或皮肤直接接触 2.电容场法:人体放在两电极之间。超短波 3.线圈法:用一根电缆把人体圈起来,通过电磁感应, 感受涡流。短波
4.辐射场法:微波
(七)安全与防护
1、安全技术
• 设备的安全措施 • 操作的安全要求P370
2、辐射防护
1.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多属可逆性 2.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因素 • 辐射源的情况:频率、波形、距离、操作方法 • 环境的情况:金属物、温度 • 受辐射者的情况 3.有关辐射的卫生标准
4. 生 理 及 治 疗 作 用
(1)对血管、心脏的作用 ①血管 毛细血管短时间收缩后呈持久扩张 大剂量:血管麻痹,出血,淤血 ②心脏 治疗剂量:无明显作用 大剂量:HR
(2)对NS的作用
①外周N:中小剂量加速受损运动神经再生 修复,提高 神经传导速度。大剂量抑制再生。 ②CNS:中小剂量作用于头部-CNS抑制现象 对自主神经紊乱者有调节作用

高频电疗 ppt课件

高频电疗  ppt课件

ppt课件
15
与其他传导热的比较
高频电流产生的热 泥、腊、水疗、热敷等传导热
1.热的成因
由于带电颗粒在高频电场中急剧振荡和 旋转时互相及与周围媒质发生磨擦而产 生的热属内源热
深 可大可小
热源在体外 通过与人体接触和组织的传 导传入人体属“外源热”
浅 较小
2.热的深度 3.热的强度
4.热的均匀程度
5.热的稳定性 6.热的可控制性
ppt课件
14
• 1.热效应:由于高频电流引起人体组织内微粒的 运动,在组织内就可产生热效应, • 2.非热效应 高频电场作用于人体时,无温热感觉 的前提下,引发的生物物理效应。
• 一般说频率高的高频电流,或利用小剂量时非热效应明显,反之,频 率低的高频电流,或采用大剂量作用时,热效应的作用明显,后者的 非热效应被热效应(分子的布朗氏运动)所掩盖而不能显示其作用
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 1.人体组织电阻率低,引起神经、肌肉 兴奋的脉冲电持续时间必须>0.01ms,而 100kHz以上的高频电的脉冲持续时间< 0.01ms,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低频:<1000Hz。当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神经发生一次兴奋时的频率范围。 由于哺乳类动物神经每次兴奋后有一个绝对乏兴奋期。在此期间内无论电流 强度如何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据测定,此期间持续约1ms左右。因此 为使每个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电刺激就必须相隔1ms才能再给于一次, 亦即频率至多不能大于1000Hz。 中频:在1000Hz以上到100000Hz的范围以下,每次刺激已不能引起一次兴 奋,必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高频: >100000Hz,因而失去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论综合多少个刺激 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

电击伤急救 ppt课件

电击伤急救  ppt课件


判断呼吸

应快速检查患者没有呼吸或不 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有 濒死喘息)。
判断大动脉搏动


判断大动脉搏动(10秒内)
院外现 场非专 业救护 人 员正确 判断有 无脉搏 存 在困难 ,并且 需要时 间 太长, 延误抢 救时机 , 因此对 非专业 救护人 员 仅凭意 识丧失 和呼吸 停 止或叹 气样呼 吸就应 该 紧急启动心肺复苏。

未培训的施救者: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直至除 颤器到达且可供使用,或其他急救人员到场。
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至少要行胸外按压,有能 力行人工呼吸的按30:2进行。
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 相比,二者的存活率相近。
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处两乳 头连线中点
手指强烈头痛
安全电流、能够摆脱 最大摆脱电流 手不能摆脱电流、呼吸困难 强烈痉挛、心律失常、昏迷 呼吸麻痹、心室颤动 呼吸麻痹、室颤后停博
影响损伤程度因素
电压高低:高、重 低电压(220V-380V)电击时,电流通过心脏可造 成心肌细胞内离子紊乱而发生致命性室颤、危 及生命。 高电压 >1kv 电击时,最多见是严重电烧伤,或因 呼吸中枢受损致呼吸肌强制性收缩造成呼吸停 止,继发性引起心脏停博或室颤。 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肢体骨折或关节脱位, 尤其高空作业时坠落,造成各种严重复合伤, 如颅脑损伤,胸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等。

Hemlich手法(腹部冲击法)

立位或坐位有意识的患者:急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着
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腹部,位臵处于剑 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用另一手抓紧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 击,使膈肌抬高,气道压力骤然升高,这种压力足以产生人为咳嗽, 把异物从气管内冲击出来。

高频电疗 ppt课件

高频电疗  ppt课件
有 无 较方便 需专门仪器,故要求具备一定条件
ppt课件
无,不论电学组织特性如何,均与热源直 接接触处最热
8.电振荡作用 (非热效应) 9.化学作用 10.操作程序 11.设备
无 热源本身化学成分对人体有作用 较烦琐 无需专门仪器,较简便易行
16
(一)温热效应
为“内源”热,即为组织吸收电能后转变的 “内生”热,而非体外热辐射的加热; 热作用较深,可达体内深部组织,其深度依 高频电的频率而别; 热作用较均匀,包括皮肤、深部组织及体内 脏器; 热作用的选择性分布,高频电疗的波长频率, 治疗方法不同。
ppt课件
11
高频电产热的机理
• 电介质:电介质内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只能在原子核周围轨道 上旋转,称为束缚电荷。肌腱、韧带、骨骼、干燥的皮肤等多 种组织有较高的电阻,也具有电介质的性质。在高频电流作用 下,偶极子随着交流电正负半周的不断变化亦不停地旋转,束 缚电荷的移动就构成了电流,称为位移电流。在高频电场中偶 极子的旋转、互相摩擦产生了能量的损耗,称为介质损耗,也 产生了热。 • 高频振荡→电介质偶极子旋转→位移电流→介质损耗→热。频 率越高,电介常数越大和电场强度越强时,产热越多。
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 1.人体组织电阻率低,引起神经、肌肉 兴奋的脉冲电持续时间必须>0.01ms,而 100kHz以上的高频电的脉冲持续时间< 0.01ms,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低频:<1000Hz。当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神经发生一次兴奋时的频率范围。 由于哺乳类动物神经每次兴奋后有一个绝对乏兴奋期。在此期间内无论电流 强度如何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据测定,此期间持续约1ms左右。因此 为使每个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电刺激就必须相隔1ms才能再给于一次, 亦即频率至多不能大于1000Hz。 中频:在1000Hz以上到100000Hz的范围以下,每次刺激已不能引起一次兴 奋,必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高频: >100000Hz,因而失去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论综合多少个刺激 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生理学原理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肌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 总和,根据波幅大小,可粗略估计所兴奋的肌纤维数 目。因此必须给与超强刺激,以兴奋所有肌纤维。
CMAP负波波幅或面积反映的是活动的肌纤维数目 测量有无递减时,可测量负波波幅或峰峰波幅。
27
• 重复神经刺激,第一次刺激后,随着部分储存的释放, 即刻可用的乙酰胆碱总量相对减少;直到动员储存,重 新补充乙酰胆碱;同时每次刺激引起轴突末端钙离子的 聚集,会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增多。两种机制的主导,取 决于刺激的频率。正常人两种机制均衡
神经肌肉接头的解剖及生理 重复神经刺激技术
1
• 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紧密结合 处,是一种突触结构
• 由运动神经末稍(运动神经末端的球状结构)、接头间 隙和肌肉终板(突触后膜,有多个皱褶,终板一般位于 肌纤维中部)组成
• 一个前角细胞可支配若干条肌纤维,一条肌纤维只有一 个神经肌肉接头,位于肌纤维的中部。
6
• 突触小泡:透明微小细胞内结构,直径30-50nm,外面 为单位膜包绕,内无有形结构,含5000-10000个乙酰 胆碱(Ach)分子
• 乙酰胆碱由乙酰辅酶A和胆碱在乙酰胆碱转换酶的作用 下合成。
7
突触间隙
• 前膜和后膜之间的间隙,宽约20-50nm。 • 间隙主要有Ach酯酶,水解释放到间隙的Ach,成为乙酰
2
• 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是传导从神经到肌肉的冲动,呈 单向传递
• 与大多数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一样,是一种化学传 递模式,克服了神经纤维和肌纤维的电学不匹配,可 放大100倍数量级
3
生理特性
• 突触延搁:肌肉终板的传递需要约1ms的时间 • 递质存储和补充的连续性:存储的递质释放后,必须得到
不断的补充,才能完成连续传递的功能 • 突触电位和终板电位:突触电位不传导,没有不应期,不
• 乙酰胆碱与终板的受体结合,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 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是大量Ach同步释放引 起众多微终板电位叠加所致
15
兴奋收缩偶联
终板电位叠加后达到动作电位阈值,依全或无原则产 生肌肉动作电位
肌膜产生动作电位,迅速扩散,经横管膜传入肌细胞 到达肌小节附近,到达终池时,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钙离子进入肌浆,到达肌细丝与受体结合,肌细丝被 拉动,肌小节变短,肌细胞收缩
遵循全或无反应。终板电位超过肌细胞的阈值时,产生可 传导的动作电位,通过兴奋收缩偶联机制引起肌肉收缩
4
5
突触前膜
• 为高分化的运动神经末稍。在到达所支配的肌纤维附近, 失去髓鞘,末端呈杵状膨大,有雪旺细胞覆盖。
•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雪旺细胞消失,神经细胞变扁平, 进入肌纤维表面的凹陷里
• 突触前膜里有很多线粒体,神经微丝,微管和微小囊泡。
16
肌肉动作电位完成后,钙离子在钙泵的作用下进入终 池备用。肌浆中的钙离子减少,与肌小节的作用解除, 粗细肌丝恢复到滑行前的状态,肌肉舒张
17
重症肌无力的病理生理
微终板电位波幅减低
每个量子Ach分子含量减少 突触间隙内Ach的弥散功能丧失 AchR敏感性降低
18
病理学:后膜结构简单化,皱褶减少
13
终板的电活动
微终板电位:静息状态下,肌纤维自发的阈下电活动; 代表单个乙酰胆碱量子从神经末稍持续、但随机释放所 诱发,突触后膜除极,但不能产生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 频率受温度和离子浓度的影响
14
• 终板电位和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稍 去极化,启动钙离子内流,加快突触小泡和细胞膜融 合,200-300个,开口发生胞吐作用,释放乙酰胆碱
中毒
24
• Jolly(1895)首先观察到MG患者的易疲劳性和休息 后可恢复性,对MG患者进行重复刺激肌肉时,观察到 肌肉的反应性减小,休息后肌肉反应恢复。(Jolly 试验)
25
• 20世纪中叶,Harvy和Masland(1941)首次描述RNS技 术。用超强刺激神经,使可兴奋的肌纤维激活,记录复 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增加了RNS的可靠性和敏感 性。同时发现,MG单次刺激后,肌肉反应出现长时间的 抑制;这期间给予运动神经第二次最大刺激,可兴奋的 肌纤维数目减少;在给予3-50Hz频率刺激时,CMAP波幅 进行性递减。
11
静息状态下,囊泡随机移入接头间隙,使突触后膜产 生微终板电位,不能产生肌肉运动电位。Ach量子呈 间断性释放,释放的频率取决于细胞外钙离子的浓度 和温度。
12
• 神经冲动来临时,突触前末梢去极化,触发钙内流, 起动大量囊泡释放,微终板电位总和,产生终板电 位,达到肌细胞兴奋阈值后产生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 MG患者:神经末稍面积减小,突触后皱褶稀疏,结 构简单化。
• Lambert-Eaton:神经末稍面积正常,突触后膜变长, 增生肥大
21
22
重复神经刺激技术
研究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
23
•综合征,突触前钙离子通道抗
体。肉毒中毒,乙酰胆碱释放受抑制 • 既有突触后,又有突触前异常: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50/um。突触后膜较突触前膜长10倍。突触后膜面积为前 膜的2.5倍。
10
成人四肢运动终板宽约32um,长40-60um,终板内多 个细胞核,雪旺细胞和肌细胞核
• 突触后膜的受体AchR,为跨膜糖蛋白,集中于与突 触前区相对的突触后膜的瘠上,两个Ach与一个受 体结合,导致离子通道开放,Na+顺道流动
和胆碱 • 仅有少量的Ach弥散至突触后膜与AchR结合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突触后膜
• 由肌纤维膜表面特殊分化的运动终板组成,原指终止于 所有横纹肌上、特化了的传出性末梢。现在用来描述肌 肉的突触后膜
• 突触后膜在形成突触处增厚,并形成很多皱褶 • 内有大量线粒体,核糖体及微粒体等细胞器 • 终板电镜结构:神经末稍面积约4um,突触小泡数约
神经肌肉接头有三种类型: 形态学轻度改变,终板电位波幅正常,可以产生动作
电位; 后膜结构改变,微终板电位和终板电位频率和波幅均
降低; 终板完全变性,微终板电位和终板电位消失
19
肌无力综合症的病理生理
后膜皱褶形态复杂化,增生肥大 乙酰胆碱量子释放频率减低,微终板电位波幅无变化,
但单次量子含量减少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