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幸福观

合集下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扩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的若干关系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性要求,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 的要求。

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要达到任何一项,都需要深化改革。

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是能够通过改革发展来解决的。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

在这个总要求下,我们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和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同时,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内容。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融合发展。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多样性。

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美好生活。

要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幸福观的演变与“幸福社会”的构建

新时期幸福观的演变与“幸福社会”的构建

新时期幸福观的演变与“幸福社会”的构建作者:何桂宏来源:《理论导刊》2013年第0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深刻的转型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传统的幸福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势必引发人们实践的改变,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幸福观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超越庸俗的幸福追求,进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促进幸福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转型;幸福观;幸福社会;“伪幸福”;人类文明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4-0025-04幸福观是生活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向往。

它从来都不是虚幻的,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土壤。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是一代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自主探索追求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实践。

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也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观、包括幸福观念具体而深刻的演化过程。

一、中国社会转型:人们幸福观演变的历史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这种转型,按照马克思在《1857-1855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主要是指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传统型社会转化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

[1]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

“当社会生产力提出质向发展的新要求时,历史的实践主体按照确认的发展逻辑对原型社会结构体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觉转变,以求实现社会演化的创新。

”[2]具体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这种“社会演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三个阶段。

当代中国社会演化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一是经济体制转轨。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由30多年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成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我们描画了今后二十年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农村党员责任更是重大,因为农村党员是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领头羊,只有农民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国人民才能算得上实现了全面小康。

一、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

指的是财产丰富、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尽管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中国老百姓中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下,有效吸纳先进科学技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促进企业与农户、农户与农户等有效联合,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的最好形式,是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最佳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为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重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的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应当是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繁荣。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重点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公正、人道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构建具有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和政策,营造人人平等、人人有机会实现自己价值的社会环境。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重点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社会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的结果。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推动社会中各个群体之间的平等、和谐、稳定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劳动者和资本家、城市和农村、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相互理解和和谐相处。

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重点是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为了人为维护社会稳定而存在,而是要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获得实惠,享受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重点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党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指导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总的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让每个人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准。

它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体现。

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经济方面的标准在经济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稳定增长。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人均GDP稳定增长,为人民提供充足的物质财富。

只有经济稳定增长,才能实现收入分配更加公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就业率达到一定水平。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使人民享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3.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二、政治方面的标准在政治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要求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稳定,人民享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要求依法治国,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民主政治有序推进。

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要求民主政治逐步推进,加强公民参与和民主决策,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发言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三、文化方面的标准在文化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

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要求教育资源平等分配,普及率不断提高,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要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国家科技实力。

3.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要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四、社会方面的标准在社会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追求幸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追求幸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追求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小康社会的建设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

共同追求幸福则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实现幸福而奋斗。

一、社会稳定与幸福感一个社会的稳定是人民幸福感的前提。

社会的稳定不仅需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效治理,还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

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人民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保障。

只有经济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他们才能享受到物质上的幸福。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自身的幸福。

三、教育与幸福感教育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教育能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教育资源,帮助每个人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幸福感。

四、社会公平与幸福感社会公平是实现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社会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工作、创业,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分配和机会平等。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公平的建设,推动收入分配的公正,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公平带来的幸福感。

五、文化建设与幸福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人民的普遍幸福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建设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民生建设目标:建设公平、公正、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共进步、共享发展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4. 政治建设目标: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5. 文化建设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的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本、全民参与。

这些要素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

下面将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

全面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素之一。

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

全面发展还要求我们要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素之一。

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协调,推动各种资源的协调配置,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素之一。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全民参与,发挥全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之一。

人本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幸福和全面满足。

人本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幸福和全面满足。

全民参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之一。

全民参与就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推动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

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人们对自身所具备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一种肯定的情感验,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

我们的社会为每个人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了基本条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应该树立正确幸福观。

一要深刻理解幸福。

理解幸福既是拥有幸福的基础,又是拥有幸福的前提。

千百年来幸福问题一直是被哲学伦理学研讨的重要课题,但幸福是什么至今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人们应该认识到:幸福是知识渊博情趣雅致的精神富足。

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为持久的幸福。

而要取得精神的财富,读书是最有效的方式。

幸福是知足常乐善于感恩的淡然心境。

知足常乐是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能够理性看待自己得失的价值观。

以平常心来淡看庭前花开花落,以求索心,来追求知识能力的提升,以感恩心来对待组织、对待工作、对待生活,以平和心来体验平凡的幸福。

二要理性感受幸福。

理性感受幸福,就应该勇于学习、勤奋工作,扩大幸福的分子,控制自己的欲望,缩小分母,才能真正享受幸福。

首先是物欲有度,在生活待遇上知足。

我们不否认正当的物质利益,但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生活中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心存贪念。

其次是境界无边,在精神上有高追求。

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境界。

高雅的情趣、高深的修养可以抵御物欲的诱惑。

再次是勤奋工作,在成就中体验幸福。

幸福的本意体现的是人们在理想实现后的身心愉悦,成就感是幸福的恒定要素。

如果你能在勤奋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也就能同时获得幸福感。

三是合理追求幸福。

追求幸福,就是追求希望追求未来。

我们要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

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在忘我的工作中,把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在清廉自守中。

四是理智享受幸福。

与其说幸福是孜孜以求、费心尽力得到的报偿,不如说幸福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灵的感悟。

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用幸福眼看世界,那么他就会拥有幸福。

要常怀敬畏之心做一个谦逊的人。

谈谈你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

谈谈你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

谈谈你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前言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之一。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政治保持稳定,文化保持繁荣,社会保持和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谈我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

经济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构建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

这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促进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享有基本权利和公平机会的重要保障手段。

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覆盖全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保障等。

只有通过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决人民群众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需求,确保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增长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教育和文化建设教育和文化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全面小康社会的教育和文化建设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还要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理能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各种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的标准

小康社会的标准

小康社会的标准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那么,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小康社会的标准在经济方面体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更加发达,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经济增长质量更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生态环境更加良好。

这些都是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次,小康社会的标准在社会方面体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这意味着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治安更加良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同时,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得到维护,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解决,社会风气更加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这些都是小康社会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再次,小康社会的标准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国家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安全更加有力,国家政权更加民主法治,国家发展更加稳定。

这意味着国家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国家各项事业更加协调发展,国家安全更加有力,国家政权更加民主法治,国家发展更加稳定。

这些都是小康社会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志。

最后,小康社会的标准在文化方面体现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自信更加增强,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意味着国家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增强,国家文化自信更加增强,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都是小康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

总之,小康社会的标准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需要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什么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什么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什么1. 介绍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五位一体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四个全面则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内涵和意义。

2. 五位一体的内涵和意义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它强调了各方面的协调和统一,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核心。

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通过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法治,保证政府的公正廉洁,实现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再次,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实现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

此外,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环节。

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进步。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民生幸福的基础。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位一体的理念意义重大,它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统一要求,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推进,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 四个全面的内涵和意义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知识点总结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全面幸福的目标。

下面将对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1. 实现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顶层设计,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发展更加健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经济发展的知识点1. 经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中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 推动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的重点任务,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融合。

三、社会建设的知识点1. 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加强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建设。

2.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通过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点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工作。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方面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中国通过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全面幸福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明确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旨在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确保人民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我们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

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科技创新水平。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求在政治建设方面实现全面进步。

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法制文化,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民主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求在文化建设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要加强文化创作,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要加强文化传媒,传播正能量和优秀文化产品。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贯彻,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要求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要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发展。

总而言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具体行动指南。

我们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确保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政治的民主进步、文化的丰富提升、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科学发展观简要概括

科学发展观简要概括

科学发展观简要概括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实际制定的一种科学发展理念。

它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秉持科学态度,认真对待现实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源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它要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为根本目的。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它提出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科学态度。

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待现实问题要全面、客观、辩证的科学态度。

它注重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创业,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四、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重点,致力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打造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格局。

五、坚持党的领导。

科学发展观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它要求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征程。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总体思路,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引领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它体现了民生幸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要求,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国民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较高水平。

这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健康发展,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在民生改善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这需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提高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共享发展、全民共富。

在社会进步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这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法治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这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改善产业结构,支持创新创业,提升民生福祉;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注重社会责任,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全体公民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齐抓共管、协同推进。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幸福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目标,最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那么,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首先,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经济全面发展。

这包括了国民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统一等方面。

经济的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也意味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意味着城乡差距的缩小,意味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社会全面进步。

这包括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文化事业的繁荣、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

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

再次,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这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等方面。

一个美丽的中国,不仅仅是指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指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最后,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人民全面幸福。

这包括了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丰富、社会关系的和谐等方面。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基础,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要坚持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

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有幸福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有幸福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有幸福生活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宏伟目标,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梦想。

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享受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发展,为每一个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一、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小康社会的基础,只有经济不断增长,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为此,我们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消除贫困现象。

二、社会建设在小康社会中,每个人都应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

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应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改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同时,要坚持法治原则,加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三、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下一代的负责。

我们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障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

四、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注重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时尚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

五、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现象。

腐败是影响公平正义的毒瘤,必须予以彻底清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幸福观虽然人人都享有幸福生活的权利,并应得到普遍尊重,然而在一个幸福观呈现多元化并立的社会中,不是每一种幸福观都可以获得合理的辩护。

幸福观问题涉及的只是个人的生活态度问题,一个人按照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安排选择生活,只要不违法,人们当然不能专横的命令他应该怎样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幸福观是一个绝对放任自由的领域。

个人和社会对不同的幸福观有权进行比较、审视和评价,这种社会评价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要的。

[1]在伦理学中,幸福问题也像其他问题一样关涉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不能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悖逆。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树立追求和谐的幸福观,实现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和谐的幸福之路。

一、创造与享受的和谐——提倡理性的享受生活小康社会中,人们不再停留于温饱,享受生活和寻求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主流,这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现实。

因此,实现幸福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享受观。

首先,要把享受与享乐主义区别开来,坚持享受与劳动相结合,反对享乐主义。

在人类的历史上,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在劳动中享受劳动成果,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劳动成果。

人类不仅享受着劳动创造出的物质资料,也在劳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真正享受的快乐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在于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奋斗之中。

就享受与创造的关系,马克思说的十分彻底而又深刻:“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

”[3]相反,享乐主义则把人的一己快乐特别是享受物质的快乐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享受当作人生的幸福,人为的割裂享受与劳动的关系。

单纯追求感官享受是享乐主义的基本特征,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是其本质内容,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的泛滥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带来的后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让人们生活的更好、更幸福,能够更充分的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思考幸福,如果不首先把享受与幸福的关系厘清,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享受观念,很可能导致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混乱、社会力量的消极无为。

其次,要把享受与物质享受区别开来,坚持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结合,反对低级趣味的享受观。

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是享受的两个基本方面。

物质享受是精神享受的基础,精神享受是物质享受的升华。

物质享受决定精神享受,精神享受又会规定物质享受的性质和内容,只有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有机的统一起来,人的享受才是健全的、科学的、完整的,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的享受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物质生活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贫穷更不是社会主义。

只把经济搞上去了,其他搞不好也不行。

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许多地区基本具备了小康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人们的生活设施和生活消费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但人们受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精神文化生活仍是盲区,文化素质低。

针对这些现象,幸福观的教育必须加以正确引导,纠正这种只重物质享受不重精神享受的倾向,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关系,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享受、文明的享受、科学的享受。

最后,要把享受同一己享受区别开,坚持个人享受与他人幸福、社会利益相结合,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每个人来到世间就遇到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在历史提供的、作为前提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舞台上进行活动,因此,个人享受、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发展才能得到发展。

相反,在利己主义看来,能够满足自我享受是最重要的,他们把自己看成目的,把他人和社会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使广大民众能够获得更大利益、更多享受、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社会,我们要以社会为本位,使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如果一个人只把个人享受当作自己的追求,对社会和他人漠不关心,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社会必然会导致人性泯灭、道德堕落。

所以,幸福观教育要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把握享受问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享受与他人幸福、社会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使小康社会的精神环境更加和谐、美好,使小康社会中人的享受得到更为充实的满足。

显然,否定享乐主义决不意味着肯定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

人,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衣,劳而欲息,人的欲望是创造幸福的要素,因为,当一个人把欲望降低至最低限度后,生活将随之索然无味,生命本身也将失去其应有的光辉。

所以,实际上禁欲和纵欲是从相反的方向,殊途同归地使人陷入痛苦和不幸,这两者理所当然需要我们所摒弃。

二、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中,都有一张环绕自身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关系网,都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

人生幸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集体、他人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

人的幸福需要温暖的气氛、安定的环境,需要人们彼此之间的尊重、友好、关切和善意。

爱因斯坦在答复一个向他求教如何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时说:“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4]每个有良知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能沟通每个人的情感和心灵,激发和升华生命,带给人们对人生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是温馨的幸福的感受。

而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需要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和幸福的过程中,不仅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利益和幸福,而且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利益和幸福,意识到社会的需要、利益和幸福,不断寻找个人的需要、利益、幸福与社会、他人的需要、利益、幸福的交汇点、凝结点、共同点以及和谐的契机,从而把个人的需要、利益和幸福的追求在整体上、方向上纳入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轨道。

恩格斯赞扬这样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一致的人,是一个真正符合人这个字的含义的人”,[5]这也是当代人们心仪的真正幸福的人。

三、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幸福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的道德环境来保证。

市场经济是开放、竞争、民主、法制的经济,能够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创新思维和效率观念。

同时,又因其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也容易导致社会政治领域和精神领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见利忘义,甚至腐蚀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

社会上存在的坑蒙拐骗、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丑恶现象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诈赖帐等败德行为,以及蔓延至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已经对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当前社会出现的重能力轻德性,重文凭轻实践,重形而下轻形而上的倾向,都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追求幸福依然离不开个体美德及公民道德建。

人的道德活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反映着个体的生活目的和意义,是构成幸福的稳定因素,是达到幸福境地的重要阶梯。

在伦理思想史上,哲学家们历来把幸福纳入道德领域,幸福成为最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

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提升与享受,同时也应当是人物质生活方式中的一个有机内容,影响着人们满足物质需求的具体的行为方式;道德不仅仅是如同康德所说的配享幸福的学问,更是如古希腊哲人所多次揭示的关于人如何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智慧生活方式;[6]道德不仅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建设内容,而且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

小康社会不只是经济生活达到了富足的程度,而且也是道德生活达到了相应的水平。

随着小康社会的建立,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以及人们的各种观念将发生新的变化,社会道德生活也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景象。

一方面,人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增强。

另一方面,在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上,更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

同时,日益滋长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正严重的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正经受着严重的冲击。

这给如何把握和坚持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带来的严峻的挑战。

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当前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中,许多道德问题依然在困惑着我们,如: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个人,而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忽略;利益成为人们行动的最直接动力,而道德在人们行动中的作用有所下降;社会传统中的许多美德日益淡化,个人欲望的满足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无私奉献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被有偿服务所替代,忘我精神正在被个人中心主义所侵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过去大不相同,经济利益的实现正成为幸福的绝对尺度;金钱成为人们疯狂追求的对象,社会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很多丑恶行为已经达到了使人见怪不怪的地步。

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建设小康社会只能成为空想。

可以说,当前建设小康社会最艰难的也是道德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社会成员既要养成德性又要有一个“德行有用”的社会环境,如果一个社会盛行的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那么,道德行为只会成为社会的奢侈品而不会成为普遍的社会财富,这个社会更不可能拥有由普遍德行构成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秩序。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通过社会诱导和价值引导加强社会成员个体美德的养成,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改造,努力营造出适宜于人性生长、美好灵魂形成的社会土壤,从而促进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幸福生活成为可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好的社会风尚与社会秩序。

现今,主体人格重塑的再次凸现,既是强调理想、道德和情操的延伸和集中表现,又是人文精神面临解构和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个高尚的、表里一致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能为国家、民族和人类未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谋求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

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的通常解释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