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名人

合集下载

海南名人故事

海南名人故事

海南名人故事
【一、海南名人简介】
海南,这个位于中国南端的美丽岛屿,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

从古代的文学家、教育家,到现代的科学家、政治家,他们都为海南乃至全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下将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海南名人。

【二、海南名人故事】
1.苏轼在海南的岁月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海南。

在海南期间,他积极参与当地文化教育事业,传授诗词歌赋,培养了一批文人学子。

苏轼还关注民生,推广农业技术,为海南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

2.琼州书院的创立与发展
琼州书院,创建于南宋,是海南最早的官办书院。

书院的创立,促进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此后,书院历经元、明、清各代,逐渐发展为琼州府的最高学府。

3.丘濬的生平事迹与贡献
丘濬(1422-1495),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丘濬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科举制度改革。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海南文宗”。

4.当代海南名人的故事
在现代,海南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

如中国首位太空航行员景海鹏,他为实现我国航天事业的壮丽篇章做出了贡献;还有著名歌手陈楚生,以其独
特的嗓音和音乐才华,赢得了广大歌迷的喜爱。

【三、海南名人的影响与意义】
海南名人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力,为海南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们不仅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

田氏古代名人辑录(增加中)-华夏田氏网

田氏古代名人辑录(增加中)-华夏田氏网

田氏古代名人辑录(增加中)-华夏田氏网春秋战国时期1、田完又名田敬仲,原名陈敬仲。

春秋时陈佗(厉公)之子。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敬仲逃往姜齐,改姓田,是为田敬仲,中华民族始有田姓。

齐桓公任其为工正。

2、田和完奔齐后,其后代逐渐强大,传至和,被周天王正式任命为齐国国君,取代姜齐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

和为齐太公。

3、田差春秋晋国人。

晋平公为驰逐之车。

平公怒。

差对曰:“臣闻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

”平公曰:“善”。

4、田穰苴春秋人。

完之后,齐相晏婴推荐,景公命其为将军。

燕晋之师望风逃去,景公尊其为大司马。

齐威王追论古兵法,附穰苴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5、田基春秋时中牟人。

赵简子屠中牟,欲官之。

不受。

乃之楚,楚王高其义,以为司马。

6、田因(或因齐)战国人。

齐威王是也。

他治国有方,深得民心。

整军经武,加强武备,齐国很快强盛起来。

“围魏救赵”之后,国势更强,四方诸侯来朝。

7、田婴战国齐威王少子。

封于薛,号靖郭君。

王从婴谏,悉以委婴。

婴有子四十人。

8、田文战国齐人。

婴子。

号孟尝君。

始相齐,后为魏昭王相。

因其聪慧胜过所有兄弟,遂被婴定为继承人。

9、田儋(前?—前208年)战国秦时狄人(今山东高青县东南)。

故齐王族。

曾自立为齐王。

10、田市战国秦时狄人。

儋子。

曾王。

11、田荣战国秦时人。

儋从弟,曾王。

荣弟横,曾王。

12、田忌战国初齐将。

又名田期或田期思。

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又称徐州子期,公元前353年,齐威王命他为帅,救赵以击魏。

前341年,威王救韩,大败赵于马陵,韩将厐涓自杀。

13、田单战国齐将,临淄人。

燕昭王使乐毅伐齐,唯莒、即墨不下。

即墨人推单为将军拒燕。

燕惠王立,前279年,田单施反间计,并夜用火牛攻之,燕师大败。

单尽复齐70余城,迎齐襄王于莒而立之。

单相之,受封安平君。

前264年,单入赵为相国,受封平都君。

14、田饶战国齐人。

为齐相宗卫门尉。

15、田骈战国齐人。

齐宣王(辟疆)喜文学游说之士。

海南历史名人

海南历史名人

海南历史名人丘浚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

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

丘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海瑞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

明朝著名清官。

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

为政清廉,洁身自爱。

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

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

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

他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要内容。

王弘诲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现海南省)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

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

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

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

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

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事业,流芳千古。

王弘诲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20岁时乡试中举人第一名,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登进士。

邢宥邢宥(1416—1481),广东文昌人,现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人。

明代的政治家、学者。

小时候就聪敏异常,五岁读《三字经》,日记数十言;10岁作《勉学诗》,初露他已具治国齐家之志。

入乡校时,每次月试季考均名列前茅。

十四岁补文昌弟子员,26岁乡试中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

清末史志文献著作家王定安与曾府

清末史志文献著作家王定安与曾府

清末史志文献著作家王定安与曾府清末史志文献著作家王定安欧阳运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史志文献著作家,那就是以史志文献学、金石彝器学、版本目录学等诸多学问并称于世的王定安。

王定安(1833——1898)字鼎丞,湖北宜昌府东湖县(今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良田畈村王家场)人。

曾任山西冀宁水利驿传道署、山西布政使(布政使为巡抚的僚属,略如近代的副省长和民政厅长)。

十三岁中秀才,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

曾为曾国藩校注其所汇编的《十八家诗抄》而被荐为江苏昆山县知县,任满后又为曾国藩延为幕僚达20年之久,以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为史实撰写《湘军记》,为曾国藩所称道。

后历任冀宁道台及藩司、安徽颖凤兵备道等职。

王定安长于史志,撰写有传世著作15部,计300余卷,逾千万字。

内容涉及经典、史志、金石、诗歌、杂记等,为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文献典籍。

特别是他编著关于曾国藩的文史资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曾氏推崇备至。

1917年他致信友人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周恩来、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黄埔军校工作或学习期间,都曾学习过《曾氏治兵语录》和《曾氏格言》。

1943年,延安出版的八路军《军政杂志》刊登了《增补曾国藩治兵语录白话句读》,号召各级军官学习。

2002年,作家唐浩明根据王定安的《湘军记》、《求阙斋弟子记》、《宗圣志》、《曾子家语》等文献创作的作品《曾国藩》,曾被江泽民主席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

当代曾国藩学术研究热中,王定安的宏篇巨著更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湘潭大学教授、《曾国藩学刊》主编王澧华认为:“《曾国藩文集》不是如署名的门人张裕钊、黎庶昌所编,而是由定居长沙的曹耀湘、王定安实际编校。

”1983年3月,岳麓书社公开出版了王定安编著的《湘军记》1部;1998年8月,重庆出版社又公开出版了王定安编著的《曾国藩传》1部。

据《中华姓氏网》第11094条信息记载:《宗圣志》20卷6册,(清)曾国荃修,王定安编,清光绪十六年(1890)南京刻本。

海南名人故事讲解

海南名人故事讲解

第三章琼海俊杰海南虽然建省时间不长,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

海南的名人有些是被放逐到此的达官和文豪,有些是戍边的官兵,更多的是出自岛上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

对于离乡背井来到海南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显赫或是没落,过客匆匆或是永不回归,只要为海南做过贡献,海南人都对他们施以亲情和温暖,赠与土地和房舍,甚至视为神明供奉于庙堂之上,供后人怀念。

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同乡兄弟姐妹,海南人更是引以为豪,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这些名人志士的存在,就如海南夜空上璀璨的星辰,让海南人永远能感受到光亮与方向。

一、古代名人(一)白玉蟾900多年前,中国的南荒之地——海南岛幸运地迎来了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岛上生活了3年,大兴文教。

在东坡离琼约100年之后,海南出现了本岛最早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奇人,他就是白玉蟾。

再约230年之后,海南岛才出现了丘浚、海瑞等文化名人。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闽清,从祖父起落籍琼山。

白玉蟾出生于原琼山县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美安镇典读村)。

6岁丧父,母亲改嫁。

据说因母亲嫁到雷州半岛(一说是澄迈)的白家而改姓白。

至于其生卒年,有多种说法,中国世界道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卢国龙认为,他生于1195年,逝于1231年。

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

12岁时,他以特荐的身份到广州参加“神童科”考试。

考官以“织机”为题,令其赋诗。

白玉蟾脱口吟道:山河大地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

天地为机,日月作梭,少年白玉蟾胸襟何其豪迈!就凭这种胸襟,他也应当高中。

他这首织机诗后来也被收录进了《全闽诗话》。

白玉蟾博学多识。

21岁那年,他在给紫元的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在文中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

一个偏远贫瘠村庄的少年,能有此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

即使在今天,走进典读村,触目之处仍是满目苍凉。

百色田林县定安镇历吏

百色田林县定安镇历吏
清代,在定安建有许多公署、宗祠、庙宇。康熙六年(1667年)
,第一任知县王杰于城东兴建知县署,筑土城(文府、武官府、守城府);
三祠(岑氏宗祠、岑毓英专祠、昭忠祠);三街(东坛街、西引街、太平街);
八庙(孔庙、王帝庙、文昌庙、城隍庙、关帝庙、观音庙、北府庙);一堂(天主教堂)。
永无谗言欣圣定,寿比古城盘石安;
长寿万赖恩千万,生今从此歌盛世。
家乡人采纳了方辅的意见,取此诗头尾“永寿长生”“定安万世”
八字中的“定安”二字,改者角为定安,并将此诗刻于定安城文昌庙中
。自此,西林县城得名定安。
古县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安
定安,旧称者角村(壮语,意为青蛙寨),
位于驮娘江与洞城河的汇合口,是近代中国近代史
上有名的边镇。清康熙四年(1665年),改土归流
建西林县后,县治设于此。清咸丰年间,在此发生震惊中外
的“西林教案”和太平军“庚申事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清军提督方辅自云南回到故乡,认为青蛙寨名不雅,向家乡父老提议更名。并题诗曰:
清末至民国30年(1941年)五月的一天,九架日本飞机突然袭击定安城,共投下九枚炸弹,
使定安城一片火海。日本皇家电台同时公布,皇家空军已炸毁广西西部的一座军事重镇。至解放前夕
,定安城户数不足四百,人口不足二千,城中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所剩无几。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区纵队22团进军西林,解放
同时,添设义学、县学、毓秀书院等教育设施。据资料记载,道光年间是县城人口鼎盛时期,
曾有三千余户一万二千余人。咸丰十年(1860年)冬,太平军曾广依部误走八渡村后途经定安,
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伏击。太平军激怒之后,回师定安,关起城门,大开杀戒,

【名人故事】虞诩字升卿简介

【名人故事】虞诩字升卿简介

【名人故事】虞诩字升卿简介虞诩个人资料中文名:虞诩别名:虞升卿、定安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东汉所处时代:东汉时期出生地: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公元37年职业:将领职位:尚书令成就:大破羌人,安定朝歌;治理武都,开通水运,绥聚荒余;阻止邓骘放弃凉州代表作:《请复三郡疏》《荐左雄疏》《上疏谏输义钱》虞诩简介虞诩[Yúxǔ](不详?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

陈国武平人(今河南鹿邑西北)。

东汉时期名将。

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

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大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

后任武都太守。

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

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

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

虞诩生平简介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

每到冬月上报案卷,他往往哭泣流泪。

他曾对人说:“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

吾决狱六十年矣,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邪”?于是便让虞诩以“升卿”为字。

虞诩十二岁便能通习尚书。

他早年丧父,孝养祖母。

县里推荐他为顺孙。

陈国国相见到他后,也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想任他为官。

虞诩推辞说:“祖母九十,非诩不养”,国相这才作罢。

后虞诩祖母去世,虞诩服孝期满,被征召到太尉李修府中任郎中。

汉安帝永初四年(0年),羌人起兵,攻掠并凉,大将军邓骘认为军费太多,无法兼顾,想丢弃凉州,集中力量保守北边。

于是便召集公卿商议。

邓骘说:“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

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

与会的人也同意他的看法。

虞诩闻后,对李修说:“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

先帝开拓土字,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

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

此不可之甚者也。

?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6)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6)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6)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定安历史悠久,1292年始设定安县,寓意必定安稳。

县治在黎母山区边缘地带(今中瑞农场)的双灶岭。

至元三十一年(1294),定安县治迁至丘陵地带的南资都南坚峒,即今龙门镇西北的官衙、官井村一带。

1520年建城后改为定城。

定阳古城(今定城镇)历经明、清、民国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都是定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它不仅仍遗存众多文物古迹,解元坊、亚元坊、清潭亭、见龙塔、县官衙、文庙、明照阁、王映斗故居、百年老街骑楼等历史遗迹,更有新建设的塔岭新区、江滨公园等现代建设,如今的定城面积已扩大一倍。

老城区风亭月榭,古墙斑驳,南渡江如银蛇飞舞,蜿蜒向前。

新城区风和日丽,高楼林立,东线高速公路如轻轨快车,奔驰前进。

2008年,定城镇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定城镇,其范围北起沿江路,南至南珠村南,东起人民路,西至古城墙以西的沿江路,总用地面积为59.89公顷。

定城镇的文物丰富:老县衙遗址、古城、庙宇、牌坊、祠堂、塔、桥、码头、名人故居、井、亭、古墓葬等。

定安八景,美丽之地定安的地名,取境地安定、黎庶安康之意。

海南省定安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1292年,曾设州建制,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全县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辖有10个镇,3个国有农场,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32万,居住着汉、黎、苗等几个民族。

定安不仅有绚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壮美绝凌的见龙塔、道教熏承的文笔峰、静美如诗的南丽湖、古远绮丽的定安琼剧、海南唯一探花张岳崧、奏考回琼的王弘诲等等,赋予这座历史古城灵动的生命血脉和文化精魂,溢透着无比厚重的岁月沉香。

梦里水乡----南丽湖南丽湖位于定安县中部偏东,距省会海口61公里,湖面约12平方公里,总库容916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2米,最深处达23米,湖区2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46平方公里,是海南琼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南丽湖年平均气温22.5℃,地面水系发达,植被茂密,生物繁衍可观,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0000个,是天然的大氧吧。

海南著名历史名人

海南著名历史名人

海南著名历史名人海南著名历史名人古代海南名人一览表【海南名人】黄道婆黄道婆(1245-1330),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家、改革家。

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广东崖州(今海南),以道观为家,劳动与生活在黎族姐妹当中。

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如错纱配色等)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如搅车、弹棉弓、纺车等)而受到众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白玉蟾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

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

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

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

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

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丘濬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丘濬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弘治七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丘濬好学,过目成诵,史称“三教百家之言,无不涉猎”。

他做官后长期从事编纂工作,曾参与修《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续通鉴纲目》等书。

他自称“仕宦不出国门,六转官阶,皆司文墨,莫试涖政临民之技”。

定安堂后的感应

定安堂后的感应

定安堂后的感应摘要:一、引言介绍定安堂的背景和神秘色彩二、定安堂的传说1.定安堂名字的由来2.与历史名人的联系3.民间流传的故事三、感应现象的描述1.参观者的亲身经历2.专家的解释3.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四、文化价值与保护1.定安堂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2.政府对定安堂的保护措施3.民众对定安堂的敬仰与传承五、结语对定安堂神秘感应现象的思考与展望正文:定安堂,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建筑,位于我国某地。

长久以来,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与其相关的感应现象。

本文将围绕定安堂的传说、感应现象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引言定安堂,一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古建筑。

在这里,人们不禁对那些流传千古的传说和神秘感应现象充满好奇。

那么,定安堂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呢?二、定安堂的传说1.定安堂名字的由来定安堂的名字取自于我国古代的“安定”思想,寓意着祈求国家安定、人民安康。

此外,定安堂还与一些历史名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这座建筑更添神秘色彩。

2.与历史名人的联系据传,定安堂曾为某位古代名将的故居。

这位名将在此居住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定安堂也成为了一处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3.民间流传的故事在民间,关于定安堂的故事和传说更是层出不穷。

有人说,在特定的时刻,定安堂内会传来奇怪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也有人表示,曾在这里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仿佛与历史名人产生了某种联系。

三、感应现象的描述1.参观者的亲身经历许多参观者在定安堂都曾有过独特的体验。

他们纷纷表示,在这里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气场,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

而当他们离开定安堂时,这种感觉又会突然消失。

2.专家的解释对于定安堂的感应现象,专家们也提出了各种解释。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古建筑本身的材料和结构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然而,这种解释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为有些感应现象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3.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在定安堂,还有一些现象至今无法用科学来解释。

定安概况

定安概况

定安县概况位置定安县位于东经110°7′至110°31′,北纬19°31′至19°44′之间,座落于海南省东北部内陆,南渡江中下游南畔,与海口市接壤,北距海口市中心34公里、美兰机场32公里,海口火车站57公里,西距洋浦港113公里。

行政辖区辖有定城、雷鸣、龙门、龙湖、龙河、岭口、翰林、富文、新竹、黄竹10个镇,3个国营农场。

面积、人口辖区东西宽45.5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

人文历史定安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民风淳朴。

先后养育了明代力谏皇帝、奏考回琼的礼部尚书王弘诲、海南科举历史上考取榜位最高的探花郎张岳崧、清代大理寺正卿王映斗等历史名人,享有“一里三进士”、“父子进士”、“公孙举人”的美称。

定安为琼剧的发源地,历史源远流长,名伶辈出,是著名的“琼剧之乡”。

境内东北部的文笔峰山麓是道教南宗的创始人白玉蟾的南宗宗坛;南部的母端山脉保存了海南革命的火种和力量,为海南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海南的“井冈山”。

气侯定安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终年无霜。

年平均温度23.1至23.9°C,年降水量达1965.6至2498毫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土地境内可利用土地面积11.78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4.32万公顷,林地面积2.86万公顷,国有建设存量用地513.29公顷。

可开发的坡地、荒地60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交通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中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中线公路贯通全境,境内有县级公路286条,形成“五纵五横”网状布局,交通畅通,公路四通八达,可辐射我省东、中、西部各市县。

供电境内有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8座,开闭所1座,总容量109.65MV A;水电站10座,总容量7105KW。

35KV输电线路8条,共131.55公里;10KV线路46条,共934.2公里。

供水建成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二期可达日供水能力可达5万吨,铺设主管道全长42公里,供水面积28平方公里。

海南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海南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海南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海南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他们的故事。

一、琼崖护国离退休职工协会会长丁子霖:丁子霖,因年轻时参与抗
日战争,获得了“琼崖护国英雄”的荣誉称号。

他在退休后成立了琼
崖护国离退休职工协会,致力于组织老同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传承
革命精神。

二、南海七侠:南海七侠是明代初期出生的七位抗击倭寇的英雄。


们是黄显虎、高安、林震、黄浩、林鹏、林元化和铺门马。

他们英勇
无畏,舍生忘死,为保卫家园和抵抗外敌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岭南画派创始人吴作人:吴作人出生于海南岛琼山,是中国现代
画坛的泰斗。

他提出了“近千年的视觉语言,要求有一种新的形态,
新的表述的形态”,并成功创建了岭南画派。

他的作品极富创意,宛
如大自然的真实映现。

四、女作家杨绛:杨绛出生于1911年,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妻子。


的代表作《《红楼梦》后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力作,这是一部精
彩的文学评论和创作批评。

她还著有《洗澡》等多本作品,以幽默的
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而闻名。

五、京剧名伶尚长荣:尚长荣是一位著名的海南京剧表演艺术家,被
誉为京剧表演艺术的“南派宗师”。

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卓越的歌艺,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他的演出风格独特,深受京剧爱好者喜爱。

这些历史名人都为海南的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
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历史趣谈:定安妹是谁?元朝皇帝和定安妹是什么关系

历史趣谈:定安妹是谁?元朝皇帝和定安妹是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定安妹是谁?元朝皇帝和定安妹是什么关系导语:元朝皇帝和定安妹的那些事:定安是海南四大古邑,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轶事。

其中,最让定安人自豪的是,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刚刚当上皇元朝皇帝和定安妹的那些事:定安是海南四大古邑,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轶事。

其中,最让定安人自豪的是,在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刚刚当上皇帝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忽然下旨把定安县升格为南建州,直接隶属于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并封定安南雷峒主王官为世袭知州。

蒙古大军缔造的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疆域最广的帝国。

一个小小的、偏居一隅的海南岛的定安县,是什么原因能受到皇帝如此青睐?南建州,在海南的历史中只存活了四十年,又是什么让这个海南历史上最老的“特区”州坍塌得如此迅速?其实,南建州的历史很简单,因为一个定安人的义情成就了一个落难太子的艳遇,而这段艳遇的温暖却回报了定安历史上的一段特殊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寻觅元皇子与青梅结缘的历史遗迹吧……元皇子府城艳遇;元至治元年(1321年),时为亲王的图帖睦尔(元武宗次子),因宫廷内争,被英宗(1321-1323年在位)放逐琼州,住在今天的府城。

居住在府城的元太子,怎么会与定安有关联?(《元史卷三十三》文宗第二七四三页)与《正德琼台志》中记录了文宗贬居琼州的一桩逸事:“元帅陈谦亨家有侍娃,名青梅,通词翰,善歌舞,声色并丽。

至治间文宗在潜邸,慕之。

尝示其家,以觊窥之。

意不就,因赋诗云: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溟南地僻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也高。

”清光绪《定安县志》根据《王氏族谱》记载了此事的后续,文宗当时为翩翩少年,求青梅不得,心情黯淡,便到定安游玩。

到南雷峒时生活常识分享。

我的家乡:静美定安

我的家乡:静美定安

定安粽子形成于明代,是海南三大 名粽之一。用糯米制作的又称糯米粽, 用籼米制作的称籼米粽。将每片粽叶煮 透晾干,再浸泡精白纯正的糯米至柔软, 淘在簸筐里滤干水,馅料为切成小片的 黑猪瘦肉、猪脚、咸蛋黄、虾仁、火腿、 叉烧等,配以黄酒、盐、酱油、姜汁、 蒜蓉、五香粉、冬茹、枸子、胡椒粉、 桔汁、味精等搅拌腌制。食用时软绵、 靡香、味透、馅多,多吃不腻,回味无 穷。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
请观看视频谢谢观看! Nhomakorabea史文化名人
定安县自元朝1292年立县以 来,在11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 灵人杰,英才辈出,700多年间本 县一共出了十位进士,其中有两对 父子进士(海南一共七对父子进士 ),现列出三位名人简介。
王弘诲(1541~1617) 字绍 传,号忠铭。海南省定安县雷 鸣镇龙梅村人。明嘉靖四十年 (1561年)乡试第一名(解元 )。四十四年中进士,选入翰 林院任庶吉士。时海瑞系狱, 身体孱弱,他不畏狱吏恫吓, 早晚探望,尽力帮助调理,关 怀备至。不久,升翰林院编修 ,任会试同考官,秉公取士。 是时张居正当权,作《火树篇 》、《春雪歌》以讽刺。
文笔峰,位于海南省定安县的中部,它平地拔起,山色秀美,为定安八大名景之一。文笔峰从山腰至山顶主要 由玄武岩和片理岩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顶常有云雾缭绕。文笔峰,又名文豪岭。"文笔"、"文豪"的意思就是: 文采、有文采的人。古代这里出了不少的文人、才子,被明朝明神宗誉为"三朝硕士,一代伟人"的礼部尚书王弘 诲,就出生在文笔峰脚下雷鸣镇龙梅村。而且文笔峰上以道教为主,为南宗道教的一大圣地,相传南宗道教祖 师白玉蟾在此得道升仙。

海南四大才子人物

海南四大才子人物

海南四大才子人物1、海瑞 [明] 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1514~1587)·海瑞(1514~1587),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

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

琼山人,回族。

4岁丧父,靠母亲抚教成人。

嘉靖二十八年(1549)考中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海瑞被选授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

上任后,制定教约十六条,要求学生认真遵守。

由于教育成绩突出,受到副提督朱衡的器重,被召掌管书院。

他主张维护师道尊严。

有一次,提学御史视察学府,各学官皆伏跪迎接,唯海瑞作……[详细]2、张岳崧 [清] 海南四大才子(1773~1842)·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澥山,号觉庵、指山。

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

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

革除各种陋规,四次受到皇帝召见,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鸦片。

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丘浚)、忠绝(海瑞)、吟绝(王佐)、书绝(张岳崧)“四绝”中的“书绝”。

清乾隆……[详细]3、王佐 [明] 海南四大才子(1428~1512)王佐,字汝学,号桐乡,临高县透滩村人,生于宣德戊申年(1428)五月十五。

祖籍福建古田井村。

渡琼始祖王恂琼州千户。

曾祖王良先举人司户参军。

父亲王原凯东黎土宫,曾二度率首王寻、王旺赴京贡方物,接受朝廷招安,增强黎汉民族和睦团结,被授为抚黎县丞。

母亲唐朝选山东金乡县令之女,兄王斌、王赋、王碔(音wǔ),和弟王俊均为廪贡生员,系异母所生。

王佐七岁丧父,唐氏很有见识,对佐慈而严,儿子一怠学,便气不进食,王……[详细]4、丘濬 [清] 海南四大才子,南粤先贤(1420~1495)丘濬1421~1495,字仲深,号深庵、琼山,别号琼台。

琼山下田村人,明朝阁臣,思想家、经济学家。

祖父丘普,性仁爱,素喜“济人利物”,平生以善行著称。

文笔峰简介

文笔峰简介

文笔峰一、文笔峰简介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以南沿东线高速公路41公里龙湖出口西行3公里处,景区占地1200余亩,由海南玉蟾宫、南建州、养生堂、风水研究学院等建筑群组成;还有盘古蟾、盘古洞、盘古开山斧等上古遗迹,四季如春的宜人环境,启迪灵感的玄宗柔水,洗心忘虑的释梦灵台,健康生活的蟾功绝技,天人和合的美妙通道。

文笔峰玉蟾宫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道教仿古建筑群,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所,被道教尊奉为“南宗宗坛”。

由祈求平安的观音殿、嘱照本名的元辰殿、合姻缘的月老殿、开启智慧的文昌阁、求财致富的财神殿、健康长寿的药王殿等等60多栋仿宋建筑组成,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学与风水学原理还沿文笔峰而建,气势恢宏,古朴壮观。

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秉承“大道和谐、尊道贵德”的宗旨,依据文笔峰神、灵、秀、雅、玄的特点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融合了盘古文化、道教文化和海南历史文化等优秀文化理念,建成了一座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宗教朝圣、文化研究和医药养生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旅游区。

意在引起人们尊古倡典、敬道崇德、发现古老文化的玄妙神奇,激发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古老追求。

二、文笔峰的来历相传世界之初为一片混沌,里面孕育着巨灵盘古,过了很久,盘古醒来,混沌的世界让他浑身难受,于是拿起一把斧头挥向混沌,开天辟地。

当天地定位之时,他头部朝着南方,双脚指向北方倒下睡着了,慢慢地他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他最坚硬的鼻梁就变成了海南定安县的一座山峰。

据当地传说,有灵根的人在远处眺望此峰能看到盘古大神的鼻子在呼吸,忽而云雾缭绕,忽而晴空万里,汲取着天地灵气。

故最初被称为鼻梁峰。

峰中有盘古洞,盘古开山斧等上古遗迹,峰顶有块巨石,像玉蟾抱着金瓯,相传是盘古的眉心化成,民间称之为盘古蟾。

盘古蟾汲取天地纯气,采集乾坤精华,渐渐有了灵性。

每当阴云密布,大雨滂沱,盘古蟾若隐若现,白光升腾,仿佛昂头接水;而当云开日出,晴空万里,盘古蟾含胸匍伏,双眼微闭,恰似真人练功。

海南英雄人物事迹简介

海南英雄人物事迹简介

海南英雄人物事迹简介海南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孕育了许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

下面我将向您介绍几位海南的英雄人物,让我们一同了解他们的事迹与贡献。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李前程,他是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一名普通员工。

2006年6月,李前程在一次抢险救灾行动中,奋勇跳入澄迈县一座水库,成功解救出被困的3名儿童。

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社会,被誉为“南海英雄”。

另外一位海南的英雄是王家珠,她是海口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

2013年11月,一场严重的火灾突然发生在学校,威胁到了众多学生的生命安全。

面对危险,王家珠勇敢地带领学生冲出了火场,并对他们进行了逐一救助。

她的勇气和毅力使得所有学生都平安无恙,她被誉为“南海女英雄”。

还有一位值得提及的英雄是雷锋,虽然他并非海南本地人,但他的事迹在海南同样流传广泛。

雷锋是一位热爱助人为乐的志愿者,在20世纪50年代为中国人民服务。

他无私奉献,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榜样。

海南的英雄人物们以其卓越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社会的楷模。

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品质和精神,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无论是他们的事迹还是精神传承,都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以上,我介绍了海南的几位英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奋斗的榜样。

无论是在灾难面前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让我们一同向这些英雄致敬,为海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安名人王官【元】王官,元代南雷峒人,海南省定安县岭口镇九锡山村人,系南雷峒主。

至治元年(1321年),元文宗图帖睦尔因宫廷内争,被元英宗放逐来琼州,居琼时图帖睦尔曾到南雷峒,王官待他很好,并处300金买回图帖睦尔所爱恋之琼州元帅府侍婢青梅,图帖睦尔非常感激王官的好处。

三年后,宫廷政变变化,图帖睦尔被召归,于天历元年(1328年)登帝位,称为文宗,元文宗为报答王官礼遇之恩,将定安县升为南建州,封王官为世袭知州,任职十多年。

王官辞世后葬在今岭口镇下山村东南,墓尚在。

胡濂【明】胡濂(1463—1542),字宗周,号一斋,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中街人,幼而好学,10岁能文,明朝成化丙午(1488年)科考中举人,弘治癸丑(1493年)科考中进士。

系著名理学家王阳明的门生,初任户部广西司主事。

任满升山东司员外,转调云南司郎中。

正德辛未(1511年)年,流贼刘六做乱,胡濂在平乱中督运粮饷有功,朝廷赐金牌文币,并加四品官衔,提升贵州参政。

任上革除政弊,严厉法纪,并平息了当地苗、彝少数民族的一次叛乱,因此升任江西右布政使。

正德已卯年(1519年)春,兑运粮饷于吴城返归时,恰逢宸濠宫廷政变,胡濂受累被捕入狱。

政变平息后,当时任都御使的王守仁(王阳明)、陈琳,保奏胡濂无罪,不曾参与政变,始获释放。

归家后以泉石自娱,杜门教训子孙,卒年80岁。

王弘诲【明】王弘诲,(1541—1617),字绍传,号忠铭,广东定安人,现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人,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

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

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

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

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奏考回琼、流芳千古。

王弘诲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20岁时乡试中举人第一名,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登进士。

王弘诲中进士不久,恰逢海瑞因上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忤逆了嘉靖皇帝,被捕入狱。

王弘诲仰慕海瑞为人,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前往探望,并为海瑞送物送药,虽遭狱吏危言威吓亦不畏避,表明了他坚持正义的高尚品质。

王弘诲任会试考官时,精心挑选,秉公取士,为国家选择了许多有用之才。

他在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到明朝廷腐败,他数次不断上疏劝谏,并写了类似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奏章,痛陈朝廷之大病。

因屡上疏诤谏不得采用,他数次托病乞休。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58岁的王弘诲获准辞官,回乡后在定安县城创建“尚友书院”,并资助修建澄迈的“天池书院”,文昌的“玉阳书院”等。

他还亲自到这些书院授课,大力宣扬文教。

另外,王弘诲还设置义渡,筑桥修路,建塔挖井,为家乡办了不少公益事业。

莫魁文【清】莫魁文,字起梧,号印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排坡村人。

少孤贫而勤学,清康熙丁酉(1717年)科考中举人。

辛丑(1721年)科考中进士,是清代琼崖考中进士的第一人,最初在吏部观政(见习)三年,后改授直隶庆和知县。

任上非常关心民间疾苦,疏浚该县颊河以消除水患,创建月阳桥,使当地百姓来往便利。

因监督治理黄河工程劳碌过度而染病,因而告病归家,归时清风两袖。

巡按御史王之畸对他很看重,赋诗为其送行。

《庆云县志》也记载他的清廉事迹。

归家后从未入公门,唯读书吟诗而自娱。

梁汉鼎【清】梁汉鼎,定安县人,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陈德华榜进士,曾任山西沁原知县。

莫陶【清】莫陶,字柳眉,号绿岩,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排坡村人。

少年时就喜欢读书,精于小楷书法。

年轻时就考中了雍正癸卯(1723)年科举人,丁未(1727年)科考中进士。

授任四川铜梁知县,任上颇有政绩,为上司所赞赏,但仅数年便因病告休在家,归家后专以养病训子为事,不久华年早逝,时人哀之。

今定安县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字画真迹等文物。

莫绍德【清】莫绍德,字衣堂,号云庵,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南山村人。

清乾隆己酉(1789年)科举人,嘉庆丙辰(1796年)科进士,辛酉(1801年)殿试后,考选授任内阁中书,派充实录馆校对官。

任满议叙候选员外郎,因奔丧守制而不赴任。

三年后,出游名山,结交众名流,擅于书法,尤精金石,其小楷名噪一时。

曾在琼台书院任教。

晚年致仕归家,修族谱,创建莲井寺。

著有《石经堂集》,定安县博物馆收藏有他手书《波罗密多心经》经幢碑拓片一张,海口市府城的琼台师范学校也有出土他手书之碑石一块。

张岳崧【清】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瀚山,号觉庵,广东定安人,现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上祖籍福建莆田县,宋嘉定年间迁琼,其祖为琼山尹,故落籍琼山。

后迁定安。

张岳崧自小聪明好学,十二岁应童子试,十六岁补弟子员,嘉庆辛西年(1801年)优引举质。

嘉庆甲子(1804年)科中广东省举人,嘉庆己巳(1809年)恩科进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会试正考官、文颖馆篡修官、武英馆篡修、都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阁校理、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湖北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

张岳崧饱才博学,涉猎很广,业通书画、法律、经济、水利、军事、医学,一生著有《筠心堂文集》10卷,《筠心堂诗集》4卷、《运河北行记》1卷、《训士录》1卷。

现今各大图书馆多有收藏。

张岳崧一生对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岳崧关心民疾治水防患,他任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时,奉旨治水,他乘小舸,冒风雨,渡扬子江,亲自巡察江海,冒险坚持督率官民护堤。

张岳崧是当时一个“明镜高悬”的青天老爷,任大理寺少卿去任的时候,“耆老遮道,焚香路送”。

张岳崧为禁烟运动劳苦奔波,与林则徐交谊深厚,同是查禁鸦片的严禁派。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查禁鸦片,首先摇旗呐喊,撰写禁烟奏疏与其有关文章。

张岳崧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在家乡病逝。

享年70岁,他的棺葬于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毛头村前。

可惜墓地在“四清”、“文革”时期遭受破坏,其石柱、石栏、石牛、石羊、翁仲都荡然无存。

在张岳崧前,明清两代,琼人登进士第者甚多,但尚未有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者。

故当朝清嘉庆皇帝仁宗颙琰,为张岳崧这样高的名次骄傲地说:“何地无才!”后来在张岳崧直接熏陶下,他的次子张钟彦中了进士,三子张钟秀和孙子张熊祥也均中举人,他和儿子张钟彦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三代功名,堪称海南第一家。

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一位难得的人才,他有功于国于民,历代海南人民都把他同丘浚、海瑞、邢宥、王佐、王弘诲等一起引以为荣。

张钟彦【清】张钟彦,张岳崧次子,张钟秀胞兄,字仲升,广东定安人,今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

其妻符素文乃文昌县符其珍(曾任知县)之女,负才名,张钟彦受其诲教颇多。

钟彦曾在林则徐门下读书,得其教诲栽培,由监生考中道光己亥(1839年)科举人,继而父丧归家守孝三年,道光乙巳年(1845年)应礼部会试,考中进士,签分河南即用知县。

由于他性好诗赋,授例改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兼稽勋司郎中,后调任户部江南司郎中。

后擢升浙江道兼监察御史,未几奉特旨补任直隶知府,次年调任补任宣化知府。

总督谭廷襄深重其才德,以品学兼优,才能干达,奏请调河南任职,但不成功,总督便因事调任他处。

张钟彦于任上索与所辖盐司意见不合,被调任山西,忿郁得病,死于河北唐县,时年54岁。

县博物馆收藏有他的手迹遗物,与其父张岳崧是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

王映斗【清】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

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

官至大理寺卿(二品),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

藏有许多书籍作品,但遗世至今却寥寥无几。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王映斗考进县学,成为县学生员;稍后,再考入府学,成为府学生员。

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由府廪膳生员,进补拔贡,接着参加会朝考名列前茅,获一等,被安排在户部江西司当小京官,管理户口、财赋。

但几个月后因慈母与世长辞请假归里守丧3年。

后赴京擢任户部额外主事,任职6年。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二甲第14名进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户部云南司主稿转为陕西司主事。

翌年,另任陕西司员外郎(司的副职)。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晋升为司的正职四川司郎中。

一直在京户部任职25个年头。

清文宗奕詝(咸丰帝)即帝位后,对王映斗的才华和为人颇为赏识,特令他随相国前赴祖国东南沿海省份,在浙江省清理仓库、校阅营伍,还趁机查检东南两河节浮费,裁减冗员。

因为他人尽其职,成绩卓著,声名大震,被提升为鸿胪寺少卿,负责礼仪方面的事务。

在这期间,严父丧亡,回里守丧3年。

其间有一年的5月,粤督徐广籍知晓王映斗学富五车,教学有方,乘他奔丧在家,特聘他出任省城掌管越华书院,时间长达7年之久。

在其掌教期间,他发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运用独特的教学技巧,谆谆善诱,培养出不少名望很高的社会名流。

广东籍的梁耀枢中状元、李文田中探花,潘衍、潘桐兄弟竞官至太史。

这些充分体现了王映斗教学的才能和成绩卓著,为世人所爱戴。

迄至咸丰八年(1858年)5月间,王映斗复官京城,经过投递奏折请求,蒙皇上的召见,并于同年10月,补原官职鸿胪寺少卿。

翌年11月,擢升为给皇上讲学的内阁侍读学士。

咸丰十年(1860年)充任恩科会试同考官、皇帝的后勤长官光禄寺卿。

一段时间后,先后授太常寺少卿和掌管刑狱、处理重大司法案件的大理寺少卿。

清穆宗载淳于同治二年(1863年)元月,调奉天府丞,提督奉天学政,负责管理教育方面的重任。

6年任满,秋季返回北京复职。

然而,奉天(今辽宁省)乃满洲民族的发祥地,王映斗能获满清朝庭的信任,有机会到这些地方去担任教育工作,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其间,王映斗大胆对这里的文教所存在的时弊,进行严厉的改革,促进其文风的发展,深受社会的赞许。

1864—1865年的两年中,王映斗历任太仆寺卿、太堂寺卿、大理寺卿。

同治九年(1870年)3月,因年老多病,祈归。

途经省城,抚军李福泰知晓,热情地把他挽留再次主持越华书院,时年已七旬了。

在年迈力衰之时,勉强坚持了两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坚决要求归里。

王映斗人老志不衰。

他为发挥人的价值,在家居4年中,人格高尚,全心全意为人类多作奉献,在有生之年写了不少诗文、公牍和家谱,但都没有编成专集,亦没有付印,因而荡然无存,仅是由他主持编纂的《定安县志》传世。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王映斗在家逝世,享年81岁。

他的次子王器成在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乡人为表达对他们父子俩的深情厚意,尊称他们俩为“父子进士”,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