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嵌入式系统是当今科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硬件、软件、通信和控制等多个领域。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具备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完善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技术。

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同时,还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和通信技术等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以及嵌入式系统的电源管理和时钟设计等内容。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和PCB布局技术。

第三部分: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

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实时系统和嵌入式软件测试等内容。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了解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并掌握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技术。

第四部分:嵌入式系统通信与网络这一部分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通信和网络技术。

学生将学习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无线通信以及网络协议等内容。

通过实验项目,学生将了解嵌入式系统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方式,并能够进行网络编程和数据传输。

第五部分:嵌入式系统应用与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医疗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案,并能够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第六部分:嵌入式系统实践项目这一部分将组织学生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实践项目。

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设计、开发和测试。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技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部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创新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创新思维。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的大纲将详细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3. 熟悉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工具;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嵌入式系统基础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定义和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原理- 处理器架构和指令集- 内存和外设的访问方式- 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模块二:嵌入式系统设计1.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和软件设计- 系统验证和调试2.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硬件描述语言(HDL)的应用-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方法- 电路板设计和布局模块三:嵌入式系统开发1.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 开发板和开发套件的选择和使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和配置- 开发和调试工具的使用2. 嵌入式软件开发- 嵌入式软件架构和设计- 嵌入式软件编程语言和工具- 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实例演示:通过真实的案例演示,展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过程。

第五部分: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和项目报告:学生通过完成实验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来展示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开发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开发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开发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指内嵌在设备或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并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编程和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方法;3. 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接口技术;4. 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

三、课程大纲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2.1 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和选择2.2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设备和接口3. 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3.1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3.2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及环境4.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4.2 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5.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5.1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 5.2 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5.3 软件设计和架构6. 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开发6.1 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6.2 常见的外围设备驱动程序开发7.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实践7.1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7.2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案例8.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8.1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的方法和技巧8.2 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的常用工具和技术9. 嵌入式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9.1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和挑战9.2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实施四、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40%2. 期中考试成绩占30%3. 期末项目成绩占3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2. 参考资料:[1]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指南》[2] "Embedded Systems: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and Design" by Raj Kamal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和专家担任教师,具备相关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教案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教案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工具。

4. 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为后续嵌入式系统开发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平台: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软件系统: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3.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嵌入式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嵌入式系统的启动流程和运行机制4.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工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等环节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编程语言、编译器、调试器等5. C语言编程基础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等关键概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开发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体验嵌入式系统开发。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2. 课件: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开发流程3. 案例素材: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4. 编程环境: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相关工具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编程练习,检验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

3. 课程设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应用项目的方案设计。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嵌入式系统概述(2课时)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3课时)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3课时)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工具(4课时)C语言编程基础(6课时)实践环节(10课时)课程设计(5课时)期末考试(2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工具C语言编程基础2. 教学难点: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工具的使用C语言的高级编程技巧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嵌入式系统实例,激发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

嵌入式培训课程大纲

嵌入式培训课程大纲

嵌入式培训课程大纲一、课程导言前言培训目标培训对象课程概述二、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定义和特点- 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 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 控制芯片及外围设备- 传感器和执行器3. 嵌入式系统软件基础- 实时操作系统- 设备驱动程序- 中断和异常处理4.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硬件设计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三、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1.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论 -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与软件接口设计2.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集成开发环境(IDE) - 调试工具- 仿真工具3.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编程语言选择- 嵌入式编程技巧- 软件测试与调试四、嵌入式系统通信与网络1. 嵌入式系统通信基础 - 串口通信- 并行通信- USB通信2. 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 - TCP/IP协议栈- Ethernet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五、嵌入式系统电源管理1. 电源管理概述- 电源类型与选择- 嵌入式系统功耗优化 2.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电源管理芯片选型- 低功耗设计技巧- 电源管理电路实例3. 电池与充电管理- 电池种类与选用- 充电电路设计原则六、嵌入式系统安全与测试1. 嵌入式系统安全性- 操作系统安全- 数据安全与加密- 网络安全2. 嵌入式系统测试方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3. 嵌入式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 - 故障处理与恢复- 系统监控与维护七、嵌入式系统案例分析1.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 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 医疗仪器2. 嵌入式系统设计案例- 硬件设计案例- 软件开发案例- 系统集成案例八、课程实践与综合项目1.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 硬件设计实验- 软件开发实验2. 综合项目实践- 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项目 - 实际应用案例开发结语总结回顾培训证书颁发注:以上为嵌入式培训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嵌入式教学大纲

嵌入式教学大纲

嵌入式教学大纲嵌入式教学大纲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制定一份完善的嵌入式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基础知识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原理: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基本组成部分。

2. C语言基础: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等知识,为后续嵌入式编程打下基础。

3. 电子电路基础: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元件和电路分析方法,为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打下基础。

三、嵌入式系统设计1. 嵌入式系统架构: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和组成,包括处理器选择、操作系统、外设等。

2.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学习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路设计、电源管理、外设接口等。

3.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学习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

四、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开发板、编译器、调试工具等。

2.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学习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感器接口、通信协议、数据处理等。

3. 嵌入式系统测试与调试: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测试和调试方法,包括仿真调试、硬件调试、软件调试等。

五、嵌入式系统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践经验。

六、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学生通过团队合作,选择一个嵌入式系统项目进行实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开发、软件开发、测试调试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创新设计,包括问题定义、方案设计、实现验证等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类专业,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嵌入式处理器任务是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嵌入式处理器 ARM ARM 体系结构,包括ARM 总体结构、存储器组织、系统控制模块和I/O 外围控制模块;掌握ARM 指令集和Thumb 指令集;掌握ARM 汇编语言和C 语言编程方法;了解基于ARM 的开发调试方法,以及在嵌入式µClinux 下的开发应用方法。

它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嵌入式系统基础(一、嵌入式系统基础( 4 4学时)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从嵌入式计算机的历史由来、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各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涉及到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系统地建立起的嵌入式系统整体概念。

二、ARM 技术概述(技术概述(44学时)本章将对ARM 技术进行全面论述,使学生对ARM 技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建立起以ARM 技术为基础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和以ARM 核为基础的嵌入式SoC 芯片设计的技术基础。

三、三、ARM ARM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1212学时)ARM 指令系统特点,指令系统特点,ARM ARM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Thumb Thumb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ARM ARM 宏汇编,ARM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C 语言程序设计,基于Embest IDE for ARM IDE for ARM 环境的软件开发。

环境的软件开发。

四、基于S3C44B0X 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1616学时)S3C44B0X 处理器介绍及应用开发,包括结构,存储控制器,I/O 口等。

(三)、学时分配表总学时总学时 36 36序号序号内容内容 讲授讲授 一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系统基础 4 二ARM 技术概述技术概述 4 三ARM 指令系统指令系统 12 四 基于S3C44B0X 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 16 小 计36 (四)、实验项目表序号序号项目内容项目内容 要 求 学时数学时数 1 ARM 汇编指令实验汇编指令实验 初步学会使用Embest IDE for ARM Embest IDE for ARM 开发开发环境及ARM 软件模拟器软件模拟器;;通过实验掌握简单ARM 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2 2 Thumb 汇编指令实验汇编指令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ARM 处理器16位Thumb 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2 3 C 语言程序实验语言程序实验 学会使用Embest IDE 编写简单的C 语言程序并进行调试;学会编写和使用命令脚本文件脚本文件2 4 IO 接口实验接口实验 ARM 芯片的I/O 口通常都是和其它引脚复用的,要熟悉ARM 芯片I/O 口的编程配置方法,熟悉S3C44B0X 芯片的I/O 口配置寄存器,编程实现实验板上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轮流点亮和熄灭轮流点亮和熄灭2 5 存储器实验存储器实验 掌握S3C44B0X 处理器对存储空间的配置和读写访问的方法。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集计算机、微电子、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架构、软件编程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技能。

(二)教学目标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

3、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编程,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等编程语言,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启动过程和运行机制。

4、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包括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设计和开发技能。

(三)教学内容1、嵌入式系统概述,包括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等。

2、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3、嵌入式系统软件编程,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等编程语言,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启动过程和运行机制。

4、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包括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编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技能。

3、项目实践:通过分组实践、项目开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开发过程。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编程实践、实验报告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或实操等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或实操等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整体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二、实现大纲(一)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型。

2、设计存储器,包括RAM和ROM,考虑容量和速度的需求。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与实现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4054143 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中文名称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课单位计算机教研室总学时 51(理论: 41 实验实习: 10) 学分3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后续课程操作系统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原理。

本课程是一门既与硬件关系紧密,又与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关系十分紧密课程。

它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源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知识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对基于ARM嵌入式芯片的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对嵌入式操作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嵌入式软件设计设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导论教学内容:1.1嵌入式系统概述1.2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1.3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教学要求: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区别、影响嵌入式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区别、影响嵌入式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影响嵌入式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布置部分作业,在讲解时多举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有更好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章 嵌入式硬件系统教学内容:2.1嵌入式微处理器概述2.2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原理和指令系统教学要求: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的基本组成、了解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和运行模式、基本了解ARM芯片的指令系统教学重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CISC与RISC指令系统的对比、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分类、AMBA总线、PCI总线、ARM指令系统教学难点:嵌入式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为辅,布置部分作业。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汽车、医疗等。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者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嵌入式系统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

二、课程目标该课程旨在使学习者能够: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3. 学会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软件;4. 培养良好的嵌入式系统编程能力;5. 能够解决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1.2 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2.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与介绍2.2 嵌入式系统的外设和接口设计2.3 嵌入式系统的电源管理3.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3.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与概念3.2 嵌入式系统的驱动程序开发3.3 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4.1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4.2 嵌入式系统仿真与调试技术4.3 嵌入式系统的固件更新与维护5.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5.1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5.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布局5.3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架构与开发6.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6.1 通信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6.2 汽车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6.3 医疗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习者亲自动手实践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通过完成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教学大纲设计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教学大纲设计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与开发学分:4学时:75 讲课学时:45;实验(实践)学时:30先修课程:电工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开发、电子线路CAD、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开课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 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嵌入式硬件开发、底层驱动程序开发、上层应用软件(包括图形界面开发)等,着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为走向社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继续学习奠定必需的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1、掌握嵌入式系统入门的基础知识,熟悉主流ARM硬件体系结构。

2、熟练掌握基于S3C2410的系统硬件设计和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

3、掌握图形用户接口MiniGUI的开发。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完备的系统观、全局观及统筹思维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4学时主要内容:1、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2、了解常见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3、了解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与难点:重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难点: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第二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2学时主要内容:1、了解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2、懂得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重点与难点:重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步骤难点:嵌入式系统的调试第三章ARM体系结构6学时主要内容:1、熟练掌握ARM体系结构2、了解ARM基本寻址方式和指令集3、懂得ARM体系的编程模型重点与难点:重点:寻址方式和指令集难点:ARM920T核第四章ARM系统硬件设计基础6学时主要内容:1、了解ARM开发环境2、掌握基于ARM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掌握基于ARM的硬件启动程序设计4、懂得印制电路板制作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基于ARM的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难点:基于ARM平台的软件开发第五章基于S3C2410的系统硬件设计12学时主要内容:1、看懂S3C2410芯片资料2、掌握I/O口通信原理和编程3、掌握中断原理和编写中断服务程序4、掌握UART通信原理和编程5、掌握键盘和LED控制工作原理和编程6、掌握LCD工作原理和编程7、掌握触摸屏工作原理和编程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I/O口、中断、UART、A/D、键盘和LED控制、LCD、触摸屏等接口的编程难点:中断原理和中断处理程序第六章Linux操作系统基础3学时主要内容:1、了解Linux操作系统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Linux内核的结构3、熟练掌握Linux的使用重点与难点:重点:Linux管理设备的原理难点:Linux管理设备的实现过程第七章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6学时主要内容:1、了解BootLoader引导程序,并看懂原代码2、掌握将引导程序、内核、文件系统移植到S3C2410硬件平台上3、掌握常见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开发4、熟练掌握嵌入式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程序、内核、文件系统移植到S3C2410硬件平台上难点:设备的驱动程序开发第八章图形用户接口MiniGUI6学时主要内容:1、了解什么是MiniGUI2、懂得搭建MiniGUI开发环境3、掌握MiniGUI在QVFB上的仿真应用重点与难点:重点:MiniGUI在S3C2410上的移植难点:应用程序写FrameBuffer画图的原理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实验一EL-ARM-860型实验箱和软件开发环境2课时实验二ARM的中断实验4课时实验三ARM的UART实验4课时实验四键盘接口和七段数码管的控制实验4课时实验五LCD的显示实验4课时实验六BootLoader引导程序4课时实验七Linux的移植、内核、文件系统的生成与下载4课时实验八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4课时合计实验学时30学时。

嵌入式 教学大纲

嵌入式 教学大纲

嵌入式教学大纲嵌入式教学大纲嵌入式系统是当今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到汽车控制系统,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自动化设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广泛而多样化。

因此,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制定一份全面而详细的嵌入式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同时,可以提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以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部分,可以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包括处理器架构、内存管理、外设接口等。

同时,可以涉及到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交互和通信机制,如中断处理、总线协议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嵌入式编程在嵌入式编程部分,可以介绍常用的嵌入式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比如,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广泛,可以详细介绍其语法和特点。

同时,可以讲解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以及常见的嵌入式开发板和仿真器的使用。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嵌入式编程技能。

四、嵌入式系统设计在嵌入式系统设计部分,可以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整体设计流程和方法。

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等。

同时,可以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功耗优化和性能优化方法,以及常见的系统集成和测试技术。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和关键技术。

五、嵌入式系统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部分,可以介绍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医疗设备、无人机等。

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嵌入式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六、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实践项目。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或者一个机器人。

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嵌入式学习教学大纲

嵌入式学习教学大纲

标题:嵌入式学习教学大纲导言嵌入式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涵盖了硬件和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架构和设计、实时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编程等方面。

为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本文档将提供一份嵌入式学习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第一部分:课程介绍1.1 学习目标- 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激发学生对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兴趣和热情1.2 基本知识储备- 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 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有基本了解1.3 教学方法- 理论课讲授:通过讲解原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框架- 实践训练:通过作业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课程内容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与传统计算机系统的区别2.2 嵌入式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要素- 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选择与配置-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选择与管理2.3 嵌入式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的选择与特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与方法2.4 嵌入式系统编程- 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选择与适配- 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嵌入式系统的高效算法和优化技术2.5 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设计- 实时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与策略- 实时系统的性能优化与分析第三部分:教学进度安排3.1 教学时长- 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2学时,共计18周3.2 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课程介绍和嵌入式系统概述- 第2-5周:嵌入式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第6-9周:嵌入式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第10-14周:嵌入式系统编程- 第15-18周: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设计3.3 实践训练- 每周安排2学时的实践训练,包括编程作业和实验设计结语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嵌入式学习教学大纲,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基本流程,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明确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并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和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讲授Linux环境下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的方法,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嵌入式驱动开发的基本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系统开发的能力,了解系统应用与本专业的关系,并针对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本门课程应采取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应用、强化程序开发、鼓励学生将系统同本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认识到嵌入式系统在本专业的应用前景,掌握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实际开发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1.组织形式采用教学为主,结合实际系统演示为辅,强化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

结合适当的课外调研课题,加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在本专业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感受。

2.教学方法在本门课程中,应充分应用当前的嵌入式应用案例说明其应用前景,尽量使用和通信专业相关的案例凸显嵌入式系统的价值,强化学生的主动交流,鼓励学生的课外调研和课外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联系。

3.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主要可以表现力丰富的影音等媒体展示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提高Linux环境下的程序设计和设备驱动程序编写,掌握内核模式程序的设计方法。

三、实验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见附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提前演示,独立操作,鼓励交流,提倡提问等方法进行教学。

《嵌入式开发》教学大纲

《嵌入式开发》教学大纲

《嵌入式开发》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嵌入式开发学时/学分:72/4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教研室:网络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必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要素和最新知识概念,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和方法,实践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基本流程,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要素和最新设计理念、嵌入式操作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践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具备良好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开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 •嵌入式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 • Linux C编程、Linux网络编程3 .基于SkyEye的嵌入式系统开发4 •驱动程序设计的框架以及关键点5 •进一步分析Linux 0.11内核源代码,提升自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水平,对操作系统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知三、课程教学内容第1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基础主要知识点:探1.1嵌入式系统概述探1.2嵌入式处理器探1.3嵌入式操作系统※^ 1.4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开发流程、开发要点第2章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主要知识点:2.1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简介22OK2440-II开发平台介绍2.2.1 OK2440-II开发板构成2.2.2 OK2440-II开发板硬件资源探2.2.3 实例一OK2440-II开发板的基本使用2.2.4 实例一引导Windows CE2.2.5 实例一引导Linux2.3交叉编译的基本知识2.3.1 ARM交叉编译工具链2.3.2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探2.4实例一创建交叉编译环境探2.5 实例一QEMU、GDB的安装及简单使用2.5.1 QEMU的安装2.5.2 GDB的安装探2.5.3 运行ARM汇编程序探2.5.4 调试ARM汇编程序2.6 SkyEye的安装及简单使用2.6.1 SkyEye 简介探 2.6.2 实例一安装SkyEye-1.2.6探 2.6.2 实例一使用SkyEye-1.2.6探2.7 实例一TFTP服务器的搭建探2.8实例一NFS服务器的搭建第3章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主要知识点:3.1 Linux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3.1.1程序安装目录、头文件、库文件3.1.2 gcc编译器探3.1.3实例一使用gcc编译器3.1.4 GNU make 工具和Makefile 文件※^ 3.1.5 实例一使用make及Makefile文件3.1.6 glibc3.1.7 gdb探3.1.8实例一使用gdb调试器3.1.9 Binutils 工具包3.2 GNU ARM汇编语法3.5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5.1 ARM汇编伪指令介绍3.5.2模块化程序设计3.6混合语言编程第4章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的移植主要知识点:4.1 BootLoader4.1.1 BootLoader 概述4.1.2 BootLoader的工作流程4.2 常见BootLoader 介绍4.3 U-Boot-1.1.4源代码分析4.3.1 U-Boot的代码结构4.3.2 U-Boot的启动流程4.3.3 cpu/arm920t/start.S4.3.4 lowlevel」nit.S4.3.5 lib_arm/board.c4.3.6 ini t_seque nce[]4.3.7 common/mai n.c4.4 移植U-Boot-1.1.4 到S3C2440A 平台4.4.1 U-Boot的配置与编译探4.4.2 实例一移植U-Boot到S3C2440A平台探4.4.3 实例一烧写U-Boot到Flash4.5 实例一使用U-Boot4.5.1 U-Boot的常用命令4.5.2 U-Boot的环境变量4.5.3 U-Boot与内核的关系4.5.4 添加U-Boot命令探4.6 实例一基于skyeye的移植三部曲之一:Bootloader第5章Linux在ARM平台的移植主要知识点:5.1 Linux 内核5.1.1 Linux内核简介5.1.2 Linux内核源代码结构5.1.3 Linux内核的配置探 5.1.4 Makefile、Kconfig 与.config 的关系5.2 Linux内核的移植探5.3 zlmage内核映像的生成过程5.3.1 zImage 的构成5.3.2 zImage的解压过程探5.4 实例一基于skyeye的移植三部曲之二:5.5 Linux内核启动流程分析第6章根文件系统主要知识点:6.1嵌入式Linux的文件系统6.2Linux系统的引导过程探6.3建立根文件系统探6.4实例一基于skyeye的移植三部曲之三:第7章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7.1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相关知识7.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探7.2.1实例一动态加载模块探7.2.2实例一简单字符驱动程序第8章嵌入式Linux的图形用户接口主要知识点:8.1嵌入式Linux中的GUI简介8.2Qt / Embedded8.3Microwi ndows8.4Mi niGUI8.50pe nGUIKernel RootFSLinux C编程一站式学习II. C语言本质主要知识点:14.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5. 数据类型详解16. 运算符详解17.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探18. x86汇编程序基础探19.汇编与C之间的关系探20.链接详解探21.预处理22. Makefile 基础探23.指针探24.函数接口探25. C标准库Linux C编程一站式学习HI. Linux系统编程主要知识点:探28.文件与I/O探29.文件系统探30.进程31. Shell 脚本探32.正则表达式探33.信号探34.终端、作业控制与守护进程探35.线程探36. TCP/IP协议基础探37. socket编程四、学时分配表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嵌入式系统开发实用教程》主编:张同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Linux C编程站式学习》主编:木劲杉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1 •(美)施部•克•威(V,S,K).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及开发•西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2 .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93 .凌明.嵌入式系统高级C语言编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主要学习资源:(1) /(2) /(3) /(4) /审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与开发
学分:4
学时:75 讲课学时:45;实验(实践)学时:30
先修课程:电工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开发、电子线路CAD、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开课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类型: 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嵌入式硬件开发、底层驱动程序开发、上层应用软件(包括图形界面开发)等,着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为走向社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继续学习奠定必需的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掌握嵌入式系统入门的基础知识,熟悉主流ARM硬件体系结构。

2、熟练掌握基于S3C2410的系统硬件设计和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

3、掌握图形用户接口MiniGUI的开发。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完备的系统观、全局观及统筹思维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4学时主要内容:
1、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常见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
3、了解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重点与难点:
重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难点:实时操作系统内核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2学时主要内容:
1、了解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
2、懂得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步骤
难点:嵌入式系统的调试
第三章ARM体系结构6学时
主要内容:
1、熟练掌握ARM体系结构
2、了解ARM基本寻址方式和指令集
3、懂得ARM体系的编程模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寻址方式和指令集
难点:ARM920T核
第四章ARM系统硬件设计基础6学时
主要内容:
1、了解ARM开发环境
2、掌握基于ARM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基于ARM的硬件启动程序设计
4、懂得印制电路板制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基于ARM的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
难点:基于ARM平台的软件开发
第五章基于S3C2410的系统硬件设计12学时
主要内容:
1、看懂S3C2410芯片资料
2、掌握I/O口通信原理和编程
3、掌握中断原理和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4、掌握UART通信原理和编程
5、掌握键盘和LED控制工作原理和编程
6、掌握LCD工作原理和编程
7、掌握触摸屏工作原理和编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I/O口、中断、UART、A/D、键盘和LED控制、LCD、触摸屏等接口的编程
难点:中断原理和中断处理程序
第六章Linux操作系统基础3学时主要内容: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Linux内核的结构
3、熟练掌握Linux的使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Linux管理设备的原理
难点:Linux管理设备的实现过程
第七章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6学时主要内容:
1、了解BootLoader引导程序,并看懂原代码
2、掌握将引导程序、内核、文件系统移植到S3C2410硬件平台上
3、掌握常见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4、熟练掌握嵌入式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程序、内核、文件系统移植到S3C2410硬件平台上
难点:设备的驱动程序开发
第八章图形用户接口MiniGUI6学时主要内容:
1、了解什么是MiniGUI
2、懂得搭建MiniGUI开发环境
3、掌握MiniGUI在QVFB上的仿真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MiniGUI在S3C2410上的移植
难点:应用程序写FrameBuffer画图的原理
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实验一EL-ARM-860型实验箱和软件开发环境2课时
实验二ARM的中断实验4课时
实验三ARM的UART实验4课时
实验四键盘接口和七段数码管的控制实验4课时
实验五LCD的显示实验4课时
实验六BootLoader引导程序4课时
实验七Linux的移植、内核、文件系统的生成与下载4课时
实验八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4课时合计实验学时30学时。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3C2410与Linux》徐英慧马忠梅王磊王琳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9月。

参考书:
《主流ARM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与实例精解》苏东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

《ARM嵌入式常用模块与综合系统设计实例精讲》张绮文解书钢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ARM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设计与优化》(美)Andrew Sloss,Dominic Symes,Chris Wright主编,沈建华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ARM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与开发》俞辉李永刘凯王晓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

五、课外学习要求
本课程属专业课程,涉及电工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开发、电子线路CAD、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较多的基础知识,学生上课前必须做好课前预习。

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容,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写出读书报告。

六、考核方式
以平时考核(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实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