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传MFA考研经验之考研复试经验
中传MFA考研分数线复试及考研复试指导
中传 MFA 考研分数线复试及考研复试指导单科 总分 (满分 =100 分) 020205 030207 030501 030505 050101 050102 050103 050105 050106 050108 050301 050302 050320 050321 050322 050323 产业经济学 国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新闻学 传播学 ★国际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舆论学 ★编辑出版学 经济学 法学 法学 法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350 369 325 353 355 377 365 355 355 355 365 355 370 355 355 355 55 45 45 4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单科 (满 分>10 0 分) 83 68 68 68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名称学科门类第1页 共 1 页单科 总分 (满分 =100 分) 050330 050331 050332 050334 050335 050336 050337 050401 050402 050403 050404 050405 050406 050407 ★广告学 ★公共关系 ★传播心理学 ★传媒教育 ★传媒政策与法规 ★传媒经济学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艺术学 音乐学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戏剧戏曲学 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01 方向:电视艺术理 论 02 方向:电视策划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366 355 355 355 355 355 355 320 358 332 320 335 348 55 55 55 55 55 55 55 35 35 35 35 35 35单科 (满 分>10 0 分) 83 83 83 83 83 83 83 53 53 53 53 53 53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名称学科门类艺术学3503553艺术学3503553第2页 共 2 页单科 总分 (满分 =100 分) 03 方向:广播电视文 艺 04 方向:电视剧史论 05 方向:电视艺术与 技术 06 方向:录音艺术 07 方向:广播电视语 言艺术 050420 050421 050422 050423 070104 080902 080904 081001 081002 ★动画学 ★数字媒体艺术 ★游戏 ★艺术与科学 应用数学 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单科 (满 分>10 0 分)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名称学科门类艺术学3503553艺术学3503553艺术学3303553艺术学3203553艺术学3203553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335 355 345 320 295 300 300 315 33535 35 35 35 40 40 40 40 4053 53 53 53 60 60 60 60 60第3页 共 3 页单科 总分 (满分 =100 分) 081202 081203 120100 120202 12040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工学 工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艺术硕士 艺术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 士 出版硕士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300 300 350 350 350 40 40 55 55 55单科 (满 分>10 0 分) 60 60 83 83 83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名称学科门类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054060055104 055105电影 广播电视320 32035 3553 53055300新闻与传播硕士3555583055400 085208 085209 085211 125100出版硕士 电子与通信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 计算机技术 工商管理硕士355 300 300 300 16555 40 40 40 4583 60 60 60 90第4页 共 4 页考研复试指导 复试在即,很多考生都担心平时习惯了埋头书本,临场的时候“卡壳” ,以 至于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过别担心。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方法)复试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方法)复试经验(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我们当年初试分数比较特殊,传播理论与历史这门课的分数普遍较低,以致整体分数都不高。
而广院又是走的国家线,因此上线人数较少。
(据说除了新闻学,没有一个方向是招满了,后来又补招了很多。
)一般往年本方向能招15人的情况下,只有7人上线。
后经调剂和补招,最终共14人。
7人中除了一人考了380+,其余六人的人数全部集中在352~362之间。
传播学其他方向的分数应该也是大同小异。
因此,刷人的几率很低啦!但竞争公费就比较激烈了,因为大家初试分数都很接近。
复试具体而言:1、笔试(占45%)。
不出意外的话,考的内容是《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这本书的前五章,以及第十三章、十四章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五章只考置信区间的最简单的内容。
记得,有条件的话一定要搞到真题。
2007年以前的题可以说太简单了,闭着眼睛都能做。
但一切都是与时俱进的,07年的考题,从内容到形式到难度都有了些调整与提高。
总之,还是弄套真题自己好好研究一下吧。
对了,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论述题要适当阐述,但别搞得长篇大论,跟答政治题似的。
这个方向跟数字打交道多,要干练,说清楚就行了。
2、英语口试和听力(10%)。
当老师叫到你的时候,你走进一间教室,一个老师给你打分,一个老师跟你对话。
是用录音机放磁带。
老师很和蔼。
先是听一段录音,然后问你三个问题;然后再去桌子上抽签,好像是抽两到题吧。
老师念出题目,你来根据抽到的题目展开论述。
我当时抽到的是:(1)你如何看待超女的走红?(2)好像是关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问题。
记不清了。
反正,英语不是特别差的话,都会过。
这个主要是常年的积累,但临阵磨枪,不亮也光,从现在开始就抓紧多听听力,练习口语吧!难度大概在新概念2、3吧!千万别紧张,否则本来能听懂的也听不懂了。
3、面试(45%)。
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了。
等分数下来后,可以参加复试的同学就要开始准备《科研设想》。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研经验精华汇总
艺术硕士复习经验今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第一次招生,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专业的试卷来看,还是以偏重基础为主。
英语采用英语二,相比英语一也较简单。
首先说说专业课的复习。
在复习艺术综合时,结合大纲,主要以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为主,以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为辅,我11月的时候还上了个一航的艺术综合培训班。
艺术学概论相当重要,从今年的考试可以看出,与广电艺的艺术学考试不同,MFA的艺术综合大题考的是比较基础的。
所以在复习时,在理解全书的基础上,建议把艺术学概论每章每节总结式的段首句背下来,答题时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相应的例子,就能答得比较完整了。
至于填空题,考的也是比较重要显著的艺术常识,不会考偏难怪的题。
把《艺术学基础知识》上的名家名作记住,和《艺术学概论》书里面的例子记住,就可以答满分。
至于名词解释,也主要出自《艺术学概论》中,所以说《艺术学概论》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至于《艺术学概论》上没有的大纲内容,参考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即可,王宏建的《艺术概论》也是主要看各章节的总结概括式的段首句,至于《艺术概论》中的内容和他的解释,因为晦涩难懂。
可以不去理会。
至于艺术基础那门考试,从今年的考卷来看,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考的内容比较新颖,大纲上所提供的参考书的内容远远不够,主要考察电视的技术以及创作,偏向于实践。
但今年第一年出题,出题的方向还很难把握,所以参考书还是一定要看的。
填空题有些出自《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和《电视节目类型学》两本参考书,有的是与当今的电视业界相关的,例如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
复习的时候主要以《电视节目类型学》这本书为主,《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主要记住中国的电视文艺发展史,其余的内容大致看下理解了就成。
名词解释有的出自《电视节目类型学》,有的也出自《电视艺术哲学》,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把《电视艺术哲学》看一下的,虽然参考书目上没有这本书。
艺术基础的大题考的与当下的电视业界热点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建议多看看《当代电视》、《中国电视》、《视听界》、《电视研究》等业界的关于电视制作类的刊物,关注当今电视热点现象和创作理念,而不建议去看纯理论类的杂志。
中传MFA考研招生人数及考研复试经验
中传MFA考研招生人数及考研复试经验凯程老师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中传艺术硕士考研复试经验的文章: 初试结束后再考虑复试的事情一点也不晚。
如果你初试复习的很好,复试也不用太过担心。
复试分三个环节: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听力/专业课面试。
不论你是三跨,还是本校本专,流程都一样。
只有同等学力的同学要加试,加试内容前几年是CG赏析。
什么是同等学力,招生简章里有。
1:复试参考书数媒的同学到这里一定是倍儿囧……怎么复试参考书还是这么多?而且又还都这么厚?这里我引用师兄那句话:“复试的参考书……就是那样吧!”复试参考书最大的作用在于拓展视野,加强艺术修养,增长知识面。
对于实战的作用?我个人觉得10%也不到。
《数字媒体导论》可以说是作用相对大点的,就包括初试的准备阶段也可以看看。
其他的,初试期间就别看了,没那么多时间。
准备复试期间这些书也都是统统的泛读。
不过如果你喜欢的话就精读,因为这几本书都还不错的。
尤其贡布里希大师的作品,很有意思。
2:复试流程的应对我个人复试各项分数,老师都是很给面子的,到最后貌似把名次都提了。
复试这些天感想很复杂,就不一一细说了。
不过我没有提前见老师,也没打电话发邮件,就是纯粹的个人备考。
有必要说一下的是,老师能提前见还是见一下,不过是做提前沟通,表明自己的学习欲,初步展示个人能力,而不是back door。
当然一定要提前预约,看看老师愿不愿意、有没有时间见你。
违背老师的意愿硬是要去见会起到反效果。
面试当天廖老师都还忙的走来走去和打电话,看得出平时他们并不很轻松。
当然,各位老师如果提前没有去见,那么至少也要知道几位大腕老师(就是导师目录里那几位)的外貌和研究偏好是怎样的,这个很有用!专业课笔试(占复试40%):这是复试最早进行的科目。
前两年都是3小时写篇论文,今年是突然改成了看电影写分析,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
还是我前面说过的,这个东西,确实要重点靠视听语言的知识了。
3小时有一半用来放电影,一半用来作答。
中国传媒大学mfa媒策考研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mfa媒策考研经验不知不觉,复试过去也有一段时间了,回想这一年的考研路,虽然有苦有泪,但收获更多的是快乐,你是不是也在这条路上毅然前行呢?那么路上的你不要忘了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
最近有好多同学问到我辅导班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还可以的话,最好还是报一个,因为这样起点会和别人不一样,成功的把握会更大一些,我强烈推荐凯程,因为我跟它学习了半年的时间,发现这儿的老师、同学都很好,而且学习氛围也特别棒,特别适合考研,大家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作为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的我,除了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之外,也有运用英语技能的工作经历,所以在考研英语的复习上有自己比较适用的一套方法。
虽然复习所用时间不长,但是分数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主要是由于我明白自己在考研英语这个类型考试中的短板和优势,将时间有效利用在了查漏补缺上。
而对于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讲,夯实基础是最重要的,下面是我在每个分项的复习方面的几点建议:第一,单词。
考研英语的灵魂就是词汇,单词掌握程度是决定英语取得高分与否的关键。
因此一定要下苦功夫去背单词,而且要一轮一轮、贯穿始终地去背。
以至于背到后来你就会发现,读文章通顺了,把握问题背后的言外之意也能够比较准确了,这就是把基础打牢的重要作用。
要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把单词从头到尾顺背几遍,在背的时候如能把握住出题规律,就会大大提高单词记忆的效率。
比如大约有2000个单词与四级以下单词重合,这些词汇在历年真题中的考察侧重点是其熟词生义和一些固定短语,在背的时候也要侧重这方面的积累;有的单词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这些词在考研大纲中也有出现且直接关系到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通常被称为核心词,大约有1650个左右,应该是复习当中的重中之重;而考研大纲中还有一些特有的、未出现在四六级中的单词,这样的有500个左右,这些词一般是难词大词、非常少见,一般很少出现在翻译而是常出现在阅读中,但几乎没有作为阅读的考点,所以大家知道其大概含义即可。
中国传媒大学MFA文化市场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MFA文化市场复试经验分享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摘要:文化发展研究院有学硕也有专硕,专硕有MFA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两个方向,学硕里面会细分四个方向:1.文化政策与法规方向;2.创意设计与文化规划方向;3.国际文化产业与贸易方向;4.文化消费与文化市场方向。
文产的学硕和专硕都会一起复试,不分方向,复试内容中的笔试、面试、口语都完全一样。
一、英语口语(占复试10%)听力和口语两位老师播放听力,听力不难,就是一小段话,然后让你简单说说自己听到的内容或者问两个问题,口语题是抽签,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主要为传媒方向的问题,一个就是生活类型问题,。
听力语速不快,大致就是四级难度,初试完了有时间练练就可以了,口语基本是你有张口说就有分,口语不好也没关系,毕竟只占复试成绩的10%,口语不及格不影响总成绩。
二、笔试(占复试40%)多关注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和行业热点,复习的时候要有考点思维,不能漫无目的的复习,否则会事倍功半。
答题时注意点:字迹工整,时间掐准,题目审清,逻辑分明。
而且复试笔试的内容初试过了复习就完全来的及,完全没必要初试的时候复习。
学硕会相对容易上手,专硕需要花点功夫准备。
三、科研设想面试的时候要提交给老师们翻阅,老师可能会针对这个提问题,所以必须认真准备,科研设想需要跟文化产业相关,可以在自己本科有了解的方向选一个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写更好,这样更熟悉情况比较有把握。
科研设想学校网上有格式模板,照着步骤写就好了。
四、面试(占复试50%)面试进去首先自我介绍,这个提前准备然后反复练习。
自我介绍需要简洁、重点突出,让老师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你的学术背景、实习实践经历、综合素质、个人性格特点,呈现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切记不可拖沓、不可过于情感化,多说有用的话。
中传MFA经验分享贴
中传MFA经验分享贴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距离出成绩已经过去10几天了,心里的激动慢慢平复了下来,开始迎接即将到来的研究生学习生涯。
因为曾经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总结一些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三跨的考生,并且本科学校也并不优秀,初试考了385,并且最终复试也顺利通过了。
所以那些黑我大中传有黑幕啊、猫腻什么的,至少在我这没发生,我就是一个完完全全自己考上的考生,我发四!!哈哈政治65我觉得政治考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题目很活络。
之前我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做了许多的选择题,做完一遍,再做错题。
这种方法虽然错误率在减少,但是真正在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考点还是没记住,你记住的只是你脑海中那个熟悉的选项。
而考试的真题考察的是考点的掌握,所以就会觉得题目很活,选项模棱两可,归根到底还是知识点没有记住。
所以我的建议是:前期可以准备一本老肖的精讲精练配套1000题,复习一章做一章的题目。
这个的主要作用是让我们先对知识点熟悉一下,有个印象,对题目的设置大概有个了解。
9月份开始后我觉得政治应该抓紧起来了,《风中劲草》是个不错的选择,里面的大纲上的考点一条一条的列出来了,大家可以买一本看看,不需要每一个都背下来,因为你做不到。
但是答应我一定要熟悉熟悉再熟悉,好吗!然后再做题,错的知识点一定要反复巩固,不一定要看做错的题目,但是一定要多看看自己在哪些知识点容易犯错。
一直持续到考前,至少你在选择题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和保障。
再说说分析题。
以前总是说背背《肖四》大体就能拿个不错的分,因为老肖押的准啊。
可惜这两年肖老师真的是越来越不给力了,反而是蒋中挺的最后五套卷,一定要做,还要背。
他15、16年押中的题目足以让人肝颤啊!一定要做!要做!做!(重说三)当然不放心的话,你也可以把《肖四》做了,至于《任四》我觉得就算了吧…友情提示:大家前期看知识点看不下去觉得枯燥,就去网上搜搜别人分享的视频,随便哪家辅导机构的(文都啊、新东方啊什么都可以了),没事的时候可以听听老师讲解知识点。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研复试经验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研复试经验谈(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初试完,真正的心理战+持久战开始了,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等初试成绩,等复试线,等复试时间,等复试成绩,等拟录取结果……整个过程从1月11号持续到4月28号,将近4个月,我感觉等待的时间比准备初试的时间还痛苦,准备初试也就用了20多天,3个星期还是比较好熬的,4个月就难熬多了,而且复试时更紧张,谁都不想功亏一篑,那种离梦想已经很近了,却被无情打碎的感觉,想想都恐怖。
我们方向的复试流程是这样的:4月15、16号体检+报到,17号上午专业课笔试,18号上午英语口试,21号上午专业课面试。
下面介绍下这几项内容以及我复试过程中得到的体会和经验,我会讲得很详细,希望对大家有用——(一)体检+报到体检头天晚上不要饮酒也不要吃油腻食物,抽血前不要吃东西。
最好早点去,不然要排很长时间队,浪费时间。
体检7点半开始,我们7点去的,8点抽完血去吃饭,回来一看校医院人满为患,剩下的几个项目排了好久队才做完。
所以建议大家自带食物,早点去,抽完血咬几口干粮果腹,继续做别的项目,这样可能艰苦些(比起复习的艰苦小意思啦),但最省事儿。
还有,别忘了带钱,体检50。
体检完去研招办报到,需要拿什么资料学校研招网上都会说,验完资料你会拿到一个复试考核表,这个表专业课面试时会用到。
报到交100。
具体操作过程学校研招网上都有,大家到时候好好看看,别遗漏了什么。
(二)专业课笔试我考的是05艺术管理方向,其实我一开始很讨厌什么经济啊管理啊之类的,选择这个方向完全是阴错阳差(具体怎么回事就不多说了,总之什么悲催搞笑的事都会发生在我身上)。
但看完参考书后,发现自己对这些还挺有兴趣,所以多看书真的有很多好处的,不经意间会为你打开很多窗。
参考书一共有5本:《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电视剧项目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艺术管理学概论》、《电视节目策划学》。
中国传媒大学MFA考研经验谈
中国传媒大学MFA考研经验谈转眼间,距离考研结束也快一个月了,可能是因为准备的过程太漫长,那份喜悦的心情也逐渐被消磨殆尽了吧,所以在看到拟录取名单的时候也没有太过兴奋,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谈谈我的考研历程。
最近也有好多人问我要不要报班,报什么班之类的,其实去年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也纠结了好久,在搜集了不少网上的信息,看了几家机构的公开课之后,反复权衡了一下,最后报了凯程集训营,根据我的亲身经验,凯程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师资方面。
我的英语分不算高,但经过复习我有以下经验:完型部分考前集中训练。
完型不难,除非你是牛人,否则得分都差不多,我建议不用太多时间练习,有那个时间去练专业课的东西,考前一个月每天都做一篇,保持住,深挖真题规律足够。
不要小瞧英语二阅读的难度。
很多人说英语二不如英语一难,就我个人理解我觉得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侧重点并不同,英语阅读部分英语一有很大的生词量,所以攻克生词其实就能很容易得分。
然而英语二的难度并非巨大的生词量,而是逻辑。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全篇文章都读得懂,却会错超过一半的题,因为选项陷阱,逻辑不清。
推荐真题,要详看答案,明白针对不同考点的考题选择怎样的答题策略,实践一下你就会豁然开朗。
作文一定要练练练。
我走出考场的时候我就能够肯定的预测到自己阅读绝对不会错超过4个,如果分低那就是作文的问题了。
这方面我一直没投入足够的精力,没啥发言权。
给个建议吧,记得把那种模拟真题的作文纸复印个几十张,每次练笔都当正是试卷一样,这样考场上写得漂亮,也有利于得分。
单词形成背的习惯。
单词最好能提前背就提前背,背真题中出现的所有单词我觉得够了,并一定要在9月份前完成,因为9月份后投入在专业课和政治上的精力会让你发现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一定要把英语的一些基本问题都在暑假解决。
政治我就很水了,本来也一直没好好复习,去听听大神们的建议吧,我就基本略过了,写写推荐的书:肖秀荣,蒋中挺,都很好!但我更推荐蒋中挺!!切记别再看更多的种类,认准一个足够,关注一下蒋中挺的微博,他会经常发一些东西,尤其考前,很重要!艺术基础,凯程通绝对牛逼。
中国传媒大学MFA艺术硕士考研心得体会
中国传媒大学MFA艺术硕士考研心得体会凯诚徐老师:诸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凯程的徐老师,又到了给大家推荐我们成功学员的时候了,那么坐在我旁边这位漂亮的女生呢是今年刚刚考入中传MFA艺术硕士的孙sx同学,也是我们集训营的VIP学员,那么我想首先请孙sx做个自我介绍,大家听一听她的成绩。
孙sx:大家好,我是孙sx,我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这次考进的是中传艺术硕士MFA电影创作方向,初试397分排名第一,目前我是工作之后再考研,所以感觉排除了万难来做这件事情,所以心目中就非常坚定了信念。
同时,我觉得就是因为工作中觉得没有获得更好的机会,所以才想要来继续地深造一下。
而且我觉得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就是可以放弃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心里比较通透,专心做这件事情,就是可能比一些应届的同学,相对比较有优势一点,因为他们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就是有坚定你内心的信念,然后坚持地走下去。
凯诚徐老师:非常漂亮的自我介绍,我觉得孙sx说话非常吸引我,声音很优美,而且很有磁性,我觉得和我们上一届的状元,非常像,包括在分数上,我记得你是397,她是考了398,都是电影方向而且都是第一名。
我想呢在座的可能很多听的未来想考中传的同学们,听到这位师姐是工作之后才考研,肯定都能感同身受到你考研的难度和决心。
另外一想,哎呀考了第一名,肯定也会很羡慕。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慢慢解剖一下,师姐是怎么学习的,怎么考到这样的成绩的。
那么首先先问第一个问题,整个考研这一段全部都走过来,你觉得用怎样一种方式形容一下考研这个过程?孙sx:我觉得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考研之路必定是非常坎坷艰辛。
感觉就是不断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坡,然后最后终于爬过那一座大山,差不多是这种感觉。
中间肯定会有迷茫、彷徨,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或者因为一些成绩的不优秀,会自责。
各种心理问题都会有。
但是一定要想办法自己克服,克服所有的问题然后走下去。
中传MFA移动视频方向复试秘籍
中传MFA移动视频方向复试秘籍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个人情况笔者是中传mfa04方向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方向的研究生,现在跟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分享一下去年考研复试的一些经验教训。
一、英语英语的比重不大,口语、听力都是有关传媒类的,一般都能拿到比较合适的分数,拉不开分,不用担心,只是建议应届毕业生若是还能考6级的话抓紧考,因为入学后要按英语成绩分班学英语,过四级的一周两次英语课,过六级的一次,过专八或者六级550以上的没有,英语课每次都点名,平时有作业,期末有考试,很痛苦。
血泪之谈,切记切记!二、专业课咱们专业其实主要学的是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内容,属于眼下的热点,这几年毕业生反馈的就业形势还不错。
笔试、面试前大家都可以多看一下虎嗅、钛媒体、36氪这类行业资讯网站上有关移动互联网视频的相关内容,知网上也搜搜这方面的论文看看,挺有帮助的,也方便你写科研设想;近几年的复试笔试题有挺多重的,保不准今年还会有重题,所以有时间可以准备一下之前几年的原题;赵院长的《内容产业论》挺重要。
这几年都有相关笔试题从这里出,所以还是仔细看看吧,至于其他两本,争取看懂吧,不过,貌似用处并不大。
三、面试面试是重中之重,我去年面试时考官有五人,都是咱们学院的领导及老师,人挺好的,莫怕。
提问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移动视频相关的专业问题,采取抽题的形式,我当时抽到的是“移动视频这个专业该如何进行课程设置”,还有人曾抽到移动视频的传输技术等类似问题,题很活,所以大家还是趁这段时间多积累吧,二就是你根据你上交的资料,提一些个人的相关问题,比如“为何学这个专业”,“之前的专业知识对你学这个有啥帮助”之类的;对于提交作品,我的建议是最好提交你之前的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因为咱们学的是移动视频,没有的话会比较吃亏,趁现在还有些时间,没有合适作品的同学可要抓紧了。
【爱考宝典】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复试面试技巧(二)p
【爱考宝典】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复试面试技巧(二)
四、实事求是
在考官问到的一些问题中,尤其是专业方面的问题,应该实事求是的回答,如果回答的幽默一点会取得想象不到的效果。
我的一位同学专业方面的问题,她非常实在的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是以后跟着您,我不就知道了吗?”考官说:“小姑娘,你真可爱”。
最终她当然是被录取了。
五、提前演练
在面试中,很多人会觉得紧张,所以准备参加复试的同学,不妨在正式面试前,提前演练一下,找几个同学和老师,按照复试的方式坐在一起,想象复试的时候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彼此纠正对方的问题,这样在复试的时候可以将紧张感降低。
六、心理调节
复试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则是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复试的时候不紧张会让你提高成绩,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自我暗示几次,这样效果会很好的。
中传新闻学院考研复试经验
中传新闻学院考研复试经验中传新闻学院考研复试1.面试又包括专业课面试和英语口试。
笔试的内容跟所报考方向紧密相关,例如报新闻业务方向的同学,复试时试卷上的内容就全部是业务方面的,而不会像初试时那样考新闻学基础(涵盖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
所以大家在准备复试时只需要复习所报方向的那部分内容就可以了,不必再把精力分散到其他部分。
笔试也是三个小时,题型和初试时新闻学基础一样,包括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并不难,多是跟专业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准备充分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中传新闻学院考研复试面试包括专业课提问和英语口试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考核顺序不同方向会有不同安排,有的是先专业课提问后英语口试,有的则相反。
复试时间一般每位同学大约15分钟。
七八位老师组成一个面试组,其中有一位老师是主问,其余老师如果有问题也会发问。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面试过程中一定不要过于紧张,紧张必然会影响发挥,老师态度都很好,所以不用过多担心老师对你的影响因素,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回答问题要有条理,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只要态度诚恳实话实说就行了。
咱们都还是学生,有的还是跨专业考过来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问题都了如指掌,这一点老师也都明白,所以不会故意为难大家的,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态度要诚恳,会就实惠,不会就是不会,切忌明明不懂还偏要装懂,老师对这样的学生是最反感的,毕竟在治学上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中传新闻学院考研复试英语口试的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但也不能就此忽视,毕竟它关系到老师对你的个人印象。
在英语老师提问时要集中精力认真听,如果第一遍没有听懂可以要求老师再问一遍,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如果老师重复了两遍你还是没听懂,那就说声“Sorry”放弃吧!其实英语问题并不难,仔细听都是能听懂的,关键是要消除紧张情绪,不要在心理上给自己增加压力。
盛世清北—专注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
中国传媒大学年艺术硕士(MFA)考研复试办法及要点
中国传媒大学年艺术硕士(MFA)复试办法及要点(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一、专业领域广播电视(01)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专业知识考试形式笔试内容包括播音主持专业理论知识;新闻传播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现状的认识及评价等。
参考书:《中国播音学》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语言传播文论》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朗读美学》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专业技能考试形式面试考试内容:自我介绍(重点介绍专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等)(1分钟);播读指定稿件;现场即兴评述(3分钟);回答考官提问。
要点:考核普通话水平和播音发声条件;播音主持业务实践能力。
注重考察学生对本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基本的业务实践能力、对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整合能力和对理论的提升能力。
(02)影视项目管理方向专业知识考试形式笔试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题是对本专业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论述题是选择试题中指定的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进行分析。
主要考核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书:《电视节目策划研究》任金州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媒介营销管理》张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陈晓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陈晓春张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技能考试形式面试一、考生在复试前认真填写《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履历表》,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和代表作品的分析。
其中,代表作品应为自己独立运作或参与运作的影视项目(包括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广告或其他影视节目等),作品分析部分作为面试成绩的一部分计分,《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履历表》复试报到时提交。
二、考官就《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履历表》涉及的个人经历、运作作品等进行面试。
三、回答考官提问,内容包含影视艺术创作、影视制片管理、影视项目策划等基础知识。
(03)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方向专业知识考试形式笔试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作节目策划案。
中传MFA考研大纲及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传MFA考研大纲及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下面凯程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中传艺术硕士的考研大纲,供大家参考: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试(艺术学)》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其特点是涵盖范围广,基础性较强,理论考察与能力考察相结合。
《综合考试(艺术学)》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中外艺术基本知识;二、艺术学基本理论;三、综合分析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中外艺术发展史上著名艺术家、经典艺术作品、主要艺术思潮、主要流派风格等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戏剧(含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种类。
2、了解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包括艺术本质、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作品等。
3、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活动的性质、各艺术种类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基本理论。
4、综合运用所学艺术基本理论,分析和评述中外艺术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中的重要现象、作品和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外艺术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命题。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外艺术基本知识1、中外音乐发展史上著名作曲家、经典音乐作品、主要音乐流派与风格等。
2、中外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发展史上著名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等)、经典美术作品、主要美术流派与风格等。
3、中外戏剧(含戏曲)发展史上著名剧作家、著名演员、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主要表演流派与风格等。
4、中外电影发展史上著名导演、著名演员、经典电影作品、主要电影思潮、主要导演表演风格等。
5、中外电视艺术发展上经典电视艺术(含电视剧、电视文艺)作品等。
6、中外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上著名学者、经典著作、知名学派与思潮等。
7、当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与热点现象等。
第二部分艺术学基本理论(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的起源2、艺术的本质3、艺术的功能4、艺术的特征(二)艺术活动1、艺术家与艺术创作2、艺术生产与传播3、艺术鉴赏与批评(三)艺术作品1、艺术作品的构成2、艺术作品的层次3、艺术形象和意境4、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四)艺术种类1、音乐2、美术(设计艺术)3、戏剧戏曲4、电影5、广播电视艺术第三部分综合分析能力1、对中外艺术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中重要现象、作品和问题的评析能力2、对中外艺术理论发展史上有关重要理论命题的阐述能力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简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复试线、复试面试真题及经验总结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复试线、复试面试真题及经验总结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北外教授、北大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2020年1月11日2020年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
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
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
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育明教育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400-6998-626)。
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对于我们初试一对一的学员,我们都是建议初试后就开始备考复试。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
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
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
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
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中传MFA复试各个方向
中传MFA复试各个方向考完研很多天啦,很多小伙伴虽然告别了苦逼的复习,但是呢仍然浪不到心上,这是因为,很多上进的人们都想利用这段时间找实习攒作品,为之后的考试增加竞争力!那么,在成绩出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师哥师姐帮大家咨询了各个专业的前辈们,今天,我们就针对中国传媒大学MFA艺术硕士的12个方向,来为大家做一个复试备考指南,统一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并且告诉大家如何充分利用成绩出来前的时间,把握先机,迎接复试!可信度绝对高哦~复试面试包括了自我介绍、作品展示、科研设想、抽题环节和与考官自由交流等环节。
不同的专业笔试也有不同的要求,部分专业还会有加试。
但是大家不要担心,在成绩出来之前,我们不需要做这么多,只需要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一下实习和作品就可以啦!01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中传的王牌专业,每年复试的时候都有大把大把的帅哥靓妹。
在面试的过程中,老师最看重的就是你的上镜感,面试的流程都是通过镜头展示给评委老师的,所以形象气质自然是第一位啦,所以趁这段时间,大家可以减减肥,变美美。
复试面试:自我介绍、指定稿件播读、新闻述评、科研设想。
老师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随机提问。
复试笔试:参考书目主要是《中国播音学》《播音主持艺术论》《播音创作基础》实习建议:播音类相关方向,包括出镜记者、电台播音、电竞主播、以及各直播平台的签约主播、晚会主持等均可。
动漫创作02动漫创作动漫创作复试内容:包括面试和笔试,由于动漫创作专业进校后默认分为动画方向和数字媒体方向(依据自己喜好和所选导师的主要关注点),面试和笔试两个环节的应对方式可能各有偏重。
作品展示:面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作品集,按照自选方向展示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偏动画的考生可展示动画作品、插画漫画等,偏数字媒体的考生可展示游戏、视频等作品。
面试中还包括自我介绍、个人研究方向简述以及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
复试笔试:笔试关键在于分镜的考试,对于并不擅长手绘的同学可写分镜设计,但动手画的分数一般来说比文字高,建议绘制分镜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传MFA考研经验之考研复试经验
凯程老师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中传艺术硕士考研复试经验的文章: 初试结束后再考虑复试的事情一点也不晚。
如果你初试复习的很好,复试也不用太过担心。
复试分三个环节:
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听力/专业课面试。
不论你是三跨,还是本校本专,流程都一样。
只有同等学力的同学要加试,加试内容前几年是CG赏析。
什么是同等学力,招生简章里有。
1:复试参考书
数媒的同学到这里一定是倍儿囧……怎么复试参考书还是这么多?而且又还都这么厚?
这里我引用师兄那句话:“复试的参考书……就是那样吧!”
复试参考书最大的作用在于拓展视野,加强艺术修养,增长知识面。
对于实战的作用?我个人觉得10%也不到。
《数字媒体导论》可以说是作用相对大点的,就包括初试的准备阶段也可以看看。
其他的,初试期间就别看了,没那么多时间。
准备复试期间这些书也都是统统的泛读。
不过如果你喜欢的话就精读,因为这几本书都还不错的。
尤其贡布里希大师的作品,很有意思。
2:复试流程的应对
我个人复试各项分数,老师都是很给面子的,到最后貌似把名次都提了。
复试这些天感想很复杂,就不一一细说了。
不过我没有提前见老师,也没打电话发邮件,就是纯粹的个人备考。
有必要说一下的是,老师能提前见还是见一下,不过是做提前沟通,表明自己的学习欲,初步展示个人能力,而不是back door。
当然一定要提前预约,看看老师愿不愿意、有没有时间见你。
违背老师的意愿硬
是要去见会起到反效果。
面试当天廖老师都还忙的走来走去和打电话,看得出平时他们并不很轻松。
当然,各位老师如果提前没有去见,那么至少也要知道几位大腕老师(就是导师目录里那几位)的外貌和研究偏好是怎样的,这个很有用!
专业课笔试(占复试40%):
这是复试最早进行的科目。
前两年都是3小时写篇论文,今年是突然改成了看电影写分析,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
还是我前面说过的,这个东西,确实要重点靠视听语言的知识了。
3小时有一半用来放电影,一半用来作答。
1500字左右即可。
今年看的是《香巴拉信使》,相关资料大家可以上网查。
而写作要求是从人物塑造、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我国主旋律影片的创新等等(记不全了)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述。
我是从镜头、声音、剪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主旋律电影的创新。
自我感觉写的一般,但老师给了挺高的分数。
11年会怎么考不知道,但已经出现的这两种考法,大家都要准备好应付。
英语口语/听力(占复试10%):
都说这个环节很简单,恩,我也觉得确实不难,但想拿90以上的超高分也很不容易。
两个环节:首先是听力,放一段文章,回答4个问题。
听的过程中不能做记录,全凭记忆。
但人家提问却问的都是细节。
我有两个都没记起来…然后是抽签答题,一个关于生活方面或者某某问题的观点,另一个是关于传媒。
这个可以先咨询往届前辈总结一下考过的题目,自己想下怎么答,说的时候要流利清晰。
我抽到的是“你如何看待微博”和“传媒大学什么地方最吸引你”,说实话都非常简单…最后得了80+。
有些同学抽到也就比较难。
总的来说这个环节不卡人,但边缘同学要重视,细小的分数可以决定命运(我第一年那初试差1分的
教训…)。
而且英语听力口语这东西是积累出来的,不是三两天能够立刻提起来的。
所以就尽自己的力量发挥好就行了。
只要你能达到中学口语水平,通常就能及格。
除非一直说不出话,或者连小学水平都不到,那老师想让你过也没办法…
专业课面试(占复试50%):
一切的一切就在这里决定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老师不想收你,即使你前两项满分,初试分数还很高,那也没用。
因为淘汰学生除了排名顺序之外还有一个游戏规则:复试不足60分。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二三十分的超低分出现。
如果你前两项满分,复试加起来也只能得50,面试老师不给你补够这10分,那你就是过不了60这一大关了;如果你表现的很优秀老师特别想收你,那前两项都不及格甚至都能在这里弥补。
所以生杀大权还是把握在专业面试老师的手里,这个环节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我们是分了两个教室进行,和专业硕士同时。
一个教室是李停战老师办公室,另一个是3楼会议室。
面试分4个环节:自我介绍、研究定位与研究方向、已取得的成就或制作成果展示、抽签回答考官问题。
自我介绍完全由你自己准备,不用打印上交,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一般来说首先是姓名、本专,跨专业的为什么要跨,有什么创作经验,对专业有什么见解,想在这里实现什么突破等等,总之别扯得太远了和专业无关了,更不要想着正面和老师套近乎。
廖老师再一次采访中说过,很不喜欢一说话就是那种专门的面试培训学校出来的学生口气。
如果有什么“特殊技”也可以提出来,但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编造学习经历,不要不懂装懂。
不知别的老师是不是敏感,至少廖老师非常重视学生是不是诚实。
比如我提到“在学习数字音乐时曾经和前辈交流过”,他马上就问“哪些前辈,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这时候只是说了一句“学习过”的空话,那岂不是杯具了?
老师听你的自我介绍还是很认真的,会有很多问题从这里引出。
研究定位与研究方向这个环节,说白了重点讨论的就是你的科研设想。
这算是我的一块失误,科研设想写的有点虚了。
倒不是编造了假话,而是研究的课题和我侧重技术的特点结合的不够紧密。
我偏重技术,写的东西却是理论性很强的东西,那就不配套。
所以大家的科研设想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偏重理论就写理论,偏重实践就写实践。
写法其实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样,下好表格一项一项填上就是了。
有人说老师不重视这个,那是部分其他专业。
数媒的老师还是会就科研设想问你很多问题的。
由于我给写虚了,所以老师一个劲儿说“这和专业联系的不密切呀”,让我囧很多。
幸运的是廖老师知道我具体在说什么,他指出这一块目前还挺缺人的,你一定要把你这一块继续研究下去。
听到这些话我得紧张感就消失了不少。
接下来是作品展示。
这就告诉大家:一定要有作品。
没有作品就只能干喷,还显出自己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而且数媒侧重影视动画这一块,有一个出彩的视频作品或者动画作品都是非常好的,题材不限。
平面不是数媒的重点,音频也不是(有很出彩的静帧CG除外),所以这两样我虽然都带了,也没有放,只是让他们知道我做过这些。
我放的几个动画是我本科期间参加过的广告项目,老师可能会提问你在其中负责什么工作,有什么制作经验感想之类,以及同数媒专业的联系。
重点考查的是你得实践能力和经验。
因此没有作品的同学要抓紧做一个,和别人合作也可以,而且一定要亲自参与。
是不是你做的,老师完全可以问出来…
最后是抽签。
但和我一样,有很多同学都没抽。
原因不太清楚。
大概是老师觉得对你了解的差不多了就省略这一环节?但肯定不是不收你的意思。
抽过签得同学我只问到了一个,是“3D电影”,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3:关于面试的其他Tips
1.尽量提前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和作品,不要和老师的观点冲突。
这几位“大腕”老师都写过不少东西,可以从中国知网上Down。
在面试的过程中如果有机会,可以提出“某老师,我之前看过您的作品《》”。
当时我提到这个的时候在场老师都哈哈大笑,闹得我还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呢确实对改善气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前提是适时,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或者空档,哪怕不说,也不要硬扯进来。
2.礼貌问题不用说了吧……人家是前辈,你是晚辈;人家是老师,你是学生。
这当中需要什么礼仪,都是最最基本的道德范畴…着装——便装就行,介于正式和休闲之间,得体即可。
西装革履有点太严肃了。
说话的时候声音合适即可,不要小的谁也听不见,也不要大的像吵架。
还有就是回答要把握一个长短的度,如果老师打断,一个是要立刻停下来让老师先说,另一个是不要慌,可能是老师在考察你应变。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塑造你和老师之间的“气场”。
你表现自然了老师自然也就不严肃了。
这个气场如何,非常的影响面试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