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机器人所导师

合集下载

北航四系导师资料

北航四系导师资料

本文为非涉密文章,源自互联网。

朱之丽00814 博士生导师1974 年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1979年毕业后留西北工业大学703教研室任教,1979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至今。

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总体性能优化与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民航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

刘火星06962 硕士生导师1.个人情况简介(1)主要学历:1989年7月: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94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叶轮机气体动力学,指导教师陈懋章教授2000.1~2001.12 北航流体所博士后流动站(2)主要工作经历1989年8月-1991年7月:包头铁合金厂测量助理工程师2001.12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系,副教授。

从事教学和叶轮机内复杂流动方向研究2.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科研项目情况(1)主要教学工作2001年至今主讲本科生必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04年至今主讲本科生选修课程《计算方法》2005年至今主讲研究生实验课程《叶轮机特性与流场测量》2005年至今参与讲授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气体动力学》2006年至今参与讲授本科生专业课《叶轮机原理》2002年至今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2000年至今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两人毕业,1人转博,4人在读)2002年至今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两人毕业,2人在读)(2)主要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各一项: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压气机叶片非定常气动负荷机理研究b.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略)c.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略)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了某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某计划、攀登计划、国防预研、各类基金及国际合作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a.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内部流动研究,项目名称:内流湍流及复杂带激波流动研究b.攀登计划课题(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能源利用中的气动热力学前沿问题和新设计体系的研究c.国防973项目1,(项目名称略)d.国防973项目2,(项目名称略)e.APTD计划课题, (项目名称略)f.S863项目(项目名称略)g.国防基础科研课题(项目名称略)h.英国R. R.公司-北航合作项目(BUAA and Rolls-Royce Collaborative Project)项目名称:吊架对低压压缩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i.法国SNECMA公司-北航合作项目:处理机匣内部流动得实验和数值研究j.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四项,项目名称略)k.航空608所横向合作项目3.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 压气机叶片前缘分离流动,刘火星,蒋浩康,陈懋章,工程热物理学报[2] 低雷诺数条件下低压涡轮气动设计,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Vol.26,No.2: 228-230[3] 涡轮内外涵联立数值模拟,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Vol.27,No.1: 39-41,[4] Effect of Leading-Edge Geometry on Separation Bubble on A Compressor Blade,Liu Huoxing, Liu Baojie, Li Ling, Jiang Haokang ,国际会议,ASME 2003-GT-38217[5] Evolution of The Tip Leakage Vortex In An Axial Compressor Rotor,Baojie Liu, Xianjun Yu, Hongwei Wang, Huoxing Liu Haokang Jiang, Maozhang Chen,国际会议,ASME 2004-GT-53703[6] Flow Analysis of a Single-Stage Axial Compressor With a Splitter Rotor,Li Haipeng, Zou Zhengping*, Liu Huoxing,国际会议,ASME 2004-GT-53265[7] 压气机叶片前缘分离流动,刘火星*,蒋浩康,陈懋章,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2003年,pp321-328[8] 尾迹对涡轮叶栅边界层分离影响的流动显示,刘火星*,邹正平,刘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2003年,pp329-333[9] 涡轮叶栅边界层分离流动显示,刘火星*,邹正平,宁方飞,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二届叶轮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新都,2003年10月[10] 低雷诺数条件下涡轮气动设计,杨琳,刘火星,邹正平*,李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安,2004年,pp291-295[11] 涡轮内外涵联立数值模拟,杨琳, 刘火星, 邹正平*, 李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2004 年10 月,113-118[12] 某大涵道比风扇级内部流动数值模拟,于海海,刘火星*,邹正平,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2005年,75-81[13] 大小叶片叶栅的稠度特性分析,李海鹏,刘火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2005年,362-369[14] 波转子技术对涡轴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刘火星*,姜冬玲,邹正平,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三届叶轮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162-168,宜昌,2003年10月李晓东06301 博士生导师1.主要学术、社会兼职美国航空航天协会高级会员2.获奖情况1)2006 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2)2002 获第八届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类三等奖;3)2002“特种功能蜂窝胶接结构制造技术”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UR06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说明书

UR06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说明书
因为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工作,故具备防爆功能,同时轨迹精度和位姿精度及速度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3)搬运任务
工作对象:笨重物品;
工作任务:定点搬运;
要求:定位精度要求高,对其承载能力和定位精度有较高要求。
工作对象:轻巧物品;
工作任务:定点搬运;
要求:轻拿轻放且定位精度要求高,对机器人的速度稳定和定位精度有较高要求。
学生姓名:
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文:UR-06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设计
英文:UR-06 Six Degrees Freedom of Industrial Robot
Ⅱ 原始资料
1.设计要求一份
2.三维软件一套;
3.相关文献资料若干。
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
1、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家用机器人机构设计,希望学生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掌握利用AUTO CAD或UG来绘制二维图形或创建三维实体的能力。毕业设计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应用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人的研究,国外侧重于对人行走时的步态分析,通过对人脚形状的分析,得出具有圆形截面的脚趾和脚后跟以及具有扁平截面的连接脚趾和脚后跟的中间部分具有最佳的动力学性能。
对动物的研究则表现为对诸如蛇、鱼的结构以及运动性能的研究。仿蛇机器人不仅可以作为管道检测装置也可以作为地震或矿难探索装置,更可以当作极地探测器来进行科研活动。
本次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是UR-06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以及初步运动仿真。在设计过程中,我初步参考了实验室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理念,后经过老师提供现实产品的结构参考,完善焊、点焊、装配、搬运、喷漆、检测、码垛、研磨抛光和激光加工等复杂作业,其各种优异的功能使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更是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2、机器人的位姿描述与坐标变换

2、机器人的位姿描述与坐标变换

机器人学第二章机器人的位姿描述与坐标变换战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第二章 机器人的位姿描述与坐标变换 机器人的位姿连杆I 的位姿YX ZYi XiZi YwXwZw2-1、基本概念1)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DOF):指一个点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方式,或一个动态系统的变化方式。

每个自由度可表示一个独立的变量,而利用所有的自由度,就可完全规定所研究的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的位置和姿态。

也指描述物体运动所需的独立坐标数,3维空间需要6个自由度。

2) 操作臂(Manipulator):具有和人手臂(Arm)相似的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它操作的机电装置。

----Arm3) 末端执行器(End-Effector):位于机器人腕部的末端,直接执行工作要求的装置。

如灵巧手、夹持器。

----Hand/Gripper4) 手腕(Wrist):位于执行器与手臂之间,具有支撑和调整末端执行器姿态功能的机构。

操作臂的组成部分之一。

5)手臂(Arm):位于基座和手腕之间,由操作手的动力关节和连杆等组成的组件。

能支撑手腕和末端执行器,并具有调整末端执行器位置的功能。

操作臂的组成部分。

Outdated!6) 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 System):参照地球的直角坐标系。

7)机座坐标系、基坐标系(Base 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参照机器人基座的坐标系,即机器人末端位姿的参考坐标系。

8)坐标变换(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将一个点的坐标描述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下描述的过程。

手腕机座手臂Yw XwZw9)位姿(Position&Pose):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

10)工作空间(Working Space):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其腕轴交点能在空间活动的范围。

由连杆尺寸和构形决定。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研发出擦窗机器人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研发出擦窗机器人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研发出擦窗机器人•机器人本体采用功率重量比最高的全气动驱动方式,采用全自动模糊控制/人工控制方式,并配备有完备的内外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在玻璃幕墙上自主行走,跨越障碍,完成作业;独特的腰关节设计,能实现机器人的方位调整。

擦窗机器人简介蓝天洁士机器人本体采用功率重量比最高的全气动驱动方式,采用全自动模糊控制/人工控制方式,并配备有完备的内外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在玻璃幕墙上自主行走,跨越障碍,完成作业;独特的腰关节设计,能实现机器人的方位调整;机器人能安全、可靠高效率工作,作业人员可以用自动/人工两种操作模式,使机器人所到之处,灰尘尽除。

吊篮式机器人以负压或旋翼方式提供吸附力,利用视觉系统确定机器人的相对位置,使用安装于具有四自由度的机械臂末端的条刷,模拟人的擦洗动作对玻璃幕墙进行自动擦洗。

蓝天洁宝机器人采用旋翼吸附方式提供吸附力,装置为盘刷与刮条的组合结构。

蓝天洁士系列擦窗机器人机器人采用全气压驱动,结构紧凑、重量轻。

机器人结构和控制器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实现与建筑物的最佳匹配。

系统具有完善可靠的支援和安全系统,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

实现污水回收和循环使用,污水不外溢、不残留,具有环保、节水的优点。

能自主检测并跨越障碍,适应性强蓝天洁士-Ⅲ主要技术指标擦洗效率: 1000 - 1500 m 2 /8 Hours ;壁面特征:垂直玻璃幕墙,玻璃纵向倾斜间可有折角2 °;越障能力:胶缝下陷高度×宽 = -1 mm × 20 mm ;控制方式: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本体自重:≤ 45 Kg ;系统总功率:~ 5.2KW ;供水: 10L /Hour, 循环使用;操作人员: 1 - 2 人吊篮式擦窗机器人蓝天洁宝擦窗机器人灵巧机器人面对各种各样更广泛的作业目标,我们设计并研制了灵巧机器人。

灵巧机器人利用负压吸附原理使机器人可以自主可靠安全的吸附于玻璃、瓷砖等各种壁面上,通过履带驱动,并能实现面面转换功能,适用于大平面、折面、球面等目标的作业。

北航3系自动化考研专刊2

北航3系自动化考研专刊2

******************************************总第二期 2005-10-15出版编辑: 张雅彬肖鲲顾问:华思亮3203B 党支部出版1.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依然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日期: 2005 年 10 月 10 日 — 31 日每天 8:00-23:00 。

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05 年 11 月 10 日 至 11 月 14 日2. 建议公网用户登录 ;教育网用户登陆 ,访问速度会有差异。

3.网上报名细则及注意事项( 上有更细致的提示)1) “招生单位”、“报名点”、“考试方式”是报考关键信息,在提交信息后,不允许修改。

如果填写错误,请重新注册一个用户名,现场确认时只确认一个用户。

2) 输入姓名时要输入真实汉语名字,汉字与汉字中间不可有空格,输入法中无法找到的汉字,可用“?”代替,一个“?”代替一个汉字。

3) 2006 年应届毕业生的“户口所在地”和“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两栏应填写考生现就读学校所在地和现就读学校详细地址。

4) 网报系统返给考生一个 9 位数的报名号,即表明报名已成功。

5) 报名信息表报名点要求打印就必须打印,如报名点无要求,建议考生打印。

若无打印条件的考生,一定要记住报名号。

6) 北京地区报名点报考的考生必须通过网上支付报名费。

7) 10月31号前交费就可以,考生所持的银行卡必须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功能,进行网上支付前请务必做好准备,(北航学生通用的工行卡就可以),存入金额一定要大于报考费(最好多出10元以上)。

8) 如果没有网上支付经验,请一定先阅读各银行卡使用说明,必要时一边对照说明一边进行操作。

9) 请使用IE 浏览器,不要使用腾讯或其它浏览器,以免因系统不兼容导致无法正常支付。

10) 由于各银行系统的问题,交费成功标志不能够及时反馈,因此网报系统中的交费标志也不能及时显示,请不要多次点击交费!11) 报名期间,报考人数量巨大,请尽量提前做准备,提前报名,以免造成报名末期网络拥堵,影响报名。

北航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

北航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

北航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一、机械学院各学科复试资格基本线(上线学生自动获得复试资格,不再单独通知)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总分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0802机械工程080200机械工程32050507575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3材料加工工程32050507575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31050507575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31050507575另:参加强军计划的考生若满足我校制定的复试资格基本线,也需参加本次复试。

二、各研究方向复试时间、地点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代码复试分数线专业对应系所单位笔试时间笔试地点面试时间面试地点机械工程08020001先进制造工艺及微细加工技术02先进制造装备与数控技术01、02320北航考研复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3月23日上午8:00—9:00新主楼F2133月23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A40203计算机测控、机电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及无损检测技术03机电工程系3月23日上午8:00—9:00新主楼B5063月23日上午9:30开始新主楼A41204机器人技术04机器人研究所3月23日上午8:00—9:00新主楼D2183月23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A31205机械系统设计理论、CAD/CAE及控制技术05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3月22日上午8:00-9:00新主楼B5063月22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A50706计算机图形学06工业设计系3月23日上午8:00-9:00新主楼A5093月23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A509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08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07、08工业与系统工程系3月25日上午8:00—9:00新主楼B5063月25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A517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代码复试分数线专业对应系所单位笔试时间笔试地点面试时间面试地点材料加工工程08050301先进材料成型与焊接技术02新型电源、焊接装备及自动化技术01、02320材料加工工程系3月22日上午8:00—9:00新主楼F2133月22日上午9:15新主楼B215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301航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02精密塑性成形与装备技术03现代飞机制造工艺与自动化装配技术北航考研复试,01、02、03310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3月25日上午8:00—9:00新主楼B4023月25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D422【调剂】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10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1一志愿上本院线船舶专业3月23日下午2:00—3:00新主楼B2113月23日下午3:15新主楼B211【调剂】设计学08720001工业设计01一志愿上本院线工业设计系3月23日下午2:00-3:00新主楼A5093月23日下午3:15开始新主楼A509机械工程(专业学位)085201(一级学科)01机械工程01310资格审查时递交研究方向申请表与机械工程北航考研复试,(080200)各研究方向对应的系所单位的复试时间地点相同02材料加工工程02材料加工工程系3月22日上午8:00—9:00新主楼F2133月22日上午9:15新主楼B21503航空宇航工程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3月25日上午8:00—9:00新主楼B4023月25日上午9:15开始新主楼D422三、资格审查时间、地点及所需材料(所有参加复试的学生均需按时间进行资格审查,复试前没有进行资格审查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1、资格审查时间、地点1)3月22日复试的考生请于3月20日下午(2:00——5:00)到北航新主楼A841办理资格审查手续;2)3月23日复试的考生请于3月21日(上午8:30——下午4:00)到北航新主楼A841办理资格审查手续;3)3月25复试的考生请于3月24(上午9:00——11:00)到北航新主楼A841办理资格审查手续。

北航硕士生导师信息查询(新)

北航硕士生导师信息查询(新)

说明:本文档是word格式,下载后可按住Ctrl点击超链接查看导师详细信息。

北航硕士生导师信息查询注意:1、以下列表先按校内、兼职再按姓名拼音排序。

2、截止到每年12月31日,年龄超过58岁以上的硕导,一般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

3、我校博士生导师同时为硕士生导师,详细信息见〈博导信息查询〉。

一级学科目录哲学(一级学科代码:010100) 返回顶端↑哲学(二级学科代码:010100)程二奇黄建华李文爽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代码:010101)万林艳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代码:010108)陈海秋韩连庆胡懋仁李成智李小宁谭裘麒王娜王湘穗王妍徐治立叶山岭于金龙章琰郑彦良何立萍(兼职)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代码:020200) 返回顶端↑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代码:020200)王东月国民经济学(二级学科代码:020201)高俊梅韩霞侯琳琳黄岩李筱光刘美芳金融学(二级学科代码:020204)部慧高雅琴黄纯纯蒋虹李平马杰牟晖秦中峰石晓军杨海军杨继平曾建华郑海涛巴曙松(兼职) 李东荣(兼职) 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代码:020206)白胜玲崔志伟方虹高志红孟祥泰孙红田东文张海兰法学(一级学科代码:030100) 返回顶端↑法学理论(二级学科代码:030101)明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二级学科代码:030103)翟庆振黄卉王锴刑法学(二级学科代码:030104)葛磊孙运梁郑丽萍民商法学(二级学科代码:030105)薄守省丁海俊付翠英蒋燕玲李昊罗昶任自力谭华霖王丽王丽徐绪辉周学峰周友军诉讼法学(二级学科代码:030106)李亚梅岳悍惟张晓茹国际法学(二级学科代码:030109)高国柱李斌刘浩孙新强心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40200) 返回顶端↑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代码:040203)暴占光程文浩邓丽芳马喜亭张焰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代码:050200) 返回顶端↑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代码:050201)步朝霞何小玲李英彭予宋敏田俊武王泉王孝杰吴文忠张洪伟张继琴郑飞郑丽俄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代码:050202)葛焱磊马步宁王蓉武晓霞德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代码:050204)贺克刘方吴晓樵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代码:050211)程芳董敏宫海荣管兴忠郭巍胡坚李凤华李福印李蒙李养龙林允清钱多秀苏衡唐国全王义娜卫乃兴文军向明友肖会邢春丽邢力徐涛袁野张晓君周晓岩朱国振朱乐奇胥国红杨平(兼职)艺术学(一级学科代码:050400) 返回顶端↑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代码:050404)费新碑宫浩钦李真龙全马良书谢正强颜新元张雪数学(一级学科代码:070100) 返回顶端↑基础数学(二级学科代码:070101)刘明菊马进喜彭临平王宝山王永革武三星薛玉梅杨义川张继龙张奇业赵迪滕岩梅计算数学(二级学科代码:070102)冯仁忠朱立永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代码:070103)李卫国刘超刘敬伟孙海燕应用数学(二级学科代码:070104)冯伟高莹高颖辉郭定辉贺慧霞李美生刘红英马声明王海辉王进良王全龙王拥军韦卫魏光美夏勇邢家省杨卓琴苑佳张绍飞运筹学与控制论(二级学科代码:070105)贾超华王磊物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70200) 返回顶端↑理论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70201)金硕张国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70202)孙保华张高龙张时声张玉洁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70205)崔怀洋崔益民苟成玲黄安平李朝荣潘晖沈嵘舒小林王玫王文文肖志松于磊赵素芬光学(二级学科代码:070207)钱建强吴坚徐则达无线电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70208)李华李清生李英姿苗明川唐芳徐平化学(一级学科代码:070300) 返回顶端↑化学(二级学科代码:070300)陈贻炽程群峰李丽东刘兆阅王哲殷鹏刚无机化学(二级学科代码:070301)范霞胡学寅刘克松齐兴义王宁朱英分析化学(二级学科代码:070302)郭红吴延哲杨青林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70304)王景明许越张东凤郑咏梅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70305)高龙成刘全勇王明存王耀吴俊涛力学(一级学科代码:080100) 返回顶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二级学科代码:080101)程耀金俐吕敬王青云王士敏固体力学(二级学科代码:080102)鲍蕊胡伟平李敏刘华孟宪红苏飞孙苏亚孙玉鑫王晓军王治华杨振宇张建宇张彤张英世张铮赵寿根流体力学(二级学科代码:080103)陈来文陈泽民董海涛郭辉郭昊孔繁美刘旺开马宝峰潘翀秦燕华屈秋林吴宗成张华张攀峰工程力学(二级学科代码:080104)蔡楚江贺小帆赵小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0200) 返回顶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代码:080201)蔡军陈华伟杜福洲樊锐高连生郭连水韩先国姜兴刚李青刘艳强王美清王庆文王亚平乌兰木其徐世新杨贺来袁松梅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202)陈娟傅健高元楼耿春明郭兴旺胡少兴李大寨刘达刘永光马俊功满庆丰尚耀星石健帅梅孙明磊唐志勇王巍王晓东魏东波魏洪兴夏继强徐颖严亮杨丽曼杨民于黎明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代码:080203)边宇枢陈少强付少敏高志慧郭卫东韩晓建黄荣瑛李继婷李建平李秀琴刘二莉刘静华马纲马金盛王党校王玉慧王之栎肖立峰杨光于靖军张融车辆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204)崔莹单颖春丁能根康宁孙凌玉徐国艳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0300) 返回顶端↑光学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300)陈淑英冯迪高爽胡姝玲贾明金靖李安琪李保国李长胜李慧李惠鹏李立京李旭东李彦林恒林志立刘海霞刘惠兰刘兴春马静马迎建孟照魁欧攀潘锋潘雄邵洪峰宋镜明王夏霄王睿魏鹏徐宏杰杨德伟杨明伟伊小素章博张晞张颖周卫宁周震邬占军闫娟娟晁代宏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0400) 返回顶端↑精密仪器及机械(二级学科代码:080401)楚中毅崔培玲董海峰宫晓琳韩邦成胡朝晖雷旭升李帆李红李建利李明刘百奇吕妍红宁晓琳全伟盛蔚汤继强王惠军王三胜王养柱王志强王玮魏彤吴发林许东杨照华张京娟张延顺张勇赵志文周向阳朱庄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代码:080402)曹章樊巧云冯仁剑郭占社李成李成贵李庆波李小路屈玉福史洁琴孙军华王国华魏新国吴银锋邢维巍于宁张庆荣祝世平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0500) 返回顶端↑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代码:080501)郝维昌李卫平刘慧丛宋玉军王树彬吴昊熊常健朱岳麟材料学(二级学科代码:080502)陈功段辉平谷景华顾轶卓姜惠仁李敏李树索李岩刘福顺刘彤卢惠民苏玉芹孙志杰王小群吴国清席文君杨光杨继萍于美张天丽肇研郑立静逄淑杰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503)段跃新方艳丽郭伟康慧刘方军刘培英曲文卿汤海波唐晓霞于维平张伟赵海云郑敏信周铁涛朱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代码:080700) 返回顶端↑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代码:080701)邓宏武额日其太郭隽李志强吕品闻洁吴宏吴宏伟热能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702)刘玉英罗翔王方许全宏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703)王岩徐斌杨世春流体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704)侯安平李志平宁方飞王洪伟严明制冷及低温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705)高红霞谢永奇朱磊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0800) 返回顶端↑电机与电器(二级学科代码:080801)黄健姜旭王自强张俊民赵向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代码:080802)孙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代码:080804)石景波王莉娜王永吴静肖春燕郑久全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0900) 返回顶端↑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代码:080901)李丽唐华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代码:080902)陈爱新陈星贾云峰王珺珺吴琦赵小莹周焱闫照文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代码:080903)戴飞冀会辉李洪革夏同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代码:080904)白明邓晖洪韬刘大伟宁焕生全绍辉肖东薛明华张岩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1000) 返回顶端↑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代码:081001)丛丽冯文全高强郭旭静胡国英金天寇艳红郎荣玲李锐李署坚李晓白林国钧刘久文路辉毛剑秦红磊渠慎丰尚涛史晓峰孙国良孙桦王成林王彤韦克平修春娣徐亚军杨东凯杨昕欣张波赵琦赵昀周强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代码:081002)陈炜高飞孙兵孙进平田亚飞万国龙王俊王鹏波王文光徐华平于泽袁运能张耀天赵巍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1100) 返回顶端↑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100)王兆仲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101)富立郝飞邱红专沈晓蓉宋华王艳东杨静张常云张臻赵龙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代码:081102)高占宝李宝安梁旭彭朝琴万九卿王秋生杨波叶卫东于劲松袁海斌袁梅周强闫蓓系统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103)艾骏鲍晓红陈颖陈云霞冯强高成郭健彬郭霖瀚韩明红何益海洪晟侯文魁黄敏黄宁贾颖焦健李传日李国旗李秋英李瑞莹李晓钢李晓阳李志强刘红梅马纪明马小兵潘星任羿孙博孙宇锋田瑾王乃超王维王晓红王晓慧王轶辰文美林吴玉美吴飒肖依永谢劲松徐萍杨军姚金勇姚军袁宏杰张虹张叔农张素娟赵广燕钟德明周栋栾家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代码:081104)白相志曹晓光黄琳琳孟偲秦曾昌史振威王岩谢凤英薛斌党尹继豪袁丁张宝昌赵丹培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代码:081105)蔡志浩陈统丁莹董卓宁费玉华贾英宏江加和金磊雷小永李惠峰李妮李清东林新刘丽刘正华沈为群宋佳宋晓陶飞王海涌王江云王新龙魏晨夏洁向复生杨博杨凌宇袁少强张瑨张国峰张庆振郑征周保顺扈宏杰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二级学科代码:081121)马耀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1200) 返回顶端↑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代码:081201)艾明晶白跃彬郝沁汾胡凯李波牛建伟翁敬农栾钟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代码:081202)陈江锋高小鹏葛声韩军康建初兰雨晴李欢刘瑞吕卫锋钱红兵史晓华檀凤琴王雷吴超英熊桂喜徐红张茂林张玉平诸彤宇晏海华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代码:081203)曹庆华陈梦东陈真勇丁嵘何兵洪飞胡春明姜宏旭郎波李超李巍李云春李炜梁晓辉刘连忠吕良双罗燕京庞宏冰彭绯蒲菊华任爱华唐发根唐文忠王莉莉吴壮志徐同阁张辉张力军周忠软件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280)杜孝平康一梅林广艳宋友孙伟张凯刘云(兼职) 王丽华(兼职) 张丽华(兼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1400) 返回顶端↑土木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400)谭玉敏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402)高政国郭全全张武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1700) 返回顶端↑化学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代码:081700)钱建刚薛峰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2300) 返回顶端↑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301)罗汀童朝霞屠永清朱建明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代码:082302)刘凯罗喜伶王福祥王钢王樟徐桢张涛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代码:082303)田琼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304)姬芬竹柯鹏李红启梁伟刘艳芳鲁光泉唐铁桥吴江浩余贵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2500) 返回顶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代码:082500)吕晓东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代码:082501)陈珅艳陈培邓彦敏邓志诚邓忠民董长虹郭祖华何景武黄沛霖姬金祖贾光辉李伟鹏刘虎卢笙吕明云罗漳平马铁林马云鹏师鹏苏媛孙康文谭文倩谭文倩万志强王朝志王钢林王吉东王军王立峰王维军王晓慧王新升吴永康吴志刚徐大军徐明薛晓春张纪奎张玉珠张云飞赵国伟周浩周韬祝明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502)陈兵陈敏陈阳程涛董金钟杜刚方韧高军辉郭红杰侯贵仓蒋向华金东海金捷李绍斌齐红宇任军学石多奇孙纪宁田爱梅童晓艳王安良王屏王一白魏大盛伍耐明向红军许坤梅杨慧杨文将尹幸榆俞南嘉袁巍岳明张弛张建华张建伟郑力铭郑赟郑赟韬朱定强祝成民覃粒子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503)陈冰文陈言秋杜颂冯秀娟关世伟梅中义宁涛王秀凤吴向东张建斌闫光荣人机与环境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504)卜雪琴董素君何君李可李运泽刘猛庞丽萍邱义芬王黎静袁卫星张兴娟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二级学科代码:082522)严德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2600) 返回顶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2601)常文兵吕川马麟石君友王晓峰肖波平章文晋扈延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3000) 返回顶端↑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3000)李晓敏李兴华卢善富环境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3002)范文宏梁大为孙轶斐杨军杨玉楠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3100) 返回顶端↑生物医学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3100)丁立高振岳贡向辉胡大伟贾潇凌李萍李淑宇李晓明刘海峰刘美丽柳忠起牛海军牛旭锋裴葆青蒲放乔惠婷桑晨宋崴宋怡玲孙艳王江雪许燕易宗春郑丽莎周钢黄官升(兼职) 柳松杨(兼职) 王春仁(兼职) 王兴伟(兼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120100) 返回顶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代码:120100)柏满迎单伟邓修权何玉敏李红刘列励刘焱宇闪四清田志学王赫鑫王君王理王立文王强王玉灵吴俊杰吴昊杨玲杨敏姚伟龙张人千郑筠周荣刚李跃(兼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代码:120200) 返回顶端↑会计学(二级学科代码:120201)白明胡延杰韦红梅于颖赵莹周宁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0202)高远洋韩德强黄劲松皇甫刚武欣许文媞杨梅英周建涛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代码:120400) 返回顶端↑行政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0401)曹庆萍杜治洲黄敏李丹阳李之洋马建臣任丙强田大山涂晓芳王军霞王友洪谢宝富杨爱华闫洪芹胡仙芝(兼职) 景朝阳(兼职) 沈杰(兼职)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0403)宋中英张海英张振刚赵瑞君赵世奎社会保障(二级学科代码:120404)贾洪波封建强(兼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代码:120500) 返回顶端↑情报学(二级学科代码:120502)陈淑云杜慰纯冯花朴王梦丽一级学科目录返回顶端↑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2012年北航17系研究生导师招生信息

2012年北航17系研究生导师招生信息

4
13 14 15
董海峰

副教授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方 向)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方 向)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方 向)
1、原子传感器技术 2、微机电系统工艺与器件 1. 航天器制导与控制 2. 精密机电控制系统
82318820
shanzhishan@gm weitong@buaa.e xudong@buaa.ed falin.wu@buaa. ningxiaolin@as zhangjingjuan@ wongwei@buaa.e yanhonglv@buaa liliyalm@buaa. xushenglei@bua lijianli@buaa. gongxiaolin@bu
24
宫晓琳

讲师

(精密仪器及机械方 向)
2、组合导航技术
82339550
gongxiaolin@bu
2012年‘小卫星与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硕士导师招生目录 ‘小卫星与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 称 是/否 博导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联系电话 E-MAIL
1、航天飞行器姿态控制技术 2、自主定位导航技术 3、航空航天飞行器GNC系统集成技术和信 息集成技术 4、惯性/天文/卫星组合导航 1、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技术 2、精密机电控制系统 1、精密机电系统 2、卫星姿态控制 3、磁悬浮技术及应用 1、航天器姿轨控制技术 2、先进导航技术 1.卫星结构与控制技术 2.精密机电控制系统 3.空间展开机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1、惯性技术 2、电子与控制技术
82339703
6
赵建辉

北航研究生导师

北航研究生导师
伍耐民
发动机测试技术:
马宏伟
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
朱之丽、唐海龙、陈敏
085232
航空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附件一: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年硕士招生导师及
所属研究方向一览表
学科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及
代码
硕士招生导师及
所从事研究工作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汀、吕品、刘友宏、吴宏、闻洁、郭隽、邓宏武、吴宏伟、罗翔、孙纪宁、李海旺、杜发荣、全永凯、朱剑琴
王强、董金钟、周建华、额日其太、金捷、林宇震
计算燃烧学:
李锋、黄勇、金捷、王方
高效节能技术:
樊未军、杨晓奕
03 流体机械及工程
叶轮机气动力学:
陈懋章、桂幸民、陆利蓬、刘宝杰、单鹏、邹正平、宁方飞、李秋实、侯安平、袁巍、柳阳威、陈江、金东海、方祥军、严明、李志平、李绍斌、于贤君、张健(客座)
现代流体测控技术与实验模拟:
马宏伟、严明、刘火星、王洪伟
流体与声学技术:
孙晓峰、王同庆、李晓东、景晓东、高军辉、郭跃平、王晓宇
流体机械优化设计与振动控制:李琳、王建军、陈志英、王荣桥、闫晓军、马艳红
流体机械结构强度与可靠性:王延荣、杨晓光、白广忱、齐红宇、石多奇、魏大盛
04低温与制冷技术
空气涡轮制冷技术及应用:方祥军
0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热流体力学与燃烧技术:高歌、尹幸愉、李志强、徐晶磊、陈龙飞
辐射换热与红外隐身:
王强、刘友宏、额日其太、黄勇、刘玉英、金捷
02 热能工程
高容热强度液雾燃烧:
黄勇、郭志辉、林宇震、许全宏、岳明、金捷、樊未军、张弛
低污染燃烧与环境控制:林宇震、许全宏、樊未军、杨晓奕、刘玉英、金捷、张弛、王方

精心准备 精心设计 出精品

精心准备 精心设计 出精品

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出精品摘要:本文通过组织黑龙江科技学院机器人代表队,参加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选拔活动,介绍了从组建队伍,方案设计到采购元件,制作过程方法和参赛中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机器人参赛制作获奖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选拔活动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联盟”倡导下,由中央电视台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织实施,从2002年至2011年已先后共主办了国内选拔活动以选拔队伍参加亚太区国际大赛。

因为参赛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参赛院校和参赛人数越来越多,推动和促进了各院校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已有很多大学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机器人研发带头人及制作队伍,专门从事为大赛活动长期进行机器人研制。

2007年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活动于2007年5月20日在北京首钢篮球中心举行,共有39所高院报名,参与了此次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角逐。

“华夏之光”是本届选拔活动的主题,其规则是根据黄帝造指南车的故事制定的。

每个参赛队由来自同一所大学的4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学生和1名指导老师。

参赛队操作手动机器人(代表黄帝)和自动机器人(代表工匠)把木块放到“战车”上。

其中最先把木块放到“战车”顶部的队便占有了这辆“战车”,最先用占有比赛场地中央的“战车”建成V字形“指南车”的队就是获胜队,每场比赛的时间为3分钟。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智能机器人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且必将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旨在机器人文化的传播。

鉴于本届大赛主题“华夏之光”,黑龙江科技学院代表队4台参赛机器人分别为每台机器人取了寓意深刻的名字――即千手观音、冰成、龙梦、勇士。

为了更好地参与2007亚太机器人大赛,学院和教务处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成立了由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机器人电视大赛专题组,首先制定了机器人小组人员的招聘、面试及研发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制作和正常学习关系(不能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将劝退),研发程序为:①组织学习竞赛规则,学习往届比赛特点和可以借鉴结构方案和控制方法。

论文心得-投稿到《机器人》的论文被录用了,分享论文写作心得

论文心得-投稿到《机器人》的论文被录用了,分享论文写作心得
研究将蚁群算法应用到机器人气味源定位这一课题,首先非常感谢北航的陈伟海老师。目前考博就是准备报他的博士。在3月份1次Email中陈老师发给我有关 今年12月在越南举行的ICARCV'08 的资料,我收到后就认真阅读这些资料、并浏览会议官方网站,在得知会议截稿日期延迟至4月15日后,我便集中精力和时间尝试写一篇论文投到这个会议上。
可以稍减自己不安的是,前两篇论文都被录用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都能被EI收录。兴奋总会是有的,但更应该总结经验,静下心来作深入的研究。整个4月以来全心地投入到算法的探索、设计、实现和修改、优化,让我获益颇深,目前对蚁群算法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有一些新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计划对蚁群算法、模块化机器人技术、模式识别和小波变换等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作进一步研究,探寻它们之间关联应用的方法和技术。
从目前已录用的两篇文章反馈回的Review来看,感觉这个课题还有很多的研究空间,有待进一步探索。ICIC 和 《机器人》的Reviewer都很负责,既有从论文的立意、仿真方法等学术层面提出了改进意见,也有详细提出我论文中参数表述、版面编排等方面的硬伤,提醒了我要阅读更多的文献资料,多动笔、多思考,用最精炼简洁的文字、表达出中心的研究思想和成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还要加倍上下求索啊!
6)结论部分最好结合实验讨论部分的内容,分点指出工作成果和结论,最后简要提出成果展望或者后续研究方向。
投稿到《机器人》的论文被录用了,分享论文写作心得
还没从昨天(6月5日)获知第一篇会议论文被 ICIC 录用的兴奋中冷静下来,今天(6月6日)下午又收到《机器人》编辑部的邮件通知,有关蚁群算法的第2篇论文《基于修正蚁群算法的多机器人气味源定位策略研究》也被录用啦。呵呵,4月份不分昼夜的啃 Eng 文献、在 Matlab 代码中神游的日子,今天陆续收获硕果。对蚁群算法与机器人气味源定位的研究持续了一整个4月,从蚂蚁路径选择的概率方式(最大转移概率、轮盘赌选择)、启发函数和信息素的定义、气味源定位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列的仿真研究,得出了2中2英共4篇论文。一篇投ICIC,一篇投《机器人》,一篇投《自动化学报》,还有一篇投到10月底在北方交通大学举行的ICSP 2008。期待后面投稿的两篇文章也能顺利录用啦。

北航7系复试大纲2010-2013年

北航7系复试大纲2010-2013年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一.机械学院各研究方向复试分数线备注:超过北航工学复试资格线而未达到机械学院某些研究方向复试线的考生,可以申请参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赵老师zhaog@)、机械工程学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方向(乔老师lhqiao@)和机械工程学科的“计算机图形学与工业设计”方向(刘老师ljinghua@)学科的复试。

二、考生资格审查参加复试考生均需要按学校要求进行复试资格审查,考生本人需在复试前(19日、20日下午、21日)向机械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新主楼A839)提交下列材料,由于21日进行面试的考生尽量在19日和20日办好资格审查手续,所有提交的复印材料均需以A4纸大小按序统一左侧装订(复试通知书在首页,成绩单要原件,超过A4的,装订后折叠成A4大小,身份证复印件放到最后一页):1、复试通知书(右上角注明具体复试系所编号)2、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身份证、军官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还需持本人学生证,纸型为A4纸,身份证正、反面需复印在同一页面上);3、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毕业证书需于新生开学报到时向院系提供复印件);4、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及非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还需携带以下各类材料:A、学历证书原件并上交一份复印件;B、上交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需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还需提供符合其报考资格要求的各类材料原件及复印件;6、现役军人、国防生、委培生、定向生等需和我校签署相关协议的考生请书面向院系说明。

7、凡提交的报考信息需与本人实际相符合。

凡是不符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8、交纳复试费100元(用铅笔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三、到各系所面试当日须带1、加盖机械学院公章的复试通知书;2、有效证件(应届生带学生证);3、本科成绩单。

北航自动化课程

北航自动化课程

北航自动化课程北航自动化课程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自动化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技术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自动化领域中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课程概述北航自动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涵盖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机器人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

2. 使学生具备深入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自动化系统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自动化项目。

三、课程内容1.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和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状态空间方法等。

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信号与系统:介绍信号的基本特性和处理方法,以及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4. 数字信号处理:介绍数字信号的采样和量化、滤波和频谱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5. 机器人学: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自动化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自动化设备,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术。

3.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自动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评估方式1. 课堂作业:包括理论题和计算题,用于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实验报告: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

3. 项目实践成果:学生需提交项目实践的成果报告,包括项目设计、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

北航机械导师大概信息

北航机械导师大概信息

单位招生目录所示研究方向导师名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705)01 先进制造工艺及微细加工技术博士导师:郇极陈五一张德远刘强王延忠02先进制造装备与数控技术教授:杨贺来樊锐硕士导师:高连生王庆文陈志同袁松梅姜兴刚韩先国博士导师:周正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706)03 工业测控与无损检测技术教授:满庆丰魏东波硕士导师:郭兴旺夏继强耿春民胡少兴杨民傅健博士导师:宗光华王田苗张玉茹员超毕树生丁希伦刘荣机器人研究所(709)04 机器人技术教授:丑武胜郭卫东陈殿生硕士导师:战强李继婷于靖军李大寨魏洪兴王巍徐颖高志慧胡磊王党校刘达博士导师:张以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701)05 机械系统设计理论、教授:王春洁张建斌王之栎CAD/CAE及控制硕士导师:杨洋黄荣瑛李建平李秀琴韩晓建边宇枢技术付少敏 马 纲工业设计系(708) 06 计算机图形学与工业设计教 授:刘静华 工业设计(新媒体学院艺术学专业)副教授:杨 光 马金盛 肖立峰王玉慧 马良书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720)07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博士导师:唐晓青乔立红08 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教 授:杨建军 李青 段桂江硕士导师:王亚平 郭连水 郑联语 徐世新 王美清01 先进材料成型与焊接技术 博士导师:张彦华 齐铂金 汪苏 材料加工及控制系(702)02 新型电源、焊接装备及自动化技术硕士导师:康 慧朱 颖 曲文卿 李刘合 赵海云 飞行器制造工程系(703).01 CAD/CAM 与飞机数字化制造技术博士导师:席 平雷 毅 刘继红 郑国磊 华正模具所(721) 硕士导师:宁 涛 梅中义 赵罡许鹤峰 陈言秋 闫光荣博士导师:周贤宾万敏李晓星李东升郎利辉飞行器制造工程系(704)02 板料成形CAD/CAE/CAM技术教授:李新军硕士导师:杜颂王秀凤。

【北航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开源飞控知多少

【北航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开源飞控知多少

【北航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开源飞控知多少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走进普通大众生活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直困扰着无人机发展的关键设备就是自动驾驶仪。

随着开源飞控的发展,这个问题得到了突破性的解决,为无人机产品的进一步民用化奠定了基础。

李大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副教授杨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工程师在纷繁复杂的无人机产品中,四旋翼飞行器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最先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但是,这种飞行器对飞行控制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因此它刺激了大批基于MEMS传感器的开源飞控的出现。

1 如何定义开源开源(Open Source)的概念最早被应用于开源软件,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用其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

每一个开源项目均拥有自己的论坛,由团队或个人进行管理,论坛定期发布开源代码,而对此感兴趣的程序员都可以下载这些代码,并对其进行修改,然后上传自己的成果,管理者从众多的修改中选择合适的代码改进程序并再次发布新版本。

如此循环,形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的良性循环。

开源软件的发展逐渐与硬件相结合,产生了开源硬件。

开源硬件的原则声明和定义是开源硬件协会(Open Source HardWare Association,OSHWA)的委员会及其工作组,以及其他更多的人员共同完成的。

硬件与软件不同之处是实物资源应该始终致力于创造实物商品。

因此,生产在开源硬件(OSHW)许可下的品目(产品)的人和公司有义务明确该产品没有在原设计者核准前被生产,销售和授权,并且没有使用任何原设计者拥有的商标。

硬件设计的源代码的特定格式可以被其他人获取,以方便对其进行修改。

在实现技术自由的同时,开源硬件提供知识共享并鼓励硬件设计开放交流贸易。

开源硬件(OSHW)定义 1.0是在软件开源定义基础上定义的。

拟邀请授课师资介绍1陈伟海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

拟邀请授课师资介绍1陈伟海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

附件4拟邀请授课师资介绍1、陈伟海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生导师。

陈伟海教授长期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的智能检测和智能运动控制、机器人视觉、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冗余度机器人、可重构与自重构机器人、信号采集和信息处理、高精密运动机械设计与控制、柔性机构设计与控制、微驱动和微操作、纳米装备制造、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及开发、先进伺服和数控技术开发等。

他领导的团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863计划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国家项目20余项,发表200余篇科研论文(SCI检索50余篇),获取发明专利近20项,指导了10余个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他担任IEEE会员、IFTOMM会员、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的制造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安徽工程大学客座教授、INDIN2012国际会议优秀论文评选主席、ICIEA2012和ICIEA2016国际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副主席、ICIEA2011国际会议财务副主席、在多个国际会议担任组委会、Track Chair和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

2、刘斌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机械模具科技促进协会副秘书长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高级程序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模具制造技术委员会委员。

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八五”、“九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等一批项目的研究工作。

刘斌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科技论文220余篇,其中20多篇文章被三大索引收录。

北航机器人工程培养方案

北航机器人工程培养方案

北航机器人工程培养方案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机器人工程旨在培养具备机器人系统设计、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机器人智能与领域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作为我国著名的航空航天高校,拥有着雄厚的工程技术实力和科研实力,其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将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机器人工程作为现代高新技术领域,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提升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北航机器人工程培养方案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系统完备、符合国际标准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机器人工程人才的需求,同时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机器人工程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机器人体系结构、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感知与识别、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导航等。

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机器人工程相关专业并建立相应的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机器人工程人才的需求。

第二章北航机器人工程培养目标2.1 培养目标北航机器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器人基本理论与技术、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机器人智能与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独立从事或参与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开发、机器人控制与智能算法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 培养要求(1)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机械、电子等基础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基础理论。

(2)应用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开发、机器人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等工作。

(3)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下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工程项目的开发。

仿生蜘蛛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仿生蜘蛛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ii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1 绪 论.................................................................................................................. 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 1.2 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设计思路.............................................................................................................. 7 2.1 仿生学原理分析........................................................................................ 7 2.1.1 仿生蜘蛛机器人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7 3 整体设计方案...................................................................................................... 9 3.1 工作原理分析............................................................................................ 9 3.1.1 三角步态原理分析........................................................................ 9 3.1.2 机器人走动步态分析.................................................................... 9 3.2 机器人机构总体设计............................................................................... 9 3.3 电机的选择............................................................................................. 13 3.4 舵机驱动原理......................................................................................... 15 3.4.1 舵机原理...................................................................................... 16 3.4.2 舵机控制方法.............................................................................. 16 4 零件的设计........................................................................................................ 18 4.1 躯干的设计............................................................................................. 18 4.2 基节设计................................................................................................. 19 4.3 关节盖的设计......................................................................................... 20 4.4 胫节片的设计......................................................................................... 20 4.5 足的设计................................................................................................. 22 4.6 连接杆的设计......................................................................................... 22 4.7 固定片的设计......................................................................................... 23 结 论..................................................................................................................... 24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 名
职 称
职务
宗光华
教授/博导
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委员
张玉茹
教授/博导
学位分委员会
郭卫东
教 授
毕树生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博导
所长
贠 超
教授/博导
王田苗
教授/博导
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飞行器装配及机器人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 荣
教授/博导
丁希仑
教授/博导
丑武胜
教授/博导
所书记
战 强
教授/博导
王巍
教授/博导
陈殿生
教授/博导
李大寨
高 工
徐 颖
副教授
李继婷
副教授
胡磊
高 工
高志慧
副教授
于靖军
副教授/博导
王党校
副教授
刘 达
副教授
王玉亮
副教授
孙明磊
讲 师
刘冠阳
讲 师
张武翔
讲 师
赵宏哲
讲 师
汤春梅
工程师
秘书
刘军传
博士后
蔡月日
博士后
徐 坤
博士后
邹莹
博士后
王跃华
博士后
关学忠
博士后
徐爱国
博士后
刘云平
博士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