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航到CMU的申请总结,计算机硕博同申的小伙伴看过来!(世毕盟学员)
从普通背景到CMU ECE PhD,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从普通背景到CMU ECE PhD,我的申请总结不知不觉本科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回首这段时光,确实充满了为出国申请而忙碌的日日夜夜,故作此总结,且追忆且明志。
由于个人背景不怎么看得下去,所以对申请结果还算比较满意:本科: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GPA:89/100Ranking: 80/240TOEFL:100GRE:150+170+3科研:2段@清华+1段when交换@新加坡+1段美帝暑期研修+1段美帝远程。
无Publications.录取结果:UMichCSE PhD, CMU ECE PhD, USC EE PhD, UW-Madison ECE PhD, UCSD CSE(PhD->MS), Columbia CS(PhD->MS)很早就做好出国的决定了,但真正开始认真做科研已基本上是大三大四的时候了,所以也曾经历过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参与并推进多个科研项目的苦逼处境。
个人感觉对于PhD的申请者来说,如果有个还算过得去的GPA的话申请主要还是靠科研实力来吃饭,当然特别top的学校可能会卡GPA,而科研实力的呈现无外乎就是publications、推荐信以及PS/CV上描述的项目经历。
在确定好喜欢的科研领域后,就要开始着手了解该领域比较top的一些期刊和会议,这样的话一方面在找文献读时能有更好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在科研导师和未来导师的选择上也能依据所发paper所在刊物进行比较筛选。
关于推荐信,有种说法是只有牛强推才是有用的,其他的都是为了用来凑齐三封这个硬性要求的,从提交完申请后的面试环节我也感受到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我当时有两封都是牛强推,而给我发面试的老师在面试时都提到了自己认识或者听说过这两位推荐人中的至少一位。
所以说一定要想法设法拿到大牛教授的强烈推荐,当然这里的牛和强都是相对的,我个人感觉由能在最top的会议/期刊或者低一档的刊物上发表文章的faculty 写出的top10%强度的推荐信应该就算是真正有用的了。
那位北航历史唯一拿到Berkeley MFE的学姐亲笔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先Po一下我的背景吧↓↓↓✦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罗庚理科实验班✦GPA:主GPA3.76,总GPA3.7✦TOEFL:106(口语24,听力27,作文26,阅读29)✦GRE:159+169+3.0✦科研经历:3段✦实习经历:2段一、决定方向之前一直犹疑不定,不知道是接着读应数还是转投金工方向,我是在大三上学期结束的寒假签的世毕盟。
还记得当时问童童姐,哪个专业比较好申呀,金工会不会特别难申。
最后还是受西蒙斯的召唤做出了这个选择,觉得可能很有成就感很有意思。
二、找实习关于找实习,没有学长学姐的refer,没有相关行业介绍,我就那样一头雾水的加了50多个微信群,在朋友圈截图然后小助手拉进群。
当时每天吃饭的时候会刷群里的实习信息,看有木有量化岗位。
第一个面的是和正投资,对方问了我一些编程和数学的问题,当谈到量化的时候,我直接说,我不会,没有接触过,但是我想申美国金融工程,我希望在这里尽最大的努力学习。
就是那种耿直到什么也不怕的冲劲,让我得到了一个远程处理数据的实习,甚至不懂k线图,没有玩过股票,没有学过任何金融相关课程。
我做的这三个实习都属于纯量化,也是在这些实习中,加深了对量化和对冲基金的认识。
很感谢GGU给我提供了一段买方实习,通过买方实习你能学到的不仅仅是一整套完善的量化思路,更多的是和行业大佬们的交流。
实习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懂得及时问老板,通过和前辈的不断交流,让我的量化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可以独立做一些小的项目。
在中金公司的量化岗位,让我进一步接触到卖方,更重要的是,这里可以说是一个不懂金融的小白第一次踏入金融市场的地方。
我经常借阅公司书架上的书,类似“揭秘私募股权基金”这种,每天从学校到国贸的地铁上,我都会看它们,来了解更多的金融市场。
与对冲基金经理们的访谈,策略上的交流,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我的认知层次在这里有了很显著的提高。
与一起实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对量化的理解,也让我受益良多,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库,没有用过的思路,没有考虑过的国内就业现状。
GGU学员申请总结 -CMU MSCF offer
GGU学员申请总结 -CMU MSCF offer(世毕盟学员)结果如下:AD: CMU MSCFBaruch CollegeNYU POLYRej: Princeton MSFCornell MFENYU FinMathMIT以及等等等等(捂脸)Decision: CMU MSCF1、前言其实自己是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才决定转金工方向的,当时有这个想法,但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行不行,虽然专业课成绩还过得去,但是金融相关的经历几乎空白。
而且对美国金工项目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感觉完全无从入手。
后来在ggu的指导下和一起申请的小伙伴的陪伴下慢慢步上轨道。
感谢所有帮助过鼓励过我的人~其实我这次申请也是蛮惊险的,比较早的时候拿到了Baruch的AD,只有三个星期的时间考虑要不要接(这学校没有deposit,略坑,如果有占坑费的话交了就放心了)。
三个星期过去之后除了poly的ad(这个是保底学校,它的ad和无ad 没有什么区别)和好几个rej之外,神马都木有>.由于当时还有四五个学校结果没出,于是就决定破釜沉舟,搏一下(实事证明这样做真的很危险,请慎重)。
结果连续出了n个rej心灰意冷之后,终于拿到的dream AD yeah,真是波澜起伏。
2、G&T考得十分普通,算是基本达标(总分上100,口语上23,GRE总分上320),和周边的T110+ G330+的比起来简直不要差太多,当时考虑继续考,但是龚老师说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准备提高其他方面的背景,这个分数只要达标了都差不多,除非你能考得非常高。
然后想想自己的英语水平,最多也就能刷高个5分左右,还浪费时间精力,就算了。
其实感觉英语分数真的没有很重要,感觉有些横扫的同学GT也就一般。
可能金工更看重实习和数理基础吧。
3、实习大三暑假有一个IT项目管理的实习,和金融无关,最多能体现以下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leadership吧。
世毕盟留学申请经验分享:【申请总结】美本非学霸斩获CMU金融工程offer!
申请总结美本非学霸斩获CMU金融工程offer!我本科在美国南加州大学(USC), GPA 3.7, 在申请MFE的candidates里面算是中规中矩吧。
和世毕盟结缘也是机缘巧合。
我的好朋友和初中同学在北大,去年暑假我和他一起吃饭,他听说我要申请金融工程,就给我推荐了世毕盟。
事实证明,选择了世毕盟给我的录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龚老师是我认识的最懂MFE申请的牛人。
我要特别感谢他在申请一路上给我的帮助和指点。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mentor海哥。
海哥是Berkeley MFE 毕业的,在MSCI工作,MSCI是全球最牛逼的指数分析公司之一。
海哥对我十分热心负责,他用自己在金融行业方面的优秀视角,给了我多方面的指导。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coordinator张雨晴老师,始终如一地耐心帮我处理申请方面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
还有来自CMU的世毕盟面试指导老师,他给我们关于CMU面试准备讲的那两个小时特别棒,而且在我面试之前的最后关头还在帮我解答问题,感激不尽!另外,我在世毕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有的也申请金融工程或金融专业,还有的申请其他专业。
我觉得世毕盟的气氛是这样的,大家都很优秀,不过都很虚心地互相交换经验,互相鼓励和帮助。
我在和Columbia Financial Economics program面试之后,没有拿到offer。
当时世毕盟的小伙伴RSX(北大经院的大神童鞋)已经录取了这个program但是她打算去Columbia MFE。
在我提出请求后,她二话没说给学校写了邮件实名推荐我。
虽然最后没能被录取,不过我真的对她十分感激。
总之,真的很荣幸也很开心能够认识一起申请的大家,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希望这个暑假在北京再和你们相聚,未来都能够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GRE我的GRE是170 + 154 + 3.5,我觉得不算高。
关于GRE众说纷纭,有人说Quantitative section很重要,有人说GRE没有GPA重要,等等。
NLP方向之CMU LTI offer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NLP方向之CMU LTI offer!我的2018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基本资料:GPA:3.64/4.0最终去向:CMU LTI Master我对自然语言的兴趣源自打小对诗歌的热爱。
我爱辛波斯卡面对生活的哲思,我爱曼德尔施塔姆面对寒冷的炽热,我爱阿多尼斯面对孤独的通达,我爱毕肖普源自心底的一切矛盾,我也爱李贺来自梦中的完美诗篇。
诗歌贮藏在人类语言中最美丽的瑰宝,逐渐理解并欣赏诗歌逐渐成为我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人们如何理解又如何欣赏诗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人首先应该学会理解自然语言。
不得不说,我的求学经历很是幸运。
我在大一时就接触到了自然语言处理的方向,也了解到自然语言理解是现在著名的开放性问题之一。
深入学习了一些知识后,我确信自己找到了未来的路。
在我最感兴趣的语义理解方面,美国任教的一些老师所做的工作激发了我更大的兴趣,我也由此萌生了申请他们的博士研究生的想法——没有什么比和一个方向里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一起合作更令人兴奋的事了。
在本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的三段科研实习经历让我确信自己选的研究之路充满了乐趣:我参加了词义分析、视频理解、句子表示学习三个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经历无一例外地与“理解”密切相关。
我设计了词内语义向量差和主成分分析模型来建模多义词向量语义,论文被一位审稿人称赞为“天才想法”并打出了会议最高分。
根据自己在计算语言学方面的经验,我设计了同步匹配与显著度估计模型来解决模糊视频帧与清晰图像匹配的问题,我的论文被审稿人称赞“为视频领域的视频-图像匹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句子表示学习中,我成功探索出了新的快速学习句子表示的目标函数,实现的通用代码库在GitHub 上收获许多star 和folk。
这些经历让我快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也对未来博士期间工作的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除了科研经历,实习经历其实也很有意义。
因为与高中不同,本科是一个与现实对接更紧密的阶段。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我有计划地在大公司工程部门、大公司研究部门和创业公司研究部门参与了实习。
美国计算机视觉方向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计算机视觉方向博士申请总结学校:清华大学自动化系GPA:87/100 年级48GRE:155+168+3TOEFL:101(20)录取情况: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PhD @ cs @ computer visionUNC Chapel Hill Phd @ cs @ computer visionNYU GSAS MS @ cs首先十分感谢世毕盟在申请一路过来的帮助,没有世毕盟我很难自己给自己把握方向和进度。
特别感谢mentor吴大神的指导,让我更清晰地了解Computer Vision这个领域,并且更准确地找到在这个领域中适合我的细分方向。
同时他也给了我自信,让我相信诸如CVPR, ICCV等计算机视觉的国际顶会离我并不遥远。
我也成功地找到了暑期科研,并且向CVPR 16投了自己的文章,这对我的申请结果是决定性的。
还有感谢我的培训师小伍老师,非常nice,给我很大的安慰。
我经常会犯一些很愚蠢的小错误,但他从来不会指责我,而是给我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找小秘的邮箱,怎么给小秘发邮件解决紧急问题等等。
另外,还有成程姐,虽然她中途因为一些事情短暂离开了,但她从来没有和我断开联系。
不仅主动帮我解决问题,而且还和我分享了很多个人的小秘密。
我想以后多年都会和她继续做好朋友的。
经验来说,其实我成绩比较一般,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科研经历。
但我想这样条件的人反而比那些熠熠生辉的大学霸们来的更多。
所以我想我的一点点经验还是有所帮助的。
个人认为只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水过的科研经历怎么不浪费,另一个是如何选老板。
大三暑期之前我是有到实验室的,但与其说是科研,不如说是参观,更倒霉的是,我写的代码都被学长删的一干二净了,我对实验室的实际贡献为零。
但是我还是在CV和文书中提了这段经历,还重点地说了一说。
原因是:除了暑期的科研(我真的干活了的),我确实没有其他真的干了活的经历可言。
一路同行,有你有我——美国计算机硕士申请经验分享
一路同行,有你有我——美国计算机硕士申请经验分享(世毕盟学员)中央财经大学,计算机12班GPA: 90ranking: 2/27GRE分数:159+170+3.5雅思分数:7.5Offer: CMU e-business,CMU Mas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CMU 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最终选择)我的经验一、如何选择国家、学校和专业:(1)国家选择:本科学习计算机,硕士继续就读计算机相关专业。
美国高等学府林立,为全球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cs方面尤其突出。
美国宏观政策鼓励cs技术人才在本国就业、移民,就业率和起薪在各个行业中拔得头筹。
(2)专业选择:我的长期职业规划为在IT行业从技术岗位做起,向管理方向发展。
软件工程专业的目标为培养PM(project manager/program manager), 符合我的长期职业规划,免去了在工作后重新进修的必要。
(3)学校选择:CMU在美国连年计算机排名第一,实力非常强劲。
CMU-SE专业排名为全球第一,高于MIT、Stanford、Berkley等高等学府,往届就业率均为100%,起薪高于CMU其他计算机专业,为非常理想的选择。
二、申请前的准备:(1)我在申请季提前半年多已经完成了GRE、IELTS考试,因此申请时时间比较宽松。
建议抓紧时间提前准备语言考试,不要拖到最后。
(2)对心仪的学校以及专业展开全面调研,与世毕盟留学的培训师商议,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
三、申请过程中:(1)推荐大家在大学生活中、实习过程中时时积累素材,总结心得,做一个记录者与总结者,为ps和cv提供良好的内容。
(2)网申过程中世毕盟的培训师会帮助填写网申内容,再由自己检查校正。
注意网申会有一系列的deadline,所以请确保自己不要错过,否则会耽误申请工作的推进。
(3)注意每天两次check自己的邮箱,不要错过面试以及网上测试的邮件,这样会错过自己的宝贵机会。
我的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BerkeleyCSPhD全奖offer(世毕盟学员)
我的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BerkeleyCSPhD全奖offer(世毕盟学员)第一篇:我的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Berkeley CS PhD全奖offer(世毕盟学员)我的计算机视觉博士申请总结——Berkeley CS PhD全奖offer 清华电子本科毕业,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本科GPA: 90.63(top 10%)硕士期间Paper: 2CVPR+1ECCV T: 107(29,24,26,28)G: 157,170,4 录取结果(只申请了博士): Berkeley, UW, UIUC, Austin, Oxford 选专业我在本科一二年级依然还是坚定的推研党。
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随机过程课程上因为一个大作业而喜欢上了机器学习的研究,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cv/ml的道路。
在很多因素影响下,我在大三毅然投奔了出国党。
在进入港中文后,我便开始了我至今三年半的计算机视觉研究工作。
在那时,我便定下了申请的目标,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为之不懈奋斗。
英语考试相信如果你已经有若干篇论文的发表(并且你已经可以开始自己脱稿写论文),而且已经在conference上能自信介绍自己工作或者已经能和国外的professor meeting的话,那托福和GRE的写作应该自然不在话下。
因为前往香港读硕同样需要托福成绩,我在本科的时候已经有100+的托福。
对我来说最难的应该还是GRE的verbal。
我直接去裸考的后果就是verbal拿下了145这样惨烈的分数(听龚老师说全部都选B可以拿143分?)。
通过闭关16天的自我准备时间,我verbal后来达到了157分。
我认为英语考试这个环节最大的成功不是取得了高分,而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过线的分数。
我GRE verbal并没有背过3000或者任何词汇,填空题大多数靠蒙(-_-#),主要靠阅读拉分。
我记得我157那次考试头一个verbal模块阅读拿了9分,填空只有5分。
CMU HCI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CMU HCI申请总结反思HCI申请的过程才更清楚申请真正需要什么,从实际申请需要的材料开始讲起,申请HCI 方向,除了一般专业都需要的PS和CV外,特别的是需要一份作品集,而且对GT的成绩会稍微要求同一点。
PS——语言风格PS的内容和真他专业基本一样,学校成绩、学校经历、学校或者实习的项目,内容大同小异。
但对于HCI不同的是,大部分HCI都会涉及User-Centered Design,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如果你的文章都不能从读者角度出发来写,写出来冷冰冰的像机器人一样,怎么能说服对方自己能够学号UCD?所以PS写作的风格更需要一些人文关怀,像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样,让人觉得朴实真诚又能在字里行间展现你项目体现的能力。
CV——实习类型CV着重想说实习经历。
对于HCI,找一个Big Name干些稍微相关的,和找一个不出名的小Start up踏踏实实和同事学习用户体验在现实里应用的方法,两种类型都是可以的。
如果申的是硕士,那实习更是尤为重要,毕竟每一个学生毕业的就业去向都会贡献给项目好坏的衡量指标。
能找到一个好公司间接代表你的找工作能力很强,实习内容很充实那就是展现你的书本以外的实战能力,两者都是好的。
但是由于作品集的需要,HCI在找实习时最好还要考虑到这份实习能不能提供一份可以加入作品集的项目。
什么项目才能加入作品集请看下文中作品集的解释~GRE / TOEFL大部分HCI项目对GT的分数都要求较同,比如最弩张的是佐治亚要求GRE三项都在80%以上,也就是verbal 160以上。
虽然GRE不是严格筛选的门槛,但如果你真他方面本来就不过硬GRE 又不过关那一点点分数可能就是致命的了。
TOEFL的话,UW 在申请时不需要GRE成绩,只要TOEFL,但要求4项都在25分以上。
除了UW外,真他项目也或多或少会对TOEFL总分或者单项有些要求。
个人感觉,TOEFL成绩可能比GRE更重要一些,HCI是一个需要多与人沟通的方向,所以学校方面应该是希望保证国际学生不会因为语言问题收到阻碍。
CMU MSCF申请总结-世毕盟的强安利贴(世毕盟学员)
背景本科:清华经管学院GPA:92/100GRE:162+170+4.0 Toefl:115GRE:Math Sub 960 offerCMU MSCF, Baruch MFE前言两年前的春天,我决定在毕业之后出国深造,然而申请是个大工程,从前期的背景提升,到申请前选校、推荐人培养,到申请时的材料提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最好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一个好的引路人特别重要,能让我的申请事半功倍。
因此中介的选择就很重要。
当时走了好几家中介了解情况,又机缘巧合认识了二字班的一位大满贯学姐,在学姐的推荐下加了她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的微信,又来听了世毕盟金融金工公开课,觉得GGU很靠谱、经验丰富,而且听说培训师姐姐非常认真负责,于是就和GGU签了约,正式开启了我两年的申请准备之路~大二刚签约的时候,我还是个对金融工程方向一无所知的小白,听了世毕盟的金融金工公开课,了解到原来金融本科还有这么一种更偏数学/计算机的出路,就是金融工程。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Mentor谈过之后就选了金工做自己的申请方向。
一、关于背景提升因为清华经管本科数学、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不够多,只有很基础的课程,而我开始的早,时间比较充裕,于是就开始了漫漫补背景长路。
我先是选修了coursera上的金融工程、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课程,然后又在学校里选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加一些数学、计算机课程。
成绩是重要的,不过当时Mentor 说实在没有把握的话可以放到大四秋季学期上,这样既能说“我在上这个课”,又能尽量避免申请过程中提交成绩~比如后来申请的时候CMU要求列出上过的所有数学和计算机课,课的内容和成绩,因为有过之前的背景提升,所以这部分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二、关于G, T, SubG和T就不用说啦,都是漫长的战役,早早准备,刷得越高越好~Math Sub 的话最好考一个,90%还是95%以上的成绩据说就会有一点加分,不过这个我也没问过周围的同学所以具体sub到底有没有加分效果也不是很清楚,毕竟就是简历上短短一行字嘛。
新鲜出炉的13级学长Harvard, CMU CS项目申请总结
新鲜出炉的13级学长Harvard, CMU CS项目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院校:北大信科计算机系GPA: overall 3.68/4.00 (top 8%), major 3.71/4.00TOEFL: 95(S20) → 95(S22) → 102(S19) → 100(S20) → 108(S23)GRE: 152/168/3.0 → 154/170/3.5经历:北大 Computer Vision 方向本研;微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方向实习;CMU Deep Learning 方向暑研推荐信:CMU 暑研教授强推一封;课程老师/助教老师/毕设老板强推一封;微软实习 mentor 强推一封Publication: 提交申请时 CVPR 一作 submission 一篇;ICLR 二作submission 一篇(后来 accepted 并 update 给小秘)结果:CMU Master of Machine Learning (MSML), CMU Master of Computer Vision (MSCV), Harvard SM in CSE, Yale MS, UCSD MS, USC MS(截至 02/27)申请准备我决定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时候,还是在高中。
这甚至称不上一个决定——那时候的我想,国外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薪酬待遇,为什么不出国?那时的我是一个「有了既定目标就会动用一切努力去实现它」的人(有时候有些用力过度)。
于是,大一的我带着出国的目标,开始到处听留学相关的讲座,向学长学姐以及老师打听出国事宜。
一轮听下来,我总结到:想要有好的申请结果,要有一个好的 GPA,要有科研经历或是公司实习,要有足够的TOEFL 和 GRE 成绩。
1.1. GPA在大学的前几个学期,我还是带着高中的那股劲在学习,上课仔细听讲,每门课都认真做笔记,考前刷题复习,考后甚至还有反思总结,每学期还有学期规划。
CMU CS PhD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2016 FALL CMU CS PhD之申请总结Part 1. 谈谈我的申请申请是一件很靠运气的事情,实力越强,运气的成分越少。
一直打算再等一年再申请的,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觉得自己之前的research有点trivial,不够solid。
清华的老板跟我说,你总不能今年不申请吧,总得看看底线是什么,所以还是鼓足勇气申请。
世毕盟的培训师也断了我想在国内读硕士再申请的念头。
一路上有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才一直坚持下来。
也许很多年后,我可以想明白为什么CMU选择要我,以及为什么学长会和我聊天之后觉得我会是一个work的人。
但是现在,我自己其实是不清楚的,也希望我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信心和期待。
我进实验室很早,成绩也不错,很多关键的课程都能拿到满分和前几名,比如数据库和网络之类的。
虽然刚入学的时候都没有碰过编程,但是我相信现在我的编程能力并不比那些金牌的小伙伴们差。
曾经很痛苦三周讲一次组会,一开始讲组会看论文一看就要看一周,一开始也讲不好。
后来逐渐地就看的更快了,会有自己的idea,会自己思考改进方案,会了解到这个这个地方大家一般都怎么去做,会有逻辑地把事情讲清楚。
讲组会的机会多,也就尝试看过各种各样的论文,不仅仅是自己的课题相关,还有其他的小方向。
做的课题虽然没有发论文,但是做的是比较基础的问题,大家也都了解难发论文,好处就是这样的经历在之后做很多更进一步的工作中都用的上。
这样的能力和基础对未来做科研很重要,但是其实不太能表现的出来。
很多人说PS和CV是申请的软实力,对我来说这些能力和基础是科研的软实力。
如果有人来问我,我说不定会建议他们找一些容易发论文的课题,或者是起先抱一个大腿,不要像我傻傻的上来就自己独立做课题。
当然,这些基础的最大的帮助就是找教授不用太费心,基本上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选就是了。
Part 2. 我与我的留学指导机构谈到留学指导机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目的。
有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就像算法里用空间换时间一样,这也是一件金钱换时间的事情;有的是为了指导,自己对对方学校想要什么不太清楚,希望可以通过机构的经验告诉我,少走弯路;有的是为了安心,希望有人可以帮我来review PS或者CV。
横扫Stanford--MIT--Berkeley--CMU-计算机四大之PhD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横扫Stanford, MIT, Berkeley, CMU计算机四大之PhD之申请总结GPA: 3.98TOEFL 109(24)GRE 155/170/4.0Offer: Stanford EECS PhD(with SGF), MIT EECS PhD, UC Berkeley EECS PhD, CMU CBD PhD, CMU MCDS, Cornell CB PhD, UCLA Bioinfo PhD, UIUC CS PhD.背景简述我的GPA前三年必修限选和总GPA都是年级第一,有两段海外科研经历,这是申请背景中比较强的部分。
但是在到申请截止的时候,还没有和申请方向相关的论文发表,这点比较吃亏。
研究经历是PhD申请最主要的因素,我总共有四段比较完整的科研经历,两段在自己的本科学校,还有两段分别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决定出国在保送进入大学之后,我就萌生了出国读书的念头。
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科研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也非常有趣,从中能获得成就感,于是打定主意出国读PhD。
但与此同时,我也了解PhD申请难度比较大,比硕士大很多,而且对申请者的背景有全方位的考量,包括成绩、科研经历、发表文章等。
通常来说,读PhD是为了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为之后的研究生涯(教职/企业研发岗位)打下基础,所以才会在筛选申请者方面比较严格。
因此,我在比较早(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
背景提升我大约是大二签约的世毕盟留学(GGU),不过真正的关于出国的准备实际要更早一些。
关于背景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坊间流传的一个申请重要性的排序是推荐信> Papers(publications) > GPA > G/T。
这个重要性的排序挺对的,因为推荐信确实会在申请中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我暑假跟我的老板交流的时候,曾经问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有些学生"look good on paper”,在纸(申请材料)上看起来不错,各个方面的成绩都很高,但是来了实验室之后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 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背景简介211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修过金融双学位,三维中等偏上,有两个水实习,无高大上科研,无牛推。
混申美国的MIS(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科学)和MEM(工程管理)的Master。
以下的内容是基于像我这样经历很水的人来展开的,背景不相似者基本无参考性。
一、关于GPA很多时候,gpa可能是招生委员会对于你的第一印象,毕竟是自己大学三四年一个个学分、一门门专业课慢慢3积攒下来的,而且是得到过学校的盖章认证的,可以说gpa 是对一个人大学的学习情况一个最真实的体现,所以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gpa会确保你通过各个项目的初步筛选。
没的说,GPA 是越高越好,但也是最难提高的。
所以必须要从大一就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大三想出国时才发现绩点不够用。
二、关于准备语言考试在整个漫长的申请季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坚持和主动。
申请店铺这件事看起来是要比考研轻松的,但是其实从我们开始复习托福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
对于我这类英语底子没有那么好的人群来说,考上3.4次托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托福和gre 的学习,只要把指定的单词掌握扎实,再加上坚持刷题,考一个够自己申请的分数是基本没问题的。
托福的口语比较难提分,可以选择世毕盟留学独家提供的口语模拟考试练习,外教会一对一的给你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是考场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个人感觉这个练习对准备口语考试还是十分有帮助的。
GRE更是一场关于单词的拉锯战,但战线不宜拉得过长,因为背过的单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个人建议在刷过2-3遍单词后再开始做题,结合题目来巩固自己曾经背过的单词效果会很好多。
平常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给自己计时做题,做完后要自行订正,对于出错的题目一定要弄清错因,吸取教训,争取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申请到了mentor的博士项目!CMU电子与计算机工程PhD!!!!!!!!!!
我申请到了mentor的博士项目!CMU电子与计算机工程PhD!!!!!!!!!!
来自中科大的世毕盟学员
收获2019年秋季入学的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offer
!!!!
学员感言
世毕盟是9年服务品质始终如一的中国教育品牌,是定位于美英名校申请的专业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平台。
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留学咨询、海外研习指导、职业发展规划和语言培训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旨在为每一位期待高品质国际教育的学子提供一站式服务。
<成功案例>
2018 Fall部分申请结果:普林29枚,哈佛43枚,MIT 53枚,斯坦福64枚,伯克利90枚,CMU 82枚,剑桥18枚,牛津 12枚。
世毕盟战绩:收获【Stanford CS】博士offer
祝贺世毕盟学员收获【Stanford CS】博士offer2017-02-04世毕盟教育今日捷报祝贺世毕盟学员收获Stanford计算机博士全奖offer同时也创造了清华自动化系近年来计算机方向最好申请结果作为计算机超级大国的美国,一直在计算机的众多方向引领着世界。
而在美国最顶尖的计算机牛校中,Stanford, MIT, UC Berkeley, CMU一直以来被誉为计算机四大名校,其中地处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又被誉为最难进的计算机博士项目。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简称斯坦福(Stanford), 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
学术方面,斯坦福大学与旧金山北湾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
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至2016年,共有6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校友13人),位列世界第八。
此外,截止至2016年4月,共有20位斯坦福校友或教授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二;另有7位斯坦福教授获得过菲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九。
2016-17年,斯坦福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三,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三。
<世毕盟留学>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共同创建, 定位于美英名校申请的留学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成功案例>2017 Fall部分申请结果:Princeton 23例,Harvard 44例,MIT 48例,Stanford 45例,Caltech 13例,Berkeley 42例,CMU 50+例....。
申请就是在尝试和错误中学习—从北大光华到CMU MSCF
申请就是在尝试和错误中学习—从北大光华到CMU MSCF(世毕盟学员)学校:北京大学专业: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Overall GPA:3.69双学位:数学Overall GPA:3.69TOEFL:111(S: 26)GRE:155+170+3.5AD:CMU MSCF, Baruch MFE, Cornell MFE前言也许你会看到很多申请者在自己的总结里写到自己在进入大学后就开始考虑出国的计划。
但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直到大二暑假才第一次有了出国读研的想法。
当时,我和我一位大四的直系学姐聊天,得知她准备去港大读金融硕。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出国申请也可以是一条非常现实的道路。
在学姐的推荐下,我在大三开学的时候来到GGU,非常靠谱的P老师和我聊了聊我的情况,并且向我推荐了金融工程作为申请方向。
加上我的父母也非常支持我出国开阔视野,我在大三上的期末正式开始了申请之路。
其实我自己是一个特别得过且过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太高。
进入GGU的时候我刚刚在毛概上收获了一个74,数双的GPA没有过3.5,实习经历是一片空白,我很怀疑自己到底能申到什么档次的项目。
不过我的咨询师YQ姐告诉我还能抢救,并且立马列出了一份详细的背景提升计划。
一项项完成下来,我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愿意尝试,难度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在经历了补背景、填网申、参加面试、等结果这一系列的考验之后,我也在四月份结束了自己的申请季。
其实对于我来说,申请就是在不断的尝试和犯错中学习。
老实说,最后的申请结果已经超过了我自己的期望,但我更看重的是申请过程中那些很有意义的经历。
我想借这篇文章分享自己在申请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教训,也希望所有的申请者都能有最好的结果。
标准化考试其实在G和T方面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最后的分数也是马马虎虎,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之谈。
在我看来,GRE的考试主要是测试词汇量,我自己是在大二下的暑假背单词,然后在大三上的十月份考的。
论早战的重要性——CMU斩首行动报告(世毕盟学员)
世毕盟北大经院学员申请总结北大经院GPA 3.72/4.0, Ranking: 30/155(院里),30/55(系里)GRE: V-158, Q-170, AW-3.5TOEFL: 107(S22)Result: CMU MSCFPart 1: 战略背景作为一个以提升个人素养为大学学习第一要义的人,我从大一进来的时候就非常反感纯粹的功利主义,选课从来以兴趣为第一原则(后期以毕业为第一原则【捂脸】),我是非常不喜欢刷GPA的。
现在回想起来,大一的时候天天除了认真上课以外,就是学生会,球队训练,听音乐会,弹吉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过得还是挺哈啤的。
然后毕竟大一主要都在学习,我的专业课倒是挺好的,只是通选课比较不给面子,第一学期就来了个80的公共物理学,从此奠定了我虐课分高,水课分低的大学生活主旋律。
作为一个对经济学,数学和编程都很感兴趣的大一小菜鸡,当年屁颠屁颠地跑去听学长学姐的出国宣讲,看着他们潇(diao3)洒(diao3)的样子,我就决定踏上MFE的这艘贼船了。
然鹅,我发现金工要准备的东西茫茫多,这些学长学姐哪一个不是爆炸的GPA,爆炸的数学双学位成绩,西方哪个国家他们没有去过,跟谁他们不能谈笑风生?又要成绩,又要实习,还要科研,顺便参加个数模,再去个交换,感觉不是我等咸鱼能够做到的呀。
但是从后往前看,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只要用心准备,还是可以做到的。
Okay,反正这差不多就是我当时的背景了,作为一个量化金融投资者,我坚持着不能用已经发生的结果来判定当时的选择,因此如果以当时的有限的信息来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我个人觉得应该就是第一梯队后半部分吧。
Part2: 先谋后动明确了金工的方向之后,我对之后的大学生活有了基本的打算,我记得我当时是决定大一先兼顾学习和学生会,大二开始修数双,大二下参加数模竞赛,大二暑假找第一份实习,大三上争取去美国交换,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于是我就按照我大学生活的原则订好了计划,该干嘛干嘛得继续当我的小二逼。
世毕盟留学:一位被斯坦福大学、UCB录取者的申请总结
世毕盟留学:一位被斯坦福大学、UCB录取者的申请总结世毕盟留学:一位被斯坦福大学、UCB录取者的申请总结,来自世毕盟学员学·生·背·景✦学校:浙江大学✦GPA:90.2✦T:108(23)✦G:161+169+3.5✦UCLA CSST 暑期科研✦水三作一篇Result✦Offer: UCB MSE Phd UIUC MSE Phd✦AD: Stanford MSE MS;Caltech EE MS;UPenn MCIT MS;USC CS37 MS✦Rejected: MIT ME MS✦Pending: UCLA EE Phd前言申请季伴随着大家陆陆续续offer的结果和选择的做出而接近尾声~很开心能有这个机会为自己的申请季做一个总结,也希望能够帮上正准备出国的学弟学妹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1、GPA,语言成绩GPA、托福、GRE算是最直观的申请硬件条件了吧~GPA刷高刷高这个毋庸置疑最重要,无论是phd还是ms的申请~至于托福和GRE,语言成绩不会成为加分项,但是一定要早考早考!不是担心大家晚考考不出来(像我刚刚说的,语言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而是,晚考真的会对心态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我的GRE一直拖着没好好学...是大三暑假在ucla暑研的时候才考第一次,虽然侥幸一次过关,但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因为GRE的事情压力非常大,暑研很多应该专心实验的时间也贡献给GRE 复习了,虽然很多小伙伴都会那个时间在美国再考一次GRE和托福,但是别人都是二刷或者三刷呀。
所以奉劝大家尽早考掉,以免申请季前的暑假甚至申请季中还要担心语言成绩。
➜另外还有一个小tip:虽然大多数学校的语言成绩要求并不高(在我看来大多数顶校,105+320足够了)但是,个别学校个别项目确实有bar,建议大家确认好,仔细参考往年情况,比如宾大的mcit,和我申请条件几乎一样,三维基本相同,暑研都是在一个组做的,写推荐信的老师都差不多的同专业学姐两年前被拒,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她的GRE写作是3(大多数学校3是完全够的),但是坊间传闻mcit有写作bar 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北航到CMU的申请总结,计算机硕博同申的小伙伴看过来!(世毕盟学员)
基本背景
GPA:3.72
TOEFL:103 (R29+L25+S23+W26)
GRE:V157+Q170+AW3.5
本科专业:北航计算机
Paper:顶会workshop一作一篇
申请:PhD & MS混申
AD:CMU MIIS、UW-Madison PhD、USC CS MS
一、前言
出国留学的申请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的工作,这是大家的共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具体而言,只有有了具体规划,才能进而实施。
就我自己而言,我从进入大学开始便决定毕业后出国深造,才有了足够的时间完成留学申请的许多准备:GPA、科研经历、Paper,甚至还有保底的德国PhD offer。
时间来到了大三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这时的我刚刚忙完再德国的各种考试和科研、写论文的工作,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猛然发现英语成绩似乎还没有搞定,选校也还一头雾水。
我报名了若干场托福和GRE,并在德国用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备考了一场托福和一场GRE。
幸运的是,我的GRE一战就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这也意味着我不用再刷GRE了。
然而可惜的是托福成绩依然不理想。
此时我还发现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概念。
虽然我知道我的各种成绩与条件,可我完全不清楚我适合申请怎样的学校,学长学姐的经验和各种论坛上的实例也都不够具有代表性。
这时的我产生了找留学机构的念头,并对比了包括世毕盟在内的各家中介。
最后我发现,世毕盟或许是最适合我的。
二、我与世毕盟
从德国回来后,我就直接与世毕盟签了约。
负责北航学生的Geng老师准确地指出了我目前条件的不足,并且为我打开了申请的思路:在此之前我只想申请PhD的项目,但经过Geng老师的介绍,我发现硕博混申是一个不错的思路,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1、世毕盟团队
基于我的情况,签约后世毕盟为我分配了两位十分完美的指导团队成员:美丽负责的培训师小姐姐和在MIT读PhD的大神mentor。
巧合的是,虽然之前并未打好招呼,但为我分配的mentor以前所在的实验室恰好就是我现在进行科研的实验室,并且指导教师是同一个人。
Mentor的分配能匹配到如此的精确的程度,让我对这个团队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2、申请服务
之后便是对申请的全力准备过程。
定期与培训师和mentor的讨论给了我很多有用的指导,从选校、选老师到文书写作。
与我“师出同门”的mentor由于与我的方向十分吻合,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方面的指导,native speaker 的润色也让我的文书更加完美。
我与世毕盟签约时距申请季只剩两个多月,在此期间我不仅需要完成选校、选老师、完成文书写作等工作,还需要备考托福,压力山大。
在此期间,负责北航的Geng老师虽然不是我的培训师,但也全程尽心地跟进我的申请进度,并一次次地鼓励我考出新的托福成绩。
在托福成绩一直没有进步,申请截止日期也基本过完、我也很想放弃的时候,Geng老师鼓励我说也许可以向学校更新成绩,并让我继续备考。
最终,我在各大名校截止日期之后考出了基本合格的托福成绩,并及时做了成绩更新,我想正是这个成绩让我得到了CMU MIIS项目的录取机会。
此外,Geng老师还敦促我完成PS的写作,亲自指导我网申的填写,是我非常要感谢的人。
三、感悟
度过了忙碌的申请季,到了收获的季节。
时局正如Geng老师说的那样,全PhD申请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我认识的许多强力的申请者也在PhD的申请中折戟。
CMU MIIS的AD在这种情况下就已经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存在。
回首过去,从这次的申请中,我得到了许多经验。
1、对于一个想要发展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好自己的目标。
我自认为最幸运的一点,就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已经为之奋斗了很久。
我个人总认为只有有了目标的努力才有意义。
许多人知道要刷GPA、托福、GRE,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认为这十分危险,并且也不利于我们的申请。
正如CMU的MIIS项目,它虽然算是CMU的顶级项目,录取标准很高,但格外注重申请者与项目培养方向的匹配程度,因此在很多论坛中有许多具有很强背景人报出收到了这个项目的拒信,我想很可能其中一部分人并没有具体的爱好、目标,且仅仅看到这是一个高就业率的王牌项目就盲目申请。
如果我是这个项目的招生官,我也不想招进这样的学生。
2.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GPA、托福、GRE等硬条件的准备要早早开始,其中GPA更是要从大学刚入学就不可松懈。
在申请季还要准备托福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如果可以再来一遍,我一定会早早完成托福的准备。
此外,科研经历、推荐信等“软条件”的准备更是不可小视。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拥有高GPA、托福、GRE的申请者已经是俯拾皆是,能将人拉开差距的正是这些“软实力”。
在我的申请中,
我认为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是一封来自德国教授的推荐信。
他在我们的领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教授,虽然高龄但目前也有许多的科研产出。
而我能去德国跟随他进行科研,是因为我申请了学校的赴德国交换项目,而为了申请这个项目,我更是从大二上便开始准备。
此外,早早参与科研,包括在国内实验室的科研,也让我对相关领域有了充分的了解,不仅让我在德国可以很快地完成一篇paper,获得教授的认可,还让我在申请时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对科研领域的了解和喜爱。
3. 一个人的战斗往往使人痛苦、迷茫、失去动力。
但自从我找到了世毕盟,我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培训师,mentor和Geng 老师给了我十分重要的的鼓励与帮助,让我能够坚持有条不紊地、高质量地走完申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