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渗透耗热量PPT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ppt课件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对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可用下式表示:
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为几部分进行计算。
维护结构耗热量
通风耗热量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指经过墙、窗、门、地面和屋顶等,由于室内外的空气温差而造成的从室内传向室外的热量。
在工程设计中,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 (如右图) 。
门、窗的面积按外墙外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 闷顶和地面的面积,应按建筑物外墙以内的内廓尺寸计算。对平屋顶,顶棚面积按建筑物轮廓尺寸计算。
图2-7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尺寸丈量规则
地带
R
K
(㎡.℃.w)
(㎡.℃.w)
第一地带
2.150.17第二源自带4.300.23
第三地带
8.60
0.12
第四地带
14.2
0.07
地带划分
铺设在地垄墙上的保温地面
铺设在地垄墙上的保温地面各地带的换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图2-7 地下室面积的丈量
自己看书 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 空气间层传热系数K值
也是运行热负荷
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的确定
失热量: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2.冷风渗透耗热量Q2 ; 3.冷风侵入耗热量Q3 ; 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4;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 ; 6.通风耗热量Q6 ;
失热量:
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Q7; 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它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8, 9.热物料散热量Q 9; 10.太阳辐射热量Q10 通过其它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Q11。
本讲主要内容
冷风渗透与侵入负荷计算

室内外 每米缝隙 修正系 室外空气 冷空气比 室内计算 室外计算 缝隙长度 计算温 渗入量 数 密度 热 温度 温度 围护结构 差 L l n ρ w cp tn tw tn-tw m3/(h.m) m kg/m3 kJ/(kg.k) ℃ ℃ ℃ 客房1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2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3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4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5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6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7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客房8 1.7 14.6 1 1.34 1 18 -9 27 客房9 1.7 14.6 1 1.34 1 18 -9 27 客房10 1.7 14.6 1 1.34 1 18 -9 27 客房11 1.7 14.6 1 1.34 1 18 -9 27 客房12 1.7 14.6 1 1.34 1 18 -9 27 值班室 1.7 14.6 1 1.34 1 16 -9 25 男桑拿室 1.7 29.2 0.15 1.34 1 18 -9 27 大会议室(窗) 1.7 29.2 0.15 1.34 1 18 -9 27 多功能厅(窗) 1.7 87.6 1 1.34 1 16 -9 25 大会议室(门) 1.7 8.4 0.15 1.34 1 18 -9 27 多功能厅(门) 1.7 8.4 0.15 1.34 1 16 -9 25 会议室 1.7 15 1 1.34 1 16 -9 25 备用房 1.7 14.6 0.15 1.34 1 18 -9 27
1-2-2-1围护结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的方法.

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模块二: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单元2 冷风渗透耗热量1-2-2-1围护结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的方法1.冷风渗透耗热量常用的计算方法在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室内、外产生了压力差,室外冷空气从门窗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使这部分冷空气被加热到室温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时,应考虑建筑物的高低、内部通道状况、室内外温差、室外风向、风速和门窗种类、构造、朝向等影响,凡暴露于室外的可开启的门窗均应计算这部分耗热量。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常用方法有缝隙法、换气次数法和百分数法。
2.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是计算不同朝向门窗缝隙长度及每米缝隙渗入的空气量,进而确定其耗热量的一种方法,是常用的较精确的一种方法。
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渗入冷空气所消耗的热量Q 2可按下式计算Q 2=0.28C p ρwn L(t n –t wn ) (1-2-9) 式中 Q 2——冷风渗透耗热量(W );C p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 =1kJ/(kg·℃);ρwn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L ——冷空气的渗入量(m 3/h );0.28——单位换算系数,1kJ/h = 0.28W 。
在工程设计中,多层(六层或六层以下)的建筑物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L 时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忽略热压的影响。
而超过六层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层数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他民用建筑)则应综合考虑风压和热压的共同影响。
3.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时,热压的作用冬季建筑物的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室内、外空气间存在密度差,室外的冷空气从下部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渗入室内,通过建筑物内部的竖直贯通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等)上升,从上部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排出,这种引起空气流动的压力称为热压。
热压主要是由于室外空气与竖直贯通通道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建筑工程暖通培训讲义 暖通空调PPT

人工气候室:用于科学实验,但自然界没有的特殊气
候环境。
xe
§1 绪论
1.3 HVAC 的技术发展
一、设备、材料、方法
1 、高效换热:如何提高制冷机、换热器能能效。如:微尺
度换热。
2 、制冷剂、管材
3 、新的方法,如: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二、自控
1 、 HVAC 系统自控的现状
2 、 HVAC 系统对自控的要求
筑提供热量的供暖系统(★)
分散式:热源、散热设备为一个整体,对供暖房间而
言,每个房间均需布置要热源,如:烤火炉、电热汀、暖风
机等。
( 2 ) 按热媒种类不同分:
热水供暖:输热介质即热媒为热水,有低温水(< 10
0℃ )、高温水(≥ 100℃ )系统之分。(★)
xe
§1 绪论
1.2 HVAC 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
( 2 )按作用范围分:
全面通风:作用范围是整个房间,如厨房排气
扇排风。(★)
局部通风:作用范围为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
,如厨房排油烟机
一般局部通风效果优于全面通风。
( 3 )按动力分:
自然通风:动力为自然作用压力:风压、热压
。
机械通风:动力为风机,离心式,轴流式等。
(★)
xe
§1 绪论
1.2 HVAC 系统一般组成、原理及分类
xe
§2 负荷计算
墙:高取建筑层高,宽见图; 门、窗:取建筑门窗孔洞尺寸; 地、顶:见图。
2.3 供暖负荷计算
xe
§2 负荷计算
2.3 供暖负荷计算
α :温差修正系数, α=(tn-tl )/( tn-tw′) , tl :邻室温度。 K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供热工程全套ppt课件

下几部分进行计算。
Q'
Q1'.j
Q' 1.x
Q2'
Q3'
围护结构的基 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附 加耗热量
冷风渗透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
第二节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供暖控制对象:室内温度(干球温度) 空调控制对象:温度、相对适度、风速、洁净度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式中
q ' aK F (tn
修正系数
2 1 / 或 (2 3 ) / 21
0.09~0.19 0.20~0.39 0.40~0.69 0.70~0.99
0.86 0.93 0.96 0.98
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再用下式确
定:
1
1
K
R0 Rn R p j Rw
W/ m2·℃
划分地带法
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和热阻
1—楼梯间及竖井热压分 布线
2—各层外窗热压分布线
理论热压
Pr (hz h )( w n')g
热压作用原理图
曲线1—楼梯间及竖井热压分布线; 曲线2—各层外窗热压分布线
式中 Kt ——理论热压,Pa
冬季建筑物的内、外温度不同,由于空气的密度差, 室外空气在底层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进入,通过建筑 物内部楼梯间等竖直贯通通道上升,然后在顶层一些 楼层的门窗缝隙排出。这种引起空气流动的压力称为 热压。
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 w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
不保证天数的原则 三、温差修正系数
计算与大气不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 K F (tn th )a
a
tn th
tn
01《供热工程》第一章_热负荷计算(二)解析

R0·min=α (tn-tw.e)/ △ty · Rn =0.843 m2
· ℃/W
通过计算可见,该外墙围护结构的实际传热阻R。
小于最小传热阻R0·min 值。不满足《暖通规范》规定, 故外墙应加厚到两砖半(620mm),或采用保温墙体 结构型式。
第七节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
护结构范围内的外门窗缝隙。
二、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
在工程设计中,按房间换气次数来估算该房间的
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0.278nk Vn c p ( w tn t )
’ w
概算换气次数
缝隙法与换气次数法的比较
缝隙法:
Q2 0.278 V w c( p tn t'w )
根据公式(1-8)、表(1-1)和表(1-2),得
R。=0.786 m2 · ℃/W
K=1/R。=1.27
W/(m2·℃)
2.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 首先确定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值。
D Di Ri si =6.383+0.244=6.627〉6
i 1 i 1 n n
根据表1—6规定,该围护结构属重型结构(类型I)。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w.e=tw′=-26℃。 根据公式(1-20),并查附录(1-6),△ty=6℃
换气次数法:
Q2 0.278nk Vn c p ( w tn t )
’ w
三、用百分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用于工业建筑的概算法
由于工业建筑房屋较高,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
较大,冷风渗透量可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及玻璃窗 的层数,按表1—9列出的百分数进行估算。
采暖工程课件.pptx

第31页/共121页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在系 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 环。
1、主要型式
A、垂直式系统,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不同,有下列 几种型式:
*上供下回式双管和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 *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热水供暖系统; *混合式热水供暖系统。
最小传热阻
基建投资大大增加
经济传热阻
使建筑物的建造费用和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提出:
Km KiFi / F0
Ki ——参与传热的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i ——相应的围护结构面积,㎡;
F0——参与传热的各围护结构面积的总和,㎡; Km——建筑物围护结构第1的5页平/共均121传页 热系数,W/㎡·℃
第8页/共121页
冷风渗透耗热量
换气次数法 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0.278 nkVnc(tn tw' )
式中 Vn ——房间内部体积,m3
nk ——房间换气次数,次/h
百分数法 用于工业建筑的概算法。
第9页/共121页
冷风侵入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 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冷 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这部分冷空气加热 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
情况
间
有内门或房门
密闭性差 密闭性好
有前室门、楼梯间门 或走廊两端设门
密闭性差 密闭性好
cr
1.0 1.0-0.8 0.8-0.6 0.6-0.4 0.4-0.2
第21页/共121页
课件模块二单元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单元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对于空间高度超过4 m,室内设备
注意 散热量大于23W/m3的生产厂房,
由于对流作用,热空气上升的影响,
房间上部空气温度高于下部温度,
使上部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增加。因
此,室内计算温度 tn有相应调整。
单元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室内计算温度 tn有如下规定:
1)计算地面传热量采用工作地点温度tg 2)计算屋顶、天窗传热量采用屋顶下温度td td = tg +△t (H- 2) 3)计算墙、门和窗传热量采用室内平均温度 tp tp =(tg +td)/2
围 护 结 构 的 传 热 系 数 K : 直接铺在土壤上非保温地面传热系数K
距外墙8 m以内地 面 沿与外墙 平行的方 向分成四 个地带
单元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Ro (㎡ •℃)/W 2.15
4.30
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热阻和传热系数
Ko W/ (㎡•℃) 地带
0.47 0.23 第三 地带 第四 地带
地带 第一 地带 第二 地带
Ro (㎡ •℃)/W 8.60
14.20
Ko W/ (㎡ •℃) 0.12
0.07
非保温地面 组成地面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λ 均大于1.16 W /(m•℃)。
单元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围 护 结 构 的 传 热 系 数 K : 直接铺在土壤上保温地面传热系数K
i R Ro i
附加(修正)耗热量
考虑气象条件和建筑结构特点的影响而对基 本耗热量的修正,包括朝向修正、风力附加、 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等耗热量。
单元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 围护结构稳定传热时,基本耗热量: Q = a KF(tn – tw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渗透耗热量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可忽略热
压的影响。
注意:多层和 高层造成冷风 渗透的原因。
3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二、计算冷风渗透量常用的方法
供
• 缝隙法-民用工业,精确计算;
热
工
• 换气次数法-民用,估算;
程
• 百分数法-工业,估算。
4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双层
<4.5
25 20 15
建筑 物 高 度
4.5~10.0
>10.0
百分率 (%)
30
45
30
40
25
35
13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三、高层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供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增加,热压作用不
热
容忽视。冷风渗透量受到风压和热压的综 合作用。同理高层和多层热负荷的计算只
工 有冷风渗透耗热量不同,其余相同。
1、按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供 • 缝隙法:对多层建筑,可通过计算不同朝向
热
的门、窗缝隙长度以及从每米长缝隙渗入的冷 空气量,确定其冷风渗透耗热量,这种方法称
工 为缝隙法。
程
•
对不同类型的门、窗,在不同风速下每米长缝 隙渗入的空气量L,可采用表2—10的实验数
据。
5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供 热 工 程
表2-10 每米门、窗缝隙渗入的空气量L
6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不同朝向的冷风渗透空气量
供 热
V=L ln m3/h
工
程
式中 L——每米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按当地 冬季 室外平均风速,采用表2—10的数据,m3/h;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n——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供
热
工
Q20.278Vwc( p tntw )
程
9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2、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供 • 此法适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
热
• 在工程设计中,也有按房间换气次数来估算 该房间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工 程
Q ‘ 20.27 nkV 8ncp ( wtnt’ w )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本讲主要内容
供
•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
热
• 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常用方法
工
程
• 高层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 计算实例
1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冷风渗透耗热量
供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
热
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 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把这部分冷空
7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门、窗缝隙长度的计算
供 • 当房间仅有一面或相邻两面外墙全部计入其门、
热
•
窗可开启部分的缝隙长度; 当房间有相对两面外墙时,仅计入风量较大一
工 面的缝隙;
程
•
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仅计入风量较大的两面 的缝隙。
8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工 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
程 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2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一、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
供 •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很多,如如门
热
窗构造、门窗朝向、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建筑 物高低以及建筑物内部通道状况等 。
工
程 • 总的来说,对于多层(六层及六层以下)的建
的百分数来估计。 • 用于工业建筑的概算法。
工 • 由于工业建筑房屋较高,室内外温差产
程
生的热压较大,冷风渗透量可根据建筑物的 高度及玻璃窗的层数,按表2—12列出的百
分数进行估算。
12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渗透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率
供 热 玻璃的层数
工单 层 程 单、双层均有
程
高层冷风渗透量的计算分热压、风压
单独作用和热压风压共同作用来考虑。属
于附加内容,只要求了解。
14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四、计算实例
供 热 工 程
15
式中 Vn——房间的内部体积,m3;; nk一一房间的换气次数,次/h,可按
表 2—11选用。
10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 概算换气次数
11
第六讲冷风渗透耗热量和设计热负荷计算实例
3、用百分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供 • 即用冷风渗透耗热量于围护结构耗热量
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