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 460 )
能力提升 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式十位上数字的2倍,个 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不难看出,十
十位 个位 百位 是否符合要求
1 2 3
2 4 6
4 8 12
位上的数字最小。 是 是 否
这个数可能是412或824。
课堂总结
1.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
并能够正确读、写。 2.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1 2
6
3 0
4
5 8
0
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中间的0要读出来,末尾的0不读。
下图有多少个彩点?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我还发现 900和100 1000 合 一百一百地圈, 你有什么发现吗? 看看有多少个一百。 里面有 起来就是 10个 1000 100 。
184
715 1088
184 1个百
1088 1个千
档 梁 框
上珠
下珠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 一根横梁分上下;

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也可以选择别的档做个 如果选择最右边的一档作 位,注意做好单位! 为个位,向左数依次是…… 千百十 个 位位位 位
一百九十八、 一百九十九、 二百、 二百零二、 二百零一、 二百零三。
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数。 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二百二十、 二百三十、 二百四十、 二百五十、
二百六十、 二百七十、
二百八十、 二百九十、
三百、
三百一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2、练习一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3、练习一第9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4、练习一第10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5、练习一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6、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填表。

(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

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

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反思总结: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大格。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板书:大格),所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4.认识小格。

讲述: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

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12走到1是多少时间?(1小时)从1走到2呢?(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大格都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表是某城市6月份天气情况。

天气晴天雨天阴天多云天数(天)17247()天气经常出现。

A. 晴天B. 雨天C. 阴天D. 多云A 解析: A【解析】【解答】解:因为17>7>4>2,即天气是晴天的天数最多,所以说晴天天气经常出现。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中天数的多少能反映出不同天气出现的频率,比较天数的大小,天数最多的天气就是经常出现的。

2.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刘玉的身高最高B. 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 赵兰最矮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因为143>142>141>139>138,即说明刘玉的身高>李琴的身高>李明的身高>王芳的身高>赵兰的身高,所以刘玉的身高最高、赵兰最矮,所以A、C正确。

题目中并未说身高与饮食多少有关,所以B错。

故答案为:B。

【分析】数据分析需理解不同的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含义,然后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此题中身高的大小能反映出五个同学间身高的高矮。

3.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 7B. 8C. 9D. 4A解析: A【解析】【解答】(9+4+7+8)÷4=7(棵)【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4个班平均植树7棵。

4.学校有8个班参加了回收废报纸活动。

第一天回收废报纸43千克;第二天回收废报纸38千克;第三天回收废报纸39千克。

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千克。

A. 39B. 40C. 41D. 42B解析: B【解析】【解答】(43+38+39)÷3=40(千克)【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40千克。

5.下表是二(2)班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多少人?()时间30分钟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A. 35人B. 5人C. 10人C解析: C【解析】【解答】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10人,故选: C【分析】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两个正字,也就是10人,此题可解。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想要练习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吗?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篇11.计算。

(28%)9 ÷ 1 + 6 = 7 × 8 - 3 = 10 - 18 ÷ 2 =30 - 5 × 6 = 4 + 35 ÷ 7 = 9 × 5 + 5 =28 ÷ 4 - 1 = 9 + 8 × 4 = 30 - 54 ÷ 6 =8 × 8 - 8 = 0 - 0 ÷ 1 = 60 ÷ 10 + 10 =2.填空。

(10%)(每小题1分)(1)2 × 4 + 2 × 6 = ( ) × 2 = ( )7 × 5 - 5 × 3 = ( ) × 5 = ( )3 × 9 + 6 × 9 = ( ) × ( ) = ( )11 × 8 - 8 × 4 = ( ) × ( ) = ( )(2) ______ × ______ = 12______ × ______ = 24_ _____ × ______ = 403.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24%)(1)在里填上“>”、“<”或“=”。

(12%)(每题2分)5 × 3 4 × 36 × 97 ×8 2 × 10 5 × 47 × 6 6 × 7 0 × 9 0 + 9 2 × 8 8 × 5(2)在里填上“+”、“-”、“×”或“÷”。

(12%)(每题2分)8 4 = 32 8 4 = 12 8 4 = 2 8 4 = 45 5 1 = 26 0 9 9 = 94. 中最大可以填几?(12%)(每题2分)3 × < 26 × 7 < 41 5 × < 3063 > 9 × 6 × < 50 81 > 10 ×5.综合应用。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教师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教师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0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可以采用举手、投票等不同的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知识点02:统计数据的方法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考点01:数据整理与收集【典例分析01】四年级有3个班进行体检,四(1)班站了6列,每列8人;四(2)班站了7列,每列7人;四(3)班站了5列,每列10人。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问题。

(1)四(1)班和四(2)班一共有多少人?(2)四(3)班比四(1)班多多少人?【分析】(1)6乘8算出四(1)班的人数,7乘7算出四(2)班的人数,再把两班人数相加即可。

(2)5乘10算出四(3)班人数,6乘8算出四(1)班的人数,再把两班人数相减即可。

【解答】解:如表:=48+49=97(人)答:四(1)班和四(2)班一共有97人。

(2)5×10﹣6×8=50﹣48=2(人)答:四(3)班比四(1)班多2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训练01】张老师对一(2)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进行了统计。

(每个人只选一种)(1)填一填,涂一涂。

苹果的人数最多,西瓜的人数最少。

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喜欢苹果的比喜欢西瓜的多多少人?【分析】首先根据香蕉的数量完成统计图即可;(1)根据统计图中各种水果的数量,填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可知,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西瓜的人数最少。

喜欢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用喜欢苹果的人数减去喜欢西瓜的人数解答即可。

【解答】(1)(3)12﹣8=4(人)答:喜欢苹果的比喜欢西瓜的多4人。

故答案为:12,8,10;苹果;西瓜;桃;香蕉。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统计知识,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变式训练02】下面是三(一)班全体同学最喜欢的图书情况(每人限选一种),请你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加法和减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加法和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基本运算符号。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加法。

加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加法符号“+”来将两个数相加。

例如,当我们想知道3+4等于多少时,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为7。

加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4个,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

另外,这节课也会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减法。

减法是另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减法符号“-”来计算出两个数的差。

比如,当我们想知道7-3等于多少时,我们可以使用减法来计算出结果为4。

减法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小明有7块巧克力,他吃掉了3块,还剩下几块?”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减法来解决。

通过学习加法和减法,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中,老师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总的来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是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的重要课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加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紧接着⼆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

⼈们进⾏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

⽽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算到笔算的过渡。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除数⼩,例3除法的竖式、⽤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

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法是教学重点,求商⼜是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种计算,学⽣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会继续应⽤并得到加强。

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

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表⽰不同的意思,使⽤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个难点。

“余数必须⽐除数⼩”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教材专门编排⼀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让学⽣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定⽐除数⼩的道理。

1.让学⽣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常⽣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第一章————除法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

5在()位上,表示()。

3在()位上,表示()。

6在()位上,表示()。

4、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复习课件

个体练习 巩固基础
1.二(3)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如下:
体育项目 人数
跑步 8
跳绳 6
跳高 10
扔铅球 5
(1)二(3)班参加(跳高)的人数最多,参加(扔铅球 ) 的人数最少。
(2)参加 比 少( 2 )人。
(3)二(3)班参加体育活动的一共有( 29 )人。
2.公历三、四、五月份是春季,六、七、八月份是夏季,九、十、 十一月份是秋季,十二、一、二月份是冬季。二(2)班的同学 生日所在的季节情况统计如下:
30
(2)(小辉 )的票数最多,( 晓枫 )的票数最少。
(3)如果评选两名三好学生,你认为谁有可能评上?为什么? 铭铭、小辉。因为他们两人得票比较多。
小组合作 逐题解决
1.实验二小的同学争当周末环卫小卫士,请填写(2)班 同学星期六捡的塑料瓶统计表。
我比明明 多捡6个。
我比丽丽 少捡2个。
我捡了 12个。
10
8
5
(2) 如果班级建立图书角,那么应该多摆放哪种书?为什么?
应多摆放连环画,因为喜欢看连环画的人数最多。
2.下面是二年级两个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情况。
项目 跳绳 踢毽子 人数 正正正 正正
轮滑 正
跳皮筋 踢足球 正正正 正正正正
(1) 请你根据上面统计结果完成下表。(涂一涂,每个□表示5人)
张宇 王明 李飞 艾红 赵彤 孙芳 龚娜
刘丽 余涛 高晓丽 许多多 钱虹 郑红 方旭
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
我是这样填的。
“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1个数据, 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1个数据。 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3.二(3)班通过投票来选班长,4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下。 (每人一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四 强化训练 (1) 一个一个地数,239后一个数是多少?240 十个十个地数,590 后一个数是多少?600
(2) 一百一百地数,1000的前一个数是多少9?00
(3) 一个一个地数,从987起数到990。
四 提升训练 1.找规律,填一填。
(1)一百二十三、一百三十三、一百四十三、
一百五十三 、 一百六十三 。
发现:
像这样的的一(个)、十、百、 千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教科书第75页做一做)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 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 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当数较多物体的个数时, 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当数更多物体的个数时, 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小试牛刀
数出400后面连续的6个数:
一个一个地数: 401、402、403、404、405、406 。 十个十个地数: 410、420、430、440、450、460 。 一百一百地数: 500、600、700、800、900、1000 。
易错辨析
3.在下面各数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1)398、( 399 )、( 400 )、( 401 )、( 402 )、( 403 )。 (2)709、( 710 )、( 711)、( 712 )、( 713 )、( 714 )。 (3)995、( 996 )、(997 )、( 998 )、( 999 )、( 1000)。
(2)九百三十、九百二十、九百一十、
九百 、 八百九十 。
五 课堂小结
认识计数单位“千”
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 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一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一、我来填一填。

1、16 名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多少人一组?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2 人( )3 人( )4 人( )5 人( )6 人( ) 8 人( )2、下面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 10 8 4 2(1)最喜欢()的人多,最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3.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二、我来选一选。

下面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调查表。

1.喜欢()的人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书2.喜欢()的人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书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人。

A.30B.20C.26D.12三、统计小能手。

1.气象小组把 9 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晴天: 雨天: 阴天:(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晴天比雨天多( )天,阴天比雨天多( ) 天。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下面是调查二(1)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课外书宠物小精灵少儿百科全书奥特曼人数(2)喜欢( )的学生最多,有( )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 )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动物学校二(1)班正在竞选班长。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数学内容主要是关于“加与减”的
运算。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1. 整十数加减:这是基础的一步,涉及将十位上的数字
相加减。

例如:30 + 40 = 70, 50 - 20 = 30。

2. 两位数加减:在整十数加减的基础上,两位数的加减
进一步扩展到非整十数的计算。

例如:34 + 16 = 50, 87 - 39 = 48。

3. 解决问题:结合加与减的计算,学生需要学会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8个苹果,吃了5个后还剩
多少个?”
4. 连加与连减:涉及多个数字的连续加法或减法。

例如:34 + 28 + 16 = 78, 80 - 23 - 17 = 40。

5. 加减混合:这是连加与连减的综合,要求学生掌握加
减运算的顺序。

例如:78 - 46 + 32 = 64。

6. 估算:初步学习估算,培养对数量的直观感知和估计
能力。

7. 应用题: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解决一些简单
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通过
实物或模型进行实际加减,以加深理解。

同时,通过多样化
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
能力和数学思维。

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建议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练习题,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1-99的数词。

2.能够认识0-99的数字符号,能准确书写0-99的阿拉伯数字。

3.能够通过数轴的练习,掌握1-100的相邻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1-99的数词。

2.书写0-99的阿拉伯数字。

3.掌握1-100的相邻关系。

教学准备1.数轴图、卡片等教具。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3.教师备好教案和讲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根据提供的数词,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位置,加深数字记忆。

2.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下一个数。

引出相邻关系。

二、讲解1.帮助学生认识1-99的数词,展示阿拉伯数字的书写形式。

2.通过数轴图,让学生理解相邻关系,比较数字的大小。

三、练习1.让学生用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排序,练习书写数字和比较大小。

2.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四、小结1.复习当天所学内容,重点强调相邻关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熟能生巧。

课堂延伸1.小组比赛:猜数字游戏,加强数字记忆和快速反应能力。

2.带学生进行户外找数字活动,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反思1.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对1-100数字的认知能力和相邻关系的理解。

2.学生活动安排要多样化,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爱和主动学习意识。

以上为本单元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100数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教学设计)第1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的认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段,也是学生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比较小的数,这就限制了他们对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认识。

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新的计数知识,用较大的数描述、交流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里的事件与现象,他们的数感会有明显的发展。

我国的计数,习惯把数位分成个级、万级、亿级,每一级都是四个数位,每一级上的数都是万以内的数。

读、写多位数一般都分解成两个或三个万以内数在不同数级上进行读、写。

从这点来说,本单元对以后教学多位数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生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万以内的数,是一次较大的跨越:他们需要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千”和“万”以及相应的数位,需要学会读数和写数的基本方法以及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读写规则,需要依据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需要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得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导学内容分以下五个部分:1、数数。

通过数小棒和小正方体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根小棒和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使学生对一千有初步的直观感受,并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发展学生的数感。

2、写数读数。

通过“试一试”、“写一写”、“读一读”等操作、表达、思考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3、大小比较。

通过“比一比”、“议一议”、“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4、较大数的估计。

通过“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激趣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20÷5= 4 72÷8= 9 18÷9= 2 35÷7= 5
30÷6= 5 3×8= 24 21÷7= 3 54÷9= 6
4×7= 28 14÷2= 7 6×6= 36 8×9= 72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知识讲解
例 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
算出被除数减商与除数的积所 得的差:18-18=0,把0写在横 线的下面,与被除数的个位对 齐。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知识讲解
方法三 用连减求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一单 元 第1课时 分苹果 北师大版(共21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1课时 推理(1)【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1课时 推理(1)【优秀PPT课件】

长方形。都分别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
猜它们分别是谁吗?
我不是三角形。
红色是( 三角形),绿色是( 圆 ), 黄色是( 长方形 )。
5.有甲、乙、丙三人,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 是数学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甲和乙经常 跟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乙带学生去找数学 老师辅导数学。 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甲是数学老师,乙是语文老师,丙是体育老师。
R·二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推理
第1课时 推理(1)
猜一猜!
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 面三人各拿一本。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我拿的是 语文书。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我拿的是 语文书。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 小红、小丽和小刚三人各拿一本。
我拿的是 语文书。
=3.141929
的近似值,为取约率,取为密率,其取中六位小数3.是14192,9它是分 子分母1在000以内最接π近值的分数.
我 途热 他体验我 途去热 他哦体验去哦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秦九韶(约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 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
教材P110思考题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 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菲菲、元元 ),最后一名是( 元元 )。
选自“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
课余时间讲讲,数学名人故 事提高孩子学习数学兴趣。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红拿的是 语文书。
小丽拿的不 是数学书。
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 数与代数(1)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 数与代数(1)教案与反思
1986读作:一千九百八六
②中间的0不管有几个,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管有几个,一个也不读。
4007读作:四千零七
5103读作:五千一百零三
1900读作:一千九百
6180读作:六千一百八十
生:写数时要注意:
①从最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总复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第1课时数与代数(1)
课题
数与代数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1)》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的问题。本课内容是解决根据生活中遇到的大数如何来写如何来读,以及他们如何比较大小的问题。学生需要认识数位,大数的数位较多,学生需要先画出数位表在表示大数,写数,还需要会根据一定规律填数。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用数位表示两位数的问题,在本课的学习中已有一定的经验,学生写好数位顺序表后将大数表示出来是关键,比较数的大小以及根据条件填数是难点。
教学策略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本课教学。
2.写出数位顺序表,表示各个大数
3.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0页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师:在二年级你学过哪些新数?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你认识100,1000,10000吗?
生: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
师:你能说一下100,1000,10000是几位数吗?你能在数位顺序表中表示出来吗?认真想一想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1)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1)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1)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1、大家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要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

2、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3、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记作1cm。

4、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1米记作1m5、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

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

1分米记作1dm6、线段是直的,可以用直尺来测量长度。

7、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是几厘米。

8、画5厘米长线段方法是: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5厘米的地方,标注端点,在下方写出5厘米。

13、 1米=100厘米或 1m=100cm1分米=10厘米或 1dm=10cm1米=10分米或 1m=10dm1米=10分米=100厘米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 21÷5=4……1 读作:21除以5商4余1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1、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 302 读作:三百零二百位上的3表示3个百,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

3、读数要从高位读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读作零,末尾不管0几个,一个不读准没错。

4、算盘计数时,可以任选一档作个位。

计数时要拨珠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上5下1)5、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第四单元千克和克1、生活中,我们常用台秤和电子秤来测量物体有多重,用千克和克作质量单位。

2、 1千克=1000克或 1kg=1000g3、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用字母g来表示。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训练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训练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训练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发现他有一大堆东西,“ABCBABCBAB”要整理。

这个时候他用()比较好。

A.自己的脑子记B.写在小纸条上C.表格2.要想了解不同年级同学课外阅读习惯,可以先()。

A.组织采访活动B.开一次交流会C.设计调查表调查3.李明同学想帮助学校解决午饭浪费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A.调查同学们吃午餐的地点B.调查同学们喜欢吃的食物种类C.调查同学们吃午餐用的时间4.读下面的“某商场售卖物品数量统计图”,其中,一个格子代表3个东西。

卖出了()支铅笔。

A.3 B.8 C.95.有10个人接受了市场调查访问:在过去一个月,去了超市多少次?调查结果是:3,4,2,2,2,3,1,5,3,4。

下面哪个点子图正确表达了这个调查报告的数据?()A.B.C.D.6.某班班长投票人数统计图。

张力赵伟李冰结古丽票数 2 15 13 5(1)已知每个同学只能给上面4个人当中的一个投票,那么这个班一共()人。

A.35 B.31 C.39 D.30(2)你认为()当班长的概率最高。

A.张力B.赵伟C.李冰结D.古丽(3)最小的票数差距是()。

【票数差距是指两个人的票数相减的结果】A.13 B.2 C.12 D.1(4)如果这个时候3个老师也来投票,你认为结果()改变。

A.会B.不会7.全班同学大部分喜欢1,少数同学喜欢2,那么你觉得班级的幸运数字应该是()。

A.1 B.2 C.两个都要D.不选8.妙想在统计布娃娃个数时,用画“正”字来记录。

“正正正”表示娃娃的个数是()。

A.3个B.15个C.18个二、填空题9.填空。

(1)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个,( )个,( )个,( )个。

(2)填一填。

比多( )个,比多( )个,比少( )个,比少( )个。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在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1、数的意义: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例:290里面有( )个十;1500里面有( )个百。

这部分知识集中训练过,只有极个别孩子运用不够好,在练习时还会出错。

2、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3、读数、写数:方法:从最高位读、写起。

读数:⑴、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一个0.例:20xx、5008⑵、末尾的0都不读。

例:6900写数:⑴哪一位上有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⑵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0起占位作用)。

4、数的组成:明确数位和计数单位,比如一个三位数它含有3个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

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例:由4个千、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

5、比较大小:⑴比位数;⑵位数相同比最高位;⑶最高位也相同,就比最高位的下一位。

①1239○1329 9999○10000 589○859 1010○1001②排列顺序(要看准要求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例: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95 956 278 359 1000 627 12566、数数:例:⑴、按规律写数:(先找规律再写数)203. 205. 207. ( ). ( ). ( )( ). 995. 990. ( ). ( )⑵、写出899前(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⑶、与20xx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最大(小)的二、三、四位数分别是多少?例:⑴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⑵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⑶ ……………8、比多少多一些:多一点儿少一些:少一点儿多得多:多很多少得多:少很多9、求近似数:⑴看十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位起.
2. 一个数千位上是1,个位上是6,这个数是().
3. 在9989和9991中间的数是().
4. 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一万里面有()个一千.
5.由9个千、6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
6. 10个一千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_______
7. 由4个一、6个百、7个千组成的数写作____ 读作:____________
8. 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
9.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2<5891 □59<362 1763<□963 8□0>870 10.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千位在第()位上.11. 8041是由()个千,()个十,()个一组成的.
12. 6200千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百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
13. 9805是()位数,最高位是()位.8在()位上.
14. 找出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1098 1099 1103
6000 6001
6900 6800
15. 最大的三位数是(),比最小的四位数少().
16. 16. 在○里填上>,<或=
○4001 628○6280
6090○9060899○900 4010
17. 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9101910090019110 ()<()<()<()
762979267692 72697962 ()>()>()>()>() 18.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彩笔长60()爸爸身高175()手掌宽1()
课桌长5(),高7()邮票长4(),宽20()
19.用0、2、8三个数字,可以排出()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写出来是
其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道小题2分共12分)
1. 6000里面有60个十.()
2. 个位上的8、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千位上的8,意思相同。

()
3. 从990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第三个数是1020.()
4. 7个一、3个十、6个百、4个千组成的数是7364.()
5. 一个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6. 一个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7、40厘米比40米长。

()8、一枝钢笔长20毫米。

()
三、选项(在正确答案上打“√”)。

1、《一课三练》大约厚(3分米、3厘米、3毫米)
2、文具盒长(20分米、20厘米、30毫米)
3、一千零五十写作(1500 、1050、1005)
4、一千一百写作(1100 、1010、1001)
5、1030读作(一千三十、一千零三十、一零三零、一千零三零)
6、1米等于(10厘米、100厘米、1000厘米)
四、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 2956 3120 2802
五、我是计算小能手
300+500= 4000+5000= 800+600= 8000+2000=
70+800= 200+3000= 400+4000= 2300-500=
6000-2000= 5500-5000= 230-60= 1300+700=
400+500-200= 1200-800+600= 50+300-200=
六、我会填
5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60分米=()米
7千米=()米500厘米=()米7000米=()公里
七、在此里填上“<”“>”“=”
6公里6千米3分米40厘米60毫米6厘米
7000米8千米400厘米5米300分米3000厘米
八、解决问题
1、一块布长54米,做了9件衣服,每件衣服用布2米,还剩多少米?
2、每件衣服用布2米,一块布,做了9件衣服后,还剩20米。

这块布一共有多少米?
3、某书店销售情况如下表: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本数2300 3200 1800 4300
(1)、二月份和四月份共销售多少本?
2)、四月份比一月份多销售多少本?
(3)、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