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二年级下数学练习教学教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沪教版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P20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推算能力、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配套软件平台,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数射线:这条数射线上的数字是怎样排的?2、复习旧知:(1)小青蛙从0跳到300,提问:300是由()个()组成的。
(2)小青蛙从0跳到100,提问:100里面有()个十,100的一半是()。
3、学生根据问题指出小青蛙该跳到的地方。
(1)5个十是() 3个百是() 2个百是()(2)由9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3)45个十是() 38个十是()4、提问:小青蛙使劲一跳的成绩是300,请你想想可以从几跳到几?二、情境演示:1、师演示主题图:小青蛙甲从200向前跳到500,小青蛙乙从900往后跳到500。
2、提出问题:请你讲讲小故事,并且用算式来进行表示。
分组讨论。
3、交流汇报:(1)小青蛙从200向前跳到500。
算式怎样列?200、300、500各表示什么意思?(2)小青蛙从900往后跳到500。
算式怎样列?900、500、400各表示什么意思?4、齐读算式,比较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
(出示课题)三、探究尝试:1、出示:800—200=(1)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是600,板书:800—200=600试一试:900—600=200+700= 700—500=300+400=小结: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计算要以“百”作计数单位。
2、出示:120—40=120减40等于多少?你们会算吗?同桌讨论。
120是12个十,40是4个十,12个十减4个十等于8个十。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本模板】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表达千以内数。
3. 读千以内数1)看点图读数师:这张千数图不仅可以表示整百数,还可以表示其他千以内数。
(出示:342的点图)问:这幅图表示几?你怎么知道的?(出示267的点图)师:这幅图呢?把它写下来。
2)认识简图,会用简图表示数(演示→□□------······)师:这幅图是怎么变的?□和—各表示什么?师:用简图表示342。
3)(471)你能用简图表示这个数吗?4)用加式表示数的组成板:471=400+70+1342和267用连加算式怎么表示?抽生回答,两两互说,全班齐说。
生看书巩固新知.生两两互说。
抽生回答.从点图抽象到简图,是一个图阶段进入符号阶段的第二次抽象。
简图让学生能更方便更直观的表示一个数。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说怎样用图表式数让他们对数的组成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简图再到用加式表示数,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表示一个数.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巩固1.读出图片上的数据(853,350,803)2.含有0的数师:比较350和803,他们都有什么?读起来一样吗?3.练习:420,607,800。
4.写千以内数生自己说,两两互说,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含有0的数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确0表示的含义。
教师可以利用用加式表示数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巧算(二) ▏沪教版

巧算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第69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计算体会运用加法交换加数位置与添加小括号的方法,可以进行巧算。
2、体会到连加过程中合理运用定律会使计算简便,学生养成先审题、后动笔,最后检验的好习惯。
3、学生的决策意识、择优意识和数学迁移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重点:感悟到连加的算式中,交换加数位置或者添加小括号使运算简便。
教学难点: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运算简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百以内连加巧算复习。
师:乐乐刚上一年级,最近碰到了学习困难,看看这次作业,竟然错了这么多,作为二年级的哥哥姐姐你们愿意帮助乐乐改一下错题吗?更重要的你们能教乐乐个小窍门,使他以后碰到这样的题目时能又快又正确地算出答案吗?媒体出示乐乐的作业:8+2+9=19 √6+5+4=16 ×7+25+25=56 ×23+1+7+19=60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正确答案,并强调凑十的两数。
)提问:同学们,你们帮助乐乐把错题都改对了,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方法吗?(板书凑整法)师:你们既帮助乐乐改对了错题,又教了他这个凑整的好方法,相信以后他的计算正确率会大大提高了!师:那你们是如何快速找出能凑成整十数的两个好朋友数的?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是10。
(板书:个位凑十)2、凑整练习(1)配对游戏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如果都是三位数,你还能快速找到能与它凑整的好朋友数吗?(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完成后说说怎样才能找准“凑整数”)板书:十位凑9(2)填一填389+()=800389+()=1000小结:掌握了这个凑整的本领,相信肯定会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今天我们将运用这个本领继续学习巧算。
(揭示课题)二、探索新知(一)学习例题1:389+163+237(直接添加小括号进行巧算)1、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帮助乐乐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如果给你们的是三位数,你们还行不行呢?愿意接受挑战吗?师:好,那就仔细听,小动物带着题目来了:第一个加数是由3个百,8个十,9个一组成的,第二个加数的百位上是1,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3,第三个加数是由7个一,3个十,2个百组成,你能写出这道算式吗?(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算式。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1)(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1)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估算方法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动画演示。
2. 练习题:含有估算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
3. 学生作业本:用于记录和练习估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讲解估算方法: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估算方法。
3. 练习估算: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含有估算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巩固估算方法。
4.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1)将三位数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估算。
(2)将估算后的数进行加减运算。
2. 实例演示例1:234 128估算:234 ≈ 200,128 ≈ 100计算:200 100 = 3003. 练习题389 412估算:389 ≈ 400,412 ≈ 400计算:400 400 = 800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的情况如何?3. 针对学生的不足,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改进?注:本教案为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适用于2023年春季学期。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通过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拆方法,感受将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 几的运算思想, 并发现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 进行乘法分配率的思想渗透。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引导孩子能从组合 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又要学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择最佳的方法,达到思 维的优化。7×12 的计算方法,先组织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理 解把十几这个数字进行分拆。通过口算小能手的抢答比赛让学生发现所学运算方法 的简便性,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②左右互说 ③独立完成 2、出示:如果每组种 8 棵树,50 棵树苗够不够? 小组讨论,这题缺少了什么条件?你怎么知道的?(在书上 P3 完成) 三、乘法不等式 1、出示 □×5<40 7×□<30 问:在□中填哪些数合适?最大的是几? 2、 7×□<30+14 6×□<22+11 现在这题你会做吗? □×4<50-30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 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小伙伴都很爱看书,他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红读小 组,每人借了一本书, 小胖每天看 14 页,6 天看完。 小丁丁每天看 19 页, 3 天看完。 小巧每天看 17 页,4 天看完。小亚每天看 12 页,5 天看完。谁看的书页数最多?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把每人每天的页数和天数相乘就 可以求出每人共看了多少页?) 3.列出算式: 14×6 19×3 17×4 12×5 [情境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步骤作准备。这个情境的 设置利用学生熟悉的四个小伙伴来引入,要求是必须计算出结果才能得到最后的答 案。] 二.探讨算法,规范书写格式: 1.14×6 怎么计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汇报:14×6 表示 14 个 6 连加,把 14 分拆成两个数,也就是几个 6 和几个 6 相 加,这样就方便了。 (把 14 个 6 可以分拆成 10 个 6 和 4 个 6,可以分拆成 9 个 6 和 5 个 6,可以分拆成 8 个 6 和 6 个 6,可以分拆成 7 个 6 和 7 个 6) 2.学写递等式格式: 今天我们要用一个新的形式来体现计算过程,教师示范书写递等式格式: (板书) 14×6 书写时要注意,递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10×6+4×6 在算几个几加几个几时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60+24 =84(页) 3.请你们把其他分拆的方法用递等式表达出来: (学生书写,个别板演) 14×6 14×6 14×6 =9×6+5×6 =8×6+6×6 =7×6+7×6 =54+30 =48+36 =42+42 =84(页) =84(页) =84(页) 反馈交流。 4. 小结:刚才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学会了用分拆的方法来计算没有学过的题,还
4.1《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课件)二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200+300=
500
900-400=
500
探索新知
利用数射线正确计算其他算式。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500+100=600 200+500= 700 700-100=600 800-500=300 300+600= 900 400+200=600 600-200=400 500-400=100
达标练习
快速口算
900
400
110
300
650
380
760
590
达标练习
练一练。
(1)340+210= 550 (2)170+250= 420
(3)380-290= 90
(1) 34+21=55
340+210=550
(2) 17+25=42
170+250=420
(3) 38-29=9
380-290=90
探索新知
420+190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420+190= 610
420+190的口算方法。 方法二 借助迁移法口算
42+19= 61
42个十+19个十= 61个十
420+190= 610
探索新知
580-240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580-240= 340
方法二 借助迁移法口算
480+510=990(人) 答:全校一共有学生990人。
510-480=30(人) 答:男生、女生相差30人。
达标练习
(1)买一台微波炉和一台电风扇一共需要多少元? 320+280=600(元) 答:一共需要600元。
达标练习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六节复习课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六节复习课6.看图填重量。
()()、写出下面每个钟面所指的时刻。
∶∶时时1. 在()里填入适当的方位词。
在的()面;在的()面;在的()面;在的()面。
2. 选择题。
(1)从走到 , 至少要走()个路段。
A. 2;B. 3;C. 4;D. 5。
(2)从走到 , 至少要走()个路段。
A. 6;B. 7;C. 8;D. 9。
(3)从出发, 走的路线是: 东、南、东、北、东, 可以到达()。
A. ;B. ;C. ;D. 。
3. 小巧想去小胖家, 写一写她的路线:。
二、判断。
1. 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用“√”表示, 不是的用“×”表示:()()()()()()()()2. 下面图形中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吗?是的用“√”表示, 不是的用“×”表示:()()()()三、画出它们的另一半, 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四、动脑筋。
试着画出下面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并填写对称轴的条数。
()条()条()条分一分, 写编号:1.①②③④⑤⑥()三类。
七、画一画。
1. 画出下面四个动物宝宝的领地, 并写出图形的名称。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画一个是轴对称图形的五边形。
八、动脑筋。
一个五边形, 剪去一个角后, 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九、动脑筋。
给下面题目补上合适的问题, 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养兔场有白兔8只, 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6倍, ?十、巧算。
61+178+39 272+320+280463+395+137 58+155+345522-180-122 578-492-78十一、小巧今天要到奶奶家, 下面这些服装她可以怎样搭配穿呢?共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你画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1登险峰知识与技能: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
2.复习平方数的概念。
3.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4. 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闯关游戏的情境,复习旧知,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帮助小胖、小丁、小巧和小亚他们去登数学高峰,好吗?出示课题:登险峰二.探究。
1.复习表内乘法题。
(第一道山门)师:小胖他们四人来到山脚下第一道山门前,山门紧闭,只有正确解答上面的算式,山门才会打开。
山门上是些什么题?(独立完成,汇报。
)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8×8=5×5=4×4=6×6=7×7=9×9=生:他们的积都是平方数。
师追问:什么样的数是平方数?生:两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得到的积是平方数。
(若学生说的不完整,教师引导)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道山门)师:做一做第二扇门上的除法题。
算一算1)师:28 ÷ 3 = 9……1这道题如何来验算呢?生:首先,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余数要小于除数。
其次,3 × 9 + 1 = 28师:所以,一般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先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再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来检查是否计算错误。
接下来,我们自己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2)想一想它们的商和余数会有什么规律?(独立完成,汇报。
)观察发现:(1)被除数逐次增加10,除数逐次增加1,商相同,余数逐次增加1。
(2)左边通过逆运算得到右边的算式,等式右边逐次增加10就等于等式左边逐次增加1个9与1个1。
(3)可以运用右边的形式来检验左边的答案。
3.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第三道山门)5×8+15= 81÷9+46= 7×8-11=10×5+5= 37+18-0= 24÷8+52=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我们将使用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6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讲解和练习如何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估算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和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三位数,例如234和345,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和是多少。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今天的主题。
2. 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我会逐步引导学生,从个位数开始加减,然后进位或借位。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估算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或者制作食品时如何估算材料用量。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解题过程,并加深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估算345加234的和。
2. 估算456减278的结果。
答案:1. 345加234的和估算为579。
2. 456减278的结果估算为17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三位数加减法问题,或者引入其他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至关重要。
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推荐

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推荐沪教版是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教材体系,针对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精心编写。
在数学教学方面,沪教版秉持着"因材施教、启发思维"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沪教版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数学辅导练习题书。
下面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
一、《沪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该教材以趣味性、启发性为设计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题目设置灵活多样,既有填空题、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计算题等等。
同时,书中还融入了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数学思维。
二、《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该练习题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图形拼图、逻辑推理等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书中还以游戏的形式设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这本练习题书主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大量的运算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题目还涵盖了几何图形和度量衡等内容,帮助学生扩展数学知识面。
四、《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这本练习题书突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逻辑题和推理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提高数学水平。
书中还融入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科学探究相关的题目,培养学生对环境和科学的关注与思考。
五、《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该练习题书以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题目涉及了计算、代数、几何、统计等多个数学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和挑战题,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总结:沪教版小学数学辅导练习题书结合了丰富的题目类型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2 小练习 ▏沪教版 (共12张PPT)

①小明看海豚表演的时间是( B)。
A.35秒 B.35分 C.35小时
②小明去动物园游玩的时间大约是
( C )。
A. 70秒 B.70分 C.7小时
③小明傍晚(B)回家?
A. 5小时 B. 5时
④动物园里熊猫馆(B)开馆, (C)闭馆,一共开了( A)。
A. 8小时30分 B.8时30分 C.17:00
马戏表演时间安排表 14:30—— 14?:5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20
午餐11时45分
下午观看节目开始时间 12:20
35分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
《时分秒》复习课
7时05分
7时30分 7时45分
8 :04 . 16 :17 .
8 :50 . 17 :58 .
午餐11:45
下午观看节目开始时间 12:20
开始时间
马戏表演时间安排表 10:00——10:25 14:30——14:55
结束时间
1天=( 24 )小时 3分=(180 )秒 120分=( 2 )小时 300秒=( 5 )分 50小时=( 2 )天(2 )时 2小时16分=(136)分
在 里填上“>”“<”“=”。
39秒 < 1分
60分 = 1小时
1分 < 90秒
2小时> 20秒
1分20秒 < 100秒 120分 > 1小时30分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本册数学教学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掌握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数字1102. 数的运算3. 几何图形4. 测量5. 加减法6. 认识货币7. 时间与日期8. 数据处理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数学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字110,理解数的运算,认识几何图形,学会测量,掌握加减法,认识货币,理解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方法,以及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加减法的运算顺序2. 货币的认识3. 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1. 数字110的认识2. 数的运算3. 几何图形的认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如加减法的运算,讲解运算顺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几何图形的学习:通过观察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并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5. 测量:教授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尺子、量角器,让学生学会测量长度、角度等。
6. 认识货币: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货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7. 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教授时间的计算方法,如小时、分钟的关系,以及日期的表示方法。
8. 数据处理: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结合教学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关键知识点,如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几何图形的特征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怎么想的? 师:那么( ( 3) )里最大能填几呢? )里最大能 生齐说。
师:那么( 填几呢?
小结:从 0、 1 、 2 、 3 这四个数都 可以填,所以它的答案是多个的。 这是不等式的一个特点。但最大 的数只有一个。 1. 书 P3/2 巩固 2. 改编例题: ( )× 6>20 )里可以填 学生指名回答。 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
引 起 学 生 兴 趣。
自主学习, 认 识“算 线”
学生仔细观察,全班汇 报: 算线和数射线很像,但算 线没有箭头,没有数射线 那样有精确的刻度,在标 出数字时,小的数字在 前,大的数字在后,只是
可以通过自己 观察,得出算 线的知识,培 养自主探究。
3) 仔细观察一下 ①算线和我们以前学的数射 线有什么不一样? ②我们怎样把数字在算线上 标出?
增加 1 ,商相同, 余数逐次增加 2)从 1 )通过逆运算得到 等式右边逐次增加 左边逐次增加
2 ),
10 就等于等式
1 个 9 与 1 个 1。
3)可以运用 2 ) 的形式来检验 ( 1 ) 的答案。 第三道山门 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5× 8+15= 81÷ 9+46= 7× 8-11= 10× 5+5= 37+18-0= 24÷ 8+52=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知道加减乘除 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 生独立完成。抽生上黑板 做,集体纠错。
新授
第一道山门 1. 复习表内乘法题。 师:小胖他们四人来到山脚下第 一道山门前,山门紧闭,只有正 确解答上面的算式,山门才会打 开 。 山 门 上 是 些 什 么 题 目 2. 师: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8× 8 =
生独立完成,汇报。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0-100的数字并进行书写,尤其是10-20的数字;2.能够组合形成10及以内的加减法;3.能够用手指或其他小工具模拟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0-100内的数字识别及书写;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10-20的数字识别与书写;2.加减法的概念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观察黑板上画的数字0-100,让学生念出每个数字,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模仿书写每个数字,特别是10-20的数字。
让学生注意每个数字的笔画方向和书写规范。
2. 认识加减法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3+7=10” ,并解释“+”和“=”的含义。
之后,让学生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例如“5+2=7” ,可以借助小纸片等小工具进行模拟计算。
让学生试着做一些简单的减法算式,例如“7-2=5” ,同样在本子和小工具上进行模拟计算。
3. 小练习1让学生打开课本第x页的小练习1,第一题是让学生连线。
老师可以口头提示“与5相加得到10”的意思来帮助认识“5+5=10”这个式子。
第二题要求学生填空,例如“6=(5+1)”,可以让学生使用手指或小工具帮助计算。
其他题目类似,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
4. 讲解反思让学生互相交流思考和做题的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并进行讲解和答疑。
老师可以现场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让学生尝试互相解答。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学生对数字的识别和书写的掌握程度;2.学生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学生在小练习1中的表现和成绩。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知0-100内数字,以及对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模拟计算、练习并交流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识。
课程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字的识别和书写还需要反复训练和强化练习。
需要继续巩固好基础,让学生逐渐理解和实践中掌握更为复杂的加减法。
4.6《小练习(2)》(教学课件)二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多147本
?本
新课导入
4.二年级小朋友为“希望小学”捐图书,捐了了12本漫 画书,比科技书多147本。科技书捐了多少本?捐的科技 书和漫画书一共有多少本?
312-147=165(本) 答:科技书捐了165本。
165+312=477(本) 答:捐的科技书和漫画书一共有477本。
新课导入
5.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丁丁跳了105个,小胖比 小丁丁少跳了29个,小胖跳了多少个?小胖比小亚 少跳了34个,小亚跳了多少个?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两种策 03 略—能根据条件进行分析,解决简单问
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 决简单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理解相差关系中的关键句式的数量关系,会用加 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能根据条件进 行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 适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怎样解决?
105-29=76(个) 答:小胖跳了76个。
76+34=110(个) 答:小亚跳了110个。
课后作业
请你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合适的条件。
A. 书包有300个
B. 铅笔盒有100个
C. 书包和铅笔盒一共有400个
D. 书包比铅笔盒多200个
,
。 铅笔
盒有几个?
漫画书比科技书多
科技书比漫画书少
312-147=165(本) 答:科技书捐了165本。
新课导入
4.二年级小朋友为“希望小学”捐图书,捐了了12本 漫画书,比科技书多147本。科技书捐了多少本?捐的 科技书和漫画书一共有多少本?
漫画书比科技书多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二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并能够正确读写二位数。
2.能够通过数图认识和理解加法运算。
3.能够根据题目中的加法关键词,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练习1》教材练习册–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粉笔–计算器2.学生准备:–《小练习1》教材练习册–铅笔、橡皮–尺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结合教材《小练习1》展示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数图上的数字。
•提问:这些数字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读这些数字?•学生回答:由个位和十位组成,个位在前读,十位在后读。
•教师板书展示十位和个位,并读出两位数的读法,如:21(二十一)。
•引导学生拍手读两位数:10、35、47、58。
•让学生用橡皮擦去数图上的数字,再重新写一遍。
2. 加法运算训练•老师给出例题:12 + 5 = ?•提问: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要做什么运算?•学生回答: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这个例子里我们要把12和5加起来。
•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12 + 5,并回答出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先把5加到2个1上,得到3个1,然后再加2和5,得到7。
•让学生练习类似的加法运算,例如:34 + 8 = ?、56 + 6 = ?等。
•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运算规律:先加个位,再加十位。
3. 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买了一本书花费了25元,妈妈给了他10元,他自己还需要付多少钱?•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可以用加法来解决。
•引导学生列式解决该问题:25 + 10 = 35,小明还需要付35元。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并用加法来解决。
4. 拓展练习•让学生打开教材《小练习1》的练习册,完成相关的加法运算练习。
•在黑板上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上台解答并解释答题思路。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二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并能够正确读写二位数。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算术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理解同种运算法则下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能够熟练地进行算式计算,解决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3.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算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算术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加减法的相关概念,以及同种运算法则下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了解算术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2.能够从现实场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算术运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15min 举例子,讲解授课,通过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概念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20min 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让全班一起参加讨论理解同种运算法则下的关系15min 要求学生仔细听讲,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20min 指导学生策略性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课后作业10min 给出一定的课后作业量,让学生巩固知识五、教学过程1. 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1.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例子:小明手里有3根铅笔,他再拿来了5根铅笔,又借给他人2根铅笔,问他手里现在有多少根铅笔?2.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练。
例子:小明手里有10元钱,他买了1个苹果,2个橘子,花了4元钱,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钱?2. 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1.在黑板上放上一道加减混合运算题目,让全班学生一起参与讨论。
例:小强有3个球,他送了2个给小明,小明又给了小红1个,问小强手里还有几个球?2.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指出并讲解出错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方法。
3. 理解同种运算法则下的关系1.通过举例子的方式,阐释同种运算法则下的关系。
例:3 + 2 = 5,5 - 2 = 3,从左往右,如果将同一个数分别进行加减运算,那么它们的和与差将会互相对应,相互抵消。
4. 实际问题的解决1.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让学生领悟算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沪教二年级下数
学练习
二年级数学暑期作业 A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379+254-123 369-108+92 956-(601+139)
3×8+12 523+169+177 40÷8×5
186+(905-789) 89-9×7
二.解决问题。
1.一台电磁炉的价格比一台洗衣机便宜得多,比一辆自行车贵一些,一台电磁炉可能多少元?
在合适的答案下画√。
2. 舞蹈队有102人,合唱队比舞蹈队少15人,器乐队比合唱队多21人,合唱队和器乐队分别有多少人?
第1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882-604+223 456-(864-796) 365-328+301
137+186+155 358+272-336 800-214-189
13×8-3×8 389+249-149
二.解决问题。
1.在下面方格中画一个周长是20分米的长方形。
2.一本书有680页,小胖第一天看了328页,第二天看了285页。
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
第2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365+365-217 611-253+118 547+377-386
538-(138+166) 507-199-207 352-19×3
2×3×7 63÷(3×3)
二.解决问题。
1、
(1)北京到洛阳有多远?(2)从敦煌到郑州有多远?
2. 二(1)班去郊游,每只大船坐4人,每只小船只能坐3人,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6只大船,但是如果全部坐小船,需要几只小船呢?
第3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386+197+114 234+8×2 538-(149-121)
1000-725-175 36÷9×2 (88-16)÷8
728+72÷8 376-85+15
二.解决问题。
1.小兔把萝卜切成片来招待朋友,每根萝卜能切成8片,50片至少要几根萝卜?
2.一堆砖,第一天为小狗做房子,用了275块,第二天为小鸡做房子用了225块,还剩下300块。
这堆砖比原来少了多少块?这堆砖原来有多少块?
第
4
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983+176-383 427-159+72 58-18÷2
12×9-4×9 20÷4×5 7×8+3×8
19×7 6×15
二.解决问题。
1.你能准确地读出下面钟面上所示的时刻吗?并写出经过的时间。
经过()经过()
2.长颈鹿身高610厘米,大象比长颈鹿矮370厘米,小兔的身高比大象矮206厘米,小兔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第5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355+572+128 675-124-276 6×6+4×6
35+5×7 265+378-235 369-147-169
197-89+11 258-146+42
二.解决问题。
1、看下图,小明从家里出发,去上学,请问走哪条路更近?(请用水彩笔画出这条路线),算一算至少要走多少米?
2.想一想,每个汉字和图形各表示什么数字?
我爱 4 我=()数=()
- 学数爱=()学=()
学
- =( ) =( )
7 9 0
第6天
一. 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42÷(1+6) 345+234+366 356+217-144
(6+2)×7 (40-28)÷6 (42+30)×2
9×13-3×9 524-299
二.解决问题。
1.河西小学的同学喜欢球类情况如下:
喜欢兵乓球的和篮球的分别有多少人?
喜欢这三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喜欢篮球的比喜欢足球
喜欢乒乓球的比喜欢足
有
512
2.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15个,8天后还剩下100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第7天
一. 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168-109+332 (366-350)÷2 36÷(2+4)
389+298-289 279-156+179 472-295+128
8+8+8+8+8+9 433-119-233
二.解决问题。
1.
水星 火星 地球 地球绕太阳一圈大约要多少天?
2. 有35人个要去公园。
有两种车子,一种是小轿车,每辆限坐3人,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限坐8人,可能需要几辆小轿车和面包车?
第8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2×(286+513)80÷10+70(422-320)×2
18×8-12×8 9×6+4×9 378+254+163
575-399 25×9
二.解决问题。
1、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2)小明吃饭用了20()。
爸爸每天工作约8()。
(3)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
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 )。
(4)看一场电影用了90( )。
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
2、仓库里有一些水泥,第一天用去一半,第二天用去剩下的一
半,,结果还剩18包。
仓库里原来有多少包水泥?
第9天
一.递等式计算。
9×6+4 24÷4×8 32÷4+16
6×2+7 7×(45÷5) 19+9×6
(19+2)÷3 (36÷4)+27
二.解决问题。
1. 32元 小红现在有多少元?
我想买6
本,还差
2.在
+ 8 2 + 4 9 3
6 7 8 2 1
第10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254-54×2 16÷2×7 42÷6×7
1110-(40+530) 24×7 75-15÷5
278-145+55 356+217-144
二.解决问题。
1.小丁丁想看18时开始的动画片,现在是17时,可是妈妈请他帮忙做几件事:先到邮局寄信(10分钟);再到超市买东西(路上10分钟,买东西5分
钟);最后去修皮鞋(45分钟)。
请你帮小丁丁算一算,他办完这些事回到家动画片开始了吗?
2、一大袋水果蛋糕有50块,营业员阿姨卖出23块,余下的平均分装在4个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几块?还多几块?
第11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35+14÷2 78-36+14 25-36÷4
3×6+48 56-6×8 15+3×7
(36-12)÷8 56÷(2×4)
二.解决问题。
1、有一块布长43分米,做一条裙子用8分米,最多能做几条裙子?
2、饲养场引进8只德国长毛兔和6只鸭子进行培育实验。
(1)它们一共有几条腿?
(2)鸭子再添上几只,它的腿数就和兔子一样多了?
(3)饲养员将兔子和鸭关在了一个笼子里,现在只知道笼子里一共有20条腿,你能否告诉大家,饲养员可能将几只兔子和几只鸭关在一起?
第12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638-162+138 1000-467+233 865-276+438
825-(125+67) 56-40÷8 100-(45+25)
516-164-136 236-158+209
二.解决问题。
1、植树节,在四方的花坛边上植树,要是每边有4棵树,那么最少需要几棵树?
2、有7个数,它们的和是490,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都是10,写出这7个数。
第13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6×3 24÷8×6 7+3×9
(436-276)÷10 1340-240+360 360+120-360+120
6+6+6+6+6+6+7 279+156+144-179
二.解决问题。
1、有一桶油,连桶共重9000克,倒去一半油后重5000克.瓶子重多少克?原来有油多少克?
2、有甲、乙、丙三数,甲乙之和为600,甲丙之和为700,乙丙之和为500,求甲、乙、丙三数分别是多少?
第14天一.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857-139-257 653+178-153 843-270+57
99+999+19 16×7-7×11 18×6
576-299 879+196-679
二.解决问题。
1、妈妈抱着宝宝一起站在体重秤上,显示64kg,已知宝宝重4000g,你知道妈妈有多重吗?
2、(1)7只羊和6只鸭一共有几条腿?
(2)卖掉几只羊以后,羊和鸭的腿数就相同了?
(3)把羊和鸭关在一只笼子中,现在只知道笼子里有24条腿,请你算一算可能有几只羊和几只鸭?
第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