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60分)每年夏季是澳大利亚的“丛林野火季”。
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林火多发年份与沿岸洋流异常有密切关系。
下图示意2019年9月~2020年2月的林火灾区分布。
11月起,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新西兰,使新西兰各地笼罩在烟霾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澳大利亚林火发生密切相关的洋流异常主要是A.洋流①异常减弱B.洋流①异常减弱C.洋流①异常增强D.洋流①异常增强2.与澳大利亚相比,新西兰没有“丛林野火季”的主要原因是A.岛国面积小,空气湿度大B.纬度较高,夏季气温较低C.植被覆盖率低,不易着火D.西风较强,冬季降水较多3.与往年相比,2019年11~12月新西兰A.风力增强B.降水增多C.气温升高D.光照增强人类抛弃的垃圾在北太平洋形成了绵延超过160万平方千米的巨型垃圾团,其中包含大约7.9万吨难以降解的废塑料。
下图为世界部分洋流分布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对该垃圾团影响最大的洋流是()A.甲B.乙C.丙D.丁5.该垃圾团会()A.加剧全球变暖B.威胁海洋生物生存C.影响洋流流向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近日,国家水利部等提出到2035年华北地区地下水要实现采补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下图是河北三地间1964年-1998年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所示地理现象在一年中表现最突出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7.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农业措施是()A.重力漫流灌溉B.禁止开采水源C.调整种植结构D.雨季雨水回灌下图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升高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9.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B.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
2019-2020年秋季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

2019-2020年秋季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为“某月琼东沿海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每年此月份,琼东沿海都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水温较低适宜生物繁殖 B . 水深不大光照充足C . 沿岸河流带来营养物质D . 盛行上升补偿流下图所示区域在18°S 太平洋附近,L 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 ,b ,c 为等温线,a>b>c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上图中L 处的洋流与下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B .C .D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
读表回答以下两题。
3.该表说明( )A . 广州水资源丰富,不存在缺水问题B . 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C . 在某种程度上,调整水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 . 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图中,表示①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A . AB . BC . CD . D2012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四周年的日子。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
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 A . 空间分布不均 B . 时间分配不均C . 地区利用不平衡D . 循环利用率低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
回答以下两题。
6.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 . 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①的水量C . 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①的水量增加D . 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①水量的季节变化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以下三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城市地面硬化中大量铺设“透水砖”可以改善水循环的()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蒸腾2.解决全球水危机需从人类自身找原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表为世界部分城市用水价格比较。
据表完成下题。
水资源是否丰富的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多少。
表中6个城市中,径流量比较稳定的城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4.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25.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A.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6.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C.东北地区D.青藏地区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水库储水量( )A.12月份最大 B.3月份最小 C.6月份最小 D.9月份最小8.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西欧平原 B.巴西高原 C.中亚区域 D.澳大利亚地中海气候区9.据图可知,该水库( )A.汛期流出量最大 B.枯水期流出量最大C.有调洪补枯的作用 D.主要用于水电下图是祁连山麓某河流冲积扇及绿洲分布示意图,该绿洲分布着数个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10.图中从a到b()A.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B.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C.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大 D.泥石流风险越来越大11.发育于祁连山脉的河流水源补给构成中,越往西,冰川融水补给所占的比重越大,主要原因是()A.光照西强东弱B.海拔东高西低C.降水东多西少D.气温东高西低12.图中绿洲区发展玉米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技术先进,劳力资源丰富B.耕地辽阔,利于规模生产C.交通便利,靠近玉米产区D.气候干旱,利于种子晾晒读“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循环使()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多B.大气中的水减少上C.陆地上的水体不断更新D.海洋中的水增加2.下列水体中更新周期最短的是()A.江河B.海洋C.湖泊D.高山冰川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储存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
之后储水罐又发生多次泄漏,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对核污水处理的关注不断升级。
核污水排海后的跨境转移受洋流的影响巨大。
下图为福岛及周边海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政府作出将核污水排海决定主要因为()A.存储核污水已达排海标准B.核污水直接排海费用低C.海水对核污水净化能力强D.日本的环境标准要求高4.若福岛核污水排海,考虑到洋流影响,开始一段时间内受其影响最大的海域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风力能B.太阳能C.地热能D.生物能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图反映了()A.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C.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8.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10年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1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两倍D.三倍9.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城郊降水增多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④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斯瓦尔巴群岛(如图)位于北极地区,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群岛大部分被冰川覆盖,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
【单元试卷】2019-2020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附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
完成1~3题。
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原理及规律,是学好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图为“某循环运动模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 ) A.环节① B.环节② C.环节③ D.环节④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则( )A.①为暖流B.②沿岸可能降温减湿C.③为寒流D.④沿岸可能增温增湿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6~7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7.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下列针对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D.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8~9题。
8.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9-2020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考试测试卷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对下图有关现象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季节该地区河水补给潜水B.此季节该地区河流处在丰水期C.此季节该地区河流可以得到潜水补给D.此季节该地区潜水对河流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下图中①~①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①①洋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分别是()A.西南季风东南信风B.西南季风东南季风C.盛行西风东北信风D.西北季风东南信风3.下列关于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B.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大C.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D.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送水,该工程大大缓解了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①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①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①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5.若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X-Y为纬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处为陆地B. p处是海洋C.此图表示南半球D.此图表示北半球6.淡水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之一。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下。
据此回答第5题。
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①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①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①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C示意图甲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A.降水稀少B.远离海洋C.淡水资源匮乏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读“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三题。
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图示为成都活水公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4.图中甲地及其附近内陆地区往往出现大气能见度较低的现象,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沙尘暴多,能见度偏低B.气候湿润,多发暴雨,能见度下降C.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堆积物疏松,易产生扬沙天气,能见度低D.寒流流经,水汽凝结,成雾频繁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强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6.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明显的夏汛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C.有凌汛现象D.水能丰富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
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
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以下两题。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

一、单选题
1.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完成下题。若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代表陆地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12.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起重要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D.墨西哥湾暖流
阿姆河发源于中亚天山西段和帕米尔高原西部,是中亚最大的河流,注入咸海。下图为阿姆河流域上游主要地理要素按旬(10日)统计年内变化(横坐标单位:旬)。
33.(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0年第一期主题是“海”辽宁,丰富的内容吸引着读者,如渤海海冰藏着一条新黄河的淡水,海水盐度越高,水体越深,越不易结冰;营口曾经的“东北第一港”,如今面临大连这个巨无霸近邻的压力;辽宁是低调的海鲜大省,从遥感图片上可以看到,“虾圈”“海参圈”等围堰养殖场几乎遍布了整个辽东半岛的滩涂海岸。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_______。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试从气压带、风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域盐度高的原因。
(3)分析A海域水量平衡值最大的原因。
(4)分析C海域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
32.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下图为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
2020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依据“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可以起到的影响有()A.减少水资源B.增加地面沉降C.减少城市内涝D.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
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城市内涝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①提高江河水位①加剧热岛效应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
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体运行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A. ①减少B. ①增加C. ①减少D. ①增加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4.“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5.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
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WaterandJobs)。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读我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以下三题。
6.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A.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B.河北水土配合最差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D.广西水土配合最佳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四题。
7.关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2.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①B.②C.③D.④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阿姆河发源于中亚天山西段和帕米尔高原西部,下图为阿姆河流域上游主要地理要素按旬(10日)统计年内变化(横坐标单位:旬)。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阿姆河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6.阿姆河流量最大出现在()A.1月前后B.4月前后C.7月前后D.10月前后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常年盛行()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8.导致图中卑尔根港冬季不冻的重要原因是()A.地形B.降水C.洋流D.河流9.图中甲地湖泊众多,某形成原因主要是()A.断裂下陷B.火山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艾肯泉位于昆仑山下,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周围是雪山脚下的广褒草地。
艾肯泉直径10多米,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咕上涌,长年奔流不息。
泉眼周围土壤由深红变红再变黄……色彩斑斓,从上空俯瞰,如同一只画了眼影的眼睛。
泉水含有大量铁离子和一定浓度的硫,但氯化钠含量很低。
艾肯泉不远处还有一些盐泉,水体呈纯净的蓝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艾肯泉的说法,正确的是()A.泉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B.泉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C.其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构造有关D.泉水周围红壤黄壤发育11.艾肯泉对周围生物的影响,可信的是()①是动物的饮用水源地②泉水周边草木茂盛③夏季有野生牛羊来用泉水驱除皮毛内寄生虫④泉水周边经常有狼群出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疏勒河流域位于38°00'N-42°48'N,92°11'E-98°30'E,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千米,年降水量40.2-57.5毫米,年蒸发量2577.4-2653.2毫米。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含答案) (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一、单选题读我国东南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水循环环节中A.a为蒸腾作用B.b为地表径流C.c为大气降水D.g为地下径流2.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b环节受西南风影响大B.d环节季节变化小C.f环节7月水量最小D.g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大3.下图分别表示四个海域的洋流分布(实线箭头为暖流,虚线箭头为寒流),图示正确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读“等温线图”(A<B<C),回答下列各题。
4.若图示等温线的弯曲是因为受到洋流的影响,则该洋流是A.位于北半球的暖流B.位于北半球的寒流C.位于南半球的暖流D.位于南半球的寒流5.若图示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所致,则①图的中部是陆地的夏季等温线图②图的中部是陆地的冬季等温线图③图的中部是海洋的夏季等温线图④图的中部是海洋的冬季等温线图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读下图,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一架飞机从图中P沿最短距离地飞往Q地,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东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一直向西7.此时()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读图甲和图乙,完成回答下列小题。
8.导致图甲中叶尼塞河东西两侧支流数量差异显著的原因是()A.地形B.降水量C.温度D.冻土9.依据图乙,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A.a段B.b段C.c段D.d段10.如图中,表示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A.B.C.D.11.关于洋流,正确的是A.西风漂流是暖流B.赤道附近都是暖流C.寒流降温加湿D.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渔场12.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顺时针流动的主要动力是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
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没有雨檐,商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一、单选题图为洞庭湖水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A.西南高,东北低B.东北高,西南低C.东南高,西北低D.西北高,东南低2.洞庭湖湖床淤积最快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图”,回答下面小题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一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①为变质作用,则表示岩浆岩的字母是A.a B.b C.c D.d4.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一⑤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5.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一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目前,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雪龙号”在逆时针环南极洲航行.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圈内都处于极昼B.考察船上空对流层处于一年中最薄的季节C.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D.考察船所经之地昼长夜短且相差悬殊7.考察船航行时将遇到()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城市缺水与雨季“看海”成为一对矛盾,雨水资源化是现今城市水体处理的一种趋势。
下图为北京市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其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下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
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这种雨水资源化系统A.可以挖掘集约利用水资源的潜力B.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差异C.一定会造成城市水资源的浪费D.是解决城市雨季“看海”的唯一措施9.这种方式获取的水体,最适宜的用途是A.农田灌溉B.养殖水产品C.绿化用水D.居民饮用水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50分)读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参与乙循环的有()①长江东流入海②塔里木河③天山冰雪融水④台风登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图示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A.①B.②C.④D.⑥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
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
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
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A.北部盐度高于南部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C.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4.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①围湖造田②入湖河水减少③降水少,蒸发旺盛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读全球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属于陆地水量支出环节的是()①海水蒸发②陆地蒸发③径流④陆地降水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6.海洋水汽不断向陆地输送。
但长期来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A.海洋降水B.径流C.陆地降水D.水汽输送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湖水浅,盐度随季节变化显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近年来盐湖最大面积有所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量显著增加B.流域内农业种植面积缩小C.湖盆盐分沉积加剧D.年蒸发量显著减小8.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大的是()A.湖盆B.坡面C.洪积扇D.河谷9.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2.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
据此完成问题。
3.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1 / 12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4.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5.该河流位于我国()A.华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6.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 D.年径流量大7.成因与上升流有关的世界著名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3 / 12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9.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B .洋流将使沿海地区变得湿润C .P 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 .P 处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11.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制作规格大小相同的M 、N 、O 、P 四个水槽,现将底部具有透水性能的M 、N 水槽置于同一水平高度,水槽内分别放置带土草坪和小砾石;在M 、N 水槽的正下方,斜放底部不透水的倾角相同的O 、P 两水槽,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A. a,b,c,d B. b,c,h,eC. d,e,f,g D. e,f,g,h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2.下图中,表示①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A. A B. B C. C D. D3.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减少 D. d减少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
回答下题。
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5.下列不属于以色列为发展农业生产而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渠和输水管线B.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C.将北部水源输送到南部甚至深入沙漠D.大面积植树造林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两条不同年份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题。
6.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完成下题。
7.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用以发展灌溉农业。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8.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 )A.冰雪融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下图表示黄河花园口站上世纪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变化范围。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产生图示水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B.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轻C.修建水库,灌溉面积扩大D.河床淤积抬升,河流流速减慢下列是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2.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 ①地B. ①地C. ①地D. ①地下图为“某海域2月份的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四题。
3.若美国纽约港发生了严重的油轮泄漏事故,下列区域会受到影响的是()A. A海域B.甲地沿海C.乙地沿海D. F海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 a为海洋,b为陆地B.环节①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C.环节①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D.环节①受人类影响最大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
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A.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D.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非洲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
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以下两题。
6.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①海水淡化①跨流域从他国调水①改进灌溉技术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7.有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A. ①仅表示地表径流B.水得以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C.在①~①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D.人类只能影响图中的①环节读“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L表示纬线,完成以下三题。
人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2020年单元测试地理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2020年单元测试地理试卷(B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给浙江带来洪涝灾害的“梅雨”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A. ①B. ②C. ③D. ④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海绵城市建设后,图中水循环环节中水量增加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规划的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甲)和某水循环环节水量增加比重(%)(图乙)。
据此回答3~5题。
该流域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A. 陆地内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海陆间循环D. 不能确定4.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规划的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甲)和某水循环环节水量增加比重(%)(图乙)。
据此回答3~5题。
材料中的“某水循环环节”指的是()A. 降水B. 下渗C. 地下径流D. 地表径流5.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规划的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甲)和某水循环环节水量增加比重(%)(图乙)。
据此回答3~5题。
该流域建设用地增加的影响可能有()A. 流域气候趋于干热B. 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减轻C. 流域生态环境变好D. 地表径流的输送能力减弱6.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
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它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
读海洋水温变化曲线图,回答6~8题。
图中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推测影响曲线②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海水密度B. 海水比热容C. 大气运动D. 太阳辐射7.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
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它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扩建运河开通仪式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安德罗尼克劳动保护号货轮,成为第一艘通过扩建后巴拿马运河的船只。
下图为该集团某远洋航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只考虑洋流对航线的影响,图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费动力的航段为()A.甲B.乙C.丙D.丁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2.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3.关于河流径流变化的正确叙述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B.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下图为“某月琼东沿海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每年此月份,琼东沿海都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温较低适宜生物繁殖B.水深不大光照充足C.沿岸河流带来营养物质D.盛行上升补偿流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5.若图中河流是西欧的莱茵河,下列叙述不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A.地形平坦,水流平稳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C.水系发达,支流众多D.社会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下图为“某海域2月份的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四题。
6.下列有关洋流对甲地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对甲地增温增湿B.洋流对甲地降温减湿C.北太平洋暖流影响甲地D.本格拉寒流影响甲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
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1~2℃,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
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7.关于安加拉河的河流特征,合理的描述是()A.与贝加尔湖及注入湖泊的多条河流相连,航运价值高B.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安加拉河的灌溉功能非常突出C.流量稳定,季节变化较小D.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极低所以河水结冰迅速,不会形成凌汛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8.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①流量较平衡,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①携带的冰山常危及航行安全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C.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两海域之间D.洋流④对欧洲西部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明显10.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A.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湖泊水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明显的夏汛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C.有凌汛现象D.水能丰富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Y国2016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国()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13.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湿、热程度B.降低干、热程度C.减轻寒冷状况D.加剧干燥状况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盛行风B.地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差异D.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16.第27届~30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分别是悉尼(34°S,151°E)、雅典(38°N,24°E)、北京(40°N,116°E)、伦敦(52°N,0°)。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上述四城市中________与其它三城市不在同一半球。
(2)结合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某河流流量示意图”和“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该河最可能分布的城市是________(填字母)。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月,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是________(城市)(4)B、D两地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________地。
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2016年12月13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通水两年,惠及8 700万人。
(1)根据材料一中图甲、图乙中的信息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两个显著问题是_________。
(2)下列流域中最缺水的是()A.珠江流域 B.海河流域C.长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3)上海气候湿润、河网稠密,如今也为缺水困惑。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材料二中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对资源调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意义。
18.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__。
19.下面图1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1)说明左图中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据右图分析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3)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0.下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
(2)图中③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a洋流和__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渔场等。
(3)若B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
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________、________。
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航段,自南向北航行,与东澳大利亚暖流流向相反,最耗费动力;乙段沿着北赤道暖流及日本暖流、丙段沿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丁段沿墨西哥湾暖流,均与洋流流向相同,比较省力。
选A。
2.【答案】C【解析】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是南半球的中低纬度环流圈,故B项错误;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寒流,故A项错误;位于南印度洋,洋流流向不随季节而改变,故D项错误。
3.【答案】D【解析】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流量未必变化就一定大,如果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流量则无多大变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有季节变化;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没有多大的变化;我国大多数河流都是季风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4.【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沿海地区水温偏低,说明有冷海水上泛,受离岸西南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D正确。
5.【答案】B【解析】西欧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均匀,水量季节变化小。
6.【答案】B【解析】甲地位于北大西洋的中低纬度的大洋东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选B。
7.【答案】C【解析】安加拉河与贝加尔湖相连,没有与注入湖泊的多条河流相连,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A 错。
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以牧业为主,安加拉河的灌溉功能不大,B错。
湖泊是主要补给水源,流量稳定,季节变化较小,C对。
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极低,河水结冰迅速,由于流向较高纬度,河流有凌汛现象,D错。
8.【答案】B【解析】该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水量变化的连续性、较平稳、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与高温期一致、冬季有断流现象等一般特征。
9.【答案】C【解析】洋流①纬度低,不会携带冰山,洋流②缩短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世界性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两海域之间,洋流④位于太平洋,与欧洲西部气候的形成无关。
10.【答案】A【解析】夏季流量大,冬季干涸断流,证明此河流季节变化大,应主要受雨水的补给。
11.【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地上河”河段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所以水能资源不丰富。
12.【答案】C【解析】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13.【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圈中,位于大洋的东岸,所以为寒流,据陆地轮廓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故D正确。
14.【答案】C【解析】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液态水数量最多。
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
我国西部地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15.【答案】A【解析】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所以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