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还是友 论中美关系
论中美关系论文
论中美战略关系班级:施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以美欧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红色社会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新中国成立后,周围存在不少影响中国发展的不利因素。
资本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把战争的硝烟燃烧到了中国东北,中国不得已志愿军出兵朝鲜,把列强打到“三八线”以南,维护了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利益。
在中国准备收复台湾的关键时刻,美派出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中国的统一大业,出于世界总体格局为稳的条件下,人民解放军以炮击的方式表达了收复台湾的决心,中美关系一度达到冰点。
在美苏争霸之中,双方为了能在总体实力上超过对方,同时想到了中国,美国向中国表达了希望交往的意向,有了后俩的乒乓外交和尼克松的访华。
中美终于走向了和平对话、求同存异。
美国在完成通台湾“断交、废约、撤军”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建交后,基本上遵守了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和精神,使中美关系保持正常、良性的发展势头,中美双方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美国一系列的挑衅中,中美战略尚不成熟,总体双方敌对关系强于朋友关系。
1997年至今,在两国元首实现成功互访后,中美关系朝着总体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南海撞机事件,对台大规模售武等事件的背景下,两国关系总是存在不小的挑战。
我国从建国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外交之路,1953年中国在朝鲜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斗最后以我志愿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而告终。
这次战争彻底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妄图以朝鲜为跳台侵略中国的意图。
但在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依靠起强大的资本在中国的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频频施加压力,只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好转,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乒乓球对使说如果尼克松来中国我还是愿意和他谈的,次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一在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
1973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而此时的建交是迫于国际的新形式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两国的建交仅仅限于领导人的互访和经济之间的往来,中美的建交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同美国之间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论文摘要]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三十年里,得到的发展有目共睹。
而在奥巴马继任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打背景下,双方关系被历史性、第一次推上历史的前台。
可以说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在国际政治这个诡计多变的环境中,这一问题更显的扑朔迷离。
中美关系无论何时都是国际瞩目的话题,近年来由于中日关系、台湾问题和朝核问题,中美关系更是被推上风口浪尖。
也正是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谓人言言殊。
在我看来,中美关系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后,在各方面关系发展日益成熟时,互相间的不信任也在增大。
换句话说,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广泛问题上变得不成熟时,双方对对方长期意图的根本性不信任却在增大。
文章从国际战略、经济、政治、军事、处理国际事务以及中美关系展望留个方面展开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美关系战略经济政治军事对外事务展望在前段时间开展火热的两会期间,李克强答记者问中,谈到当前与祖国发展甚至国际和平息息相的话题——中美关系。
对于“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话,两国面临的障碍有哪些?”这样的问题,李克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一些问题存在分歧,这是客观的,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
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中美的共同利益,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
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的潜力巨大,要在增强互补性上多做文章。
”正所谓大国之间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仅仅建立在“共同利益”上。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利益越来越休戚相关,而一直以“老大哥”自居的美国不愿看到中国越来越强势,占了自己的风头,因此围绕这一问题,中美双方关系一直在“合作”和“斗争”中曲折前行。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状况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回眸中美建交33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
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
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
在美国新政府任内,中美关系总体趋势仍可望是积极的。
中美关系的基础日益牢固。
虽然,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
二.中美关系三大障碍:中美军事交流三大障碍,是中美结构性矛盾的表现,责任在美方,解铃还须系铃人。
障碍之一,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有悖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
现在海峡两岸尚未签署和平协议,从理论上讲尚处于对立状态,美方不应偏袒任何一方,如果单方面地向对立的一方出售武器,这就是火上浇油,就是挑拨中国人打中国人。
中美军事交流的第二个障碍是,美国的军机、军舰频繁地、高强度地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和南海进行抵近侦察。
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口口声声说,“中美之间是同舟共济的关系”,“同舟共济”怎能频繁地到人家的家门口侦察呀?如果中国的军机、军舰也到美国的东、西海岸进行抵近侦察,美国能同意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美军事交流的第三个障碍是,美国国内法的障碍,美国有一个“2000年国防授权法”和一个“迪莱修正案”在12个领域限制和中国的军事交流,这一个法律障碍不排除,中美军事交流的品质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三.中美关系动向分析:中美关系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有可能向好的方向转化,有可能向坏的方向转化。
这种融合性是单方面的,单方面就表现为说简单了就是中国对美国单方面的经济贡献,它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国现在经济的外向型的特征太明显,这个问题太严重,其外贸占GDP的比重现在仍然在2/3,这种对外强烈的依赖性,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很大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论中美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与形势中美关系的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当今的中美形势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备受国际关注。
经过多年的磨合,中美之间已经建构起一种“相互依存不断上升的竞争关系”,即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上升,而且很有可能会继续迅速上升;与此同时双方的竞争也会加剧。
相互依存上升并不意味着没有分歧和麻烦,竞争加剧也不必然导致敌对性的冲突。
两国已经发展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企图用冷战时代的敌友思维方式定位美中关系,主观上不是认识贫乏就是迟钝,客观上则会起误导作用。
(一)“相互依存不断上升”第二类问题涉及中美在安全领域内的关系。
所谓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美均认为,它们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方面,存在着共同的战略利益。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共同利益使中国政府明确坚决地支持美国为打击国际恐怖活动采取的各种措施。
中美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是互利的。
其二,在朝鲜半岛局势这个东亚地区热点问题上,中美存在共同关注的问题,即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无核化。
朝鲜半岛出现任何变化形势,都会影响到东北亚首要强国和美国之间的彼此干系,甚至引起大国的冲突。
其三是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中美的立场越来越接近。
第三类涉及中国主权与领土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台湾问题。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实力上升,防范中国在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亦逐步上升。
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一定能在台海打赢与中国的战争的把握。
最重要的是,由于中美之间的彼此依存已经和将继续升高,美国因为台湾问题而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其代价将会越来越大,而且XXX形势将根本改变,美国目前的亚太平安战略将彻底改变。
保证台湾地区稳定的最重要条件,是中美之间的政治干系和军事互信,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系于中美干系的稳定。
第四类问题是以人权问题为首要内容的意识形态斗争,它一直严重制约着中美干系的改善,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干系的各个方面。
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纵观世界历史,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大国的衰落,标着着另一个大国的崛起。
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对其形成的原因的研究与总结,对前景的初探:分歧与对立,合作与共识。
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摩擦,基于根本的思考是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
当今世界,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他们的关系日益改善,却也日益敏感。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一个单一制,一个联邦制;一个社会主义,一个资本主义;一个偏向单边主义,一个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简单地说,中美关系的本质是: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斗争又有对话,既有遏制又有缓和;既好不到哪去,又坏不到哪里的重要而复杂的关系。
两个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等发面都截然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走在一起?君子和而不同!或许这样吧。
都是大国,都成为多极化的今天的一极,都对世界有重大的影响。
其实,在我看来中美两国间由于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多方面的不同差异,必然会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而这些必然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相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应本着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赢互惠的原则积极加强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这样无论是对中美双方,还是对世界和平、对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仍然会经受各种考验。
而如何稳妥、慎重处理双方的重大利益关切不仅关系到两国战略互信的构建,也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美关系是一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边关系是合适的。
中美关系,历久弥新。
关于中美关系的论文
中美之间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中国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共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美国同样有着3.0875亿人口的大国,面积为约937万平方公里,当今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20%,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均领衔全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不应该是敌对的,而应该是互利互惠的。
首先回顾中美近四十年,得到的发展有目共睹。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打背景下,双方关系被历史性、第一次推上历史的前台。
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
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美国把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地区,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态势已是十分明显,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
造成美国调整外交和军事重心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使得美国产生了中国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区域取而代之的危机感。
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
崛起的中国可以同决心维护自己霸权的美国和平共处吗?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中国和美国都都声称,双方寻求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双边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深。
然而,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纵观历史,新崛起的大国和现有霸主往往会相撞,而不是彼此接受。
但是,这并不是表示中国不可以和美国和平相处。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的“崛起”的路径,我们同历史上的一些崛起的大国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
以往强国的崛起,其先决条件是拥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作战的军事力量。
然而,中国开始崛起时,并没有这样的军事能力,今天也几乎没有。
所以,改革——不是军事力量——是中国崛起的先决条件。
中美关系
【访谈对象】阎学通,现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积极竞争的对手,消极合作的伙伴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邓媛 发自北京
【先驱语录】
★互补的经济利益决定了中美之间主要是买卖伙伴,是顾客与卖主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共同投资的合作伙伴。
采取明确战略,对我国有好处
Q:基于“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判断,您认为中国对美政策应该如何进行调整?
A:我觉得中美都应采取明确战略而不应采取模糊战略。90年代中期台海危机后,克林顿政府提出“模糊战略”。这一战略和“非敌非友”概念一样被中美战略界所接受,认为模糊战略的决策空间大。而实际上是模糊战略不断带来危机。
我觉得采取明确战略,对我国有好处。中美实力对比是美强我弱。模糊战略给强者提供的决策空间比弱者多。对强者来讲,模糊就意味着更多的强硬,对于弱者来说模糊意味着更多的妥协。也就是说,模糊战略使美国误以为在双方利益冲突时我会作出更多的妥协,这就提高了美方的期望值。这不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想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最好采取明确战略;采取模糊战略,就不要冀望中美关系稳定。明确了在什么问题上中美是竞争对手,在什么问题上是合作伙伴,这有助于双方理解对方的政策底线,避免越底线的行为,这样危机就不容易发生。
Q:采取“明确战略”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遏制美国侵犯中国核心国家利益?
A:明确战略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但不能决定有防范美国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美国能执行“八一七”公报中有关减少售台武器的规定,是因为那时中美战略是战略盟友关系。现在双方没有那种战略友好关系了,因此原有政策就失效了。我们现在需要根据中美关系性质不是朋友的现实重新制定对美政策,特别是针对美国售台武器的具体政策。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针对售台武器的政策都没有阻止美国不断地售台武器,因此继续这种政策将仍无法阻止。我们需要新的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题目
考试注意:严禁利用通讯设备考试,资料参考请带纸质材料!论文格式规范举例:请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担当时代重任(题目)XXX(姓名)2010会计本科2班(单位)摘要:。
.。
.。
.。
.。
.。
(摘要即内容提要,是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应该做到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关键词:XXXXX ;XXXXX ;XXXX(关键词就是论文主题词,从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选取,3~5个即可)正文:。
.。
..。
.。
.。
...。
.。
..。
(正文应该做到,有观点,观点有层次;有论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有力;有结构,结构要完整)参考文献:1,如果文献是书本,结构如下:作者.著作名[M],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年份例如:龚伯洪.广府文化源流[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如果文献是杂志或者学报,结构如下:作者.论文题目[J]。
杂志或学报名称.出版年份。
第几期。
页码例如:雷兆阳.后亚运时代广州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求。
2011,(2):4—6。
3,如果文献是报纸,格式如下例子:作者。
文章题目。
报纸名称。
日期。
第几版例如:杨明等。
保留老城区整体肌理和风貌[N],广州日报,2011—03—25,(4)4,如果文献来自网络,格式如下:作者.论文题目[EB/OL]。
网址例如:孙春梅我国虚拟财产保护相关法律问题刍议[EB/OL]。
http://www。
sls。
org/all_about.jsp?ain_id=8&id=0080000382参考文献类型与对应的字母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思政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2013—4—82012—2013(2)形势与政策课论文题目参考写作要求:1、以下题目根据专题分类,大家任选一题目,如自己有更好题目,在科任老师同意下,题目可自拟。
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
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一种不断振荡的不稳定性,但无论是“民族主义高涨论”还是“经济实力增长论”,都难以对这一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美关系形势论文篇一《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内容提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一种不断振荡的不稳定性,但无论是“民族主义高涨论”还是“经济实力增长论”,都难以对这一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
作者认为,导致中美关系不稳定的真正原因在于两国所采取的假朋友策略。
中国崛起与美国单极霸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在赶超美国的过程中,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难以避免的,两国很难建立起真正的战略友好关系。
中美缺乏足够的共同战略利益,同时,双方总是通过用虚假的美好词汇来描述双边关系的方法暂时缓解利益冲突,但也导致中美关系频繁地起伏振荡。
中美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和互补利益,也有冲突性和对抗性的利益。
因此,两国在确定开展以何种形式进行合作以前,应该首先明确双方合作领域的具体利益类型是什么。
由于双方对抗性和冲突性的利益多于共同利益和互补利益,因此两国应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展消极合作,而不应将双边合作仅仅局限于共同利益之上。
如果中美双方对不同领域的合作预期能够符合具体利益的特性,那么双边关系是有望实现稳定发展的。
关键词:中美关系,假朋友,战略利益,预防性合作作者简介: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家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100084在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Barack Obama )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
其间,中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美联合声明。
该声明称,两国就共同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达成共识。
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调研报告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题目: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摘要: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它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一对影响世界的大国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举足轻重,中美关系的阴晴冷暖对世界将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中美关系;全球影响;和平与发展当下中美关系的现状: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一直在跌宕起伏中向前发展。
胡锦涛主席于2006年4月对美国的正式访问期间,将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定化为“建设性的合作者”,指出:“中美两国都有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强烈愿望,都认识到中美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
胡锦涛主席曾多次强调要从全局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中美关系,看待中美关系取得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
这对于推动两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世界大环境下,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阴晴冷暖对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等产生着巨大影响。
近期中美关系令人关注。
有人说,美国正“从南北两端围堵中国”, 中美间一场“战略较量”在所难免;也有人说,中美本是“假朋友”,什么“伙伴关系”只是为“好听";还有人说,“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现在中国实力增强腰杆硬了,在国家“维权”问题上应“加快进度”。
诸如此类的议论涉及的问题都很复杂,是不可简单化地看待和对待的.充分认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中美关系向来很复杂,决不应当采取简单的“非黑即白”的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和对待。
首先,从发展历史看,中美关系虽曲折不稳,但总体上“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因而历经风雨而不衰.建交3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中美关系能一再迈过坎坷而发展到现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国间存在“共同利益”,只是不同时期,这种共同利益的“载体”不同而已。
冷战结束前,中美间的共同利益主要是出于对付“共同敌人”(苏联)的战略利益;“9·11"事件后主要是面对“共同使命”(反恐)的战略需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要是应对全球性“共同挑战”所形成的更为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非敌非友、亦敌亦友的伙伴关系21世纪已经过去10年,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是符合双方根本利益的,也是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的。
中美关系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对手或朋友关系,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但矛盾也会越来越明显的有合作、有对抗,但彼此可以理性控制的新型大国伙伴关系。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
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
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
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
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
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
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
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
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论文引言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自1970年代中期开始正式交往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转变。
本论文将探讨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当前的关系状况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历史背景1949年至1971年:冷战期间的敌对关系中美关系起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冷战期间,中美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美国支持台湾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
直到1971年,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真正的中国,中美关系才开始发生转变。
1972年至今:正常化与合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此后,两国开始开展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198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逐渐增加,双方深化了经济联系。
同时,中美两国在一些全球性问题上也进行合作,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和打击恐怖主义等。
当前关系状况经济关系中美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方的贸易量近年来一直逐渐增加,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这引发了一些贸易争端和摩擦。
此外,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也日益引起关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高科技领域。
政治关系中美政治关系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紧张和摩擦。
例如,两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提出了批评,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
这些问题都对两国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交流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改善两国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两国的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增加,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尤其是在教育、科技和艺术等领域,中美之间的交流更是频繁且深入。
未来挑战贸易争端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是当前的一个主要挑战。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了双方的争议,并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双方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找到解决的途径,以维护两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技术竞争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也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
回顾2009年中美关系
回顾2009年中美关系2009年,欧洲陷于金融业萎靡,日本迟迟不能走出经济低谷,俄罗斯遭受油价下跌的重创,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中美关系在观察大国关系时更具有风向标意义。
回顾2009年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对话、合作是主流,矛盾、对抗是支流。
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和谐音符远远超过了“杂音”与“噪音”。
冷战结束以来,用“既有合作又有冲突”、“非敌非友”、“好不到哪也坏不到哪”来描述中美关系的性质,从来不会错,2009年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相对而言,2009年的中美关系合作绝对多于冲突,友好绝对多于敌意,正面进展绝对多于负面效果,合作占据绝对优势。
奥巴马上任后,中美关系相对平稳、健康,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和冲突。
中美两国都有意让中美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对中美关系战略定位的问题再次突显出来。
中美之间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是“战略伙伴”亦或“战略对手”,这一根本问题自冷战以来一直困扰着两国。
不过,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势力多极化的大前提下,虽然中美双方有种种矛盾和冲突,意识形态、文化、地缘政治、市场等等仍不断地产生摩擦,但是由于中美有着共同的利益,承担着共同的责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求同存异”已成为不得不遵循的规则。
出现这种局面,从世界变化的大背景看,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全球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的零时代就要过去了。
就如胡锦涛主席所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全球化时代下的互利共赢,是惟一的出路。
具体而言,中国一向奉行“韬光养晦”不对抗,不当头,谋求在双赢中和平崛起。
比如这次金融危机,一些欧洲国家对美元地位发动了挑战,但是中国的态度是,国际金融体系需要改革,但是改革应该是全面的、渐进的、均衡的,要调整,也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美国则反复计较后提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形成了新的观点——“责任论”。
中美关系正方辩论题材
中美贸易正方编辑:冮若北组员:刘国斌、韩坤、向力龙组长:付伟我方认为中美贸易是很有前景的,主要体现在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彼此合作可以增加经济互动,有利于两国之间共同发展。
中美关系现状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
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
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
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
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
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
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
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
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
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
军事论文—中美关系
题目:中美关系论文摘要:美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美两国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美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中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美关系形势政策正文:用敏锐的目光认清中美关系一.中美关系发展进程1.近代时期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战时期,美国加紧了与日本对中国的争夺。
通过华盛顿会议,迫使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在中国掌权。
蒋介石由此走上亲美外交路线;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中国进行经济扩张。
4.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共同抗日,建立合作关系,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
美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
5.解放战争时期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帮蒋介石运输军队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6.现代时期①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和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②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火烧到中朝边境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③6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国援越抗美。
这一时期,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④改革开放后,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有了很多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二.当前中国与国际的形势1.国际局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国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未伤整体,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内部分化的倾向。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势头良好。
然而,自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一波三折,悬念不断。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对美外交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怎么看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一路高歌2009 年4 月,胡锦涛主席在出席20 国集团第二次金融峰会期间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了首次会晤,确立了中美关系的新定位。
2009 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成功举行。
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建立了新的合作对话机制。
2009 年11 月,奥巴马访问东亚四国。
7 天行程中在中国的访问达到了4 天。
他与上海学生谈理想,游览故宫和长城。
中美发表了长达6000 多字的《中美联合声明》。
为何奥巴马上台后, 中美关系能平衡过渡并深入发展? 原因有二:从美国来说,奥巴马上台时正好遇到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美深陷困境,国内问题成堆,外部挑战增多。
奥巴马被迫收敛小布什时期咄咄逼人的强硬外交姿态,希望中国与美国一道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从中国来说,中国认识到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内外困境,也准确研判到奥巴马政府希望和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积极主动做奥巴马政府工作,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平稳过渡和深入发展。
风云突变2010 年新年伊始,中美关系将逐步走向冲突。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会议上,美国为逃避责任,公开把矛头指向中国,拿中国作为挡箭牌,美国媒体抛出“中国傲慢论”,使得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矛盾凸显。
接下来是对台军售问题。
1 月30 日,奥巴马政府突然宣布,美国将向台湾出售总额近64 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第三是达赖问题。
2010 年2 月18 日,奥巴马接见了达赖,这一做法公开挑战了中国核心利益。
第四是谷歌问题。
本来该事件完全是一件商业事件,但由于美国政府的高调介入,奥巴马、希拉里纷纷发表看法,对华施压,谷歌事件迅速被政治化,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又一问题。
中美,对抗还是伙伴
中美,对抗还是伙伴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6年第9期[美]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林华曹爱菊译老牌大国和崛起中的大国之间存在潜在的紧张因素,这一点自古皆然。
崛起中的大国不可避免地会涉足之前被老牌大国视为禁脔的某些领域。
同样,正在崛起的大国怀疑对手会在它羽翼未丰的时候试图扼制它的成长壮大。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原有大国互动的15个例子中,10个导致了战争。
因此,中美双方许多重要的战略思想家根据行为模式和历史经验都预言两国必有一战,这并不令人意外。
中国把美国的许多行动理解为要阻挡中国的崛起,一些重要人物把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政策说成是最后摊牌的前奏,认为美国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中国永远处于二流国家的地位。
美国则害怕不断壮大的中国将一步步削弱它世界第一的地位,也因此而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一些举足轻重的智库把中国比作冷战时期的苏联,认为中国一心要对它的周边地区实行不仅是经济上,而且是军事上的主导,最终建立霸权。
双方的疑虑均因彼此的军事演习和国防计划而进一步加深。
即使当军事演习和国防计划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采取的合理措施,双方也都会从最坏的角度来解读。
同时,还有两个问题加剧了中美关系的紧张。
一个是中国拒绝承认自由民主的传播会有助于国际秩序。
邓小平的话说出了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精英阶层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
贫弱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
他们(七国集团)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
这两种观点不可能达成正式的妥协。
双方领导人的一个重要责任是防止这方面的意见分歧发展为冲突。
另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是朝鲜问题。
19世纪的俾斯麦说过:“在我们这个奇妙的时代,强国因良知的顾忌而软弱,弱国却因胆大包天而强悍。
”他这句格言用在朝鲜身上可说是分毫不差。
朝鲜的最大成就是制造了几个核装置。
论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
论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摘要:中美关系的国际大环境是:“一超多强”的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
2005年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最平稳、最成熟的一年,脱离了“非敌即友”的简单逻辑。
美国明确地把中国定位为崛起的大国,视为仅次于伊斯兰激进势力的战略对手。
中美双边问题日益多边化,特别是在中日摩擦增加的情况下,中美日三边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问题暂时不处于中美关系的中心位置,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布什政府国际环境 2005年回顾近年来的中美关系,可以看到六个值得深入观察的发展变化,它们对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对外关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个变化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功能性问题日益多边化、全球化。
中国在处理任何重要外交政策问题时,特别是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时,都无法摆脱美国的阴影。
在美国眼里,中国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都触动美国的利益。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首要任务是反恐,但在美国的亚太地区战略中,主要挑战者是中国。
美国在无法将主要精力对付中国时,不能不通过扶植、支持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潜在对手的手段,防止中国影响的扩大,阻挠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区域机制的发展第二个变化是在两国经贸合作继续扩大的同时,经贸摩擦也在长期化,并对两大社会内部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2005年双边经贸关系高速发展,中美贸易额可望突破200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的签订,避免了中美经贸问题高度政治化。
目前困扰中美关系的三大经贸问题是纺织品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
这三大问题都同两国内部的许多经济、政治利益有关,而且也是中国同许多其他国家的双边问题和多边问题。
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涉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批人口的就业问题和巨额的企业利润。
美国还在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但汇率向上浮动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就上升一大块。
据美方说,绝大多数涉及对华关系的美国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都认为中国企业在侵犯它们的知识产权;美国每一个国会议员所在的选区,都有人提出中国违反知识产权协议的问题。
我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
我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摘要:当前的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的阶段。
一个是曾经的世界一极,一个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中国所占的越来越重,但至今最有话语权的国家依旧是美国。
我认为中美之间既可以是对立的,也可以是关系密切的朋友;随着世界的经济发展,文化的交融,中美关系应当越来越好。
关键词:中美关系历程差异涉华问题奥巴马访华对立合作中美关系的曲折历程从两国重新打开大门的1972年算起,中美关系已走过了近四十个年头。
而中美关系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还要先回顾一下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曲折历程。
一、从僵持到建交从1950年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的决议”,支持美国干涉朝鲜内政。
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到1965年初,美国派出地面部队对南越发动侵略战争,并加紧对越南北方的海空袭击。
中美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极度紧张的对立状态。
此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每都遭受重大损失。
但在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
代表团的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从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
访问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在1978年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二、战略合作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从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并且在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
张维为演讲全文:驱散中美上空的乌云
张维为演讲全文:驱散中美上空的乌云【和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发生贸易摩擦,是不可能胜出的】非常高兴能够在中美关系发展的这个关键时刻,举行这么一个国际论坛。
感谢各位尊贵的来宾和知名学者,你们的到来使这个论坛满堂生辉。
40多年前的1976年1月,《时代周刊》首次把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刊登出来,同时还在他的图像边上用大幅字体提了一个问题:“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China: Friend or Foe?)这表明当时的美国,在周恩来总理去世后,在毛泽东主席身患重病时,对中美关系将如何演变充满了不确定。
但40多年过去了,许多美国人今天似乎还在问这个问题:“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40年过去了,很多美国人还在提这个问题:“中国:朋友还是敌人”最近,不少美国朋友和中国的美国问题专家都在说:现在美国社会的主流对中国越来越消极,甚至敌视,许多平时对中国比较友好的人士也不敢出来说话了。
美国副总统彭斯先生最近的讲话给人感觉中国已经是“敌人”了,甚至是很恐怖的敌人,他认为中国正在干预美国内政,甚至“要换一个美国总统”。
其实这是很多美国人的想法,特别是很多哈佛人的想法。
我本人倒是希望这些都是“假新闻”,毕竟40年间,中美的各种交流增加了上百倍:以双方的贸易为例,2017年的中美贸易额是1979年的233倍。
双方的人员交流也从无到有,今天每天都有14000人来往于中美之间,每17分钟有一架飞机飞往对方国家。
当然由于特朗普总统发动了不明智的中美贸易摩擦,刚刚过去的中国国庆“黄金周”,中国访美游客数量下降了40%多。
这里我要补充一句。
中国今年的国内消费规模近6万亿美元,这还是按照美元官方汇率计算的。
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消费市场更大。
换言之,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和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发生贸易摩擦,是不可能胜出的。
我也知道有些人对中美关系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美国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关心中国的人越来越多。
在许多与中国交流多的州和市,从官员到企业界都对中国非常友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敌还是友:论中美关系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经济利益求同存异
摘要: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 说最为重要是因为中美两国改变着世界,无论和平还是发展这两大主题,这两个国家都起决定作用。
而中美关系则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为复杂、敏感而又重要的大国关系。
因此处理好中美两国的关系,不仅是关乎两国的发展,也是关乎世界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速度。
双方虽然有着共同利益,但也存在着矛盾。
作为同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力量,中美双方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因此两国要积极寻求和扩大利益共同点, 巧妙处理好两国的关系,妥善解决矛盾和分歧,平等相待、互利合作,超越“零和”、追求双赢。
正文:
进入21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基本具备了大国崛起的经济和政治条件。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政府选择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招致了美国的猜忌和不安。
在一超多强并存竞争的现实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态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继续作用于国际舞台,进而困扰着世界的和平发展。
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又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联系交往的不断发展,注定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好坏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
中美关系,敌乎?友乎?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简单的回忆下历史上中美的关系发展:在冷战的前期,中美两国是敌对国家,美国对华奉行"遏制战略",实行"封锁"、"禁运"等敌视政策。
在冷战后期,国际战略形发生变化,中美重新思考双边关系。
由于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需要,两个敌对的国家又走到了一起,结成反对霸权的盟友关系。
冷战结束之后,中美两国都在重新探索两国关系的性质,并且对这种性质进行不断的再认识。
中美关系经历了残酷的“热战”和尖锐的“冷战”,是全面对抗的敌对关系,到此又为一个时期。
然后,到了80年代,出于双方国家各自的利益需要,中美开始战略合作。
双方出于各自国家利益和对付苏联扩张的战略需要,终于走上了和平对话、求同存异的轨道。
中美双方是战略合作的准伙伴、朋友关系。
接着是9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原有基础逐渐失去,新的基础尚未巩固,美国对华采取“接触与防范”的双重战略。
1996年台海危机时派遣航空母舰向中
国示威,阻挠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美国通过“接触战略‟保持美国和中国的正常联系,推进美国的各种利益和目标”,同时针对中国崛起的“潜在威胁”,“加强对中国的防范”。
这一时期的战略尚不成熟稳固,既没有明确内容和目标,前后也不连贯,属过渡时期,其间中美双方敌对关系强于朋友关系。
最后是进入了21世纪到如今,中美关系再次开始重建。
2000年继中国加入WTO与美国完成双边贸易谈判以后,美国众参两院又分别于5月和9月通过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议案。
然而,新当选的小布什政府又把中国作为美国“战略竞争对手”来定位,并发生了中美军机在中国南海上空相撞事件和美国大规模售台武器。
从2001年911事件开始,布什总统重新调整对华政策,重新定位对华关系,对华政策基调的积极面增加。
这一时期,尽管双方表达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良好愿望,但其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有限合作性的竞争对手关系。
而如今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问题及其他多个领域的分歧不断扩大,美国总统、国会、军方及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看法也出现许多分歧。
我认为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事务中是既有接触、交往、对话与合作,也有矛盾、分歧、斗争和对抗;然而可以肯定是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美国对华战略、安全、经济。
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美国对华战略,因为就中国对美战略来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只要中国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就需要维持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
其次经济上,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
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
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然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所以,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
安全上,有大国威胁论的说法。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作为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反对美国撕毁、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认为这将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引起国际局势的紧张。
中国也反对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的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等一系列战争。
这再次引起的了中美关系紧张。
总的说,中美关系中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矛盾、摩擦。
中国对此采取的态度,用邓小平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和有斗,斗而不破”。
中国应尽可能的寻求同美国的共同利益,尽量消解和延长中美之间结构性的、战略性的矛盾的爆发,从而使中国能够赢得较长的战略机遇期,完成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强大起来了,在解决国际关系问题上、包括中美关系,就会有更大的主动权。
中美关系是敌是友?这个问题是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关切,妥善处理分歧,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入发展。
而作为处于战略弱势地位的中国,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高举和平合作的旗臶,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努力构建成熟稳定的中美关系,不断推进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更好地为世界人民谋福祉。
参考文献
林利民: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高师函授学刊》,1994年第1期
储昭根:从历史角度谈中美关系,《观察与思考》,2007年第10期
李琪珍:论邓小平对中美关系的战略思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时殷弘:中美关系与中国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