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来袭!选对解表中成药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002ca2b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a.png)
这10个感冒中成药,适用不同类型感冒1.热毒袭肺,流行性感冒——“收藏好”——连花清瘟胶囊【功效】: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用于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嗓子干、嗓子疼、舌质偏红、舌苔黄或黄腻。
2.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收藏好”——双黄连口服液【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嗓子疼。
3.风寒、风热感冒——“收藏好”——感冒灵颗粒【功效】:解热镇痛。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嗓子疼。
4.风寒感冒——“收藏好”——感冒清热颗粒【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流清涕、咳嗽、嗓子干。
5.肺胃热盛所致的感冒——“收藏好”——板蓝根颗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用于感冒引起嗓子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
6.热毒壅盛所致的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收藏好”——清热解毒口服液【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浑身发热、脸色通红、烦躁口渴、嗓子肿痛。
7.风热感冒——“收藏好”——桑菊感冒片【功效】: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嘴里干、嗓子痛。
8.外感风热、火毒内盛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收藏好”——清开灵颗粒【功效】: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用于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嗓子肿痛、舌质红绛、苔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
9.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收藏好”——维c银翘片【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嘴里干、嗓子疼痛。
10.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收藏好”——感冒软胶囊【功效】:散风解热。
【主治】: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嗓子肿痛。
常见解表中成药
![常见解表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cb849fd1f01dc281e53af0db.png)
解表中成药(一)辛温解表1.【药名】表虚感冒颗粒【处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苦杏仁。
【功能主治】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缓。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1~2袋,一日3次,小儿酌减,开水冲服。
【使用禁忌】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味。
服药后,多饮白开水(或喝热稀粥、稀米汤亦可),覆被取微汗,不可大发汗,以防重复感受风寒。
2.【药名】调胃消滞丸【处方】厚朴(姜汁制)、羌活、广东神曲、枳壳、香附(四制)、半夏(制)、防风、前胡、川芎(酒蒸)、白芷、薄荷、砂仁、草果、木香、豆蔻、茯苓、苍术(泡)、广藿香、乌药(醋制)、甘草、紫苏叶、陈皮(蒸)。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解表化湿。
用于感冒风寒之发热头痛、肢体酸困、头晕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清涕、消化不良、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瓶(袋),每日2次。
【使用禁忌】服药期间,勿食生冷油腻之物。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3.【药名】风寒感冒颗粒【处方】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之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3~7岁服成人1/3量。
【使用禁忌】①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禁用;②服药期间,当避风寒,多饮白开水;③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4.【药名】伤风停胶囊【处方】麻黄、荆芥、白芷、苍术(炒)、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流清涕,肢体酸重,喉痒咳嗽,咳嗽痰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及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禁忌】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慎用。
风热外感禁用。
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5.【药名】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处方】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9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中成药
![9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c1bf55c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b.png)
9种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中成药清明时节,气温忽高忽低,易感受寒凉而患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9种中成药,是最为常用的感冒药,每种药物组方不同,功效各有偏重,具体选用时,还需注意区分。
01 风寒感冒颗粒成分: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药物特色:既能退热止痛、发汗、缓解周身不适症状,又能治疗风寒咳嗽,更适合风寒感冒伴有咳嗽的患者。
02 感冒清热颗粒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药物特色:感冒清热颗粒的偏性不明显,对于寒热表现不明显的感冒患者也可选用。
03 九味羌活颗粒成分: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功效: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痠痛。
药物特色:九味羌活颗粒具有祛风、散寒、除湿三大功效,针对风寒感冒所致的头重而痛、脖子僵硬、肢体酸痛、口苦微渴等症状,更适宜选用九味羌活颗粒。
04 感冒疏风颗粒成分:麻黄、苦杏仁、桂枝、白芍(酒炙)、紫苏叶、防风、独活、桔梗、谷芽(炒)、甘草、大枣、生姜。
功效:散寒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药物特色:感冒疏风颗粒既能祛风散寒,又能健脾和中,对于风寒感冒期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患者更适用。
05 川芎茶调颗粒成分: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
功效:疏风止痛。
适应证: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药物特色:川芎茶调颗粒为治疗外感风寒所致头痛的药物,针对感受风寒邪气之后头痛较甚者以及风寒感冒鼻塞较重的患者更适宜。
典型中成药来治疗小儿感冒
![典型中成药来治疗小儿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658c6615a8114431b90dd895.png)
用中成药来治疗小儿感冒由于小儿身体各部发育未全,抵抗力低很容易着凉感冒。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空疏、卫气不固,对于寒热不知调节,容易感受时邪病毒而患感冒。
针对导致感冒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选用以下中成药:风寒感冒:特点是发热轻,怕冷重,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无汗,舌苔薄白。
对这类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选用”九宝丸”。
因为九宝丸中有麻黄、苏叶、葛根能发汗而解表邪;桔梗、前胡、枳壳能宣肺利气化痰。
所以它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理想药。
周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可酌情减量。
午时茶(茅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叶、厚朴、桔梗、麦芽、苏叶)此系传统用治风寒感冒或有内伤积食挟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药汁宜多,服后最好盖被使微微出汗。
风热感冒:特点是发热重,怕冷轻,有微汗,咽部干红,鼻塞,舌苔微黄。
选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成药,如”小儿感冒冲剂”或”妙灵丹”。
因为小儿感冒冲剂中含有藿香、薄荷、菊花、连翘、白薇、大青叶、板蓝根、地骨皮、生地、生石膏等清热解毒及透表之品,对风热感冒、流感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是:一岁以内每袋分4次,1—3岁每袋服3次,4—7岁每袋服2—3次,8—12岁每次服一袋。
日服2次,用热开水冲服。
由于方中的薄荷、桑叶、银花、连翘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浙贝、杏仁、桔梗、黄芩能清肺热化痰止咳;生地、生石膏能滋阴退热,生津止渴;勾藤、僵蚕、蝉退能平肝熄风止惊;天竺黄、胆南星、豁痰止喘;麝香、冰片能芳香开窍,朱砂能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所以它是治疗风热感冒伴有烦躁、高热、抽风等病例的良药。
用法是,每次服1.5克(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服。
周岁以内的小儿,酌情减量。
暑湿感冒:多发生于夏季,特点是发热、身倦无汗、头晕、头胀、口渴喜饮、恶心呕吐、腹泻、小便短而黄、舌苔黄腻。
对此应选用清暑解表、健胃化滞的中成药,”香苏正胃丸”。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6ff15f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c.png)
风寒感冒,如何选用中成药?介绍7种常用中成药冬季,室内外温度变化大,稍不注意,很容易感受寒凉,而患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表现症状为头痛、发热轻、怕冷、无汗、颈项僵硬、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咽痒但不肿痛等。
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7种中成药,是药店常有的用于风寒感冒的药物,可不同程度的缓解感冒症状,每种药物各具特色,具体应用时需注意区分。
01感冒清热颗粒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药提示: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药物特色:组方中含有桔梗、苦杏仁,具有止咳作用;葛根具有缓解颈项身痛的作用。
02荆防颗粒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白痰。
用药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
药物特色:荆防颗粒感冒症状初期使用,缓解缓解症状效果明显,还可增强免疫和抗病毒能力,适合秋冬季反复感冒者。
03风寒感冒颗粒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用药提示: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药物特色:组方中含有麻黄,桂枝,干姜药性辛温的中药,发汗散寒作用明显,更适用于恶寒重的患者。
04正柴胡饮颗粒功效: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初起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及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药物特色:正柴胡饮颗粒组方简单,药效相对较弱,针对风寒感冒初起,轻证者更适宜。
05感冒疏风颗粒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倦怠。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含有麻黄,运动员慎用。
药物特色:具有宣肺和中的功效,更适合咳嗽症状明显者。
06葛根汤颗粒功效: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21种常见中成药,应对各种类型感冒,不要选错了!
![21种常见中成药,应对各种类型感冒,不要选错了!](https://img.taocdn.com/s3/m/52e91e8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2.png)
21种常见中成药,应对各种类型感冒,不要选错了!中医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很多人搞不清楚,我给大家简单明了的讲一下症状区别,同时推荐相应的中成药,任选其一即可。
一、风寒感冒辩证要点: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感冒中成药1、柴连口服液【药物组成】麻黄、柴胡、广藿香、肉桂、连翘、桔梗。
【功用主治】解表宣肺,化湿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夹湿证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咽干或兼脘闷、恶心等。
感冒中成药2、感冒疏风丸【药物组成】麻黄绒、苦杏仁、桂枝、白芍、紫苏叶、防风、桔梗、谷芽、甘草、大枣、生姜、独活。
【功用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和中。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感冒中成药3、感冒软胶囊【药物组成】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风、白芷、石菖蒲、葛根、薄荷、当归、桔梗。
【功用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感冒中成药4、解热感冒片【药物组成】黄芩、板蓝根、苦地丁、玄参、蒲公英、柴胡、葛根、防风、薄荷、荆芥穗、白芷等。
【功用主治】清热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怕冷,咳嗽喑哑,咽喉干痛。
5、感冒清热颗粒【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用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中成药6、九味羌活丸【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细辛。
【功用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感冒中成药7、通宣理肺丸【药物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麻黄、陈皮、茯苓、枳壳、黄芩、苦杏仁、甘草、半夏。
300个中成药的功效及主治
![300个中成药的功效及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1cf169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d.png)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二陈丸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橘贝半夏颗粒
化痰止咳宽中下气
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闷气急
礞石滚痰丸
逐痰降火
痰火扰心所致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清气化痰丸
清肺化痰
痰热阻肺所致咳嗽痰多,痰黄黏稠,胸腹满闷
丹七片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血塞通颗粒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歪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消栓通络胶囊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逐瘀通脉胶囊
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通便宁片
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肠胃实热积滞所致的便秘
当归龙荟丸
泻火通便
肝胆火旺所致的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大便秘结
九制大黄丸
泻下导滞
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
通便灵胶囊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麻仁胶囊
润肠通便
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增液口服液
清热解表
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连花清瘟胶囊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
九味羌活丸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外感风寒夹湿
荆防颗粒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外感风寒挟湿
午时茶颗粒
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藿香正气水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31311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4.png)
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及该怎么选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冒,而对于一些小感冒,我们经常会到药店买药,有时药店的药师也会根据你的情况,指导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而感冒常用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中医治疗重视辨证论治,那我们今天来讲讲感冒常用的中成药,及我们该如何选择。
感冒类中成药主要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解表胜湿剂、祛暑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每一种解表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及适应范围,我们必须对证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并不是感冒了就随便买一盒感冒药吃就行了。
一、辛温解表剂从辛温两个字可以看出,本类解表剂,主要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风寒证我们主要可以根据以下症状来判断: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项强痛、肢体疼痛,舌淡苔白、脉浮等。
舌淡,苔白常用的中成药有:1.桂枝合剂桂枝合剂桂枝合剂的药物组成主要是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表虚证,症状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干呕等。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覆盖被子保暖,让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2.表实感冒颗粒表实感冒颗粒表实感冒颗粒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表实证,症状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服药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
因含麻黄,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虽然名字写着清热,其实它的作用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是辛温的解表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与环孢素A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4.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具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
主要治疗风寒感冒,症状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服用注意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风热感冒慎用。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35ad9e38bd63186bcebbcc3.png)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风寒感冒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一定要尽快的得到有效治疗,只有尽快得到有效治疗,才能不会对自己身体构成严重伤害,所以有很多人,就想了解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为了你能尽快的了解,以下内容就为很多患者介绍了一些中成药。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1、风寒感冒冲剂: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感冒怕冷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流清涕、鼻塞。
2、感冒清热冲剂:荆芥穗、薄荷、防风、苦地丁、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柴胡、芦根。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身体酸痛、流清涕、咳嗽咽干。
3、荆防冲剂: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身痛、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
4、正柴胡饮颗粒: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初期发热怕冷、无汗头痛、鼻塞、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5、小青龙颗粒: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水饮,咳嗽痰多稀白,无汗恶寒,不发热,舌苔白。
6、小柴胡冲剂:柴胡、姜半夏、黄芩、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功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用于寒热往来(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胸胁苦满、心烦、恶心呕吐、口苦咽干。
7、川芎茶调冲剂: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
功能散风寒,止疼痛。
用于外感风寒的头痛、身体酸重疼痛、恶寒发热、鼻塞等。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以上就为很多经常出现风寒感冒的患者,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你可以通过对以上治疗风寒感冒的一些中成药了解,然后当自己出现风寒感冒的时候,尽快的采用以上介绍的一些中成药,让自己的风寒感冒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解表中成药——精选推荐
![解表中成药——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3debb0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3.png)
解表中成药解表中成药:1、⼩青龙颗粒:解表化饮,⽌咳平喘。
⽤于外感⾥饮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疼,⽆汗,喘咳痰稀⽽量多。
2、九味羌活丸:祛风散寒,除湿⽌痛,兼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症见恶寒发热、⽆汗、头痛项强、肢体算出疼痛、⼝苦微渴、⾆苔⽩或微黄、脉浮。
3、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于感受风寒,内伤⾷积证。
症见恶寒发热、胸闷吐泻或⾷积脘胀、苔薄⽩腻等。
4、银翘解毒⽚:⾟凉解表,亲热解毒。
⽤于风热感冒、⼝⼲、咳嗽、喉咙疼痛。
5、双黄连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咳嗽、喉咙疼痛。
6、败毒散:散寒祛湿,益⽓解表。
⽤于虚外感风寒、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汗、⿐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淡苔⽩、脉浮⽽按之⽆⼒。
7、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咳。
⽤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塞流涕、头痛⽆汗、肢体酸痛。
8、参苏丸:疏风散寒,祛痰⽌咳。
⽤于⽼年或病后、产后⽓虚⽽感受风寒者。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短神疲、脉浮⽽弱。
9、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于腹痛腹泻、噎⾷嗳酸、恶⼼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10、霍⾹正⽓丸:解表化湿,理⽓和中。
⽤于外感风寒。
症见内伤湿滞、头痛晕重、玩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
清热中成药:1、⽜黄解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
⽤于⽕热内盛。
症见咽喉肿痛、⽛龈肿痛、⼝⾆⽣疮、⽬⾚肿痛。
2、三黄⽚: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泻⽕通便。
⽤于三焦热盛。
症见⽬⾚肿痛、⼝⾆⽣疮、咽喉肿痛、⽛齦出⾎、⼼烦⼝渴、尿⾚便秘。
3、龙胆泻肝丸:功效主治:清肝胆实⽕,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上炎证或肝经湿热下注证。
①肝胆实⽕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苦、⽿聋、⽿肿、⾆红苔黄、脉弦数有⼒。
②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痿、⼩便淋浊或妇⼥带下黄臭等,⾆红苔黄腻,脉弦数有⼒。
4、左⾦丸:功效主治:泻⽕,疏肝,和胃,⽌痛。
风寒感冒联合用药大全
![风寒感冒联合用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ff132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5.png)
风寒感冒联合用药大全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由风寒侵袭而引起。
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痛、头痛、发热等症状。
在治疗风寒感冒时,联合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风寒感冒联合用药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成药联合用药。
1. 999感冒灵颗粒+板蓝根颗粒。
999感冒灵颗粒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板蓝根颗粒具有抗病毒、解毒散结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咽痛、咳嗽等症状。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互补疗效,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
2. 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
小柴胡颗粒具有解表化湿、和解少阳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
藿香正气口服液具有理气化湿、宣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状。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加快康复。
二、西药联合用药。
1. 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镇痛、退热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伪麻黄碱具有扩张支气管、减轻咳嗽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状。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 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颗粒。
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金银花颗粒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热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相辅相成,加快康复。
三、注意事项。
1. 在选择联合用药时,应根据自身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2. 在服用药物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服用方式。
3.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加快康复。
总之,风寒感冒联合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但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慎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https://img.taocdn.com/s3/m/f08712b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3.png)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随着气温的骤然变化和各种感冒病毒的肆虐,感冒的高发季节也逐渐到来。
感冒虽然一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许多人在患病期间会感到非常难受。
为了缓解感冒症状,许多人会选择服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方组合而成的药剂。
中成药具有剂型多样、易于储备、口服方便等特点,其药理作用疗效显著,广受人们的欢迎。
下面,我们就针对解表中成药进行简要概述。
一、辛温解表类1. 感冒清片:感冒清片是一种常见的解表中成药,主要由紫花前胡、辣木等中草药组成,具有解热、祛寒、解毒、镇痛等多种功效。
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一次两片,每日三次。
但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等人群应慎用。
2. 风热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是以淡竹叶、薄荷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表除烦等功效。
使用时应将颗粒溶于温水中服用,成人一次5克,每日三次;儿童一次2.5克,每日三次。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遵医嘱服用。
二、苦寒解表类1. 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除湿利尿等疗效。
其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生姜等多种中草药。
成人每次服用4-6丸,每日三次。
儿童应按体重适量减少。
孕妇应遵医嘱。
2. 荆防川芎颗粒:荆防川芎颗粒是以荆芥、防风、川芎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解痉等功效。
成人一次5克,每日三次。
儿童和孕妇应遵医嘱使用。
三、温性解表类1. 洛阳黄芪胶囊:洛阳黄芪胶囊是以生黄芪、黄檗、泽泻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滋阴清热、祛风软坚等功效。
不适宜寒凉体质的人群服用。
成人一次3粒,每日三次。
2. 美加净清热解毒颗粒:美加净清热解毒颗粒主要由黄连、黄芩、板蓝根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祛风除湿等多种功效。
成人一次1包,每日三次,儿童酌量减量。
孕妇应遵医嘱。
总之,解表中成药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正确剂量服用,并遵医嘱。
辛温解表中成药治风寒感冒5案例
![辛温解表中成药治风寒感冒5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48f2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4.png)
家庭医药 2020.0240用药之道用药时值冬春交接之际,近来感冒多发,其中又以风寒感冒多见。
风寒感冒以畏寒重、发热轻为主要症状,治宜辛温解表散寒,除了可用煎剂,还可选用中成药。
为此,笔者搜集并整理了5个用辛温解表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正柴胡饮颗粒:发热畏寒无汗者最适用28岁的张女士因恶寒、发热、咽痒、打喷嚏1天,自我诊断为“感冒”,自服维C银翘片、阿莫西林3天未见效,故到医院中医科求诊。
中医师诊断为感冒(风寒袭表),认为张女士诊断基本正确,但用药不对(因维C银翘片对风热感冒才有效),遂给予正柴胡颗粒冲服。
经冲服1天,张女士恶寒、咽痒、打喷嚏缓解;2天汗出,体温下降。
效不更方,第3天热退。
继续巩固用药3天。
随访7天未见复发。
正柴胡颗粒由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和生姜组成,具有表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该药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打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以及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见上述症状者,也可用于心肌炎、肺炎、发热不退、高热等。
用法: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3次(小儿酌减)。
本药每袋10克(含糖),也有5克(不含糖)的包装,糖尿病患者应用无糖型。
此外,同样病症者还可选用利防颗粒(合剂)、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等。
辛温解表中成药治风寒感冒5案例□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金伟表实感冒颗粒:头身疼痛明显者最适用35岁的杨先生因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头痛、身痛、咳嗽2天到医院就诊,初次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片、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口服2天未见效,并出现头痛、身痛加重,遂转入中医科要求中药治疗。
中医师诊断为感冒(风寒表实),给予表实感冒颗粒冲服。
经冲服1天,杨先生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缓解;2天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消失,头痛、身痛缓解。
效不更方,4天头痛、身痛消失,7天咳嗽缓解。
秋季感冒中医教你选中成药
![秋季感冒中医教你选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718d4042561252d380eb6e88.png)
龙源期刊网 秋季感冒中医教你选中成药作者:来源:《百姓生活》2012年第10期秋季,气温骤降,感冒的人也多了起来,不少人会选择一些副作用比较小的中成药服用。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李季华介绍,这个时节多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全身酸痛,不过外寒入里会化热、伤阴,出现口干、眼干、大便干燥、咽喉肿痛、舌红苔黄、想喝水等症状,这种情况称为表寒里热。
若是选对了药,中成药不仅效果好,起效也很快。
感冒药:荆防合剂——常用易服的感冒灵药荆防合剂是由中医古方——荆防败毒散演变而来,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11味药材组成,能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非常适合秋冬季节外感风寒,有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的人服用。
此外,蓝芩口服液、九味羌活丸、流感丸、桑姜感冒片等,也是门诊中常用的感冒药,效果不错。
退烧药:清开灵——高烧低烧都能用清开灵是中医常用的一种退烧药,主要成分为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等,能清热解毒,化痰通络,对于感冒引起的高烧、低烧、肺炎、急性咽炎等都适用。
清开灵有胶囊、片剂、颗粒等不同剂型。
消炎药:蒲地蓝消炎片——消炎止痛两不误感冒常会伴有低烧、鼻塞、口干、咽喉肿痛、牙痛等不适症状,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扁桃体发炎的现象。
所以,很多人都习惯把感冒药和消炎药混搭着吃。
蒲地蓝消炎片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黄芩组成,蒲公英清热解毒,黄芩清热、降压、消炎,板蓝根能抗病毒,紫花地丁也是清热解毒、消痈肿的良药。
蒲地蓝消炎片能缓解咽痛、口舌生疮、痰黄等不适,对扁桃体炎、腮腺炎、咽炎等也很有效。
此外,若是感冒伴有低烧(38.5℃以下)也可以用它来退烧。
镇痛药:川芎茶调片——感冒偏头痛就用它秋冬吹了冷风或是感冒引起的头痛,用川芎茶调片止痛挺有效。
川芎茶调片是一剂疏散外风的方药,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感冒头痛效果较好。
解表类中成药
![解表类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1ef9e96ba6c30c2258019e55.png)
解表类中成药表实感冒冲剂【组成】麻黄、紫苏叶、葛根、防风、白芷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候,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表虚感冒冲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等。
【功能】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主治】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候,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服后多饮热开水或稀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不可发大汗,慎防重感。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0g。
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合剂一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热开水冲服,用时摇匀。
冲剂,每次1袋,每日2~3次。
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合剂:瓶装,每瓶100ml。
冲剂:每袋13g。
口服液:每支10ml。
九味羌活丸(冲剂)【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9g,每日1~2次,空腹服。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1g,每袋18g。
冲剂:每袋5g。
川芎茶调丸(口服液、袋泡剂)【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等。
【功能】疏风解表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注意事项】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等所致的头痛均不适用。
小儿感冒的中成药
![小儿感冒的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8fbad787581b6bd97f19eada.png)
小儿感冒的中成药小儿感冒的中成药症状1: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开水冲服,1至2岁每次4克,1日2次;3至5岁每次4克,1日3次;6至14岁每次8克,1日2至3次。
症状2:感冒同时伴有发烧,但不严重,而且没有咽痛。
处方: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表,用于小儿感冒、流感、发烧。
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至12克,4至7岁每次服12至18克,8至12岁每次服24克,均为每日2次。
症状3:感冒时发烧严重。
处方:小儿清解冲剂。
小儿清解冲剂,由金银花、连翘、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黄、广藿香、石膏组成,可以除瘟解毒、清热退烧。
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1岁以内每次服5克;2至4岁每次服10克;5至7岁每次服15克;7岁以上酌增或遵医嘱,均为每日3次。
症状4:感冒同时出现咽痛。
处方:小儿咽扁冲剂。
小儿咽扁冲剂,组成为金银花、射干、金果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可以清热利咽、解毒止痛。
适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咳嗽痰多、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l 至2岁每次4克,一日2次;3至5岁每次4克,一日2至3次;6至14岁每次8克,一日2至3次。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病。
如果用中成药治疗2至3天症状不减或反而加重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感冒药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药:如乙酞氨基酚、乙酞水杨酸、双氯酚酸钠、布洛芬,有退热、镇痛作用。
2.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可对抗组胺,减轻微血管扩张和降低毛细管通透性,缓解流涕、流泪、打喷嚏、咽部发痒等。
家庭常备治疗感冒发烧的中成药(2024年).docx
![家庭常备治疗感冒发烧的中成药(2024年).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e663d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b.png)
家庭常备治疗感冒发烧的中成药入冬以来,流感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人中招,甚至多种病毒合并感染,发热体温高、全身症状重,每天翻开手机朋友圈,就能看到这场“势力范围”波及全国的流感的踪迹。
如何预防或发热时该如何应对,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H大的挑战。
我院开启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接力,提高公众寒冷天气应对和呼吸系统疾病等中医药防治知识普及力度。
中国传统中医中药针对外感病有很多中成药可供选择,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可家中常备的中成药及其适应症,以供参考,这些中成药都是参考了2000多年前汉代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头的经方,配伍严谨,疗效确切.1、桂枝颗粒出自经方第一方桂枝汤原方,用于外感表虚证,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发热以低烧为主,发热时有汗出者可以使用,对无汗者无效,平时预防感冒也可以服用,能起到调和营卫、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2、小柴胡颗粒这个中成药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很多人家中都有,不舒服时都会喝小柴胡,似乎成了万能药,但是这个药也是有适应症的,有四大主症:感觉一阵寒乂一阵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这四大主症,只要见其中一个,就大概率可以服用,尤其是发热期。
3、葛根汤颗粒为葛根汤原方,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典型症状是发热无汗、恶风恶寒、头痛、脖子痛、腰背痛,因发汗力量较强,发热时有汗者禁用。
4、小青龙颗粒为小青龙汤原方,用于外感风寒束表、内有水饮证,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喘流鼻涕,痰液及鼻涕多而清稀如水,舌苔白、舌面水滑。
因其为麻黄汤之变方,发汗力较强,平时易汗出或发热时汗出者慎用。
5、风寒感冒颗粒该药以葛根汤为基础方加上祛风解表、化痰止咳之中药,与葛根汤一样可以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如果伴随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可以选用该药。
6、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只用于小儿,为柴胡桂枝汤的变方,起到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作用,症见发热、微恶寒、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食欲差等,因发汗力较弱,常用于低烧儿童或高热后低热不退者,发高热者用之无效。
解表类中成药
![解表类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ac9c0b25bcd126fff7050b1f.png)
解表类中成药(一)感冒清热颗粒1. 药物组成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荆芥、防风、苏叶、白芷这些药物属发散风寒药;柴胡、葛根、薄荷属疏散风热药,柴胡和葛根虽属疏散风热药,但也可以用于风寒表证。
还有一些治疗里证的药物,如芦根、地丁、桔梗、杏仁等,这些药物一起达到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作用。
2.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流清涕,咳嗽,咽干。
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多出现头痛、发热、恶寒、身痛、流清涕、咳嗽、咽干的表现,中医辨证属外感风寒表证的范畴。
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见到上述证候者也可应用。
3. 临床应用感冒:外感风寒或内有郁热所致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4.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者不宜用。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二)双黄连合剂1. 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银花、连翘既可以治疗表证也可以治疗里证,黄芩治疗里证,三药合用能达到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目的。
2.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3. 临床应用感冒:因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鼻塞流黄浊涕、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双黄连和感冒清热颗粒,从现代医学来看,都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但是感冒清热颗粒从中医讲治疗风寒感冒,而双黄连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4.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服。
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三)银翘片1.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 ( 炒 ) 、桔梗、淡竹叶、甘草。
感冒频发季节,中成药需了解
![感冒频发季节,中成药需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889ed412e3f5727a5e962c8.png)
感冒频发季节,中成药需了解
1、辛温解表——九味羌活丸。
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等。
2、辛温解表——感冒清热颗粒。
主要用于风寒感冒,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3、辛凉解表——银翘解毒丸。
适用于风热感冒和多种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初期表症阶段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出不畅、鼻塞流浊涕,咽干口渴、咽喉疼痛红肿、咳嗽痰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者。
4、表里双解——防风通圣丸。
主治外感疾病,外寒内热,表里俱实,临床表现为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者,也可以用治风疹,湿疮等存在外寒内热病机者。
5、扶正解表——玉屏风颗粒。
既能益气固表,又能祛风散邪,既可用于脾肺气虚,气不固表所致的抵抗力低下,气虚自汗,反复感冒,尤其是小儿反复感冒的“易感儿”也可用于体虚感冒,周身困倦,气短汗出,鼻塞,咳嗽,脉弱者。
当归中医学堂摘自《家庭必备中成药使用手册》
摘自《2014年3月14日当归中医学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来袭!选对解表中成药
宝宝感冒了,宝爸宝妈不要着急,因为感冒可以激活细胞产生抗体,宝宝在与病菌的多次抗争中会让身体变得倍儿棒。
宝宝感冒,多属表证,常用解表药。
但家长朋友们,你们了解什么是解表药吗?解表药该如何选择和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解表药知识补习班
疑惑1.什么是解表药?
知识补习:
凡能散发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均叫做解表药。
疑惑2.表证如何发病?
知识补习:
风、寒、暑、湿、燥、火(外邪)等侵袭人体,每先从肌表而入,当邪在肌表的时候,便会产生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
疑惑3.如何治疗表证?
知识补习:
因解表一类药物具有辛散轻扬的特性,有发汗解肌的功能,能使病邪通过发汗而从肌表外解,这样便能控制疾病的转变,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
解表药不仅具有发散的通性,且因其性质有温热和寒凉的不同,在功用上又可分为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两大类。
发散风寒药适用于发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口不渴之风寒表证;发散风热药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目赤、口渴之风热表证。
故解表药的运用,与辨证表证的属寒、属热的性质实有重要的关系。
疑惑4.使用解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知识补习:
使用解表药必须注意以下3点:
1.凡属阳虚畏寒、阴虚发热以及素有自汗、盗汗、失血之患的宝宝,均须忌用。
若体弱气血不足者,因外感而必须使用时,须以扶正祛邪的方法,适当配合补养药,以免发生流弊。
2.解表药不能使用过量,中病(达到病位)即止。
若过量而发汗太多,则耗液伤津,可造成亡阳(过度伤阳)之变,如果这样就必须急用回阳敛汗等方法来挽救。
3.夏秋气候温暖,体表疏松,汗液易泄,故用量宜轻;秋冬气候寒凉,体表致密,汗液不易外泄,故用量宜重。
中成药的选择
家长面对以下常见的12剂解表药,尽管都是非处方用药(otc),到底应该给宝宝选择哪一种呢?这就需要您观察宝宝的症状,对症下药。
1.小儿至宝丸
规格:1.5g/丸。
主要成分:苏叶、藿香、薄荷等。
主治:祛风解表,化痰导滞。
用于伤风发热、流涕、咳嗽、痰多、腹痛夜啼、尿赤便结等。
用法用量:口服(丸),2次/日。
<1岁,每次1/2丸;1~6岁,每次1丸;7~14岁,每次1~2丸。
2.小儿清感灵
规格:0.23g/片。
主要成分:荆芥穗、苍术、白芷等。
主治:发汗解肌,清热透表。
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
咽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2次/日。
<1岁,每次1片;1~6岁,每次2片;7~14岁,每次3~4片。
3.感冒清热冲剂
规格:12g/袋。
主要成分:荆芥穗、防风、葛根等。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g),2次/日。
<1岁,每次3g;1~6岁,每次6g;7~14岁,每次12g。
4.小儿感冒冲剂
规格:12g/袋。
主要成分:藿香、板蓝根、连翘等。
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咳嗽有痰,肢体酸痛等症,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g),3次/日。
<1岁,每次3~6g;1~6岁,每次6~12g;7~14岁,每次12g。
5.小儿清咽冲剂
规格:6g/袋。
主要成分:连翘、蒲公英、薄荷等。
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音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g),2~3次/日。
<1岁,每次3g;1~6岁,每次6g;7~14岁,每次9~12g。
6.柴胡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柴胡等。
主治:解表退热,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
<1岁,每次3~5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 ml。
7.鼻渊舒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辛夷、苍耳子、黄芪等。
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排脓,止痛,通鼻窍。
用于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及感冒鼻塞。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7天为1个疗程。
<1岁,每次3~5 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 ml。
8.健儿清解液
规格:10ml/瓶。
主要成分:金银花、菊花、山楂等。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
<1岁,每次3~5 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20ml。
9.保济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广藿香、木香。
主治:治疗腹痛吐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消化不良、舟车眩晕、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口服(ml),3次/日。
<1岁,每次3~5 ml;1~6岁,每次5~10ml;7~14岁,每次10~20 ml。
10.感冒软胶囊
规格:0.45g/粒。
主要成分:麻黄、白芷、杏仁等。
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治疗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引起的头痛身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粒),2次/日。
<1岁,每次1/2~1粒;1~6岁,每次1~2粒;7~14岁,每次2~4粒。
11.馥感啉口服液
规格:10ml/支。
主要成分:鬼针草、野菊花、黄花、浙贝母。
主治: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止咳平喘。
用于小儿反复感冒所致发热、咳嗽、气喘及咽喉肿痛等症,亦适用于成人体虚感冒。
用法用量:口服(ml),3~4/日。
<1岁,每次5ml;&1岁,每次10ml。
12.疏清颗粒
规格:6g/袋。
主要成分:石膏、大青叶、桑叶、芦根、甘草。
主治:清热解表,宣泄肺胃。
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症。
用法用量:口服(g),3次/日。
<1岁,每次3~9g;1~6岁,每次12~24g;7~14岁,每次24~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