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 钢渣利用
钢铁冶金废物综合利用

钢铁冶金废物综合利用
钢铁冶金废物是指在钢铁冶金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废弃物料,包括矿渣、渣膛、钢渣、钢渣水泥、煤灰等。
这些废物料含有大量有价值的金属元素
和矿物质,如果能够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节约
资源、提高钢铁冶金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钢铁冶金废物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钢渣水泥制备:钢渣是指脱硫、脱磷、脱硅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硅等。
钢渣通过加热、冷却、磨碎等工艺
处理后可以用来制备水泥,提高水泥强度、耐久性和抗冻性。
2.基础建设用途:钢渣可以用作路基、填土、砌块等建筑材料,用来
修建道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
钢渣石英砂可以用来制备高强度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压性能。
3.冶金废渣回收:冶金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比如铁、镍、铬、锌等,通过熔炼、浸出、电解等技术可以将这些金属元素回收。
同时,冶
金废渣中还存在着一些有价值的精细矿石,比如红铁矿、白钨矿等,可以
通过选矿、浮选等工艺进行资源回收。
4.能源利用:钢铁冶金废物中的煤灰可以作为燃料进行能源利用,包
括发电、热能利用等。
同时,通过热解、燃烧等处理方法,可以将煤灰中
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燃料气体、液体燃料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钢铁冶金废物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实际应
用中,可以采取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比如固废焙烧、湿法浸出、固废熔
融等,以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研
发,提高综合利用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推动钢铁冶金废物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渣综合利用的方法

钢渣的综合利用钢渣是在转炉、电炉或精炼炉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由炉料杂质、造渣材料等熔化形成的以氧化物为主、有时还含有少量氟化物、硫化物及渣钢渣粒的冶炼废物,发生量约占钢铁企业固废总量的25%。
近年来,我国钢铁业发展迅猛,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2.4%,2010年1~9月已达4.75亿t计,由此产生近1亿t的钢渣。
钢渣中富含Ca、Si、Fe、Mg、A1等有价元素,蕴含大量热能,是一种宝贵的次生资源,而有效处理和利用钢渣,不仅有利于节能降耗和温室气体减排,还是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1钢渣的种类与来源冶金企业生产工艺的各异导致渣的种类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存在巨大差异。
鞍钢长流程生产工艺所产生的渣,大体上分为脱硫渣、转炉炼钢渣、连铸渣和精炼渣等:①脱硫渣。
转炉炼钢前进行铁水预处理,在脱硫站脱硫扒渣,炉渣碱度较高。
一般,因脱硫渣的硫过高而须脱硫处理,否则,其冶金用途不大。
②转炉钢渣。
鞍钢日产5000t左右的转炉钢渣,占钢厂渣总量的60%以上,是一种利用范围较广和使用价值最高的钢渣。
③连铸渣。
鞍钢采用全流程的连铸生产工艺,连铸过程中的保护渣成分在使用前后变化不大,理论上可循环使用。
但现实中因连铸保护渣随二冷水流走并与其它杂质混杂,且含较多难以回收的氟,故大部分堆放在渣场,目前利用率偏低,其应用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④精炼渣。
鞍钢采用炉外精炼等措施冶炼高纯净度的钢水,精炼过程产生大量副渣,其除含高碱度的碱性氧化物外,还有非常高的三氧化二铝和非常低的金属铁量,适合制造水泥和耐火材料。
同时,国外已开展对精炼渣深人利用的研究,如日本己对LF炉的顶渣利用课题立项,开展了热渣循环利用的研究。
2钢渣的基本物性2.1钢渣的物理性质钢渣呈黑色,外观像结块的水泥熟料,其中夹带部分铁粒,硬度大,密度为1700~2000kg/m3。
钢渣组成来源于铁水与废钢中所含铝硅锰等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金属料带入的泥砂;加入的造渣剂,如石灰、萤石等;作氧化剂或冷却剂使用的铁矿石、烧结矿、氧化铁皮等;被侵蚀的炉衬材料和炉材料;脱氧用合金的脱氧产物和熔渣的脱硫产物等。
认真实施适合我国钢铁工业需要的废钢铁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中国近十年,钢产量急剧上升,废钢铁产生量跟不上钢铁发展的速度,“十五”、“十一五”尽管我国钢铁积蓄量迅速上升,但是主要靠的是钢铁产量和折旧周期较长的建筑、工程用材,需10—50年的周期才能产生折旧废钢,因此社会废钢消费用钢材折旧期相对短,估计“十二五”末期,钢铁积蓄量接近百亿吨,废钢的产生量每年将接近2亿吨,钢产量达到8亿吨左右的峰值,废钢单耗会转降为升。“十二五”末,应是废钢单耗转降为升转折点,开始走上废钢比例逐年上升,废钢资源增长速度超过钢产量增长速度,迎来废钢铁高效利用的新阶段。
(2)认真贯彻国标,强化市场准入。今年,协会正在配合相关政府部门,会同有关企业制定《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准入条件》。为促使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建设顺利开展,必须淘汰落后,规范行业准则,设立门槛,提升行业水平。按行业准入标准建设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要具备一定规模,达到环保要求,按国标加工废钢铁产品,并与用户公平交易,规范运作。改善市场环境,遏制社会上的“游击队”的不合理竞争,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体系的整体正常运行。
我国长期形成的再生行业无序市场,需要自身的努力、行业的监督协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此建议:
(1)行业自律、自强;企业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废钢铁行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要与国家的总体规划相匹配,废钢铁回收体系建设必须与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做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企业要建立生产流程;严肃统计工作,把各项数据纳入废钢铁行业的统计报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提升行业水平。
(3)鼓励钢铁企业完善场内废钢铁的循环体系建设。废钢铁的回收体系——加工配送体系——钢厂内循环利用体系的形成和有机的连接,将有效利用废钢铁资源,缩短产业链,降本增效,应是“十二五”期间废钢铁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工作。
钢渣的利用

钢渣的利用钢渣二次利用最好的途径是用作高炉、转炉原料,在钢铁厂内循环使用。
此外,钢渣还可用于道路工程、建材原料、钢渣肥料及填坑造地等。
1、钢渣用于冶金原料1)钢渣用作烧结材料宝钢、济钢、鞍钢等公司的实践表明:烧结矿中配加钢渣代替熔剂,不仅可回收利用钢渣中残钢、FeO、CaO、MgO、MnO等有价成分,还可用作烧结矿的增强剂。
烧结矿中适量配人钢渣后,可显著改善烧结矿的质量,使转鼓指数和结块率提高,风化率降低,成品率增加。
此外,由于钢渣中Fe和FeO的氧化放热,节省了烧结矿中钙、镁碳酸盐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使烧结矿燃料消耗降低。
高炉使用配入钢渣的烧结矿,由于烧结矿强度高,粒度组成改善,尽管铁品位略有降低,渣量略有增加,但高炉操作顺行,对其产量提高、焦比降低很有利。
烧结中配加钢渣应注意磷的富集问题。
按照宝钢的统计数据,烧结矿中钢渣配人量增加10kg/t,烧结矿的磷含量将增加约0.0038%,而相应铁水中磷含量将增加0.0076%。
比较可行的措施是控制烧结矿中钢渣的配入比例,另外可以在生产中有针对性地停配钢渣一个时期,待磷降下来后在恢复配料。
2)钢渣用作高炉熔剂钢渣直接返回高炉作熔剂的主要优点是利用渣中CaO代替石灰石,节约了熔剂消耗,但由于目前高炉大都使用高碱度烧结矿,基本上不加石灰石,所以钢渣返回高炉的用量受到限制。
但对于烧结能力不足的高炉,用钢渣作高炉熔剂的价值仍很大。
此外,钢渣中较高的铁含量可代替部分铁矿石;钢渣中的MgO可置换部分白云石,增加炉渣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钢渣中的MnO可回收进入铁水。
3)钢渣用作炼钢返回渣料钢渣返回转炉冶炼能提高炉龄、促进化渣、缩短冶炼时间,又可降低副原料消耗,并减少转炉总的渣量。
日本住友金属和歌山厂在160吨转炉采用返回转炉渣和白云石做造渣剂。
钢渣粒度为15~50 mm。
在吹炼开始3 min内全部加入,吨钢加入量20 kg到130 kg。
为防止渣量过大而引起喷溅,采用低枪位操作。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当前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中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
由于电石渣综合利用情况较好,利用率接近100%,故本规划不再涉及电石渣。
一、现状和形势(一)现状“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通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加,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利润均得到较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扩大。
各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综合利用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尾矿、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的综合利用率快速增长,冶炼渣和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始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
“十一五”期末,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1亿吨,比“十五”期末增长5.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40%,比“十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15,000家,产值达到3,000亿元,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
浅谈钢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21 第 期 0 年 4 1
缸 ; . 夏 量 ;
钍
21 4 0年 月 1
准 。在水样p为 l5 .,A (I含量 1 gL 0 H _~90 sI) I 0m/ ̄20 m/ 时,按A 与钢渣 质量 比为1200 gL s / 0投加钢渣 ,A 的去 s
除率可达9 % 8 以上 。 … 13 利用钢渣处理有机废水 .
按C/ r钢渣 重量 比为13投 加钢渣 进行处理 ,C 去除率 可 /0 r i9%  ̄ 9 以上 。 杨慧芬 , 的研 究表 明, 等 由粒度小于05 m . 、 m 用量 10gL 0 / 的钢渣直接处 理含C (I的模拟酸 性 电镀废 rV)
水 ,经 1 i 处理后 废水C ( 浓度 由2 0 m / 降至低 0mn r Ⅵ) 0 gL
表 面粗糙 、稳定 眭好 、不滑移 、磨损率小 ( 均小于2% 、 5) 耐 蚀、与沥青 结合 牢 固,不会 膨胀等优 良性 能, 因而广 泛 用于铁路 、公路 、工程 回填 、修筑堤坝 、填海 造地等 工 程方面 。钢渣碎 石作公路路基 ,道路 的渗 水、排水性 能 良好 ,对保证 道路质量和 消纳钢渣具有 重要意义 。钢 渣 碎石作沥青 混凝土路面 ,既耐磨 ,又 防滑 。钢渣作铁 路 道渣 ,除 了上述 优点外 ,还 具有导 电小,不会干扰铁 路 系统 的电信 工作 ,路床 不生杂草 ,干净稳 定 ,不 易被 洪 水冲刷 ,不会 因铁路使用过程 的横撞力 而滑移等优点 。 3 2 钢渣在水泥领域的应 用 . 高碱度钢渣含有大量CS 等活性物质 ,有很好 的 。,cs
用量约2 2 k ,节 省石 灰石用 量6 0 k 。钢 渣 中含有 7 g 6 g
水硬性,把它与一定量的高炉水渣、烧石膏、煅水泥熟 料 及少量激 发剂 配合球磨 ,可生产钢渣矿渣 水泥 。钢渣 水 泥可配入 20 J0 号 混凝土 ,不仅 可用于 民用建筑 0 号 ̄ 4 0 的梁、板 、楼梯 、砌块等 ,且可用 于工业 建筑的 设备基 础 、 吊车梁 、屋面板等 。钢渣 水泥具有微 膨胀性 能和抗 渗 透性 能,广泛 应用在 防水混凝土工程 。周佳 ,等使 用 以钢渣 碎石和钢渣 砂代替传 统混凝土所使用 的天然砂石 为混凝土骨料 ,并 以由粉 煤灰等工业废渣 制备胶凝材料 代 替传统水 泥,生产建筑 路面混凝土 ,经 济效益可佳 , 用 于一段 路面的修筑 时,发现路面状况 良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2.10•【文号】发改环资[2011]2919号•【施行日期】2011.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发展规划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9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部门: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深入推进“十二五”时期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领域以及政策措施,同时提出了在工业、建筑业和农林业等领域选择产生堆存量大、资源化利用潜力大、环境影响广泛的固体废物编制实施方案。
现将两份文件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一、《“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附件一“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要求,特提出“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一、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919号)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9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8459c0c289eb172ded63b77d.png)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9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部门: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深入推进“十二五”时期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领域以及政策措施,同时提出了在工业、建筑业和农林业等领域选择产生堆存量大、资源化利用潜力大、环境影响广泛的固体废物编制实施方案。
现将两份文件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一、《“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主题词:综合利用方案通知附件一:“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要求,特提出“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一、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的品种得到了综合开发,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35%和40%,煤层伴生的油母页岩、高岭土等矿产进入大规模利用阶段。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超额完成规划目标9 个百分点。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当前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中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
由于电石渣综合利用情况较好,利用率接近100%,故本规划不再涉及电石渣。
一、现状和形势(一)现状“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通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加,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利润均得到较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扩大。
各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综合利用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尾矿、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的综合利用率快速增长,冶炼渣和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始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
“十一五”期末,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1亿吨,比“十五”期末增长5.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40%,比“十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15,000家,产值达到3,000亿元,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
80、钢渣有哪些利用途径

钢渣有哪些利用途径
钢渣的利用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用于冶金原料。
烧结矿中配入5%~15%粒度小于8mm的钢渣代替熔剂,不仅可回收利用渣中钢粒、氧化铁(Fe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锰(MnO)、稀有元素(V、Nb……)等有益成分,而且可作为烧结矿的“增强剂”,显著地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和产量;钢渣代替石灰石作为高炉或化铁炉的熔剂,即可利用渣中有益成分,节省熔剂(石灰石、白云石、萤石)消耗,又可改善高炉渣或化铁炉渣的流动性,增加铁的产量;转炉炼钢时,每吨钢使用高碱度的返回钢渣25kg左右,并配合使用白云石,可以使炼钢成渣早,减少初期渣对炉衬的侵蚀,有利于提高炉龄,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此外还可以富集和提取渣中稀有元素。
(2)用于建筑材料。
钢渣在铁路、公路、路基、工程回填、修筑堤坝、填海造地等工程中使用,国内外均有相当广阔的实践,钢渣的性能好、强度高、自然级配好,是良好的建筑石材;钢渣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类似,具有水硬胶凝性,因此可以作为无熟料或少熟料水泥的原料,也可作为水泥熟料的配料。
(3)钢渣用于农业。
钢渣是一种以钙、硅为主含多种养分的、具有速效又有后劲的复合矿物质肥料。
除硅、钙外,钢渣中尚含有微量的锌、锰、铁、铜等元素,对作物生长起—定促进作用。
有些钢渣含磷较高,可生产钙镁磷肥和钢渣磷肥。
冶金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冶金渣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机遇难得“十一五”期间,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渣的产生量随之大幅增加。
钢铁渣实现“零排放”,成为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包括冶金固废在内的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
“十二五”开局,我国冶金渣利用现状如何?截至2010年,我国钢渣、铁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21%和76%。
在10月21日~22日召开的全国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冶金渣开发利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提出,我国钢铁渣综合利用率仍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十二五”期间,钢渣、铁渣利用率应分别提高至60%、80%。
这也意味着该产业仍大有可为。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副处长雷文指出,实现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二五”期间,包括冶金渣在内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为冶金渣的综合利用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氛围。
二是从技术上,经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懈努力,冶金渣利用技术取得很大突破。
从原来的不能利用,到现在探索出可以实现很好利用的途径,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是从企业自身来说,已经看到开展冶金渣综合利用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企业认识得到提高,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这个转变有利于企业加快开展冶金渣的综合利用。
据悉,为了推进包括冶金渣在内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实现综合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织制定《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冶金渣综合利用的目标、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通过规划实施,大力推进我国冶金渣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冶金渣“零排放”。
钢渣的综合利用

钢渣的综合利用作者:王新蕊闫鑫博王晓东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钢铁厂废弃物的减少和回收利用,对极速发展的钢铁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钢铁废弃物中钢渣的主要资源化。
关键词:钢渣;资源化“十二五”期间,伴随着生铁、粗钢产量的增长,我国钢渣等大宗固体废物也呈现增长态势。
据测算,我国钢渣由2010年0.89亿吨增长至1.04亿吨,年均增长3.2%。
自2013年以来,受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增速放缓影响,我国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进入峰值区的特征明显,“十三五”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将呈双下降走势,钢渣产生量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呈波动缓降趋势。
1 钢渣资源化利用1.1 冶金原料1.1.1 烧结矿溶剂钢渣作烧结矿溶剂时,在减少石灰使用量的同时,又回收利用了钢渣中的铁、锰、镁、钙、稀有金属等元素成分,还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1.1.2 转炉炼钢溶剂作为转炉炼钢熔剂时,既可以提高转炉使用年限,又可以通过缩短炼钢的时间来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1.1.3 化铁炉溶剂作为化铁炉的烧结溶剂或高炉的烧结溶剂时,既可以使高炉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变得更好,又可以将钢渣中的有用成分进行进一步利用。
1.2 建筑材料1.2.1 制砖及路侧缘石制砖及筑路也是钢渣的应用途径,钢渣可以作为道路基层、垫层和面层。
钢渣表面粗糙,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及一定的抗压性和持久性,其颗粒形状、硬度都能满足作为道路材料的要求。
经碾压后,基层中的缝隙会被大量的膨胀物填充,从而变得更加结实。
此外,钢渣经过化学反应会产生一种胶体性质是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胶结松散的钢渣,从而形成一层半刚性的基层。
经实践证明,用钢渣铺制的路面平整且没有裂纹,跟其它物质铺制的道路并无差别。
用钢渣铺路成本低并且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在欧美国家,铺筑道路所使用的钢渣量约占总量的60%。
钢铁企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钢铁企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趋势解析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废旧物资再生利用是人类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
文章讨论了眼下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冶金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分析了钢铁固废综合利用在市场上的价值。
有效的提高了钢铁固废综合的利用率,以及整个钢铁企业固废利用的经济效益。
标签:钢铁固废综合利用发展趋势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冶金固体废弃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一般全流程钢铁企业吨钢产生固废约0.6吨。
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7.165亿吨,年产生固废约4.3亿吨,这部分固废如不能有效利用,不仅会增加社会环境负荷,同时也会造成钢铁企业的资源流失。
目前宝钢约25%左右的工业固废在公司内部循环利用,其余固废都流入社会。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在40%左右,主要大宗固废物的利用途径和水平有待提高,目标到十二五末总体水平达到50%以上,目前在大宗固废中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的利用率超过40%。
1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趋势1.1建设规模化、集中化的固废综合利用园区早期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低,资源以销售为主,加工点分散,物流不合理,随着技术进步、市场化程度提高以及综合利用产业自身的关联度提高,特别是建材产品相互关联度提高,固废就地、集中加工、布置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污染、降低投资;建设统一规划的综合利用示范园区成为一种趋势,可利用主业的能源介质和公辅设施的富余能力,降低加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国家“十二五”期间目标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培育和扶持百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地)和百家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体水平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开发利用新途径、新工艺,培育新市场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在40%左右,主要大宗固废物的利用途径和水平有待提高,目标到十二五末总体水平达到50%以上,目前在大宗固废中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的利用率超过40%,利用方向、产品技术和市场化应用体系比较成熟,其它四种大宗固废物的综合利用有待突破与发展。
“十二五”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有瓶颈更有前景

“十二五”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有瓶颈更有前景作者:杨靖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3期去年9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旨在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
公告明确表明,各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废钢铁加工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核准管理、信贷融资、安全监管等工作中应以此准入条件为依据。
在之前的8月份,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和中科院等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废物资源化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废有色金属、机电产品再制造、电子废弃物、废旧高分子材料等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和污泥等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在废物资源化领域科技发展应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预期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将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撑计划、863)立项的重要依据。
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表明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已在产业层面得以深入推进,这是对固废利用“十二五”规划的积极回应。
确立十大重点工程可吸引千亿投资根据《规划》,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
由此,“十二五”期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总产值也将从1万多亿元提高到2万多亿元。
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年产值将达5000亿元。
在“十二五”期间,将构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建设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从而构建新型循环经济。
《规划》的制定不仅能给拟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城市和园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将使工业固废利用的主体园区和企业在发展中获得较大的政府扶持。
一份来自于赛迪投资顾问循环经济政策性融资研究报告的资料表明,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1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1.5万家,产值达到3000亿元。
“十二五”钢铁工业余热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黄导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黄导:“十二五”钢铁工业余热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据国际钢协WSA统计数字,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约为14.14亿吨,同比增长15.0%。
中国约占全球钢铁产量45%(2009年约占47%),比重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领先位置。
钢铁产量的增加势必会促使钢铁余热能源的增长。
由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兼节能环保处处长黄导在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1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上引出了他对“十二五”钢铁工业余热发电高效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在报告中,黄导分析了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原料约束(主要指铁矿石,煤炭等);能源约束;水资源制约;环境压力(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碳减排);运输能力制约;国家经济环境的影响等。
对环境问题的充分重视和各种节能减排的政策出台,以及各国对于中国能源环境问题的逐步重视,使得中国钢铁工业这样的高耗能工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原谅价格上涨,出口受限等因素也使中国钢铁工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依靠节能减排技术,实现钢铁绿色工业知道便是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市场上能继续获得一席之地的出路,钢铁余热能源利用的亟待解决。
从60年代的直接排放,到70年代的稀释排放,80年代的末端处理,90年代的清洁生产,21世纪的循环经济,我们不难看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将会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必由之路。
“十一五”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效果显着黄导指出,在“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效果显着:综合能耗明显降低。
与2005年相比,重点统计钢铁企业2010年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预计由694千克标煤降至607千克标煤,实现节能总量约4611万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由6.78吨降至5.21吨,下降23.16%,有力保证了国家“十一五”提出的GDP能耗下降20%目标的实现。
钢铁生产主要工序能耗稳步下降。
与2005年相比,2009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焦化工序能耗由139.64千克标煤/吨焦降至121.48千克标煤/吨焦,烧结工序能耗由60.13千克标煤/吨矿降至55.47千克标煤/吨矿,炼铁工序能耗由445.71千克标煤/吨降至417.02千克标煤/吨铁,转炉工序能耗由18.65千克标煤/吨钢降至4.84千克标煤/吨钢,电炉工序能耗由96.93千克标煤/吨钢降至75.99千克标煤/吨钢。
十二五”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灶燥蚤 贼葬扎蚤悦灶澡造悦泽皂藻怎燥蚤葬糟砸蚤藻澡责泽哉增藻则灶贼藻则蚤泽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荫 行业动态
十二五冶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野十二五冶期间是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尧淘汰落后尧优 化布局尧节能减排的任务繁重遥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 源头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袁也是缓解钢铁工业 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尧能源短缺的客观需要遥因此袁按 照循环经济理念袁建设资源节约型尧环境友好型的 钢铁工业袁是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必 然选择遥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袁如冶金渣显热回收尧冶金副产 煤气制取清洁能源尧氢冶金工艺尧二氧化碳的收集 利用与储存等遥 如果以上节能减排技术均得到采 用袁与 2005 年相比袁预计到野十二五冶末期将节能 3 384 万吨标煤袁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52.1 万吨袁减少 烟粉尘排放 22.1 万吨遥
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遥 根据预测袁2015 年基 于产量 7.5 亿吨的水平进行计算袁若保证吨钢添加 废钢 170 千克需要废钢 12 750 万吨曰 如果考虑落 后产能被淘汰且并不被先进产能替换袁2015 年的 产量达到 65 755 万吨袁 保证吨钢添加废钢 170 千 克需要废钢 11 178 万吨袁需要在当前 8 500 万吨的 基础上增加废钢回收量 3 324 万吨遥
技术进步遥 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达到 40%~60%遥 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应从以下 3 个层面 进行推进院第一袁普及和推广现有成熟的节能技术袁 如干熄焦尧高炉炉顶余压发电尧转炉煤气回收尧蓄热 式轧钢加热炉尧铸坯热装热送等曰并着重对已有的 节能技术的使用效果进行改进遥 第二袁开发一批关 键节能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袁如烧结余热发电尧焦化 煤调湿尧转炉低压饱和蒸汽发电等遥第三袁节能前沿
废旧钢材回收利用方案

废旧钢材环保回收利用项目第一章计划摘要1.1公司概况1.1.1项目名称与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废旧钢材环保回收利用项目企业名称:杭州唐飞废旧钢材环保回收利用有限公司1.1.2项目性质贸易型。
是资源再利用环保与盈利并存的项目。
1.1.3经营范围及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废旧冷轧、热轧、镀锌、头尾卷(板)、其他边角料以及废钢的回收、加工和销售。
经营规模:本项目计划年加工废旧钢材2000吨。
项目投资:人民币25万注册资金:人民币30万正常年销售收入:800万元利润总额:94万投资回收期:2年计划用工:本项目计划员工6名1.2本项目创业优势1.2.1政府政策支持优势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搭建了许多平台,如工商注册资金允许分期到位,免收注册验资费用;经税务部门批准,可以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人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网站在员工招聘和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人事档案管理(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免2年费用;社保参保单位有单独渠道。
对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赛伯乐杯等)获奖团队,除有几千至几万元奖金外,在获奖项目大赛结束一年内,在杭州注册公司的可以无偿资助资金10-20万元;高新技术项目可以进入孵化期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建园资助;优先安排大学生创业公寓;给予房租补贴及会展补贴等等。
1.2.2学校对本项目支持的优势在创业环境方面,学校为本项目创业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创业环境,提供学校创业园场地。
在创业教育方面,学校不仅举办创业讲座和设立专门的创业课程,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学校和社会上的创业组织之间的联系。
在创业指导方面,学校还提供创业指导老师;在大学生创业资金方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获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1.2.3项目本身优势废旧钢材环保回收处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实行清洁化生产,走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减少废旧钢材淘汰处置产生环境压力,从资源消耗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化害为利作出贡献,为全国废旧钢材的回收利用探索路子和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冶金渣深度开发利用进入“十二五”规划

冶金渣深度开发利用进入“十二五”规划
方雪萍
【期刊名称】《资源再生》
【年(卷),期】2010()8
【摘要】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伴随着钢铁制造要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炼铁工序
产生的铁渣、炼钢工序产生的钢渣以及轧钢工序产生的氧化铁渣,各除尘系统产生的冶金尘泥等冶金固废,在业内统称为冶金渣。
国家发改委正在制订的各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冶金渣是其中一项。
冶金渣的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和高附值产品研制,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冶金渣;开发利用;规划;钢铁制造;炼铁工序;氧化铁渣;国家发改委;冶炼过程
【作者】方雪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
【相关文献】
1.冶金渣开发利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J],
2.“2013冶金渣开发利用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经验交流会”在鞍山鞍钢东山宾馆举行 [J], ;
3.2013冶金渣开发利用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J], ;
4.关于审议通过“冶金渣开发利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决议 [J], ;
5.冶金渣开发利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冶金渣综合利用成钢厂的强手项目
---北京科大国泰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渣综合利用成为“十二五”后各钢厂纷纷改革的一重要项目。
“十一五”期间,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渣的产生量随之大幅增加。
钢铁渣实现“零排放”,成为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包括冶金固废在内的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
“十二五”开局,我国冶金渣利用现状如何?
截至2010年,我国钢渣、铁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21%和76%。
在10月21日~22日召开的全国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冶金渣开发利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提出,我国钢铁渣综合利用率仍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十二五”期间,钢渣、铁渣利用率应分别提高至60%、80%。
这也意味着该产业仍大有可为。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资源综合利用处副处长雷文指出,实现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二五”期间,包括冶金渣在内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
着力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为冶金渣的综合利用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氛围。
二是从技术上,经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懈努力,冶金渣利用技术取得很大突破。
从原来的不能利用,到现在探索出可以实现很好利用的途径,为“十二五”期间加快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是从企业自身来说,已经看到开展冶金渣综合利用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企业认识得到提高,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这个转变有利于企业加快开展冶金渣的综合利用。
据悉,为了推进包括冶金渣在内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实现综合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织制定《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冶金渣综合利用的目标、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通过规划实施,大力推进我国冶金渣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冶金渣“零排放”。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镇武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钢材价格走低,原燃料降价滞后,钢铁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和节能减排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废钢铁产业的循环应用,冶金渣的综合开发利用,起到了缓解企业压力和对钢铁生产重要的支撑作用。
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应属于新兴产业范畴,应该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政策扶持。
行业自身也应该抓紧产业升级和完善工艺改造,并积极推广和交流先进技术,组织重大技术项目攻关,促进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钢铁渣利用产业的科技进步。
2010年,我国共产生钢渣8147万吨,高炉渣约20067万吨。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制定的《“十二五”冶金渣产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末将冶金渣的平均利用
率从“十一五”的55%提高到73%以上,同时力争冶金渣真正实现“零排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牛京考也指出,从相关统计数据可看出,“十一五”期间全国冶金渣累计堆存量每年在减少,这是综合利用成果的显著体现。
但实现“十二五”末冶金渣利用率的大幅提高,还有一定难度,全行业任重道远。
钢铁企业在开展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中,可结合国家两批共10个钢铁循环经济试点的开展,加强科技支撑,加快建立指标体系,加强社会产业链的衔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究利用好相关政策,全面推进冶金渣的综合利用。
据了解,钢渣中一般含有10%左右的残钢。
经破碎、剥离、提纯等工艺,回收渣钢的铁品位可达85%~90%,直接返回炼钢;磁选粉的铁品位可达60%以上,直接返回烧结使用;尾渣铁品位小于2%,经工艺处理后制成矿渣粉、钢渣粉和钢铁渣复合粉等产品,用于混凝土掺合料,可等量取代水泥熟料的10%~40%配制混凝土。
如鞍钢钢铁渣年处理能力已达到500万吨,可生产精渣钢等十几种冶金渣利用产品,节约了大量的精品钢铁料资源,其中铁精粉的年产生量相当于1座采选厂的年产量。
矿渣开发公司作为鞍钢建设循环经济的重要基地之一,不断加大发展炉渣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力度,使企业步入科学发展的道路。
今年1月~9月份,该公司实现利润1.2亿元。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在此次会上提出,用钢铁渣替代水泥熟料是目前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以吨熟料排放二氧化碳0.9吨计算,2010年全国熟料产量为11.8亿吨,少用5%熟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310万吨。
据有关机
构调研,从2000年起,我国开始建成粒化高炉矿渣粉生产线,年产量只有120万吨。
2010年,全国已有100余条矿渣粉生产线,年产量约达6100万吨;钢渣粉生产线年产量约达400万吨;钢铁渣复合粉年产量约1100万吨。
然而,目前冶金渣综合利用工艺仍有一些技术难点须攻克。
从“十一五”以来,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对钢铁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探索和投资运营管理模式的尝试。
会上,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的冶金渣公司在交流中表示,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其发展前景广阔。
要充分发挥协会的平台作用,做到及时发掘好的工艺、技术,及时推广,促进钢铁渣综合利用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