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本原则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和运用档案管理知识和技术来组织、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学科。
它是信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档案管理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技术手段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管理学的定义档案管理学是指研究和运用档案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来组织、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学问。
它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
档案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以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以组织、保管和利用档案为核心内容,以档案的获取、整理、编制以及利用为重要任务,旨在为社会提供帮助,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档案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档案管理学起源于远古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在古代,人们将重要的文献记载于竹简、木牍等载体上,通过手工整理和保管来维护档案。
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推广,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发展。
到了现代,档案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通过信息技术、电子媒体等手段,实现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三、档案管理学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学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和服务科学研究为出发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完整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保管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一致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档案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保密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保守档案的机密性,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4. 可访问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便于检索和利用档案,确保档案的可访问性和可利用性。
四、档案管理学的技术手段档案管理学应用了许多技术手段来实现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其中主要包括:1. 档案数字化技术:通过扫描、OCR识别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形式,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
2. 数据库管理技术:通过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整理、存储和查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管理学七大基本原理
管理学七大基本原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的学科,其基本原理是指在管理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形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下面将介绍管理学七大基本原理。
一、目标原理目标原理是指在管理中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个原理强调了管理者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才能有效地引导组织向着预期目标前进。
二、分工协作原理分工协作原理是指在组织中应当根据员工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并通过有效的协作来达到高效率。
这个原理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协同配合对于组织成功至关重要。
三、权责相统一原理权责相统一原理是指在组织中,权力与责任必须相互匹配,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个原则强调了领导者必须承担更多责任,并且要有足够的能力去行使他们所拥有的权力。
四、逐级委托与分权原则逐级委托与分权原则是指在组织中,领导者应当将部分权力逐级委托给下属,并允许他们自主决策,从而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这个原则强调了领导者必须信任下属,并赋予他们适当的权力和自主性。
五、激励约束原理激励约束原理是指在组织中,通过激励机制来引导员工积极工作,并通过约束机制来防止员工违规行为。
这个原则强调了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同时也要有足够的控制措施。
六、信息反馈原理信息反馈原理是指在管理中,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反馈各种信息,以便于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案。
这个原则强调了管理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七、不断改进原理不断改进原理是指在管理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
这个原则强调了管理者必须有开放的心态和创新意识,才能推动组织不断进步和发展。
总之,以上七大基本原理是管理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管理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这些原则,才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
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管理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分不开的学科,作为一种管理艺术和管理科学,它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学科,同时也涉及到心理学、社交学等心理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已经成为了企业组织和政府机构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
然而,想要在管理学中取得成功,就需要遵循其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一、管理学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管理学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或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必须把目标设定为最重要的导向标志。
无论是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需要明确定义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表明管理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对象都是细致、全面、具体和系统的,这意味着管理学不仅关注业务方面的问题,而且涵盖了组织内部、员工个体、环境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因此企业管理必须是全面性的,注重各个方面的整体性。
3.灵活性原则管理学认为,任何信息和任何组织形式都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到适当应用。
因此,对企业的管理方法不应仅仅依据已有的管理框架、实践模式等,还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决策。
4.绩效原则绩效原则是管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其核心理念是能不能得到预期效果和能不能实现企业目标。
因此,管理学的工作必须从绩效层面考虑,明确制定实现业务目标的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标准,以达到卓越的绩效和成果。
二、实践方法1.战略规划法战略规划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实践方法之一。
战略规划主要是在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制定合适的企业目标和发展策略,制定长远的经营规划,使企业保持战略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2.人员激励法管理学认为,激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通过它使员工有更高效的工作表现,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员激励方式有多种,如奖励制度、晋升、荣誉、好听差异化员工待遇等。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员工特点和工作表现,采取不同方法,来实现有效的激励效果。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研究,管理学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原理。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原理。
1. 分工与协作:分工是将工作任务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通过协作将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分工与协作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它能够使团队成员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能力和价值。
2. 权责一致原则:即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在管理中,责任是权力使用的基础,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相应的权力,才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
权责一致原则能够使组织中的权力和责任做到相互匹配,避免责权不对等或责权分离的问题。
3. 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学强调合理利用和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
优化资源配置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组织的竞争力。
4.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它强调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引导行为,使组织和个人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目标管理需要明确目标的内容、时间、可行性等,以及对目标的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5. 激励与奖惩原则:管理学认为,激励与奖惩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和潜能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
而适当的奖惩措施能够调整员工
的行为,并对其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和反馈。
以上是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它们为管理者提供了在组织管理和领导中的指导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理,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什么是管理学原理
什么是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是指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旨在指导和规范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
其提供了关于如何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的指导性原则,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1. 统一指挥原则:组织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组织活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2. 分权原则:管理者应根据组织的规模和特点,将管理职权适当地下放,以便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3. 内外部协调原则:组织应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同时,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应保持紧密合作,实现工作的协同和高效。
4. 目标管理原则: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决策应该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确保整个组织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
5. 效益原则:组织应该追求最大化的效益,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高效的管理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6. 激励原则:组织应该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责任心,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7. 风险管理原则:组织应预见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应对,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8. 学习与创新原则:组织应鼓励学习和创新,不断提升组织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竞争。
9. 培养领导者原则:组织应注重培养和选拔具有领导才能的管理者,建立良好的领导体系,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变革。
10. 责任追究原则:组织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管理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领导的学科,它关注如何有效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内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管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 组织:组织是指由一定的资源、职能和关系所构成的协调系统,是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组织可以是政府机构、企业、学校等各种形式的单位,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协同工作。
2. 管理: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的活动和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一种智力活动,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
3. 领导:领导是指通过激发和引导他人的行为和动力,推动组织成员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是管理的核心,要求领导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4. 决策:决策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从多个可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决策是管理者常常面临的任务,合理的决策能够为组织带来利益和增长。
二、管理学的原则1. 分工与协作原则:根据人的特长和能力,将任务分工给不同的人员,并通过协作来实现组织目标。
分工与协作原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2. 权责一致原则:管理者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并保持权责的一致性。
只有权责一致,管理者才能更好地管理和领导组织成员。
3. 计划与控制原则:管理者应该制定明确的计划,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并通过监控和控制来确保计划的执行。
计划与控制原则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
4. 激励与奖惩原则:通过合理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激励与奖惩原则是管理者实现员工激励的重要手段。
5. 沟通与反馈原则:管理者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组织内部情况,并与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与反馈原则是管理者与下属、同事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全稿]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目标管理原则是对管理活动的科学总结,是从管理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
管理方法是管理原则的具体化和实践,管理学家曾经提出许多管理原则和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一般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本章内容一、系统原则二、人本原则三、效益原则四、能级原则五、弹性原则六、一般管理方法第一节系统原则一、系统的涵义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部分或要素组成,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系统的分类与特征(一)系统的分类1、系统的自然属性: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2、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系统的运动属性: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二)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
任何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2、相互依存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
3、层次性。
系统是分层次的。
4、开放性。
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
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原理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三、管理系统(一)管理系统的涵义管理系统是指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等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整体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3></a>.整体性2.构成的多样性3.结构上的层次性(二)管理系统的构成1.管理目标2.管理者3.管理对象4.管理环境5.管理方法四、系统原则的应用(一)具有全局观念具有全局观念,是充分发挥管理系统整体功能、系统原则的具体体现。
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计划。
计划是制定目标和决策的过程,它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计划,管理者可以确定组织的方向,制定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策略。
计划帮助管理者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准备,同时也帮助管理者确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一个有效的计划能够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进而达到组织的目标。
第二个原则是组织。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结构和系统。
通过组织,管理者可以将各项任务和责任分配给不同的个体和团队,确保组织中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组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使其能够和谐地运转。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促进信息的流通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组织的发展。
第三个原则是领导。
领导是指指导和激励员工,使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团队成员的能力,以及对组织的使命和愿景有深刻的理解和追求。
领导能力的有效发挥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它能够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最后一个原则是控制。
控制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控制,管理者可以确保组织在实施计划时按照预期的路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标。
控制过程包括设定绩效标准和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控制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一个有效的控制机制能够提供反馈信息,使管理者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组织的运作方式,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管理框架。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法约尔对管理学提出的十四项管理基本原则
法约尔对管理学提出了十四项管理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认为是管理学的基石和重要参考。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四项管理基本原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1. 分工原则分工原则是法约尔提出的第一项管理基本原则。
它强调的是在组织中进行分工,使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分工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劳动分工和生产效率的经济理论。
2. 权威和责任原则第二项管理基本原则是权威和责任原则。
它强调在组织中建立明确的权威和责任体系,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权力和责任范围,从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透明度。
3.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在组织中建立一致性的管理决策和执行标准。
它强调的是管理者应该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行为和思路,确保组织内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是在组织中强调的管理者的一致指挥权。
它强调的是在组织中管理者应该统一指挥,下属人员要服从上级指挥,确保组织中的指挥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5. 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原则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原则是强调在组织中个人利益要服从组织利益。
管理者要以整体利益为重,下属人员也应该服从组织利益,从而保持组织内部的和谐和稳定。
6. 抵御裙体原则抵御裙体原则是强调在组织中管理者应该避免出现裙体行为和思维。
组织中的管理者应该保持独立思考,避免跟随潮流,确保组织内部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7. 报告原则报告原则是强调在组织中要建立良好的报告制度。
管理者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下属要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确保组织内部的信息畅通和透明。
8. 等级原则等级原则是强调在组织中建立明确的等级制度。
管理者要依据等级体系行使权力,下属要遵守等级规定服从管理,确保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秩序。
9. 惩罚奖励原则惩罚奖励原则是强调在组织中进行惩罚和奖励。
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奖惩,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态度,提高组织的纪律性和执行力度。
10. 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是强调在组织中保持稳定和平衡。
管理学控制的基本原则
管理学控制的基本原则
管理学控制的基本原则:
1、控制应该与计划和组织相适应。
例如:对成本计划的控制信息主要是各部门、各单位甚至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2、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管理费用比预算高5%可能无关紧要,而产品合格率下降1%却可能出现产品严重滞销问题;
3、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例如,假设预算是根据一定的销售量制定的,那么,如果实际销售量远远高于或低于测量的销售量,原来的预算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时就要修改甚至重新制定预算,并根据新的预算制定合适的控制标准;
4、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
5、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将财务绩效控制与非财务绩效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6、控制工作应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及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的属性: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实现劳动过程所必须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
管理思想要点:顺道、重人、人和法治、守信预谋、利器、求实、节俭、对策。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①查理*阿克莱特科学管理实践;②亚当*斯密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③小瓦特和小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④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⑤罗伯特*欧文为人事管理的创始人;⑥查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⑧汤尼的收益分配制度和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管理理论的发展:①古典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②行为管理理论,梅奥及霍桑试验;③数量管理理论;④系统管理理论;⑤权变管理理论;⑥质量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管理论(提高单个工人生产率)内容: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付酬)制;⑤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贡献:①在管理中提倡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②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改善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局限:①对工人有错误的看法,假定其为“经济人”;②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③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管理的问题(关注操作过程和计划及现场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其他人的贡献:吉布尔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贡献;甘特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创造了“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现在常被用来编制进度计划,贡献之二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除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以记件方式发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只支付日工资。
护理管理学课件第4章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弹性原则
一、弹性原则的概念
是指管理应具有伸缩性,要求决策和处理问题时 留有余地,组织结构设计上应富有弹性。(弹性排班制)
二、弹性原则的表现形式 (一)整体弹性和局部弹性
整体弹性是指整体管理系统的可塑性或适应能力。 局部弹性是在一系列管理环节上保持可以调节的弹性, 尤其在重要的关键环节上要保持足够的余地。 整体弹性决定着局部弹性,而局部弹性又影响着整体 弹性。
(二)积极弹性和消极弹性
三、弹性原则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一)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弹性 (二)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增加护理管理的局部弹性 1、科学管理,解决护理人员上班人力不足 2、强调以人为本,弹性工作时间 综合使用8\10\12小时 等护理制度。 (三)管理者必须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
第三节
反馈原则Biblioteka 一、反馈原则的概念 (一)反馈的概念 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 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 到预定的目的。 (二)反馈原则的概念 是指在管理中,要随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并与管理目的 进行比较,当行动偏离目的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 的管理目的。
能级原则
所谓能级原则,就是做到按层次实行管理。在组 织工作中,不同的能级有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 神荣誉,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 其值、获其荣、惩其误。
二、能级分类 (一)组织机构职能分级 分为三级:第一层为决策层,是最高层次 第二层为管理层,下达管理指令 第三层为操作、执行层 (二)个人能力分级 人才的能级分为两种,一是综合能级,即一个 人综合的整体的智能等级;二是单项能级,即一个 人某一方面的智能等级。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目标管理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则。
一、明确性原则明确性是目标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明确性意味着目标必须具有明确、具体和清晰的特征,以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
只有当目标明确时,员工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可衡量性原则可衡量性是目标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可衡量性意味着目标必须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指标进行度量和评估。
只有当目标可以衡量时,管理者才能准确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可达性原则可达性是目标管理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可达性意味着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员工必须具备实现目标所需的能力和资源。
只有当目标是可达的时,员工才会有动力去努力实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是目标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相关性意味着目标必须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一致,以确保目标的实现能够对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
只有当目标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关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力和能力,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时限性原则时限性是目标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时限性意味着目标必须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以便于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只有当目标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时,员工才会更加紧迫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六、参与性原则参与性是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参与性意味着员工应该参与到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从而增强员工对目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只有当员工参与到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目标,并全力以赴地去实现。
七、反馈性原则反馈性是目标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反馈性意味着管理者应该及时向员工提供关于目标进展情况的反馈和评估。
只有当员工得到及时的反馈时,才能了解自己的进展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项基本原则 名词解释
四项基本原则名词解释
依据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套行为准则,指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它们也被称为管理学原理。
它包括一致性原则、经济原则、办事实效原则和正义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力求保持一贯性,比如说在每次决策上应该不受情绪的影响,要有一致的专业技能和态度,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待。
经济原则强调,管理者应该采取经济的方式进行管理,合理安排经费,避免浪费和资源的滥用,以免影响未来的发展。
办事实效原则要求管理者必须以有效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及时完成工作,严格按照正确的步调按时完成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正义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处理各种事务上能够正确客观的表现自己的价值观,不徇私情、不拖延、不袖手旁观,每个人的权利和机会一样,不受到性别、宗教、种族差别的影响。
只有全面遵守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管理科学的原则考虑到当前和长远的发展,使管理结果对所有人公平,且均衡发展。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当秉承一贯性、经济、实效、正义四项原则,从而为工作取得最佳成果。
管理学七大基本原理
管理学七大基本原理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许多基本原理和理论,这些原理在实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中的七大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
1. 分工原理分工原理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指的是将一项工作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由不同的人员分别负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通过分工,每个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避免了工作的重复和浪费,提高了整体效率。
2. 统一指挥原理统一指挥原理强调在组织中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负责协调和指导各项工作。
这样可以确保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避免冲突和混乱,提高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
3. 管理层级原理管理层级原理指的是组织中存在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每个管理者负责不同的管理范围和职责。
通过明确的管理层级关系,可以确保信息的传递和执行的顺畅,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4. 激励原理激励原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原理,指的是通过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激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晋升、表扬等。
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促进组织的发展。
5. 授权原理授权原理强调管理者应该合理地授权给下属,让他们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自主决策和行动。
通过授权,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自主性,激发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促进组织的快速发展。
6. 原则性管理原理原则性管理原理指的是管理者在处理问题和决策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管理者应该坚持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避免主观偏见和私人利益的干扰,确保决策的科学和有效。
7. 追求效益原理追求效益原理是管理学中的核心原则之一。
管理者应该以提高效益和实现组织目标为最终目标,不断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学七大基本原理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对于组织的管理和运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管理学概论》第四章课堂笔记
福师《管理学概论》第四章管理原则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理解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明白其中主要的观点和联系;掌握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知识,并能用于考核及平时的实际问题分析。
掌握属于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最高层次。
理解和掌握层次的内容为本课程主要考核的内容。
本章内容同学们要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学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等基本理论。
◆知识点解析一、管理的人本原则(一)人是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人本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并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管理的人本原则是管理学通过总结人类管理实践经验而提出的指导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代表了现代管理学和成功管理者的基本共识,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观念。
在管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依据对人的一定看法而提出来的,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大都可以归结为对人的理解不同。
例如,X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假设之上的,Y理论则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假设之上的,Z理论则试图超越人性“善”还是“恶”的问题。
再如,传统的管理理论往往把人当作手段来看待,认为人和机器等工具一样,无非是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而现代管理学则普遍地摒弃这种看法,把人看作是目的,认为人本身就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
所以,对于现代管理学来说,关于“人是手段”还是“人是目的”的争议,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首先,“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具体地说,关于“人是目的”的共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作为目的是一个客观目的,它不是由某人或某一组织确定下来的,而是由管理系统中全体成员的基本的和共同的利益决定的;其二,人作为目的又是一个普遍目的,它是一切活动的目的。
其次,“人是目的”的观点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
管理学的发展,以不自觉的形式趋近于真理,因而,对管理模式的最新设计有可能在极其有限的意义上反映人是目的的思想。
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
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是指由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詹金斯(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所提出的四个管理原则,即“科学管理、劳动分工、效益最大化和标准化”。
这四条原则代表了现代管理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当今的管理理念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学管理”原则是指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活动,使企业管理更加有效、更加精确。
詹金斯认为,管理者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对劳动生产率、效率、成本进行分析,以达到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因此,科学管理就是指在改进管理活动时,要采取严格的科学原则,根据客观实际,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改造企业的管理系统。
其次,“劳动分工”原则是指将管理活动中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任务。
詹金斯认为,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存在限度,但是一个集体却可以达到更高的效果,因此,劳动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此外,劳动分工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生产流程,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有效、更加紧凑。
第三,“效益最大化”原则是指在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詹金斯认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利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尽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目的。
最后,“标准化”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企业的管理活动,并将其纳入标准化体系,以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詹金斯认为,标准化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质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总之,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是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科学管理、劳动分工、效益最大化和标准化这四大原则,将有助于企业把握管理活动,确保企业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营,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你都应该多少懂些管理学的东西【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鸟笼逻辑】【责任分散效应】【帕金森定律】【晕轮效应】【霍桑效应】【习得性无助实验】【证人的记忆】【罗森塔尔效应】【虚假同感偏差】------------------------------------------------------------------------------------【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
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所以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他们选择的因素。
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在他们的公司理念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在你的统计中,对待100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100%的不满意。
”“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
”“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南京市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
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依靠自己来决定命运。
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就是: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青蛙现象】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启示之一是: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
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启示之二是: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启示之三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启示之四是: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鳄鱼法则】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
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目前已有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
但笔者认为鲶鱼效应的分析和应用远不止这些。
思考问题的视角不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
首先,如果鲶鱼本体代表领导者。
领导者即影响他人完成任务的个体或者集体,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机构是一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逐渐组织的经营有了起色,成本减下来了,臃肿的机构简化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占领市场、保有市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业务流程、工作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薪酬设计和考核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体现创新的利。
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适合组织发展的拖后腿人员。
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夫才是领导者),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员工队伍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对于在领导者领导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职工群体而言,如果领导者有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企业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其次,如果鲶鱼代表团队中一员。
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看,团队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员工对待团队中的鲶鱼,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
再次,如果鲶鱼代表让人来劲的工作内容。
现在在很多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设计依然成为流程改造的一大课题,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人们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
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Jobdesigning)上,那对组织的财务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把好动、充满激情的鲶鱼放到一潭死水的工作中呢?这又是一门棘手的学问,有人主张从横向和纵向扩大工作范围、深化工作内容,让员工们体验丰富的工作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让他们体现面对挑战性、来劲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有人主张运用轮岗的方式增长员工的才干,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笔者则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偏好,看那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员工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
从这个角度看,工作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
对于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是否要在工作中设置鲶鱼工作、在什么层次上设置鲶鱼工作,都将是一个组织的战略问题。
综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从业者,领导可能是鲶鱼,那么你的努力最好和组织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你也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你的同事也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你的下级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在激励下属成长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充充电,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下属吃掉的危险;你的工作中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最好能到上一层工作岗位上去搅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