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点线面设计
点线面课程设计
点线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进行几何图形的构造和性质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几何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直尺、圆规等工具准确绘制点、线、面,并对其进行标注。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与点、线、面相关的几何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几何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几何学的兴趣,激发探究几何问题的热情。
2. 学生养成严谨、细致、有条理的思考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几何学习,认识到几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对数学学科的价值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基础几何知识,是学生形成几何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几何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点的概念与性质:点的表示方法、点的顺序、点的位置关系。
2. 线的概念与性质:直线、射线、线段;线段的度量、直线的性质、垂直与平行的判定。
3. 面的概念与性质:平面图形的认识、面的表示方法、面的分类、面积的计算。
4. 点、线、面的关系: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关系及其应用。
5. 几何图形的构造:运用点、线、面知识构造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
6.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点、线、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如平面图形的拼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点的概念与性质第二课时:线的概念与性质第三课时:面的概念与性质第四课时:点、线、面的关系第五课时:几何图形的构造第六课时: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几何图形的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几何图形的构造”等章节相关联,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点、线、面知识,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大班点线面艺术实践案例
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大班点线面艺术实践案例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创意教学一直都是备受重视的一环。
而在大班阶段,点线面则是重要的美术概念之一。
那么,在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中,如何通过点线面艺术实践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一、点线面艺术概念介绍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在美术创意教学中,点线面是基本的艺术元素。
点是最小的平面图案,线是由点连结而成的,面则是由线构成的。
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和运用,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
2. 点线面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大班阶段,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因此引入点线面的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艺术元素,提升他们的创意表现能力。
二、点线面艺术实践案例在进行点线面艺术实践时,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点的艺术创作通过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圆点、方点、三角点等不同形状的贴纸或者颜料,引导他们运用点的元素进行创作。
可以让幼儿制作点彩虹、点花朵、点秋天等作品,丰富他们的视觉感受和表现力。
2. 线的艺术创作在线的艺术创作中,可以让幼儿运用不同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折线等,进行创作。
可以让幼儿通过涂鸦、拼贴等方式来表现线的形态和运用,激发他们的艺术创意。
3. 面的艺术创作面的艺术创作可以让幼儿通过涂鸦、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让他们在探索形状、色彩、空间等方面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三、点线面艺术实践的意义和启示通过点线面艺术实践,可以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创意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并且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点线面的艺术实践中,幼儿可以从简单的点、线、面开始,逐步理解和运用这些艺术元素,并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生活和事物的感悟与体验。
点线面艺术实践是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帮助幼儿在艺术中感受快乐、展现自我,培养综合艺术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学案例《点线面》分享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学案例《点线面》共享一、主题介绍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创意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点线面》是美术教学中常见的主题,通过该主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点线面的涵义在美术教学中,《点线面》是指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它们是构成图像的最基本的要素。
点线面所传达的不仅是形式,更是情感、思想和艺术家的个性表达。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点线面的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促进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知。
三、《点线面》教学案例共享1. 点的构成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感知点的存在。
可以组织幼儿到操场上寻找点的踪迹,或者观察树叶、花朵、昆虫等微小的物体,引导幼儿认识点的形态和存在方式。
之后,可以让幼儿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具有点元素的艺术作品,如印章画、泡泡画等。
2. 线的表现线是连接点的基本要素,它可以表现出形状的延展、节奏和韵律。
在教学中,可以让幼儿通过线条的勾勒和表现,创作出具有线条感的艺术作品。
可以让幼儿用线条勾勒自然景观,或者利用线条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面的塑造面是点和线的组合,它是构成图像和空间的基本要素。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拼贴、涂抹、拓印等方式,将点线组合成面,创作出具有形态感和层次感的艺术作品。
在创作中,可以让幼儿感受面的轻重缓急,体会色彩对面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点线面》主题的创意教学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潜在的艺术价值。
希望未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创意教学的落地和实施,为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支持。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美术教育者,我认为《点线面》主题教学是一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形式。
通过该主题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引导幼儿对美的理解和表达。
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点线面-苏少版
教学设计:点线面(二年级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创意绘画。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
2. 点、线、面的运用和组合。
3. 创意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创意绘画。
2. 难点:让学生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画面效果,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绘画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点、线、面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点、线、面的兴趣。
2. 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些点、线、面的组合,向学生讲解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并演示如何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意绘画。
3. 示范:选择一些学生的作品,展示他们的创意绘画,并解释他们是如何运用点、线、面来创造出独特的画面效果的。
4. 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创意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5. 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经验。
板书设计:1. 点线面2. 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
3. 点、线、面的运用和组合。
4. 创意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再进行一次创意绘画,并将作品展示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欣赏和评价。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点、线、面为主题,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创意绘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创造力。
但也有一些学生对点、线、面的运用和组合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案《点线面》一、概述在幼儿园教学中,美术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而《点线面》作为一种美术教学的创意教案,其灵活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为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本文将针对《点线面》这一教案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旨在指导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教案进行幼儿美术教学。
二、对《点线面》教案的全面评估1. 对幼儿的启发和激发《点线面》教案通过简单的元素,如点、线、面,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点、线、面的存在,并通过亲身实践,让幼儿从简单的元素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表现欲。
2. 创意教学的设计和呈现《点线面》教案的设计非常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拼贴等形式进行呈现。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点、线、面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构图能力。
3. 对幼儿的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培养通过《点线面》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逐渐认识到点、线、面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事物形态和结构的认知能力。
在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中,幼儿还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培养其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在美术领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对《点线面》教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点线面》教案作为一种创意教案,其设计和内容的丰富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实践和表现,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
与此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教案激发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能力,将其灵活运用于美术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点线面》教案作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一种创意教案,其设计和内容的丰富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
小学手工艺术五年级点线面应用创作
小学手工艺术五年级点线面应用创作五年级小学生手工艺术在点线面应用创作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点线面的创作,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点线面应用创作项目,帮助您引导孩子们在手工艺术方面的成长。
一、点的应用点是构成图像的最基本元素之一,它们可以用来描绘图案和起到装饰的作用。
1. 点描画点描画是用大大小小的点画出整个图像。
孩子们可以使用铅笔、铅笔、毛笔等绘制不同大小的点,通过调整点的大小和密度,可以创造出各种鲜活的形象。
2. 点彩画点彩画是在画布上用不同颜色的点绘制图像。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来制作各种有趣的图案。
二、线的应用线条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轮廓和形状,它们也可以用来连接和分隔各个元素。
1.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不同粗细的线来描绘整个图像。
孩子们可以使用铅笔、笔刷等绘制不同粗细和曲直程度的线,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来塑造形体。
2. 线装饰品让孩子们运用纸张、彩纸、毛线等材料制作各种线装饰品,如折纸串、线绕饰品等。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和形状,通过线条的组合和装饰,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三、面的应用面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它们可以用来填充图像和创造立体感。
1. 填色画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用彩色铅笔或颜料填充。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给图案上色,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2. 粘贴拼贴让孩子们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拼贴画。
他们可以通过剪切和组合彩纸,用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形状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通过点线面的应用创作,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可以在手工艺术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些创作项目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们多进行这些有趣的创作活动,让他们在欢乐的学习中成长。
趣味产品设计(点线面构成)
趣味产品设计(点线面构成)产品设计中的点线面法则上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如何从零搭建起一个信息系统的方法,但实际上甚少有产品人员会参与到系统搭建的工作,因为系统架构往往是在产品的初期,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已经搭建好的系统再去根据不同的需求增加不同的流程或功能。
那么这个时候再使用UML或SERU 的方法就会造成每次都可能对系统架构的重设计,需要重新去梳理一个子系统中整个业务的过程,不利于快速迭代的开发。
在这里我提供另外一种适合快速建模的方法,我称之为"点线面法则"。
在“点线面法则”中,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人物、场景、需求、功能。
在业务流程抽象成任务流程中最关键的点就是把握好如何将人物,场景,需求转化成功能。
但有很多项目都试图通过定义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来确定需求,这些需求没有说明一个用户如何使用系统,也没有说明一个功能在何种场景下必须运行,这样的抽象方法无疑到最后是不符合用户预期的。
所以在产品设计中,人物/场景/需求这三者应该是不可分割的组成,这个组合在uml里面称之为“user case 用户案例”,任何只考虑需求或场景的设计都很容易陷入“我认为式”或“老板式”的设计。
“点线面法则”是把交互事件作为节点,用例作为一条线,再根据点与线的关系构成页面,显现出从线到点,从线到面的设计原理。
实际操作中第一步让我们先把线分清楚,每一条线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的一种事件流程组成的,也就是说线是由用例组成的。
用例是参与者在系统中执行了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执行者可见的价值结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两点,用例是有人物有场景有目标的,也就是说它能够在特定场景下为参与者带来有意义的结果,例如"填写表单信息"显然对参与者而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就不是一个合适的用例。
第二个是对角色的划分,很多人认为C 端产品没有太多角色的划分,其实以电商为例可以划分为首次登录的用户、老用户、从外链进入的用户等等,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场景都是能产生不同的用例的,在梳理的阶段分得越细就越不容易出现遗漏或考虑不周的情况。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点线面》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点线面》案例分析1. 活动概述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设计了一次涉及《点线面》的艺术创作活动。
这个活动旨在通过简单的艺术元素,引导孩子们感知和探讨形式、表达和想象的可能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活动过程在这次活动中,教师首先以丰富的图片和实物为例,向孩子们展示了“点线面”的丰富表现形式。
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感知和认知“点线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例如点线组成的图案、面的形状等。
教师在活动中进行了简单的“点线面”实践操作,比如用颜料在纸上画点线面,或者用简单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让孩子们动手剪、贴、拼凑出自己理解的“点线面”表达作品。
教师引导孩子们相互欣赏和共享自己的作品,同时通过引导提问,让孩子们共享对“点线面”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学目标通过这次活动,教师旨在促进孩子们对“点线面”艺术元素的认知与探索,培养其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
通过参与美术创作,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培养其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4. 教学效果这次活动在大班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孩子们通过活动的参与,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点线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在作品展示和共享环节,孩子们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通过言语和表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主题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的绘画、剪贴等创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共享精神。
5.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次《点线面》的美术教学活动是非常成功的。
教师利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通过简单而有趣的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点线面”艺术元素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又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对幼儿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点线面教学设计(共6篇)
点线面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点线面教学设计《点、线、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二、教学着重: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示能力三、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四、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次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
我们快去看看!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
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次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教授新课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
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要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资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资料来画画呢?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索能力。
3.辅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请把你的要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示出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点线面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点、线、面》课时:1 课时一、教学目标:1. 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了解点、线、面组合后形成的美感效果,利用点、线、面创作作品。
2. 运用不同的点、线、面组合变化,创作自己喜欢的黑白装饰画。
3. 感受点、线、面组合变化形式的美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尝试表现它。
二、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三、教学难点:懂得运用重复、穿插的方法表现点、线、面的组合变化。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本、课件、练习纸学生:课本、黑色彩笔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出示“三兄弟”图片——点、线、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出示课题:《点线面》(二)、探究体验1. 小游戏:将练习纸上的十个点连接成一条线。
认识点线面,探究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摄影作品赏析,感受点线面在作品形成的视觉美感。
(1)燕子: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是我们熟悉的点和线的结合,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点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真有趣。
(2)大桥:大桥有我们熟悉的平行线,由长线到短线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大桥由近向远延伸。
(3)梯田:云南的罗平梯田是当地人民辛勤劳动的象征。
它展示给我们随意流畅的曲线,时而重叠,时而平行,纵横交错;无论是曲线还是直线,它们时聚时散,为我们勾勒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3. 绘画作品赏析,感受点线面的表现形式。
(1)康定斯基作品《红色椭圆》欣赏。
探究:点:画面中点的形状及排列线:有曲有直,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面:包括规则的面和不规则的面。
(2)吴冠中作品《春如线》欣赏结合本幅作品进一步巩固上面的探究知识。
(3)学生作品《小鸟》欣赏探究黑白装饰画的画法与点线面的组合变化。
4. 教师示范。
对蝴蝶翅膀的一部分运用点线面的组合与变化进行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对蝴蝶进行装饰,以创作一幅有点线面组合而成的黑白装饰画。
(四)、作业展评学生自评互评作品,教师点评。
(五)、课堂拓展课下动手用其他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点线面相结合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点线面》课程设计
《点线面》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和概述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育,尤其需要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材来指导教学。
而《点线面》正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和深度思考的美术教材,它引导孩子们从简单的点、线、面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2. 点2.1 点的基本概念在美术教育中,点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它来描绘一切事物。
2.2 点在《点线面》课程中的作用《点线面》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点的特性,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界中的点,比如水滴、星星等,培养他们对点的感知能力。
通过操纵不同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画出各种形状的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线3.1 线的表现形式线是连接点的形式,它可以是直线、曲线、虚线等,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3.2 线在《点线面》课程中的引导通过《点线面》课程设计,孩子们学会了用线来勾勒事物的轮廓,学会了用线来表达物体的表面纹理和质感。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线条,如树干的纹理、河流的曲线等,然后尝试用画笔、彩色纸等材料来表现这些线条,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表现欲。
4. 面4.1 面的特点和表现方式面是由点和线构成的,是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二维形式。
4.2 面在《点线面》课程中的应用通过《点线面》课程设计,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点和线组成各种形状的面。
他们观察了建筑物的轮廓、花朵的形状等,然后尝试用剪纸、拼贴等方式来表现这些形状,培养了他们的手工技能和空间想象力。
5. 总结和回顾通过《点线面》课程设计,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美术基本要素的概念和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作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能力将成为他们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重要工具。
6.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美术教育的一员,我对《点线面》课程设计的认可度很高。
它不仅帮助孩子们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精选10篇)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精选10篇〕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精选10篇〕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1[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根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
由于抛开详细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那么就有面的感觉。
点与面的比照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穿插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才能;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才能;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组织的平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设想及方法]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老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2月23日—2月24日教学过程:活动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展展示。
点:线:面:2、欣赏书中范画。
课本中左上角“画家的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绘画大师j。
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
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亮堂。
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
主要应注意防止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照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施教时间:2月24日—2月27日教学过程:活动一:在美术的星空里,点、线、面才是真正的主人,让我们遨游其中,同它们共舞。
(完整版)点线面教学设计
2.我先将小鱼的轮廓线画,再用线把它的身子分割成几个面,这些面是有变化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细细长长,有的方方正正,有的规则整齐,有的奇奇怪怪的。
3.再用点、线、面的组合给小鱼的每个面画上漂亮的花纹。
4.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比较好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组小鱼图片,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其中的最主要的元素构成画面,再通过取舍、添加,构成一幅主题性作品。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知道如何运用点线面创作主题性的作品。
(3)面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教学开始出示图片,跳跃的小点,接着教师用点成线,再让学生排出不一样的线,最后教师再大手笔地将点、线聚拢成面,孩子能体会到面的特点。在变的同时再让孩子们小组合作画一画,大家互相交流,成为第一次作业。作业点评时,让学生自己去找不同的点线面,交流点线面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3.小朋友们再看看黑板,我们刚刚创作的作品是不是和大师的作品很像啊?点、线、面是形成美、创造美的元素,有时候我们无意而为时,也会有惊奇的收获。
设计意图:大师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在对两位画家的作品欣赏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大师如何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的、表现生活的,感受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意境。然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比较一下,真的非常像!原来无意间也可以用点线面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教师准备:
PPT课件、示范用具。
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建筑设计中点线面体元素的运用
• 图中桌子腿的设计 外形复古,设计大 胆,单个形如叠加 的盘子能使人们吃 饭时增添食欲。
• 图中的餐桌的圆形 挖空设计使餐桌有 很强的功能性,曲 面的外形给人亲切 感而且极具设计性。
• 图中的楼梯运用 了螺旋曲面的设 计,有旋转的方 向感,给人动感、 指向性的感觉。
• 图中镂空的隔断给 人以安定,稳定的 感觉,而镂空的设 计又不失活泼、动 感。
建筑设计中点的运用
棕色的墙体上布置 大小不同的窗户, 构成点的元素,富 有韵律。
建筑设计中线的运用
弧 形 的 曲 线 划 分 层 次
窗框做横向划分,增加建筑的体量感。
墙面上布置不同色彩,纯度较高 的线元素,是墙面变得丰富。
建筑设计中面的运用
筑一 千 的片 禧 独的 教 特曲 堂 效面 运 果形 用 成一 建片 线片 大 的状 面 元的 积 素窗 的 户棕 共色 同墙 构面 成与
体
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谢谢观赏
环艺一班 黄灿
• 图中桌子的曲线表 现柔和的运动,不 同的曲线常给人带 来不同的联想。
• 图中房梁的设计体 现出垂线和斜线的 应用,能表现一种 与重力相均衡的状 态,给人坚韧、有 力的感觉。
• 图中连接房顶夸张 的树体现了斜线的 应用,暗示着一种 向上的运动,在视 觉上是积极而能动 的,给人以动势和 不安定感。
切割变形
芝加哥公园顶棚
面 的 穿 插
体 块 切 割
体块切割
体块的堆积
建筑艺术的鹅卵石-Batumi水族馆
城市木头
线条无序的穿插
线放射式
点与面结合
线与面的结合
阿迦汗建筑奖19项提名作 品《绿色学校》
点 线 面 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作品教学案例《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作品教学案例《点线面》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引入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创意性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中,一份名为《点线面》的教学案例备受青睐。
本文将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这个教学案例进行综合评估,并探讨该案例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意思维的促进作用。
点在《点线面》的教学案例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教师将通过各种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幼儿用指尖、画笔或其他小工具制作点状图案。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细致性。
通过观察和描绘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点,幼儿可以逐渐感知到点对图案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感受力。
线线是构成图案和造型的一种重要元素。
在《点线面》教学案例中,教师们会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如铅笔、毛笔、细线、色彩胶带等)在纸张上勾勒出各种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细不一的线条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还能培养他们对物体轮廓和结构的认知能力。
线条的组合和运用也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面面是平面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形式。
在《点线面》教学案例中,教师们引导幼儿通过点和线的组合,创作出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想象力的面的图案。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整体观念和构图能力,激发他们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和表现。
通过这些创作活动,幼儿还可以感受到不同材料和工具对作品表现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对《点线面》教学案例的全面评估,我们发现这个案例不仅在技术和造型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更注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点、线、面这三个元素的有机组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空间,激发了幼儿们的艺术兴趣和表现欲望。
教师们在具体指导幼儿创作时,也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度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深刻理解《点线面》教学案例对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意思维的重要意义。
点线面体构成实例
生活中随处可见点线面体的组合,就像下图,汽车 ,白线,路面,立交桥就是点线面体的实例
面 立 体 构 成 从 上 面 看 却 像 是 一 条 条 线
点 立 体 构 成
点、线、面、体等基本构成要素之间呈复杂 的互动性: 点动成线:流星的轨迹, 线动成面:雨刷, 面动成体:电风扇的扇叶的转动
点线面体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
下面几个例子就是点线面体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金属条: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塑料瓶:体
壳:面 虚:线
体
冠:面 眼:点
尾巴:线
身体:体
总结
点线面体等形态要素的构成不是单一 不变的,我们可以把两种或多种形体 要素按照一定的造型方法进行综合性 的构成,加强形体之间的聚集、对比 ,形成更有力的新形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点线面》1. 概述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设计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点线面》作为一种基础美术元素,可以引导幼儿在艺术创作中进行自由表达和探索。
本文将从《点线面》这一主题出发,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讨论,探索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的艺术意义和实际操作。
2. 点线面的意义和应用点、线、面是构成一幅画或者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它们对于表现形式、空间感和结构构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通过设计《点线面》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幼儿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使用点、线和面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教学设计案例针对《点线面》这一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一节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美术教学课程。
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或者视瓶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点、线、面的概念和特点,让他们在观察和思考中逐渐理解。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亲身实践,在纸上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画出各种点、线和面的组合。
通过这样的实践,幼儿可以感受到点线面的表现力和魅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总结与回顾通过《点线面》这一主题的教学实践,幼儿可以在自由创作中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乐趣。
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他们可以逐渐理解和掌握点、线、面这些基本美术元素,在艺术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这样的教学设计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 个人观点在设计《点线面》这样的美术教学案例时,我认为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也要注重引导和指导,让幼儿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美术元素和表现技巧。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审美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点线面》这样的教学案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生活中的点线面
斜线
曲线
具有动感和不稳定感, 常用于表现运动、冲击
等效果。
具有柔和、流畅的感觉, 常用于表现优美、轻盈
的形态。
03
面的展现与变化
面的定义及特性
定义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具有长度、宽度,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 有一定的形状。
特性
面有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等。面又分两大类,一是平面,二是曲面。平面是 规整的面,如直线组成的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曲面是可以变化的面,如圆的 渐开面、双曲线面等。
。
雕塑艺术
雕塑家通过点、线、面的组合 来塑造立体形象和空间感。
书法艺术
书法家运用点、线、面的元素 来表现文字的韵律和美感。
摄影艺术
摄影师通过捕捉点、线、面的 瞬间形态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点线面组合的心理感受
点的心理感受
点可以给人带来聚焦、集中和稳定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表现出跳 跃、活泼和灵动的特点。
线的心理感受
线的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线可以表现为轮廓线、分割线、引导线等,线的粗细、 曲直、方向等变化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
面的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面可以表现为背景色、图案、图片等,面的大小、形 状、色彩等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氛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点在生活中的表现
在自然界中,点可以是星星、 雨滴、花朵等具体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点可以表现为 斑点、颗粒、纹理等细节元素。
在设计中,点可以作为装饰、 突出重点或引导视线的元素。
点的艺术运用
01
02
03
点彩画派
利用点的大小、疏密和色 彩变化来表现画面,如修 拉的《大碗岛的星期日下 午》。
中班有趣的点线面树教案
中班有趣的点线面树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造型设计的范例,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表现能力,形成基本的学术素养。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点、线、面的心理感受,视觉美感。
形式美感的赏析,引导幼儿认识点。
线。
面是基本的造型艺术语言之一。
并学会用各种工具和表现手段。
形式及心理情感表现的美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相关图片赏析,启发引导,自主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但它是可以用自然界的事物把它表现出来,同样用几何形体也能表现我们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用点、线、面进行造型设计,感受联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学会用点、线、面来设计出精美的图片。
教学难点:对点线面的了解并不是绝对的尝试用点、线、面来表现抽象情感,并能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
教学方法:欣赏、解读、演示、练习。
1、教法:放映关于点、线、面的相关图片请学生们欣赏并思考。
结束后,在黑板上做示范,运用点、线、面、色块来表达某一情感或事物,并请同学进行设计构思创作。
2、学法: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发挥想象力,运用点线面等在画纸上进行大胆尝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学具准备:图画纸、各种笔、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准备好学具,先思考有关用点、线、面等做成的画面,并在纸上表现出来。
二:引入新课:开头语:同学们面对自然界。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最概括的绘画语言。
最简练的表现手段表达,你们想过没有?是什么?那你们尝试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表现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吗?你们在网上看到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做的图形会运动吗?三:讲授新课:(一):相关图片赏析1:通过欣赏夜晚“星座”构成来揭示课题。
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天空里正在上演一个精彩的表演,在观看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来找3个神奇的宝贝。
看;舞台的银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它是怎么变化来的?(星星是点,星星有连成线,天空是面。
)2:老师提问;现在我们都认识点线面了吗?请同学看我们的地球,是点还是面?老师在把地球放在银河系中,让同学们观察,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