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的合成汇总.

合集下载

一种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一种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一种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河豚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毒素,因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常被用于实验室中进行神经毒理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豚毒素的毒理学效应以及毒性机制,科学家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的方法。

步骤一:选取河豚毒素来源
河豚毒素存在于多种河豚中,因此在制备标准生物样品前,需要首先确定河豚毒素的来源。

在选择河豚时,应当注意其捕获的地点、时间与是否携带细菌等因素。

只有确保河豚来源的纯净性与可靠性,才能得到可靠的标准生物样品。

步骤二:提取河豚毒素
提取河豚毒素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将河豚的内脏组织取出,将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高速离心将细胞碎片和细胞核离心除去,得到液态样品。

随后应当对液态样品进行精制分离,将河豚毒素分离提取并加入生理盐水中,即可得到标准生物样品。

步骤三:毒性检验
为了确保得到的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的毒性符合正常范围,需要对其进行毒性检验。

将标准生物样品加入生理盐水中,随后分别加入不
同细胞(如小鼠、猪等)组织中进行毒性检测。

检测结果应当与标准范围内的数据保持一致。

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制备河豚毒素标准生物样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需特别注意实验安全。

只有确保实验安全和标准样品的准确性,才能开展后续的河豚毒素毒理学研究。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中毒

它是一种全氢化喹唑啉化合物分子式为C11H17N3
TTX 可选择性地抑制可兴奋膜的电压,阻碍 Na+ 通道的开
放,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肌肉丧失兴 奋性。河豚毒素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后,能迅速使神经末 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继而使得各随意肌的运动神经麻 痹;毒量增大时会毒及迷走神经,影响呼吸,造成脉搏迟 缓;严重时体温和血压下降,最后导致血管运动神经和呼 吸神经中枢麻痹而迅速死亡。
1、发病急,潜伏期0.5-3小时,一般10-45分钟。 2 、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
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 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麻痹,进而四肢 肌肉麻痹,以致于身体摇摆、行走困难。甚至全身 麻痹成瘫痪状。 3 、严重者眼球运动迟缓,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 失,随之言语不清、紫绀,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 先迟缓,浅表,继而呼吸困难,最后呼吸衰竭引致 死亡。
法》,严禁出售鲜河豚。加工干制品必须严格按规 定操作程序操作。 3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河豚鱼的毒性以及危害, 不擅自吃沿海地区捕捞或捡拾的不知名或未吃过的 鱼。
``````
from二组
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肝脏、生殖腺、肝 脏、肠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 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 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 耙→皮→精巢→肌肉
河豚毒素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属于耐酸、耐高
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 一。其五千万分之一,就能在30分钟内麻醉神经, 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 0.5 毫克。但是这种极强的 毒素,能溶入水,易溶于稀醋酸中,240℃便开始 炭化。在弱碱溶液里(以 4% 氢氧化钠处理 20 分 钟),马上就被破坏为葡萄糖化合物而失去毒性。 在 100 ℃加热4 小时或115 ℃加热3 小时,或 120 ℃ 加热30分钟,或200℃以上加热10分钟,便可使毒 素完全破坏,毒性消失。

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百科名片海洋生物毒素的化学结构类型十分特殊,且各类毒素的化学结构差异极大,其中河豚毒素是近年来研究进展中最突出一种海洋毒素。

它是一种化学结构独特、毒性强烈并有广泛药理作用的一种天然毒素。

河豚毒素是一种能麻痹神经的剧毒,通常只需氰化钾五百分之一就可置人于死地的剧毒,中毒的人会因神经麻痹而窒息而死,其中,毒素直接进入血液中毒死亡速度最快。

目录编辑本段河豚的种类很多。

体长的河豚毒性相对高些,其组织器官的毒性强弱也有差异。

河豚毒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顺序为:卵巢、肝脏、脾脏、血筋、鳃、皮、精巢。

冬春季节是河豚的产卵季节。

此时,河豚的河豚肉味最鲜美,但是毒素也最高。

随着科学的进步,令人恐惧的河豚毒素已步入了药学殿堂,并且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河豚毒素在医疗上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河豚可以用于镇痛。

对癌症疼痛、外科手术后的疼痛、内科胃溃疡引起的疼痛,河豚毒素制剂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使用河豚素的好处是用量极少(只需3微克),止痛时间长,又没有成瘾性。

特别是穴位注射,作用快、效果明显,可以作为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和杜冷丁的良好替代品。

河豚毒素还可以止喘、镇痉、止痒。

河豚毒素可以治疗哮喘、百日咳。

对治疗胃肠道痉挛和破伤风痉挛有特效。

河豚毒素对细菌有强烈杀伤作用。

从河豚精巢提取的毒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防治流感。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河豚毒素结晶每克已经高达17万美元。

现在,河豚毒素已经可以人工合成了。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却利用河豚毒素研制出一种能止痛的新型药物。

这种新型特效止痛药能够有效地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

目前这个课题已经做完一期和二期的临床实验。

在临床实验中医生每天给病人注射两次这种药剂,一次几微克,连续注射4天。

当用药进入第3天后,患者的疼痛开始减轻。

结果,有将近70%的病人的病痛得到缓解。

研究人员还发现,最后一次注射停止后,止痛效果仍可延续。

河豚毒素文档

河豚毒素文档

河豚毒素1. 概述河豚毒素是指存在于河豚(Tetraodontidae)等一些海洋生物体内的有毒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能够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河豚毒素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毒性的海洋毒素之一,在许多国家被视为剧毒物质。

2. 河豚毒素的主要成分河豚毒素主要由一类名为四环芳烃的化合物组成,其中最常见的河豚毒素为Tetrodotoxin(TTX)。

TTX是一种神经毒素,可影响神经传递途径,导致肌肉麻痹、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

3. 河豚毒素的来源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以及其他一些棘鲈科鱼类的肝脏、卵巢和皮肤中。

这些鱼类体内的河豚毒素是通过饮食摄入的,因为它们生活在富含河豚毒素的浅海海域中。

此外,河豚毒素也存在于一些贝类中,如扇贝、文蛤等,它们在摄取了含河豚毒素的海藻或其他有毒物质后会积累河豚毒素。

4. 河豚毒素的危害河豚毒素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如果误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鱼类或贝类,人体将遭受严重的中毒反应。

河豚毒素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口腔、胃肠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然后通过血液迅速传播到各个器官。

中毒症状包括嘴唇麻木、四肢麻痹、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瞳孔散大等。

严重的中毒病例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和心脏停搏,造成死亡。

5. 河豚毒素的防范措施为了避免河豚毒素中毒,人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合理选择食材:避免食用来自河豚和其他类似鱼类的食物,尽量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提供的食材。

•正确烹饪方式:对于容易富含河豚毒素的食物,如河豚、扇贝等,应采用高温烹饪的方式,如蒸、煮等,以确保食物中的毒素被彻底分解。

•警惕海鲜中毒事件:及时了解当地的海鲜中毒情况,在购买和食用海鲜时要注意检查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遵循食品安全规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

6. 河豚毒素的应对措施如果出现河豚毒素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对措施:•紧急就医:尽快就近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中毒症状严重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水产品中天然毒素及检验方法

水产品中天然毒素及检验方法

西加毒素( c iguatox in, CTX)是20世纪60年代从毒 爪哇裸胸鳝肝脏中提取发现的, 它是深海藻类分泌的 毒素, 被热带或亚热带食草性鱼类蓄积并在鱼体内被 氧化而成的一类强毒性聚醚类毒素, 通过食物链逐级 传递和积累, 最终传递给人类。据报道全世界每年至 少2万人不同程度的遭受CTX的伤害, 食入0. 1 Lg的 CTX 可使一个成年人致病。CTX中毒最显著的特征 是"干冰的感觉"和热感颠倒, 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 觉冷, 把手放入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
三、免疫检测法 免疫学方法检测贝毒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初 步的应用,但是免疫技术和贝毒本身存在的 一些问题,如产生抗体的交叉反应、系列标准 毒素的缺乏以及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钠离 子通道受体结合试验等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之 处,但由于免疫检测法有快速、简便、灵敏、 特异、经济的优点,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发 展前景。 方法:放射免疫(RIA)法,酶联免疫吸 附测定(ELISA)法,竞争性酶免疫分析 (EIA )法。 尽量用图解方式表达
尽量用图解方式表达
2 贝类毒素
• 定义:贝类动物因摄取有毒藻类而在体内积累的 毒素。 • 种类: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腹泻性贝类毒 素(DSP)、神经毒性贝类毒素(NSP)、失忆性 贝类毒素(ASP)。
2.1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 麻痹性贝类毒素专指摄食有毒的涡鞭毛藻,莲 状原膝沟藻,塔马尔原膝沟藻被毒化的双壳贝 类所产生的生物毒素。
中毒机理:河豚毒素阻抑神经和肌肉的电信号传导, 阻止肌肉、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道,使神经末梢及 神经中枢麻痹,使机体不能运动。毒素量大时,迷 走神经麻痹,呼吸减慢至停止,迅速死亡。
河豚毒素的检验方法
生物检测法:小鼠生物检测法和组织培养分析法。 仪器检测法: 荧光检测法是检测方法之一, 主要是利用河豚毒素加碱水解 后生成C9 碱, 该物质在特定波长发荧光, 从而可进行检测。 薄层层析(TLC)用于河豚毒素的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HPLC)反相色谱, 用硅胶柱作固定相。

河豚毒素——精选推荐

河豚毒素——精选推荐

河豚毒素河豚毒素百科名⽚海洋⽣物毒素的化学结构类型⼗分特殊,且各类毒素的化学结构差异极⼤,其中河豚毒素是近年来研究进展中最突出⼀种海洋毒素。

它是⼀种化学结构独特、毒性强烈并有⼴泛药理作⽤的⼀种天然毒素。

河豚毒素是⼀种能⿇痹神经的剧毒,通常只需氰化钾五百分之⼀就可置⼈于死地的剧毒,中毒的⼈会因神经⿇痹⽽窒息⽽死,其中,毒素直接进⼊⾎液中毒死亡速度最快。

⽬录编辑本段河豚的种类很多。

体长的河豚毒性相对⾼些,其组织器官的毒性强弱也有差异。

河豚毒素从⼤到⼩依次排列的顺序为:卵巢、肝脏、脾脏、⾎筋、鳃、⽪、精巢。

冬春季节是河豚的产卵季节。

此时,河豚的河豚⾁味最鲜美,但是毒素也最⾼。

随着科学的进步,令⼈恐惧的河豚毒素已步⼊了药学殿堂,并且在治疗⼈类疾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河豚毒素在医疗上可以⽤于治疗癌症。

河豚可以⽤于镇痛。

对癌症疼痛、外科⼿术后的疼痛、内科胃溃疡引起的疼痛,河豚毒素制剂均有良好的⽌痛作⽤。

使⽤河豚素的好处是⽤量极少(只需3微克),⽌痛时间长,⼜没有成瘾性。

特别是⽳位注射,作⽤快、效果明显,可以作为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和杜冷丁的良好替代品。

河豚毒素还可以⽌喘、镇痉、⽌痒。

河豚毒素可以治疗哮喘、百⽇咳。

对治疗胃肠道痉挛和破伤风痉挛有特效。

河豚毒素对细菌有强烈杀伤作⽤。

从河豚精巢提取的毒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且可以防治流感。

⽬前,在国际市场上,河豚毒素结晶每克已经⾼达17万美元。

现在,河豚毒素已经可以⼈⼯合成了。

最近,加拿⼤科学家却利⽤河豚毒素研制出⼀种能⽌痛的新型药物。

这种新型特效⽌痛药能够有效地缓解癌症病⼈的疼痛。

⽬前这个课题已经做完⼀期和⼆期的临床实验。

在临床实验中医⽣每天给病⼈注射两次这种药剂,⼀次⼏微克,连续注射4天。

当⽤药进⼊第3天后,患者的疼痛开始减轻。

结果,有将近70%的病⼈的病痛得到缓解。

研究⼈员还发现,最后⼀次注射停⽌后,⽌痛效果仍可延续。

河豚毒素的提取工艺是什么?

河豚毒素的提取工艺是什么?

河豚毒素的提取工艺是什么?1.原料:取新鲜河豚鱼卵巢,如不及时使用可保存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卵巢需磨碎才能加工。

2.提取:碎卵巢加水浸泡4天,过滤后,再加水泡1天。

反复三次,三次滤液合并,浸泡时需在0--5℃低温下进行。

3.除蛋白质:滤液中有许多水溶性蛋白质需去除,可用加热法处理。

将滤液加热至沸,并维持10分钟,使蛋白质产生热变性析出滤去,取滤液。

4.离子交换:要提纯毒素,需用离子交换方法将一些杂质去除,河豚毒素带正离子,所以可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当树脂交换饱和后(用小白鼠跟踪进行毒性测定),停止上柱,分别用水及10%醋酸洗脱交换柱,并分别收集洗脱液。

5.脱色:洗脱液毒性已很强,但色泽较深,需脱色处理。

用醋酸调节洗脱液的pH至4--6,加3%活性炭,加热至80℃,然后过滤,得无色澄清滤液。

6.吸附:为了得到更纯的毒素,需进一步提纯。

用硬脂酸减活处理后的活性炭柱将毒液吸附(滤液需用8%氨水调节pH至9),吸附饱和后再用含0.5%醋酸的2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至最后洗脱液无毒为上,收集洗脱液。

7.浓缩:洗脱液于70℃以下减压浓缩,蒸发去除水分和乙醇,此时液体呈淡黄色油状。

8.粗品:用5%醋酸溶液,再用8%氨水调:节pH至9,并放置在低温处24小时,析出的白色固体即为河豚毒素粗品。

9.结晶:如想继续提取精品结晶,则将上道工序反复进行溶解、沉淀,几次后再将析出的沉淀加等量苦味酸混合,加入少量水加热溶解、过滤,低温析出结晶,此工序也要反复3--4次,才能得到较纯的结晶状河豚毒苦味酸盐,将此产品加热水溶解,并滴人10%氨水调pH至9,冷却、结晶、洗涤,再加10%醋酸溶解,用氨水调pH,直至结晶析出。

最后将晶体干燥,得到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
OH
:%*!dioxa-adamantane + #< :67,74;8+ "!/,509)< :.83-128'(pKa = 8.7%
+ < : =#''&$ )<
dioxa-adamantane
O HO O O H2 N H N N H HO OH TTX H O O O O H2N HO H N N HHO OH TTX (lactone) O H O OH O OH
8a 8 10
O
O O St er eospecif ic C-H aminat ion
HO 9 H2N
2Leabharlann 10ON H O St er eospecif ic C-H aminat ion
5 6
H3 N
H
4
O O O
5 6 11
OH
1
H
OH aldol
N 8a 4a H O 7 8 H
OH
OH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H2N
2
O HO H3 N
9 10
H
4
O O
5 6 11
Kishi Synthesis (1972)
O HO H2N
10
O N 1 H 8a 4a O 7 8 H
OH
OH
AcO
O
10
O 10
H 9 H N OO 4 8a N H O H
10 9
O
5
9
O AcHN AcO
O
4 5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H N
H
8a 8
O
4a
Diels-Alder
5a 6
N H O Beckmann rear rangement
N H O overman r ear r angement H
OH
H
OH r ing-opening of epoxide
Diels-Alder
Du Bois' synthesis
O methylenation HO H 2N H N H
(Isobe, M. Nagoya University)
(Du Bois, J. Stanford University)
(Isobe, M.)
About Tetrodotoxin (TTX) -2
HO 9 H2N
2
O
10
H3 N
H
4
O O O
5 6 11

N 8a 4a 1 H O 7 8 H
9
O
4
OH OH
7
6
OAc int ramolecular
AcHN AcO
7
6
OAc
OAc
10
epoxide-opening cyclization
O
HO
4 4a 8a
CH3 N
8a 4a
4
O
9
Diel s-Alder
AcHN O
Ac O
N H
H O CH3
Beckmann rear rangement
O
4 5
9 4
O
OH OH
7
6
OAc
AcHN AcO
7
6
OAc
OAc
A
B
O
10
10
9 4
HO
4 4a 8a
CH3 N
8a 4a
O
9
Diel s-Alder
AcHN O
Ac O
N H
H O CH3
O
Beckmann rear rangement
O CH3
D
C
Kishi, Y. et al. J. Am. Chem. Soc. 1972, 94, 9217-9219.;ibid 1972, 94, 9219-9221. Kishi, Y. et al. Tetrahedron Lett. 1970, 59, 5127-5128.;ibid 1970, 59, 5129-5132.
OH
70) %
1909 1964-5 1970 1972 2003 2003 2004
" (Hirata-Goto, Tsuda, Woodward) (Furusaki-Tomie-Nitta)
(Kishi, Y. Harvard University )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H2N
2
O HO H3 N
9 10
H
4
O O
5 6 11
Kishi Synthesis (1972)
O HO H2N
10
O N 1 H 8a 4a O 7 8 H
OH
OH
AcO
O
10
O 10
H 9 H O N O 4 8a N H O H
TTX
O
5
9
O AcHN AcO
Synthesis of Tetrodotoxin
O HO H2N H N N HHO OH H OO O OH
About Tetrodotoxin (TTX)-1
O HO H2N H N N H HO OH H O O O
7Na ,3/516-(8 7&249('59+*9(."!$#
O
O CH3
Kishi, Y.; Aratani, M.; Fukuyama, T.; Nakatsubo, F.; Goto, T.; Inoue, S.; Tanino, H.; Sugiura, S.; Kakoi, H. J. Am. Chem. Soc. 1972, 94, 9217-9219. Kishi, Y.; Fukuyama, T.; Aratani, M.; Nakatsubo, F.; Goto, T.; Inoue, S.; Tanino, H.; Sugiura, S.; Kakoi, H. J. Am. Chem. Soc. 1972, 94, 9219-9221. Kishi, Y.; Nakatsubo, F.; Aratani, M.; Goto, T.; Inoue, S.; Kakoi, H.; Sugiura, S.; Kakoi, H. Tetrahedron Lett. 1970, 59, 5127-5128. Kishi, Y.; Nakatsubo, F.; Aratani, M.; Goto, T.; Inoue, S.; Kakoi, H.; Kakoi, H. Tetrahedron Lett. 1970, 59, 5129-5132.
O
O
O H2N N H N H HO
OH OH
OH
anhydr o-TTX
Kishi's synthesis
O HO H2N H N
9 8a 10
Isobe's synthesis
O HO
O O O
4a 7 5 6
Gr ignard O O
10
H
H2N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OH OH ring-opening of epoxi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