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体检报告里的“秘密”
体检报告结论

体检报告结论体检是现代人关心健康的一种方式。
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体检报告上的一些指标和结论并不容易理解,甚至会让人感到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体检报告结论的意义和如何解读。
首先,我们要清楚体检报告结论并不是医生对我们整个身体状况的总结,而是对一些检查项目的简单评价。
体检报告上通常会有多项指标,例如血压、血糖、胆固醇、肝功能等等。
根据这些指标的结果,医生会给出一个简短的结论,例如“正常”、“较好”、“轻度异常”等。
这些结论只是对相应指标的评估,并不能代表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
因此,在看待体检报告结论时,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体检报告结论中的不同评级代表了不同的健康情况。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基准值和参考值的比较给出结论。
如果体检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那么结论通常会是“正常”或“较好”。
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状况相对健康。
然而,如果结论是“轻度异常”或“异常”,那么我们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这可能暗示着我们的身体存在一些健康风险,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此时,我们可以咨询医生,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在解读体检报告结论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一项指标的异常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体健康出现问题,而可能只是一种临时的状况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看待体检报告时,我们需要将结论综合考虑,并结合具体的个人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某项指标异常,但其他指标正常,那么可能只是个别特殊因素导致的。
然而,如果多项指标同时异常,那么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生活方式了。
在结论中,医生可能会给出一些建议和建议。
例如,如果血压偏高,医生会建议我们多进行有氧运动,减少盐的摄入量,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这些建议都是针对我们个体的健康状况制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将其视为重要的参考和行动指南。
体检报告的解读重要性

体检报告的解读重要性
体检报告的解读对于个人健康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仔细阅读和解析体检报告,我们可以获得关于自己身体状况的详细信息,包括身体功能、疾病风险和必要的健康建议。
以下是解读体检报告的一些重要点。
首先,解读体检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功能状况。
报告中通常包含有关心血管、肝功能、肾功能、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其次,解读体检报告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
报告中的指标数值常常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自己是否有健康问题的倾向。
例如,血液中的某些指标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某种疾病的风险。
透过解读体检报告,我们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体检报告还为医生提供了评估健康状况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依据。
医生可以通过解读体检报告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解读体检报告可以提供医生所需的详细数据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追踪和评估治疗进展。
最后,解读体检报告还有助于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报告中通常会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涉及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
通过解读这些建议,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解读体检报告对于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研读报告,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潜在的健康风险,同时根据报告中的建议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疾病的预防。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体检报告的解读,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如何看懂医院的检验报告

如何看懂医院的检验报告
医院的检验报告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一系列检查后所得出的结果,通常包括检验项目、结果数值和参考范围等。
以下是详细解读医院的
检验报告的方法。
首先,检验报告通常根据检验项目的类别进行分类,如血液常规、尿
液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等。
每个类别下会有相应的检验项目,比如血液
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
在看懂报告时,首先要注意检验项目的分类和所包含的具体项目。
这
样有助于我们对病情进行初步了解。
在每个项目下面,会有结果数值和参考范围。
结果数值是该检验项目
的具体数值,而参考范围则是该项目在正常情况下的数值范围。
通过对比
结果数值和参考范围,我们可以判断该项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比如,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为男性130-175g/L,女性120-
150g/L。
如果血红蛋白的结果数值在参考范围之内,说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
若结果数值低于参考范围,则可能存在贫血等情况,需进一步检查和
治疗。
除了结果数值和参考范围,还有一些项目可能会标注阳性或阴性。
阳
性表示该项目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即存在异常情况;阴性表示该项目的检
测结果呈阴性,即没有异常情况。
比如,尿蛋白常见的结果是阴性,如果
出现阳性,则可能存在蛋白尿等问题。
有时候,检验报告可能还附带有疾病的相关指标,比如糖尿病的血糖、甲状腺功能的甲状腺素等。
这些指标的结果数值和参考范围也是需要特别
注意的。
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

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一般身体健康检查结束后我们会收到一张体检报告,体检报告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各项检查的内容结果,以及对应问题的汇总建议,读懂体检报告也就能清楚掌握自己身体健康情况。
但是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明白体检报告中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数据指标,无法理解各项名词、数值范围所对应具体含义,这便导致体检报告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作用很难得到有效体现。
本文将对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进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让广大民众能够看懂体检报告,确保体检报告的健康参考效能可以充分得到发挥。
1、血常规体检报告解读1.1血小板体检报告中,血小板标准值为125---350×10^9/L,如果体检报告血小板值低于这个范围,一般多见于骨髓造血异常性疾病、损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而血小板值高于这个范围,则多与感染、缺铁、炎症反应等有关。
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数目波动往往较大,一些数值上下变化,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差异。
所以受检者可根据报告结果,前往血液科问诊,以排查血小板异常是否为病理性因素所致。
1.2血红蛋白体检报告中的血红蛋白标准值在110--150g/L,一般报告上显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则表明受检者可能存在贫血症状。
此时受检者可按照报告结果前往血液科诊治,借助血清铁等检查分析自己贫血的具体原因,然后迅速展开针对性治疗。
1.3白细胞体检报告中白细胞标准值为4--10×10^9/L,如果报告中显示白细胞值明显升高,则说明受检者体内很可能有急性感染、急性损伤、急性中毒、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等疾病。
而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时,则要联合中性粒细胞数量来进行评估,如果中性粒细胞在1.5×10^9/L以上,通常不提示异常。
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减少,普遍与化疗、严重感染、血液系统肿瘤有关。
除此之外,白细胞升高,或受检者中性粒细胞未达到1.5×10^9/L范围,便要前往血液科诊治,以确定病因,再进行实时治疗。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

▲低血压(左图)高血压(右图)▲该数据来自中国济南·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杨传华的微信公众号测血压注意事项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
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内科指标人体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都在内科体检范围之内,内科体检对许多疾病的体征,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肝脾肿大、贫血、黄疸等有初步筛查和诊断作用。
检查项目3.外科指标常常有人认为体检主要是做个透视,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化验血液等,对专科检查尤其是对外科检查觉得不重要甚至忽视。
其实,专科体检与上述检查同样重要,二者各有偏重,相互补充。
外科检查是对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营养情况)、甲状腺、浅表淋巴结、乳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肛诊与其它等等的一般检查。
系统的外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病症:如骨质增生、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及腺瘤等;而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也可以通过外科检查发现,如乳腺癌、直肠癌等。
检查项目注意事项4.五官科检指标五官科检查通常是体检套餐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如白内障、中耳炎、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发现了这些疾病,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检查项目•喉注意事项5.尿检指标尿液是身体的排泄物,能直观的反映人的身体状况。
医学上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如果发现相应指标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治疗。
▲尿检样本指标分析注意事项6.心脏彩超指标提到心脏检查项目,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会是心电图,而第一个想到心脏彩超的人很少。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的电活动,只能对一些影响心脏电活动的心脏病有诊断意义。
而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检查项目,心脏彩超主要检查心脏的形态学有没有什么异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别对先天性心脏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帮您读懂体检报告里的秘密

帮您读懂体检报告里的秘密作者:董芳来源:《药物与人》2014年第02期岁末年初,是很多单位组织员工进行查体集中时段。
抽血、量血压、做B超、上胃镜……一通“折腾”后,一份体检报告就递到了你的手上。
翻开看看,那些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升降降的箭头通常会让外行们眼晕。
究竟体检报告里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它可能指向的是哪种病?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对阳性结果要引起足够重视,但没有必要过度焦虑“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是在体检科医生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其实,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
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
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
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以空腹血糖为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情绪紧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生理性增高。
因此,还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指标,因为“肿瘤”二宇特别引人注意。
一旦发现指标数据非正常,就立刻觉得自己的健康出了大问题。
事实上,在癌症高发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是谈癌色变的,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数据。
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个肝癌的检查项目,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妊娠妇女也有增高。
临床上确诊癌症有很多因素,肿瘤指标只是其中之一,确诊癌症的最科学依据是临床活检或冰冻法。
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超标,不必恐慌,但是最好去医院复查。
当然,对提示阳性的指标,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体检中,数值高于上限,但没有超过太多时,可近期到相关专科复查,如果指数依然高,那么一个月后再去检查,注意观察动态的数据。
例如,体检前或者体检时,有急性肠胃炎的人,如果CAI99偏高,那么身体恢复正常后一定要复查。
如果半个月后的检查恢复正常值,且身体没有特殊状况,保持常规检查就可以了。
帮你读懂体验报告

病 ,例 如休 息不 好时 转氨 酶也会 能 确诊 。 体 检 的许多 指标 本身 就是 处于一
水 平上 的 ,体检 测到 的是一 个 瞬
肿 瘤 指 标 超 标 是要 得 癌 症 吗
病人 、妊 娠妇 女也 有增 高 。临房 癌症有 很 多依据 ,肿瘤指 标 只 而确诊 癌症 的 最科学 依据 检或 冰冻法 。因此 ,如果 在体 栏
开讲 】
J ] I K AI J I ANG
o 吴 志
罗金财
抽 血 、 量血 压 、做 B 超 … …一 通 “ 折 腾 ”后 ,一份 体 检 报 告 就被 递 到 了你 的 手 上 翻 开 看 看 ,那 些 专业 术语 和 化 验 单 上升 升 降降 的 箭 头通 常 会 让 外行 们 眼 晕 。 究 竟体 检 报 告 里 隐藏 了怎样 的秘 密 ? 它可 能指 向 的是 哪 种 病 ? 异常 指 标 里 哪 几个 最 重 要 ? 下 面请 南京 军 区 福 州 总 医院第 一 附 属 医 院健 康 管 理 中 心 副主 任 医师 陈 玉辉 专 门为 您解 读 一 下体 检 报 告 里 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密”
j 日 性 指标 都 很 可 怕 吗
医 生 , 这 个 指 标 阳 性 , 是 不 是
啊? ”这是 在健 康管 理 中心 的专
常被 问到 的问题 。其 实 ,对体 检 的阳性 结果 过度 焦虑 完全 没有 必 标数 据不 在 正常值 内 ,也 不代 表
间 的数 值 ,不 能作 为诊 断 的完全 依据 , 广 义来讲 ,是 一个 提示 性指 标 ,并不 是 所谓 “ 金 标准 ” 的诊断 指标 。 以空腹 血 糖 为例 ,并不 是只 要超 过正 常值 范 围就 能诊 断 为糖尿 病 ,情绪 紧张等 原 因也 可 能造 成血 糖水 平生 理性 增高 ,因此 ,还 需要 复查 及进 一步 做餐 后两小 时血 糖 、 糖耐量 及 糖化 血红 蛋 白等检查 ,这 样 才
解读医院秘密代码:如何正确看懂化验单

化验单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医疗文书,它记录了患者的各项化验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化验单上的数字和代码往往难以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医院秘密代码,教你如何正确看懂化验单。
首先,让我们从化验单的基本结构开始。
通常情况下,一个化验单会包含个人信息、样本来源、化验项目、参考范围和具体结果五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意义,下面我们逐一解读。
首先是个人信息部分。
这部分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住院号等基本信息。
在看化验单时,我们需要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以免造成混淆。
接下来是样本来源部分。
这一部分会明确标识出化验所用的样本来源。
比如,常见的有血清、尿液、唾液等。
了解到样本来源后,我们可以对化验结果有更准确的理解。
然后是化验项目部分。
这是化验单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列出了所有进行化验的项目。
每个项目都会有一个特定的缩写码,比如ALT代表谷丙转氨酶,WBC代表白细胞计数等。
阅读化验项目时,我们需要熟悉常见项目的缩写码,以便理解化验结果。
接下来是参考范围部分。
对于每个化验项目,都会有一个参考范围。
这个范围标识了正常人群在该项指标上的平均水平。
通过对比个体的化验结果与参考范围,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会略有差异,所以应该参考具体的实验室标准。
最后是具体结果部分。
这一部分显示了患者的具体化验结果。
在理解具体结果时,我们需要将其与参考范围进行对比。
如果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一般表明指标正常。
但如果结果超出参考范围,就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解释和治疗。
除了以上五个部分的解读,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化验单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缩写和简写词,这些通常是为了节约空间而采用的。
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医学知识来推测这些缩写的具体含义。
其次,一些化验项目可能需要多次进行检测,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具体结果,需要留意最新的结果。
最后,化验单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补充信息,如备注和医生的建议等,也需要我们注意。
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

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体检报告是根据体检后的身体反应数据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件。
在体检过程中,当检测数据高于或低于参考值时,有时具有诊断价值,有时可能只是一个警告信号。
将体检报告进行总结分析,最终医生做简要评价。
由医生一对一讲解体检报告,告知客户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进一步检查手段。
1.体检报告项目1.血压、血脂、血糖正常成人血压应小于120mmHg,舒张压应小于80mmHg。
如果是连续两次由不同的机器在不同的时间和在一个完全安静的环境,血压为140/90mmHg或更多。
就是高血压。
普通人群血脂水平标准为正:正常血脂为总胆固醇低于5.72mmol/L(22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16mmol/L(160mg/dl)为正常,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1.04mmol/L(40mg/dl)为正常,甘油三酯低于1.70/L(150mg/dl)为正常。
血糖正常值是指人空腹的时候血糖值在3.9~6.1mmol/L。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应不超过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大于正常值就可以诊断为高血糖[1]。
2.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成人为(4.0-10.0)×10^9个/L;新生儿为(15-20)×10^9个/L;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4到14岁为8×10^9个/L。
如果太低或太高,都代表有问题。
红细胞过低,可能贫血,红细胞多同样不好,会增加血液粘度,导致血液循环不良[2]。
血红蛋白主要携带氧气,每100升血液中男性约120-160克血红蛋白,女性约110-150克。
优秀运动员可达170-180克。
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有10万到30万个血小板。
血小板过少时,很难止血。
当然血小板太多,容易形成血栓。
3.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包括尿色、蛋白质、白细胞、透明度、比重、pH 等。
4.乙肝两对半①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不具有传染性。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咱们今天来聊聊那些让人心慌慌的体检报告,尤其是那两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
别急,别被这些名词吓到,咱们慢慢来解读,让你明白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啥小秘密。
1. 什么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首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个名字听着像科学家们的专属术语,但其实它就是我们肝脏里的一个重要酶。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工人,负责帮助身体处理氨基酸,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当它偏高的时候,通常是肝脏在给咱们发信号说,“嘿,我这儿有点儿问题哦!”1.1. 肝脏的“小工厂”我们的肝脏就像一座超级工厂,忙碌得不得了。
它不仅负责分解各种食物,还得处理毒素,制造各种需要的物质。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肝脏如果有点儿问题,像是发炎或受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就会偷偷溜进血液里,跑去让体检报告上的数值飙升。
1.2. AST升高的常见原因哎呀,别以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就意味着你马上得去医院了。
其实,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它偏高,比如:肝炎:病毒性感染使得肝脏发炎,AST水平自然就升高了。
药物:一些药物对肝脏有负担,长期服用也可能让AST升高。
酒精:大口喝酒,肝脏苦不堪言,AST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脂肪肝:由于肥胖或不健康饮食导致的脂肪肝也能让AST飙升。
2. 什么是胆红素?说到胆红素,这可是个有点儿神秘的东西。
它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当红血球被破坏后产生的一种物质。
胆红素在肝脏里被处理后,通常会随着胆汁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它不应该在血液里堆积得过多。
如果胆红素水平高了,那可就意味着肝脏在处理胆红素时出现了麻烦。
2.1. 胆红素偏高的原因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可不少,主要包括:肝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等问题会让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上升。
胆道梗阻:胆管堵塞或者胆结石,胆红素就没法顺利排出体外,导致堆积在血液里。
爱康解读体检报告

爱康解读体检报告概述体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检查活动,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爱康作为国内领先的体检机构之一,提供专业的体检服务,并提供详细的体检报告,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
本文将以爱康体检报告为例,对体检报告进行解读,并提供一些常见指标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
报告概览爱康体检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2.体检概览:对本次体检的基本情况进行概括,包括体检日期、体检项目、体检套餐等信息;3.体检结果:对各项体检指标的具体结果进行展示;4.健康建议:根据体检结果,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
体检结果解读体检报告中的指标通常以数值的形式呈现,下面将对常见的几个指标进行解读: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通常为120/80mmHg,其中120表示收缩压,80表示舒张压。
如果你的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高血压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和采取相应措施。
血常规血常规是检测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的一项检查。
常见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身体的免疫功能、贫血情况以及出血倾向等。
如果血常规指标异常,可能表明存在某种疾病或炎症。
肝功能肝功能是评估肝脏健康的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
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可能提示肝脏受损或疾病。
如果存在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血脂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高的血脂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因此,保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
健康建议爱康体检报告中还会根据体检结果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以帮助人们改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健康建议:1.合理饮食:均衡膳食,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2.锻炼身体: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3.减轻压力: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体检报告能看什么内容

体检报告能看什么内容体检报告是通过对人体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测试,综合评估身体各项指标的一份报告。
体检报告能够提供一份详细的个人健康状况和各项指标的数据,对于医生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体检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1. 体征指标体征指标是通过测量身体各种参数获取的物理数据,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可以反映是否存在肥胖或偏瘦的情况,血压和脉搏可以判断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程度。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最为常见的一项内容,通过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可以了解到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状况。
血液检查能够提供详细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糖、血脂、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身体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血液循环以及代谢情况。
3.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和物质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尿液检查可以提供尿蛋白、尿糖、尿酸、尿素氮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肾功能、尿路感染、肝脏状况以及一些代谢性疾病。
4. X光检查X光检查是通过使用X射线进行人体各部位的拍摄,以观察内部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X光检查可以提供骨骼、关节、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骨骼畸形、肿瘤、肺部疾病等。
5.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是否正常。
心电图检查可以提供心率、心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指标,可以用于检查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6. B超检查B超检查通过声波的反射和回声形成图像,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结构及可能出现的异常。
B超检查可以提供肝脏、胰腺、肾脏、子宫等部位的影像,可以用于检查脏器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肿瘤等疾病。
7. 其他检查除了以上常见的检查项目,体检报告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指标和检查内容,根据需要可能包括内镜检查、病理检查、骨密度检查、心脏超声等。
这些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身体的内部情况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
主检报告解读注意事项

主检报告解读注意事项不少体检的朋友反映,体检报告内容繁多,拉丁字母加数字一大堆,如同“天书”,实在难读懂。
网上查“如何读懂体检报告”,出来的条数目不暇接,但打开一看,篇篇都是项目介绍或者数字或者字母,读起来也相当费力。
其实体检报告并非“天书”,读懂“主检报告”尤为关键。
纲举目张主检报告是“纲”个人健康体检报告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受检者基本信息(个人信息、既往病史、生活方式和不良嗜好等)、体检的各项检查结果(医生给的物理诊断、影像学检查、检验结果等)、综合体检结论及指导建议(主检报告)、健康教育或健康指导方案。
其中主检报告是受检者在完成一系列检查后得到的最终结论,这个结论是由主检医生根据体检的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而得出的。
在体检报告中,主检报告是“纲”。
纲举而目张,体检发现的所有问题都在这个部分得到了体现。
掌握了“纲”的内容,就读懂了报告的精髓,也就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所以认真阅读主检报告是看懂体检报告的关键。
阳性发现也要引起重视主检报告中体检结论是按照疾病或异常结果的急缓轻重顺序排列。
目前各个医院的主检报告的格式不完全一致,有些按体检发现的异常问题统一进行描述,有些是按“疾病诊断”和“阳性发现”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不少朋友非常重视疾病诊断的内容,因为疾病诊断中的病名往往是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看发现了什么疾病立即求医问药。
而“阳性发现”是指一些不能明确诊断,但体检指标异常的结果,大部分是一些医学术语,不容易懂,而且被排在疾病诊断的后面,往往被大家忽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位65岁的老者体检后对于“疾病诊断“中发现的问题都认真的看门诊进行治疗,但是却忽视了“阳性发现”中“前列腺结节”这个问题,报告中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他以为这是阳性发现,还没有发展成疾病,自己也没症状,所以没去管它。
后来还是在看糖尿病时被内分泌科医生发现及时提醒,才避免了延误诊断。
所以“阳性发现”极有可能是重病大病,因此也要引起重视。
体检报告解读与分析

体检报告解读与分析目录1. 概述1.1 体检报告的重要性1.2 体检报告的内容2. 常见检查项目解读2.1 血常规2.2 尿常规2.3 血糖2.4 血脂3. 结果分析与建议3.1 正常范围的含义3.2 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3.3 针对异常结果的建议4. 体检报告的保管与参考价值概述体检报告是体检的重要产物之一,通过体检报告可以了解到个体的健康状况,对预防疾病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体检报告的重要性体检报告的及时查看和正确解读可以帮助个体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风险,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体检报告的内容体检报告通常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检查项目列表、具体检查结果和医生建议等内容。
常见检查项目解读在体检报告中,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等,以下对这些检查项目进行解读。
血常规血常规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能够了解个体的贫血、感染等状况。
尿常规尿常规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等指标,可以了解个体的肾功能、糖尿病等状况。
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评估糖尿病和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结果分析与建议体检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和医生建议,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正常范围的含义对于体检报告中处于正常范围的指标,通常代表个体的健康状况良好,无需太多担心。
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对于体检报告中出现异常结果的指标,可能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或潜在疾病等原因造成的。
针对异常结果的建议针对体检报告中出现异常结果的指标,医生通常会提出相应的建议,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以改善个体的健康状况。
体检报告的保管与参考价值体检报告是个体健康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建议妥善保存体检报告,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管理。
医院体检报告一看就懂

医院体检报告⼀看就懂叮当快药 2019-02-22 08:43:00好不容易在⼈⼭⼈海中完成⼀份体检,拿着报告却⼀头雾⽔,⼜得排长队请医⽣解答,红细胞?⽩细胞?⽢油三脂?尿常规?肝功能?升⾼降低代表啥意思?给⾃⼰及家⼈收藏着,再也不⽤担⼼看不懂体检报告了~01、红细胞、⽩细胞、⾎⼩板⽩细胞↓偏低:说明⾝体抵抗⼒差,容易感冒、⽪肤表⾯容易感染病。
↑偏⾼:说明⾝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细胞⾼得太多,则有可能跟⾎液病有关,应到医院⾎液科做进⼀步检查。
红细胞↓偏低:可能会贫⾎,典型的表现为上楼⽓喘吁吁,脸⾊蜡黄。
↑偏⾼:会使得⾎液黏度增⼤,引起⾎液流通不畅。
⾎⼩板↓偏低:⾎⼩板减少或会存在再⽣障碍性贫⾎、放射性损伤、急性⽩⾎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或疾病。
↑偏⾼:⾎⼩板增多或会存在⾻髓增⽣性疾病。
02、肾功能指标临床指导意义尿素升⾼: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脱⽔;尿路结⽯;⾼蛋⽩饮⾷;消化道出⾎等肌酐升⾼:急、慢性肾⼩球肾炎等肾病;肌酐清除率:判断肾⼩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尿酸⾎清尿酸增⾼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注意:早期或轻度肾损伤,肌酐或尿素不会明显升⾼;数值升⾼,肾脏受损50%以上03、尿常规尿蛋⽩阴性:正常阳性:或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此外急慢性肾⼩球肾炎、肾盂肾炎等也会显⽰尿蛋⽩阳性。
尿⽩细胞阴性:正常阳性:泌尿⽣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淋病及泌尿⽣殖系统肿瘤。
尿糖阴性:正常阳性: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
尿酮体阴性:正常阳性:(1)⽣理性:过度饥饿、分娩后、进⾷多量脂肪。
(2)病理性:糖尿病酸中毒、妊娠等。
04、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结⽯,胆管炎,胆囊炎;⼼⾎管疾病如⼼肌梗死、⼼肌炎、⼼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脑出⾎等;⾻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体检报告解读指南(共3篇)(精简篇)

体检报告解读指南(共3篇)体检报告解读指南(共3篇)篇一:体检项目解读体检项目解读内科:提供相关依据,肥胖指数及早发现心脏、肝脏、脾、肾等相关重要信息。
外科:了解淋巴结、甲状腺、女性乳房、肛门、皮肤等相关重要信息。
眼科:了解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白内障和高血压等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
耳鼻喉:简易听力检查,有无急慢性咽炎、鼻炎,观察舌质、舌苔,扁桃体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的早期检查。
口腔科:可对龋齿、牙龈炎、牙周炎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治,同时提供口腔保健指导。
阴道细胞学检查:子宫颈刮片检查根据细胞染色特征判断的防癌检查。
尿常规:主要检查尿糖、酮体、蛋白、其中尿糖对糖尿病可起检测作用。
大便常规:隐血反应,寄生虫检查。
血常规:主要检查贫血、炎症、血液病、肝、脾病变和临时感染。
肾功能检验:主要筛查肾炎、尿路阻塞、高血压、痛风等。
肝功能检验:ALT 、AST 主要诊断肝脏的损害程度。
r-GT诊断过量饮酒造成的肝脏损伤。
AKP主要对肝脏、胆道、骨骼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血脂检验:反映血脂代谢情况,血脂高且长期不控制,有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脂肪肝的危害。
血糖检验:糖尿病或胰岛功能的测定。
乙肝系列检验项目:两对半,反映机体对乙肝有无免疫力,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有无传染性,是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DNA),反映乙肝病毒是否正在复制,具有传染性。
常在乙肝阳性下补查。
乙肝五项定量,定量分析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甲胎球蛋白(AFP),肝脏检查。
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肺检查。
糖类抗原(CA199),胰腺、胃、肝胆检查。
糖类抗原(CA125),卵巢、子宫、乳房检查。
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FPSA),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检查。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对一些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质癌等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一些非小细胞肺癌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体检报告解读分析

体检报告解读分析体检报告解读分析体检报告精细解读一、体检报告中一些符号的含义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表示"弱阳性";用"(-)"表示"阴性"。
1、体检报告中+和-两个符号的意思“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
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见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即检验结果异常,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
若乙肝“二对半”检验结果为表面抗体“阳性"或“(+)”,则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可见,这个目的“阳性”是好的。
2、体检报告中其他符号的意思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即为定量检验的结果,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
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一般情况下,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都可能属于异常,如血常规里的白细胞(WBC)计数为定量检验结果,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为(4~10)×10⒐/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二、专家教你看尿常规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1.尿蛋白(PR0)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超全面精排版)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教你看懂所有指标我们读书要做入学体检,工作要做入职体检,每年要做一次健康体检,偶尔身体不幸染恙要做疾病检查。
体检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人往往看不懂体检报告.在此,2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为您一一解读那些指标的含义,同时介绍了各项体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测血压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指标分析正常血压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或舒张压≤60 mmHg注意事项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
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 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⒉ 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⒊ 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⒋ 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
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⒌ 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五官科检查五官科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如白内障、听力下降、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能发现,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检查项目眼视力:了解眼近视的深度。
结膜:睑结膜、球结膜是否有炎症、出血、丘疹等。
角膜:注意透明度, 有无白斑,溃疡等。
巩膜:注意有无黄疸,脂肪沉着。
视网膜(眼底):有无变性、出血、萎缩、脱落等。
辩色力:了解有无色盲、色弱。
耳耳:简易听力检查。
耳廓:外观有无外伤、畸形。
外耳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鼓膜:有无外伤。
乳突:有无压痛。
体检“密码”仔细解读

体检“密码”仔细解读作者:吴志来源:《祝您健康》2013年第04期抽血、量血压、做B超、查胃镜……一通“折腾”后,一份体检报告就递到了你的手上。
翻开看看,那些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升降降的箭头通常会让外行们眼晕。
究竟体检报告里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它可能指向的是哪种病?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下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主任医师,专门为您解读体检报告里的“秘密”。
不要被一次阳性“刮倒”“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是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科),专家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其实,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
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
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
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以空腹血糖为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情绪紧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生理性增高。
因此,还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指标,因为“肿瘤”二字特别引人注意。
一旦发现指标数据非正常,就立刻觉得自己的健康出了大问题。
事实上,在癌症高发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是谈癌色变的,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数据。
例如,AFP(甲胎蛋白)是一个肝癌的检查项目,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甚至妊娠妇女也有增高。
临床上确诊癌症有很多因素,肿瘤指标只是其中之一,确诊癌症的最科学依据是临床活检或冰冻法。
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超标,不必恐慌,但是最好去医院复查。
拨开正常指标看“朦胧”“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
”专家说,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看体检报告不只是看有没有病,还要看有没有得病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解读体检报告里的“秘密”
作者:吴志
来源:《百姓生活》2014年第04期
抽血、量血压、做B超、上胃镜……一通“折腾”后,一份体检报告就递到了你的手上。
翻开看看,那些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升降降的箭头通常会让外行们眼晕。
究竟体检报告里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专家为你解读。
不要被一次阳性吓倒
“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是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科),医生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其实,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
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
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
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以空腹血糖为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情绪紧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生理性增高。
因此,还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指标,因为“肿瘤”二字特别引人注意。
有些人一旦发现指标数据非正常,就立刻觉得自己的健康出了大问题。
事实上,在癌症高发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是谈癌色变的,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数据。
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个肝癌的检查项目,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妊娠妇女也有增高。
临床上确诊癌症有很多因素,肿瘤指标只是其中之一,确诊癌症的最科学依据是临床活检或冰冻法。
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超标,不必恐慌,但是最好去医院复查。
拨开正常指标看“风险”
“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
”专家说,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
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看体检报告,不只是看有没有病,还要看有没有得病的风险。
报告是静态的,人是动态的,体检指标是因人而异的。
比如血脂、胆固醇指标的正常值标准仅仅针对健康人群,但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这样的数据可能就是一个危险的状态。
体检中,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
比如空腹血糖6.1~7毫摩尔/升的人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
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没有下降,就应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