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押题卷及详解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语文押题卷及详解答案

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15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并不陌生,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从政治角度加以看待。“游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成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这个“游民”是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实际上是一种宽泛称谓,指代那些脱离土地的人。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了整个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到明太祖朱元璋时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到了清代,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严寄湘的《救荒六十策》中说:“平日居民有不农不商不工不庸者,令绅查早保甲册时,于姓名下添注‘游民’两字。”从这里看出,清代统治者是把游民看作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很明显,又把游民的概念狭窄化了。这种理解一直延伸到了建国后,建国初期,“游民改造”的对象就是从事“乞讨、诈骗、偷窃、抢劫、聚赌”等活动的人们。

以上都是在政治范畴中对游民进行定义,所以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这样进行的概念划分总是或宽或窄,清代之前把流民和游民统称,清代之后却又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直到近代,杜亚泉在《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中,第一次从学术角度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许多学者开始在学术范畴中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王家范在《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一书中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即“脱离了社会整合,丧失其原有的职业社会角色,游离于法定的户籍管理之外的人口。”在中国主要是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会造成大量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迁移到富庶的地区。陆德阳在《流民史》中也

定义:“流民为因遭遇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或其他的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背井离乡、流向他乡的人。”在流民的流动过程中,许多人是整个家族或宗族大规模迁移的,像福建客家人,但他们没有一直保持流动的状态,而是换了一个地方稳定下来,继续按原来的秩序生存。当然,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彻底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区分游民和流民说:“流民可以说是游民的前身,其转化条件是流民没有寻到营生的门径。”所以游民就不能简单归纳为天灾人祸的客观原因,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代表一种脱离当时社会秩序的状态,换言之,“游”是有目的的,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游于社会——不管这种理想是好是坏。游民尽管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但并不意味着就沦落成了不法分子,即流氓。关于流氓,完颜绍元在《流氓的变迁》一书中有很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氓”原指“流亡之民”,后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特征的不良分子,所以流氓是涵盖在游民中的一部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里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

B.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清代统治者都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清代更是把游民看作为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

C.杜亚泉是第一个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的近代学者,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D.王家范的《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和陆德阳的《流民史》都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其共同之处都包含有指离开自己的土地之人。

【解析】“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与原文不符,是许多学者进行区分才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游民”一词受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影响,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因此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B.建国初期,从“游民改造”的对象来看,这是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这是对“游民”的概念划分过窄的体现。

C.封建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直到近代,游民的概念才得以规范化。

D.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认为流民与游民有很大的关联,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没有寻到营生而转化为游民的。”

【解析】“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而转化成游民的。”错。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代之前还没有“流民”的概念,而是将流民和游民统称为“游民”,到了清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

B.在中国,流民主要是指由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的造成的,而游民的形成却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

C.“游民”指彻底脱离土地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目的而游于社会的人。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他们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

D.流氓只是“游民”中的一部分,是指那些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沦落成为不法分子的“游民”。

【解析】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于文无据

【答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有光其人

周有光的一生,遭到了时代的剧烈冲击,转机与厄运相伴而来。

古城常州的青果巷,承载了周有光的童年时光,他的父亲在常州女子中学里当教员,后来自己办国学馆。有趣的是,家人没有送周有光进私塾,也没有逼迫周有光从小读很多书,理由是早读书对身体不好,且周有光是唯一的男孩子,需要倾全家之力呵护。

六岁时,周有光进了一所新办的小学。十岁时,周有光举家移居到苏州,这一搬家可以说改变了周有光的命运。当时的常州人会说,读完中学就行了;苏州人说,一定要上大学;与苏州近在咫尺的上海,则盛行“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的观念。“外国的新思想、新生活都是从上海传到苏州,再传到常州。一个地方差那么一点点,思想不一样。”他日后感慨。

小学毕业后,周有光回到了常州,进入常州中学。中学毕业后,经过严格、艰难的连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