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a93ba195f312b3169a5f6.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2题:写出R10/3中从0.012~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解:公比q10/30.012, 0.025, 0.050, 0.100, 0.200, 0.400, 0.800,1.600, 3.150, 6.300, 12.50, 25.00, 50.00, 100.00。
0-3题:写出R10/5中从0.08~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10/50.80, 0.25, 0.80, 2.50, 8.00, 25.0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1-1题 1.1-2题(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8d H(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7r H1-3题 (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φ+ 0 - H8最大间隙:Xmax=+0.131㎜ 最小间隙:Xmin=+0.065㎜配合公差为:f T =0.066㎜r 6φ+ 0 - H7 +0.060+0.041最大过盈:Ymax=-0.060㎜ 最小过盈:Ymin=-0.011㎜ 配合公差为:f T =0.049㎜+ 0 - H8孔、轴公差:h T =0.039㎜,s T =0.025㎜; 配合的极限:Xmax=+0.089㎜,Xmin=+0.025㎜(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1-4题φ+ 0 - 孔、轴公差:h T =0.021㎜, s T =0.013㎜; 配合的极限:Xmax=+0.019㎜,Ymax=-0.015㎜ 配合的公差:f T =0.034㎜φ+ 0 - H7 u 6+0.235+0.210孔、轴公差:h T =0.040㎜,s T =0.025㎜; 配合的极限:Ymax=-0.235㎜,Ymin=-0.17㎜ 配合的公差:f T =0.065㎜;(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 1-5题 (1)Ф2588f H 或Ф2588h F (2) Ф4067u H 或Ф4067h U (3) Ф6078k H 或Ф4078h K (1-6题)孔与轴的线胀大系数之差:△6105.11=⨯=α/℃, 降温-70℃导致的间隙减少量:△X = -0.040 mm设计结果:①Ф5078e H (基孔制);②Ф5078f F (非基准制,X m ax 和 X m in 相同)。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7190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6.png)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20O0.02i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
20-0.047,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
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14.图样标注中①20「21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①d实际轴线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①0.02mm。
这表明只要①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0ac12fb307e87101f69693.png)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互换性功能互换性2.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3.误差检测4.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5.R5 R10 R20 R40 先疏后密R80 参数分级很细或基本系列中的优先数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二、选择题1.ABCD 2.A B 3.B三、判断题1.×2.×3.√4.√四、问答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意义如何?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设计方面从设计方面看,由于采用按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件和部件,可以简少绘图、计算等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有利于产品的多样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2)制造方面从制造方面看,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工艺和高效的专用设备,有利于实现加工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使用和维修方面从使用和维修方面看,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或损坏后可以及时更换,因而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可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
因此,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循的原则。
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答:完全互换是指在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选择、调整或修配,就可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例如,常见的螺栓、螺母等标准件的互换性就属于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是指在装配前需要将零部件预先分组或在装配时需要进行少量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例如,拖拉机、汽车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装配时的分组法装配、减速机轴承盖装配时的垫片厚度调整法装配等都属于不完全互换。
3.按级别分,标准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级别分,我国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b0daffa1c7aa00b42acb05.png)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_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_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9ef6e25c52cc58bd6be79.png)
互换性练习一、判断题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P1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值)3.()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练习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f12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6.png)
一、填空题1. 基轴制 过渡配合2. 高一级 同级 3.过盈4. 局部负荷 循环负荷 摆动负荷5. φ80.023 φ79.9776.精密级 中等级 粗糙级7. 工作量规 验收量规 校对量规8.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 9. 测量对象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10. 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 评分标准:每空1分, 共25分。
二、判断题1. .2..3..4..5..6..7..8..9..10.√ 评分标准:每小题1.5分, 共15分。
三、解:0+-d f D max min f d D T T T 493019m ES X ei 191130m X T 194930mes T ei 191130m EI ES T 30300m=-=-=μ=+=+=μ-=-=-μ=+=+=μ=-=-=μm a x=X评分标准: 每问个1.5分, 公差带图2.5分, 共10分。
四、解: (1)10124.997100.00316=====∑ii x x mmmmσ(2)单次测量值的极限误差lim 30.00949=±=±mm δσ(3)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0.00110==x mm σσ(4)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lim 30.003=±=±x mm δσ 评分标准: 每步各2分, 共8分。
五、解: (1) 1222=++d d L l1211122∂∂∂===∂∂∂L L Ld d l(2)lim lim lim 12222222lim 12222222110.0150.00510.03220.031⋅⋅⋅⋅⎛⎫⎛⎫∂∂∂⎛⎫=±++ ⎪ ⎪ ⎪∂∂∂⎝⎭⎝⎭⎝⎭⎛⎫⎛⎫=±⨯+⨯+⨯ ⎪ ⎪⎝⎭⎝⎭=±d d lLL L L d d l mmδδδδ评分标准: 第一步2分, 第二步, 公式列写正确3分, 结果正确1分, 共6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74d290c22590103029d17.png)
绪论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零件不经过挑选和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2. 厂外协作件要求采用不完全互换生产。
()3.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尺寸参数必须制成绝对精确。
()4. 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低于国家标准。
()5. 在确定产品的参数系列或参数时,应最大限度地采用优先数系或优先数。
()二、单项选择题1. 符合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 相同规格的零件B. 不同规格的零件C. 相互配合的零件D. 上述三种都不是2. 互换性按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A. 互换方法B. 互换性质C. 互换程度D. 互换效果3. 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
A. 保障B. 措施C. 基础D. 原则4.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制成绝对精确是()。
A. 有可能的B. 不可能的C. 必要的D. 必须的5. R10优先数系的公比是()。
A. 1.60B. 1.25C. 1.12D. 1.06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普遍原则?列举几种生产和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2. 什么是误差、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3.下列四组数据分别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分别是多少?(1)某机床主轴转速范围(r/min):200;250;315;400;500;630…(2)电动机转速范围(r/min):375;750;1500;3000…(3)表面粗糙度(μm):0.8;1.6;3.15;6.3;12.5;5;25…绪论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二、选择题1. A;2. C;3. A;4. B;5. B三、简答题1.答:略2.答:略3.(1)R10系列,公比q = 1.25(2)R40/12派生系列,公比q = 2(3)R10/3派生系列,公比q = 2习题一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某一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程玉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版课后题答案程玉兰](https://img.taocdn.com/s3/m/f8a1013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b.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及答案1-1 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去,并达到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了很大方便。
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 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什么场合?答:互换程度不同: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而满足使用要求;不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再装配到机器中去才能使用要求。
当使用要求和零件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即机器部件装配精度不高,各零件制造公差较大时,可采用完全互换进行零件生产;反之,当机器部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或很高,零件制造公差较小时,采用不完全互换。
1-5 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 1 )电动机转速: 375 , 750 , 1500 , 3000 ,、、、( 2 )摇臂钻床的主参数(钻孔直径): 25 , 40 , 63 , 80 , 100 , 1 25等答:( 1 )此系列为派生系列: R40/12 ,公比为( 2 )此系列为复合系列,前三个数为 R5 系列,后三位为 R10 系列。
补充题:写出 1 ~ 100 之内的派生系列 R20/3 和 R10/2 的优先数常用值。
答: R20/3 : 1.00 , 1.40 , 2.00 , 2.80 , 4.00 , 5.60 , 8.00 , 11.2 ,16.0 , 22.4 , 31.5 , 45.0 , 63.0 , 90.0R10/2 : 1.00 , 1.60 , 2.50 , 4.00 , 6.30 , 10.0 , 16.0 , 25.0 , 40.0 ,63.0 , 100第二章习题及答案2-5 (略)2-9 试从 83 块一套的量块中,同时组合下列尺寸: 48.98mm , 29.875mm ,10.56mm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25eadc7c1cfad6195fa7fd.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一、判断题1.零件装配时仅需稍做修配和调整便能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2.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3.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4. 零件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基本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肯定是合格品。
(×)5. 零件的尺寸公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6. 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件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7.孔的上偏差代号是ES,轴的上偏差代号是es。
(√)8. 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9.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称为配合。
(×)10. 公差带中的零线通常表示基本尺寸。
(√)11.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12.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共有18个标准公差等级。
(×)13. 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轴制。
(×)14.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5.在选基准制时,一般是优先采用基孔制。
(√)16.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相互搭配,就可以得到每一基本尺寸的很多不同公差带。
(√)17.在同一尺寸段里,标准公差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增大。
(√)18.各级a~h的轴与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19.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可以减少所用定值刀具、刀具的规格和数量。
(√)20.在公差等级高于IT8级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等级必须相同。
(×)21.国标中规定极限与配合的标准温度是20℃。
(√)22. 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23.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形位公差项目应符号应写入形位公差框内第二格。
(×)24. 标准规定,在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文字说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b1f3367ec102de2bd8948.png)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l.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2.图样标注φ30 +0.033 0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4.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5.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6.配合H7/g6比H7/s6要紧。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8.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0.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1.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1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14.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15.装配精度高的配合,若为过渡配合,其值应减小;若为间隙配合,其值应增大。
()1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18.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19.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2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21.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2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3.矩形花键的定心尺寸应按较高精度等级制造,非定心尺寸则可按粗糙精度级制造。
()24.矩形花键定心方式,按国家标准只规定大径定心一种方式。
()25.圆锥配合时,可沿轴向进行相互位置的调整,因而比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好。
()26.圆锥直径和锥度的制造误差都会引起圆锥配合基面距的变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a1629aaea998fcc220eb4.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判断题:1.公差等级的选用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 )2.φ30JS6与φ50JS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3.∮30G6与∮50G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4.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时,只标轴颈的公差代号。
( )5.图样标注φ200 -0.021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6.R z 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 )7.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 )8.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
( )10.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11.螺纹的精度分为精密、中等、粗糙三个级别。
( )1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 )13.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评定齿轮副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
( )14.在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都处于轴的公差带的下方。
( )15.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6.齿向误差ΔF β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指标。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1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9.光滑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20.规定位置要素Z 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 )21.一般来说,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越小。
( )22.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是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 )23.表面粗糙度z R 是轮廓最大高度的评定参数。
( )24.几何偏心主要影响齿轮的切向误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829236137ee06eef91839.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总3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如某些题存在错误,请与万书亭联系(,),欢迎批评指正第1章绪论1-1.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互换性原则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水平和促进技术进步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1)对机械设计方面。
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化零部件,这样将简化设计量,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2)对零部件加工方面。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这样产品单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同时采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3)在装配过程方面。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专业化分散生产,集中装配。
所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4)对机器使用和维修方面。
当机器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用相同规格的备件迅速替换,缩短修理时间,节约维修费用,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机器的使用率。
1-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用于何种场合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成机器或更换时,既不需要选择,也不需要辅助加工与修配就能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这样的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而需要经过适当选择才能装配成机器,属于不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应用于机器装配精度高的场合。
1-3.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600,937,15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31,40,50…。
答:1)属于R5系列,公比为2)属于R10系列,公比为.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2-1.量块的“等”和“级”是怎样划分的使用时有何不同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5级,即0、1、2、3和K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3级最低,K为校准级,用来校准0、1、2、3级量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fe246faf1ffc4ffe47accf.png)
1-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用于何种场合?
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成机器或更换时, 既不需要选择, 也不需要辅助加工与修配就能装配 成机器,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这样的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而需要经过适当选择 才能装配成机器,属于不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应用于机器装配精度高的场合。
1-3.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 q 为多少?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如某些题存在错误,请与万书亭联系(13582996591, E_mail:wanshuting1@),欢迎批评指正
第 1 章 绪论
1-1.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
互换性原则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水平和促进技术进步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 1) 对机械设计方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化零部件, 这样将简化设计量,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2) 对零部件加工方面。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这样产品单 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同时采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实现生产过 程的自动化。 3) 在装配过程方面。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专业化分散生产,集中装配。所以大 大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4) 对机器使用和维修方面。当机器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用相同规格的备件迅速替换, 缩短修理时间,节约维修费用,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机器的使用 率。
3-4.什么情况下应选用基轴制配合?
答:基轴制通常仅用于具有明显经济效果的情况。例如直接采用冷拨钢材做轴,不再切 削加工,或是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需要装配几个具有不同配合的零件时应用。
3-5.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钱云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钱云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c8a3983c4bb4cf7ecd1d8.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习题
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三章 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
1、BC 2、EC 3、ABDE 4、CDE 5、CE 6、AC 7、AC 8、AD 9、ABCD 10、AD 11、ABD 12、ABE 13、BCD 14、A 15、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第3题
形状
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八章 习题
四、计算题 第1题
解: 内、外螺纹中径、小径计算公式:
3 3 D2 D 2 P 8 2 3 3 d2 d 2 P 8 2
5 3 D1 D 2 P 8 2 5 3 d1 d 2 P 8 2
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状与位置公差
三、判断题 1、√ 6、× 11、√ 16、× 2、√ 7、√ 12、× 17、× 3、× 8、√ 13、√ 18、√ 4、× 9、× 14、× 19、× 5、× 10、× 15、√ 20、√
形状与位置公差
四、简答题
形状与位置公差
五、第1题
形状与位置公差
五、第2题
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四章 习题
一、选择题
1、AB 2、ACD 6、CDE 7、ACE 11、AD 3、AB 4、BD 5、BD 8、BCE 9、BD 10、ADE
形状与位置公差
二、填空题
1、形状相同;方向及位置要求不同 2、相距为公差值t的二平行平面;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 3、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二同心圆限定的区域;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二同轴 圆柱面限定的区域 4、相距为公差值t的二平行平面限定的区域 5、相距为公差值t的二平行平面限定的区域 6、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量 7、同轴度公差小于跳动 8、相同;固定的;浮动的 9、圆柱面限定的区域;圆柱面限定的区域 10、0.025 11、40.03;40.119;40.087 12、40.041;40.046;40.043 13、0.06;40.119 14、0.011;0.011 15、MMB;20;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d0a1155270722192ef7fa.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3.在相同条件下,在立式光学比较仪上,对某轴同一部位的直径重复测量10次,按测量顺序记录测得值为:30.4170;30.4180;30.4185;30.4180;30.4185;30.4180;30.4175;30.4180;30.4180;30.4185(单位为mm )。
(1)判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2)判断有无过失误差,若有则删去;(3)求轴这一部位直径的最近真值;(4)求表示测量系列值的标准偏差σ;(5)求表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σ与极限误差xlim ∆;(6)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解:列表测量顺序测得值Vi =Xi -10X 6210×Vi XiXi Vi −=.'2Vi 130.4170-0.0011已剔除230.418000-0.00010.01330.4185+0.00050.25+0.00040.16430.418000-0.00010.01530.4185+0.00050.25+0.00040.16630.418000-0.00010.01730.4175-0.00050.25-0.00060.36830.418000-0.00010.01930.418000-0.00010.011030.4185+0.00050.25+0.00040.1610X =10101∑=i Xi=30.4180∑=1012i Vi=2∑=912i Vi=0.899X =991∑=i Xi=30.4181σ=1102−=0.4714umum 3335.01989.0'=−=σ(1)∑==510i umVi∑==1060i umVi∑∑===−106510i i umViVi 因此无变值系统误差。
(2)按肖维勒准则由n =10查表1-5得Zc =1.96故Zc σ=1.96×0.0004714=0.0009mm 有σˆ001.01Zc V >=由肖维勒准则第一项测得值含粗误差,应剔除。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doc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26ee96e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45.png)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doc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3套)试题部分第⼀套⼀、填空题1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_________ ?_________ 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 决定⼤⼩,由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 ,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__ mm,上偏差为 ____________ m m。
4.在任意⽅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给定的⼀个⽅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___ 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的等级有 _______ o6.孔的最⼤实体尺⼨即孔的__________ ?极限尺⼨,轴的最⼤实体尺⼨为轴的____________ 极限尺⼨。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O8.根据国标规定,向⼼滚动轴承按其尺⼨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 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 级精度最⾼,____________ 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粗糙度⾼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作⾯应是 ________ 表⾯,⽌规的⼯作⾯应是表⾯°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 ____________ 相同,_________ 不同。
⼆、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1.零件尺⼨的公差等级越⾼,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
()2. 4 30M8 /h7和* 30H8 / m7的配合性质相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9bd2a76a20029bc642de5.png)
Φ50H8/f7
图1-1
7.试验确定活塞与汽缸壁之间在工作是的间隙应有 0.04——0.097mm 范围内, 假设在工作时活塞的温度 t h =100℃,装配温度 t=20℃。汽缸的线形膨胀系数 为 α s =22×10 6 /℃,活塞与汽缸的基本尺寸为 95mm,试求活塞与汽缸的装配 间隙等与多少?根据装配间隙确定合适的配合及孔,轴的极限偏差。
+0.011
Φ85-0 -
0
-0.022 0.022
0.022
2. ① Xmax=ES-ei=0.131mm, Xmin=EI-es=0.065mm, 配合公差:Tx=Xmax-Xmin =0.066mm 属于间隙配合图型如图 1.1
② Xmax=ES-ei=0.023mm, Ymin=Ei-es=-0.018mm, 配合公差:Ty=Xmax-Ymin=0.041mm, 属于过度配合 图型如图 1.2
② i 1 . 2 . –1 . 0 . –2 . –1 . –2 . –1 . –2 . 0 .+1 . +2 . –
2 . –1 ③
④ 1 (6 22 6) = 15 m 1.46
14
7
⑤ lim =3 =3 3
15 =4.38 7
4、答案: X =20.001+20.002+20.000+19.999=20.005
通用规则:EI=es,故与 Φ60D9/h9 同名且配合性质相同; 查表 1-8,IT9=74 查表 1-10,h:es=0,ei=-74 查表 1-11,D:EI=+100,es=174 (2) A~H 间隙配合;同不同级均配合 通用规则:EI=-es,故与 Φ30F7/h8 同名且配合性质相同 查表 1-8:IT7=21,IT8=33 查表 1-10,h:es=0,ei=-33 查表 1-11,F:EI=+20,es=53 (3) J~N 过渡配合; ≤IT8,采用差级配合属特殊规则: ES=-EI+A,故可换为 Φ50H7/k6 查表 1-8:IT7=25,IT6=16 查表 1-10,k:ei=+2,es=18 查表 1-11,H:EI=0,ES=25 (4) P~ZC 过盈配合; ≤IT7,采用差级配合,属特殊规则: ES=-EI+A,可换为 Φ30H7/s6 查表 1-8:IT6=13,IT7=2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与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0d3d7bcd126fff6050b01.png)
第1章习题答案1.在机械制造中,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有什么优越性?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都有利?答:在设计方面,缩短设计周期;在制造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新产品试制方面,采用具有互换性的通用零部件,可缩短试制周期;在设备维修方面,可以缩短修理时间,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不是。
2、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标准螺丝的更换3、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加强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有何实际意义?答:所谓标准,就是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具有重复性特征的物质和概念,在总结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协调制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一定围作为活动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所谓标准化,就是指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
搞好标准化,对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搞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4、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的的区别是什么?各应用于何种场合?答:完全互换是零部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任何附加的挑选、调整或修配,且装配后产品的精度与使用性能。
而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机器或设备的一部分不需要过高的制造精度,为减低成本选择不完全互换性,完全互换性适用于批量生产,而不完全互换性适用小批量生产或者特殊部件制造。
5、什么是优先数和优先数系?主要优点是什么?R5,R40系列各表示什么意义?答:优先数系中的任何一个数值均称为优先数;先数系是一种十进制几何级数,其代号为Rr (R 是优先数系列创始人Renard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5、10、20、40等项数);优先数优点优先数系的优点很多,主要有:相邻两项的相对差均匀,疏密适中,而且运算方便,简单易记;同一系列中任意两项的理论值之积、商,任意一项理论值之整数(正或负)乘方,仍为此系列中的一个优先数理论值。
6、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公差与互换性有关,而误差与之无关。
[实用参考]《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完整答案
![[实用参考]《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7603c4431b90d6c85c7ee.png)
习题1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是否互换性只适用于大批生产?答:(1)是指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任取一件,不需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成满足预定使用功能要求的机器或仪器,则零部件所具有的这种性能就称为互换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否。
1.2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几种?它们有何区别?答:(1)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2)其区别是:1)完全互换性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性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2)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性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性,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1.3何谓公差、标准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零件几何量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保证同一规格零件彼此充分近似,这个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公差。
(2)标准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起草、制订、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标准和标准化是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1.4何谓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有哪些?公比为多少?答:(1)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准,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基本系列有R5、R10、R20、R40。
2-2.图样上给定的轴直径为0.0180.002456()k φ++,根据此要求加工了一批轴,实测后得其中最大直径(即最大实际(组成)要素)为45.018mm φ,最小直径(即最小实际(组成)要素)为45.000mm 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题
a) 加工阶梯轴,
d)加工外圆
a)
总体分析法:三爪卡盘+活动后顶尖——限制
v r ) ) 分件分析法:三爪卡盘—— Y Z ;固定后顶尖与卡盘一起——Y Z v 欠定位:加工阶梯轴,应该保证阶梯的长度尺寸,应限制 X
(若后顶尖是固定的,该方案限制的自由度数?) d)
vr ) ) YZ Y Z
0 = EI L 4 − 0 . 025 − ( − 0 . 025 _ EI L 4 = 0 mm
+ ∴ L 3 = 30 0 0 .1 mm
第四章习题4-14:尺寸链计 算
L3 L L1 L2 L4
0 -0.05
解答提示:——可测量L或者L’; L1=45 L2=30 1)
+0.025 0
L3=5+0.30
0 -0.1
,又设 ES1=ES2 EI1,EI2
EI1=EI2
第四章习题4-16:尺寸链计算
解答提示:L1=15.250-0.05,L3=15+0.018+0.0075, L2=0±0.025 L4=4+0.20和H组成尺寸链,直接 可以保证的尺寸有L1,L2 ,L3,H;L4为封 闭环(间接保证的尺寸) 增环:L2,H;减环L1;L3既可看成增环也 可是减环(因其基本尺寸=0) 解得:H=4.25+0.107+0.0175=4.2675
0.8 = t + 14.9 − 15 0.3 = 0.0105 + ESt − 0 0 = 0 + EI t − 0.0105 t = 0.9 + 0..2895 mm + 0 0105
t = 0.9mm ESt = 0.2895mm EI t = 0.0105mm
1—11题
a)
v vr ) ) 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Z X Y
b)
保证尺寸l——限制沿X、Y移动; 保证尺寸a——限制沿Z移动; 证孔轴线与底面垂直——限制绕X、Y转动。
六个自由度都必须限制 保证尺寸l——限制沿Y移动; 保证尺寸h——限制沿Z移动; 保证槽底与轴线平行——限 制绕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 动和Z转动;
L4=0±0.25
L3 L' 2L1
测量L,则L1,L2,L3 , L4和L 组成尺寸链;
L3为封闭环,L1为增环,L,L2 , L4为减环 2) 若测量L′,则2L1,L3和L′组成尺寸链;L3为 封闭环,2L1为增环,L′为减环
第四章习题4-15:尺寸链计算, 尺寸链计算,
解答提示:——这是个公差分配的问题 1) L1=40, L2=L3=15, L4=10 组成尺寸链,工序2,3分别保证尺寸L2 L3, 工序1保证尺寸L1,因此L4为封闭环(间接保证的尺寸) 2) 将封闭环尺寸L4的公差分配给其它组成环: 设TL1 = TL2 = TL3=0.10 3)将L1的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40 4)画尺寸链图并计算 ES1,ES2
第四章补充题: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图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套,通常内孔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 余量较小,试选择粗、精基准
分析:1)因为外圆加工余量小, 根据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孔及一端面, 这样可以保证外圆表面不会在加 工过程中由于加工余量小而留下 毛面;2)再以孔为精基准加工 外圆及另一端面
110.6 = A2 + 27 0.05 = 0.009 + ES 2 − 0.05 = 0 + EI 2
0 041 A2 = 83.6 +0..05 mm −
A2 = 83.6mm ES 2 = 0.041mm EI 2 = −0.05mm
第四章补充题:尺寸链计算
如图所示衬套,材料为20钢,30 0 0.021 mm 内孔表面要求磨削后保证渗 φ + + 碳层厚度为 0.8 0 0.3 mm,磨削前精镗工序的工序尺寸 φ 29.8 +00.021 mm 试求:精镗后热处理时渗碳层的深度尺寸及偏差。 解:设渗碳层的深度为t, 画尺寸链图,封闭环为最 后的渗碳层厚度,尺寸15 为减环,其余为增环
解: (2)直接测量的尺寸为:A1 ,及两孔直径,尺寸80 ±0.08 在测量工序中是间接得到的,因 此是封闭环是80 ±0.08
80 = A1 + 7.5 + 7.5 − 0.08 = 0 + 0 + EI A
0 05 A1 = 65 +0..08 mm −
A1 = 65mm ES A = 0.05mm EI A = −0.08mm
第四章补充题:尺寸链计算
如图为箱体简图(图中只标有关尺寸),分析计算: (1)若两孔分别都以M面为基准镗孔时,试标注两孔的工序尺寸 (2)检验孔距时,因80±0.08mm不便于直接测量,故选取测量尺寸 为A1,试求工序尺寸A1及其上下偏差。 解: (1)以M面定位加工 ,两孔的工序尺寸分别 为50±0.1和L,计算工 序尺寸L. 在尺寸链,封闭环是80 ±0.08,其公差小于50 的公差值,因此需重新 分配公差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d) 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X Y Z c) 限制六个自由度 保证尺寸l,h,l2——限制三个移动;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 保证与基准A平行度——限制绕Z转动。 保证与左孔的平行度——限制绕 保证与底面平行——限制绕X,Y转动。 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Y移动和Z 转动;
v v ) ))
第二章补充题:
• 加工通槽,试分析在只考虑工艺系统静误差影响的条件下,造成加 工后通槽侧面与工件侧面A平行度误差的主要因素 1. 夹具左侧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与定向键槽侧面间的平行度误差 2. 夹具定位键与铣床工作台T形槽之间的配合间隙 3. 铣床工作台T形槽侧面对工作台燕尾槽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0 -0.3因L3
和L4是图纸上要求的尺寸, 不必校核,因此校核工序尺 寸L1 或L2 。现认可L1,校 核L2
第四章习题4-18:尺寸链计算
画尺寸链图,确定封闭环L4 (因该尺寸是在加工大端端面后自然形成的) 解得L2=10.3+0.10 ,可知,原工序尺寸(10.40-0.2)不正确 也可以认可L2,校核L1 2)校核d)图工序尺寸是否正确 该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与该工序尺寸有关的尺寸是L4和槽深L5 =10+0.40 解尺寸链得L6=30.-0.3-0.4 可知,原工序尺寸(300-0.3)不正确
共限制六个自由度,无过定位,无欠定位
• E) 三个短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 • • 分体分析:前后两块组合限制:
) ) X Z X Z v ) 右侧V形块限制 Y ;与前后V形块组合限制: Y
无过定位,无欠定位
v vr ) ) ) X YZ Y Z X v r
第二章补充题:
• 假设工件的刚度极大,且车床头、尾架刚度K头>K尾,试分析下列 三种加工情况下,加工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 • A) 加工外圆面将产生左小右大的圆柱度误差 • B)端面形状根据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偏转和刀架偏转的相对 角度变化而不同,形成内凹或者外凸端面,也可能没有平面度误 差 • C)工件的偏转角度随位置不同而不同,由此造成工件加工成鞍 形,产生圆柱度误差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无过定位,欠定位
c)
v r ) ) 弹性夹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 Y Z Y Z v v r ) ) (前后顶尖限制弹性夹头五个自由度: X Y Z Y Z
无过定位,欠定位
)
• f)图:钻前面的孔 • F)
e)图:在三通中心钻孔
v v r ) ) ) 总体分析: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r ) ) 分体分析:底面三个支承钉,限制三个自由度: Z Y X v ) 棱形销限制: v 后面两个支承钉,限制: X Z Y
+0.0895 0
第四章习题4-18:尺寸链计算
某零件的轴向尺寸如图a),轴向尺寸加工工序如图b),c),d,试校核工序图 上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加工符号表示本道工序的加工面)
解:先校核 b)图上的工序 尺寸:计算由a),b),c)图有 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L1=40.30-0.1 L2=10.40-0.2 L3=100-0.1 L4=40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 准
• A)图:1)以外圆面和左端面为粗 基准加工A面和内孔,一次装夹完 成,用机床精度保证垂直度公差; 2)以内孔和A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 和另一端面保证平行度 • B)图:1)液压缸希望壁厚均匀, 以不加工的左端外圆和左端面为粗 基准,(外圆面被夹持面长,限制 了四个自由度)加工右端阶梯孔和 端面;2)以已加工的孔和端面为 精基准加工左端外圆和孔及环槽
定位方案2:用A面为主要定位基准;用棱形销给Φ30定位,限制左右
移动;用两支承钉给B或C面定位,限制前后移动和一个转动
第四章习题 4-5
I为主轴孔,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试选择加工主轴孔的粗、精基准
• 1)粗基准——以孔I为粗基准,加 工与导轨两侧接触的两平面——— 遵循保证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 2)精基准——以与导轨两侧接触的 两平面为精基准,加工I孔和其它孔 以及上顶面,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和 基准重合原则
第二章补充题:
• 外圆磨床加工带键槽的细长槽,机床的几何精度很高,且床头、尾架 刚度K头>K尾,试分析只考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影响下,往复一次后,被 加工轴颈在轴向和径向 轴向和径向将产生何种形状误差?采取何措施可提高警惕 轴向和径向 加工后的形状精度? • 1)轴向:下列三种形状误差的合成:工件刚度低而产生腰鼓形; K头 >K尾而使靠近尾架处直径>靠近头架处直径;砂轮在轴颈两端超出量过 大时,因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的变化使两端产生锥形; • 2)径向:键槽使径向刚度不相等,产生圆度误差;键槽口塌陷 • 采取的措施:无进给多次走刀;控制砂轮超出量,并使砂轮在各处停 留时间均匀;尽量磨削后再加工键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