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我作为一个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对教材可谓很熟悉了,并且我也自认为自己的课讲得形象生动、透彻深入,知识补充拓展的也很到位,我也特别认真,对于学生的作业也都是全批全改,甚至面批面改,所以第二天的课堂总能有的放矢。对尖子生的培养,“学困生”的辅导也很尽心。可是学生的成绩却总是不太理想,我心里很郁闷,总觉得在我这里,劳动成果和付出的汗水不成正比。通过不断探索,我终于找到了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制定适当目标

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因为爱教师才爱上这门课的,而教师只有脑子里想着学生,心中装着学生,真心地对待学生,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首先,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这不仅是对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生所渴望的,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我们就要走到学生中去,经常和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学生感冒时的一句问候、放学途中的一声叮咛、考试之后的一次鼓励、作业本上的一句批语……都将在学生心底荡起阵阵涟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一缕缕平凡而伟大的师爱时,春风化雨的教育就滋润着成长的心田,让师者亦师亦友,令教育如诗如歌。其次,要增加我们的自身魅力,试问:一个或挽着裤腿不修边幅、或叼着烟卷吞云吐雾、或嚼着口香糖漫不经心、或浓妆艳抹奇装异服、或冷漠无情无视学生、或业务生疏漏洞百出的

教师,哪个学生会喜欢?因此得体的仪表、自然端庄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相信在学生爱上我们的那一刻,他们也会爱上我们的数学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成功的一节教学课必须要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把握、对学生的全面细致了解、对新理念的充分理解之上。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知识基础、爱好倾向、能力水平、智商情商的差异,会因达不到统一的学习目标而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因此,要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适宜于不同层面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目标,从总体上讲,数学学习目标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全体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基本层次;第二个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努力达到的较高层次;第三个是对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能达到的较低层次。目标的最底层要求学生必须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在他们达到目标的高限后,专门制定横向拓宽的目标,促使他们脱颖而出。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学习中,设计了如下分层目标:a层:能说出乘方的意义,能正确判断底数、指数;b层:会进行乘方的运算,会确定幂的符号;c层:正确理解概念及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目标的制定,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符合自身持续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垫垫脚,跳一跳就能摘到数学这个甜美的桃子”,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的效果。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体会

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爱上数学课。正所谓“心中有丘壑,教学才有方”。

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所以,我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时,都会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相关例子,比如,在学习《有序数对》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们很感兴趣,举出了很多例子:教室里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排,自己的宿舍在几楼的第几室,上体育课自己在队伍里是什么位置,还有学生想到了妈妈绣的十字绣,课堂效果活跃且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有的学生举出了经常吃的“冰糖葫芦”,并解释说竹签串住山楂,我们才能吃到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这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在学习射线的时候学生想到了手电筒的光线,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学生举出了拉面师傅拉面就用到了乘方的知识等等,把数学知识和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联系起来,一是符合教学论中最近发展区原则,二是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对知识自我建构。所以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趣盎然。正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爱数学,爱生活”。

三、探索和使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模式

自实行“一课三卡”教学模式以来,效果甚好,大部分学生都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够根据“自学活动卡”进行预习,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动脑的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不但教师做到了胸有成竹,学生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带着问题来学习,做到了有的放矢,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人。正所谓“播种习惯,收获成功”。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热情,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责编齐秋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