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A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1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答题纸的答题栏中。

)(每小题2分,本题满分20分)1. 用化学方法测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困难是(A) 很难同时测定各物质浓度(B) 不能使反应在指定的时刻完全停止(C) 不易控制温度(D) 混合物很难分离2. 关于反应级数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反应总级数一定大于对任一反应物级数(D) 反应级数可通过实验来确定3. 右图绘出物质[G]、[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对应的反应是:(A) 对峙反应(B) 连续反应(C) 平行反应基元反应4. 和阿累尼乌斯理论相比, 碰撞理论有较大的进步, 但以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能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B) 引入几率因子, 说明有效碰撞数小于计算值的原因(C) 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和活化能(D) 证明活化能与温度有关5. 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假设不包括(A) 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B) 反应物分子与活化络合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化学平衡(C) 活化络合物的分解是决速步骤(D) 反应物分子的相对碰撞动能达到或超过某个值时才发生反应6. 温度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A) 与热反应大致相同(B)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下降(C)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不变(D)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的变化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小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线段的表面紧缩力(C)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两者数值不同(D)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8. 表面活性剂是(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9. 以下的说法中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基本假定的是(A)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吸附的分子间相互不影响(B) 吸附分子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C) 被吸附分子间有作用,互相影响(D) 吸附热与吸附的位置和覆盖度有关10. 区别溶胶与真溶液最简单最灵敏的方法是:(A) 观察丁铎尔效应 (B)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C)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 (D) 观察ζ电位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答题栏中)(每空2分,本题满分10分) 1. 由等体积的 1 mol. dm -3KI 和 0.8 mol.dm -3AgNO 3溶液制备的AgI 溶胶胶团结构为 ;江、河水中含的泥沙悬浮物在出海口附近都会沉淀下来,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原因是 ____ ____。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1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00mol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6.02×1023﹣1C.欲配置 1.00L,1.00mol.L 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 水中D.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能产生 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考点】 54: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5C: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剖析】依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剖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依据溶液的配制来剖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响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 A、因 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 分子,故 A 错误;B、因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电子稳固构造,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8mol,其电子总数为 8×6.02× 1023,故 B 正确;C、欲配置 1.00L,1.00mol。

L﹣1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 NaCl溶于适当水中,配成 1L 溶液,而不是溶于1L 的水中,故 C 错误;D、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 1molNaCl生成 0.5mol 氯气,能产生0.5mol× 22.4L/mol=11.2L 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 22.4L 氯气,故 D 错误;应选: B。

【评论】此题观察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习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此题的要点.2.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 种B.7 种C.8 种D.9 种【考点】 I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 53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及其判断.【剖析】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能够依照以下步骤来做:(1)先确立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2)确立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 3)依据先中心后外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个去取代氢原子.(4)关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依照先集中后分别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别去取代不一样碳原子上的氢.【解答】解: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 个碳原子的: CH3CH2CH2CH2CH2Cl ; CH3CH2CH2CHClCH3;CH3CH2 CHClCH2CH3;主链有 4 个碳原子的: CH3CH( CH3)CH2 CH2 Cl;CH3CH(CH3)CHClCH3;CH3CCl (CH )CH;CH()CH;32CH32ClCH CH32CH3主链有 3 个碳原子的: CH2C(CH3)2CH2Cl;共有 8 种状况。

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A及答案

2011-2012物理化学试卷A及答案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试题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Q A →B →C = a (J)、W A →B →C = b (J)、Q C→A = c (J) ,那么 W A→C等于多少( )A. a – b + cB. – (a + b + c)C. a + b – cD. a + b+ c2. 3mol 冰在273.15K ,101325Pa 下,可逆相变成水,已知冰的熔化焓fus m H θ∆=6024J/mol ,则过程的∆S 应为( )A. 66.16 J /KB. 0C. -66.16 J /KD.3.69J /K 3. 当以5 mol H 2气与4 mol Cl 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 )H 2(g) + Cl 2(g) ----> 2HCl(g)A. 1molB. 2molC. 4molD. 5mol 4.下列哪个是化学势( )A.()j n ,p ,T i n U/∂∂B.()j n ,p ,T i n H/∂∂C.()j n ,p ,T i n A/∂∂D.()j n ,p ,T i n G/∂∂5. 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B.0.5C.2D.16. 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 ;D. 小于沸点温度 。

7. 在温度为T 时,A(l) 与B(l)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30.0kPa 和35.0kPa ,A 与B 完全互溶且可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则此二元液系常压下的T ~x 相图为 ( )8.科尔劳乌施定律(1)m m A c ∞Λ=Λ-适用于 ( )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释溶液 D.强电解质稀溶液9. 298K 时,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Fe 3+ + 3e -→ Fe E θ(Fe 3+/Fe)= -0.036V Fe 2+ + 2e -→ Fe E θ(Fe 2+/Fe)= -0.439V则反应Fe 3+ + e -→ Fe 2+ 的E θ(Pt/Fe 3+, Fe 2+)等于 ( )A.0.184VB.0.352VC. -0.184VD.0.770V 10. 在25℃,0.002mol·kg -1的CaCl 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γ±)1,0.02mol·kg -1CaSO 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 ( )A. (γ±)1 < (γ±)2B. (γ±)1 > (γ±)2C. (γ±)1 = (γ±)2D. 无法比较大小11.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8 mol ·dm -3·min -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2mol·dm -3,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A. 1.25minB. 2.50minC. 8.66minD. 62.5min12.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 ,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A . 等于h B . 大于h C . 小于h D . 无法确定 。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2012级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2012级

物理化学试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满分20 分。

1、一个隔离体系的熵()(A)保持不变(B)总是减小(C)总是增大(D)永不减小2、某化学反应在300K, pө于烧杯中进行时,放热60 kJ,若在相同条件下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吸热6 kJ,则该系统的熵变为()J·K-1(A) –200 (B)200 (C ) –20 (D) 203、下列各量哪个是偏摩尔量?( )(A) (B) (C) (D)4、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因素是()(A) 温度 (B) 压力(C) 惰性气体(D) 物质的量5、在水的相图中存在几条两相平衡线()(A) 0 (B) 1 (C) 2 (D) 36、将两个银电极插入溶液,通以电流共30,则( )(A) 阴极析出银 (B) 阳极析出银(C) 阴极质量减轻 (D) 阴极质量不变8、天旱时,农民通过锄地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称为锄地保墒,锄地保墒的科学道理可以用下列哪个物理化学原理解释?()(A) 附加压力(B)渗透压(C)毛细管现象(D)液体的润湿与铺展9、以和溶液混合制备溶胶,若制备时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A) (B)(C) (D) 没有选择性10、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适用于复合反应(C) 适用于基元反应和简单反应(D) 适用于所有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22分。

2、1理想气体始态体积为,温度为℃,经等温恒外压膨胀到终态体积为,气体所做的体积功为[-2326]3、在下图中,AB 线代表等温可逆过程,AC 线代表绝热可逆过程。

若从A 点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V2,则终点将在C 之下、B 之上。

B 和C 之间?:[B和C之间]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05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0.5×105pa。

设A 和B构成理想溶液,则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2/3]5、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意组分B的化学势表达式: [ ]6、已知化学反应在及标准压力下的,则此反应在_[]__________7、在抽空的容器中放入,发生反应且达到平衡,则这个系统的独立组分数=_1 __;自由度数=__1__。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a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0.001 mol ·kg -1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mol ·kg -1(B) 5.0×10-3mol ·kg -1(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1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K O H m291,2∞=4.89×10-2-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S ·m -1(B )3.81×10-6S ·m -1(C)7.63×10-9S ·m -1(D )7.63×10-6S ·m -1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2011物理化学(上)考试题A卷答案

2011物理化学(上)考试题A卷答案

1、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任一循环过程中( B ) A 、功和热都可以完全互相转换;B 、功可以完全转化为热,而热却不能完全转变为功;C 、功与热都不能完全互相转换;D 、功不能完全转换为热,而热却可以完全转变为功;4、热力学第一定律用下式表示:pdV Q dU -=δ,其使用条件是( B ) A 、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B 、封闭体系只作体积功的过程 C 、均相体系的不可逆过程 D 、封闭体系平衡态5、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 ,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状态的最大功的25%,则体系的熵变为( C )A 、TQ B 、 0 C 、T Q 4 D 、T Q -6、对于反应C(s)+H 2O(g) → CO(g)+H 2(g),298K 时,r m H θ∆ =131.31kJ ·mol -1。

下列哪种条件对正向反应有利( C )。

A 、增大总压B 、总压不变通入氢气C 、提高温度D 、降低温度 7、在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不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C )A 、∑=B B B 0μν B 、0G PT =⎪⎪⎭⎫⎝⎛∂∂,ξ C 、0G m r =θ∆ D 、0G m r =∆9、理想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满足[B]A 、0P T H <⎪⎭⎫ ⎝⎛∂∂B 、0P T H =⎪⎭⎫ ⎝⎛∂∂C 、0P T H >⎪⎭⎫⎝⎛∂∂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H =Q p 适用于哪一个过程[B]A 、理想气体从101325Pa 反抗恒定的10132.5Pa 膨胀到10132.5PaB 、在0℃、101325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CuSO 4的水溶液D 、气体从(298K ,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 ,10132.5Pa )11、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 ,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状态的最大功的20%,则体系的熵变为[C]A 、TQ B 、 0 C 、T Q 5 D 、T Q -13、在θP 2K .157、32时,水的化学势与冰的化学势之间的关系如何:[A]A 、前者高B 、前者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 14、(1)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2) 对于纯组分,则化学势等于其Gibbs 自由能 (3)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Henry 定律 (4)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Raoult 定律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D]A 、 (1) (2)B 、 (2) (3)C 、 (2) (4)D 、 (3) (4)15、对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A 、V P T H T H ⎪⎭⎫ ⎝⎛∂∂=⎪⎭⎫⎝⎛∂∂ B 、V T T U P U ⎪⎭⎫ ⎝⎛∂∂=⎪⎭⎫ ⎝⎛∂∂ C 、T T P U V H ⎪⎭⎫ ⎝⎛∂∂=⎪⎭⎫ ⎝⎛∂∂ D 、TT V U P A ⎪⎭⎫⎝⎛∂∂=⎪⎭⎫ ⎝⎛∂∂ 8、系统的诸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平衡态必须同时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热动平衡 、力学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试卷答案1-本科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试卷答案1-本科

商丘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9级本科,11级专升本(化学09-1、化学09-2、应化09-1、化工09-1、化工升本11-1班)《物理化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本题满分18分。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BDCCDCACD二、填空题评分标准:每空2分,本题满分12分。

参考答案:1.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2. 1,2,0三、简答题: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本题满分20分。

参考答案:1. 答:TS U A -= 2分 Helmholtz 自由能判据适用于封闭体系,等温、等容且不作其他功的(Wf=0)的过程3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2. 答: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大量的定组成系统中,加入单位物质的量的B 物质所引起广度性质Z 的变化值。

或在等温、等压、保持B 物质以外的所有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的有限系统中,改变dn B 所引起广度性质Z 的变化值。

3分 数学表达式: ,,()()c B T p n c B BZ Z def n ≠∂∂2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3. 答:(1) 定温下,在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2分 (2)p A =p A *(1-x B ) 1分 (3)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气体在液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1分 (4)p B =k x,B x B 1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4. 答:Clapeyron 方程:m mdp H dTT V ∆=∆; 2分Clausius-Clapeyron :2ln m d p H dTRT∆=1分Clausius-Clapeyron 定积分式:221111ln vap m H p p R T T θ∆⎛⎫=- ⎪⎝⎭2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四、综合题:评分标准:本题满分50分。

物理化学A及答案

物理化学A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 )适用专业: 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说明:自带计算器 一、 选择题 (2.5×16=40分)1、某实际气体经不可逆循环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G <0 B 、△S <0 C 、△U >0 D 、△H =02、下列各量为偏摩尔量的是哪个:A 、BC n ,V ,S B n U ≠⎪⎪⎭⎫ ⎝⎛∂∂ B 、B C n ,V ,T B n p ≠⎪⎪⎭⎫⎝⎛∂∂ C 、BC n p T B n ≠⎪⎪⎭⎫ ⎝⎛∂∂,,F D 、B C n ,V ,T B n S ≠⎪⎪⎭⎫⎝⎛∂∂ 3、ΔH 是指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增量D 、生成热 4、已知FeO(s) + C(s) = CO(g) + Fe(s),反应的△r H m θ和△r S m θ均为正值且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 ) A 、高温有利 B 、低温有利 C 、与温度无关 D 、无法确定 5、工作于100℃ 和25℃ 的两个大热源之间的可逆机,其效率是 A 、20% B 、30% C 、50% D 、75%6、298K 时,要使下列电池成为自发电池:Na(Hg)(a 1) ∣Na +(aq) ∣Na(Hg)(a 2),则必须使两个活度的关系为:A 、a 1 < a 2B 、a 1 = a 2C 、a 1 > a 2D 、a 1 , a 2可取任意值 7、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 A 、理想稀溶液 B 、理想溶液 C 、实际溶液 D 、一切溶液 8、25℃时,0.1000 mol·dm -3的HAC 溶液Λm 为α,已知Λ∞m (HAC )为β,则该HAC 溶液的电离度为: A 、α+β B 、α-β C 、α×β D 、α÷β9. 在一定温度下,在4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S 3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c 和V 相同的下列不同的电解质溶液,能够使As 2S 3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A 、KClB 、NaClC 、ZnCl 2D 、AlCl 3 10、下列哪一种物质在0K 时标准熵值为0:A 、理想气体B 、理想液体C 、理想溶液D 、完美晶体 11、总压为101.3kPa 的容器中装有基本混合气体实验测得其中O 2的分压为20.26kPa ,则氧所占摩尔分数为:A 、0.20B 、0.50C 、0.60D 、0.80 12、反应1.5H 2(g) + 0.5N 2(g) = NH 3(g),当H 2因反应消耗了0.3mol 时,反应进度ξ应为:A 、0.1B 、0.3C 、0.5D 、0.213、定温定压下,A 与B 组成的均相系统,若A 的偏摩尔热力学能随系统组成的改变而增加时,则B 的偏摩尔热力学能的变化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4、浓度为 0.1mol ·kg -1的 Mg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A 、0.1 mol ·kg -1 B 、0.15 mol ·kg -1 C 、0.3 mol ·kg -1 D 、0.2 mol ·kg -1 15、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A 、催化剂B 、温度C 、压力D 、浓度 16、叔戊烷基碘的水解反应为:C 5H 11I + H 2O →C 5H 11OH + HI 298K 标压下测定出其反应速率k=0.0981min -1,则此反应为: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mol液态苯在298K时置于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CO2(g),同时放热为3264KJ/mol,则等压燃烧焓为。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A卷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A卷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2-1)》期末考试A 卷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B2、C3、A4、B5、A6、B7、A8、C9、B 10、B二、简单计算与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1、1、答: OA 区间:v > 0 , a < 0 2分 AB 区间:v = 0 , a = 0 1分 BC 区间:v > 0 , a > 0 1分 CD 区间:v > 0 , a = 0 1分2、答:(1) 系统动量不守恒.因为在轴O 处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 1分动能不守恒.因为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能量损失转化为形变势能和热运动能).1分 角动量守恒.因为合外力矩为零. 1分 (2) 由角动量守恒 m v 0R cos α = (M + m )R 2ω ∴ ()Rm M m +=αωcos 0v 2分3、答:经典的力学相对性原理是指对不同的惯性系,牛顿定律和其它力学定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 2分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一切惯性系中,所有物理定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即指出相对性原理不仅适用于力学现象,而且适用于一切物理现象。

也就是说,不仅对力学规律所有惯性系等价,而且对于一切物理规律,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3分4、答:根据()()2/3/22v m n p = 公式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由于2v 增大,气体分子热运动比原来激烈, 因而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加,而且每次作用于器壁的冲量也增加,故压强有增大的趋势. 3分 若同时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气体分子数密度n 变小,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就减小,故压强有减小的趋势.因而,在温度升高的同时,适当增大体积,就有可能保持压强不变. 2分5、解:旋转矢量如图所示. 图3分 由振动方程可得 π21=ω,π=∆31φ 1分667.0/=∆=∆ωφt s 1分x (m) ω ωπ/3π/3t = 0 t0.12 0.24 -0.12 -0.24 OAA6、答:(1) 见图,只有让 β =90°,才能使通过P 1和P 2的透射光的振动方向(2A)与原入射光振动方向(0A)互相垂直,即β = 90°. 2分(2) 据马吕斯定律,透射光强 I = (I 0cos 2α)cos 2(90°-α)= I 0 cos 2α sin 2α = I 0sin 2(2α)/4欲使I 为最大,则需使2α=90°,即α=45°. 3分三、计算题(共40)1、(本题10分)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分设重物的对地加速度为a ,向上.则绳的A 端对地有加速度a 向下,人相对于绳虽为匀速向上,但相对于地其加速度仍为a 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人: Mg -T 2=Ma ① 2分 对重物: T 1-21Mg =21Ma ② 2分 根据转动定律,对滑轮有 (T 2-T 1)R =J β=MR 2β / 4 ③ 2分因绳与滑轮无相对滑动, a =βR ④ 1分 ①、②、③、④四式联立解得 a =2g / 7 1分2、(本题10分)解:(1) 1-2 多方过程 11112125)2()(RT T T C T T C E V V =-=-=∆ 11211221212121)(21RT RT RT V p V p W =-=-=11111132125RT RT RT W E Q =+=+=∆ 3分2-3 绝热膨胀过程 12123225)()(RT T T C T T C E V V -=-=-=∆12225RT E W =-=∆ Q 2 = 0 3分3-1 等温压缩过程 ΔE 3 = 0W 3 = -RT 1ln(V 3/V 1) = -RT 1ln(8V 1/V 1) = -2.08 RT 1Q 3 = W 3 = -2.08RT 1 3分 (2) η=1-|Q 3 |/ Q 1 =1-2.08RT 1/(3RT 1) = 30.7% 1分 3、(本题10分) 3、(本题10分)22解:这是一个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 (1) 由波数 k = 2π / λ 得波长 λ = 2π / k = 1 m 1分 由 ω = 2πν 得频率 ν = ω / 2π = 2 Hz 1分 波速 u = νλ = 2 m/s 1分 (2) 波峰的位置,即y = A 的位置.由 1)24(cos =+πx t有 π=+πk x t 2)24( ( k = 0,±1,±2,…) 解上式,有 t k x 2-=.当 t = 4.2 s 时, )4.8(-=k x m . 2分 所谓离坐标原点最近,即| x |最小的波峰.在上式中取k = 8,可得 x = -0.4 的波峰离坐标原点最近. 2分 (3) 设该波峰由原点传播到x = -0.4 m 处所需的时间为∆t , 则∆t = | ∆x | /u = | ∆x | / (ν λ ) = 0.2 s 1分∴ 该波峰经过原点的时刻 t = 4 s 2分 4、(本题10分)解:(1) 由单缝衍射明纹公式可知()111231221sin λλϕ=+=k a (取k =1 ) 1分 ()222231221sin λλϕ=+=k a 1分f x /tg 11=ϕ , f x /tg 22=ϕ 由于 11tg sin ϕϕ≈ , 22tg sin ϕϕ≈所以 a f x /2311λ= 1分a f x /2322λ= 1分则两个第一级明纹之间距为a f x x x /2312λ∆=-=∆=0.27 cm 2分 (2) 由光栅衍射主极大的公式 1111sin λλϕ==k d2221sin λλϕ==k d 2分 且有f x /tg sin =≈ϕϕ所以d f x x x /12λ∆=-=∆=1.8 cm 2分。

2011—2012高三期末考化学题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2012高三期末考化学题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2012高三期末考化学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7.下列对教材中的数据叙述正确的是A.单独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就能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B.利用沸点数据可以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可以判断不同反应反应速率的大小D.利用溶液的pH 与7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苯、乙烯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式为C 5H 12的有机物有三种,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 =0的溶液:K +、Ca 2+、HCO 3-、NO 3-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K +、Fe 2+、SO 42-、NO 3-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K +、Na +、CH 3COO -、SO 42-D.存在较多的Na +、SO 42-、OH -的溶液中:Mg 2+、Ba 2+、Br -10.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B.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C.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所含共价键数为0.1 N A11.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X 可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B. X 可能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C. Y 一定是金属元素D.Y 可能与X 同主族 12.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碘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 或NH 3气体① ② ③ ④C.装置③可用于分解NH 4HCO 3制备NH 3D.装置④b 口进气可收集CO 2或NO 2气体 22.LiFePO 4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PO 4+LiLiFePO 4,用含Li +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解析版.pdf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解析版.pdf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考点】1.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的关系: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H4NO3、Na2O2是离子化合物,但在NH4NO3、Na2O2中除了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

2.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但不一定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即共价键既可以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又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H4NO3、Na2O2、NaOH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离子键的同时还含有共价键。

【点评】:本题把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类型熔合成一体,考查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学键、极性分子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基础性较强,重点特出。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OH-=Al(OH)3 ↓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CaCO3 ↓ + 2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Cl + + H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2 + 3H2 ↑ 【答案】C 【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考点】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时,关键抓住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的拆分是否准确、是否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是否守恒等;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物化大题

物化大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系统内存在如下化学平衡:FeO(s) + CO(g) == Fe(s) + CO 2(g) C(s) + CO 2(g) ==2CO(g)FeO(s) + C(s) == Fe(s) + CO(g) 则此系统的组分数(独立)=___;自由度数=____。

2、今将一定量的NaHCO 3(s)放入一个真空容器中,加热分解并建立平衡: 2 NaHCO 3(s) == Na 2CO 3(s) + H 2O(g) + CO 2(g)则系统的浓度限制条件数R’=____;组分数C =___;自由度数F =____。

3、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换算关系式为 。

4、反应Zn + Cu 2+ = Cu + Zn 2+设计成可逆电池为____________。

5、当温度由27℃升高到37℃时,某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 。

6、发生毛细管凝结时,液体在毛细管壁的接触角必⎽⎽⎽⎽90°(选填 >,=,< )。

7、在外电场下,胶体粒子的定向移动称为⎽⎽⎽⎽⎽⎽⎽。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 1、组分A 与B 可以形成以下几种稳定化合物:A 2B(s),AB(s),AB 2(s), AB 3(s),设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有相合熔点,则此A-B 体系的低共熔点最多有()个。

A.3B.4C.5D.62、I 2在液态水和CCl 4中达到分配平衡(无固态碘存在)则该系统的条件自由度数为( )。

A.ƒ’=1;B.ƒ’=2;C.ƒ’=0;D.ƒ’=3。

3、A 、B 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若其p -x 图上p -x 曲线出现极小值,则其t -x 图上,t -x 曲线( )。

A.有极大值; B.有极小值; C.没有极值;D.不确定。

4、离子电迁移率为一定条件下的离子运动速率,即( )。

A.在温度为298K 时的离子运动速率;B.在浓度为1mol ·dm -3时的离子运动速率;C.在单位电势梯度时的离子运动速率;D.在浓度为无限稀释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2012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7.答案:A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答案:B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

9.答案:D 解析:此题为基础题,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10.答案:D 解析:此题也为基础题,也没什么新意,首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就可以得出有3+4+1=8种这样的醇11.答案:C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A答案中a=b,但是无法知道酸与碱是否为强酸、强碱,反应后不一定成中性。

B 答案PH=7,因为温度不一定为常温25℃,同样也不能说明中性的。

C答案也就是C(H+)=C(OH-),溶液当然显中性。

D答案是溶液中的电荷守衡,无论酸、碱性一定成立,不能说明溶液就显中性。

12.答案:C 解析:此题为中档题,其实这道题更象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不需要过多的化学知识,有多种做法,比如我们把它分为4循环,26=4⨯6+2,也就是说第24项为C7H14O2,接着后面就是第25项为C8H16,这里面要注意的是第一项是从2个碳原子开始的。

13.答案:C 解析:此题中档题,重要的是推导出W:H X:C Y:N或O Z:Ne或者Ar A选项应该是X>Y,Z为稀有气体原子又有增大的趋势,B答案总和应该为1+4+5+8=18C也就是氢与氧既可以生成水,也可以生成双氧水。

D答案要注意H,C形成的烃中,如果碳原子很多的时候,形成的烃为液态或固态。

26.(14分)解析:此题为中档题,(1)—(3)比较简单,在计算(1)X值的时候,完全可以把x=2或者x=3代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第一问可用十字交叉或方程法求得。

物化09级本科试题(下)

物化09级本科试题(下)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09级物理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 298K 时,在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Al 3+B 、Mg 2+C 、H +D 、K +2. CaCl 2的摩尔电导率Λm 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 关系为( )。

A 、)Cl ()Ca ()CaCl (22-∞+∞∞Λ+Λ=mm m ΛB 、)Cl ()Ca (21)CaCl (22-∞+∞∞Λ+Λ=m m m Λ C 、)Cl ()Ca 21()CaCl (22-∞+∞∞Λ+Λ=m m m ΛD 、)]Cl ()Ca 21([2)CaCl (22-∞+∞∞Λ+Λ=m m m Λ3、已知Tl 3+,Tl +| Pt 的电极电势V 25.11=θϕ,Tl +| Tl 的电极电势V 336.02-=θϕ,则电极Tl 3+| Tl 的电极电势θϕ3为 ( )。

A 、0.305VB 、0.721VC 、0。

914VD 、1.586V4、某电池反应为)(OH 4Hg 2)(O H 22Hg(l)-2222-+→+++oh o a p O ,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E 值必然( )A 、E >0B 、E =E θC 、E <0D 、E =05、某电池的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电池放电时的焓变的符号为( ) A 、m r H ∆>0 B 、m r H ∆<0 C 、m r H ∆=0 D 、无法判定6、H 2在金属上析出时超电势η与电流密度i 之间的关系满足( ). A 、Faraday 定律 B 、Debye 公式 C 、Nernst 方程 D 、Tafel 公式7、电池:Cu(s)ㄧCu +(a 1)‖Cu +(a 2),Cu 2+(a 3)ㄧPt 和Cu(s)ㄧCu 2+(a 4)‖Cu +(a 5),Cu 2+(a 6)ㄧPt 其电池反应均可以写为:Cu(s)+ Cu 2+(a ’)= 2Cu +(a ’’),此二电池( )A 、θm r G ∆、E 均不同B 、θm r G ∆相同,E 不同 C 、θm r G ∆不同,E 相同 D 、θm r G ∆、E 均相同8、半衰期为10天的放射性同位素净重8克,40天后净重为( )克。

2011-2012川大工物理化学试题A卷期末试题及解析

2011-2012川大工物理化学试题A卷期末试题及解析

一.是非题。

正确用O ,错误用x.1. 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相同。

2. 再简单低共熔系统的相图中,三相点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3. 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 可以由m Λ对c 1/2作图外推至02/1→c 得到。

4. 在有液体接界电势的浓差电池中,当电池对外放电时,在液体接界处,离子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5. 只有在比表面积很大时才能明显的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6. 过饱和蒸汽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为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表面吉布斯函数。

7.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二.选择题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恒沸混合物E 。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B 的沸点。

若将任意比得A+B 混合物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在塔釜(精馏塔低)的馏出物是 A. 纯A; B. 纯B; C. 低恒沸混合物; D. 纯A 或纯B4. 在86.0kPa 压力下用水蒸气蒸馏甲苯,已知在此压力下该系统的共沸点为800C, 800C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7.3kPa.欲蒸出100g 甲苯,需消耗水蒸气多少克. M=92g/mol 。

A. 32.7B. 47.3C.23.9D.1005. 组分A 和B 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化合物:AB(s),AB2(s)和AB4(s),则此A-B 系统的低共熔点最多有几个 A. 2B. 3C.4D.66.用9650C 的电量,可以从CuSO4溶液中沉淀出-----gCu 。

(M/(Cu)=64g/mol)。

A.64B. 3.2C. 1.6D. 12.8.7.同一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分别经如下两过程:(1)可逆放电2F 和(II )以一定的电压放电2F ,一下说法正确的是A. 对环境作的电功w 相同。

B.两个过程的m r G ∆都等于-ZFE 。

C. 与环境交换的热Q 都相同D. 电池反应的m r H ∆相同。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应化2011-物理化学A1阶段测验1-2012-2013-2-及参考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应化2011-物理化学A1阶段测验1-2012-2013-2-及参考答案

10二、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入下面表格相应题号下;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 在标准压力下,1mol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反应放热为Δr H,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ΔH 是H2O (l)的标准生成热B.ΔH =ΔUC.ΔH是氢气的燃烧热D.︱ΔU︱ <︱ΔH︱2. 公式ΔH=Q P适用的过程是A.理想气体从1000 Pa反抗恒外压100 Pa膨胀到100 Pa的过程;B.100℃ , 101.325 Pa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C.恒温恒压下电解水反应;3.在绝热钢瓶中进行的1mol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是A.ΔU = 0 , ΔH > 0 B.ΔU = 0 , ΔH = 0C.ΔU< 0 , ΔH < 0 D.ΔU= 0 , ΔH不确定4. 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过程:A.μJ-T >0 ΔH=0 ΔT<0 B.μJ-T =0 ΔH=0 ΔT<0 C.μJ-T =0 ΔH>0 Δp<0 D.μJ-T=0 ΔH=0 ΔT=05. 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图B为循环过程。

图A为恒温可逆过程,图D为恒压过程,图C为绝热可逆过程。

在绝对值上等于过程热量Q的阴影面积是A B C D东北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试题1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可逆膨胀,(2) 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体积的终态,以W 1,W 2分别表示两个过程的功,则有A. W 1> W 2B. W 1= W 2C. W 1< W 2D. W 1>= W 27.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绝热可逆从p 1T 1V 1膨胀p 2V 2,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A. B. )(12,T T nC U W m V -=∆=C. 1)(12--=γT T nR W D. )(122V V p W --=8. 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强度性质的是A. U m ,H m ,QB. T ,ρ(密度),∆HC. T ,p ,V m ,D. H ,U ,W 。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2答案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2答案

商丘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9级本科,11级专升本(化学09-1、化学09-2、应化09-1、化工09-1、化工升本11-1)《物理化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本题满分20分。

参考答案:二、填空题评分标准: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参考答案:1、同级简单反应,和;2、链引发(开始),链传递(增长),链终止;3、表观活化能;4、活化络合物,热力学平衡假设,速决步(速控步);5、气液,固液,>;6、θ = ap/(1+ap),减少,增大;7、Tyndall 效应;8、紧密层,扩散层,相对运动边界处(移动的切动面);9、〔(AgI)m nI -,(n-x)K+〕x-xK +三、判断题: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试题答案:1.(×),2. (√),3. (×),4. (×),5. (√),6.( ×),7. (×) ,8. (×),9. (√) ,10.( √)四、简答题: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本题满分20分。

参考答案:1. 碰撞理论中速率常数的表达式:(2分)指数项相当于有效碰撞分数,指前因子相当于碰撞频率。

(2分) E a = E c + 1/2 RT (1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2. Gibbs 吸附公式是Γ2= - (a 2/RT) d γ/d a 2; 1分(1).d γ/d a 2<0,增加溶质2的浓度使表面张力下降,Γ2为正值,是正吸附。

表面层中溶质浓度大于本体浓度。

表面活性物质属于这种情况。

2分(2).d γ/d a 2>0,增加溶质2的浓度使表面张力升高,Γ2为负值,是负吸附。

表面层中溶质浓度低于本体浓度。

非表面活性物质属于这种情况。

2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3. 答:根据开尔文公式可知,小水滴半径越小(r ↓),则P ′> P 0,所以,高空中虽然水汽压力已超过饱和蒸汽压(P 0),对水平液面下的水来说已过饱和了,但是,对细小水滴来说尚未饱和。

物化题

物化题

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山 西 师 范 大 学 现 代 文 理 学 院 2010——2011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二、 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 对任一化学反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Qp=Q V +∑νB (g )RT (式中νB (g )为反应式中气体的计量系数), 故 (A) Q p >Q v (B) Qv>Qp (C) Q p =Q v (D) Q p 不一定大于Q v(2)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自状态A 变到状态B ,如果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B 两个状态的温度变化已确定,那就可以求出 (A) 体系或环境做的功 (B) 气体的内能 (C) 气体的焓变 (D) 该过程的热(3) 一封闭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其循环路径的热温商之和(A) 总是正值 (B) 总是负值 (C) 是温度的函数 (D) 总为零 (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B )单一组分体系的物种数一定是1. (C )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D )线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5) 2HT∆-应等于(A) ()T Gp∂∆∂ (B) (/)()p G T T ∂∆∂ (C) ()p S T ∂∂ (D) ()V S T ∂∂ (6) 关于化学势,不正确的定义是 (A) ,,()c T p n B G n ∂∂ (B) ,,()c S V n B U n ∂∂ (C) ,,()c S V n B A n ∂∂ (D) ,,()c S p n BHn ∂∂ (7) 对Roault 定律P B =P B *∙x B ,正确的叙述应是:a) 适用于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气液平衡体系中的任一组分 b) 适用于稀溶液的溶剂及溶质c) 其中P B *为同温度纯B 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d) 适用于理想稀溶液的溶剂(A ) (b)、(c)、(d); (B ) (a)、(c)、(d) (C ) (a)、(b)、(c); (D ) (a)、(b)、(d)(8) 已知H 2O(l)的ΔG ∅f = -237.19kJ ∙mol -1,水的分解反应:2H 2O(l) = 2H 2(g) + O 2(g)在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是(kJ ∙mol -1) 。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试卷答案2-本科

物理化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试卷答案2-本科

商丘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9级本科,11级专升本(化学09-1、化学09-2、应化09-1、化工09-1、化工升本11-1班)《物理化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本题满分18分。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CDBDBADCA二、填空题评分标准:每空2分,本题满分12分。

参考答案:1.等温、等压、溶液浓度不变;2. 5,3,0;三、简答题: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本题满分20分。

参考答案:1. 答:TS H G -= 2分 Gibbs 自由能判据适用于封闭体系,等温、等压且不作其他功的(Wf=0)的任意过程 3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2. 答:OA 线:斜率为正,沸点与压力成正比;利用克拉贝龙方程d p /d T = ΔH /(T ΔV ), 因为ΔH >0,ΔV >0,所以d p /d T >0 3分 OC 线:斜率为负,凝固点与压力成反比;利用克拉贝龙方程d p /d T = ΔH /(T ΔV ), 因为ΔH >0,ΔV <0,所以d p /d T >0 2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3. 答:(1) 凝固点降低 ΔT f = k f m B (k f 是凝固点降低常数,m B 是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 2分(2) 沸点升高 ΔT b = k b m B (k b 是沸点升高常数,m B 是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 2分 (3) 渗透压Л = n B RT 1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4.答:保持热力学函数的特征变量和除B 以外其它组分不变,某热力学函数随物质的量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

3分2分{答出主要要点 5分}四、综合题:评分标准:本题满分50分。

每小题10分,每题分布给分,具体分值分布见参考答案。

B,,(c B )def()c S p n BH n μ≠∂∂参考答案:1. 解:(1) W=160J △U=200J 2分∵△U=Q+W 2分 ∴Q=40J 1分 (2)W=-10540J Q =27110J 2分△U=Q+W=16570J 3分2. 解: 3111m 0112.0Pa 202650K 273K mol J 314.8mol 1P nRT V 11=⎪⎪⎭⎫⎝⎛⨯⋅⋅⨯==-- 1分 因为P/V=常数,所以:331122m 0224.0m Pa 20265020265020112.0P V P V =⎪⎭⎫ ⎝⎛⨯⨯==1分K 0.1092Kmol J 314.8mol 1Pa2026502m 0112.0nRV P T 113222=⎪⎪⎭⎫⎝⎛⋅⋅⨯⨯⨯==-- 1分 ΔU =nC V ,m (T 2 -T 1)=10.21Kj 2分 ΔH =nC P ,m (T 2 -T 1)=17.02kJ 2分kJV P V P V V K KVdV PdV W VVVV40.3)(21)(2112211222121-=--=--=-=-=⎰⎰ 2分Q =ΔU -W =13.61kJ 1分3. 解:理气不可逆恒温 3分1分1分4分S iso >0,过程不可逆 1分4. 解: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试题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Q A →B →C = a (J)、W A →B →C = b (J)、Q C→A = c (J) ,那么 W A→C等于多少( )A. a – b + cB. – (a + b + c)C. a + b – cD. a + b+ c2. 3mol 冰在273.15K ,101325Pa 下,可逆相变成水,已知冰的熔化焓fus m H θ∆=6024J/mol ,则过程的∆S 应为( )A. 66.16 J /KB. 0C. -66.16 J /KD.3.69J /K 3. 当以5 mol H 2气与4 mol Cl 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 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 )H 2(g) + Cl 2(g) ----> 2HCl(g)A. 1molB. 2molC. 4molD. 5mol 4.下列哪个是化学势( )A.()j n ,p ,T i n U/∂∂B.()j n ,p ,T i n H/∂∂C.()j n ,p ,T i n A/∂∂D.()j n ,p ,T i n G/∂∂5. 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B.0.5C.2D.16. 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 ;D. 小于沸点温度 。

7. 在温度为T 时,A(l) 与B(l)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30.0kPa 和35.0kPa ,A 与B 完全互溶且可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则此二元液系常压下的T ~x 相图为 ( )8.科尔劳乌施定律(1)m m A c ∞Λ=Λ-适用于 ( )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释溶液 D.强电解质稀溶液9. 298K 时,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Fe 3+ + 3e -→ Fe E θ(Fe 3+/Fe)= -0.036V Fe 2+ + 2e -→ Fe E θ(Fe 2+/Fe)= -0.439V则反应Fe 3+ + e -→ Fe 2+ 的E θ(Pt/Fe 3+, Fe 2+)等于 ( )A.0.184VB.0.352VC. -0.184VD.0.770V 10. 在25℃,0.002mol·kg -1的CaCl 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γ±)1,0.02mol·kg -1CaSO 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 ( )A. (γ±)1 < (γ±)2B. (γ±)1 > (γ±)2C. (γ±)1 = (γ±)2D. 无法比较大小11.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8 mol ·dm -3·min -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2mol·dm -3,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A. 1.25minB. 2.50minC. 8.66minD. 62.5min12.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 ,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A . 等于h B . 大于h C . 小于h D . 无法确定 。

13.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被分散成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物系时,将具有不同饱和蒸气压。

以p(平)、p(凹)、p(凸)分别表示平面、凹面和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p(平) > p(凹) > p(凸)B. p(凹) > p(平) > p(凸)C. p(凸) > p(平) > p(凹)D. p(凸) > p(凹) > p(平)14. n mol 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可逆;(2) 绝热可逆两个过程压缩到达相同压力的终态,以V 1和V 2分别表示(1)和(2)过程终态的体积,则 ( )A. V 1 > V 2B. V 1 < V 2C. V 1 = V 2D. 上述三者都不对15. 反应 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今将一定量的NaHCO 3(s)放入一个真空容器中,加热分解并建立平衡:2 NaHCO 3(s) = Na 2CO 3(s) + H 2O(g) + CO 2(g) 组分数C =____,自由度数F =______。

2. 已知在298.15K 下,225(),()()H g C s C H OH l 和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285.83kJ·mol -1,–393.15kJ·mol -1 ,–1366.8kJ·mol -1,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5()C H OH l 在 298.15K 下的f mH Θ∆ = kJ·mol -1。

3. 所谓热力学平衡,包括了 、 、 和 四大平 衡。

4. 卡诺热机在T 1=600K 的高温热源和T 2=150K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其热机效率η=________。

5.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U 0,△H 0(选填>、<或=)。

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三、计算、综合题(共60分)1. (10分) 将2 mol H 2(g)置于带活塞的气缸中,若活塞上的外压力无限缓慢地减小并与内压相等,使H 2(g)在25℃时从15 dm 3等温膨胀到50 dm 3,试求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ΔA 、ΔG 。

假设H 2(g)服从理想气体行为。

2. (8分) 在100℃时,己烷(A)的饱和蒸气压为245.21 kPa ,辛烷(B)的饱和蒸气压为47.12 kPa 。

若由其组成的液态混合物于100℃时101.325 kPa 下沸腾并达到平衡,求: (1)液相的组成; (2)气相的组成。

(己烷,辛烷的混合物可看作理想液态混合物。

)3.(12分)反应432()=()()NH HS s NH g H S g 的△rHm (298K)=85.27 KJ.mol -1,设△rHm 为常数,当置4()NH HS s 于一真空容器中,在298K 下测得容器内的平衡压力为100KPa 。

求(1)298K 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和△rSm ; (2)温度升至328K 时容器内的平衡压力。

4.(9分)气相反应AY + Z 为一级反应。

在675℃下,若A 的转化率为0.05,则反应时间为19.34 min ,试计算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及A 的转化率为50%的反应时间。

又527℃时反应速率常数为7.78×10-5 min -1,试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

5. (9分)电池Hg|Hg 2Br 2(s)| Br -(aq)|AgBr(s)|Ag ,在一定压力下,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是:E=68.04/mV+0.312×(T/K-298.15)/ mV , 写出的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计算298K 时该电池反应的Δr G m ,Δr H m ,Δr S m 及Q r,m (以z=1计)。

6. (12分)已知A 和B 二组分凝聚态系统相图如下。

(1) 标出1~8相区内的稳定相(对固体物质名称的统一要求:若是固溶体,请用α、β、γ等符号表示;若是纯物质,请在物质名称后加(s)表示固体,如用A(s)表示固体A )。

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 图中有几条三相线,是哪几条,并写出每条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式。

(3) 画出系统点a 、b 、c 、d 的冷却曲线。

时间T/K相区 1 2 3 4 稳定相态 相区 5 6 7 8 稳定相态ab cd1 2634578EFGH2011-2012物理化学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 DAADC 6、CBDDB 11、ABCBB 二、填空题(10分)1. 2,1(共2分,每空1分)2. -276.99(共2分)3. 热平衡、力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共2分,每空0.5分)4. 75%(共2分)5. =, =(共2分,每空1分) 三、计算题(60分)1、(10分)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故∆U = 0,∆H = 0 (2分) 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W p V nRT V V =-==⎰d ln-21-2×8.314×298ln( 50.0 / 15.0 ) J = -5.97 kJ (2分)Q = -W = 5.97 kJ (1分)12150ln28.314ln 20.0215V S nR J K V -∆==⨯⨯=⋅ (2分) =-29820.02 5.97G T S kJ ∆∆=-⨯=- (2分)5.97A G kJ ∆=∆=- (1分)2、(8分)解:(1)p A =*A p x A =245.21 kPa·x A (1分)p B =*B p x B =47.12 kPa·(1-x A ) (1分)p A + p B =101.325 kPa (1分)x A =0.274x B =0.726 (2分)663.0325.101274.021.245A *A A =⨯==p x p y (2分)y B = 0.337 (1分)3、(12分)解:4、(1))()()(234g S H g NH s HS NH +⇔起始/ kPa 0 0平衡/ kPa pe,1 pe,1298.15K 时,系统平衡总压 p = 2 pe,1 =100KPa (1分) ∴ pe ,,1 = 50 kPaK 1 = ( pe,1/ p )2 = 0.25 (2分)△rGm = -RTlnK 1 = 3434.6J·mol -1 (2分)31185.27103434.6274.6..298rHm rGm rSm TJ mol K θθθ--∆-∆∆=⨯-== (2分) (2)升温至328K 时,由 ⎪⎪⎭⎫ ⎝⎛-∆-=121211lnT T RrHm K K θθθ=3.148 (2分)得K 2 =5,82 (1分)K 2 = ( Pe,2/ P )2 = 5.82 pe,2 = 241.2 kPa (1分) p 总= 2pe,2 =482.4 kPa (1分)4、(9分)解:675℃时 k t x =-=111ln A 119341100526521031.min ln ..min -=⨯-- (3分)x A =0.50,t k x =-=111ln A 126521011050261431.min ln ..min ⨯-=--(2分)T 1 =(527+273)K=800 K ,k (T 1)=7.78×10-5 min -1, T 2 =(675+273)K=948 K ,k (T 2)=2.652×10-3 min -1E RT T T T k T k T a =-212121ln()()=8314948800948800265210778101135.()ln .min .min J K mol K K K ⋅⋅⨯⨯-⨯⨯⎡⎣⎢⎤⎦⎥---- =150.3×103 J ·mol -1=150.3 kJ ·mol -1 (4分5、(9分)解: 通过1F 电量时,z=1电极反应: (-)Hg(l) + Br -(aq)→1/2Hg Br (s) + e - (1分)(+)AgBr(s) + e -→Ag(s) + Br -(aq) (1分) 电池反应: Hg(l)+ AgBr(s)→1/2 Hg 2Br 2(s)+ Ag(s) (1分) 25℃时, 268.04 6.80410E mV V -==⨯ (1分)211196500 6.80410 6.56r m G zFE J mol kJ mol ---∆=-=-⨯⨯⨯⋅=-⋅ (1分) 310.31210pE V k T --∂⎛⎫=⨯⋅ ⎪∂⎝⎭,则 (1分) 311111965000.3121030.108r m pE S zF J mol K J mol K T -----∂⎛⎫∆==⨯⨯⨯⋅⋅=⋅⋅ ⎪∂⎝⎭ (1分)11656629830.1032406.18r m r m r m H G T S J mol J mol --∆=∆+∆=-+⨯⋅=⋅() (1分)`1,29830.1088.97r m r m Q T S kJ mol -=∆=⨯=⋅ (1分)6、(12分)(1)共4分,每空0.5分(2)两条EF :()C s l α+ƒ(2分)GH :()l C s β+ƒ(2分)(3)略(共4分:每条冷却曲线1分)相区 1 2 3 4 稳定相态 l α l+α l +C(s) 相区 5 6 7 8 稳定相态 l+βα+C(s)β+C(s)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