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理化学2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电化学2

物理化学电化学2
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QR等于: ( )
(A) QR=H (B) QR=zFT(E/T)p (C) QR=zFE(E/T)p (D) QR=nEF
16. 2 分 (3808)3808
在10 cm3 浓度为 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 (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2. 2 分 (3601)3601
如在标准状况下,阳极析出 22.4 dm3氧气(电流效率 100%),则通过电池的电量为_______ 。
23. 2 分 (4110)4110
(C) 离子荷质比大 (D) 离子水化半径小
15. 2 分 (4294)4294
某电池在 298 K、p下可逆放电时,放出 100 J 的热量,则该电池反应的焓变值rHm为:( (A) 100 J (B) > 100 J (C) < -100 J (D) –100 J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
(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
8. 2 分 (3885)3885
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和摩尔电导率?m将怎样变化? ( )
(A) x/y (B) y/x (C) (x-y)/x (D) (y-x)/y
3. 2 分 (4347)4347
电池可逆对外作电功时, 热效应QR的表示式为: ( )
其摩尔电导率将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7. 2 分 (4514)4514
反应 Cu2+(a1)─→Cu+(a2), 已知 a1>a2, 可构成两种电池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二)(附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二)(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学年第一学期级专业(类)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B(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一、选择题( 共7题13分)1、2 分(008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2、2 分(1032)对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T/p)S应等于:( )(A) V/R(B) V/nR? V/C V(D) V/C p3、1 分(1783)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B) A 杯高于 B 杯(B) A 杯等于 B 杯(B) A 杯低于 B 杯(B)视温度而定4、2 分(0675)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体系的熵变S体及环境的熵变S环应为:()(A) S体>0,S环=0 (B)S体<0,S环=0(C)S体>0,S环<0 (D)S体<0,S环>05. 2 分(328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 + B(g) =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6. 2 分(1031)1 mol 范德华气体的(S/V)T应等于:( )(A) R/(V m-b)(B) R/V m(C) 0(D) -R/(V m-b)7. 2 分(1247)某物质溶解在互不相溶的两液相和中,该物质在相中以 A 形式存在,在相中以A 2形式存在,则和两相平衡时:( )(A) μA dn A =μA 2dn A 2(B) c A = c A 2(C) a A = a A 2(D) 2μA = μA 2二、填空题( 共10题22分)8. 5 分(3048)NH 4HS(s) 放入抽空的瓶内发生分解:NH 4HS(s) =NH 3(g) + H 2S(g)则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___________ ,相数为_________ ,自由度数为____ ;在25℃时测得体系达到平衡时的压力为66.66 kPa ,若此温度时NH 3的分压为13.33 kPa ;要使NH 3和H 2S 的混合气体体系中不形成NH 4HS 固体,则应将H 2S 的分压控制在_____于_____ kPa 。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题及答案(二)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题及答案(二)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02~2003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 试题 2003年7月3日说明:1、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不抄题。

2、考试时间为2.5小时。

3、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草纸上交。

注意: 答题时要列出详细运算步骤并计算出中间运算数值和最终计算结果.(玻兹曼常数k B =1.3806×10-23 J.K -1; 普朗克常数h = 6.6262×10-34 J.s;N A =6.023×1023; F=96500; 摩尔质量: O 16.00; Kr 83.80; He 4.0026)一、计算题 ( 共10题 100分 )(1). 10 分 (1636)已知 N 2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3.9×10-47kg ⋅m 2,求1mol N 2分子在 25℃时各转动热力学函数G m (r ),F m (r ),H m (r ),U m (r ),S m (r )。

(2). 10 分 (1570)有1 mol Kr ,温度为300 K 、体积为V ,有1 mol He 具有同样的体积V ,如要使这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熵值(忽略电子运动的贡献),则He 的温度应多高?并用熵的统计意义解释此结果。

(M r (Kr) = 83.8, M r (He) = 4.0026)(3). 10 分 (5447)含有相同物质量的A, B 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发生反应 A+B=C, 在反应 1 h 后, A 的75%已反应掉, 当反应时间为2 h 时, 在下列情况下, A 有多少未反应?[1] 当该反应对A 为一级, 对B 为零级[2] 当对A, B 均为一级[3] 当A, B 均为零级(4). 10 分 (5416)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 ,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10×10-13%。

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 经分析14C 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57×10-14%, 已知14C 的半衰期为 5700 a (年), 试计算这灰距今约有多少年?(5). 10 分 (5371)300 K 时,研究反应 A 2+ 2B = 2C + 2D 有下列实验事实:[1] 当按化学计量比进料时,测得下列数据t / s 0 90 217[B] /mol ·dm -3 0.02 0.010 0.0050[2] 当二次实验中 [B]0相同,[A]0增加一倍时,反应速率增大至 1.4 倍,假设反应速率方程为 r = k [A 2]x [B]y ,请求 x ,y ,并求算反应速率常数。

2013年华南理工物化二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工科)-完整

2013年华南理工物化二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工科)-完整

(5 分)
/ RT 代入得 将 ln K r Gm
ln K {r H m (298K) r C p ,m (T 298K) T [r Sm (298K) r C p ,m ln(T / 298K)]} / RT
将数值代入有:
(298K) +4.0*ln(457.4/298)]}/(8.315*457.4) ln0.36=-{61500+4.0*(457.4-298)-457.4*[ r Sm
3. 固态和液态 UF4 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 ln[p(s)/Pa]=41.67-(10.017× 103 K)/T ln[p( l ) /Pa]=29.43-(5.900× 103 K)/T (1) 试计算 UF4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 (2) 求 UF4 的正常沸点; (3) 计算 UF4 三相点的摩尔熔化热及摩尔熔化熵; (4) 计算由 UF4 三相点温度增加 0.012 K 时,其压力变化多少? 假设 1 mol 液态 UF4 的体积比固体大 0.0091dm3。 3. [解]:(1) 41.67-10.017 10 K/T=29.43-5.900 10 K/T
5. 将氯苯用水蒸气蒸馏提纯,在 100kPa 压力下进行,冷凝后的水和氯苯完全不互溶,已知该 系统的共沸点为 92℃,氯苯在共沸点下的蒸气压为 29 kPa。试解决下列问题: (1) 气相中氯苯的组成; (2) 欲蒸出 100 kg 纯氯苯,需要消耗多少水蒸气?氯苯的摩尔质量为 112.5 g·mol 1。(10 分)
(4 分) (2 分)
=RT2[dln(p(l)/Pa)]/dT=49.05 kJ· mol-1 kJ· mol-1 (6 分)
subHm fusHm fusSm

物理化学试卷2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2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卷第5页(共8页) 物理化学(下)试卷第6页(共8页)机密★启用前1、在绝热不可逆过程中,体系和环境熵变为 ( C ) A 、 ΔS 体系=0,ΔS 环境=0 B 、 ΔS 体系>0,ΔS 环境>0C 、 ΔS 体系>0,ΔS 环境=0 C 、 ΔS 体系=0,ΔS 环境>02、300K 将1molZn 片溶于稀硫酸溶液中,设恒压反应热效应为Q p ,恒容反应热效应为Q v ,则Q p -Q v = J 。

( B ) (A )-2494 (B )2494 (C )0 (D )无法判定3、1mol373K 标准压力下的水经过下列两个不同过程:(1)等温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达到373K ,标准压力下的水汽。

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 A ) (A )W 1 〈 W 2,Q 1〉 Q 2 (B )W 1 〈 W 2,Q 1〈Q 2 (C )W 1 = W 2,Q 1=Q 2 (D )W 1 〉 W 2,Q 1〈Q 2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假设由可逆机牵引火车,其速度将 ( B ) (A )最快 (B )最慢 (C )中等 (D )不确定5、方程 d d mmH P T T V ∆=∆ 适用于以下哪个过程? ( C ) (A )NH 4Cl(s)= NH 3(g)+ HCl(g) (B )NH 4Cl(s)溶于水形成溶液(C )H 2O (s)= H 2O (l) (D )H 2和O 2化合为水6、A 物质在α相和β相的化学势分别为μA α和μA β,若发生A 物质从α相自发地向β相迁移,下列正确的是: ( B ) (A )μA α=μA β (B )μA α>μA β (C )μA α<μA β (D )无法判断7、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D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肥料不足 (D )水分倒流8、 在下列四个等式中,属于麦克斯韦关系式的是 ( D )(A (B (C (D 9、下列各式那个表示偏摩尔量? ( A )(B) (C) (D) 10、在1000K ,理想气体反应C(s)+2H 2(g) = CH 4(g)的θm r G ∆=19.29kJ ·mol -1。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变化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A. 1/6.443B. (6.443)1/2C. (1/6.443)2D. 1/(6.443)1/2(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A. 1,1,1,2B. 1,1,3,0C. 3,1,2,1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A. i j n ,V ,S i )n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

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A. 1B. 0.75C. 0.667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

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C. 只得恒沸混合物D. 得纯A 和纯B(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A. 0.3569S ·m 2·mol -1B. 0.0003569S ·m 2·mol -1C. 356.9S ·m 2·mol -1D. 0.01428S ·m 2·mol -1(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少?(设氢气是理想气体)A. 0.4JB. 0C. 6JD.0.04J( ) 12. 已知反应CO(g)+1/2O 2(g)=CO 2(g)的ΔH ,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A. ΔH 是CO 2(g)的生成热B. ΔH 是CO(g)的燃烧热C. ΔH 是负值D. ΔH 与反应ΔU 的数值不等( ) 13. 对于0.002mol/kg 的Na 2SO 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0.219是 A. 3.175×10-3B. 2.828×10-3C. 1.789×10-4D. 4×10-3( ) 14. 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A. 一定等于零B. 一定不等于零C. 一定大于零D. 一定小于零 ( ) 15.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 + S(s) = H 2S(g) K 1 S(s) + O 2(g) = SO 2(g) K 2则反应H 2S(g) + O 2(g)= H 2(g) + SO 2(g) 的平衡常数为A. K 2/K 1B. K 1—K 2C. K 1×K 2D. K 1/K 2( ) 16. 对于N 2和H 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没有生产NH 3),则 A. ΔU=0 B. ΔH=0 C. ΔS=0 D. ΔG=0 ( ) 17. 温度升高溶胶的稳定性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先增加后下降 ( ) 18. 101℃时,水在多大外压下沸腾?A. 101.3kPaB. 1013kPaC. 略高于101.3kPaD. 略低于101.3kPa ( ) 19. 在HAc 电离常数测定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 A. 电导率 B. 电阻 C. 摩尔电导 D. 电离度 ( ) 20. 定温下气相反应K p 有什么特点?A. 恒为常数B. 恒等于K cC. 随压力而变D. 与体积有关 ( ) 21.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8/7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4/3所需的时间的1.5倍,则反应的级数为 B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 ) 22. 在一定量AgI 溶胶中加入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最少的是 AA. La(NO 3)3B. Mg(NO 3)2C. NaNO 3D. KNO 3( ) 23. 接触角可确定固体某种性质,若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是A.0=θ B. 90>θ C. 90<θ D. θ为任意角( ) 24. 混合等体积0.08mol ·dm 3 KI 和0.1mol ·dm 3AgNO 3溶液得到一溶胶体系,在该体系中分别加入下述三个电解质:(1) MgSO 4, (2) CaCl 2, (3) Na 2SO 4, 则其聚沉能力的大小为A. (1)>(2)>(3)B. (2)>(1)>(3)C. (3)>(1)>(2)D. (3)>(2)>(1)( ) 25. 298K时反应Zn+Fe2+=Zn2++Fe的E0为0.323V,则其平衡常数为A. 2.89×105B. 8.34×1010C. 5.53×104D. 2.35×102一、二、计算题:(共50分)1.(10分) A(熔点651℃)和B(熔点419℃)的相图具有一个低共熔点,为368℃(42% A,质量百分数,下同)。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A) S (B) (∂G/∂p)T(C) (∂U/∂V)T(D) C V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5、对一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νB C p, m, B > 0,则该反应的()(A)△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C)△H大于零(D)△H小于零6、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表示该气体()(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容的大小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B)对于气体来说,其C p, m恒大于C V, m(C)对于任意系统,因为体积随温度升高可能减小,所以其C p,可能小于C V (D)对于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的系统,因为定容,所以有C V而没有C p值8、某可逆热机的高温热源为T2,低温热源为T1(1)若选用水蒸气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W(2)若选用汽油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O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ηW >ηO(B)ηW<ηO(C)ηW=ηO(D)无法比较9、已知某温度下,∆f H mΘ(CO2)=-393.3 kJ/mol,∆c H mΘ(CO)=-282.8 kJ/mol,则∆f H mΘ(CO)为()(A)-110.5 kJ/mol (B)110.5 kJ/mol(C)-676.1 kJ/mol (D)-172.3 kJ/mol10、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相比较,前者()(A) 大(B) 小(C)与后者相等(D)无法比较11、两支烧杯各有1kg水,向A杯中加入0.01mol蔗糖,向B杯中加入0.01mol NaCl,两支烧杯在相同条件下按同样的速度降温,则()(A)A杯先结冰(B)B杯先结冰(C)两杯同时结冰(D)都不会结冰12、I2(s)与I2(g)平衡共存,系统自由度为()(A) 0 (B) 1(C) 2 (D) 313、化学反应等温式∆r G m=∆r G mΘ+RT lnQ,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 G m和Q的值都改变(B)∆r G m和Q的值都改变(C)∆r G m的值改变,Q不变(D) ∆r G m不变,Q的值改变14、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 K3Θ=K1ΘK2Θ(B) K3Θ= K1Θ/K2Θ(C) K3Θ= K1Θ/Θ2K(D) K3Θ=ΘΘ21/KK15、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中,当改变浓度时A的偏摩尔体积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随A和B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三、解答题(计算过程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后的式子、计算结果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问题须简要说明理由。

物理化学2答案

物理化学2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 ( 共 5题 10分 ) 1. 2 分 (3019) 3019答:-2610mol dm ⋅ (2分) BB -26/()10mol dm c x K K pRT νν∑∑==⋅2. 2 分 (3172) 3172过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 ________ 纯溶剂的化学势。

溶质的化学势_________ 纯溶质的化学势。

3. 2 分 (3293) 3293一密闭容器处于 283.15 K 的恒温环境中,内有水及其相平衡的水蒸气。

现充入惰性气体(即气体既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中),则水蒸气的压力: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惰性气体压力低于101 325 Pa ,水蒸气压增加,高于101 325 Pa 时,则减小。

4. 2 分 (3217) 3217q 是选择最低能级的能量值为ε0时的配分函数,q 0是选择最低能级的能量值为零 的配分函数,则q 0/q = ___________ 。

5. 2 分 (3017) 3017答:(1) 6.44p K =$;(2)41.47p K =$(2分)二、计算题 ( 共 6题 60分 ) 6. 10 分 (1015) 1015303.15 K 时,1 mol 某理想气体从压力为810.6 kPa 经等温可逆过程变化到压力为101.3 kPa ,求该过程的Q ,W ,ΔU m ,ΔH m ,ΔS m ,ΔF m ,ΔG m 。

7. 10 分 (6823) 6823低压下,600 K 时, Ni 表面上氢的吸附量近似与氢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

由 Gibbs 吸附等温式导出吸附气体的二维状态方程式,并说明其意义。

8. 10 分 (6169) 6169设N 2O 5(g) 的分解为基元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得的速率常数k 值如下表所示: T / K 273 298 318 338 k / min -1 4.7×10-5 2.0×10-3 3.0×10-2 0.30试从这些数据求:阿仑尼乌斯经验式中的指数前因子A ,实验活化能E a , 273 K 时过渡态理论中的∆r ≠S m 和 ∆r ≠H m 。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Fe 3+,Fe 2+)=0.77 V, φθ(Sn 4+,Sn 2+)=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ϑ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11.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凸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 )(A) ΔP>0 (B) ΔP <0 (C) ΔP=0 (D) ΔP ≥012.纯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 ( )(A) 随温度升高指数增大 (B) 随温度升高线性降低 (C) 随温度呈对数变化 (D) 不变13.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1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15.已知298K 下,电极反应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Sn 4++4e==Sn,φϑ1 =a ;Sn 2++2e== Sn, φϑ2=b ;Sn 4+ +2e==Sn 2+,φϑ3=c, 则:( )(A) c =a-b (B)c =a -2b (C)c =2a-b (D) c=2b-a16.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碰撞频率增大 (B )活化分子数增加 (C )碰撞数增加 (D )活化能降低17.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18.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KCl (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 1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 + 2e -→H 2 (B) Pb →Pb 2+ + 2e -(C) PbSO 4 + 2e -→Pb + SO 42- (D) PbO 2 + 4H + + SO 42- + 2e -→PbSO 4 + 2H 2O20. 科尔劳乌施(Kohlransch)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c A 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 -3的溶液三、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电池的电池反应不是2Cu += Cu 2++ Cu(s) ( )(A) Pt|Cu 2+,Cu +||Cu +|Cu(s) (B) Pt|Cu 2+,Cu +||Cu 2+|Cu(s) (C) Cu(s)|Cu +||Cu 2+,Cu +|Pt(D) Cu(s)|Cu +||Cu 2+|Cu(s) (E) Cu(s)|Cu 2+||Cu +|Cu(s)2.酶催化的主要优点是: ( )(A) 选择性不高 (B)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C) 催化活性低 (D) 对温度反应迟钝 3.要使A + 与 B +两种离子共同在阴极析出,形成合金镀层,其条件是:( )(A)φ析出(A) > φ析出(B) (B) φ析出(A) < φ析出(B) (C) φ平衡(A) =φ平衡(B) (D)φ析出(A)≈φ析出(B) (E) φ平衡(A) - η(A) =φ平衡(B) - η(B)四、推导题(共10分)设乙醛热分解CH 3CHO →CH 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CH 3CHO −→−1k CH 3· + CHO; CH 3· + CH 3CHO −→−2k CH 4 + CH 3CO·(放热反应) CH 3CO·−→−3k CH 3· + CO ; CH 3· + CH 3·−→−4k C 2H 6 。

物理化学II试卷

物理化学II试卷

《物理化学II 》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өFe 2+/Fe = -0.44VFe 3+(aq) +3e -→Fe(s) φөFe 3+/Fe = -0.04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өFe 3+/Fe 2+值为: ( )(A )-0.20V ; (B )0.40V ; (C )0.20V ; (D )0.76V 2、已知 298.15K 及101325Pa 压力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50kJ ,放热8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 kJ/mol 。

( )(A) -80; (B) -230; (C) -232.5; (D) -277.5 3、对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 ) (A)一定不等于零;(B)一定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 一定小于零 4、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 0相比: ( )(A )p = p 0; (B )p < p 0; (C )p > p 0; (D )不确定 5、在同一温度下微小晶粒的饱和浓度和大块颗粒的饱和浓度哪个大? ( ) (A )微小晶粒的大;(B )大块颗粒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 6、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 )(A )s -1; (B )dm 6·mol -2·s -1; (C )mol -1·s -1; (D )dm 3·mol -1·s -1;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7.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70%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A)0级反应;(B)1级反应;(C)2级反应;(D)3级反应8.若反应A + B = C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则平衡常数K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k-间的关系为:()(A)K>k+/k-;(B)K< k+/k-;(C)K= k+/k-;(D)K与k+/k-关系不定9.反应A B (I);A D (II),已知反应I的活化能E1大于反应II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和D的比例?(A)提高温度;(B)延长时间;(C)加入催化剂;(D)降低温度10.氢和氧的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A)大量的引发剂的引发;(B)直链传递的速度增加(C)自由基被消除;(D)生成双自由基形成支链11、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2需时10min,若再消耗1/2还需时为:()(A)10 min;(B)20 min;(C)30 min;(D)40 min12、0.001mol·kg-1CuSO4和0.003mol·kg-1的Na2SO4溶液的离子强度是:()(A)0.001 mol·kg-1(B)0.003 mol·kg-1(C)0.002 mol·kg-1(D)0.013 mol·kg-1 13、对于反应A Y,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A的半衰期反而延长一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14、质量摩尔浓度为b的K2SO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a B是:()(A)a B=2( b / bө)3γ±3;(B)a B=2( b / bө)γ±3;(C)a B=4( b / bө) γ±3;(D)a B=4( b / bө)3γ±315、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式的是:()(A);(B);(C) ;(D)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10分1、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

药学本科《物理化学》下学期参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A 型题 每一题有5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等温、等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等于E ΘD .随温度、压力的数值而变化E .不一定2.298.15K 时,实验测得苯巴比妥钠(NaP )、盐酸和氯化钠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00735 S ·m 2·mol -1、0.04262 S ·m 2·mol -1和0.01265 S ·m 2·mol -1,则苯巴比妥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

A .0.06262 S ·m 2·mol -1B .0.04792 S ·m 2·mol -1C .0.03732 S ·m 2·mol -1D .0.02626 S ·m 2·mol -1E .0.01313 S ·m 2·mol -13.当温度一定时,某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温度系数大于零,由此可确定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是 。

A .吸热B .放热C .不吸热也不放热D .先吸热后放热E .无法确定4.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等于0E .不一定是多少5.金属电极、气体电极、汞齐电极可归类为 。

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第三类电极D .第四类电极E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6.电解CuSO 4水溶液时,当通过的电量为2F 时,在阴极上析出Cu 的量为 。

A .0.5mol B .1.0 molC .1.5molD .2.0 molE .2.5 mol7.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Cl α-无关的是 。

A .Zn(s) | ZnCl 2(aq) || KCI(aq) | AgCl(s) | Ag(s)(共12页) 一A·2· B .Zn(s) | ZnCl 2(aq) | C12(g) | PtC .Hg(l) | Hg 2C12(s) | KCl(aq) || AgNO 3(aq) | Ag(s)D .Ag(s) | AgC1(s) | KCl(aq) | C12(g) | PtE .A 和B8.在298K 时,电池Pb(Hg) (a 1) | Pb(NO 3)2 (aq) | Pb(Hg) (a 2) 中,若a 1> a 2,则其电动势E 。

《物理化学(二)》课后练习

《物理化学(二)》课后练习

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
A.Q
B.W
C.Q+W
D.Q-W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能量代谢与微量量热技术简介,
2.系统经一等压过程从环境吸热,则
A.Q>0
B.△H>0
C.△U>0
D.a,b都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3.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
A.μJ-T<0
B.μJ-T>0
C.μJ-T=0
D.不必考虑μJ-T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4.已知某反应的标准反应熵大于零,则该反应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焓将随温度的升高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
5.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后加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6.Mg0(s)+CI(g)=MgCl2(s)+O2(g)达平衡后,增加总压(气体为理想气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7.反应2C(s)+O2(g)2CO(g)
,单位为:J·mol-1,若温度增加,则。

物理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对于学习物理化学的学生来说,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物理化学第二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1. 答案: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规律,以及物质在这个过程中的性质变化。

2.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不变。

3.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原理,即自发过程的方向是从有序向无序的方向进行。

第二章:热力学函数1. 答案:热力学函数是描述物质性质和状态的函数,如内能、焓、自由能等。

2. 答案:内能是系统所拥有的全部能量的总和,包括系统的动能和势能。

3. 答案:焓是系统的内能和对外界做的功之和,常用符号表示为H。

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1. 答案:热容量是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温度变化与热量变化之比。

2. 答案:绝热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即系统的热容量为零。

3. 答案:等温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即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量为零。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1. 答案: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

2. 答案: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3. 答案: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热机循环,它由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四个过程组成。

第五章:相变和化学平衡1. 答案:相变是指物质由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如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态等。

2. 答案:平衡态是指系统各种性质的变化不再随时间变化,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3.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速率前后保持不变的状态。

第六章:化学动力学1. 答案: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物理化学》2012-2013学年2学期考试卷答案

《物理化学》2012-2013学年2学期考试卷答案

成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物理化学》(第二套)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11分=11分)( A )1、某液体在恒温恒压下蒸发为蒸气,过程的△H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 B )2、在绝热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系统终态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此过程的△U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B )3、同一温度与相同压力下,同一气体物质的.Cp m 与.Cr m 之间的关系为:A ..p m C <.v m C B. .p m C >.v m C C. .p m C =.v m C D. 难以比较(A )4、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膨胀过程中:A .熵不变B. 热力能增加C.熵增大 D. 温度不变(D )5、恒温恒压下,由两种纯液体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A.0mix V∆<B. 0mix H ∆<C. 0mix S ∆<D. 0mix G ∆<( A )6、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0V U T ∂=∂ B. ()0T U V ∂=∂ C. ()0T H P ∂=∂ D. ()0T UP∂=∂ ( D )7、由水(1)与乙醇(2)组成的二组分溶液,下列各偏导数中不是乙得 分醇化学势的有:A .1,,2()S P n H n ∂∂ B. 1,,2()T P n G n ∂∂ C. 1,,2()T V n A n ∂∂ D. 1,,2()T P n U n ∂∂ ( A )8、在某一温度下,由纯A 与纯B 形成理想态混合物。

已知**AB P P <,当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组成B y 与该相组成B x 关系为:A .B y >B x B. B y <B x C. B y =B x D. 无法判断( C )9、将固体42()NH HCO 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k ,43NH HCO 按下式分解并达平衡:43()NH HCO s 322()()NH H O g CO g +(g )+,体系的组分数C 和自由度F 为:A .C=2,F=1 B. C=2,F=2 C. C=1,F=0 D. C=3,F=2( C )10、某连串反应A →B →C ,实验测得B 非常活泼,当反应稳定后,则B 的生成速率与B 的消耗速率关系为:A .> B. < C. = D. 无法确定( D )11、对行反应A 11k k - B ;当温度一定时由A 开始,下列说法中是不对的:A .开始时A 的消耗速率最快 B. 反应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 C. 11/k k -的值是恒定的D. 平衡时正逆二向速率常数相等二、填空题(20×0.5=10分)1、封闭系统由一始态出发,经历一循环过程,过程的U ∆ =0 ;H ∆得 分=0 ;Q 与W 的关系是 Q=-W ,但Q 与W 的具体数值 无法确定 ,因为 不知具体途径 。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

第 2页 共 2页北民族大学试卷(答案)课程代码:13100342 课程:物理化学(Ⅱ) (A 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2 ) ⑴增加 ⑵减小 ⑶先减小后增大 ⑷先增大后减小2.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 3 ) ⑴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⑵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⑶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⑷简单易行3.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反应是 ( 2 ) ⑴正向进行 ⑵逆向进行 ⑶不可能进行 ⑷反应方向不确定4.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4 ) ⑴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⑵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⑶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⑷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5.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3 ) ⑴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⑵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⑶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⑷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6.反应1A B k −−→(Ⅰ),2A D k −−→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比例 ( 2 )⑴提高反应温度 ⑵延长反应时间 ⑶加入适当催化剂 ⑷降低反应温度 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 ( 1 ) ⑴一般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⑵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⑶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⑷反应级数大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8.通常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当加入液体后 ( 4 ) ⑴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⑵能增加液体表面张力⑶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⑷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9.丁铎尔效应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结果? ( 1 ) ⑴散射 ⑵反射 ⑶折射 ⑷透射10.对于有过量的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4 ) ⑴NaCl ⑵ K 3[Fe (CN )6] ⑶MgSO 4 ⑷FeCl 3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一个在定温、定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来说,△G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2.在任意条件下,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物理化学试卷二及解答

物理化学试卷二及解答

试卷二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在答题纸表格内)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dm -3和0.1mol·dm -3的NaCl 和KNO 3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Ω和2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之比为 ( ) (A)1∶5 (B)5∶1 (C)1∶20 (D)20∶12.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

欲测AgCl(s)的活度积K SP ,应设计的电池是( ) (A)Ag|AgCl(s)|HCl(aq)|Cl 2(g,p )|Pt (B)Pt|Cl 2(g,p )|HCl(aq)||AgNO 3(aq)|Ag (C)Ag|AgNO 3(aq)|HCl(aq)|AgCl(s)|Ag (D)Ag|AgCl(s)|HCl(aq)||AgNO 3(aq)|Ag3.液滴自动呈球形的原因是:( )(A)表面层的分子比其内层分子的能量低,是由于表面分子被内层分子所吸引的结果 (B)表面层的分子受垂直于液面且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 (C)分散度越高,表面能越大 (D)液体具有粘度4.下列关于液面附加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液面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 (B)液面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C)水平面Δp <0 (D)肥皂泡Δp =2/r γ5.将一毛细管插入某一液体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θ<90º,h>0,润湿 (B)θ>90º,h>0,不润湿 (C)θ<90º,h<0,润湿 (D)θ=90º,h<0,不润湿 6.对于表面活性物质应有( )(A)T c γ∂⎛⎫- ⎪∂⎝⎭>0正吸附 (B)Tc γ∂⎛⎫- ⎪∂⎝⎭<0负吸附(C)T c γ∂⎛⎫- ⎪∂⎝⎭>0负吸附 (D)Tc γ∂⎛⎫- ⎪∂⎝⎭<0正吸附7.在一支水平放置的洁净的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水柱,今在水柱右端微微加热,则毛细管内的水柱将( )(A)不移动 (B)向右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8.下列的吸附现象哪一点不属于化学吸附( )(A)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必须是选择性吸附 (B)吸附热较大 (C)吸附很快可达平衡 (D)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改变反应级数 (B)不改变频率因子 (C)不参与化学反应 (D)不改变平衡常数10.298K ,某反应在起始浓度为0.1mol ∙dm -3和1mol ∙dm -3时,半衰期均为60分钟,该反应为(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11.对平行反应,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两反应的速率常数k 1和k 2的比值不随温度而变 (B)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反应速率之和 (C)反应产物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速率之比 (D)达平衡时,正、逆向的反应速率相等12.如果D 2 + Z 2 → 2DZ 是二级反应,它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这样表示:2d[]d Z t -=k 1[D 2][Z 2] d[]2d DZ t =k 2[D 2][Z 2]2d[]d D t-=k 3[D 2][Z 2]则k 1、k 2、k 3之间的关系为( )(A)k 1=2k 2=k 3 (B)k 1=k 2=k 3(C)k1=2k2=2k3(D)k1=k2=1/2k313.丁铎尔效应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散射(D)光的透射14.过量的KI与AgNO3混合,制溶胶,其结构为[(AgI)m·n I-·(n-x)K+]x-·x K+,则胶粒是指( )(A)(AgI)m(B)(AgI)m·nI-(C)[(AgI)m·nI-·(n-x)K+] x-(D)[(AgI)m·nI-·(n-x)K+]x-·xK+15.影响溶胶粒子电泳速度的因素中,错误的是()(A)电泳速度与电动电势成正比(B)电泳速度与外加电场的电势梯度成正比(C)电泳速度与溶液的粘度成反比(D)电泳速度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成反比16.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I),则在由0至4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在由0到4s的时间间用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

2、质量为的物体,初速极小,在外力作用下从原点起沿轴正向运动,所受外力方向沿轴正向,大小为。

物体从原点运动到坐标为点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冲量的大小为_________。

3、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4、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1)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时氦(原子量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a)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曲线(c)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6、一圆锥摆摆长为I、摆锤质量为m,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摆线与铅直线夹角,则:(1) 摆线的张力T=_____________________;(2) 摆锤的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云母片覆盖在缝上,中央明条纹将向__________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处的光程差为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期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评分标准

第二学期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评分标准
4.t=458.2s(2分)
5.速率控制步骤(或速率最慢的一步)(2分)
6.k/= (2分)
7. 1mol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1mol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2分)
8.W2-W1=Q2-Q1(1分),(E/T)p=rSm/zF=Q2/(zTF) (1分)
9.30个光子(2分)(1×10-17/(6.626×10-34×2.998×108/590×10-9) =30)
= 1.340V(2分)
3.(1)k= 1/t×ln(c0/c)(2分)
= 1/t×ln(r0/r)(2分)
= 3.11×10-4s-1(2分)
(2)t = 0.693/k= 2.23×103s(2分)
(3)c0=r0/k= 0.0321 mol·dm-3(2分)
4.(1)Kc(600K)=k1(600K)/k-1(600K)=7.902×104mol-1·dm3(3分)
同理Kc(645K)=1.602×104mol-1·dm3(2分)
(2) ln[Kc(645K)/KC(600K)]=rUm/R×[(645-600)/(645×600)] (3分)
rUm=-114.1 kJ·mol-1(2分)
已知同温度时Ag(s)和Cl2(g)的标准熵分别为42.55J·K-1·mol-1和223.07J·K-1·mol-1。
2.计算298K时,电解池Pt│HBr (0.05mol·kg-1,= 0.860)│Pt的分解电压。
已知:(Br2/Br-) = 1.065V,H2在Pt电极上的超电势为0.113 V。
13.400K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p= 10-3(kPa)-1·s-1,如速率常数用kC表示,则
kC应为:()
(A) 3.326 (moFra bibliotek·dm-3)-1·s-1(B) 3.0×10-4(mol·dm-3)-1·s-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2》模拟试题一 判断题(正确的记“ √ ”,错误的记“ × ”)1.电池的负极,在电池工作时,按电化学的规定应该是阳极。

()2.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由0.02mol•L -1增加为0.20mol•L -1,则摩尔电导率也随之增加。

( )3. 电解时,实际分解电压与理论分解电压不同是由于极化作用造成超电势,使阴极负移,阳极正移。

( )4.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到达的平衡的时间,但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无影响,不影响平衡常数。

()5.表面活性物质的HLB 值越大,表示其亲水性越强、亲油性越弱。

( )6.表面张力随着溶质的加入而增大者,Г为正值,是正吸附,表面活性物质就属于这种情况。

()7.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的内径成正比。

( ) 8.同温度下,小水珠的饱和蒸汽压大于水平液面的饱和蒸汽压。

( )9. 胶体的电泳现象表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渗现象表明胶体系统中分散介质带电。

()10.大大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

()二 单项选择题1. 混合电解质溶液0.01mol·kg -1KCl 和0.02mol·kg -1NaCl 的离子强度是() A 、0.02mol·kg -1 B 、0.03mol·kg -1 C 、0.04mol·kg -1 D 、0.05mol·kg -12. 强电解质CaCl 2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α与电解质活度B α之间的关系为 ()A 、B αα=± B 、3B αα=±C 、2/1B αα=±D 、3/1Bαα=±3. 在应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通常必须用到()A 、标准氢电极B 、标准电池C 、甘汞电极D 、活度为1的溶液4. 某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消耗7/8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1/2所需时间的3倍,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A 、-1B 、0C 、1D 、25. 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高度为h ,若将此管垂直地向水深处插下,露在水面以上的高度为h/2,或将毛细管在h/2高度处折弯,则( )A 、水会不断冒B 、水不流出,管内液面凸起C、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2倍D、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6. 人工降雨是将AgI微细晶粒喷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 )A、晶核B、湿度C、温度D、都不是7.微小晶体与同一种的大块晶体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B、微小晶体的表面张力未变C、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小D、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8.下列关于乳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乳状液属于胶体分散体系B、乳状液的类型取决于水、油两相的体积C、O/W型乳状液不能转型为W/O型乳状液D、能被水稀释的乳状液属于O/W型乳状液9.区别溶胶与真溶液最简单而灵敏的方法是( )A 、观察丁铎尔效应B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C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D、测定ζ电10.过量的AgNO3溶液与KI溶制得AgI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NaClB、FeCl3C、MgSO4D、K3PO4三填空题1. 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和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2.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本质区别是。

3. 链反应的一般步骤是、和链终止。

4. 溶胶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和。

5. 将反应Ag++ Fe2+ → Ag + Fe3+设计成电池,其原电池表示为。

四、计算题1. 在298.15K时,已知某电池的电池电动势E=0.36V,其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2.04×10-5V·K -1,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个数z=2,计算298.15K 时电pE T ∂⎛⎫ ⎪∂⎝⎭池反应的Δr G m 、Δr S m 、Δr H m 和Q R ,m 。

(已知法拉第常数F =96500C •mol -1)2.某一级反应15min 反应物消耗20%,求反应速率常数k、半衰期t 1/2及40min 后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

3. 某反应由相同初始浓度开始到转化率30%所需的时间,在30℃时为50min ,在在50℃时为5min ,试计算此反应的活化能。

4.已知273.15K 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 3,其饱和吸附量为93.8dm 3•kg -1,若的分压为13.375kPa ,其平衡吸附量为82.5dm 3•kg -1,试求:(1)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b 值。

(2) CHCl 3的分压为6.6672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多少?五、实验研究题1. 简述用电化学的方法测定AgCl 的溶度积的实验原理。

sp K θ2. 请设计实验测定某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反应级数,简述测定原理、有关公式及数据处理。

《物理化学2》模拟试题答案一 判断题(正确的记“ √ ”,错误的记“ × ”)1. √ 2.× 3.√4. √5.√6. ×7.×8. √9. √ 10. ×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B2.D3.B4.C5.C6.A7.C8.D9.A 10.D 三 填空题1. 单分子层吸附、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被吸附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2. 吸附力不同3. 链开始、链传递4. 胶粒带电、溶剂化作用、布朗运动5. ()()()2+3++2+3++Fe Fe Ag Pt Fe a ,Fe a Ag a Ag 四、计算题1.解:Δr G m =-zEF=-2×0.36×96500=-6.95×104(J·mol -1) Δr S m = zF ()P =2×96500×2.04×10-5=3.94(J·K -1 ·mol -1) TE∂∂ Δr H m =Δr G m +TΔr S m =-6.95×104+3.94×298.15=-6.83×104(J·mol -1)Q R ,m =TΔr S m =3.94×298.15=1174.71(J·mol -1)2.解:(),0A1ln A A c k t c =(),0,0ln15120%A A A c k c ⇒=⨯-211.4910min A k --⇒=⨯()()122ln 20.6931246.52min 1.4910A t k -===⨯(),0,02A,0,03lnln1.491040A A A A A xc c k t c c xc -=⋅⇒=⨯⨯-假设消耗的百分数为,44.90%x ⇒=3.解:211250105k t k t ===212111lna E k k RT T ⎛⎫=-- ⎪⎝⎭11ln108.314323.15303.15a E ⎛⎫=-- ⎪⎝⎭193.77a E kJ mol -⇒=⋅4.解(1)aa m1bp VV bp=+13.37582.593.8113.375bb Þ=´+10.5459P b k a -Þ=(2)aa m 1bp V V bp=+a0.5459 6.667293.810.5459 6.6672V ´Þ=´+´a3-173.58dm kg V Þ=×五、实验研究题1、解:方法一:电导法(1)用已知电导率的纯水配置的饱和溶液,测定其电导率:A gC l 则:κκκκκκ22(A gC l )(H O )(A gC l 溶液)(A gC l )(H O )(A gC l 溶液)=+=-(2)根据与的关系,求出溶剂中的离子浓度m Λκm κΛ=(A gC l )c(溶解度)因为溶解度很小,溶液极稀,可以认为: A gC l mm ∞Λ≈Λ则溶解度m κ∞Λ(A gC l )c=(A gC l )(3)根据溶度积公式,计算的 ()()sp c c K c cθθθ=⋅+-A g C l A gC l sp K θ方法二:电动势法(1)测定原理:设计电池,使电池反应就是难溶盐的溶解反应,根据该电池的电动势与电解质离子的关系,求出spK θ的溶解反应: A gI ()()a a Ag +-+-→+(s)A gC l C l 溶解平衡后有:Ag Ag a a K a a a θθ+-+-⋅==⋅C l sp C l A gC l=K (2)步骤:①将此反应设计成电池()()()()||||,s a a s Ag Ag Ag +-+-(s)C l A gC l 负极: ()()+s a Ag Ag e ++-→正极: ()()++s a e Ag ---→(s)A gC l C l 电池反应: ≒(s)A gC l ()()a a Ag +-+-+C l 电池电动势: ln()Ag RTE E a a θ+--⋅C l =②因为反应达平衡时, 0,Ag E a a θ+-=⋅sp,A gC lC l =K 所以, ln RTE E zFθθ=-sp K ,,可查出.E E E θθθ+--=/Ag E θA gC l /Ag AgE θ+ln sp zFE K RTθθ=所以zFE RTsp K eθθ=③由电池标准电动势,计算θE sp K θA gC l 的2、解:方法一:(1)测定原理:由于分解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因此,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为:v =-(d c )/(dt)=k c n根据此关系式,测定不同t 时的c ,求出n 。

(2)测定步骤:①测定不同时间t 反应物的浓度c ,作出c -t 图,求出不同t 时的c -t 曲线的切线斜率即可得v :-(d c 1)/(dt 1),-(d c 2)/(dt 2),……分别有:-(d c 1)/(dt 1)=k c 1n ,-(d c 2)/(dt 2)=k c 2n …… ②将两式相除,并取对数,即可求出n 。

(3)有关公式及数据处理:121212lg()lg()ln ln dc dc dt dt n c c ---=- 或在c -t 图上取较多的点,得出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以lg(-d c /dt)对lg c 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级数,截距为lg k 。

方法二:半衰期法由反应半衰期公式的特征,可得到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的一般关系式:()()1012n At K c-=⋅式中:K 为与速率常数有关的比例常数,而不是速率常数,对不同级数的反应,K 代表的含义就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