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油品知识
油品基本知识ppt课件
![油品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8e1a76b52acfc789ebc9c5.png)
93
95
97
ONI不小于
85
88
90
91
辛烷值越 大,汽油 抗爆性能
越好。
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在加工过程中常向汽油中加入抗爆型添加剂。
12
3、安定性
汽油的安定性能是指汽油在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抵抗被氧化的能力,或生成胶 质的倾向性。
评定汽油安定性能的指标 评定汽油安定性能的指标有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端产品,其抗爆性能强,是高档轿车的首选燃料。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97#和 98#无铅汽油的国家标准。
今后,汽油将会朝着安定性能好(不饱和烃含量少)、毒性小(芳香烃含量少)、尾气排放 干净(无硫、金属含量低)以及节能等方面发展。
21
三、汽油在直销过程应注意事项
防燃烧
防止爆炸
防混油
防水、杂
馏程的各项指标 10%蒸发温度 50%蒸发温度 90%蒸发温度 终馏点 残留量
指标意义
发动机的性能
汽油中轻质组分的大 致含量
低温启动性能
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 爬坡性、加速性
汽油中重质组分的含 量
汽油中最重质组分的 沸点
表示油品中组分缩合 和氧化生胶情况
氧化生成胶质情况 冒黑烟情况等
蒸气压不合格的汽油,蒸发损耗大,安全性能差,在高温(如夏季)下,汽 油易产生气阻,致使发动供油不畅通(甚至断油),发动机易熄火。
油品基本知识
讲课人:
1
第一节 认识油品
一、石油、原油、石油产品 石油定义一:按用途来说,是指原油、产品以及衍生物的总称。 石油定义二:按化学组成来说,是指含C、H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原油定义:是指从地底(或海底)下开采出来的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石油。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https://img.taocdn.com/s3/m/92a5d40b5acfa1c7ab00cc65.png)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
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类别 20℃密度(³)度(60℉)轻质<0.851 >34中质 0.85—0.93 34—20重质 0.931—0.996 20—10特稠>0.996 <10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硫<0.5%含硫>0.5%高硫—3、按含蜡量分类类别百分比低蜡 0.5—2.5%中蜡 2.5—10.0%高蜡>10%二、油品分类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
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
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
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
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
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2c5e46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5.png)
绿色润滑油:采 用环保添加剂, 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燃料电池技术: 利用氢气、甲醇 等清洁能源,实
现零排放
电动汽车技术: 减少燃油消耗, 降低碳排放,提
高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措施
提高燃油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 降低油耗
减少排放:采 用环保技术, 降低污染物排 放
替代能源:使 用清洁能源, 如天然气、电 力等
安全措施: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如 防静电、防火、防 泄漏等
定期检查:定期检 查油品的储存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运输方式
1 公路运输:使用油罐车进行运输,适合短距离运输 2 铁路运输:使用油罐车进行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3 水路运输:使用油轮进行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4 管道运输:使用管道进行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 5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进行运输,适合紧急运输或特殊需求
油品的特性
01
易燃性:油品具有易燃性,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0 2 挥发性:油品具有挥发性,容易产生油气,需要采取通风措施防止油气聚集。
03
腐蚀性:油品具有腐蚀性,需要采取防腐措施防止设备腐蚀。
04
毒性:油品具有毒性,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人员中毒。
油品的用途
01
燃料:用于汽车、 船舶、飞机等交
安全注意事项
01
储存油品时, 应选择合适的 容器,避免使 用易燃易爆的 容器。
02
储存油品时, 应保持环境通 风,避免油品 挥发造成安全 隐患。
03
运输油品时, 应选择合适的 运输工具,避 免使用易燃易 爆的运输工具。
04
运输油品时, 应遵守交通规 则,避免交通 事故造成安全 隐患。
4
油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度最新油品知识培训(1)
![2024年度最新油品知识培训(1)](https://img.taocdn.com/s3/m/d66d98a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6.png)
contents •油品基本概念与分类•各类油品特性与用途•油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油品储存、运输与安全管理•环保政策对油品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01油品基本概念与分类油品定义及作用油品定义油品作用按化学组成分类按用途分类按炼制方法分类030201油品分类方法国内外油品市场概况国内油品市场国际油品市场02各类油品特性与用途挥发性强燃烧完全适用范围广动力强劲燃点较高柴油发动机扭矩大,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载机械。
适用范围润滑油特性及用途润滑油在机械部件间形成油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可以带走机械部件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润滑油在活塞和气缸壁之间形成油膜,起到密封作用。
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汽车发动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减少摩擦冷却降温密封作用用途广泛燃料油等其他油品介绍01020304燃料油液压油齿轮油其他专用油03油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国内外油品质量标准概述国际油品质量标准国内油品质量标准以国家标准GB为主,涵盖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各类油品,涉及油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
辛烷值硫含量粘度闪点常见油品检测指标解读油品质量检测方法介绍实验室检测通过专业实验室对油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
在线检测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对油品进行实时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便携式检测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对油品进行现场快速检测,适用于野外作业和应急情况。
原因分析经过检测发现,该品牌汽油辛烷值偏低,硫含量超标,导致油品质量不合格。
问题描述某品牌汽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抖动、动力不足等问题。
处理措施对该批次汽油进行召回处理,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后续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监控水平。
案例分析:某品牌汽油质量问题剖析04油品储存、运输与安全管理油品储存设施及要求油罐类型及选用01油罐安全附件02油品储存环境03油品运输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运输方式选择根据油品性质、运输距离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管道输送、铁路槽车、公路槽车等。
石化油品基本知识
![石化油品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c2936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1.png)
石化油品基本知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此为我局内部经验交流材料,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一、石化油品基本知识(一)、常见油品的概念1、汽油汽油是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即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
汽油的外观一般为水白色透明液体,密度一般在0.71-0.75g/cm3之间,即每吨约为1388升,有特殊的汽油芳香味。
汽油按用途分航空汽油与车用汽油之分,在加油站销售的汽油一般为车用汽油。
汽油产品目前执行的标准为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标准,该标准中汽油的牌号分为90号、93号和95号。
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97号、98号汽油产品执行的产品标准均为企业标准。
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是以研究法辛烷值的大小为划分依据的。
对汽油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汽油的抗爆性(辛烷值)、硫含量、蒸汽压、烯烃、芳烃、苯含量、铜片腐蚀和馏程等。
2、柴油柴油是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
柴油的外观为水白色、浅黄色或棕褐色的液体。
柴油又分为轻柴油与重柴油二种。
轻柴油是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中的燃料,重柴油是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中的燃料。
一般加油站所销售的柴油均为轻柴油。
轻柴油产品目前执行的标准为GB 252-2000 《轻柴油》标准,该标准中柴油的牌号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柴油的牌号划分依据是柴油的凝固点。
2003年5月23日发布了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标准,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并于2003年10月1日实施。
柴油的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柴油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十六烷值、氧化安定性、硫含量、色度、酸度、灰分、铜片腐蚀、凝点、冷滤点、闪点、馏程等。
3、煤油原油经分馏后所得到的油品之一,分为灯用煤油和航空煤油,闪点多在华氏110度以上,沸点在摄氏175~325度,碳原子数在C10-C17之间。
油品安全知识培训
![油品安全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91d6209172ded630a1cb6b8.png)
Don't worry about it all day, you will never know.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油品安全知识培训一、油品的特性1.1油品的易燃性石油产品具有易燃性,其燃烧速度非常快,在4.5m直径的辛辛苦苦油罐的油面上引火,2~3s火焰即可覆盖全部油面。
石油产品的易燃性取决于本身的烃类结构,但如果向烃类中取出某种元素,其燃烧特性就会显著地改变,这就是说,石油产品的易燃性受分子结构中原子取代的影响。
例如,当甲烷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所取代,它仍是一种易燃物质,当三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时,生成氯仿,侧是不可燃物,所有四个氢原子全部为氯原子所替代生成四氯化碳,则是一种灭火剂。
由于油料中的烃类含有可燃性的碳较多,蒸气密度较大,这就决定了它的易燃性。
衡量油料的指标有闪点、燃点和自燃点。
1.1.1油品的闪点1.1.1.1闪点的定义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火是一种一闪即灭的燃烧。
因为在闪点温度下,油品蒸发速度较慢,油蒸气很快烧完,新的油蒸气来不及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于是燃烧就熄灭。
闪点是有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
1.1.1.2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判定油品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例如:煤油的闪点是40 ,除南方夏季外,在室温(一般为15~25 )情况下,与明火接近不能立即燃烧,火焰或火星的暂时作用不能引燃,因为这个温度比它的闪点低,蒸发出来的油蒸气量很少,不能闪火,更不能燃烧;只有将煤油加热到40 ,才能闪燃,继续加热到燃点温度时,才会燃烧。
这就是说,低于闪点温度时,在液面上就不会形成油蒸气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体,因此,遇到火种的瞬时作用,就不会燃烧。
着火的危险只有在闪点的温度以上才会出现。
在消防工作上,闪点是可燃液体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按油品闪点不同,油品分类分类分级,如表1-1-1所示。
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范文
![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9909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c.png)
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范文近年来,油品管理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合理的油品管理是保障使用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
为了提高对油品日常管理的安全意识和知识,以下将介绍一些油品日常管理的安全知识。
一、正确存储油品1. 选择适当的存储场所:油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明火和高温热源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以免引发燃爆事故。
2. 使用专用存储容器:油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罐或容器中,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防止油品泄露。
同时,应将储罐或容器放置在坚固的地面上,以防意外倾倒导致泄漏。
3. 分类存储:不同种类的油品需分开存储,避免相互污染和发生事故。
同时,应设立标志和警示牌,明确标明油品种类和储存规定,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二、合理使用油品1. 注意油品使用期限:油品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过期使用可能导致油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油品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确保其未过期。
2. 避免油品接触皮肤:油品具有刺激性,长期或大量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起过敏和健康问题。
使用油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3. 遵守操作规程:在使用油品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违规使用或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应遵守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操作流程得到执行。
三、正确处理废弃油品1. 废弃油品的正确存储:废弃油品需要单独存放,并采取密封措施以阻止其挥发或泄漏。
废弃油品应存放在专用容器中,并妥善封存,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火灾风险。
2. 寻求专业处理:废弃油品不得随意倾倒,应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咨询专业处理机构或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处置。
四、紧急情况应急措施1. 发生泄漏或事故时:在油品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切断可能导致事故扩大的电源,并向有关部门报警,通知相关人员。
同时,采取紧急措施,如使用油品吸附剂进行控制和清理,以控制事故的影响。
2. 遇火灾时:如遇到油品着火,应立即切断火源并迅速通知消防部门。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8cdae4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c.png)
其他油品:包括 生物柴油、废油
等
动物油:包括猪 油、牛油、羊油
等
油品的性质
油品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 氮、硫等元素组成。
油品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 沸点等。
油品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热分解、水解、 聚合等。
油品的安全性能包括闪点、燃点、自燃点、 爆炸极限等。
油品的用途
定期检查设备:检查油品 储存、运输设备是否完好,
防止泄漏等事故发生
01
穿戴防护设备:如防静电 服、手套、口罩等
02
03
防止静电产生:使用防静 电工具、保持环境湿度等
04
3
油品事故处理
事故类型
油品泄漏:油品从储罐、管道、车辆等 设备中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
油品火灾:油品泄漏后遇到火源,引发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燃烧
设备故障:设备 老化、损坏,导
2 致油品泄漏或燃
烧
3 环境因素:恶劣
天气、地震等自 然灾害,导致油 品泄漏或燃烧
事故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立即切断电源,防 止触电
关闭阀门,防止油 品泄漏
穿戴防护设备,防 止吸入有毒气体
及时报告,寻求专 业救援
4
油品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01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的分类、性
02
实际操作:演示正确的油品操 作流程和防护措施
0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油品安全 事故案例,吸取教训
04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油品 安全知识讨论和经验分享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知识掌握程 度、技能掌 握程度、安 全意识提升 程度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3ca386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4
油品的环境影响:如挥发 性、生物降解性、毒性等
油品的用途
燃料:作为汽车、 船舶、飞机等交通 工具的动力来源
润滑剂:用于机械 设备、发动机等部 件的润滑和保护
溶剂:用于溶解和 提取各种物质,如 油漆、涂料等
绝缘材料:用于制 造绝缘材料,如电 缆、电线等
化学原料:用于生 产各种化学品,如 塑料、橡胶等
运输要求
运输车辆:选择适合油品运输的车
01
辆,如油罐车、槽车等
运输路线:选择安全、畅通的运输
02
路线,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区
运输速度:保持适当的运输速度,
03
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
运输温度:保持油品在合适的温度范
04
围内,避免高温或低温影响油品质量
运输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
05
通安全,确保运输安全
储存与运输的安全防护
定期检查设备:定 期检查设备,确保 设备安全可靠
建立应急预案:制 定应急预案,应对 突发情况
遵守操作规程:按 照操作规程进行操 作,避免误操作
培训员工:对员工 进行安全防护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监管:加强监 管,确保安全防护 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安全防护的注意事项
穿戴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
01
护目镜等
保持通风: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
02
好,避免油气聚集
避免明火:禁止在油品附近吸烟、
03
使用明火等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油品储存设
04
备,确保无泄漏、破损等情况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油品安全
05
防护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油品储存与运输
储存要求
1 油品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2 油品储存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油气聚集 3 油品储存容器应密封完好,防止泄漏和挥发 4 油品储存场所应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5 油品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无隐患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常识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3953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4.png)
监管方式: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信息 化监管手段的运用,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法规:国家制定了 一系列油品安全监 管法规,包括《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条例》、《成品油 市场管理办法》等, 对油品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进行了明确规定。
标准:国家制定了 一系列油品安全标 准,包括《车用汽 油》、《车用柴油》 等,对油品的质量、 安全性能和环保指 标等方面进行了规 定。
监管机构:国家设 立了各级油品安全 监管机构,负责对 油品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进行监督检查和执 法。
监管措施:油品安 全监管机构采取一 系列监管措施,包 括定期检查、抽检、 通报和处罚等,以 确保油品安全。
油品的储存:储存油品时要注意密封、避光、防潮等措施,以确保油品 的质量和安全性。
Part Two
易燃性:油品具有 较低的闪点,容易 引发火灾
易爆性:油品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爆 炸
毒性:油品中含有 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造成危害
强腐蚀性:油品对 金属等材料具有强 烈的腐蚀作用
油品燃烧和爆 炸的条件:高 温、明火、电
油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油品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油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油品:不同油品适用于不同的机械和用途,选择合 适的油品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正确使用油品:在使用油品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 当导致油品变质或产生安全隐患。
定期更换油品:油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变质,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机 械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油品储存设备和管道,确保无泄漏和损坏 严格控制油品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发生氧化和变质 定期对油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油品质量合格 建立完善的油品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02afd4bed5b9f3f90f1ce9.png)
油品基础知识第一节石油简述一、认识石油石油是天然存在的,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是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原油是一种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在常温下,大都是呈流体或半流体的状态。
其颜色多为黑色或深棕色,少数为暗绿、赤褐或黄色,并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的比重绝大多数在0.8-0.98之间。
凝点的差异较大,有的高达30℃以上,也有的却低于—50℃。
原油,从化学组成成分来讲,是一种包含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它的化学组成十分繁杂,不同产地,甚至同一产地而不同油井在化学组成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石油的组成。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碳含量约83-87%,氢含量约11-14%,两者合计约96-99%。
碳和氢以不同数量和方式排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这3种元素合计含量约1-4%)以及极微量的钾、钠、钙、镁、铁、镍、钒、铜、铝、碘、磷、砷、硅、氯等10种元素。
上述种种元素在原油中都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相互结合为非烃类化合物的含硫、含氧、含氮等的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
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加工和成品油质量有不利影响,所在炼制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将它们除去。
三、石油的炼制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各种转化、精制等炼制工艺,加工成各种动力燃料、照明用油、溶解剂、绝缘剂、冷却剂、润滑剂和用途广泛、品种繁多的化工原材料,总称为“石油产品”。
成品油围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五大类。
汽油、柴油是石油的主要产成品。
石油的加工工艺:原油必须经过加工(炼制)才能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石油焦和沥青等产品,这些产品称为石油产品。
原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过程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原油常减压蒸馏流程示意图汽油馏分一般小于200℃煤油、柴油馏分200~350℃润滑油馏分350~520℃减压渣油大于520℃四、石油产品总分类 GB498—87分类代号燃料 F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溶剂及化工产品S蜡及其制品W石油沥青 B石油焦 C燃料油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062dc4d79563c1ec4da7125.png)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目录一、油品的基本构成二、油品基本特性三、燃烧特性四、爆炸特性五、火灾六、消防灭火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一、油品基本组成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油品的危险性分:(1)蒸发性;(2)易燃性;(3)易爆性;(4)易积聚静电荷;(5)易受热鼓胀;(6)易扩散;(7)易流淌性;(8)毒性等。
(一)蒸发性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
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丙类:60-120℃轻此、重柴丙B类:120℃润滑油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①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
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c1b5e6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9.png)
油品安全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服:使用专用的油品防护服,避免油品与皮肤直接接触。 佩戴呼吸器:使用油品专用的呼吸器,防止油蒸汽吸入体内。 储存安全:确保油品储存区域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泄漏和溢出。 操作规范:遵循油品操作规程,避免产生火花和静电,使用防爆工具和设备。
YOUR LOGO
THANK YOU
油品安全防护
02
油品危险性概述
油品有毒有害,长期接触或 吸入可导致健康问题
油品易燃易爆,遇火源易引 发火灾或爆炸
油品具有腐蚀性,对金属等 材料Fra bibliotek强烈的腐蚀作用
油品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静 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油品燃烧和爆炸的原理
油品燃烧和爆炸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点火源。 油品挥发后形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 油品燃烧产生的热量会对周围的可燃物加热,使其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后发生燃烧。 油品爆炸是油品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快速燃烧并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的现象。
油品的理化性质
密度:油品的密度通常指在标准状况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粘度:油品的粘度表示其流动性,是油品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闪点:闪点是油品在特定条件下加热后,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在接触火 焰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燃点:燃点是油品在特定条件下加热后,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在接触 火焰时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
油品的储存和运输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YOUR LOGO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油品基本知识及安全防护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
![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1035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a.png)
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油品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对于日常管理来说,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油品日常管理安全知识,供参考:1. 油品存储安全知识:- 存储位置:油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热源和明火。
- 安全容器:油品应存放在特制的防爆容器中,容器应具备密封性能,以防泄漏和挥发。
- 标志标识:存储位置应有明显的标志和标识,提醒人们注意油品存储处。
2. 油品使用安全知识:- 操作规程:对于使用油品的人员,应了解操作规程,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 制度培训:公司应建立规范的使用油品的制度,并定期进行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油品的性能和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防止漏油:使用油品时,要注意防止漏油,及时清理和吸收漏油,减少油品的挥发和火灾隐患。
- 避免火源:在使用油品时,要远离明火、火花和热源,以防止意外火灾。
3. 油品运输安全知识:- 专用运输工具:油品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确保安全性能和密封性。
- 检查装载:在装载油品前,应仔细检查运输工具和容器是否完好,确保没有漏油和泄漏的隐患。
- 规范执行: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事故发生。
- 跟踪检查: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与驾驶员的联系,定期了解油品运输情况,确保安全顺利。
4. 废弃油品处理安全知识:- 正确处理:废弃油品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到地面、河流等环境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 封存储存:废弃油品应封存在专用的储存容器中,不得与其他物质混合,防止火灾和泄漏。
- 定期清理:废弃油品的储存容器应定期清理和更换,确保没有积存油渍和异味。
- 合法处理:废弃油品的处理必须经过合法的渠道进行,不得私自出售给没有处置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总之,油品日常管理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员工和单位来说,都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减少和避免发生事故,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石油中的微量元素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按其化学属性可划分成如 下三类: (A)变价金属, (B)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C)卤素和其他元素
对石油加工影响最大的微量元素有钒、镍、铁、铜, 它们是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毒物,砷是催化啊重整催化 剂的毒物,钠、钾也会使催化剂减活。 石油中钒、镍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石油的属性有关。 一般说来,相对密度比较大的环烷基原油(或稠油) 其微量金属的含量高于相对密度小的石蜡基原油。 一般说来,在含硫及相对密度较高的海相成油的石油 中含钒较多,而在低硫、高氮及陆相成油的石油中镍 含量较高。
3、 油的烃类组成
石油的烃组成 (一)烃类 气态烷烃 烷烃 液态烃 固态烃 环烷烃 芳香烃 .
C1------C4 C5-------C15 C16-----
(二)烃族组成
直馏汽油的族组成:烷烃和环烷烃占直馏汽 油的大部分,芳香烃含量一般不超过20%, 就其分布而言,随着沸点的增高,芳香烃含 量逐渐增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原油的轻 馏分即可作为直馏汽油的调和组分,也是催 化重整的原料。
当分子质量相近时,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7,环烷烃的次 之,为11—12,芳香烃的K值最小,为10—11。
六、平均分子相对质量
由于石油是各种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所以 石油馏分的分子量取其各组分分子量的平均 值,称为平均分子量。
对于石油及其产品这种含有众多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分的 不均一多分散体系,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定义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两种对石油常用的是数均相对分子 质量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依据溶液的依数性(冰点下降、沸点上 升)来进行测定。定义:各组分的摩尔分率与其相应的相 对分子质量的乘积的总和。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是用光散射等方法测得。定义是各分 子的质量分率与其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的总和。 在炼油设备计算中所用的石油馏分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指 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这几种平均沸点各有其相应的应运场合,不能混淆。 计算:已知某油品恩氏蒸馏数据如下,出馏点:45℃、 10%点:65℃、30%点:82℃、50%点:105℃、70%点: 125℃、90%点:134℃、干点:158℃。求体积平均沸点。 解:由题意: t平 = 65 + 82 + 105 + 125 + 134 )/5 = 102.2℃
恩氏蒸馏是一种简单蒸馏,它是以规格化的仪器和在规定的试验 条件下进行的,故是一种条件性的试验方法。将馏出温度(气相 温度)对馏出量(体积百分率)作图,就得到恩氏蒸馏曲线。
恩氏蒸馏也叫微分蒸馏。油样放在标准的蒸馏烧瓶中,严格控制 加热速度,蒸发出来的油汽经专门的冷凝器冷凝后在量筒中收集, 以确定不同馏出体积所对应的馏出温度,恩氏蒸馏的试验简单、 速度快,主要用于石油产品质量的考核及控制上。
质量平均沸点:各组分在常压下的温度沸点与质量分率乘积的 总和。
实分子平均沸点:各组分在常压下的温度沸点与摩尔分率乘积 的总和。 立方平均沸点:各组分在常压下的温度沸点的开立方与体积分 率乘积的总和,再立方。 中平均沸点:实分子平均沸点与立方平均沸点的平均值。 这五种平均沸点中,仅有体积平均沸点可由石油馏分的馏程测 定数据直接算得,其他几中平均沸点可借助体积平均沸点与蒸 馏曲线斜率由图查得。
4、 油中的非烃类组成
石油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有 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沥 青质。 石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化合物,尤其在石油重 馏分中的含量更高。非烃化合物的存在,对石油的 加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石油加 工过程中,绝大多数精制过程都是为了解决非烃化 合物的问题。为了能正确地解决石油加工和产品使 用中的一些问题,就必须研究石油中非烃化合物及 其化学组成
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
汽油 柴油 航煤 沥青、蜡
石油的一般性状
石油定义: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 物,外观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相对密度一般在0.80—0.98之间。
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主要油区原油的凝点及蜡含量 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相对密度大多在0.85— 0.95之间,属偏重的常规原油。
2、石油的元素组成
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它们占元素 总量的96~99%,其中碳含量占83~87%, 氢含量占11~14%,硫质量分数为0。05— 8%,氮的质量分数为0。02—2%,氧的质量 分数为0。05——2%,石油中除上述5种元素 外,在石油中还发现微量的金属元素和非金 属元素。
(1)碳、氢含量和氢碳比
4、初馏点: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中进行蒸馏时,流出第一滴冷 凝液时的气相温度叫初馏点。 15、 各馏分的分点 当馏出体积为10%时的气相温度称10%点。
-------------------30% ---------------------30%--。
-------------------50%----------------------50%--。 -------------------90%----------------------90%--。 26、 终馏点(干点):当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称 为终馏点。
油
品
物
理
性 质
一、蒸汽压
1、 蒸汽压定义: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它 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由此蒸汽所产 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2、 蒸汽压的意义:蒸汽压的高低表明了液 体中分子逃离液体汽化或蒸发的能力,蒸汽 压高,说明液体越易汽化。
13、 纯烃的蒸汽压 纯烃的蒸汽压随温度的不同而异,液体的温度越高,则其蒸 汽压越高,反之,液体的温度 低,则其蒸汽压越低。 24、 石油馏分的蒸汽压
(2)、硫、氧、氮含量
在原油中除氢、碳原子外,还有硫、氧、氮 及一些微量元素。在原油中氧含量少,一般 不直接测定常用估算法,因此数据不准,所 以在原油评价数据中不予列出。 石油中非碳、氢元素也称杂原子,其含量 一般不超过5%(质量分数),除个别外。从 元素组成看,我国原油属含硫低、含氮高。
(4)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分布
微量元素含量随着沸程的升高而增加,而且 主要也是集中在>500℃的渣油中。95%以上 的镍、钒集中在>500℃的渣油中。 石油中的硫、氮、氧及金属和非金属的含 量虽然很少,但对石油的加工过程影响很大。
(5)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 态
在石油中,一部分微量金属以无机的水溶性 盐类形式存在,如钠、钾的氯化物盐类。另 一类金属以油溶性的有机化合物或络合物形 式存在,如镍、钒、铜、铁。此外,一些金 属以极细的矿物质微粒悬浮于原油中。
在五种元素中,碳、氢两种元素一般占95% 以上,而硫、氧、氮等杂原子总含量不到5%。
原油的氢碳原子比则更能反映原油的属性,一般说 来,轻质原油或石蜡基其氢碳原子比较高(越1.9),而 重质原油或环烷基原油其氢碳原子比较低(约1.5)。氢 碳原子比还包含着重要的结构信息,它是一个与化学结 构有关的参数。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其氢碳 比大小顺序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随着烷烃相对分子 质量增加以及环烷烃和芳香烃环数的增加,其氢碳原子 比逐渐降低。
胶质 A一种很粘稠的液体或半固体状态的胶状物,其颜色为黄色 至暗褐色。胶质具有很强的着色能力。 B、溶于石油醚、苯、乙醇中,也溶于石油馏分。胶质在石 油中的分布是从煤油馏分开始,随馏分沸点的上升,其含量 不断增多,在渣油中的含量最大。
C、易被吸附剂吸附,因此,油品用石油醚稀释后,再用硅 胶吸附,就可得出油品中的胶质的含量,这些胶质称为硅胶 胶质。
四、油品的密度
单位:g/cm3 , kg/l 相对密度:液体油品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 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由于水在4 ℃ 时的密度为1,所以通常以规定温 度4℃ 水为基准。即将温度t℃ 的油品密度与4 ℃ 水的密度之比称为该油品的相对密度。写成 d 4t 密度:单位体积内油品的质量称为油品的密度。
五、特性因子(特性因数)
石油的特性因数分类方法 特性因数(K)就是把相对密度与平均沸点关 联起来,说明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合 参数。按下式计算:
特性因数用“K”表示,K值高说明了烷烃含量多,K值低说明芳 烃含量高。特性因数可用于原油的分类和评价,还可以用于油品 其它物理性质的求定。例如:粘度、蒸发潜热、热焓等。 特性因数(K)分类: 石蜡基原油 K=12.15—12.9 中间基原油 K=12.9-- 11.5 环烷基原油K=10.5—11.5
石油馏分是各种烃类的混合物,其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也与 汽化率有关。
在一定温度下,油品的汽化率越高,则液相组成就越重, 其蒸汽压就越小。 汽化率=气相量 / 汽相量+液相量
二、馏程
1、馏程定义:从初馏点到干点这一温度范围称馏 程。 2、沸点定义:对于纯化合物,在一定外压下,当 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其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 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在外压一定时,沸点是一个 恒定值) 注:油品是一个混合物,没有恒定的沸点。 3、蒸馏:将液体加热,使之蒸发、沸腾,并把蒸 汽导出,使之冷凝冷却,这个过程叫蒸馏。 .
(1)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中 性氧化物两类。在石油的酸性氧化物中,环 烷酸最重要,约占石油酸性氧化物的90%左 右,但它在石油中的含量一般多在1%以下。
(2)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的氮化物可分为碱性和中性两类。碱 性氮化物有吡啶、喹啉、异喹啉、胺及它们 的同系物。 碱性 氮化物约占20~40%,其余60~80%为中性 氮化物。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有含硫、含氧、含 氮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质。
油品基础知识
燕山教培中心
乔石艳
石油的基本性质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1) 石油的一般性质 (2) 石油的元素组成 (3) 石油的烃类组成 (4) 石油中的非烃类组成 二、油品的物理性质 (5) 油品的蒸汽压、馏程、平均沸点 (6) 油品的密度、特性因子(特性因数)、平 均分子量 (7) 油品的黏度及热性质 (8) 油品的闪点、燃点、自燃点、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