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矿相学

合集下载

岩矿综合鉴定(吉林大学于介江老师)

岩矿综合鉴定(吉林大学于介江老师)

A.Ne’和No的方位
B (+ )
C (- )
一轴晶定向切面干涉图的特点及应用
• 一轴晶近于垂直光轴切面(小角度斜交光 轴切片)特点及光性符号测定
Ne′ No
Ne′ No
A.(+)
B.(-)
一轴晶定向切面干涉图的特点及应用
• 一轴晶平行光轴切面干涉图光性符号测定
45º P
光轴 P P
光轴 P
第一部分 透明矿物的薄片鉴定
主 要 内 容
一、透明矿物薄片鉴定的一般方法
二、透明矿物薄片鉴定的基本内容
三、透明矿物系统鉴定的一般程序 四、常见透明矿物及其薄片的鉴定
一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的一般方法
• 系统鉴定法:
鉴定单偏光系统、正交偏光系统、锥光系统下的各种光 学特征。对照《光性矿物鉴定表》准确定出矿物名称的 过程。
矿 片
透明 矿物
正 交 偏 光 镜
均质体 矿物
单 偏 光 镜
无色 矿物
单偏光:晶形、解理、测定解理夹角 突起等级、闪突起及包裹体等 特征,多色性、吸收性(定向切片) 正交偏光:消光类型、延性符号、 双晶类型、干涉色级序等(定向切片) 锥光:轴性、光性符号、光轴角的大 小(二轴晶)、(定向切片)。
单偏光:晶形、解理、颜色、突起等 级及包裹体特征、次生变化等特征。
课程简介
• 主 要 内 容
•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 透明矿物鉴定内容、方法、程序;常见透明矿物的鉴定
• 火成岩组构成因分析 地幔岩、幔源岩、混染杂岩、海相火山岩、熔结凝灰岩、 花岗质岩石 • 变质岩组构成因分析 变余组构、共生组构、反应组构、变形组构、变质相及 相转化标志、获得PTt轨迹的组构标志
课程简介

矿床学基础.ppt

矿床学基础.ppt
和利用的最低平均品位 达到工业品位即为工业矿体 边界品位、工业品位是随着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 和对矿产的需求程度而不断变化的
2020/1/29
16
决定(影响)工业品位的因素
①国家需要和该矿种的稀缺程度 ②矿石的可综合利用程度 ③矿床规模,规模越大,工业品位要求越低 ④矿石工艺技术条件(采选冶的难易程度)
基本分析项目常是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份, 分析结果主要用于评价矿石质量、圈定矿体、经济评价、计算储量 (2)共生组份 :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份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 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虽具经济价值,但在一定的经济技术 条件下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份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 。 (3)伴生有益组份:伴生有益组份指矿石中除有用组份外,可回收或能改变 产品性能的伴生组份。如Cu矿石中的Au、Ag;Fe矿石中的V、Ti、Mn、Co 伴生有害组份:伴生有害组份指矿石中对有用组份的选矿、冶炼、加工 有危害的某些组份。 如Fe矿石中的S、P、As、Pb、Zn等;Au矿石中的As
地下饮用水、地下热水、技术用水、矿泉医疗水及可提取某 些有用元素(I、Sr、B)的卤水
我国急需 短缺矿种 -富铁、 铜、钾盐、 铬铁矿、 金刚石、 石油、天 然气等
5
矿床及其涵义
矿床:矿产集中产出的地方 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符合当前的经济技术
条件,并能被开发和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具有的属性(涵义): (1)地质属性-特定地质体
(五)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分类
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元素衰变、 太阳的辐射能、部 地幔或地壳岩浆活动等) 分生物能和化学能
地球内部不同深度; 较高温压条件; 成 矿 特 点 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进行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培养方案(新版)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培养方案(新版)

地球科学学院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1951年,根据发展需要,国家决定在长春建立东北地质专科学校,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任校长。

1952年,院系调整,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及东北工学院物理系(部分)合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并设立地质矿产勘查系。

1958年,东北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也随之改称地质系。

1997年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地质系和能源系合并成立地球科学学院。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五校合并,成立新的吉林大学,保留地球科学学院的设置和名称。

著名地质学家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祎同教授、地质与矿床学家张秋生教授等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以及领导工作。

在学院学习过的刘嘉麒教授、康玉柱教授、翟裕生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教师10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33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产资源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

现有六个本科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10个硕士授权学科和8个博士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承担建设的学科中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海洋地质学)。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远景评价、油砂油页岩的评价、岩石圈演化的物质记录、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预测评价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各层次人才,产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矿产勘查吉林大学

矿产勘查吉林大学
确保后续勘查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减少勘查投资的 风险性,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
阶段划分的合理与否,将影响到矿产勘查与矿山设 计、矿山建设的效率与效果
§3 矿产勘查原则与阶段划分
矿产勘查阶段主要目的、任务和及控制要求
矿产预查
勘查范围
据前人资料 选区
勘查技术手段
地质构造特征 矿体地质特征 (内外部) 勘 开采技术条件 查 程 矿石加工选冶 度 技术性能
勘查阶段划分的目的意义勘查阶段划分的目的与意义主要是为了对勘查对象进步初步筛选以便择优进行下一步勘查工作确保后续勘查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减少勘查投资的风险性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阶段划分的合理与否将影响到矿产勘查与矿山设计矿山建设的效率与效果矿产勘查原则与阶段划分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矿产勘探勘查范围据前人资料选区潜力较大地区普查概略研究后圈出详查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详查圈出勘探区勘查技术手段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数量有限的取样及物化探方法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各种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采样工程地质构造特征初步了解基本查明详细查明详细查明矿体地质特征内外部类比大致掌握基本控制基本确定详细查明开采技术条件大致了解基本查明详细查明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类比研究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类比或实验室试验研究或扩大连续试验实验室流程或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可行性研究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资源储量估算3343333343322m22122b3312m212m11121b111b综合评价要求初步了解资源远景对矿化作初步评价作是否具工业价值评价满足投资者要求矿产勘查阶段主要目的任务和及控制要求矿产勘查阶段主要目的任务和及控制要求矿产勘查原则与阶段划分1
一、矿产勘查学的性质
1.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

吉林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程表

吉林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程表
第三节国石墨和硼矿资源概况
2
十二
[23]
12/04
第六章萤石和滑石矿
第一节萤石矿概述
一、萤石的特性、用途、工业要求
二、萤石矿床类型
第二节滑石的特性、用途、工业
要求
第三节滑石矿床类型
2
十二
[24]
12/06
第七章 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发展展望
第一节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形势
第二节我国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找矿远景与方向
学时
题目名称和教学内容
学时
题目名称和教学内容
学时

[01]
09/18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第二节世界各国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第三节金属非金属矿床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金属及非金属矿产的分类
2
-
-
-
-
-
-

[02]
09/20
金属矿床
第二章铁矿
第一节国内外铁矿资源分布概述
第二节铁矿床类型及典型矿例
第三节创新成矿理论,探索新类型矿床
第四节加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高区域成矿预测效果
第五节加强矿业经营管理,提高
矿业生产效益
2
第三节我国锰矿的时空分布和资源特征
2
-
-
-
-
-
-

[05]
10/02
第四章铬矿
第一节铬的成矿地质作用
第二节铬铁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第三节我国铬铁矿床资源概况
2
-
-
-
-
-
-

[06]
10/04
第五章铜矿
第一节概述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进展
胡雅祺;孔静;李宇恒;陈天星
【期刊名称】《矿冶》
【年(卷),期】2024(33)1
【摘要】基于我国开展“矿山智慧化”的战略部署,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视觉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也将成为选矿厂智能化的重要工具。

简述了图像识别的主要技术及方法,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在重选、磁选、浮选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图像识别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总页数】10页(P131-140)
【作者】胡雅祺;孔静;李宇恒;陈天星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TD928
【相关文献】
1.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非法采砂监管中的应用
2.我国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中的研究进展
3.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火灾中的应用
4.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柑橘病虫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5.深度学习在基于图像识别的卵巢癌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方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如下几个方向:1、应用地球物理学;2、应用地球化学;3、数学地质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评价;4、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5、资源环境评价与信息处理;6、地球物理探测仪器。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必修课1、学位必修课(1)公共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 1 学期30 学时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1学期40 学时第一外国语5学分1-2学期180 学时(2)专业基础课(分专业方向)近代数学I(泛函分析与积分方程)4学分1学期120 学时(应物和仪器专业方向)近代数学II (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 4学分1学期120 学时(其他各专业方向)应用地球物理与地球物理探测仪器方向(以下两者选一):应用地球物理学3学分2学期60 学时计算地球物理学2学分3学期50 学时应用地球化学方向:应用地球化学3学分2学期60 学时数学地质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评价方向:数学地质学3学分2学期60 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机理3学分2学期60 学时(3)专业课(分专业方向)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2学分3学期(各专业方向)应用地球物理与地球物理探测仪器方向(必修1门以上):地震波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重磁场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电磁波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电磁场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地球物理测井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工程环境物探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应用地球化学方向(必修1门以上):应用地球化学专题Ⅰ3学分2学期60 学时应用地球化学专题Ⅱ3学分2学期60 学时应用地球化学专题Ⅲ3学分2学期60 学时数学地质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评价方向(必修1门以上):地质统计学3学分2学期60 学时数量化理论3学分2学期60 学时地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3学分2学期60 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必修1门以上):遥感图像成像原理3学分1学期60 学时遥感数据图像处理与应用技术3学分2学期60 学时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3学分2学期60 学时遥感地学分析3学分1学期60 学时2、非学位必修课Visual C++编程2学分1学期50 学时(各专业方向)应用地球物理与地球物理探测仪器方向(必修1门以上):地震成象理论3学分3学期50 学时随机信号分析理论2学分3学期50 学时电法勘探理论3学分3学期50 学时重磁勘探理论3学分3学期60 学时位场数据离散反演理论2学分3学期50 学时电磁波成象理论3学分3学期60 学时电磁场正反演理论2学分3学期50 学时测井信息处理与解释技术3学分3学期60 学时井中成象理论与方法2学分3学期50 学时地球物理层析成象理论3学分3学期60 学时浅层地球物理技术2学分3学期50 学时应用地球化学方向(必修1门以上):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3学分3学期60 学时地球化学数据处理2学分3学期50 学时数学地质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评价方向(必修1门以上):地学中的多元统计分析3学分2学期60 学时计算机高级编程技术2学分3学期50 学时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必修1门以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2学分2学期30 学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2学分1学期40 学时微机制图及数字模型2学分3学期50 学时地球空间信息学2学分3学期50 学时(二)选修课(学生需咨询指导教师,从中选修2-3门)第二外国语2学分3学期40 学时科学可视化算法及系统2学分3学期40 学时区域大地构造理论2学分3学期40 学时重磁解释工作站技术1学分3学期20 学时地震解释工作站技术1学分3学期30 学时非线性地球物理学的数学方法2学分3学期40 学时储层地球物理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近代地球物理场中的数学方法2学分3学期40 学时计算机图形图象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物理模拟技术1学分3学期30 学时地球物理层析成象2学分3学期40 学时测井数据采集技术与仪器2学分3学期40 学时测井地质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沉积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油层物理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工程地质概论2学分3学期40 学时成岩成矿地球化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成岩成矿理论2学分3学期40 学时现代地化样品分析技术2学分3学期40 学时地球化学进展及趋势1学分3学期30 学时资源遥感专题1学分3学期20 学时环境遥感专题1学分3学期20 学时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摄影测量学1学分3学期30 学时测量与制图学1学分3学期30 学时实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2学分3学期40 学时模糊数学2学分3学期40 学时电磁测深专题2学分3学期40 学时近地表地球物理学进展2学分3学期40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2学分3学期40 学时(三)、补修课(为跨专业招收的研究生所设)勘查技术方法概论2学分1学期40学时勘查技术工程学2学分2学期40学时课程学习阶段主要安排在1~3学期,其中第3学期以安排专业实践和专题文献阅读及报告为主,并做好学位论文开题前的准备工作。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文献综述姓名:王学刚学号:2009612047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导师:陈国华研究方向: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献综述【摘要】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一级学科的主干学科之一。

以各类固体矿产和流体矿产为研究对象,以矿产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研究内容,而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工作是贯穿于勘查整体的一项工作,也是矿产勘查不可缺少的先行步骤,加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是开创我国地质矿产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它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效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地质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矿床普查与勘探专业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专业基础知识、研究方向、发展前景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针对自己所研究方向——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做了大量研度,通过这些文献研读使本人在这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为以后工作、科研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矿产勘查成矿预测找矿方向一、专业研究方向的意义与发展趋势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一级学科的主干学科之一。

以各类固体矿产和流体矿产为研究对象,以矿产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研究内容,以地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研究目标,矿产普查与勘探以地质、数理、技术、经济为基础,并与矿业工程、石油及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密切联系。

而研究方向成矿规律是研究矿产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组合上的分布规律及共内在联系,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矿产在地球历史演化中形成的时间规律;不同级别成矿单元的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和共生组合规律。

成矿预测以成矿规律研究为核心,运用逻辑判断、数学思维方法及其他科学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的定性、定位、定量预测评价,包括成矿单元范围的圈定、类别划分,计算预测资源和成矿单元的筛选及评价。

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信息研究是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的基础。

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o f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p r o s p e c t i n g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J i l i n Un i v e r s i t y
F AN Xu e — we i , HAO G u o — l i ,S HAN Xu a n — l o n g 2
p r o ra g ms f o r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w h i c h e mp h a s i z e s he t t e c h n o l o g y ,me ho t d s a n d he t o r y i n p os r p e c t i n g .T h e c o mb i n e d e d u c ti o n p a R e r n s郐 e s t a b l i s h e d,s u c h a s 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u n i v e si r t y a n d i n s t i t u t e,u n i v e si r t y a n d f o r e i g n
P r a c t i c l a a b i l i t y t r a i n i n g s y s t e m i n t h e p o s t - g r a d u a t e s t u d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i n t h e s u b j e c t
第3 3 卷 第 4期
2 0 1 3拄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J o u na r l o f S c i e n c e o f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y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资源勘查—地质技术员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资源勘查—地质技术员

2013届毕业生个人简历学校: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原长春地校)专业: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姓名:手机姓名性别男生日身份证身高体重60kg籍贯民族汉学历专科专业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第二学历自学本科专业项目管理政治面貌团员毕业院校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联系方式手机邮箱邮编130000地址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主修课程地质课程普通地质学;晶体光学;矿物学;岩石学;综合岩矿鉴定;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辽宁兴城);区调技术与方法(辽宁兴城);矿床学;矿相学;计算机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固体矿产勘查技术;遥感地质学;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普通物探;工程地质学;工程测量学;;普通水文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学野外工作方法;矿业权评估理论和方法;珠宝知识。

其他课程高等数学;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听力与快速阅读;网球;测量教学实习;普通化学;;网球裁判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学实验;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KAB创业;心理学。

课程优良率100%个人技能英语水平大学英语A级个人经历获得奖励●参加第一届吉林大学大学生地质学类专业实践技能竞赛,获得成功参赛奖;●2011年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2011年被评为院优秀学生;●2012年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2012年被评为院优秀学生。

实践经历●2011年5月辽宁兴城认识实习(1个月);●2012年5月黑龙江区域地质调查所生产实习,熟练掌握数字化地质填图(4个月);应聘职位地质技术员人生格言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自我评价善于学习新知识并提升自己;处事乐观开朗、自信稳重;做事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善于适应新环境,并改变恶劣的环境。

能熟练掌握mapgis等软件,数字化地质填图刚刚告别学校的我是只不折不扣的菜鸟,但是我是只有着梦想的菜鸟。

年轻并不要紧,学习才是王道。

我相信,善于付出的人必然会有不菲的收获。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陈翠华;丁枫;董树义;程文斌【摘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的老牌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为达到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既定的培养目标,探索适合国情和校情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希望对推动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地质教育》【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作者】陈翠华;丁枫;董树义;程文斌【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针对当今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薄弱的问题,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等教育今后的战略目标是:“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了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

2010 年6 月,在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1003 所本科高校中,教育部批准61 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为我国培养各类型工程师提供了大背景、大舞台。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校创办最早的工科专业之一,具有丰厚的底蕴。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学风,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备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8)下设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81801),设以下7个研究方向。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以中大比例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为研究重点,在系统研究矿产形成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信息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提出矿床预测准则,进行矿床和矿体定位(量)预测。

2.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加强重要“矿集区”综合勘查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深入研究控矿条件,揭示成矿规律,建立矿床地质模型;探索特定地质及地理景观条件下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最佳优化组合及应用效果,强调预测准则及勘查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探索矿体数学特征和规律,建立成矿区带地质及综合勘查模型。

3.资源与勘查经济研究矿产勘查与矿床经济评价及矿业权评估的理论方法,建立矿产勘查经济评价、咨询与决策方法体系,开展矿产勘查经济分析、矿床经济评价和矿业权评估。

4.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评价以油气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盆地分析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及计算机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充填和层序地层学特征,开展能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非常规油气等)赋存和成藏、成矿规律研究,进行能源矿产资源评价和远景预测。

5.储层地质与油气地球化学开展储层沉积学、储集特征,预测储层分布规律。

研究油藏中油气水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包括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有机质的成因、非烃化合物及分子运移规律和油气成藏史,成果应用于油气勘探、油藏和储层评价及采油生产。

吉林四平市山门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吉林四平市山门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吉林四平市山门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冯明;陈力;周鹏富;崔立新【摘要】山门银矿床位于大黑山断隆南部,为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石类型、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定该矿床的找矿标志为北北东向张性断裂,硅化,Ag、Au、Pb、zn为主的土壤化学异常,低电阻率异常.成矿温度为低温,低盐度,成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该标志对于在大黑山条垒一带寻找同类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标志,划分出3个成矿远景区.【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0(019)003【总页数】6页(P215-220)【关键词】银矿;找矿标志;山门;吉林省【作者】冯明;陈力;周鹏富;崔立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2;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6;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吉林省,吉林市,132000;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调查所,吉林,九台,13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山门银矿大地构造位置属依兰-伊通断陷西缘大黑山断隆南部,距华北板块北缘50 km.该矿区正处于布格重力正异常与负异常梯度带上并在正异常处.中生代以来本区主要受滨太平洋构造域活动的影响,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燕山运动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在本区出露3条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其中银、金均有少量富集[1].燕山中期,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北北东向的脆性断层,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主要构造线以北北东向为主,控制了区内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区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极为发育,岩石类型从早期的基性岩浆到晚期的酸性岩浆均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火山活动旋回.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中统黄莺屯组(O2h),其总体展布方向为北北东向,由于受到后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改造作用,多呈不连续带状或孤立岛状分布.黄莺屯组主要分布于艾家沟以南,断续延伸到盘岭一带,呈不完整的背斜分布.主要岩性,下部为片岩、变流纹岩和变英安岩;中部为大理岩及变质砂岩;上部为变质粉砂岩、变质细砂岩及板岩.该组岩系中银的背景值高(大理岩原岩光谱分析表明银含量为0.72×10-6;变质粉砂岩原岩光谱分析表明银含量为1.17×10-6),一般为地壳克拉克值的十几倍,对成矿极为有利.该岩层由于岩石孔隙发育,化学性质活泼,有利于成矿热液的渗透和交代,是矿区矿化富集最有利的围岩(图1).矿区侵入岩为印支期靠道子闪长岩体(δ51)和燕山期东粉房屯二长花岗岩体(ηγ52-2).靠道子闪长岩体主要分布于矿区西侧,位于矿体的上盘.由于岩浆分异作用,岩体边部相对碱硅质成分增高,形成了石英闪长岩,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该岩体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稳定同位素87Sr/86Sr=0.70544,δEu=0.9082,化学成分Na2O>K2O,Al/(K+Na+2Ca)<1,副矿物组合为榍石-磷灰石-磁铁矿型,属壳幔同熔型岩浆岩,锆石U-Th-Pb法年龄为193.3 Ma,属于印支晚期产物.东粉房屯二长花岗岩体出露于张家屯-大窝堡一带,在矿区呈北北东向狭长带状分布,在高家店、南大架子山一带呈小岩株产出,主体位于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底板.区域上,南北长大于20 km,东西宽1~2 km,主要沿印支期靠道子闪长岩体边缘展布,并侵入于石英闪长岩体中.岩浆期后自交代作用表现为钾长石化和黑云母、石英水化现象.该岩体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87Sr/86Sr=0.71576,δEu=0.45,岩石富碱,化学成分K2O>Na2O,Al/(K+Na+2Ca)>1,副矿物组合为锆石-磷灰石-磁铁矿型,石英矿物δ18O(SMOW)9.2‰,K-Ar法年龄为158 Ma;锆石U-Th-Pb等时线年龄为150 Ma,属燕山中期产物.另外矿区发育有成矿期的脉岩,如辉绿岩、煌斑岩(122 Ma)、闪长玢岩和斑状流纹岩(67 Ma).矿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向.成矿前断裂以韧性剪切带为特征,矿区主要发育3条呈北北东向平行排列的韧性剪切带,其长度均在10 km以上,贯穿整个矿区.剪切带中部(古洞屯附近)均被北西走向的晚期脆性断层错断,使得韧性剪切带走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北段韧性剪切带走向为20~30°,南段走向为40°左右,总体倾向北西,倾角一般在50~65°.在强糜棱岩带,银、金元素有一定程度的富集.成矿期构造为脆性断裂,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该断裂带由15条张性断层组成,成为银矿的控矿和容矿构造,晚期的北西向断裂构造对银矿具有破坏作用[2].山门银矿床呈北北东向分布,从张家屯往南西方向,可以划分成5个矿段:张家屯矿段、龙王矿段、卧龙矿段、营盘矿段和古洞矿段.卧龙矿段处于矿区中部,是最重要的矿段,由3个矿带组成,平面上呈左行斜列,倾向上向下盘斜列,受控于北北东向张性断裂带.Ⅲ号银矿带地表出露300 m,大部分隐伏地下,埋深50~100 m,延长2000 m,平均厚度3.08 m,矿化主要富集在0~200 m标高区间,矿化连续,银平均品位175.55×10-6,金平均品位1.5×10-6,共圈出5条矿体.Ⅱ号银矿带位于Ⅲ号银矿带的下盘,相距100 m,银矿体呈不规则脉状产出.矿体厚度变化大,局部膨大,厚度可达9 m,平均厚度1.99 m,银平均品位185.84×10-6,金平均品位1.92×10-6.Ⅰ号银矿带位于Ⅱ号银矿带的斜列下盘,最大连续长度大于650 m,向南延伸进入营盘矿段.矿体呈脉状,局部(43勘探线)呈透镜状,平均厚度2.3 m,银平均品位242.99×10-6,金平均品位1.63×10-6,共圈出3条矿体.银矿石呈灰黑色、深灰色和黑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和填隙结构,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局部呈多孔、细脉状构造.矿石中银主要以自然银、银金矿、辉银矿和锌银黝铜矿分布于金属矿物颗粒之间或裂隙中.银矿物形态为不规则粒状、树枝状、叶片状.银矿物颗粒主要集中在0.01~0.05 mm,占78.6%;大于0.1 mm者占6.8%;小于0.01 mm者占11.8%.矿石中以独立矿物存在的银占78.5%;分散到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银占20.31%,以显微包体或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矿石含银硫化物很少,占3.04%,且颗粒细小,呈星点状分布.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长石等. 矿化作用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黄铁矿-绢云母化阶段,早期成矿热液沿着构造带充填交代,形成含少量黄铁矿和绢云母的蚀变变质粉砂岩、大理岩,微量元素特征为,银22×10-6,金0.21×10-9,为弱的银、金矿化阶段;第二阶段为石英-银、金多金属阶段,该阶段成矿热液交代围岩及前期蚀变岩石,形成角砾岩型矿石,含少量黄铜矿、方铅矿等,为主要的银、金矿化阶段,该阶段微量元素银平均为312×10-6,金为8.65×10-9;第三阶段为石英-铅锌阶段,表现为铅、锌大量出现,该阶段微量元素银平均为347×10-6,金为4.5×10-9,银矿化较弱.围岩蚀变总体呈带状,蚀变分带明显,围绕着矿体两侧呈对称分布,自矿体向两侧依次为银金矿化带—强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伊利石水云母化带—碳酸盐化带—泥化、冰长石化带.各种蚀变相互叠加,由矿体向两侧蚀变逐渐减弱.硅化主要发生在矿体两侧的变质粉砂岩、大理岩中,呈网脉状、细脉状和团块状沿围岩微裂隙进行充填和交代.硅化有3期,早期为灰黑色石英脉,充填交代构造带两侧围岩,由于交代不彻底,显微镜下可见围岩的残留体阴影,主要有自然银、辉银矿和锌银黝铜矿,银的平均品位117×10-6,金为1.65×10-9.中期以白色石英脉为主,呈网脉状,穿插交代灰黑色含矿蚀变岩,形成高品位含矿地段,银的平均品位1500×10-6,金为4.5×10-9.晚期硅化以似脉状产出,分布于矿体下盘,银、金品位较低.银、金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硅化强烈地段矿化好.黄铁矿化主要发育于蚀变变质粉砂岩中,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早期呈五角十二面体晶形,较自形,粒度在0.5~1 mm;晚期黄铁矿为半自形—他形晶,以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聚形为主,粒度在0.1~0.05 mm.伊利石-绢云母化呈线形分布,镜下观察到除分解置换斜长石外,还呈细脉、网脉沿裂隙分布.碳酸盐化表现为方解石细脉密集分布,充填在变质粉砂岩裂隙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银矿石,矿体中心为细脉浸染状和团块状银矿石,边部为网脉状银矿石.在矿体外侧围岩中矿石则为黄铁矿化、硅化角砾岩型.山门银矿视电阻率(ρs)的展布规律,表现出低阻异常呈北北东向展布,均由银矿体、含银变质粉砂岩、含银石墨硅化大理岩和含碳构造角砾岩引起.银矿石和银矿化地质体具有高充电率和相对低的电阻,与围岩有明显差异,因而构成本区电法找矿的良好的地球物理前提.但含碳和石墨化岩石构成电场干扰,其中含碳大理岩充电率为10%,高于围岩而低于矿化体,电阻率高于含银矿化体.石墨化碎裂大理岩充电率最高,高于矿体,而电阻率又较低,电场特征不明显.矿区岩石磁性普遍低,作为围岩的中酸性侵入岩、变质火山岩和脉岩都有一定的弱磁性,而地层中各种岩石磁性极弱,可视为零.银矿产于构造带中,构造岩无磁性,因而构造带可以是负磁场带.山门银矿流体包裹体样品均采自矿体及强蚀变岩石,石英、方解石中原生流体包裹体比较发育.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及物理化学参数特征见表1.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相,少数为单相液相包裹体,包裹体的颜色常呈淡黑色和淡灰色,大多数介于5~10 μm,最大为0.025 mm,形态多呈不规则状、椭圆状、多边形状,个别呈圆状或负形晶.包裹体数量少,分布无规律,多呈孤岛状或杂乱分布.气液比例为1∶5~1∶10.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52~185℃之间,平均温度169.4℃,包裹体盐度介于2.45%~5.2%之间,平均盐度为4.25%.山门银矿硫化物含量较少,约占3.4%,黄铁矿和方铅矿占3.2%,用黄铁矿和方铅矿δ34S值近似代表了成矿流体中全硫δ34S的值,分析结果(表2)表明,δ34S值为+1.79‰~-12.6‰,极差14.39‰,均值-4.3‰,分布范围比较分散.如此显著的负值难以由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解释,应考虑生物硫的贡献,由于生物硫只能由地球表层的生物作用提供[4],因此,硫等成矿物质应主要来源并沉淀于地壳表层.山门银矿床矿石和矿化蚀变岩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3)显示,δ18O变化范围:12.0‰~18.5‰,δD变化范围:-104‰~-90‰.利用均一温度数据与采用分馏方程1000 ln α适应-水=3.65×106T-2.59(Bitner,1975)计算获得的δ18O:0.88‰~-11.84‰.所有δD均低于-90‰,反映成矿流体明显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在δD-δ18O关系图(图2)上,投影点落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线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岩浆水也参与了成矿作用.运用铅和碳同位素结果,分析岩浆岩与银矿的关系.山门银矿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017~18.149,207Pb/204Pb=15.418~15.525.东粉房屯二长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890~18.054,207Pb/204Pb=15.646~15.445,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从碳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二长花岗岩中石英CO2气体的δ13C值(-11.9‰)与矿石中石英包裹体的δ13C值(-4.3‰~-12.6‰)变化范围相同,表明它们的碳质来源相同.另外,二长花岗岩中的含矿丰度为1484×10-9,为地壳克拉克值的18.6倍,说明二长花岗岩与银矿关系更为密切,岩浆岩为成矿提供了热源,也提供了成矿物质. 山门银矿床是一处半隐伏的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大型低温热液矿床,具有独自的特征,从该矿床的控矿条件、矿体特征等矿床的描述模式中可获得多方面的找矿信息.概括起来有如下找矿标志.(1)产于北北东向深断裂旁侧隆起区边缘次级平行断裂带;(2)脆-韧性断裂带复合叠加部位,受脆性断裂控制;(3)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间混杂带以及沿构造分布的岩浆期后的钾-硅质交代带;(4)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碳酸岩建造,尤其是含泥质、碳质较高的具有薄层岩性分布区与其他找矿标志在空间一致的部位;(5)发育硅化、黄铁绢云岩化的蚀变带,蚀变分带清楚的地段;(6)蚀变岩中见有金属硫化物矿化地段.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Ag、Pb、Co浓度克拉克值大于1.1的异常区,Ag、Au、Cu、Mo等元素组合其变差系数Cv>0.2,成矿元素有富集成矿的可能.用0.22×10-6圈定的Ag异常,基本可确定Ag的矿化分布范围,尤其与Ag、Au、Pb、Zn、Mo套合异常的存在,找矿更为有利.1/2万土壤化探Ag、Au及Cu、Pb、Zn五种元素综合异常与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基本吻合,单一异常的强度可以指示矿化的规律和深度.地电化学的Ag、Au及Cu、Pb、Zn异常可指示矿化或蚀变带的存在,尖峰状、梯度变化大的高异常,反映地表矿体的存在.而盲矿体则为低缓的小梯度异常.提取程度Ag一般0.3×10-6~2×10-6,最高达21×10-6.原生晕异常指示元素有Sb、As、Ag、Au、Cu、Pb、Zn、Hg等.原生晕具有水平、垂直及轴向分带,前缘晕和外晕为Sb、As、Ag、Hg,尾晕为Cu、Pb、Au.可根据晕的套合程度及分布特征,确定矿体的存在.Ag为直接的指示元素,从矿体向两侧表现为扩散晕.0~-100 nT的线形低缓负磁异常是追索控矿构造进行见解的找矿标志;Ms为10×10-2~16×10-2的高激化率异常,常常可指示含矿破碎带或含矿层位的存在;ρs为300~2000 Ωm的低阻带,可指示矿化蚀变带的存在.矿体中黄铁矿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所占比例大于50×10-2,非矿化体黄铁矿以立方体为主.黄铁矿中微量元素Ag含量以30×10-6为标志,高于此值为矿体中黄铁矿;微量元素Au含量大于10×10-6为矿体,1~10×10-6为矿化体,小于此值为非矿体中黄铁矿.石英中微量元素标志表现在,Al2O3+K2O+Li2O含量以0.1×10-6为标志,矿化石英高于此值,非矿化石英低于此值;Au含量以30×10-9为标志,矿化石英高于此值,非矿化石英低于此值;Cu+Pb+Zn含量以50×10-6为标志,矿化石英高于此值,非矿化石英低于此值.区内沿着依兰-伊通断陷盆地两侧均有断续的银矿化及矿点分布,充分反映了矿化受深断裂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山门银矿床成矿条件的研究,结合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化蚀变特征等认为山门银矿深部和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规划出龙王-卧龙1个深部成矿预测区及张家屯一带和古洞-大窝堡一带2个外围成矿预测区.龙王-卧龙深部成矿预测区具有良好的地层、构造和岩浆等成矿条件,通过物探频率测深[5],控矿构造及矿体仍向下延深.经验证在84线ZK84-5号孔在-220 m 标高处见有一层工业矿体.张家屯一带外围成矿预测区位于龙王矿段的北延部分,出露岩性为黄莺屯组变质粉砂岩夹大理岩及燕山期二长花岗岩.该区北部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发育,沿构造带有黄铁矿化、硅化等强蚀变岩.激电正异常与低负异常明显,具有化探Ag、Au、As、Sb、Hg套合异常.古洞-大窝堡一带外围成矿预测区位于卧龙矿段的南西延长带上,出露岩性为黄莺屯组变质粉砂岩夹大理岩和石英闪长岩、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低负磁异常、激电异常与水系沉积物异常呈带状分布.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发育,并见有绢云母化、硅化、赤铁矿化等蚀变.地表见有Ag、Au矿化,含Ag 66×10-6,Au 2.0×10-6.按矿化蚀变带产状,施工钻孔进行深部验证,见一层3.29 m厚的Ag、Au矿体,含Ag 96.33×10-6,含Au最高为13.0×10-6.通过对山门银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测温、类型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在对找矿标志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出3个成矿远景区,为进一步寻找银矿床指出了方向.Key words:Shanmen silver deposit;prospecting indicator;Jilin Province 【相关文献】[1]冯明,郭华.吉林山门银矿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1995,9(3):337—342.[2]FengMing,Liu Li,et al.Study 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tability of rockmassatShanmensilverdeposit[J].GlobalGeology,2006,9(2):242—246.[3]赵明.吉林省四平山门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外围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7—18.[4]刘浩,钟卫世,魏发.吉林省银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吉林地质,2004,23(2):9—12.[5]冯明,吕建生.延边海沟金矿控矿构造类型及成矿动力学机制探讨[J].世界地质,2008,26(3):275—282.Abstract:The Shanmen silver deposit,located in the south part of Daheishan faulted uplift,is of epithermal type.Based on the study on geology,geophysics,types of ores,stages of mineralization,fluid inclusions and stable isotope of the deposit,the significant prospecting indicators for the deposit are determined,i.e.NNE-trending tensional faults,silicification,low resistivity electric field,soil chemical anomalies of Ag,Au,Pb and Zn.The metallogenesis is in low temperature,with low salinity.Meteoric water dominates the ore-forming fluid.。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综合岩矿鉴定作业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综合岩矿鉴定作业

综合岩矿鉴定作业作业一1.在镜下如何区别石英与斜长石。

2.在镜下如何区别正长石与斜长石。

3.在镜下如何区别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

4.在镜下如何区别普通辉石与紫苏辉石。

5在镜下如何区别普通角闪石与黑云母。

作业二1.橄榄岩--苦橄岩类的侵入岩中,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为--、--;次要矿物为--、---。

2.辉长岩—玄武岩类的侵入岩中,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为--、--;次要矿物为--、---、----。

3.闪长岩—安山岩类的侵入岩中,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为--、--;次要矿物为--、---、---。

4.花岗岩—流纹岩类的侵入岩中,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为--、--;----;次要矿物为--、---。

5.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斑晶成分有何区别作业三1.陆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按其绝对大小可分为:砾---m、砂---m、粉砂---m、泥----m。

2. 陆源碎屑岩的填隙物包括:-----和-----。

3.陆源碎屑岩的支撑类型细分为----支撑和----支撑。

4. 按照胶结物的结晶程度可将胶结物分为----结构、------结构和-----结构。

5. 显晶质结构胶结物可根据晶体的排列方式或交生关系划分为----结构、----结构、-----结构和-----结构等。

6.区分下列岩石①石灰岩与泥灰岩、②长石砂岩与长石石英砂岩、③净砂岩与杂砂岩作业四1.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

2.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

3.变质岩按变质矿物的绝对大小分为:粗粒变晶结构,颗粒的平均直径——mm、中粒变晶结构,颗粒的平均直径——mm、细粒变晶结构,颗粒的平均直径——mm、显微(微粒)变晶结构,颗粒的平均直径——mm。

4.区分下列岩石①角闪片岩与斜长角闪岩、②斜长角闪岩与角闪片麻岩、③角闪片岩与角闪片麻岩5.角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相学绪论一、矿相学的概念矿相学是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地质学科。

研究对象:矿石,不是岩石大部分为不透明矿物矿相显微镜:反射偏光显微镜(具反射系统)岩石偏光显微镜(具透射系统)矿相学的主要任务是:1·鉴定金属矿物相显微镜为主要手段研究金属(不透明)矿物的光学、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特征等,借以鉴定矿物。

2·研究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石的构造、结构特征和矿物组合及其所提供的成因信息,以分析、判断矿床的矿化条件、矿化作用和矿化过程。

从而为研究矿床成因和进行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3·研究矿石的工艺性查明矿石中有益和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有用矿物和组分的含量,矿物的嵌布特性与嵌镶关系,以及矿物的“物性差”等矿石工艺性质,以便为矿石的选、冶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相学研究一般工作步骤1.野外研究工作阶段在野外工作阶段,首先应占有尽量多的原始资料。

在了解研究区域及矿床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矿化露头、探槽、掌子面、坑道壁和岩心进行观察与地质编录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在野外用肉眼及其它简易方法鉴定矿石及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用肉眼和放大镜研究矿石的组构,初步按成分及组构划分矿石类型、确定矿化阶段及各阶段产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需采集一些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矿石及围岩标本。

2、室内研究工作阶段室内研究阶段的任务是进行显微镜下的鉴定和研究,并从事一些其它专门性的研究(如单矿物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分析、红外线吸收光谱分析、同位素分析以及放射性测量等),以资对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矿物组合、矿石类型、矿石的工艺特性等有深入的了解。

3.综合整理阶段将显微镜下研究的结果和综合研究(野外和室内其它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的材料,编写出矿相学综合研究报告书。

报告书中须阐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区域地质概况;(2)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的形状、产状、规模大小及赋存规律;(3)矿石类型、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4)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石的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的生成顺序,并编制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图表;(5)矿石在矿床中的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演化特点及其规律,提出确定矿床成因的依据;(6)矿石中有益、有害组分(或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含量,确定矿石类型,提出工业利用的可能性;(7)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颗粒大小和嵌布、嵌镶情况,提出矿石工艺加工的方案。

4.检查审核阶段检查审核工作是由上级机关负责进行的,任务是对所提交的“矿相学综合研究报告书”审查和讨论。

先是对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审查,检查记录与切片是否一致,光薄片的鉴定是否准确,各种编录的完整程度等。

其后审查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野外地质现象与室内工作的联系程度、结论的依据及正确性等。

如上述项目有问题、错误和遗漏之处,必须令其补充、修改直至重作。

三矿相学的研究意义1·在研究矿床成因方面的意义矿石的研究是矿相学的主要任务,因为矿石是组成矿床的基本物质,它能反映矿床形成时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作用的过程,所以通过对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物组合及矿石组构的研究,可为查明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依据。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具体地帮助分析含矿溶液的性质、成矿方式、成矿的温度和深度、矿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矿化强度的变化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

2.在指导找矿勘探工作方面的意义有助于对矿床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出正确的找矿勘探方向3.在指导矿石工艺方面的意义对矿石进行矿石工艺性质研究,也是矿相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因为矿石除极少数可以直接利用外,大多数须经矿石工艺处理,即通过碎矿、磨矿和选矿把有用矿物富集起来,并除去有害杂质,然后进行冶炼;因此,就需要选择既有效又经济可行的选冶方法和流程。

第一章矿相显微镜和光片的制备第一节矿相显微镜一、概述矿相显微镜也称反射偏光显微镜或矿石显微镜。

由一台偏光显微镜加一套“垂直照明系统”组成。

二矿相显微镜的结构及附件(一)垂直照明器孔径光栏(孔径光圈):控制入射光束直径大小、影像反差强弱及物镜的有效孔径。

起偏镜(前偏光镜):使入射光成直线偏光,其振动方向为水平振动。

视野光栏(视域光圈):控制视域大小,挡去有害杂乱反射光,提高矿物影像清晰程度。

()a()b 图矿相显微镜垂直照明系统光路示意图1-光源;2-聚光透镜;3-孔径光栏;4-视野光栏;5-起偏镜;6-视野透镜(校正透镜);7-反射器;8-物镜的透镜系统;9-光片;3′-孔径光拦的像;4′-视野光栏的像;1-7构成垂直照明系统反射器:是垂直照明器中主要部件,将水平入射光垂直向下反射。

(1)玻璃片反射器(2)棱镜反射器(3)史密斯反射器(二)照明设备光源:白炽灯卤钨灯滤光器: 蓝色玻璃片滤光器(三)物镜:高倍50×、20×中倍10×低倍5×两大特征:放大能力、分辨能力(四)目镜:也有高、中、低倍之分第二节光片的制备一光片的磨制1、选矿石标本2、切片:长、宽2-3cm、厚0.5-1cm3、粗磨及细磨4、磨光(抛光):用Fe2O3粉做磨料5、编号6、安装二光片的安装工具——压平器、擦板、橡皮泥实习一矿相显微镜的使用一、实习目的要求1、了解矿相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名称和性能。

2、掌握矿相显微镜的使用、调节、维护方法。

二、实习内容1 了解矿相显微镜的主要类型和主要部件的性能2 矿相显微镜的使用、调节与维护三、实习报告1、矿相显微镜与普通偏光显微镜在基本结构上有何区别?2、怎样调节正交偏光?矿相显微镜的使用、调节与维护1、矿相显微镜的调节:矿相显微镜在使用前必须加以调节使各部件处于正确的位置才能进行有效的观测。

(1)调节光源:调整方法是转动灯室或灯头的螺旋或移动光源使光源点与进光管在同一水平线上直至视野中亮度均匀,亮度最大为止。

为将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光)调成白光可以方铅矿为标准调成白色,通过加或减蓝玻璃片直至镜下方铅矿呈白色为止。

(2)反射器的调节:缩小视野光圈后转动反射器的横轴,其小亮点平行目镜十字丝的竖丝移动,直至小亮点位于十字丝交点并被十字丝所平分。

即位于视域正中心。

这就表明反射器的位置及倾角都调整好了。

(3)调节孔径光圈和视野光圈,孔径光圈的大小应随物镜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调节时取下目镜或推入勃氏镜即可在物镜后界面上看到孔径光圈的象,用低倍物镜时孔径瞳孔可开至与孔边基本重合;用中高倍镜时应适当缩小至2/3~1/2。

视野光圈的调整是首先缩小光圈并调至十字丝中心,若光圈界线模糊不清或带有红、蓝等颜色,则转动视野透镜至界线清晰和无色边为止。

重新开大光圈至视域周边。

(4)单偏光振动方向的检查调整,采用完全理解的矿物石墨或辉钼矿的光片置于物台上,推出上偏光镜,转动物台,使矿物晶体延长方向(高反射率方向)处于最亮位置时,其延长方向即为前偏光镜振动方向。

如果此时矿物延长方向恰平行于十字丝呈东西向,则证明前偏光也为东西向。

否则需先使矿物延长方向平行十字丝东西向后,再转动前偏光镜至矿物最亮时止。

此时前偏光即位于东西向。

(5)正交偏光的调节:将方铅矿置于视域内,加入前偏光和上偏光。

调节一个可以转动的偏光镜,当视域内最暗(消光位)时,表明两偏光振动方向正交。

也可用前述调节单偏光的方法先确定前偏光的位置,再推入上偏光镜,若石墨或辉钼矿成消光,并在物台旋转一周时出现四次消光,二次之间为90度,同时在各45度方位的偏光色也完全一致说明两偏光为正交。

还可用均质矿物如黄铁矿在高倍镜下做锥光观察,若偏光图为一完美的黑十字,即可证明二偏光已经正交。

第二章矿物的反射率及双反射第一节概述一、反射率反射力: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的反射能力。

即矿物在反光显微镜下的明亮程度。

反射率:表示反射力大小的数值,以R表示R=Ir/Ii×100%Ir:反射光强度,Ii:入射光强度反射率是矿物本身的属性,它决定于矿物的折射率N和吸收系数K。

(N-Ns)2+K2R=————————(N+Ns)2+K2N---矿物折射率; Ns---介质折射率; K---吸收系数均质性矿物:N与K不因结晶方向而变化,其反射率R只有一个非均质性矿物:因晶体结晶方向不同,其N与K均有所差异,所以R也随晶体方向而变化中级晶矿物有两个主反射率:Ro Re低级晶矿物有三个主反射率:Rg Rm Rp二、双反射及双反射率双反射:单偏光镜下,旋转物台一周时,非均质矿物可能有明亮程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明亮程度(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的性质称双反射。

双反射率(△R):绝对双反射率——非均质矿物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之差一轴晶矿物:△R=Ro-Re;二轴晶矿物△R=Rg-Rp如:辉钼矿垂直于前偏光镜振动方向Re=15%,平行于前偏光镜振动方向Ro=37%,双反射的观察方法:单偏光镜下(推入前偏光偏镜,去掉上偏光镜),转动物台,观察矿物有无亮度和颜色的变化,双反射弱的矿物单个晶粒看不出双反射现象,必须找多颗粒集中部位。

第二节反射率的测定方法一、光电学方法原理:光电效应原理,使矿物磨光面上反射光在光电元件上感光而使光能变为电能,所产生光电流强弱与反射光强度成正比,测出光电流值大小,即可算出矿物的反射率。

现在用MPV3显微光度计测量二、光学方法主要介绍简易比较法,在显微镜下同一视域中比较两种矿物反光强度。

首先要选一组矿物作为对比的标准: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闪锌矿,将反射率分为五级:Ⅰ级:R>黄铁矿Ⅱ级:方铅矿<R<黄铁矿Ⅲ级:黝铜矿<R<方铅矿Ⅳ级:闪锌矿<R<黝铜矿Ⅴ级:R<闪锌矿操作方法:将欲测矿物和标准矿物光片用橡皮泥粘在同一载玻片上,用压平器压于同一水平面上,在镜下同一视域中比较两矿物明亮程度(代表R)。

若两矿物不能在同一视域中出现,可快速推移载玻片来比较它们的亮度。

注意::矿物在视域中成倒像,两光片要挨紧,找平直边,不找锯齿状边。

第三节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的因素1、矿物光片磨光质量影响:有坑、麻点、擦痕,均影响反射率要求光片光滑如镜。

2、入射光波波长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入射光中测定的R值不同。

如方铅矿:白光下测R = 43.2%,黄光下测R = 43%3、面方向的影响:非均质矿物切面方向不同,测出的单向反射率值不同,影响双反射现象的观察4 、用标准物质不同:国际矿相学委员会规定用黑色中性玻璃、碳化硅、碳化钨与用黄铁矿、方铅矿等做标准,测得R值有差别。

5 、仪器及测量方法不同:仪器型号及附件不同测出的数据有差别,使用不同类型的反射器、不同倍数的物镜其测定结果也可能不一样。

6 、内反射的影响:低反射率的矿物由于内反射的影响常使反射率测定值变大。

实习二矿物的反射率一、实习目的要求1、通过对比掌握标准矿物的反射率。

2、掌握矿物反射率的简易鉴定方法。

3、掌握几种常见矿物的反射率的大小级别二、实习内容目测比较法测定不透明矿物反射率目测比较法是测定不透明矿物反射率最简便、最常用的和易掌握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