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1.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第一篇城市与城镇化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2.城市化水平指城镇水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简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5、有机疏散思想(1)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与变化的机体(2)它从生物的成长现象中得到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即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3)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的思想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把城市分解成一个即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

各部分布置有住宅、商店、学校以及生产车间等,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

7.“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新建居住区要多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入手规划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人文环境原理:考虑城市居民的文化、历史、社会需求,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休闲设施,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

2. 经济发展原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

3. 生态环境原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提供清洁的空气、水资源和生态景观。

4. 交通运输原理: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5. 空间布局原理: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确保城市的紧凑性和功能分区,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6. 社会公平原理:关注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减少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具体应用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城市规划提供指导。

2. 总体规划编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布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框架。

3. 分区规划编制: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进行细化的分区规划,确定各个区域的用地用途、建造密度、建造高度等规划要素,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

4. 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具体区域或者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考虑人文环境、交通流线、建造风格等因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5. 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确保城市的基础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第2(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1)城市活动可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

(2)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认识,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改善居住区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3)“功能”分区的理论,即让四个主要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按各自功能要求找到合适的位置。

2.1939年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即:(1)规模;(2)边界;(3)开放空间;(4)机构用地;(5)地方商业;(6)内部通路系统3.“小区规划”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主要思想是把小区作为居住区构成的细胞,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

也不仅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控制,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它天然干道、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

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把公共建筑、绿地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路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区别,公共建筑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不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应,而且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解决。

4.城市景象包括的五个要素有: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第10(三)章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什么?答: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2.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答:(1)确定发展目标。

一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利用土地。

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开发强度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3)组合空间布局。

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

(4)安排建设部署。

要制定中、长期发行咱目标,近期建设目标相和当前建设项目的安排。

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使近、远期目标相结合。

城市规划原理——总体规划部分

城市规划原理——总体规划部分

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商品生产的出现 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的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9
(二)城市产生的条件
1)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城市经济学]━━城市是各种经济行为在空间上的 集中,是集约人口和集约经济的综合体 [系统论] ━━现代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 结构利用为特点、已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 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参考《注册规划师考试参考书》(P227)
18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共同点:(各有侧重,亦有共同点)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2
2、世界各国设立城市的标准
从人口规模入手:将达到某一特定人口规模或具有某一特定人口密 度的地方界定为城市 就职能而言:一个地方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从事非农业活动的 人口占到一定比例,就可以称为城市 在地域特征方面:将具有某些城市特征(如建筑景观、市政设施、 公用设施等)的地方称为城市 • 联合国人口组织 对世界40个主要国 家城市设置标准的 调查统计 联合国建议指标: 2万人

学习要求与方法
3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参考书目
[英] P.霍尔.
城市和区域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美] 刘易斯· 芒福德著, 倪文产, 宋俊岭, 译. 城市发展史: 起源、演变和 前景.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 [美] 伊利尔· 沙里宁, 著, 顾启源, 译. 城市: 它的发展 衰败与未来.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美] 利维, 著, 张景秋, 等译. 现代城市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美] J. L.麦克哈格, 著, 芮经纬, 译, 倪文彦, 校. 设计结合自然.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美] 凯文· 林奇, 著, 林庆怡, 陈朝晖, 邓华, 译. 城市形态. 北京: 华夏出版 社, 2001. [英] P.霍尔, 著,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译. 世界大城市.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1982. [英] W.鲍尔, 倪文彦, 译. 城市的发展过程.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2. [英] 埃比尼泽-霍华德 E, 金经元, 译. 明日的田园城市.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2000. McLoughlin, J. B著, 王凤武译. 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2.城市职能: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3.用地性质: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

4.土地使用兼容性:定义:用地使用兼容是确定地块主导用地属性,在其中规定可以兼容、有条件兼容、不允许兼容的设施类型。

一般通过用地与建筑兼容表实施控制。

目前普遍缺少关于兼容设施的规模与容量标准的控制。

用地使用兼容不得改变地块的主导用地性质,并应给出兼容强度的指导性指标。

5.容积率: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 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6.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ratio),[1] 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第二章--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和编制程序PPT课件

第二章--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和编制程序PPT课件
2
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 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 报批、发证等程序和手续 ,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 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 保证城市规划实施。
3
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 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 地下的违法用地和违 法建设,保证城市建 设有秩序的进行。
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 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 的控制,同时对城市规划 进行实践检验和反馈,使 城市规划趋于完善、合理 和现实。
15
城市的总体规划
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以对
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2024/8/2
16
2024/8/2
城市分区规划
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 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 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讨论:你所知道的分区规划的城市?
17
详细规划
18
2024/8/2
LOREM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概念 二、主要内容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 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 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 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 型、色彩等要求。
19



建 性
05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04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 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 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 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 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 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 的基本依据。
4
城乡规划
•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 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 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依据, 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标准(36 课时+思政)2023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标准(36 课时+思政)2023

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专业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它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理论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全方位知识,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成分;它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城市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美学、城市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般掌握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知识;掌握城市空间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理;强调基本功的培养,掌握各层次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路径、方法,初步具备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的文本与图件编绘的技能。

了解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理解城市规划的实施与运行机制。

二、课时总课时36 ,(理论课时30、实践课时6 )三、学分2学分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城市规划研究方法与发展战略。

(2)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3)能够初步掌握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

(2)能够独立思索城市规划所考虑的各种因素。

(3)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创新的能力。

(5)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分享、评价的学习能力。

(三)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2)培养学生诚恳、虚心、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和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标准和规范意识以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创新的能力。

城市规划原理(总规)复习资料-长安大学(一)

城市规划原理(总规)复习资料-长安大学(一)

名词解释1.城镇化:从传统乡村社会到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过程,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

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雅典宪章: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居住—人口密度过大工作—工作地点在城市中的布局缺少统一规划游憩—缺乏开敞空间城市绿地少位置不适中。

道路—不够宽交叉口过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6.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7.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8.概念规划:指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比较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

它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门的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体系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和决策的要求。

9.城市用地: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0.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搞的现象11.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活动的地质现象12.崩塌:峭斜坡上的岩土体突然崩落、滚动,堆积在山坡下的地质现象13.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14.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15.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摘要:《城市规划原理》不仅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学、园林、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笔者主要针对这些非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园林与交通工程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两方面探讨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思路。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又因其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也是建筑学、园林、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地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作为一名承担了一些非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两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内容庞杂、知识点广泛,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有难度;二是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既缺乏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储备,又认为《城市规划原理》课不是其专业主干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难度。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思考课程内容构成和教授方式方法两个问题,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试图将近几年的心、得体会记述如下,诚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与城市规划专业不同,并不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力,而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理解城市规划体系,掌握各类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理解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和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城市规划实施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的相关法规,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本专业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运用都要以此为核心。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1.1结合专业特点整合教学内容非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一般是32个学时,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安排相比,课程面临着课时少但教学内容繁杂的矛盾,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教材上所有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同,对城市规划知识的需求亦不同。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也并吞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这些加速了城市化。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原料,产品要运输至外地,就出现了城市仓储运输用地。

铁路、车站、码头及公共建设均有着自己的选址要求,都改变着城市的结构布局。

二、城市化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一)人口职业的转变: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

(二)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三)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居住由分散变密集,从靠近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为主转变。

城市化也可称城镇化,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区别仅是文字使用与规模的区别,“市”和“镇”尚有行政建制的区别。

城市化水平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程度。

人口按职业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按户籍分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一、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扩大)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不仅是在行政级别意义上的城市,也包括在行政管理设置、在市级以上地区,也包括够不上城市行政设置的镇、乡和村等人居环境。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地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可持续发展(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保护文化遗产与新科学技术应用协调、从实际出发重视当地客观条件和历史传统(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生活和谐:城市设施现代化,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及收入状况,不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为弱势集团提供优先权,这是规划师的基本立场。

城市规划原理_总体规划_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原理_总体规划_城市发展战略
第13章 总体规划
❖ 第1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第2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第3节 城市总体布局 ❖ 第4节 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1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1、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 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要 解决一定时间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 途径.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第2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3城市性质的表述 突出主要职能,体现主要方向 文字简明,突出重点 性质表述形式:
区域地位作用+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特色类型
XX市城市性质 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国际性山水旅游城市
第2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北京的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XX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
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XX的城市性质:
XX市是XX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XX的城市性质: XX市是XX省省会,是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
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XX的城市性质: 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XX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2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
问题,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牵一发"和"纲举目 张"的作用的内容. 通常表现在以下内容: 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 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
〔3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
通常包括:基本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的改变; 空间开发的顺序; 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23.
健康城镇化:1)不是单纯追求人口意义的城镇化2)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3)注重城市整体质量的提高更加完善城市服务功能4)推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24. 居住区由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四类基本要素构成。 25. 《雅典宪章》城市活动主要有:工作、居住、游憩、交通四个方面。 26.
20.
中心村遴选条件: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带动周围村庄建设和发展。规划试点村庄的选择:一是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庄;二是产业发展较快需统筹规划的村庄,现代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三是建设活动频繁需加强管控的村庄;四是需加强保护的村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五是以整治和打造乡村景观为重点的村庄;六是有热点难点问题的村庄。
3.
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备案;镇的控规由镇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政府审批;县政府所在地镇的控规由县政府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经县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政府备案。 4. 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县政府城乡主管部门和镇政府分别组织编制各自的,其他修建详规由建设内容: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实际确定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纲要经城市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规划的依据。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确定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能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3)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4)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5)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6)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7)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8)预测城市人口规模;9)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的建设用地范围10)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和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11)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12)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二、课程任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中的技术问题。

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成熟、完整、准确的专业知识系统,奠定坚实、规范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内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等内容。

掌握城市用地分类与及其适用性评价、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乡住区规划等内容。

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内容结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最初形式入手,首先阐述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进展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然后介绍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和表现特征,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未来的城镇化道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本章首先介绍中国古代“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以及西方古代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规划思想。

然后重点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为了应对各种城市矛盾而产生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理论、有机疏散思想、邻里单位理论、永续发展、全球化理论等。

最后在分析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城市规划必须从单向封闭转向复合分散,从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转向动态过程,从刚性转向弹性,以此应对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本章首先从规划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决策过程的概念出发,阐述价值观对城市规划活动的影响力。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它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指导性文件。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为后代留下良好的城市环境。

2.整体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整体性为原则,将城市的各个组成部份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适度规模原则: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避免无序扩张和资源浪费。

4.人本主义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多元化原则: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为不同群体提供适宜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内容1.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使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2.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铁路、公交、自行车等,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4.环境保护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绿地建设、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5.公共设施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设施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包括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和具体细则,包括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

2、积极慎重的态度 迎接城市化高潮
•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应以积极 慎重的态度迎接城市化高潮的到来,并通过城市 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来解决目前及未来城市 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 题,城市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家庭轿车和住 房私有化问题,治理环境、减少污染、走可持续 城市发展道路等等。据此,加强城市化的政策研 究,强化政府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 能力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修编一项 重要任务。
8、重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 重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护重要的 景观、生态环境及文物古迹,并促进其价 值提升,美化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城市污 染环境,降低酸雨、降尘、地表水质下降、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噪音等污染的潜在危险。
9、重视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 为构建和发展新型城乡关系服务 • 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 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服务 •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9:05: 3819:0 5:381 9:0510 /21/2 020 7:05:38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1 19:05: 3819: 05Oct-2021-Oct-2 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 05:38 19:05: 3819: 05Wed nesday, October 21, 2020
总体规谁来审批?
• “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 众参与、科学决策”
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 (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论证) • 组织前期研究 •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 提出审查,根据审查意见修改 •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 评审会 • 公示与公众参与 • 报批 • 实施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综合性要求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 筹安排,积极协调各项建设的要求和矛 盾,使其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 其前瞻性表现在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 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因而要求规划师必 须深入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及现状基本情况, 从中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分析城市发展的优势 和制约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 而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 安排:协调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历 史环境和未来环境以及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 之间的社会生活等系统,确保城市可持续健康 发展。
第七节
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研究
1、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与面积 2、各类土地使用的界限 3、用地性质 4、建筑层数与质量 其它
• 调查表格设计实例— • 某某市总体规划调查
• 宏观性、综合性和前瞻性是城市总体规划 的三个基本特征。
• 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性要求确定城市发 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
• 4、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 5、建筑风格; • 6、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如土特产、工艺美术,民俗、 风情等。
(★参阅:阮仪三,历史传统的发掘与探求,《城市规划汇刊》,1984/2)
第四节
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自然环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三、城市土地经济
1、土地价格 2、土地供应方式与供应潜力 3、土地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及其运作 4、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等
四、城市建设资金的筹集、安排与分配
1、城市政府公共项目资金的运作;
2、私人资本的运怍 3、政府吸引国内外资金从事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

4、历年城市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的资金来源
5、投资总量、资金安排的程序与分布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调查与研究
提纲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二节 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三节 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四节 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五节 社会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六节 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七节 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5、市域范围各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 地位与作用。 6、其它条件
第三节
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把握城
市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探寻城市的历史特色与
风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TEAM 10:“任何新的东西都是在旧机体中 生长出来的,每一代人仅能选择对整个 城市结构最有影响的方面进行规划和建 设,而不是重新组织整个城市”。
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马丘比丘宪章》:“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
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一般来讲,规划过程…… 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
一、人口
1、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的机械增长 3、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构成 4、人口的劳动力构成
二、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
1、家庭规模、生活方式、行为模式 2、社区组织
一个整体。 综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征,是规划师的最基本能力。
五、调查研究的成果
一套城市现状图;
一套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并成为规划过程的出发点。
第二节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调查 1) 城市(镇)的数量,各城市(镇)的常住人口数以及各
城市(镇)的非农业人口数; 2) 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农村各行业劳动力 总数、农村各行业劳动率的变化情况和发展可能; 3) 农村耕地总量的历年变化情况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以及不同流动方向上 的数量 5) 城市暂住人口历年情况、类型 6) 城市流动人口情况
4、文献查阅(历年的统计资料、城市志、县志、专项志书、涉
及历次城市规划的政府的相关文件与大众传煤,已有的相关研究
成果等。
5、类比
四、研究方法
1、分析:就是要把问题一个问题一层一层地分解下去,
直至可以具体操作。
通过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本质。
2、综合:就是把分析后的成果进行汇总,重新还原成
一、调查的目的
1、调查是认识城市的手段
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城市总体规划 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2、调查是研究城市的前提
二、调查的内容
1、城市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 2、城市土地使用状况(已用和可用) 3、各类社会的、市政的基础设施 4、市民生活方式和使用者的意见与要求 5、城市财政原则、政府体制结构
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真正原因。
城市是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遗产积累较多的地 方。
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等方
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特 色。
调查内容:
• 1、自然环境的特色:地形、地貌、河道…… • 2、文物古迹的特色:历史遗址…… • 3、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等;
• 二、城镇体系调查 •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镇体系是 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 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特征以及在更广区域范围内 的地位和作用 2、市域范围的资源条件(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 3、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
4、市域范围内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设施条 件
2、地理环境
3、地形地貌
4、工程地质
5、水文和水文地质
二、自然气象因素
1、风向与风速
2、气温
3、降水
4、湿度
5、太阳辐射
三、自然生态因素
1、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
2、生物资源、自然植被 3、城市废弃物的处置 4、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第五节
社会环境的调查研究
《雅典宪章》:“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 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
3、政府部门、其它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
的基本情况。
第六节
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
一、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1、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 2、城市的产业结构 3、当地资源情况 4、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等
二、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
1、工业状况 2、农业状况 3、商业状况
4、交通运输业状况
5、房地产业状况等
三、调查方法
1、现场踏勘
这是城市规划调查的最基本手段,分踏勘性调查与专项性调查。
2、问卷或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最重要方法 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两种主要形式: 部门(单位)调查
居民调查
3、访谈和专题座谈会
运用于三种情况:
历史状况描述,无文字记载的内容; 解决某些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愿望; 针对某些关于城市规划重要决策收集专业人士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