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年折旧率=(l-4%)/5=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52800(元)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计算例题
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计算例题某企业购置了一台价格为10,000元的设备,假定设备的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2,000元,请采用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1. 直线折旧法根据直线折旧法,每年的折旧费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设备原价-残值)/使用寿命具体计算方法是(10,000-2,000)/5=1,600元2.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设备的工作量来确定折旧费用,假设设备每年的工作量为3,000小时,那么每小时的折旧费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设备原价-残值)/使用寿命/工作量具体计算方法是(10,000-2,000)/5/3,000=0.40元/小时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每年的折旧费用取上年折旧余额的两倍乘以本年期初净值,第一年折旧费用计算如下:(10,000-2,000)*2*1/5=1,600元4.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通过将年数相加得出折旧费用,具体计算方法是:n(n+1)/2*(设备原价-残值)/使用寿命具体计算方法是5(5+1)/2*(10,000-2,000)/5=1,600元根据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计算例题,可以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分别为:- 直线折旧法:1,600元- 工作量法:0.40元/小时- 双倍余额递减法:1,600元- 年数总和法:1,600元通过以上例题的计算,可以看出四种折旧方法对于同一资产的折旧费用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财务政策来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也需要注意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的影响。
独立思考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折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任务。
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财务政策和税务法规等因素。
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一)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1、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A、33B、27.5C、30D、36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A 、0.45B 、0.56 C、0.5 D 、0.43、某企业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A、1200B、700C、600D、7404、某企业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的计提折旧是答案解析:1、B计提的折旧额=(330-30)/10/12×11=27.5因为当月购买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下月才开始计提。
所以计提的月份是2012.2-2012.12,一共是11个月。
2、A根据工式得出:当月计提折旧额=20×(1-10%)/8000×20003、C5/12×6计提的折旧额=(3700-100)×15因为是6月买的。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1.年限平均法
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
年折旧率=(l-4%)/5=0.19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A.双倍余额递减法1、(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借:递延税款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累计折旧368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400000B、收到变价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B.直线法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长期资产,其价值在一定时期内会逐渐减少。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减少过程,在会计核算中需要采用折旧方法来计算和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相应的举例。
1.直线法折旧直线法折旧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固定资产成本均衡地分摊到其预定使用寿命的各个会计期间。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举例: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万元。
根据直线法折旧方法,每年折旧费用为(10万元-2万元)/5年=1.6万元。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认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初期会快速减少,而后期减少速度会减缓。
常用的加速折旧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倍数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累计额)*2/预计使用年限举例: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折旧费用为(20万元-0万元)*2/5年=8万元;第二年折旧费用为(20万元-8万元)*2/5年=4.8万元,以此类推。
年数倍数递减法: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累计额)*(年数倍数/预计使用年限)举例:企业购买了一辆车,原值为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根据年数倍数递减法,第一年折旧费用为(30万元-0万元)*(5/15)=10万元;第二年折旧费用为(30万元-10万元)*(4/15)=6.67万元,以此类推。
3.存货量法折旧存货量法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或工作量计算折旧费用。
它适用于使用寿命不均匀或固定资产使用量有明显波动的情况。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每个计提周期的折旧费用=(单位数量的折旧费用×使用数量)/总量举例:企业购买了一套生产设备,以标准产能计算,使用寿命为5年,每年产能为5000件产品。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例题
1、某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原价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期末无残值。
若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第2年的折旧额是多少?A. 40,000元B. 30,000元C. 26,667元D. 20,000元(答案)2、一台机器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4年,期末无残值。
使用年数总和法,第3年的折旧额应是多少?A. 13,333元B. 26,667元C. 20,000元(答案)D. 32,000元3、某公司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期末无残值。
采用年数总和法,第1年的折旧费用是多少?A. 40,000元B. 33,333元C. 20,000元(答案)D. 50,000元4、一项固定资产原价150,000元,预计使用5年后报废,无残值。
若用年数总和法,第4年的折旧额是多少?A. 18,000元B. 22,500元C. 30,000元(答案)D. 15,000元5、企业购得一设备,原价60,000元,预计使用3年,期末无残值。
按年数总和法,第1年的折旧费用是多少?A. 20,000元(答案)B. 15,000元C. 30,000元D. 10,000元6、某固定资产原价为90,000元,预计使用6年后报废,无残值。
采用年数总和法,第5年的折旧额是多少?A. 9,000元B. 12,000元C. 15,000元(答案)D. 18,000元7、一生产设备原价250,000元,预计使用期限8年,期末无残值。
若使用年数总和法,第6年的折旧费用是多少?A. 20,833元B. 25,000元C. 31,250元(答案)D. 37,500元8、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原价为120,000元,预计使用4年后报废,无残值。
采用年数总和法,第2年的折旧额是多少?A. 24,000元B. 30,000元(答案)C. 36,000元D. 40,000元9、一固定资产原价300,000元,预计使用10年,期末无残值。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
1,平均年限法,比较常用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2,工作量法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N-I)/0.5*N*(N+1)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其中,N=预计使用年限.I=已使用年限]4,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用直线法计算,即(原值-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PS:3和4合称为加速折旧法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值以下来源: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固定资产,存货,坏账准备,材料成本差异核算
(1)将报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0
累计折旧450000
贷:固定资产500000
(2)收回残料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
(3)支付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3500
贷:银行存款3500
(4)结转报废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33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3500
二、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3.已确认坏账收回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例题】乙公司现有一台设备由于性能等原因决定提前报废,原价为500000元,已计提折旧45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报废时的残值变价收入为20000元,报废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3500元。有关收入、支出均通过银行办理结算。假定不考虑相关税收影响,乙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应补提的坏账准备=76 000-48 000=28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8 000贷:坏账准备28 000
③第三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900000×8%=72000(元)
提取前坏账准备余额=76 000-6 000=70 000(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题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固定资产啊,就好比咱家里的大件儿,用着用着它就会变旧不是?那这价值也得跟着往下掉呀。
就说直线折旧法吧,这就跟咱每天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似的,每年就那么稳稳当当地折掉一部分价值。
打个比方,你买了辆车花了十万块,预计能用五年,那每年不就折旧两万嘛,简单明了,好算得很呢!还有那工作量法,就好像是根据你干活儿的多少来算报酬一样。
固定资产的折旧就看它出了多少力。
比如说一台机器,预计能加工十万个零件,那加工一个零件就损耗一点价值,这多公平合理呀!再说说加速折旧法,这可有意思了。
就像人跑步似的,一开始跑得快,后面就慢下来了。
一开始折旧得多,后面就少了。
为啥要这样呢?你想想啊,新东西刚到手的时候,那新鲜劲儿,多宝贝呀,可过了一阵儿,就没那么在意了,价值下降得也快呀。
这加速折旧法就是这么个理儿。
咱举个例子哈,有个设备买来花了二十万,用加速折旧法,头一年可能就折旧五万,第二年三万,第三年两万,这样递减下去。
这多符合实际情况呀!你说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不是挺有趣的?不同的方法就像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直线法稳稳当当,工作量法按付出算,加速折旧法有快有慢。
咱在实际中选哪种方法呢?那可得看具体情况咯。
要是那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快,加速折旧法就挺合适;要是比较稳定,直线法就不错。
就跟咱选鞋子一样,得合脚才行呀!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有点门道呢。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才能让咱的账算得清楚明白,让咱的企业或者财务状况更健康呢!这可不是小事儿,咱可不能马虎对待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与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即直线法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就是说,在四种折旧方法中,企业可以自主选择。
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定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改变了。
确需变更,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如与税法所许可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其中:予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00%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100%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
(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
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
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需要的满足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忽略了折现因素,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所以优缺点一样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固计使用寿命期加快得到补偿2、年数总和法: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公式(实例)计提折旧有多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计提折旧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
(一)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
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例1]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例1]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元×0.8%=400元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资产折旧方法、示例以及重要注意事项
【案例1】2018年6月,甲公司取得一办公楼,该办公楼价值2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则2018年该办公楼计提折旧额为多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月取得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所以2018年6月份取得的办公楼应于7-12月计提折旧,共计提6个月折旧。
1. **确定折旧方法**: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确保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2. **资产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分类,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每种资产可能有不同的折旧政策和年限。
3. **折旧年限**:合理估计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折旧年限。过长或过短的折旧年限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年折旧率为:2÷5=40%
第一年的折旧额=200×40%=80(万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200-80)×40%=48(万元)
第三年的折旧额=(200-80-48)×40%=28.8(万元)
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折旧额=(200-20-80-48-28.8)÷2=11.6(万元)
在实际的资产折旧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案例4】丁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取得一生产设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生产设备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2018年折旧率=5÷(1+2+3+4+5)=1/3
折旧额=(200-20)×1/3=60(万元)
无论是会计上还是税法上都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不同,会计利润和纳税差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那么企业如何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
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A.双倍余额递减法1、(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借:递延税款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累计折旧368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400000B、收到变价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B.直线法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的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的例题当涉及到固定资产折旧的例题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示例,每个示例都包括了资产种类、购入成本、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等信息。
请注意,这些例题仅供参考,实际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1. 机器设备:-购入成本: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残值:2,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2. 办公电脑:-购入成本:6,000元-预计使用寿命:3年-残值:1,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3. 运输车辆:-购入成本:5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8年-残值:5,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4. 厂房建筑:-购入成本:1,0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20年计算折旧费用。
5. 办公家具:-购入成本:15,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残值:3,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6. 电子设备:-购入成本:2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4年-残值:4,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7. 印刷机器:-购入成本:3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6年-残值:3,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8. 仓库建筑:-购入成本:5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25年-残值:50,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9. 专用工具:-预计使用寿命:4年-残值:1,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10. IT服务器:-购入成本:4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残值:5,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11. 研发实验室设备:-购入成本: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残值:10,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12. 销售展示柜台:-购入成本:12,000元-预计使用寿命:6年-残值:2,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13. 摄影器材:-购入成本:18,000元-预计使用寿命:3年-残值:3,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14. 通信设备:-购入成本:25,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残值:4,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15. 环境控制系统:-购入成本:6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8年-残值:6,000元计算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标准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1、2011年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A、33B、27.5C、30 D、36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A 、0.45B 、0.56 C、0.5 D 、0.43、某企业2012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200B、700C、600D、7404、某企业2010年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2015年的计提折旧是答案解析:1、B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330-30)/10/12×11=27.5因为当月购买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下月才开始计提。
所以计提的月份是2012.2-2012.12,一共是11个月。
2、A根据工式得出:当月计提折旧额=20×(1-10%)/8000×20003、C2012年计提的折旧额=(3700-100)×/12×6因为是2012年6月买的。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解析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折旧可以逐步将资产价值转移至相关的费用当中,同时也能反映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减少。
而在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又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以例题的形式,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解答,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
1. 问题提出某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原值10万元,使用寿命5年,预计残值为2万元。
请计算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每年折旧额。
2. 方法分析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前期折旧额高、后期折旧额低的折旧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 = ((2/使用寿命)* 初始值) * 23. 解题步骤a. 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计算:每年折旧额 = ((2/5)* 10万) * 2 = 8万b. 然后按照每年折旧额计算得出,第一年折旧额为8万元,第二年折旧额为8万元,第三年折旧额为4万元,第四年折旧额为2万元,第五年折旧额为2万元。
4. 总结回顾从以上的例题解析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固定资产折旧中的应用是非常灵活的。
在前几年可以较快地摊销资产的价值,而后几年则可以减少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对于那些价值快速下降的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5. 个人观点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的特点和预期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对于价值下降较快的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能够更快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以上的例题解析,我们对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也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共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企业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企业逐步转移固定资产的价值至相关的费用当中,同时也能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减少。
在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前几年快速摊销资产的价值,而后几年则能够减少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1 .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 ( 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 1 :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 600000 元,预计使用寿命为 5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 4%。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年折旧率 = ( l-4% ) /5=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2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 2 :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 680000 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 2000000 件,预计净残值率为 3 %,本月生产产品 34000 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 1-3%) /2000000=0.3298 (元/件)月折旧额=34000×0. 3298=11213.2 (元)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例 3 :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 600000 元,预计使用寿命为 5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 4%。
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计算例题
1. 引言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一个重要的会计核算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及税负。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四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2. 直线法直线折旧法是最常用的折旧方法之一。
它的计算公式为:(原值 - 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某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那么每年的折旧额为(10,000 - 2,000)/5 = 1,600元。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计算,但并不总是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
3.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以资产的折旧总额除以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以同样的设备为例,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那么每年的折旧额为(10,000 - 2,000)/5 + (10,000 - 2,000)/4 + (10,000 - 2,000)/3 + (10,000 -2,000)/2 + (10,000 - 2,000)/1 = 4,400元。
这种方法更多地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动,但计算较为复杂。
4.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资产净值乘以一个固定比例(通常是2倍预计年折旧率)来计算折旧额。
设备原值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那么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0,000 * 2/5 = 4,000元,净值为6,000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6,000 * 2/5 = 2,400元,净值为3,600元,以此类推。
这种方法在初期折旧较快,适用于那些价值迅速下跌的资产。
5. 折旧方法选择的影响及个人观点不同的折旧方法选择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资产的实际状况和企业的财务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资产的类型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进行组合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例题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固定资产折旧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固定资产啊,就好比咱家里的大件儿,用着用着它也会慢慢变旧不是?那这折旧可就重要啦!先来说说直线法,这就像是稳步向前走,每年折旧的金额都一样。
比如说有个固定资产值 10 万块,能用 5 年,那每年折旧就是 10 万除以 5 等于 2 万。
是不是挺简单明了的?再说说工作量法,这就好比根据干活的多少来算折旧。
假如有个机器,预计能工作 10000 小时,价值 20 万,今年工作了 1000 小时,那折旧就是 20 万乘以 1000 除以 10000 等于 2 万。
就像你上班干活,干得多拿得多一样。
还有加速折旧法呢,这就像是跑步冲刺,开始折旧得多,后面少一些。
这种方法能让前期成本多一些,后期轻松点。
咱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啊。
有个公司买了台设备,花了 50 万,可以用 10 年,预计残值 5 万。
如果用直线法,那每年折旧就是(50 万-5 万)除以 10 等于 4.5 万。
每年都这么多,稳稳当当的。
要是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呢,第一年折旧就是 50 万乘以 2 除以 10 等于 10 万,第二年就是(50 万-10 万)乘以 2 除以 10 等于 8 万,这样依次算下去。
你说这折旧方法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我们过日子,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滋味。
选对了折旧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可大了去了。
而且啊,这固定资产折旧可不能马虎。
你想想,要是算错了,那成本不就乱套啦?公司的账可就不准了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啊,大家可得把这些折旧方法搞清楚,别稀里糊涂的。
就像咱出门得知道走哪条路一样,得心里有数。
咱不能让这固定资产折旧给咱搞晕了呀!是不是这个理儿?反正我觉得挺重要的,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呀!这可是关系到公司的钱袋子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
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
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
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
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标准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
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
1、2011年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
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
提的折旧额是( )元
A、33
B、27.5
C、30
D、36
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
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
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
A 、0.45
B 、0.56 C、0.5
D 、0.4
3、某企业2012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
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
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
A、1200
B、700
C、600
D、740
4、某企业2010年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
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2015年的计提折旧是
答案解析:
1、B
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330-30)/10/12×11=27.5
因为当月购买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下月才开始计提。
所以计提的月份是
2012.2-2012.12,一共是11个月。
2、A
根据工式得出:当月计提折旧额=20×(1-10%)/8000×2000
3、C
2012年计提的折旧额=(3700-100)×
5/12×6
15
因为是2012年6月买的。
当月增加的不计提,从下月开始计提所以计提的月份是从7
月到12月,一共是 6个月。
要先算出月折旧额。
4、因为当月购买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下月才开始计提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5=40%
所以2011年的折旧额=200×40%=80
2012年的折旧额=(200-80)×40%=48
2012年的折旧额=(200-80-48)×40%=28.8
2013年的折旧额=(200-80-48-28.8)×40%=17.28
2014年、2015年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跟净残值有关,要减去。
所以折旧额=(200-80-48-28.8-17.28)-20 =2.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