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嵩山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少林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文献综述一前言宗教旅游,是指宗教信仰者或宗教研究者以朝觐、朝拜、传教、宗教交流或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宗教旅游资源作为宗教信仰意义上的存在,对宗教信仰者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但宗教又是—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性,对非宗教信仰者也有着极强的旅游吸引力。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多层次化,旅游品味也随着提高。

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代世界旅游业的新潮流、新热点。

因此,以宗教旅游资源为载体的旅游不能停留在前述宗教旅游和宗教观光旅游活动上,而必须努力挖掘宗教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其文化含量和文化品味,上升为宗教文化旅游,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现代的宗教文化旅游是借助并利用宗教文化的遗产及其名胜古迹来吸引非宗教信仰者和宗教信仰者进行或观光、或游览、或朝拜等多样的活动。

随着我国国内宗教文化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

作为佛教“禅宗’’的祖庭,尤其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河南嵩山少林寺的佛教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在经济收益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周围村庄乃至登封市的经济发展,更是很快成长为我国佛教文化旅游品牌的—个亮点。

但是随着嵩山少林寺旅游的不断发展,“商业化’’等不良现象也逐渐出现,并引发了大触寸少林寺蒎游发展的种种争议。

本文根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林寺的情况和“体验经济’’理论,深入剖析嵩山少林寺的旅游发展模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少林寺采用商业化发展模式的原因,以及少林寺引起的争议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嵩山少林寺以及我国的佛教旅游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少林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1 国内研究情况安静静(2006)从少林寺景区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景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影响生命周期深化的深层原因,探讨了目前制约景区旅游发展的诸多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景区未来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但文章只注重景区发展不注重景区保护,不具有代表性。

少林寺开发策划方案

少林寺开发策划方案

少林寺开发策划方案作为中国古老的寺庙之一,少林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底蕴,是全球游客前来寻访的知名景点之一。

作为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我们应该如何规划和开发少林寺,让它更好地体现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本文将从景点介绍、SWOT分析、市场需求、产品策划等方面,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少林寺开发策划方案。

一、景点介绍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依山而建,是我国佛教丛林宗寺、少林武术之源。

少林寺是中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公元495年,经500多年的繁华与沧桑,成为佛教文化和少林武术的瑰宝。

少林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寺内的古建筑、绘画、佛教经文等文化资源均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每年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少林寺可以说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二、SWOT分析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发展战略和方向。

以下是我们对少林寺的SWOT分析结果:1. 优势(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佛教和武术的发源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寺庙内部的建筑、雕塑、绘画等文化艺术品丰富。

(3)独特的武术表演和即时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2. 劣势(1)旅游开发不够充分,缺乏全面的旅游服务体系。

(2)游客在寺庙内走动需要注意礼仪和维护环境等问题。

3. 机会(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林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2)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意向人群为少林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机会。

4. 威胁(1)旅游业竞争激烈,其他古迹和景点与少林寺竞争。

(2)大量游客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和交通拥堵等。

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开发旅游产品的前提和基础。

少林寺的旅游市场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游客对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的需求,包括佛教文化、武术文化、古代建筑等。

2. 游客对体验式、互动式、真实体验的旅游需求,包括武术体验、住宿、美食等。

3. 游客对便利性和奢华服务的需求,包括一站式旅游服务、舒适高端住宿等。

基于品牌战略的少林武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

基于品牌战略的少林武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
都 可 以请进 来 , 借 助成 熟 的项 目平 台 , 更加 深入 地 挖掘少 林武 术
少林 武术 因其植根 于少 林禅宗 文化 , 因 而具 有 “ 禅 武合 一” 的
独特气质, 极具吸引力和文化内涵。这一文化气质也使少林武术
脱离 了单纯 的武 术竞技 和武术表 演 , 成 为一种可 以开发 的文化 资
少林武术商业化开发中的成功典范佩 中少林》 为例, 它是 国内独

高, 1 9 8 2年 < 少林寺)的播出更是带动少林武术文化走 向全球。 “ 天下功夫出少林” 几乎成为国际共识 , 如何使少林武术成为具有 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开发的文化资源 , 使少林武术文化的资源优 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不仅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需要面对的问题 , 也是< 国家“ 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的“ 加大对 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弘扬 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 , 打造知 名品牌。 ~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 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层面的重大实践。 本文从品牌定位 、 品牌延
伸 、品牌 整合 营 销三 个方 面对 少林 武术 文化 品牌 的建 设进 行分
析。 1 . 品牌 定位
无二的武术表演盛典 ,但在武术表演中却始终有禅宗的思想。
第 一幕 中少林 武僧 对于 男主 人公 天元 的救 治在 天元 看来恰 如 投 入其 心灵 世界 的一 扇 明亮 的窗 ; 第 二幕 中, 天元在 觉醒 之后 从 少
源。 笔者认为 , 我们对少林武术文化进行开发, 应 以“ 禅武合一” 为 核心开发导向, 少林武术文化资源的品牌化建设 , 也应以“ 禅武合

” 为品牌 定位 。“
人人 心 。 —个复 杂

少林寺民族文化浅析

少林寺民族文化浅析

少林寺民族文化浅析摘要: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介的成长,使文化产生了质的转变。

时间上的大体一致,大量的复制品,商品化的文化产品,广受欢迎的特点,不同于过去,新时代的文化。

大众传播也深刻影响了少林文化的命运。

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发展和传播历史的少林文化在当代大众传播手段尤其电影的作用下,不仅迅速在国内获得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更走出国门在全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是,大众传媒在传播少林文化、塑造少林文化的同时,也对少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其他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民族文化伴随着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以及我国人民群众消费中对于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如日中天,党和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都极为重视。

少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全球知名度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也有着诱人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润。

因此少林寺以及当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地进行少林文化产业化的运作,以期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少林寺目前的产业包括文化传播公司、食品公司和商标等,而地方政府则是少林寺作为经济品牌的使用。

一、少林及少林文化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最开始是建立在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495,因位于嵩山少室山中而得名少林。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另外一名印度僧侣菩提达摩因与当时的统治者梁武帝在宗教理念上意见不投而北渡长江(传说是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少林,九年面壁之后广收僧徒,传授其佛教旨意,创立了中国禅宗。

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根据少林寺的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与中兴和衰落的时代,尤其是在共和国时期,在1928时,军阀从中国而共和国时期,火烧少林寺的电影《少林寺》播出之前,少林寺已经花了。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帮助,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已经在升级,很有影响力。

少林文化可以说是禅与武的结合。

少林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最外表的“武技”所能涵盖的,少林禅文化才是其文化内核,是真正的文化精髓所在。

从最初的少林题材影视作品,到后来炙手可热的《少林寺》,再到后来各种传播形式各种传播内容的针对中西方观众传播的影视作品,少林文化的影视传播不断地发展和前进。

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探讨

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探讨

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探讨作者:梁泽立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9期[提要] 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河南嵩山少林寺通过成立少林武僧团、建设少林武术城、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举办禅武文化讲座等多种途径,对少林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开发。

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和冲突,才能更好地推动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

关键词: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2年8月4日中国的武术文化丰富而博大,蕴含了众多的精神和宝贵的知识,是中华的一大宝贵文化资源。

中国武术因其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而少林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少林武艺之高超更是享誉海内外,因此“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

在我国政府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大背景下,对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一、河南少林武术文化资源概述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上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嵩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

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置印度僧人跋陀前来嵩山落迹传教而建。

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由于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寺又是佛教禅宗祖庭,因而少林武术受禅宗哲学的影响至为深刻。

相传著名的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修炼十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这就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养性,善化人性,清净无为的武德,使得本质上属于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少林功夫”和宣扬“大慈大悲”、“积德行善”和“坚决反对杀生行为”的佛教发生联系。

这也是少林武术和其他派别的最大不同,即少林武术讲究的是“禅武合一”。

河南嵩山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河南嵩山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河南嵩山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嵩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脉,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境内。

这片山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嵩山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篇文章将以嵩山的历史文化为线索,探讨这个议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嵩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3千多年前,商朝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形成了古文化名胜区,后来又发展成佛教和道教的重要中心。

在嵩山,历史文化遗迹、文化古迹和宗教建筑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取之不尽。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少林寺,这是一座800多年历史的寺庙,建筑群中有东西两庑,中间是庑殿。

庑殿屋檐上有彩绘的龙、凤、狮子、猴等。

寺内还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例如:千手观音像、慈航普度像、菩提达摩像等。

这里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之一,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朝拜和探索佛教文化。

除了少林寺,嵩山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文化遗迹和景点。

例如嵩阳书院,它是嵩山道教文化专门研究机构,被誉为“道教鼻祖之地”,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嵩山古松群,这里有着形态各异、年代悠久的古松林,每一株古松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在这里冥想或漫步,都有一种神秘而宜人的感受。

然而,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景点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嵩山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垃圾、污水等垃圾排放、过度开发、过度踩踏等影响环境的行为有所增加。

此外,旅游业也带来了文化消失的压力,例如一些商家为了适应旅游市场潮流,把一些原本文化价值极高的传统文化变成了旅游的噱头,不少文化景点变成了商业化旅游景区,自然和历史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貌和意义。

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对于嵩山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很多挑战。

那么,如何保护和传承嵩山的历史文化呢?首先,发展旅游业必须与保护和传承文化相结合。

河南少林寺探索中国武术文化的研学之旅

河南少林寺探索中国武术文化的研学之旅

河南少林寺探索中国武术文化的研学之旅河南少林寺,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世界闻名的佛教寺庙,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子和武术爱好者前来探索中国武术的精髓。

这里不仅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还有一批批优秀的传人,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将中国武术的精神内涵传承至今。

一、历史背景与地理位置河南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始建于北魏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少林寺坐落在嵩山深处,四周环绕着山峦叠嶂,景色秀丽壮观。

这里的地理环境严酷,山势险峻,气候多变,为修行者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条件。

二、少林寺的历史与发展作为中国第一座禅宗寺庙,河南少林寺不仅重要的佛教圣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

少林寺的武术传承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武术系统和独特的修行方式。

少林寺研学之旅,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武术的源流和文化内涵。

三、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两大系统,其中内家拳以太极拳为代表,以内功修炼为重点;外家拳以少林拳为代表,以外在技击为主。

研学之旅中,学生们将通过参观、讲座、实践等形式,全面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四、研学行程安排1. 参观寺庙建筑:学生们将首先参观少林寺的建筑,欣赏古老而庄严的寺庙建筑艺术,了解佛教文化和少林武术的渊源。

2. 接触武术传人:学生们将与少林寺的武术传人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日常训练、修炼方法以及武术的哲理。

3. 体验武术实践:学生们将亲自参与武术实践,体验各种拳法、兵器的训练与修炼,感受武术的魅力和气势。

4. 学习武术文化:学生们将参与武术文化的讲座,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五、研学收获通过这次研学之旅,学生们将获得以下收获:1. 增强体魄与意志力:参与武术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将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提升自身的体魄和意志力。

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武术文化的讲座,学生们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少林武术文化空间的现代保护

少林武术文化空间的现代保护
至 接 触 到少 林 武 术 。 2 . 2 少 林 武校 的发 展
“ 文化空 间” , “ 是 指某个集 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或武术文化元素
的地点 ,或确定在某 一周期举办与武术文化有关 的活动 的一段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 ” 规划重点课题 。 作者简介 : 蒋培锋 ( 1 9 8 0 ~) , 男, 硕士。研 究方向 : 武术文化研 究。
手 工艺 和文 化 场 所 。 ”
的积极 因素。首先 , 登封地理环境优雅 , 气候宜人 , 山川 I 秀丽 , 景 色壮观 ,是修炼禅文化 的最佳境地 ,适宜少林文化的生存 和保
护; 其次 , 登封 的现代化建设为少林武术的开发提供 了快捷 的绿
色通道 ; 第三 , 少林拳 的保护 和开发与旅游结合 得较为 紧密 , 而
少林拳是 由人来延承的一 种活态文化 , 是不断发展变化 的。
3 9
它的变化之一是其传承方式 的现代性 ,即由以原师徒式为主 向 师生 式为主的传承方式转变 。据调 查 , 上世 纪 8 0年代初 , 电影

是 口头传统 和表现形式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媒介的语
言; 二是表演艺术 ; 三是社会 实践 、 仪式 、 节庆活动 ; 四是有关 自 然界 和宇宙 的知识和实践 ; 五是传统手工艺 。该公约关于“ 非物 质 文化遗产 ”的定义概括 了以上五个方面 : “ 非物质文化遗 产指 被 各社 区 、 群体 , 有 时为个人 ,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 成部分 的各 种 社会 实践、 观念表述、 表现形式 、 知识 、 技能及 相关 的工具 、 实物 、
旅 游 的 载体 — — 登封 优 越 的地 理 环 境 和 自然 景 观 ,促 使 了少 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嵩山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姓名:马雪阳
学号:080907217
指导老师:朱晓娟
浅析嵩山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摘要】:始建于公元495年的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这里的历代僧人创造了以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的少林武术。

作为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中最为通俗、传播最广的表现形式之一,少林功夫历经1500年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禅武文化体系。

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少林武术文化,成为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少林寺景区以文物古迹游赏、武术观演健身、摄影写生创作为主。

本文则主要就嵩山少林寺武术文化这一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以此为例,进一步了解了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嵩山少林寺;武术文化资源;矛盾与冲突;开发与保护
嵩山少林寺是我国禅宗的发源地,被称为“禅宗祖庭”;同时也是少林派武术的发源地,是“天下第一名刹”,世界闻名。

它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

1.嵩山少林寺的现状
1.1少林寺地理位置
少林寺旅游景点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东距河南省会郑州95公里,西距古城洛阳110公里。

河南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也是少林武术的发祥地。

1.2少林寺概况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

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景区以“禅”、“武”文化为核心。

规划通过对少林寺常住院的保护与修缮,少溪河沿岸自然风光重现,体现“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之意境。

通过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及少林寺武僧制度的恢复,更好的进行“禅”、“武”文化展示。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禅、武、医举世闻名,经久不衰,沉积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曾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中原旅游明珠,华夏旅游胜地。

2.嵩山少林寺武术文化资源探析
今天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秘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实用的少林武功而驰名中外。

“中国功夫观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是对少林功夫美称。

2.1少林寺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
少林武术不仅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品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嵩山少林武术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广开分寺,先后派出武僧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地传授少林武功、讲经论法,在全球广泛传播中国武术和禅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与途径,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留存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2少林寺武术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借鉴与启示
今天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秘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实用的少林武功而驰名中外。

“中国功夫观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是对少林功夫美称。

2.2.1以影视舞蹈为契机,提升少林武术知名度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1982年,一部精彩的武术故事片《少林寺》,使这座偏居中原山坳的千年古刹声名远播,少林武术伴随着悠扬雄壮的《牧羊曲》飘出山坳,走向了世界。

《少林寺》这部电影给嵩山少林武术带来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从1974年到1978年,少林寺总共的游客是20万人左右。

1982年少林寺的游客有70多万人,而1984年便达到历史最高峰260万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游客基本稳定在每年150万人左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林寺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自此之后,各种影视作品和舞蹈剧作不断把少林文化推向高潮。

2.2.2重视挖掘整理工作,充实和展示少林武术文化内涵
目前,“少林武术”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品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1500多年历史和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兼禅学、武术、医学、艺术为一体的少林文化,尤其是以佛教护法神信仰为核心同时凝结了禅宗智慧的“少林功夫”文化。

少林武术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少林寺非常重视研究“少林功夫”的宗教文化功能和价值的挖掘和推广。

2.2.3科学管理与规范,遵照市场规律进行公司化运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市场行为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少林武术文化资源的市场深度开发得依照现代公司规范与流程,以现代公司企业作为运作载体。

从1988年1月在少林寺院内首次公开对外表演开始,少林寺走上了“功夫经济”的道路,第二年改名为少林武僧团,开始了国内外的演出,1998年成立了“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少林素饼和少林禅茶,并已经注册了国内29个大类近100个商标,向一些社会企业特许授权使用“少林”商标。

少林寺还设立了“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

从而使少林武术在近年的市场开发中稳步前进。

3.嵩山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中需解决的矛盾与冲突
3.1少林武术文化内涵流失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经历了我国近代社会巨变和转型之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内涵不同程度的丧失非常明显。

世人为了习练和竞技体育的需要,经常将少林武术等同于少林功夫,其精神文化内涵逐渐缺失,真正少林功夫博大精深之处越来越少为人知。

同时由于相关部门的急功近利,少林寺曾经被湮没在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气息中,使少林武术文化依存的宁静、优雅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2少林寺景区内多种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由于受利益驱动和规划控制的缺失,少林景区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从景区入口处到少林寺山门前不到2公里的街道旁,商店、饭店密密麻麻多达数百家。

个别商户甚至把简陋的铺子搭到少林寺、塔林的大门口。

“日出嵩山坳,晨钟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河边青青草……”《牧羊曲》中所展现的清妙意境早已不复存在。

“不看遗憾,看了后悔。

”不少游客看了少林寺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3.3少林武术文化的产权与品牌保护问题
目前国内使用“少林”商标的情况非常泛滥,涉及食品、医药等多个行业。

由于被随意抢注和滥用,国际社会对少林文化及其代表少林功夫的认识开始产生混乱和曲解。

这些远离少林寺文化空间的习练功夫者,大多只注重少林武术的功夫层面,而忽视了对其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少林武术的真谛相差甚远。

少林武术是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空间中形成的,其核心是宗教文化。

离开了少林寺这一特定的佛教文化空间,离开了少林寺僧人这一特定主体修禅学佛,少林武术也就不复存在。

4.改善措施与保护方法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打造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

为改善少林寺现有不足,建议在武术城内开辟旅游观光线路,形成一个集武术研究、武术培训、武术表演影视、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基地。

在少林文化产业园建设旅游购物一条街、少林武术表演一条街、少林风味茶饮一条街和高等级接待宾馆,把吃、住、行与游、购、娱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市场“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愿望,真正让游客感悟历史、体验文化、融入自然、放松休闲。

从而通过不同的点形成各自的产业链,再由链形成集禅武文化、演武、电影、动画、科研、商业服务、度假、医疗中药、饮食、居住、培训等各项配套于一体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群。

为了让世人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真正的少林传统文化,并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开发,应积极采取一系列传播手段。

当前少林寺方面除了日常传统的讲道说法对少林文化进行宣扬外,寺内还相继建立了少林武术图书音像馆、少林文化研究院,系统地开展少林禅、武、医、艺术等少林文化的研
究。

此外,在寺外通过举办际学术研讨会、编演舞台剧、网络等传播手段,向国内外推广少林文化。

5.结语
少林是嵩山风景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八十年代初期,一部电影《少林寺》打破了千年古刹的沉静,使少林寺名扬世界,少林景区的旅游发展由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它是登封的骄傲、河南的名片、中国的品牌、世界的瑰宝。

通过对嵩山少林寺相关旅游资源——武术文化资源的探析,自己从中获益匪浅,不仅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清楚地梳理到现实景区规划中,进一步地了解了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论知识,还为自己以后的各种景区参观旅游带来了较为明确的方向性,不会在盲目地参观游览。

参考文献:
【1】张小林.西安体育学院学报.J.2008年第2期.
【2】赵黎明.黄安民.旅游规划教程.M .科学出版社.
【3】宋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11月.
【4】谢凝高.国家风景区、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中国园林.20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