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学经济学〔论文摘要〕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因此,盈余管理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成因、特征、目的、利弊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盈余管理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界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无论在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会计实务界、会计监管机构、特别是会计学术界已经从盈余管理的定义、范围、目的、方法和表现形式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规范性研究和大量的实证研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本文试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概念、成因、特征、目的、利弊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深化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提出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措施,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l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的一种具体体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盈余管理。另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雪珀的盈余管理概念是一种广义上的“披露管理”的概念,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此定义是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的。所以,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国内学者蒋义宏(2002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当局为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中进行选择的行为。陈建歧(2000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顾兆峰(2000年)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中国会计年鉴(2002年)描述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长期行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收益者也通常是企业管理当局。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一致的: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手段是选择性行为,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在公认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范围内,为了误导其他利益相关者,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会计政策等手段而人为地控制对外会计报告的行为。[!--empirenews.page--] 二、盈余管理出现的原因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很复杂,总括起来,可以分为经济学原因和会计学原因两大类。(一)经济学原因分析1、企业契约理论。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各方当事人即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雇员、消费者、政府、社区、环保协会等,他们各自都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某种投入,并期望从中获得报酬,但他们各自获得报酬的方式不同,其效用函数也不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互冲突,订立契约成了解决各方冲突的最佳选择。这些契约有些是明示的,如管理报酬契约,有些是非明示的,如国家允许企业使用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订立契约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约了交易费用。契约签订以后,契约双方原来预期的未来情况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即产生了不完全契约。只要人们的行为和决策要受有限理性的限制,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约束,交易费用的障碍以及人类语言模糊性的干扰,就会出现不完全契约。正是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经济人自利行为的假设前提下,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当局就会利用该优势进行盈余管理,将信息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达到自身效用函数的最大化。[1][2][3][4][5]下一页2、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的标志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两权分离的结果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关系的存在,在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代理问题。由于管理当局的效用函数中既包括货币收益,又包括非货币物品(是指那些通常不以货币来进行买卖,但和那些能以货币买卖的物品一样可以给管理当局带来效用的消费额项目,如豪华小轿车、奢侈的业务旅行等),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物品之间存在某种替代成本,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当局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将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与企业净利润的下降。所以,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谋求更多的非货币物品,使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难以实现。3、信息经济学理论。委托代理关系及由此产生知识的局部化和专业化,是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信息来源于对交易或非交易的处理结果,是对使用者有用的资料或知识。如果信息是对称的,信息的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对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同,那么,信息提供者就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对会计信息进行随意处理。因为此时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结果造成的信息含量为零,即企业管理当局无法通过随意选择会计政策等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但是,在现实中,总是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通常会比信息使用者了解更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即使是在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前者比后者也常常有更深刻的理解。企业管理当局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如果是为了向外界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则不属于盈余管理的范畴。如果是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会计政策,则属于典型的盈余管理。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因而无法判断会计报告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这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empirenews.page--] (二)会计学原因1、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性和滞后性。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数量剧增,且多分散在企业外部,由于契约成本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像古典企业那样以一系列的私人契约来规范和限制会计信息,并且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消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因此必然产生“搭便车”的现象,结果谁也不愿耗费其契约成本,最后自然只能由政府出面强制对会计信息进行规范,私人契约转化为公共契约,会计准则便出现了。因此,会计准则的出现动因应该在于私人订立契约成本过高所致。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契约,也具有不完备性。并且会计准则的制订也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间博弈结果的一种综合平衡。在会计准则制订的博弈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追求各自的效用函数最大化,提出各自的要求,这其中也包括准则制订机构本身。它也是主要的参与者,它也是有自己效用函数的经济人,其效用主要表现为准则制订的垄断权和权威性。因此准则制订机构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要权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考虑契约成本(包括准则制订成本、执行成本和摩擦成本)的最小化,就必须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此外,会计准则的相对固定性与经济活动的变化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常常落后于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真空区,即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这也为会计处理提供了选择空间。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众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比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等更加准确、迅速地判断经济事项的性质进而决定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会计处理的选择权自然被赋予给了企业管理当局,使他们自然成为这一博弈活动中盈余管理的主体。2、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会计数据实际上也不具有其表面上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赵宇龙,1999),说它是科学,是因为会计方法的不断改善,必然使会计具有某些科学性;说它不精确,是因为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会计活动归纳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在会计的确认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会计估计与会计师职业判断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如对自创商誉和无形资产的确认就缺乏可靠客观度,在固定资产核算中预留的残值、折旧年限、预提大修理费用也只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都会形成不同的会计盈余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