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陕西省年中考历史副题(解析版)
2024年陕西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03dc5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8.png)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一组文物图片说明古代中国()人面鱼纹彩陶盆利篮南朝青瓷莲花尊明代青花扁兹A.手工业发达B.农业领先C.海外贸易兴盛D.商业繁荣2.绘画述说历史。
右图反映的史事发生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两晋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时期3.某历史老师上课时呈现了如下课件目录,据此可知这节课名称是()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B.元朝的统治C.明朝的对外关系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4.下列是反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两幅战争形势图。
对其描述都正确的是()图一图二A.图一:义和团在廊坊阻击西方侵略势力向北京进犯图二:战争首先在朝鲜境内爆发B.图一: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图二:日军在旅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C.图一:战争涌现出关天培、陈化成等英雄人物图二: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图一: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图二:签订了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的条约5.下列历史史事与历史解释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历史史事历史解释A 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戊戌变法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C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D 辛亥革命社会生活逐渐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6.音乐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和社会背景。
下面歌词体现的是()《告别》(节选)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考历史适应性试卷(4月份)(附答案)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考历史适应性试卷(4月份)(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59e0b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b.png)
2024年西安市新城区中考历史适应性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共2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下列史料中能够用于研究原始农业发展的是()A.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B.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2.(2分)某校在进行历史专题学习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举办了相关图书阅读活动,并推荐了以下书目。
据此可知该学习主题是()书目《周代分封制度研究》《汉代郡县制的展开》《元代行省制度》A.皇帝权力的不断加强B.边疆治理的持续完善C.地方行政模式的变迁D.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3.(2分)某同学编排了一个关于宋朝时期都市生活的历史剧,剧中有以下几个场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早市摊位中出现《盛世滋生图》B.在元宵节时演奏杂剧《窦娥冤》C.七夕节时听昆曲《牡丹亭》D.在瓦子中的勾栏内观看蹴鞠表演4.(2分)“致远沉沙哭国殇,波涛饮恨海魂扬。
臣忠北阙英风烈,血洒东沟奋节刚。
”诗词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黄海海战D.公车上书5.(2分)陕西某学校以“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以下革命旧址。
这些旧址可以用于研究()A.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B.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C.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D.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6.(2分)下列文字是第一位外籍中共党员李敦白回忆录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1945年,看到的是人命如草芥的大量事实……1949年是中国老百姓政治生命的分野,那就是让中国人真正获得了做人的权力。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7.(2分)从葡萄牙侵占的“Macau”到新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改变澳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C.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D.中葡政府双方的共同努力8.(2分)下列表格中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历史事实历史解释A我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C屠呦呦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D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A.A B.B C.C D.D9.(2分)某校学生在探究世界古代文明时,整理出下列有关图片。
九年级历史下期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陕西)
![九年级历史下期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陕西)](https://img.taocdn.com/s3/m/d05a769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2.png)
选择题“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答案】D【解析】根据“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A. 辛亥革命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 工农红军长征D. 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辛亥革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社大,对中共成立定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工农红军长征是在1934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在1937~1945年,时间也不符,故D项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按此理解,下列属于“制度的反应”的是①百日维新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③共产党成立④第一次国共合作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①百日维新,提倡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发展资本主义。
属于制度的反应。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是资本主义建立的政权,属于制度的反应。
③共产党成立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属于组织的反应。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属于观念的反应。
西安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西安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3e5e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b.png)
西安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朝代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C.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D.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B.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C.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D.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答案:D3.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完全胜利答案:D4.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B.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始于1978年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D. 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在2010年答案:D5. 下列关于西安历史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西安是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B.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C. 西安是唐朝的都城长安D. 西安是元朝的都城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1分)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答案:秦朝7.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答案:明朝8.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
答案:辛亥革命9. 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
答案:改革开放10. 西安作为古都,历史上曾是________的都城。
答案:唐朝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2023-2024学年陕西西安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共28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西安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共28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169b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4.png)
1.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共同特点的是( )A. 都种植水稻B. 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C. 都饲养猪、狗D. 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所以BCD是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共同特征,A选项不属于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共同特点。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 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C. 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答案D解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因此秦始皇创立新制度的最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故选D。
3.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A. 行政事务B. 军事管理C. 监察事务D. 财政管理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置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所以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4.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古时称()A. 大秦B. 西域C. 安息D. 新疆答案B解析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 阎立本B. 吴道子C. 颜真卿D. 柳公权答案C解析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故选C.6.“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
2022年陕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2年陕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2903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f.png)
A.国防力量的壮大B.教育事业的繁荣
C.社会生活的变迁D.民族关系的和睦
【答案】C
【解析】
【详解】前一组图片体现的是旧社会的交通,后一组图片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交通变化。前后对比说明社会生活变迁巨大,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交通巨变,不是国防力量、教育事业以及民族关系等,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三、问答题(7分)(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16题计分)
16.概括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给北宋统治者的教训。宋太祖是如何控制军事权的?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教训: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武将专权(武将跋扈)的积弊。
措施: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6.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③都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④都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两次会议都是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故①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②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两次会议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故③正确。中共八大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但之后并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1958年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地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坚持下来了,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故④错误。①②③符合题意,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2023-2024学年陕西商洛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商洛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8c13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2.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陕西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有关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事件是()A. 强渡大渡河B. 巧渡金沙江C. 飞夺泸定桥D. 四渡赤水河【答案】D【解析】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有关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事件是四渡赤水河。
2.尧、舜、禹都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A. 他们都是贤德之人B. 治理洪水有功C. 教人种植五谷和蔬菜D.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答案】A【解析】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所以尧、舜、禹都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他们都是贤德之人。
故选A。
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混战,终成三国。
如反映“三国鼎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
可知,D示意图正确。
4.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学习卡片,该学习卡片的内容是:“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流”。
请问其主题应该是()A.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B. 伟大的历史转折C.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 外交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涉及民族团结,“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流”体现的是祖国统一,故卡片的主题应该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2023-2024学年陕西西安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共28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西安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共28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593ba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c.png)
1.选择题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答案B解析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隋朝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朝最重要的贡献,这些都体现了隋朝的“光芒四射”。
隋炀帝杨广统治时期,骄横奢侈,挥霍无度,实行暴政,最后导致隋朝灭亡,不能体现隋朝的“光芒四射”。
故选B。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A. 抗击突厥B. 重用人才C. 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 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答案B解析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等,武则天继续唐太宗的措施,也重用人才。
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做宰相等,他们都重用人才。
3.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的电视专题片,下列哪一情景可以入选()A. 农民用筒车灌溉B. 使用秧马拔秧C. 使用纸币“会子”D. 长安城内有早市和夜市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唐朝”,结合所学可知,筒车是唐朝出现的灌溉工具,故A项正确;秧马拔秧北宋开始大量使用,故B项错误;纸币“会子”出现在北宋时期,故C项错误;早市出现在北宋时期,故D项错误。
故选A。
4.被誉为“诗圣”的唐朝大诗人是()答案B解析被誉为“诗圣”的唐朝大诗人是杜甫。
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
故选B。
5.唐朝时期,新罗向唐朝学习的内容包括( )①科技成就 ②政治制度 ③官吏选拔制度 ④中国文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6.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 藩镇割据B. 宦官专权C. 安史之乱D. 黄巢起义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八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中央权力衰微,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fffc1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d.png)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明朝大学士宋濂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
宋濂一一照实回答。
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
”朱元璋能够掌握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A.废除丞相制度B.八股取士C.废行省,设“三司”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A.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B.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C.苏联解体D.新中国的成立3.下图所示是扬州的哪座园林美景A.瘦西湖B.平山堂C.何园D.个园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D.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5.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材料中提到的能够给人类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应包括①瓦特蒸汽机②火车③轮船④飞机A.②B.①②C.②③D.②③④6.“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及其,任装运进口。
”日本臣民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是A.根据《南京条约》五口通商B.签订《马关条约》C.根据《辛丑条约》D.二战期间日本攻打中国7.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
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在一战中消耗了实力B.美国实行新政效果不显著C.苏联新经济政策极大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8.“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B.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9.唐朝初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靖康之变10.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节目的解说词中说道:“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fc0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d.png)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以下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B. 创建一套统一的文字和货币系统C. 开凿运河和修筑长城D. 实行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并重答案:D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成立:A. 阳湖会议B. 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发表的党纲C. 中共一大召开D. 五四运动爆发答案:C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斗争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五四运动D. 吴淞起义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列举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答案:起因: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破坏中国社会,导致中国经济衰败。
结果:中国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2000万元。
2. 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四大发明分别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就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发表你的观点,字数不限。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变革。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引进外资、开展对外贸易、吸收先进技术等手段,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还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请自行核对和评判答案的准确性。
2021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bfa2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1.png)
2021年陕西中考历史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目共20分)一、选择题目(本部分共10道试题,每题2分,计20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该工程是()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赵州桥【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主持修建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
故A符合题意;灵渠是秦朝开凿的水利工程,排除B;大运河是隋朝开凿的水利工程,排除C;赵州桥是隋朝李春修建,排除D。
故选A。
2. 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下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
这位画家是()A. 张择端B. 王羲之C. 阎立本D. 辛弃疾【答案】C【解析】【详解】《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故C符合题意;张择端是宋代风俗画名家,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辛弃疾是宋代词人,排除ABD。
故选C。
3.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A. 变法救国B. 民主科学C. 三民主义D. 扶清灭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C;A是戊戌变法思想,排除;B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B. 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D.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所以D项符合题意;清末状元张謇等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中考模拟示范卷(四)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年陕西省中考模拟示范卷(四)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e0627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6.png)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是东汉的张仲景他的作品是《伤寒杂病论》,B项正确;李时珍明朝人著作《本草纲目》;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排除C项;《大明历》的创制者是南北朝的祖冲之,排除D项。故选B项。
2.《梦梁录》记载:“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该材料反映了( )
3.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新疆和台湾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设北庭都元帅府、建立澎湖巡检司B.设伊犁将军,建台湾行省
C.设安西都护府、建立澎湖巡检司D.设北庭都护府,建立澎湖巡检司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还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今天新疆地区)的管辖,A项正确;清朝乾隆时期,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与“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内容不符,排除B项;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与“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内容不符,排除C项;唐朝设置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与“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019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f5384e89eb172dec63b76c.png)
2019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 分)注:1~12 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13.《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写道:“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分工明确,相互牵制C.中央集权,重文轻武D.设置机构,专制顶峰14.“(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 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
” 为此,20 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主张()A.实施民主政治B.实行“实业救国”C.改造思想文化D.进行“二次革命”15.1939 年5月,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中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③揭开了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④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①③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伴随着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侵略,同时也引起亚非拉人民的反抗。
据此回答 16~17 题。
16.下图为 18 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后进行殖民掠夺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④资本输出成为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式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17.右图是某次重要国际会议召开60 周年的纪念标志。
关于该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A.曼德拉在大会发言中提出“非暴力”的斗争方针B.会议显示了独立、反殖、团结、友好、合作的精神C.来自亚非拉的 29 个国家与地区代表出席会议D.会议始终奉行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首要宗旨18.右图是拍摄完成于 1936 年的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宣传海报。
卓别林扮演的主人公叫查理,他是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钳工,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使其精神失常,看见人的鼻子、纽扣等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手拧紧螺母。
2023-2024学年陕西西安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西安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0e277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9.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陕西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A. 设立锦衣卫B.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C. 迁都北京D.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答案】C【解析】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故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迁都北京。
故选C。
2.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体现出的特点有()①兼容并蓄②昂扬进取③积极向上④重文轻武A. ①②③B. ②C. 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①②③正确。
④重文轻武是宋朝的社会风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国外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到大约公元1600年。
”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属于秦汉时期的有()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③祖冲之圆周率④华佗制成“麻沸散”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①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②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③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祖冲之生活在南朝时期;④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后世尊称他为“神医”。
陕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副题(解析版)
![陕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副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8e37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7.png)
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2分)注:1~12题为思想品德试题13. 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说明()A. 儒法两家思想互相补充B. 秦代奉行内儒外法思想C. 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D. 百家争鸣文化局面形成14. 他们从国家主义出发,采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国家主义的招牌下被堂而皇之地搬进了小生产的千年古国。
这一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出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A.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的出现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企业的出现C.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的兴起D. 八国联军侵华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据此回答15~16题。
15. 1958年,毛泽东在谈到长征时说:“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的事件是()A. 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B. 蒋介石背叛国民大革命C. 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D. 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16. 对下图a、b、c、d四处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①a处召开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b处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③c 处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④d 处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7. 下表列出了1917~1940年欧洲主要国家社会发展部分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②斯大林模式产生了积极作用③各国指标变化与其起点有关系④苏联社会生活水平超过西方国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8. 如果给右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A. 地球生态环境危机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8分)19.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陕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9576cc77da26925c5b0f4.png)
陕西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卷第-部分(选择题共2()分)-JS 择翳(本部分共1。
酒试a.⅛ffl2分•计20分(J ⅛jatJH 只有一个选顼符合麵電) h 右图所禾册史k 物尖动兵变*夺取“『朝∣⅛权+建立新刨代[他统治期间的史实有 【A]J 犒束劃据局血完底大一统 ②采取分化斟权的办送削弱相权伽除荼军将颅的兀权牢举控制军懊 @匱用文臣歌握军政大权 A.②③④ B. φgX3> C ①③④ D (D®® M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料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并出现了一批具育代袤性的 科学著作「属于明朝IS 学著作的是 【D 】 -L (捞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6《本草第目》 3.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这场运动的口号展 I C l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G 恳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4’在新艮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文建设时期,屮国共产党召幵多次会议J 下列表述眞于“八七 会谏”的是 A 在中国历史上第 次掘岀了彻底的反帝反対匹的忖主革命詢犢 圧通过了上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境治的总方针 C t 指岀我国的t i R-1t⅛Ji⅛tki⅛从博后的农业IM 变为丸i≡的「业W 6「匚个代½,,ΦΦ⅛⅛⅛⅛⅛ft ⅛:⅛T raJ t 产傥的措杲做想 久抗日故爭时期.敌后战场的陋略总后力q 皓挥,卩枢圧A-塔金 乩弦宁 C-也左Lk西柏坡[B] [C] 6下列例幅图片及映了新中回底直牍农业上产定系的凹次関整。
昨也先官嗔宇排列it 确 的是 ⑻ 农业生产⅛<ttt *2»广大农民表心搁护(中华人民共和 AB 土地改 Vi≡> 詡农e⅞savfi 产SI 户的含同书M 人民公It 化时期 社丘別队去旁动A-①②③④15.c. <2x1XaX 百:需;;|需需;:爲:J发W槪* T触賞河⅛:济竝如½⅛Nf⅛济审3 从JyeS t I WHI 始∏‰.拼爪L 曲件® ⅛ 4: IhtJSJu r A f MiIJ常^寫警黑常•叭”河人M •■.站加林M持箪命' 7葛右U iQSj Ii ΛI•称这次廉甜为“齐黑甲命机为优私和利经济吐渡到社会主义么吧二珥鳥竺啓国貳对呦木収5M川会主文泌屉步发展为金业的公私合眾』迫!皿产杓収L商业的社会収改遭川现全行业公催涉的商弼居年H合主更塞本制度花我国他$起来。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考卷(解析版)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考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ce183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2.png)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考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11年C. 公元前201年D. 公元前220年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北宋时期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5.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 民主、科学B. 民主、自由C. 科学、进步D. 自由、平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均田制。
(√)5.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2. 东汉末年,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其代表作是______。
3. 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主要港口有______、______等。
5.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______,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 请列举唐朝的两个著名书法家。
3. 简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4. 请简要介绍五四运动。
5. 请说出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盛世的原因。
3. 请列举北宋时期的三大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4. 请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2分)注:1~12题为思想品德试题13. 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说明()A. 儒法两家思想互相补充B. 秦代奉行内儒外法思想C. 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D. 百家争鸣文化局面形成14. 他们从国家主义出发,采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国家主义的招牌下被堂而皇之地搬进了小生产的千年古国。
这一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出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A.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的出现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企业的出现C.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的兴起D. 八国联军侵华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据此回答15~16题。
15. 1958年,毛泽东在谈到长征时说:“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的事件是()A. 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B. 蒋介石背叛国民大革命C. 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D. 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16. 对下图a、b、c、d四处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①a处召开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b处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③c处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④d处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7. 下表列出了1917~1940年欧洲主要国家社会发展部分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国家苏联德国英国项目每千居民受过普5.1 0.9 0.1教人数每千人口拥有医5.7 12生数城市人2.3 0.3 0.2口比重婴儿死亡率 2.4 2.7 3.0①苏联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②斯大林模式产生了积极作用③各国指标变化与其起点有关系④苏联社会生活水平超过西方国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8. 如果给右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A. 地球生态环境危机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19.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汉武帝一生七次巡海,积极开拓海疆,探索域外航线,且每次出巡随从数万,率船队涉江过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体系也在逐渐形成,东南亚一些国家纷纷派出使臣,沿着新开辟的海上通道来中国朝贡。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也促成了中国和罗马两大帝国之间的往来。
材料三开宝四年(971年)六月,设置了广州“市舶司”,后于杭州设两浙市舶司。
元祐二年(1087年)十月,于福建路泉州增设市舶司;北方的密州(今山东诸城)于元祐三年三月设置北方唯一的市舶司。
政和三年(1113年),于秀州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设置其下属机构“市舶务”,还在临安府、明州、温州等设市舶务,后又于江阴军(今江苏江阴)设市舶务。
广州、泉州外贸交易量大,是南宋的主要外贸海港。
——摘编自《中国通史》(1)观察材料一图A与图B,西汉与北宋分别呈现及的政治局面;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两朝都采取方式,不同之处是西汉在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而北宋则通过与契丹等民族保持长久和平;在对外关系上两朝也注重发展海外贸易。
(4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与罗马帝国发展海外贸易的原因,并说明其对汉朝的影响。
(3分)②依据材料三,概括市舶机构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我国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2分) 20.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胡锦涛(1)材料一图A革命斗争对象是什么?分析图A到图B革命斗争对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指出图C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4分)(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做以评价。
(3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分) 21. (11分)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革命与改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革命】材料一(1)图A人物辞职对美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列举图B 人物使美国获得“自由的新生”的史实。
(2分)材料二(2)依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图A人物与图C人物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并概括他们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3分)【科技革命】材料三(19世纪后期)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地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第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
——摘自《大循环》(3)流向美国为人类利用核能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科技及经济中心逐渐由英国转移到美国,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对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2分)【调整改革】材料四(4)材料四图A所反映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图B人物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进行评价。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革命或改革会使社会发生怎样变化?(4分)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参考答案13. C【解析】考查点: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题思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秦朝”“书同文”“行同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秦朝统一文字,要求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遵从统一的道德与规范。
由此分析备选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A、B两项排除;由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秦朝实行“书同文”“行同伦”政策可知,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C项正确;百家争鸣文化局面形成是在春秋时期,且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排除。
故选C。
14. B【解析】考查点:近代化的探索。
解题思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国家主义的招牌下被堂而皇之地搬进了小生产的千年古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洋务企业,采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起到一定的冲击,使中国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B。
15. A【解析】考查点:红军长征。
解题思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期间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最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A项符合题意;蒋介石背叛国民大革命是在1927年,与红军长征时间不符,B项排除;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项错误;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D项排除。
故选A。
16. D【解析】考查点:红军长征。
解题思路: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可知,a 处是贵州遵义,b处是四川安顺场,c处是陕北吴起镇,d处是甘肃会宁。
由此分析备选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①正确;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赤水河位于贵州境内,②错误;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是在陕北吴起镇,③正确;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④正确。
故选D。
17. A【解析】考查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题思路:抓住题干关键时间信息“1917~1940年”,分析表格数据及备选项,由苏联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环境以及城市化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英国和德国,而婴儿死亡的年均增长率低于英国和德国可知,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斯大林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①②正确;结合实际可知,各国各项指标的变化与其起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苏联是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其综合实力仍然无法与英、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匹敌,社会生活水平也不可能超过英、德等西方国家,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18. B【解析】考查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解题思路:抓住漫画关键信息“美式主义”“为什么这种优良品种在其它国家都养不活呢”,分析漫画可知,漫画反映了美国试图将“美式主义”的树枝嫁接到其它国家的根基上,但却导致树木枯死、果实掉落,说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其他国家内政,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漫画主题不符,排除。
故选B。
19. (1)大一统;(1分)与民族政权并立;(1分)战争;(1分)议和签约。
(1分)(2)①原因:国家的统一,统治者对海疆的开拓;手工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沿海商贸活动的频繁。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影响:促进了汉朝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汉朝与周边国家宗藩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汉朝与罗马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②特点:分布范围广;分布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地区;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对外交通以海路为主;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指南针使用)的进步。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经济组织;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20. (1)对象:国民党反动派。
(1分)原因: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1分)影响: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国民党政权覆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2)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1分)评价:带来了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打破了阻碍中国发展的体制坚冰;开启了中国发展的动力源;促进了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把中国发展融入了世界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