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平台的台风影响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防台措施探讨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防台措施探讨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防台措施探讨李阳;张威;谢彬【摘要】中国南海台风频发,给海洋油气资源安全高效的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近海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未来海洋石油开发将逐渐聚焦深水区。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南海深远海重要的钻井装备。

因中国南海台风强度大且其产生经常出人预料,在某些平台无法紧急撤台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避台或减小台风对平台造成的损失是工程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以某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避台原则及防台措施,并讨论了调整平台艏向对减小平台整体受力的影响。

采用三维势流理论和时域耦合分析方法计算平台在不同吃水下的总体性能,分析对平台系泊张力及运动性能的影响,探讨通过改变平台吃水而降低系泊系统的受载,从而避免系泊系统破坏的可行性,最终得到可指导平台操作的结论。

【期刊名称】《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9页(P396-404)【关键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台风;系泊系统;防台【作者】李阳;张威;谢彬【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51台风①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其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

2004—2005年,墨西哥湾先后经历了3次罕见的4级以上飓风②:Ivan,Katrina和Rita,造成了大量的海洋平台、管线等生产设施的损坏,历时6个月90%的油田才恢复到灾前的生产水平,给墨西哥湾的海洋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南海属于台风频发的海域,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8年间,影响南海地区的12~13级台风③和热带气旋不少于30个。

近年来频发的台风等灾害性气候已给海上油气的开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复杂多变,常常超出人们之前的认识。

南海台风突发性强,强度较大,路径变化多端,而我国对于南海的海洋环境监测和认识还有待加强。

确保海上生产设施安全高效的作业和海上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南海海域年度风况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南海海域年度风况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南海海域年度风况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南海海域年度风况表是一份详细记录南海海域不同季节的风力情况的报告。

南海海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气候独特,受到洋流和季风的影响。

海域中的风力变化对于航海、渔业、能源开发等各种海上活动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了解南海海域年度风况的参考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未来的海上活动。

为此,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正文中详细介绍南海海域不同季节的风力变化趋势,并对其可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正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南海海域春季的风力状况。

春季是南海海域的旱季,此时海域的风力相对较弱,主要呈现由东北向而来的季风风向。

我们将分析这种风力对于航行安全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利用这一季节性特点进行海上能源开发的机会。

在正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将转向南海海域夏季的风力状况。

夏季是南海海域的雨季,此时海域的风力相对较强,呈现由西南向而来的季风风向。

我们将详细探讨夏季风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对于航行安全、渔业资源以及台风形成的影响。

在正文的第三部分,我们将深入研究南海海域秋季和冬季的风力状况。

秋季是南海海域的转风季,此时海域的风力逐渐变为由北部向南部的季风风向。

冬季则是南海海域的旺季,此时海域的风力较强,呈现由北部向而来的季风风向。

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两个季节的风力特点,并探讨其对于海域生态环境和海上经济活动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就南海海域年度风况对于未来海上活动的可能影响进行讨论。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将展望未来南海海域风力变化的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应对可能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这份南海海域年度风况表,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份有关南海海域风力的全面、准确的参考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未来的海上活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组织和呈现。

首先,引言部分将提供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的介绍。

海南台风为什么很多

海南台风为什么很多

海南台风为什么很多海南台风为什么很多第一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就是南海海域的生成的台风和南太平洋的台风。

而海南岛刚好在南海北部,在南海南部形成的台风因为气压温度地转偏向力等的影响会一路北上。

而且台风一但形成其影响范围就会很大。

台风从南海南部到达北部强度会有所减弱,其形状也会变得稍微分散。

这样海南岛几乎就是南海台风影响范围的必经之路。

第二加上南太平洋的台风有时也会向我国华南地区移动。

这也导致海南成为我国受台风影响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在一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各省市受台风影响登陆最多的地区广东第一海南第二。

因为广东较海南偏北受到南太平洋台风影像几率比海南更大一点再加上同样受到南海台风影像所以。

广东受台风影响最多。

但海南也仅次于广东。

这就是因为处于广阔海洋北部的原因,受到台风影响几率更大。

因为海南受到台风影响几率很大。

所以我们应该在夏季做好防范台风的准备,及时关注气象信息做好防范于未然。

台风缘何扎堆影响海南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分析,一是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大气环流异常;二是南海季风结束时间较常年明显偏晚;三是冷空气活跃,与热带系统共同作用,导致海南雨日和雨量偏多、日照偏少;四是拉尼娜的外强迫作用,预计在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程度的拉尼娜现象,10月台风和冷空气较常年偏多,即是拉尼娜影响初步显现的表现。

海南人对台风既爱又“恨”。

一方面,台风能带来丰富的降水,驱散炎热、缓解干旱,利于水库蓄水,有效解决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等问题。

数据显示,10月台风带来的强降水使海南主要水库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蓄水量较9月底增加20.32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天气,也会对海南进出岛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旅游景区和高空、探险、涉水、涉海、涉山、涉高及大型游乐设施多次暂停营业。

对海南的晚稻、冬种瓜菜、橡胶、热带果树及经济作物农业生产不利,导致授粉受精不良、病害出现、倒伏,甚至减产。

台风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台风都是从一个原先存在的热带低压扰动发展而形成的。

登陆广东的台风强度和路径特征分析

登陆广东的台风强度和路径特征分析

登陆广东的台风强度和路径特征分析陈劲;杨玺;汤振鹏【摘要】采用日本气象厅(JMA)东京台风中心(RSMC-Tokyo)发布的1951~2015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对影响中国广东沿海地区的台风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65年间影响到广东沿海的台风共计300次,年均4.6次,较多的年份达到10次,较少的只有1次,每年第一次影响广东沿海台风的生成时间主要在7月前后,最早到4月份,最迟到9月份;其源地均位于赤道以北,主要分布在10° N附近、120° ~150° E之间;在广东沿海登陆的台风每年在3次左右,主要集中在都在7~9月,只有极少部分出现在4、5、11月,而临近台风年均在1.5次左右,其分布的时间较分散,除1、2月外几乎全年都有出现;影响到广东沿海的台风主要以超强台风为主,占总数的49%.【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4页(P35-37,56)【关键词】广东沿海;台风;路径;强度;统计特征【作者】陈劲;杨玺;汤振鹏【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广东江门529000;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广东江门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4引言广东省位于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是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地区。

每年的夏秋雨季广东省都受到台风的侵袭,是我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省份。

因此,研究影响广东沿海地区台风的变化规律,掌握其特征,对准确预测台风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TC)的生成、结构特征、移动路径、登陆过程、时空分布以及TC 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Chan等[1,2]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陈世荣[3]根据1949~1986年热带风暴在各经纬度生成的分布频数统计确定出西北太平洋的3个热带风暴源地;陈敏等[4]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气候特点,并研究了台风源地随季节的变化及台风源地与台风强度的关系;黄荣辉、陈光华[5-7]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 活动的年际变化,指出热带西太平洋TC生成与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热状态和季风槽的位置密切相关;于玉斌等[8]对1949~2003年西北太平洋TC强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南海北部和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增强TC频数的高值区;Webster[9],曹楚等[10]指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热带风暴的生成、路径和强度在发生变化。

台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台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台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台风频发成为常态。

台风不仅对陆地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对海洋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台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生态效应研究。

首先,台风的强风和巨浪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的伤害。

在台风过程中,海浪的冲击力会破坏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使其栖息地受到破坏。

同时,强风也会将海洋生物吹到陆地上,造成大量的死亡。

这种直接伤害对于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台风还会引发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变化。

台风带来的暴雨会导致海洋中的盐度和温度发生剧烈变化,这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台风过程中的强风还会将海洋中的底层水体搅动到表层,这使得海洋中的养分重新分布,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台风还会对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珊瑚礁造成破坏。

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海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台风带来的强风和巨浪会将浮游生物破坏或冲到岸上,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台风过程中的暴雨还会导致海洋中的水质变差,进一步破坏浮游生物的生存环境。

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生态瑰宝,它们不仅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台风的强风和巨浪会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破坏。

台风过程中的巨浪会将珊瑚礁上的珊瑚碎片冲到岸上,使得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台风过程中的暴雨还会导致海洋中的水温下降,从而对珊瑚礁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尽管台风对海洋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它也有一定的生态效应。

台风过程中强风和巨浪会将海洋中的营养物质搅动到表层,从而促进了海洋生物的生长。

此外,台风过程中的暴雨还会将大量的淡水注入海洋,这对于一些海洋生物来说是一种补给,也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综上所述,台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对海洋生物造成了直接伤害,也对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影响。

海上风电机组抗台风策略与应急管理研究

海上风电机组抗台风策略与应急管理研究

海上风电机组抗台风策略与应急管理研究摘要:为保证海上风电机组能较好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生存,本文首先给出了台风极值风速大、非平稳性强、风向变化快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台风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动静载荷效应及常见的失效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风机关键部件及控制策略,并对主流控制逻辑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功能嵌入,使机组按逻辑,通过SCADA操作机组进行抗台前准备动作及台风期间的偏航控制策略等一系列动作有效降低对台风的冲击,最后进一步提出抗台应急管理措施,保护海上风电机组可靠安全运行。

关键词:风电;海上;抗台;控制策略0 引言随着海上风电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持下,即将迈入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阶段。

我国东海、南海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建设全面加速,然而在我国位于太平洋西侧,为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台风对海上风电机组的动静载荷效应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抗台风型风电机组的实际情况,从风机主要部件设计到控制策略做好相关保障措施,避免风机的颠覆性破坏,并力争实现基于可靠度的抗台风设计;最后进一步提出抗台应急管理措施,保护海上风电机组可靠安全运行。

1 台风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分析1.1台风对机组的静载荷效应台风环境下的风压影响对机组造成静载荷效应。

当风的流动遇到物体而受阻时,风速变小,向风面风压升高,流经结构后在背风面通常产生紊流,使风速局部升高而风压降低,对背风面造成吸力,前后相加形成牵引力,对迎风面及背风面也各自形成了压力及吸力。

台风影响设备时,设备结构所受风压静力与空气密度和风速有关,台风时空气密度很大,风速有时高达70m/s,因此,在受风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极易超过设计载荷极限,使设备遭到破坏。

1.2台风对机组的动载荷动力效应台风环境下常伴随高湍流,并进而对风电机组施加了动载荷,造成机组的动载荷效应,导致机组破坏性失效。

台湍引起风速、风向及其垂直分量迅速扰动或不规律性,在台风特性作用形成湍流团,在湍流区域有较大的气流混合与能量转换活动,给区域内的设备造成破坏。

台风灾害对沿海城市的影响与防治

台风灾害对沿海城市的影响与防治

台风灾害对沿海城市的影响与防治台风是一种强烈的自然灾害,经常给沿海城市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在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台风灾害中,沿海城市成为重灾区,其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台风灾害对沿海城市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台风来袭,风雨交加。

强大的风力和暴雨对沿海城市的建筑物、交通系统和生活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破坏。

许多建筑物和房屋因为无法承受强风而倒塌,道路交通因为被风刮倒的树木和废弃物堵塞而瘫痪。

此外,大量的降水还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引发洪水。

洪水不仅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还对农田和水稻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台风灾害还对沿海城市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以港口和水运业为主,台风来袭时港口必须关闭,船只无法进出,给物流和贸易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台风还会造成沿海海域的渔船翻覆,导致渔民生计受损。

这些经济损失不仅带给个人和企业巨大的困扰,也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台风灾害,沿海城市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轻损失。

首先,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到台风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抗台风的措施。

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并加强结构设计,以抵御台风的袭击。

此外,城市还应建立台风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早发现台风的迹象,并向居民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在沿海城市中,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确保其正常运行以减轻台风带来的洪水风险。

此外,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培训专业人员,提高灾害应对和救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城市的防治措施,个人和社区也应做好自身的准备工作。

在台风来临之前,个人应该储备食物、水和物资,确保充足的供应。

此外,社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安排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组织居民参与台风防范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台风灾害给沿海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为了减轻这些影响,沿海城市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个人社区准备等方面。

台风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

台风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

台风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现象,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巨浪。

它们对海岛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台风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讨论其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可能的后果。

一、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台风的狂风和暴雨可能导致海岛上的土壤侵蚀。

风力强大的风暴可以将土壤颗粒吹散,造成土地贫瘠和退化。

暴雨则会引起洪水和泥石流,进一步破坏土地并冲走有机质和养分。

这种土地退化会导致植被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二、树木破坏和林火台风的强风可以将海岛上的树木连根拔起或折断。

这会导致树木大量死亡或丧失稳定性,破坏岛上的森林生态系统。

此外,破坏的树木堆积在地面上,形成火灾的燃料,进一步威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三、海洋生态系统受损台风不仅对陆地生态系统有影响,还对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强风和巨浪可能破坏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暴雨会混入海洋中,导致水质下降,可能引发浑浊和富营养化。

这些因素都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影响。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台风的破坏性对海岛上的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威胁。

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或丧失,导致物种丧失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对于一些特定的岛屿物种,台风可能会引发毁灭性的后果,使其濒临灭绝。

五、海岛社区的影响除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台风还对海岛社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强风和暴雨可能导致海岛上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受损,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渔业和旅游业等重要经济部门,给社区带来经济损失。

六、应对和适应面对台风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和适应。

这包括加强土地保护和森林管理,减少土地侵蚀和树木破坏的程度。

同时,实施严格的海洋保护政策,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社区应建立健全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台风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台风对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包括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树木破坏和林火、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海岛社区的影响等。

中国沿海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

中国沿海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

中国沿海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长期以来,中国沿海航行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通过分析和研究沿海通航环境变化,正确评估沿海航行风险,深入把握沿海航行规律,不仅关系到航行船舶的安全,更是公司船队持久安全、本质安全大局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就沿海航行环境的变化趋势、特点、风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极端气候对沿海航行环境的影响近十年来,全球频现成灾的极端气候持续不断,由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结构性改变所引发的气候异常越发严重。

有数据表明,气候恶劣事件已由原来的每100年10次左右上升到了七八十次。

刚刚过去的2013年岁末,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了200页的报告指出,未来几年或数十年内,将发生难以预测的气候突变,这种突变比渐进式的气候变化更令人担忧。

对此,有科学家形容,气候突变的影响比醉酒开车的司机所构成的威胁还要大。

日趋常态的极端气候直接影响与恶化了海上通航环境,一是大风浪天持续时间长,仅北方海区和东海海域8级以上的大风日年均超过了80天,特别是近年来北方港口寒潮大风和冰况更趋严重;二是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影响范围广;三是一年四季雾情不断,近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笼罩扩散范围由北至南不断增大;四是台风频袭,特别是双台风结伴而行,超强台风接踵而来,其极端强度和诡异路径连主要国家间的台风分析预报也难以准确把握,今年的台风总量,远远超出了年初的预测,一个超强台风可影响我司船舶40多艘。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沿海近年来恶劣气候增多,大大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去年沿海港口因大风、浓雾、冰情、台风等气候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封港创历史记录。

通航环境受恶劣气候的侵袭,沿海航行船舶海损事故频发,仅上海海事局对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其所辖海区全年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19起,事故总量、沉船艘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去年上升了164.4%、118.1%和86.1%,其中沉船24艘,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越发严峻。

二、当前沿海航行安全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风险中国沿海海岸线长,南北跨度大,堪称世界最为复杂航区之一,更是全球海上通航环境难点最多、风险最大、事故多发的海域。

广东的台风趋势分析

广东的台风趋势分析

广东的台风趋势分析广东是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省份,位于南海沿岸,台风频繁。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统计,可以对广东的台风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广东台风的季节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根据历史数据,广东明显的台风季节集中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特别是7月到10月期间。

这是因为夏季和秋季是南海热带气旋生成和发展的主要季节,气旋在移动过程中通常会经过广东地区。

其次,广东的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从南海向北移动并登陆在粤东地区,再穿过广东中北部向内陆方向移动。

这种类型的台风通常会给广东带来较大的灾害性影响,造成严重的风雨灾害。

第二种类型是从南海向北移动并登陆在粤西地区,再转向西北方向穿过广西和湖南等地。

这种类型的台风对广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有可能引发暴雨等灾害。

第三种类型是从南海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福建或台湾附近转向东北方向远离广东,其对广东的影响很小,只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一些风雨。

此外,台风在广东地区登陆前后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大部分台风在登陆前会加强,并在登陆时达到顶峰强度。

登陆后,由于受到地形和陆地摩擦的影响,台风会逐渐减弱。

在移动过程中,如果经过沿海地区或无线群岛,台风有可能重新加强。

这意味着广东地区在台风登陆前后都需高度警惕,并且应加强防御措施。

另外,广东的台风路径和强度也与西太平洋高压的活动有关。

西太平洋高压的强弱和位置会影响台风移动和登陆的路径。

一般而言,西太平洋高压偏强、偏东时,台风路径偏向广东地区;而西太平洋高压偏弱、偏西时,台风路径偏向福建、台湾等地。

最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广东的台风活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随着海水温度升高,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可能会更有利。

这可能导致台风的频率增加和强度加强,进一步增加广东地区受到台风灾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广东的台风趋势分析表明,台风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移动路径分为从南海向北穿过广东和从南海向西北方向穿过广西湖南等地。

登陆前后台风强度有明显变化,受西太平洋高压的影响较大。

南海风暴潮对风场和外围海水敏感性研究

南海风暴潮对风场和外围海水敏感性研究

收稿日期: 2016-09-23; 修回日期: 2017-12-10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2000);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 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LOCW1608) [Foundation: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No. 2016YFC1402000; Open Fund of the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Circulation and Wave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KLOCW1608] 作者简介: 李健(1986-), 男, 内蒙古通辽人, 工程师, 理学硕士, 主要从 事风暴潮预报与研究, 电话: 15376903579, E-mail: ylijian7@
,
≤ (10)
利用权重 w 误差最小条件, 确定区间 , 的
范围, 公式如下:
126 420 540 315 /
其中流入角的设置详见李健[15]。
70 (11) (12)
1.2 模式介绍和设置
本文采用三维 ROMS 模式对风暴潮增水进行模 拟验证及敏感性分析。ROMS 是由 Rutgers 大学与 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共同开发的三维、自 由表面、地形跟随、有限差分的区域性海洋模式, 现 已被应用于风暴潮的数值模拟研究中[3]。
本文采用模型风场是 2003 年 Willoughby 等[14] 在总结台风断面观测数据基础上获得模型, 具体公
平洋入侵台风风速更大, 破坏力更强, 其中以西北 路台风造成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为了探索由西北 太平洋进入南海台风引起的风暴增水比南海局地生 成台风引起的风暴增水明显的现象, 本文在不考虑 台风强度等气象要素差异的情况下, 重点研究随西 北太平洋生成台风进入南海的外围海水变化对沿岸

南海海表温度气候变异及对局地台风的影响

南海海表温度气候变异及对局地台风的影响

南海海表温度气候变异及对局地台风的影响邱婷;左军成;王鼎琦;吕晓凤;刘大海【摘要】Observational data analysis from 1951 to 2010 reveal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climatolog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around 1980.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average SS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1 to 2010 increased by 0.44 ℃,comparing with tha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51 to 1980 in SCS,This increase in SCS is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ST climatology variation and wind stress was discussed.It was shown that wind stress weakened by 1.04×10-2 N/m2 in the period 1951-1980 compared to the period 1981-2010 in SCS.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ST was attributed to the weakened wind stress over the SCS.Further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bout the effect of climatological SST variation on steering flow and local typhoon activities in the SC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ST variation led to a northerly and westerly anomaly i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fter 1980 in SCS,which resulted in eastward moving of typhoon activities in SCS.In the period 1951-1980,the averaged central pressure of typhoon decreased by 8.4 hPa before landing on South China compared to the period 1981-2010.Typhoon intensity enhanced by SST variation,led to more severe impacts on South China.%通过分析1951—2010年海表面温度(SST)数据发现,南海SST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显著的气候变异:与1980年以前相比,南海SST在1980年后平均升高0.44℃,升温幅度明显强于西北太平洋.利用同一时期风应力数据分析探讨了南海SST气候变异与南海风应力变化的关系,发现1980年后南海风应力平均较1980年前减弱了1.04×10-2 N/m2,风应力的显著减弱是导致SST跃升的主要原因.进一步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SST气候变异对南海大尺度环流和南海局地台风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受SST显著增暖的影响,1980年后南海台风多发季节大气环流发生北风和西风异常,台风高频区东退,强度显著增强,登陆中国华南地区前的气压平均较1980年前下降约8.4 hPa,对华南地区的影响加剧.【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8页(P32-39)【关键词】南海;海表面温度;气候变异;台风【作者】邱婷;左军成;王鼎琦;吕晓凤;刘大海【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11近100 a来,全球大洋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表现为显著增暖的趋势[1],而这种增暖在区域海盆内的表现特征并不一致[2-4]。

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过程研究进展

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过程研究进展

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过程研究进展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过程研究进展引言: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汇的地区,东亚季风及其他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暖季的天气系统异常复杂。

其中,中尺度对流是南海暖季天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南海暖季天气系统概述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主要包括台风、副热带高压、季风、季候风等。

台风是南海暖季的主要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增强和路径对南海周边地区的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副热带高压是南海暖季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它的位置和强度决定了南海地区的天气状况。

季风和季候风则为南海暖季的风向和强度变化提供了动力。

二、中尺度对流对南海暖季天气系统的影响中尺度对流是指在水平尺度上约为数十至数百公里的对流现象。

它是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季风云团、季风低压、季风边界层等。

中尺度对流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水汽输送、大气稳定度等因素的影响。

它对南海地区的降水分布、风向、云量和辐射等都有重要影响。

三、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的相互作用机制1. 季风低压与季风云团季风低压是南海暖季的主要对流系统之一,它是由于地形和地热因素导致的地表低压系统。

季风云团则是在季风低压的气旋环流中形成的对流云团,它们对南海地区的降水形成有明显的影响。

季风低压和季风云团的形成主要受到大气辐合和地面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

2. 季风边界层和地形对流季风边界层是南海暖季的另一个重要中尺度对流系统,它是由于季风交汇区引起的大气辐合和上升气流形成的。

地形对流则是由于地形起伏和地热差异引起的对流云团,它们对南海暖季的降水和雷暴形成有重要影响。

四、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的研究进展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观测资料、数值模拟和统计方法研究南海暖季天气系统与中尺度对流的关系。

其中,观测资料的应用对于了解南海暖季天气系统的实际演化和中尺度对流的特性至关重要。

文档我国南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文档我国南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引言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

南海问题的症结,是中国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的限制、对外战略轻重缓急权衡以及自身力量的制约,而不能完全行使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各国间的经济往来越为密切,彼此的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各国间的竞争是凭借各自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然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资源,这时南海丰富的资源就很快就成为南海问题产生的导火索,再者南海的地理位置相当特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南海来成为了周边各国争夺的对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南海周边国家加紧了对南海诸岛的侵略,区域外大国又加紧对南海事务的渗透,南海问题已趋于国际化。

中国历来是个追求和平的国家,面对目前复杂的南海问题,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成为中国从90年代以来解决南海问题的主要原则。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从提出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其所带来的现实成效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中国政府在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原则时只说了是暂且搁置南海问题,但并没有具体指出要暂且搁置到什么时候,而且也没有对共同开发做个详细的规划,同时南海问题的各争端方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主张也持有怀疑态度,但必须看到,中国这一倡议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

例如菲律宾为了加强地区团结,于20世纪60年代放弃了对巴的声称,甚至越南也和东盟大多数国家成员国达成和解,中国到目前为止还一直在进行着共同开发的外交努力。

而且从最近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世界各地都对“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原则表示认可,说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原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促进边界争端的解决、保证共同使用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因领土争端造成的潜在冲突逐步升级;另一方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具有一定局限性。

南海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航行安全的影响

南海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航行安全的影响

南海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航行安全的影响王志邦;孟振光;郭柱国【摘要】南海海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大风大浪,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航行安全。

通过对南海地理环境、水文、气象特点的研究,分析这些因素对航行的影响,得出了应对南海自然环境对航行影响的对策。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complex , the sea-routes of islands are strait and across . South China Sea belong to tropical region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meteorological or climatic conditions .It is high temperature and great storms all the year round .that have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action to the voyage , the navigation safety, course and speedi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environment , operational plan and preparation that i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geography , weathers environ-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naviga-tion safety.【期刊名称】《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南海环境;海上航行;影响;对策【作者】王志邦;孟振光;郭柱国【作者单位】海军陆战学院研究生队,广东广州510430;海军陆战学院研究生队,广东广州510430;海军陆战学院研究生队,广东广州5104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98南海海域交通线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中东和欧洲、非洲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海上生命线”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海上通道安全中较为脆弱的一个关键节点.南海海域海上航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隐忧,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国家安全及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通道航行安全是保证国际海上运输通道的通畅,也是确保国家经济、贸易、海运在海上安全的延伸及拥有的运输通道.1 地理环境对海上航行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岩石、土壤、海洋、河流、生物、资源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体,对运输船只的航行安全影响重大.1.1 南海地理环境特点南海背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马莱半岛.南北长约3 000 km,东西最宽约1 850 km,总面积350余万km2.南海诸岛大体形成4个群体,东北1组称东沙群岛,它由东沙岛及其附近几个暗礁所组成;西部1组称西沙群岛,此岛群依其散布形势又可分为东西2群,东面的1群为宣德群岛,有7个较大的岛屿和一些礁滩;西面的1群为永乐群岛,有8个较大的岛屿和一些礁滩,因此海南渔民以“上七下八”来形容西沙群岛的组成.广阔的南海岛、洲、礁、滩星罗棋布,除海南岛外,还有260多座岛屿、沙洲、暗沙和暗滩.根据它们的分布情况,大体可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最南点为南沙的曾母暗沙,一般将它们统称为南海诸岛.中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为略呈椭圆型的珊瑚环礁.在中沙群岛东侧160 n mile的黄岩岛为巨型环礁,东西长约10km,宽约8 n mile,是我在南海中部最东的岛屿,也是船只在东部海域唯一可停靠的地方,离其它岛礁约300 km.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北部,是中国大陆与海南岛的屏障,其经济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海南岛东南330 km的大陆架边缘,古称“七洲洋”,由35个岛屿和滩、礁组成.以永兴岛为中心,北距榆林港180 n mile,南距新加坡1 065 n mile,东南距菲律宾的马尼拉523 km,西距越南岘港242 n mile.永兴岛面积1.85km2,是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设在该岛上.南沙群岛是南海航路的要冲,分布在南北宽550余n mile、东西长650余n mile,总面积约80多万km2的海区中.它是位置最南、范围最广、岛礁最多的1组岛群.由众多岛屿、礁滩、沙洲组成,主要岛屿有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西钥岛、北子岛、南子岛、鸿庥岛、南钥岛等.南威岛的避风条件好,航道水深,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南海海底地貌复杂,北、西、南陆地沿岸有宽广的大陆架和大陆坡,中部有广阔的深海盆地和海底高原,总的地势是南部和北部高,中部和东部低.南海大陆架宽广,南部和西南部大陆架是巽他陆架的一部分,宽达300 km,是世界宽广大陆架之一.南海东部属岛屿陆架,陆架狭窄,在吕宋岛北部,宽仅4~5 km.南海大陆坡,水深在150~3 000 m之间,呈阶梯状向深海延伸.南海中央盆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部位于东沙群岛的东侧,南部位于南沙和西沙群岛之间,纵长1 400 km,北宽南窄,最宽处660余km,深度在4 000 m左右.中央海盆两侧为海底高原和山地,南沙、中沙和西沙群岛就是高原和山地在海底的隆起带.南海海产丰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量巨大,四季林木茂盛,主要有麻疯桐树、三亚树等,树高10多m.1.2 南海地理环境对海上航行的影响南海大陆坡和深海盆地面积宽广,水深海阔,最深水深5 559 m.对大型水面船只活动极为有利.海底地形复杂,大陆架宽广,中部有广阔的深海盆地和海底高原,总的地势是南部和北部高,中部和东部低.在群岛附近,水深较浅,岛屿数量众多,有大量暗礁、暗沙隐伏于海面以下,其间水道复杂难行,船只航行活动受限.珊瑚岛礁地势低平、海拔3~5 m,由珊瑚沙覆盖,面积1 km2以下.难以建设码头,供船舶停靠、补给困难.岛礁四周礁盘环绕,陡峭不平,海底地貌复杂,无航行标志和指引标志,船舶难于抵靠岛礁,进入泻湖的航道浅且少,不利于大型舰船活动.不受礁盘地形限制的掠海型气垫登陆艇可以航行.海底是海盆型结构,水深,海域开阔,利于潜艇活动.船队在岛礁间航行险恶区多,定位条件差.通信联络容易受到破坏,造成船只之间信息共享难,有大风大浪时不能及时救助.遇到台风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浅水区海水透明度高易于发现礁石,有利于防止船舶触礁.岛礁远离大陆,航行和后勤技术保障难,补给线绵长而复杂,航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大部分岛礁无码头,物资卸载上陆困难,所需时间长.岛礁上大都无淡水,生活物资靠外部补给.岛礁上湿疹、痢疾、风湿等多种疾病流行.2 水文气象对海上航行的影响水文气象因素对海上航行影响重大.谁能准确掌握、预测天气和水文情况,谁就能掌握航行安全的主动权.2.1 水文特点南海海浪较大,潮差小.南沙海区海浪在东北季风期,盛行东北浪,月平均浪高为1.0~1.6 m,涌浪月平均涌高为1.7~2.2 m.西南季风期,以西南浪为主,涌浪月平均涌高为1.2~1.4 m.在台风或冷空气影响下,海区会出现狂浪怒涛,浪高可达10 m以上.潮汐属不规则全日潮,海区东部潮差小,平均潮差为0.6~1.5m.水色高,透明度大.水色、透明度等值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深水区终年水色高,透明度大,可达40 m;南部的大陆架浅水区水色低,透明度小,在10~15 m左右.陆坡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海流随季节风而变化,流速不大.东北季风期,盛行西南流,整个海区形成反时针的大环流,表层流速为1节左右,在越南沿岸加强到2节,流至加里曼丹岛附近折向东流,在菲律宾沿海为北上逆流.西南季风期,盛行东北流,流速小于1节,在越南中部沿海增强到1节以上.在季风转换的4~5月和9~10月间,风生流减弱,出现局部的密度环流.2.2 气象特点南海海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气温年变量小,南北区域差异不大.年平均气温22℃~28℃.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云量分布:南多北少,随纬度减少而明显增多,积雨云和浓积云多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至次年5月,雨季为6~10月.海区内终年气候潮湿,雨量十分充沛,受季风影响明显,旱雨季分明.从10月至次年3月中旬,盛行东北季风,大风天气多,不宜出海航行.西南季风始于5月终于10月,风力和缓,对航行行动影响不大,在有西南季风潮暴发时,风力常增至6~7级,最大可达9~10级,不宜航行.4月前后为季风转换期,风向多变,风力较弱,风流较小,是海上航行活动的黄金季节.台风多且浪大多涌,年平均4次,9~12月为台风季节,一般风速为35 m/s,最大80 m/s.南海海区夏秋常受台风侵袭,主要出现在东部海域,一般6~10月活动频繁,8、9月最为集中.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对海上航行活动影响极大.台风盛行时不宜航行,如须出海,应充分做好天气预报工作.2.3 南海水文、气象对海上航行的影响南海的潮汐类型错综复杂,以正规全日潮和不规则全日潮为主,潮差较小,有些小岛礁随潮差的变化而隐现.在浅水海域,潮差的变化对舰船航行有较大影响.南海潮流较弱,海流较强,季节变化较明显.海域北部和中部经常出现大浪大涌,使船队航行困难.强劲的海流对舰船活动有较大影响,可影响船只航速、航向,造成推算舰位困难等.在大风浪中,船舶容易产生横摇、纵摇和垂荡等不利于安全的运动,这些运动给船舶的安全生产带来困难,稍有疏忽,容易导致机损、货损和海难事故.强劲季风期,涌浪大增,影响航行仪器的精度,影响海上补给、输送使后勤保障难度增大.台风使小型船只无法使用,大中型水面船只影响严重.在组织航行行动时应准确掌握台风的发生和移动规律.特别是在甲板上堆载集装箱或轻泡货的船舶来说危险更大.突来的狂风容易将货物吹落海.更严重的会导致船舶倾覆.海面的大浪涌上甲板,使甲板机械损坏,船体与波浪之间会产生猛烈的局部冲击[1].严重的砰击容易使船首部的结构损坏,船体发生颤抖.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螺旋桨飞车使主轴受到极大的扭转振动,主机突然加速和减速,使主机部件损坏,推进效率大大降低.船体在波浪中颠簸人会引起晕船.南海海雾较少出现,有利于水面船只在航行中定位、目视、通讯和运输船队航行.南海海域广阔,风向稳定,多大浪大涌.涌浪和风浪使舰船航行困难甚至倾覆.南海为高透明度海域,海水透明度大,大部分海区海水透明度在20~30 m之间,有利于发现水下隐蔽目标,发现暗礁,利于航行.高温、多雨、潮湿等自然地理特征,对人体生理机能和船舶装备的性能影响较大.气温高,人员体力消耗大,易影响睡眠和造成中暑.也使船舶装备的的使用寿命缩短,零部件易生锈、腐蚀,物资易霉烂,仪器性能下降.高温使船只电子仪器工作时间缩短,机械效率降低.气候潮湿,岛屿附近蚊虫较多,人员易患传染病,有些船舶装备和仪器也会因潮湿而锈蚀.因此,在本海区航行应根据这些气候特征做好后勤保障及装备的保养工作.3 南海自然环境对航行影响的对策南海的恶劣的环境对船舶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首先船长和船员应认真分析风浪对船舶的稳性、强度和操纵性能的影响,充分做好大风浪航行的各种安全措施,以提高船舶在风浪中航行的安全系数.船长和船员熟悉南海风浪特性和本船的操纵性能,及时采取加固、绑扎、调整航向航速、漂航和科学用舵措施,完全可以将风浪对船舶安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加强对船舶驾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对船员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把船员培训质量关,对船员从源头上进行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结合南海水域特点.针对性地增加南海水域安全航行知识的培训.加强对船员实施连续、有效的动态管理.在船舶安全检查过程中积极开展船员实操性检查.充分利用内河和海船船员管理系统数据.认真做好气象预警.积极应对极端危险天气.做好南海水域的气象预警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对外发布有关危险天气的气象预报.并通报给有关的部门.港口管理部门要及时将收到的危险天气预警信息予以播发.提请船舶注意井做好防范工作.各有关船舶要密切关注气象情况.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当收到危险天气信息时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防御措施尽.就能消除危险天气对船舶的危害.在大风浪中航行,船舶的横摇周期变短,会降低船员的舒服感.大副在配载时要充分考虑所经航区的风浪情况,及时调整压载水,降低船舶的重心.对于重大件货物在开航前就应该严格按照系固手册的要求认真绑扎;对于谷物等存在自由液面的货物应适时进行平舱.勤检查各种开口设备,确保船舶储备浮力.进入风浪区前,船舶所有甲板开口、水密门要关闭并确保水密,以保证船舶的浮性.适时调整航向和航速,避开共振区.必要的时候停车漂航,减小波浪对船舶的冲击.合理操舵,使得舵产生的横摇与波浪产生的横摇相抵消,在顶风浪航行中,选择适当的迎浪角,必要时采取“之”字航法,以减少风浪对船体的撞击力,还要控制好船速[3].避免横浪航行,在接近陆地、浅滩附近航行时,要充分认识到风浪对船舶的影响,避免被风浪压向危险物.大风浪中应避免调头,轮机长要亲自在机舱指挥,确保主辅机工作正常,务必改用手操舵.驾引人员要滩确掌握航道水文资料作航行前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船舶在弯道航段航行应该适当减速,船舶会受弯道横流的作用而产生漂移.船舶应尽量航行在弯曲航道水流动力轴线附近.以避免斜航和岸吸现象的发生.关键是要在南海完善救助、补给基地建设.选定地位重要,便于航行的岛屿,重点建设大型机场、油库、船只停泊基地、后勤技术综合保障基地.根据南海环境恶劣,远离大陆的特点,建立完善可靠的保障系统.研制适应南海“三高”特点船舶的仪器和装备,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实现通用化,减少维护、保障的困难.研制大航程,抗风浪能力和航行能力强的船舶.4 结束语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东北部与太平洋、东海相通,西南部和南面与印度洋相连,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通道,是远东地区至东南亚、非洲、欧洲及大洋洲的捷径,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域之一,具有显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对航行安全影响重大.因此研究应对威胁航行安全的对策有着积极的重要的意义,南海海域通航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安全也间接地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 蒋维清.船舶原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176-185.[2] 李勇.船舶操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10-150.[3] 吴秀恒.船舶的操纵性与耐波性[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25-150.。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抗台风分析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抗台风分析

专版研究园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抗台风分析文/陈俊生 张斌0 引言随着海上风电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持下,我国即将迈入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阶段。

我国东海、南海风能资源丰富,适宜进行风能开发,然而在这两个海域台风频频发生,抗台风设计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对台风措施已经关系到沿海海上风电是否能安全可靠运行。

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抗台风设计方法,本文首先给出了台风极值风速大、非平稳性强、风向变化快、与巨浪同步等基本特征,分析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台风作用下常见的失效模式,其中以整体倾覆、塔筒失效、叶片破坏居多;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到控制策略上做好相关保障措施,避免海上风电机组颠覆性破坏,并力争实现基于可靠度的抗台风设计;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抗台风举措,以期为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抗台风设计提供参考。

1 台风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危害在台风作用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如果基础尺寸或者埋深不够,将导致基础大面积脱开,进而结构整体倾覆。

这种结构失效形式又称为颠覆性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7年台风“天鸽”造成珠三角某陆上风电场叶片大量折断,多台风电机组破坏性倒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有些风机连根拔起;同时,珠江口某海上风电场附近船舶受台风影响,船舶在台风和海浪的作用下的漂移撞击到了风机基础桁架,造成了风机机舱桁架严重变形,部分海底电缆在台风期间受到船舶锚具的破坏,海底电缆需要较长的修复期,对工期以及经济损失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状况2.1 沿海极端风速频率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南沿海海上风电极端风速统计发现,54m/s的风速可以覆盖所有统计数据的96%,如表1所示。

2.2 年平均风速本文综合了我国沿海测风塔计算的年平均风速进行分析,发现福建中部沿岸风速最大,为8.0m/s~9.8 m/s;浙江中北部沿岸、广东部分沿岸、广西沿岸和海南部分沿岸风速为5 m/s~6 m/s;其余地区为6.0 m/s~7.9 m/s。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南海地区的影响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南海地区的影响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南海地区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它涉及到全球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南海地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也对全球贸易和能源安全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对南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温度上升和海平面上升使得海水的酸化程度加剧,这对珊瑚礁等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珊瑚礁是南海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然而,海水温度升高和酸化程度加剧将导致珊瑚礁死亡和生长速度变慢,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南海地区的渔业和海洋资源。

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这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迁徙,从而影响渔业的产出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

同时,海水酸化也会对有壳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影响,这对当地的渔业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了挑战。

气候变化还可能对南海地区的能源安全造成影响。

南海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产区,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然而,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台风和暴雨,这会对油气设施造成直接威胁。

而且,海平面上升可能会使得一些油气设施遭受海浪和涌浪的冲刷,从而对能源安全造成影响。

为应对气候变化,南海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

一方面,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保护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污染。

同时,在渔业管理和资源开发方面,需要采取可持续的管理措施,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另一方面,应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预案,为渔业、油气设施等关键领域的应对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体来说,气候变化对南海地区的影响非常严重,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南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

南海问题原因、策略及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原因、策略及解决方案

吕晓伟: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这一轮抢占南海小高潮的导火索,就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就给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圈地运动抢得先机。

当人类已经从圈地走向圈海,南海就貌似是蓝色圈地的最后空间。

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口水仗。

我国沿海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我国沿海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辐 合 产 生 上 升 运 动 ,能 够 使 气 块 抬 升 至 自由对 流 高 度 以 上 ,从 而 使 不 稳 定 能 量 释 放 出来 。要 使 低 层 扰 动 迅 速 发 展 ,在 低 层 辐 合 流 场 的 上 空 要 有 幅 散 流 场 ,而 且 高 空 幅 散 必 须 大 于 低 层 幅
统 计 表 明 , 由赤 道 辐 合 带 旋 涡 发 展 成
压 值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 中 心 气 压 值 越 小 风 速 越 大 。② 热 带 气 旋 带 来 强 降 水 , 个 别 登 陆 台 风 的 沿 海 地 区 一 带 的 降 水 量 超 过 l0 m O 0 m。 ⑧ 热 带 气 旋 中 心 的
影 响 我 国沿 海 时 ,发 布 台 风 消 息 ;预 计 未 来 两 天 可 能 影 响 我 国 沿 海 时 ,发 布 台 风 警 报 ; 预计 未 来 一 天 内直 接 袭
击我 国沿 海 时 ,发 布 台风 紧 急 警 报 。 热 带 气 旋 的天 气 概 况 :④ 发 展 成
熟 的 热 带 气 旋 , 最 大 风 速 可 达 3 一 O 6 m s中 心 附 近 风 速 的 大 小 与 中 心 气 0 / ,
极 低 气 压 和 大 风 ,使 海 面 产 生 巨 大 的 风 浪 和 涌 浪 , 给 海 上 船 舶 航 行 造 成 极
月 2 日在 福 建 漳 浦 线 登 陆 的第 l 3 3号 台风 “ 鱼 ”就 是 2 1 鲇 0 0年 在 上述 海域
生 成 的第 1 热 带 气 旋 , “ 鱼 ” 是 3个 鲇
的 海 水 温 度 可 以 作 为 热 带 气 旋 形 成 的 第 一 临 界 温 度 , 只 有 达 到 这 一 临 界 值 的 海 域 ,才 有 热 带 气带 气旋 发 生 的 第 二 临 界 温 度 ,达 到 这 一 临 界 值 的 海 域 ,热 带 气 旋 发 生 、发 展 的 概 率 最 大 。 要 有 适 宜 的 流 场 。如 果 要 使 高 温 高 湿 洋 面 蕴 藏 的 大 量 不 稳 定 能 量 得 以释 放 并 转 变 为 热 带 气 旋 发 生 发 展 的动 能 ,必 须 有 一 个 启 动 机 制 ,这 就 是 低 层 的 初 始

南海区域台风路径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研究

南海区域台风路径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研究

南海区域台风路径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研究
王康玲;何安国
【期刊名称】《热带气象学报》
【年(卷),期】1996(012)002
【摘要】提出一套解决台风数值预报初始场的方案,构造一个与模式物理过程相协调的人造台同环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人造资料,将人造资料与常规资料混合起来分析,再经过正规模初始化,使模型台风进一步与作者新近研制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相协调,最后对南海区域台风路径预报作了多方面的敏感性试验,对1993、1994两年在华南登陆的台风逐一进行预报的结果说明,本模式对华南区域台风的路径完全具有预报能力。

【总页数】9页(P113-121)
【作者】王康玲;何安国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7.8
【相关文献】
1.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的并行化及路径预报误差分析 [J], 麻素红;瞿安祥;张眙
2.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台风路径 [J], 陈玉石;韩桂荣;焦圣明;王清楼;袁成松
3.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数值预报业务模式误差场预报研究 [J], 王启光;封国林;支蓉;赵俊虎
4.一个改进的台风路径统计预报业务模式 [J], 李汉惠;蔡金祥;金一鸣;陈孝源;俞善贤
5.一个改进的台风路径统计预报业务模式 [J],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台风路径预报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台风特征
我 国 位于太平洋西岸,经常会受到热带海洋气旋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等级的规定, 热 带 气 旋 主 要 包 括 热 带 低 压 (T D ) 、 热 带 风 暴 (T S ) 、 强热带风暴 (S T S ) 、 台 风 (T Y ) 、 强 台 风 (S T Y ) 和 超 强 台 风 (S U P E R T Y ) 6个 等级,如 表 1 所示。
我国南海的台风主要分成两大类,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途径南海的台风(途径台风)和在南海
收稿日期:2019-07-22;修改稿收稿日期:2019-09-20 基金项目:高 技 术 船 舶 科 研 项 目 (工信联装函[2016]22号)
180
中 国造船
学术论文
海 域 生 成 、发 展 的 土 台 风 (南海土台风)。程撼等[7]比较了二者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发现在海南岛 以 东 、 西 沙 群 岛 以 北 附 近 的 海 域 ,南 海 土 台 风 比 途 径 台 风 的 影 响 范 围 广 。薛 淑 君 [8]对 南 海 土 台 风 的 强 度 变 化 特 征 进 行 分 析 ,发 现 台 风 的 强 度 和 移 动 途 径 随 季 节 变 化 ,东 向 移 动 的 土 台 风 最 大 强 度 一 般 比 西 向 移 动 的 强 ,且 夏 季 台 风 强 度 变 化 比 冬 季 快 。
林 强 U2, 于 涛 \ 陈 庆 强 ”
( 1 . 中 国 船 舶 科 学 研 究 中 心 ,无 锡 214082; 2 . 上 海 市 东 方 海 事 工 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200011 )
摘要
台 风 是 南 海 浮 式 平 台 重 要 的 自 然 风 险 源 。 台 风 频 繁 发 生 , 具 有 极 强 的 破 坏 性 。 论 文 基 于 1981 ~ 2018 年 中 国 气 象 局 提 供 的 热 带 气 旋 路 径 资 料 ,对 南 海 某 海 域 台 风 的 强 度 、年 度 和 月 度 分 布 进 行 统 计 ,分析台风 对该海域的影响,并提出风险预防和应对策略,对在该海域工作的浮式平台防台制订抗台策略具有现实指 导意义。
南 海 远 离 大 陆 ,一 旦 发 生 严 重 风 险 ,等 待 大 陆 救 援 的 时 间 长 ,主 要 依 靠 平 台 上 的 人 员 自 救 。然而 平台上可利用的救援物资较少, 自救的难度大。因 此 ,对于设置在南海的浮式平台,需预先进行风险 识 别 和 防 范 ,建 立 相 应 的 应 急 预 案 ,在 紧 急 情 况 发 生 时 能 及 时 采 取 相 应 的 应 急 措 施 。 台 风 风 险 具 有 时 间 性 和 区 域 性 ,通 过 对 其 特 征 、规 律 及 产 生 的 后 果 进 行 分 析 ,可 以 合 理 安 排 平 台 作 业 的 时 间 窗 口 ,降 低作业过程中遭遇台风的几率,并为制定应急方案提供依据。关芬呈和谢清华[4]对 1949至 1981年进入 南海海域的台风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台风年度、月 度 、强度和动向等方面的特征。李勋等[5]通过台 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的变化来分析影响南海的台风强度变化的特征。吴祖立等[6]统计了 1 9 5 9 〜 2014年 关 于 台 风 路 径 的 资 料 ,分 析 台 风 对 渔 业 的 影 响 。
热带气旋等级 热 带 低 压 (T D ) 热 带 风 暴 (T S ) 强 热 带 风 暴 (S T S )
台 风 (T Y ) 强 台 风 (S T Y ) 超 强 台 风 (S U P P E R T Y )
南海海域辽阔,浮式平台作业时大都以锚泊为主, 自身无动力,转移较为困难,不能有效地规避 台 风 。 因 而 需 要 对 平 台 所 在 的 局 部 海 域 进 行 台 风 影 响 规 律 的 分 析 ,建 立 一 套 应 对 策 略 ,减 少 事 故 的 发 生 。本文对南海台风的强度、年度和月度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 以南海某海域为例分析台风影响的 统 计 特 征 ,并 提 出 了 台 风 风 险 预 防 和 应 对 的 策 略 。
台 风 是 浮 式 平 台 重 要 的 自 然 风 险 源 ,其 频 繁 发 生 对 平 台 的 安 全 和 作 业 存 在 很 大 影 响 。 台 风 的 破 坏 力 大 ,往 往 会 引 起 平 台 的 结 构 破 坏 ,严 重 情 况 下 会 导 致 设 备 损 坏 和 人 员 伤 亡 ,甚 至 导 致 平 台 整 体 倾 覆 , 造成人员财产巨大损失、无法恢复生产和海洋环境污染。在2006年 ,Transocean Discoverer 534号钻井 船在南海作业时遭遇到台风“珍珠”,造成隔水管断裂[2]。在2009年 ,West Hercules平台在钻井作业时 遭遇台风“巨爵”袭击 ,致使隔水管底部与海底发生碰撞,损失惨重[3]。
6 0 卷 第 3 期 (总 第 2 3 1 期) 2019年 9 月
文 章 编 号 : 1000-4882 (2019) 03-0179-07
中 国造船 SHIPBUILDING OF CHINA
Vol.60 No.3 (Serial No. 231) Sep.2019
南海平台的台风影响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
关 键 词 : 南海平台; 台风风险;应对策略
中 图 分 类 号 :P 7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引言
为 了 加 强 我 国 南 海 深 水 海 域 资 源 的 利 用 和 开 发 ,一 些 新 概 念 大 型 浮 式 平 台 即 将 走 向 南 海 。这些 平 台 可 为 南 海 的 资 源 开 采 提 供 物 资 存 储 、能 源 供 应 、应 急 救 援 等 全 方 位 的 基 本 保 障 [1]。我 国 南 海 海 域 为 热 带 和亚热带气候, 自然海况恶劣。尤其是在夏季, 台风活动频繁,这大大增加了南海平台的研 发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