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邓稼先》

人教版语文《邓稼先》
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
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结构图解
写作手法小结
我国的两弹功臣






怀








XXX小学
感谢您的观看
七年级 语文公开课 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
邓稼先
作者—杨振宁
作者简介
杨振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 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 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 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发表过大约300篇论文以及《基本粒 子发现简史》
邓稼先
简介
1
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第一板块: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第二板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第三板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邓稼先。 第四板块:让民族自豪、祖国骄傲的邓稼先。 第五板块:才智超凡、意志坚强,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执著追求的邓稼先。 第六板块:忠诚纯正、成就卓越,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邓稼先。
文章第一部分写的什么?
文章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 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作用引出邓 稼先。
积累阅读
读《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 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 捷报传。 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文原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文原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文原文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邓稼先 课件(共19张PPT).ppt

邓稼先 课件(共19张PPT).ppt

合作探究
讨论: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解答?
1.环境本身的特点: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 ③渲染(营造)氛围。
2.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①烘托人物的心情; ②烘托人物的形象; ③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3.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 ②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③埋下伏笔等。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 (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 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 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 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你还勾画了哪些句子?说一说。并讨论一下邓稼先搞科研期间面临的困难:
国力衰弱
科研条件落后
自然环境恶劣
政治环境不稳定……
精读细研
勾画出文中对邓稼先进行评价的语句,结合关键词语和具体内容说说,文章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气质和人格。
射成功。 • 这些辉煌的时刻离不开国防科技专家们的无私奉献,他们长年与亲
人分离,在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 他们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 •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课本,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认识这位为祖国的 强大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邓稼先。
学习目标
• 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重点)
合作探究
回顾全文,六个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 文的“小引”,等于
是个帽子;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 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 贡献,是第一部分的 补充、延伸和扩展;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 的延伸;
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 度写出了邓稼先贡献 之大,也可以说是第
二部分的扩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弹元勋”邓稼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弹元勋”邓稼先》

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
他们是: • 同乡 • 同学 • 情同手足的 • 好朋友
• 一个获诺贝尔奖 • 蜚声世界半世纪 • 一个为国造核弹 • 隐姓埋名28载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 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 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 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 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本文总结
两弹元勋邓稼先(杨振宁)
一、历史背景 二、生平简介
三、人物对比
四、感情震荡 五、沙漠创业 六、热情赞颂 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祖国国 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
人的价值在于付 出,而不在于得到!


ng) 可歌可泣 (qì ) 热泪盈眶 (kuà ) 鞠躬尽瘁 (cuì (pá ng 彷 徨huá ng)
殷红 (yān) 殷切 (yīn)
鲜红 (xiān) 鲜为人知 (xiǎn)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马革裹尸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
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
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
重选择了一些 平常小事 ,于细微 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
跳读课文,说 说文章哪部分直接 表达对邓稼先深情 和评价?
你们认为应怀着怎 样语调和感情去朗读?
赞美、自豪、深情
你认为总写邓稼先 伟大之处是哪句话?说 说你对它的理解。
③1985 年 重 病 期 间 写了一份关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核武器 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说服 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 年 被 “ 四 人帮”批判围攻, 竟然说服工宣队、 军宣队的队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 (kuànɡ)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 (cuì)
彷徨(pánɡ huánɡ)
殷红 (yān) 殷切 (yīn)
鲜红 (xiān) 鲜为人知 (xiǎn)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整体感知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 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 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 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相当
文化背景
不同
学术水平
性格
锋芒毕露
最不引人注意
善于辞令
奉献精神 忠厚平实
复杂的人
“纯”
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 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人物介绍
正音识字
整体感知
内容赏析
归纳总结
人物介绍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 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1924—1986),安 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 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 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 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PPT118(微课件) 人教版 (共21张PPT)

邓稼先PPT118(微课件) 人教版 (共21张PPT)

板书设计:
邓稼先
任人宰割
原子弹
忠诚纯正,无私无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站 起 来 了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文本解读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文本解读

《邓稼先》文本解读一、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本文编排在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群星闪耀,感受名人的风采”单元。

该单元为“杰出人物”单元,《邓稼先》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为“教读课文”。

还包括有“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和文言文《孙权劝学》。

部编教材单元编排体例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阅读单元的组织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

“人文主题”,即课文选择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邓稼先》本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便是“群星闪耀,感受名人的风采”。

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结构。

以阅读能力为例,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

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强调“精读”,要求做到:一是字斟句酌;二是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

”要想准确解读《邓稼先》文本,首先应当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杨振宁先生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

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

邓父和杨父是多年深交的老友。

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

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

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邓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

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邓稼先》课后生字组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邓稼先》课后生字组词

《邓稼先》课后生字组词1.至(zhì):至于、至极、至诚、至亲2.鞠(jū):鞠躬、鞠养、鞠躬尽瘁3.奠(diàn):奠基、奠酒、奠仪4.截(jié):截断、截取、截止、截然不同5.选(xuǎn):选择、选拔、选手、选贤任能6.聘(pìn):聘请、聘书、聘金、聘礼7.坎(kǎn):坎坷、坎肩、坎坷不平8.挚(zhì):挚友、挚诚、挚爱9.梯(tī):梯子、楼梯、阶梯、梯形10.肛(gāng):肛门、肛疾这些生字和组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词汇量。

Vocabulary Formation for New Words in "Deng Jiaxian" after ClassHere are the new words and their associated phrases from "Deng Jiaxian" after class:1.Zhì (至): Zhìyú (至于), Zhìjí (至极), Zhìchéng (至诚), Zhìqīn (至亲)2.Jū (鞠): Jūgōng (鞠躬), Jūyǎng (鞠养), Jūgōng Jǐncuì (鞠躬尽瘁)3.Diàn (奠): Diànjī (奠基), Diànjiǔ (奠酒), Diànyí (奠仪)4.Jié (截): Jiétuàn (截断), Jiéqǔ (截取), Jiézhǐ (截止), Jiéránbùtóng (截然不同)5.Xuǎn (选): Xuǎnzé (选择), Xuǎnbá (选拔), Xuǎnshǒu (选手), XuǎnxiánRènnéng (选贤任能)6.Pìn (聘): Pìnqǐng (聘请), Pìnshū (聘书), Pìnjīn (聘金), Pìnlǐ (聘礼)7.Kǎn (坎): Kǎnkě (坎坷), Kǎnjiān (坎肩), Kǎnkěbùpíng (坎坷不平)8.Zhì (挚): Zhìyǒu (挚友), Zhìchéng (挚诚), Zhìài (挚爱)9.Tī (梯): Tīzi (梯子), Lóutī (楼梯), Jīetī (阶梯), Tīxíng (梯形)10.Gāng (肛): Gāngmén (肛门), Gāngjí (肛疾)These new words and their associated phrase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while also expanding our vocabulary.。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邓稼先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邓稼先精神品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模拟邓稼先在科研过程中的决策和挑战。
解决方法:结合实例,如邓稼先在科研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并尝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科学精神。
(3)家国情怀的激发:学生在理解邓稼先的爱国情怀时,可能存在认知偏差,不能深刻体会其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
解决方法:通过对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邓稼先的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4)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析邓稼先的品质和成就时,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解决方法: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邓稼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克服困难、坚定信念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对邓稼先的精神品质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可以尝试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体会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此外,我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还需加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对问题理解不够透彻,导致讨论成果不够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我应多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两弹一星”的背景和意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他们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科技原理,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
2.增强学生对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历程的认识,培养历史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从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中领悟敬业、创新、奉献等精神品质,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提升表达与交流水平。
5.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科学精神与探究能力。
-在探讨邓稼先的精神品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敬业、创新、奉献等品质来克服困难。
-对于“两弹一星”的科技原理,教师应使用生动的比喻或图表等辅助工具,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在比较科研环境时,教师可以提供历史资料和现代科研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科研条件和挑战,从而加深对邓稼先时代科研工作的认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弹一星”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邓稼先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邓稼先为榜样,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件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件人教版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 务的。
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 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 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 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 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 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比较阅读:
难忘蘑菇云
——记两弹元勋邓稼先
在安徽省怀宁县五横乡白麟畈的一所院落里,两百年前出了一 位被推崇为清代篆刻、书法第一的大家,“完白山人”邓石如。可 谁也不会想到,在两百多年以后,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 的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者,也诞生在这里,他就是邓石如的六 世子孙邓稼先。
写作特色
句式整齐: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 划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勇进的胆识和稳 健的判断。
长短句交错使用: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 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 写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 (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 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
八国联军侵华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和香港新界,前
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邓稼先
1964 年 10 月16日
中国爆炸 了第一颗 原子弹。
1967 年 6 月17日
中国爆 炸了第 一颗氢 弹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 原籍安徽,西南联合大学研 究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 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李政 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 开拓性工作。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后题答案

⼈教版语⽂书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后题答案 课后练习是提⾼学习成绩的基础,关于⼈教版语⽂书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后题有哪些指导呢?接下来是店铺⼩编为⼤家带来的参考答案。

⼈教版语⽂书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课后题答案 《邓稼先》第⼀题答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把握⽂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先概述我国近⼀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宰割”到“站起来了”这⼀巨⼤转变作出巨⼤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巨⼤影响的历史⼈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着写? 答:课⽂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然⽽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千年所孕育出来的有最⾼奉献精神的⼉⼦”,“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千年传统⽂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奉献精神的⼉⼦。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试阐释这两句话。

答:“邓稼先是中国⼏千年传统⽂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奉献精神的⼉⼦”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个最不要引⼈注⽬的⼈物”,“忠厚平实”,“真诚坦⽩,从不骄⼈”,“没有⼩⼼眼⼉,⼀⽣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质”。

中国⼏千年传统⽂化讲宄⼈与⼈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化中这些优秀的成分,并变成了⾃⼰的⽓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们绝对相信他”,““””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宣队、军宣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全意为⼈民服务,是领导、团结⼴⼤⼈民⼀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的⾏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的话,他仍会⾛他已⾛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民的利益,奉献⾃⼰的⼀⽣,这是邓稼先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邓稼先》知识点能力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邓稼先》知识点能力点梳理

第一单元邓稼先/杨振宁【知识提纯】1.作者微博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2.背景资料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

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

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

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字词清单】(1)字音邓稼先(jià) 元勋(xūn) 铤(tǐnɡ)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jū cuì ) 癌症(ái)筹划(chóu) 妇孺皆知(rú) 彷徨(pánɡ huánɡ)(2)词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热泪盈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萦带:弯曲得像带子一般。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答案】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品质。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文原文及赏析《邓稼先》课文原文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据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统计,1898年那年,全国各省受灾,真是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灾情最严重的是“黑吉二省,哀鸿遍野,百不一存”。

1898年,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竟强行划分了势力范围。

1898年,慈禧太后竟饶有兴趣地坐看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心中其实早已有了主意。

1898年,谭嗣同悲怆地呼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1898年,刘胡兰还没有出生。

……百年屈辱,一朝洗雪。

邓稼先说:“如果做好这件事(指原子弹),我这辈子就活得很值得了。

”邓稼先喜欢一个“纯”字,他说:“我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邓稼先喜欢一个“静”字,他说:“平静的工作,平静地度过一生。

”邓稼先喜欢一个“实”字,他说:“科研工作需要严谨,需要一丝不苟。

”邓稼先喜欢一个“真”字,他说:“我们对待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邓稼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孕育出的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的人,也只有邓稼先这样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曾为他题词:“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邓稼先的同事和部下当年赠给他一副挽联:“哀君早辞世,功勋在人间。

”邓稼先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邓稼先》课文赏析《邓稼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记人传记型文章。

作者杨振宁以真挚的情感、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邓稼先这位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者的形象。

全文贯穿了对邓稼先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文章开头以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背景为引子,通过对比展现了中国从屈辱到崛起的历程,凸显了邓稼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邓稼先》(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邓稼先》(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细读课文,思考:
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这些 文字体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
提示:可通过词语、句子、修辞、写作手法 等角度去赏析。
文中评价邓稼先的词语:
忠厚平实 忠诚纯正 甘于奉献 热爱祖国
真诚坦白 朴实
治学严谨 热爱人民
从不骄人 没有小心眼儿 没有私心 与人为善 实事求是 身先士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写邓稼先墓志铭。
谢谢!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 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 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 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 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疑难探究
●1.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表明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2.标出文中的排比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整齐的短句,展现了邓稼先卓越的才能,字里行间流露着钦佩
赞颂之情。
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3.邓稼先遇到危险时是怎么说的?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疑难探究
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永恒的骄傲”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邓稼先 的?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
第六部分,对邓稼先的总评价──赞 歌、挽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邓稼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邓稼先》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邓稼先》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其崇高品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学习课文,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课文导入部分,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家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邓,我应继续采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作者通过对邓稼先与同事、家人的互动描写,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对于这种描写手法的理解,学生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剖析课文,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邓稼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无私奉献、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邓稼先的崇高精神。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邓稼先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d.体会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学生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感受其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培养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强化语言表达: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的下册版邓稼先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的下册版邓稼先

2023
PART 02
邓稼先在科学领域成就
REPORTING
核武器研制领域贡献
领导原子弹研制
邓稼先作为中国原子弹研制的核 心人物,亲自领导和参与了原子 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核武器
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突破关键技术
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邓稼先带领 团队突破了关键技术难题,为原子 弹的成功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持。
默默奉献
邓稼先在科研工作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 国家和人民利益付出了巨大代价。
奋斗终身
他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奋斗终身,直到生命的最后 一刻,仍然心系科研事业和国家安危。
奉献精神的意义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邓稼先的奉献 精神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
2023
PART 先不仅关注原子弹的研制,还 积极推动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为中 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天科技领域成就
参与卫星研制
邓稼先在航天科技领域也 有突出贡献,他亲自参与 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 研制工作。
推动载人航天工程
邓稼先在载人航天工程方 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奠定 了基础。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了解邓稼先的实践经历和成果,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勇于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
2023
PART 05
邓稼先在当代社会影响与 价值
REPORTING
对当代科技发展推动作用
推动核科技发展
价值观引导
通过邓稼先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 、正义和公正,摒弃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提示内容 划分结构 新颖、醒目
邓稼先
一、 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 背景上推出邓稼先。
二、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历史背景 生平简介
三、 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 比中来写邓稼先。
人物对比
四、 作者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搞 感情震荡 出来的,热泪满眶,为邓稼先而骄傲。
苏联──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1967年6月17日中 国爆炸了第一颗 氢弹。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 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 验 。 1967 年 6 月 17 日 由 飞 机 空 投 的 300 万 吨 级 氢 弹 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学习目标
1. 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 回忆性传记的特点。(重点)
2.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作者取舍材料的艺术和谋篇布局 的手法;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难点)
3. 学习邓稼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 神。(重点)
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 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 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 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 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 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邓稼先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 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他们是我们的民族 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其中,就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 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 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
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
逞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热泪盈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
满了眼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一直到死为止。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字词注音
宰割( zǎi ) 氢弹( qīnɡ ) 选聘( pìn ) 筹划( chóu ) 挚友( zhì )
元勋( xūn ) 奠基(diàn ) 妇孺皆知( rú ) 殷红( yān ) 彷徨(pánɡ huánɡ)
词语解释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 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 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对比 一百年以前→任人宰割 引出主人公
一个世纪后→站起来了
八 国 联 军 攻 陷 的 北 京
甲午战争黄海大战
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
被带枷锁的中国人
默读课文,说一说文中是怎样评价邓稼先的?
忠厚平实 忠诚纯正 甘于奉献 热爱祖国
了解作者笔下的邓稼先。
简介邓稼先的生平。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 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 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 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带领几十 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1986年7月29 日因病去世。
邓稼先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成功地领导设计、研制并爆炸了我国的第一颗 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 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 之无愧的。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
颗原子弹。
1939 年 10 月 , 美 国 政 府 决 定 研 制 原 子 弹 , 1945 年 造 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 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得知邓稼先逝世后,杨 振宁含泪写出这篇至情 之文
以中华几千 年文化为背景, 以近一百多年 来民族情结、 50年朋友深情 为基调,用饱 含感情的语言 介绍了一位卓 越的科学家、
爱国者。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也是一篇回忆 性散文。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 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 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 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传记要写 出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五、 举例具体述写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沙漠创业
六、 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 热情赞颂 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一、历史背景 (引子)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
三、人物对比 (补充扩展)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 (具体化)
六、热情赞颂 (总结)
自主学习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 来的历史?
人物背景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 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 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 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
他们是 同乡 同学 亲如兄弟的 好朋友
50年的友谊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 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 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 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 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 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 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 领域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