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淋巴结检查、肝脏触诊以及脾脏触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最新标准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最新标准
6、检查肱二头肌反射(2分);
7、检查肱三头肌反射(2分);
8、检查桡骨骨膜反射(2分);
9、检查霍夫曼氏(Hoffman)征(2分)。
10、下肢视诊(2分):
观察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2分)。
11、下肢触诊(30分):
⑴触诊腹股沟有无肿块、疝等(2分);
⑵触诊腹股沟区淋巴结横组和纵组(2分);
⑶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2分);
⑸检查腕关节运动(2分);
⑹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上突(2分);
⑺触诊滑车上淋巴结(2分);
⑻检查肘关节运动(2分);
⑼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2分)。
3、肩部视诊(2分):
视诊肩部外形(2分)。
4、肩部触诊(4分):
⑴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2分);
⑵检查肩关节运动(2分)。
5、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注意双侧对称(2分);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一)
姓名:班级:
学号:实得分:
部位
项目
评分








(20分)
1、准备和清点器械(1分);
2、自我介绍(1分);
3、观察性别、年龄(询问和观察)、发育、营养、意识、面容、表情、体型、体位、姿势、语调、语态、步态和皮肤粘膜等一般状态(各0.5分,共7分);
4、当检查者之面清洗双手(2分);
14、脊柱叩诊(2分):
⑴直接叩击法(1分);
⑵间接叩击法(1分)。
15、叩击左、右肋脊角(2分)。
叩击左、右肋脊角(2分)。
备注
体格检查操作过程中,检查顺序较混乱、无条理,思路不清者,在该部位项目检查总分值中酌情扣5-10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6
5.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5
6。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问听诊。
1
六、


1.视诊皮肤。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
15分
2
3,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顺序由浅人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
1
4.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
5
6.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点。
2
7.听诊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和肩胛下区左右共4点,两侧对比。
1
8.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
1
9.观察脊柱的活动度。
0.5
10.检查脊柱弯曲度、压痛、叩击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
2
6.脾脏触诊。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7—10肋处,右手掌自脐部开始,两手配合,随呼吸运动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触诊脾脏,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触诊不满意时,可嘱被检者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作触诊。如脾脏肿大,则测量甲乙线、甲丙线和丁戊线。
3
7.Murphy氏征检查。以左拇指勾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与肋骨交叉,嘱作深吸气,同时注意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有无疼痛。
0.5

全身淋巴结检查、肝脏触诊以及脾脏触诊评分标准

全身淋巴结检查、肝脏触诊以及脾脏触诊评分标准
**临床学院
2011年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竞赛评分标准
(第1号题)
比赛项目:全身淋巴结检查、肝脏触诊以及脾脏触诊
比赛时间:8分钟
参赛选手:
项目
评分内容
分值
扣分
实际得分
全身淋巴结检查
检查顺序及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区,颈部(颈前、 后三角) ,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
滑车上淋巴结:右手扶托被检查右前臂,以左手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上,其他三指(食、中、无名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间沟中纵行,横行滑动触摸,换手以同法检查左侧。
腹股沟淋巴结(口述即可):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30
肝脏
触诊
通常先采用单手触诊法,后用双手触诊法。检查者用右手四指并拢,平放于病人右下腹部(手指与肋缘平行),嘱病人作较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右手指紧贴腹壁稍加压力,随腹壁的呼吸运动而起落,吸气时腹壁隆起,触诊的手应随腹壁抬高,因吸气时肝脏随膈肌的运动而下降。此时可触知肝下缘从指端滑过。呼气时,腹壁松弛下陷,触诊的手应及时下按,此时为再一次触知肝下缘的有利时机。自下向上,逐渐向肋缘方向滑动,直达肋弓或手指触及肝脏的下缘为止,分别在右锁骨中线、前正中线触诊肝脏。
检查内容: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红肿、压痛、移动度、有无瘢痕及瘘管等。
检查方法:利用手指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摸皮下的淋巴结是否肿大。要使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查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检查颌下淋巴结时,要被检查者低头。
颈部淋巴结:让被检查者头稍低,使偏向检查侧。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淋巴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淋巴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淋巴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 淋巴结的大小:淋巴结的大小:
- 0分:无淋巴结可触及;
- 1分:淋巴结可触及,但小于1厘米;
- 2分:淋巴结可触及,大小约为1-2厘米;
- 3分:淋巴结可触及,大小超过2厘米。

2. 淋巴结的形状:淋巴结的形状:
- 0分:淋巴结形状正常;
- 1分:淋巴结形状不规则。

3. 淋巴结的质地:淋巴结的质地:
- 0分:淋巴结质地正常;
- 1分:淋巴结质地稍硬;
- 2分:淋巴结质地硬;
- 3分:淋巴结质地非常硬。

4. 淋巴结的敏感度:淋巴结的敏感度:
- 0分:淋巴结无疼痛感;
- 1分:淋巴结轻度疼痛;
- 2分:淋巴结中度疼痛;
- 3分:淋巴结严重疼痛。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将各项指标的得分累加,可以得出对淋巴系统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结果。

评分越高,淋巴系统可能存在异常情况的可能性越大。

请注意,淋巴体格检查仅供参考,准确的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专业医生的意见。

在进行淋巴体格检查时,务必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并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体格检查-肝脏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肝脏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肝脏评分标准肝脏评分标准是一种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对肝脏的触诊、听诊和观察等操作,医生可以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来判断肝脏的病变程度和功能损伤情况。

触诊在触诊过程中,医生会用手轻轻按压患者的腹部,以检查肝脏的大小、质地和敏感度。

根据触诊结果,将肝脏评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Grade 0:正常肝脏,无异常感觉;- Grade 1:肝脏轻度肿大,或有一定质地改变;- Grade 2:肝脏中度肿大,或有明显质地改变;- Grade 3:肝脏明显肿大,可触及脾肿大;- Grade 4:肝脏严重肿大,可触及其他腹部器官的移位。

听诊通过听诊患者的腹部,医生可以判断肝脏的血流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异常声音。

根据听诊结果,将肝脏评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Grade 0:正常肝脏,无异常血流和声音;- Grade 1:轻度血流改变或异常声音;- Grade 2:中度血流改变或异常声音;- Grade 3:明显血流改变或异常声音;- Grade 4:严重血流改变或异常声音。

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医生会注意患者腹部的外形、色泽和脉络的情况,以及有无腹水等症状。

根据观察结果,将肝脏评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Grade 0:正常肝脏,无明显异常;- Grade 1:轻度黄疸或脐周红色斑;- Grade 2:中度黄疸或全腹红色斑,或有明显脉络扩张;- Grade 3:严重黄疸或腹水;- Grade 4:极度黄疸或严重腹水。

结论通过以上的触诊、听诊和观察评分,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肝脏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请注意,肝脏评分标准仅为参考,具体评估结果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综合判断。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说明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说明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说明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依照西安医科大学全身体检评分标准,参照诊断学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及诊断学住院病历书写的内容制定的。

体格检查时间为30分钟。

全身体检要求:内容全面、顺序规范、手法正确。

体检重点在前、侧胸部,背部及腹部。

其他项目以保证完成住院病历书写为前提。

具体评分说明如下:一、一般检查(5)器具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1.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2.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检查脉搏(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4.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5.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6.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两次,间歇1分钟)。

二、头部(7)7.观察头发触诊头颅;8.眼:结膜、巩膜、瞳孔(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眼球(检查左右眼球运动六个方向)、集合反射;9.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听力(磨擦手指);10.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11.触压两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12.观察口唇,用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三、颈部(8)13.观察颈部皮肤、血管;14.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15.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销骨上淋巴结;16.触诊甲状腺:触诊甲状软骨、配合吞咽触诊甲状腺峡部及侧叶;17.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18.触诊气管位置;19.听诊颈部血管杂音。

四、前、侧胸肺部(15)20.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21.触诊腋窝淋巴结:右手触诊左侧、左手触诊右侧,五群;22.触压胸廓,了解胸访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23.检查胸廓扩张度:前下侧胸部;24.触诊语音震颤:上、中、下胸部对称交叉比较;25.触诊胸膜摩擦感:下侧胸部、深吸气;26.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按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先前再后、两侧对比原则,前胸从肺尖开始,沿锁骨中线、腋前线第一肋间至第四肋间,侧胸自腋窝沿腋中线、腋后线向下至肋缘;27.肺部听诊:肺尖,前胸锁骨中线、腋前线,侧胸腋中线、腋后线;28.听诊语音共振:上、中、下部位两侧对比;29.听诊胸膜摩擦音:前下侧胸部、深吸气。

体格检查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14
2、视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暴露腹部,双腿屈曲,告知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自上而下视诊全腹(8分);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检查者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6分)。
16
3、叙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6分);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6分);皮疹、瘢痕、疝等(4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五(胸部视诊、触诊)
项目
分值






50分
20
1、能在被检查者身体上指出主要体表标志、主要标志线:胸骨角(2分)、锁骨上窝(2分)、胸骨上窝(2分)、腋窝(2分)、前正中线(2分)、锁骨中线(2分)、腋前、中、后线(6分)、肩胛下角线(2分)。
16
2、胸廓视诊主要内容:胸廓外形(4分);胸廓活动度(4分);肋间隙(2分);乳房(2分);心尖区(4分)。





50分
18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6分);分别检查前胸部(2分)、侧胸部(2分)、背部(2分);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6分)。
12
2、能叙述正常人身上听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讲出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6分);指出相应听诊部位(6分)。





50分
16
1、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向左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腹部,令其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诊又为浊音(8分);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诊,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8分)。
10

肝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肝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肝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肝脏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和医疗人员评估患者的肝脏健康状况。

以下是我们所建议的评分指标和相应的标准。

肝脏触诊- 题诊:患者躺平,医生站在其右侧,用右手从患者腹部下方向上腹顶端均匀施压,评估肝脏大小和形状。

- 0分:正常大小和形状- 1分:轻微肿大或形态不规则- 2分:中度肿大或扩大超过肋弓- 3分:明显肿大或脏器外观异常- 摩擦感:医生用右手的直指按压右下腹上方到肋弓下缘,感受肝脏是否有类似皮摩擦感或肝包膜摩擦感。

- 0分:无摩擦感- 1分:可疑摩擦感- 2分:明显摩擦感- 3分:明显摩擦感,并伴有疼痛- 硬度和质地:医生先右手轻轻放在患者腹部以检查其软硬程度,然后再用两只手指头按住患者的左侧肋弓下缘,用力探测患者的肝脏质地。

- 0分:正常软硬度和质地- 1分:轻微硬度和质地异常- 2分:中度硬度和质地异常- 3分:明显硬度和质地异常其他体格检查指标- 肤色:观察患者面色是否正常。

- 0分:正常- 1分:苍白- 2分:发黄- 3分:发绀- 脾脏触诊:医生用左手触诊患者脾脏。

- 0分:无肿大- 1分:可疑轻度肿大- 2分:明显肿大- 3分:明显肿大并可触及脾下缘- 黄疸:观察患者眼白和皮肤是否有黄疸。

- 0分:无黄疸- 1分:可疑黄疸- 2分:轻度黄疸- 3分:明显黄疸请注意,本评分标准仅供参考,每个患者的情况可能不同,最终的诊断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历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建议医生在使用本标准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肝脏疾病的体格检查. 医学杂志, 2022, 10(1): 12-20.2. 陈六, 赵七. 一份新的肝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制定. 临床医学研究, 2021, 8(3): 45-55.。

肝脏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肝脏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肝脏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英文回答:Liver palpation is a physical examination technique used to assess the size, texture, and tenderness of the liver. It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diagnosing liver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The procedure involves the use of gentle pressure and palpation techniques to feel the liver's edge and surface.Here is the step-by-step procedure for liver palpation:1.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should be lying flat on their back with their arms at their sides.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patient is relaxed and comfortable.2. Inspection: Begin by visually inspecting the abdomen for any visible abnormalities, such as distention or abnormal pulsations.3. Preparation: Apply a small amount of lubricating gel to the hands to reduce friction and facilitate smooth movement during palpation.4. Palpation: Start by placing the fingertips of one hand just below the right costal margin, in the midclavicular line. Apply gentle, steady pressure and move the fingers upwards towards the liver. Use the other hand to support the patient's back and provide stability.5. Technique: Use light, circular motions with the fingertips to feel the liver's edge. Palpate the liver in a systematic manner, moving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such as from the lower rib cage to the upper rib cage. Payattention to any areas of tenderness or irregularities in texture.6. Evaluation: Assess the liver's size, shape, and consistency. A normal liver is usually smooth, firm, and non-tender. Note any enlargement, nodules, or areas of tenderness.7. Documentation: Record the findings, including the liver's size, tenderness, and any abnormalities detected during the palpation. This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liver health.Liver palpation is often scored using a grading system called the Liver Palpation Score (LPS). This score is based on the examiner's assessment of the liver's size, consistency, and tenderness. The LPS ranges from 0 to 4, with 0 indicating a normal liver and 4 indicating severe hepatomegaly (enlarged liver) with marked tenderness.中文回答:肝脏触诊是一种用于评估肝脏大小、质地和压痛的体格检查技术。

肝脏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肝脏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肝脏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英文回答:Liver palpation is a physical examination technique used to assess the size, texture, and tenderness of the liver. It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diagnosing liver diseases and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liver. The procedure involves applying pressure with the fingertips or the palm of the hand to different areas of the abdomen to feel for the liver edge.The liver is located in the right upper quadrant of the abdomen, just below the rib cage. To perform liver palpation, the patient should lie flat on their back with their arms by their sides. The examiner should stan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atient and place their left hand behind the patient's back to support and stabilize the body. With their right hand, the examiner should start palpating in the right lower quadrant and move upwards towards the costal margin, feeling for the liver edge.During palpation, the examiner should assess the size, shape, and consistency of the liver. A normal liver is usually not palpable, but in some cases, such as hepatomegaly (enlarged liver) or liver disease, the liver may be felt below the rib cage. The liver edge should be smooth and firm, without any irregularities. Tenderness or pain upon palpation may indicate inflammation or infection of the liver.In addition to palpation, other diagnostic methods such as imaging tests (ultrasound, CT scan, MRI) and blood tests (liver function tests, viral hepatitis markers) are often used to evaluate liver health and diagnose specific liver conditions.Liver palpation can be graded using different scoring systems, such as the scratch test or the hooking maneuver. These scoring systems assess the ease of liver palpation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costal margin to the liver edge. For example, in the scratch test, the examiner uses their fingernail to gently scratch the skin overlying the liveredg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cratch mark and the costal margin is then measured. A shorter distance indicates a deeper liver edge and may suggest hepatomegaly.Overall, liver palpation is a valuable clinical tool to assess liver health and diagnose liver diseases. It is a non-invasive and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 that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liver's size, texture, and tenderness.中文回答:肝脏触诊是一种用于评估肝脏大小、质地和压痛的体格检查技术。

触诊方法 评分标准

触诊方法 评分标准

触诊方法评分标准触诊方法评分标准1.胸部触诊描述:触诊胸部可以评估肺部和心脏的状况,以便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评分标准:0分:无法触及胸部或触诊不准确。

1分:能够准确地触诊胸部,但未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2分:能够准确地触诊胸部,并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2.腹部触诊描述:通过触诊腹部可以评估内脏器官的状态,帮助诊断和评估腹部疾病。

评分标准:0分:无法触及腹部或触诊不准确。

1分:能够准确地触诊腹部,但未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2分:能够准确地触诊腹部,并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3.关节触诊描述:通过触诊关节可以评估关节的状况和功能,帮助诊断和治疗关节相关疾病。

评分标准:0分:无法触及关节或触诊不准确。

1分:能够准确地触诊关节,但未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2分:能够准确地触诊关节,并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4.神经触诊描述:通过触诊神经可以评估神经系统的状况和功能,帮助诊断和治疗神经相关疾病。

评分标准:0分:无法触及神经或触诊不准确。

1分:能够准确地触诊神经,但未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2分:能够准确地触诊神经,并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5.皮肤触诊描述:通过触诊皮肤可以评估皮肤状况和发现异常情况,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评分标准:0分:无法触及皮肤或触诊不准确。

1分:能够准确地触诊皮肤,但未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2分:能够准确地触诊皮肤,并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以上触诊方法评分标准提供了对各项触诊方法的评价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和准确地进行触诊操作,并获取重要的临床信息。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一、引言全身体格检查是一种系统的身体检查方法,通过对不同系统的观察、触诊、叩诊、听诊以及一些常见的辅助检查项目,来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全身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检查、眼科检查、口腔检查、内科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腹部触诊、肝脾触诊、上肢动脉搏动、下肢动脉搏动、脑神经功能检查、颈项检查、淋巴结检查、皮肤检查、乳腺检查和妇科检查等。

二、全身体格检查总结根据全身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状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检查的总结:1.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肺活量等指标的测量,可以初步了解一个人的体格发育情况、肌肉力量和呼吸功能。

同时,还可以进行皮肤、毛发、指甲、淋巴结等方面的观察,了解有无异常。

2.生命体征检查生命体征检查主要包括测量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眼科检查眼科检查主要包括检查视力、眼底、瞳孔等指标。

通过检查,可以得知一个人的视觉功能和眼球结构是否正常,对某些眼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4.口腔检查口腔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口腔、牙齿和牙周组织等。

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口腔卫生状况、龋齿情况以及牙周疾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有重要作用。

5.内科检查内科检查主要通过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方法,来评估胸腔、腹部等内脏器官的状况。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胃肠道、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是否正常。

6.肺部听诊和心脏听诊通过听诊呼吸音和心脏音,在评估肺部和心脏功能时,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呼吸道疾病、心脏杂音以及心脏肌肉功能异常等。

7.腹部触诊腹部触诊可以了解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肠鸣音情况,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部脏器疾病。

8.肝脾触诊通过触诊肝脏和脾脏的大小、质地以及压痛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疾病和脾脏疾病。

触诊规范 评分标准

触诊规范 评分标准

触诊规范评分标准触诊规范评分标准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触诊规范评分标准,以确保触诊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触诊规范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1. 触诊位置(20分)触诊位置应准确定位于身体特定部位,与所需触诊的器官或结构相吻合。

- 位置准确(10分)- 位置不准确(5分)- 完全错误位置(0分)2. 触诊力度(20分)触诊力度应适中,既不能过轻导致触诊无效,也不能过重导致疼痛或损伤。

- 力度适中(10分)- 力度过轻或过重(5分)- 强度完全不符合要求(0分)3. 触诊速度(15分)触诊速度应稳定和适当,以充分感知器官或结构的特征。

- 速度适当(10分)- 速度过快或过慢(5分)- 完全不符合要求(0分)4. 触诊技巧(25分)触诊技巧应熟练和准确,包括正确的手指姿势、移动路径和应用压力。

- 技巧熟练准确(15分)- 技巧不熟练或不准确(7分)- 完全没有技巧(0分)5. 术语和沟通(20分)医务人员应使用正确的触诊术语,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触诊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 使用正确的术语和良好沟通(15分)- 使用部分正确的术语和一般沟通(7分)- 术语不正确且缺乏沟通(0分)总分及评级根据上述标准对每个评分项进行评分,将各项分数相加后总分最高为100分。

- 90分及以上:优秀- 80-89分:良好- 70-79分:合格- 60-69分:需要改进- 60分以下:不合格请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触诊操作时参考以上评分标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触诊技能和准确性。

*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触诊规范评分标准,非法律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

请在实际应用中遵守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

*。

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考核操作评分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考核操作评分标准

附件1.
基础生命支持(BLS)技能标准
附件2.
腹部体格检查标准
淋巴结、颈部及心脏血管体格检查标准
神经系统检查标准
胸部体格检查标准
注:叩诊手法不正确者不得分
附件3. 腹腔穿刺术标准
常犯错误:
1.不清楚一次性腹穿包与常规腹穿包的区别——一次性穿刺针带有夹闭器,后者无夹闭器,需用止血钳关闭。

2.大量腹水穿刺时没有斜行进针。

穿刺过程中注意事项:
1.穿刺前让患者排空膀胱,可避免损伤充盈的膀胱。

2.大量放腹水后应束以多头腹带,(1)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扩张;(2)以防腹水遗漏。

骨髓穿刺术标准
胸腔穿刺术标准
常犯错误:
1.病人体位错误:肩胛下角线上穿刺,应选取坐位,其余均应选择半卧位。

2.放液量错误: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诊断性胸穿50~100ml。

注意事项:
1.胸腔穿刺术后的注意事项:胸腔穿刺术后再次测量血压,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继发感染,有发生气胸或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诊治。

2.胸腔穿刺时,进针从下一肋的上缘进入:肋骨下缘有神经、血管(肋间动脉从上一肋骨的下缘走行),肋骨上缘进针科避免损失神经、血管。

腰椎穿刺术标准
常见错误:拔出腰穿针前,未将针芯插入。

附件4.
缝合术评分标准
外科拆线考核标准
注:全部操作限时8分钟,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操作扣60分。

七步触诊评分标准

七步触诊评分标准

七步触诊评分标准
概述:
七步触诊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症状和身体状况的方法。

通过触诊患者的不同部位,医生可以收集并评估相关的信息,以辅
助诊断和治疗需要。

评分标准:
以下是七步触诊评分标准的具体步骤和评分指标:
1. 皮肤触诊:
- 皮肤温度: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 皮肤湿度: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 皮肤弹性: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2. 腹部触诊:
- 腹部是否平坦:平坦得分1分,凸出得分0分。

- 腹部压痛:无疼痛得分1分,有疼痛得分0分。

- 可触及的器官:无异常得分1分,有异常得分0分。

3. 心脏触诊:
- 心脏跳动力度: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 心脏节律: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4. 肺触诊:
- 呼吸音: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 响应区域:全部响应得分1分,部分响应得分0分。

5. 头部触诊:
- 额温: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 眼睛瞳孔: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6. 颈部触诊:
- 淋巴结肿大:无肿大得分1分,有肿大得分0分。

- 颈部弹性: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7. 四肢触诊:
- 肢体活动度: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 肢体温度:正常得分1分,异常得分0分。

每个步骤的评分指标根据医生对触诊结果的观察和判断来确定得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和身体状况越正常。

结论:。

脾脏触诊双手触诊评价标准

脾脏触诊双手触诊评价标准
脾脏触诊(双手触诊)评价标准
项目 总分
考核 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止确, 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 正确10分
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腹 部放松,做腹式呼吸,考生站在 被检者右侧(5分);被检者取右 侧卧位时,双腿屈曲或右下肢伸 直,左下肢屈曲(5分)。
10
一项不符合要 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 动作规范80分
1、仰卧位触诊
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 第9~11肋处,将其脾从后向前 托起(10分),右手掌平放于脐 部(10分),右手三指(示、中、 环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概呈 垂直方向(10分),从脐水平开 始,配合被检者腹式呼吸,用示、 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 及脾缘或左肋缘(10分)。
终末质量 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5分
2.帮助整理衣物,致谢5分
规定时间4分钟内完成(提前完 成不加分)
10
动作僵硬,流 程不连贯扣1分/次,
每超过10秒钟 扣1分
总分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2、侧卧位触诊
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 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腰背 部向腹部推(10分),右手三指 (示、中、环指)伸直并拢,与 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10分), 配合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 进行触诊(10分),直至触及脾 缘或左肋缘(10分)。
(应边指点边口述)
80
一项不符合要 求扣2分 未做不得分

脾脏触诊检查考核评分表

脾脏触诊检查考核评分表
脾脏触诊检查考核评分表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准备
衣着得体,洗手,与患者沟通,自我介绍。站于患者右侧。
5
体位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
5
双手触诊法
嘱患者做腹式呼吸运动
10
检查者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并限制胸廓运动,右手掌平放于腹壁,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
第Ⅲ线(丁戊线)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还要注意:脾脏的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摩擦感等。
10
总分
100
20
一般从脐部开始,两手配合,随呼吸运动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触诊脾脏,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
25பைடு நூலகம்
触诊不满意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使腹部皮肤松弛,再做触诊。
25
提问
假如触及该患者脾脏肿大,如何进行测量与记录?
第Ⅰ线(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
第Ⅱ线(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技能考试——“体格检查”的考试及评分标准[补充说明]体格检查考试方法:任选1项小项目(6分)及1项大项目(7分)。

一、体格检查(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及肝脏应注意:①大小②质地③表面状态④边缘状态⑤压痛⑥搏动、摩擦感、震颤等。
30
脾脏
触诊
受检者仰卧位和右侧卧位,检查者位于受检者右侧。先嘱受检者仰卧位,两腿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受检者左侧胸第7肋至10肋处,试将脾脏从左向右推,并限制受检者胸式呼吸,检查者右手掌平放于受检者脐部,使并拢的手指平行于左肋缘,以稍微弯曲的手指末端轻压向腹部深处,并随受检者的腹式呼吸运动,逐渐地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进行触诊。如脾脏轻度肿大,仰卧位不易触及时,患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进行触诊。
滑车上淋巴结:右手扶托被检查右前臂,以左手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上,其他三指(食、中、无名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间沟中纵行,横行滑动触摸,换手以同法检查左侧。
腹股沟淋巴结(口述即可):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30
肝脏
触诊
通常先采用单手触诊法,后用双手触诊法。检查者用右手四指并拢,平放于病人右下腹部(手指与肋缘平行),嘱病人作较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右手指紧贴腹壁稍加压力,随腹壁的呼吸运动而起落,吸气时腹壁隆起,触诊的手应随腹壁抬高,因吸气时肝脏随膈肌的运动而下降。此时可触知肝下缘从指端滑过。呼气时,腹壁松弛下陷,触诊的手应及时下按,此时为再一次触知肝下缘的有利时机。自下向上,逐渐向肋缘方向滑动,直达肋弓或手指触及肝脏的下缘为止,分别在右锁骨中线、前正中线触诊肝脏。
30
总体
评价
动作连贯、流利,检查顺序正确,时间掌握恰当。
10
计 分
100
评分人:
腋窝淋巴结: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一般先检查左侧,检查者左手抓住病人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抬高约 45 °,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都,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再翻掌向外将病人外展之上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腋窝前壁时,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腋窝后壁时,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面触摸。
**临床学院
2011年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竞赛评分标准
(第1号题)
比赛项目:全身淋巴结检查、肝脏触诊以及脾脏触诊
比赛时间:8分钟
参赛选手:
项目
评分内容
分值
扣分
实际得分
全身淋巴结检查
检查顺序及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区,颈部(颈前、 后三角) ,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
检查内容: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红肿、压痛、移动度、有无瘢痕及瘘管等。
检查方法:利用手指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摸皮下的淋巴结是否肿大。要使患者检查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检查颌下淋巴结时,要被检查者低头。
颈部淋巴结:让被检查者头稍低,使偏向检查侧。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