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语的交友观
《论语》交友观及现代意义探微
《论语》交友观及现代意义探微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有关人心态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著作,其中对交友有着重
要的观点。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君子以乐其言,而友其言’的观点,他主张要以和谐友好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表达出关系的可贵性,彰显自身的仁德作为人的品质。
再次,孔子认为“言之,以心为主”,提倡当交友时,应该以自然自由的心态来交往,不要拘泥于表面和行为,否则会令一切都失去本该拥有的纯真和舒畅。
《论语》提出的交友观寓意深远,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现代社
会的竞争激烈,人际交往十分复杂,很多人会遇到挫折或失败的问题,因此社会需要促进友谊、和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如孔子所说,人际间的交往应该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以心为主,不受形式的累赘。
因此,珍惜友谊,相互尊重是人们友谊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总之,《论语》给出的交友观令人受用无穷,其中提出的以乐其言,而友其言,以心为主的原则无疑将大大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拓展社交圈,培养感恩态度,提升自身的修养。
论语中论交友之道
论语中论交友之道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爱因斯坦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交友的作用1.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朋友自远方来,相互切磋砥砺,辅仁进德,是交友之乐。
2.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的修养。
”孔子告诉我们,交友可以提升自己的仁爱品德修养。
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这两则《论语》告诉我们,交友可以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可以使人们变得纯洁高尚。
怎样交友1.慎择友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pián)辟(pì),友善柔,友便(pián)侫(nìng),损矣。
”——子曰:“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利的。
结交阿谀奉承的人,结交当面奉承背后诽谤的人,结交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孔子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即要与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而同阿谀奉承的人、当面奉承背后诽谤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则是有害的。
2 .明疏密有一则古老的哲理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群豪猪为取暖而挤做一团,当它们身上的刺把各自刺痛时,它们又立即散开,但是天气寒冷又使它们不得不再次挤到一起,又再次分开。
这样反反复复后,它们总算知道还是不要离得太远,但也绝对不能挤到一块儿。
距离太近了,互相伤害;距离太远了,又感到寒冷。
豪猪如此,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shuò),斯疏矣。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论语交友观读后感
论语交友观读后感《论语》是一部集中了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对于人生、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交友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于我们选择朋友、交往朋友都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意思是在三个人一起行走的时候,必然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地方。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交友的过程中,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价值。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与其居,宁可友”,意思是与其和不善交往的人在一起,不如和善良的人做朋友。
这句话告诉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要慎重,不要和不良的人交往,而是要和善良、有道德、有正能量的人为伍,这样才能让自己受益。
孔子还提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意思是在没有达到一定地位的时候,不要轻易谋求权力和地位。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谦逊谨慎,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去伤害他人,更不要为了权力地位去损害自己的道德和原则。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交友的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根据孔子的教导,选择善良的朋友,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要轻易谋求权力和地位,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孔子对于交友的见解,也明白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慎重地选择朋友,不和不良的人交往,多和善良、有道德的人为伍,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同时,我也会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感谢《论语》给予我这些宝贵的启示和帮助,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一、朋友的作用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
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
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
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
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
“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
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
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子贡问何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
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
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
论语读书心得交友之道3篇
论语读书心得交友之道3篇《论语》中才对交友有明确的标准。
孔子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意思是好的朋友有三种,坏的朋友也有三种。
下面是OK带来的论语读书心得交友教书之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论语读书心得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在讲论语之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交友平台的标准,谓之,益者华新损者华新。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豁达要刚正不阿,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耐性给你意志力,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
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宽容沉静是这个世界上为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这样的话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信念来得恒久。
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
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作出以下选择。
知道了六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分析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急功近利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时时刻刻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
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软弱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马上,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眼皮底下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地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常常让你错失良机。
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类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牟取的小人。
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透过,而这时往往你已经金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论语》中的交友之道
《论语》中的交友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关于交友之道的论述,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和传颂。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于交友之道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阐述。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论语》中的交友之道。
孔子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和谁在一起,都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优秀的人作为朋友,与他们交往,从中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孔子还提出了交友的标准。
他说:“与君子交,其道也正;如不得其交,则与人亦可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君子交往,可以学到正道,如果不能与君子交往,那么与普通人交往也可以。
这里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
因此,我们在选择朋友时,应该注重对方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是只看重对方的财富和地位。
孔子还提出了交友的原则。
他说:“朋友之间,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朋友之间要言出必行,行出必信,要有诚信和义气。
因此,我们在交友时,要讲究信用和诚信,不要轻易许下承诺,更不要背信弃义。
孔子还提出了交友的态度。
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地位,要担心自己没有立足之地;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努力让别人了解自己。
因此,我们在交友时,要保持谦虚、诚恳的态度,不要自大、自负,更不要妄图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论语》中的交友之道,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标准、原则和态度。
我们在选择朋友时,应该注重对方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讲究信用和诚信,保持谦虚、诚恳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从中学到正道,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关于交友的论语
关于交友的论语引言:交友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古代,孔子对于交友的看法也是非常重视的,他的一些经典言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论语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第十一》)解读:孔子认为,无论与谁交往,都应该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与其只顾着自己的做法,不如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论语二:子曰:“友,如其名:不如其实。
”(《论语·述而第十三》)解读:孔子强调了友谊的真实性。
一个真正的朋友不仅在名义上称得上是朋友,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中能够真心实意地对待你,给予你真正的帮助和支持。
只有这样的朋友才是值得交往的。
论语三: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为政第十八》)解读:孔子强调了交友中的信任问题。
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友谊才能够长久。
如果一个人在朋友面前言而不信,不守信用,那么这样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论语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十三》)解读:孔子强调了与人交往时的态度。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拿自己与他人相比较,而是以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而小人则喜欢拿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心态狭隘。
交友应该是平等互利的,不应该有优劣之分。
论语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公冶长第二十七》)解读:孔子告诉我们,与其担心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地位,不如关注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影响力和价值。
一个人在交友中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不应该盲目追求虚名。
要注重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为人处世的品质,才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总结:从孔子的经典言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交友的启示。
交友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长处;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言而有信;以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关注自己的影响力和价值,不追求虚名。
论语交友的名言
论语交友的名言“论语交友的名言”是《论语》中关于友谊的著名名言,它深刻地提醒人们要建立友谊,学会去尊重、体贴和理解别人。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这些名言。
1、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
” 孟子说:“君子之交,必须像水一样温柔,淡薄不浓,没有利益之争。
”这句话提醒人们友谊不能因利益而有所差异,而应当保持一致的待人态度,无论朋友之间有多少利益,友谊都不能受到影响。
2、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你真心爱别人,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真爱。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建立友谊,首先要用真诚来对待别人,只有真正爱别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3、子曰:“朋友莫如知己。
” 人们总想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这句话提醒人们,最好的朋友莫过于知己。
知己可以更好地了解你的内心,也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可以带给你真正的友谊,故此,爱护知己也是建立友谊的一个前提。
4、子曰:“学而时习之。
” 这句话指出,朋友间要多学习,时时练习,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学习并不只是指学习知识,而是指学习和理解他人,学习包容他人,学习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起可靠而真挚的友谊。
5、子曰:“事父母几谏,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尊重父母,对朋友要有信任,并且要勇于指出朋友的错误,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友谊。
6、子曰:“安能摧眉毛!”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学会宽容,不能因为一时的小事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应该以宽恕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友谊。
7、子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这句话表达了对友谊的眷恋,提醒人们要珍惜友谊,友谊是一种难得的美好,像杨柳一样细腻柔美,是人们生活中最珍贵的宝物,要珍惜友谊,用心去感受它的美丽。
以上就是《论语》中关于友谊的著名名言,希望它们能提醒人们要建立友谊,学会去尊重、体贴和理解别人,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它的美丽,珍惜友谊,让友谊更加珍贵。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国学论文-V1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国学论文-V1
交友观一直是社交话题中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经典《论语》中的交友观备受关注。
以下是本文对《论语》中交
友观的探讨。
一、“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中“言必信,行必果”一章,强调了人际交往的诚信与行动力。
作为朋友,应该说到做到,不说空话。
对人对事充满责任感,才
能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在交友中获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强调了学习和成长的重
要性。
交友不仅是为了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更是为了不断吸取优秀
人士的经验和知识,学习其为人处世之道。
与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
人相处,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开阔和提升。
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强调人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
合
适的交友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不当的朋友可能会对我们造成消极的心
理影响。
因此,在寻找交友对象时,需要仔细甄别,选择身边的人对
我们有益的好友,避免跟随不良的行为和思想。
四、“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一论述,强调了为长远规划而努力的
重要性。
在交友中,应该将目光长远放置,选择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为伴。
这样的好友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好地规划自己
的未来。
综上所述,《论语》中所包含着的交友观,从诚信、学习、环境选择、长远规划等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朋友处世之道。
在社交中,我们
需要协调自己的心态,积极选择优秀的朋友为伴,不断提升自己,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论语中的交友之道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交友之道的智慧。
以下是《论语》中关于交友之道的一些观点:
1.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诚信的人、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价值观和信仰不同,就不要与之交往。
因为这样的交往可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他人交往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向他人学习。
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别人的优点,要向他们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5. 朋友数,斯疏矣:交友不要过于亲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过于亲密的关系可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
总之,《论语》中的交友之道强调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朋友相处。
通过选择益友、保持谦虚、反思自己等方式,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谈谈《论语》中的交友观
谈谈《论语》中的交友观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了把酒言欢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在古文当中,朋与友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单词,“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朋其实就是同学,而同志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说交友一定要交那些与自己有相同志趣爱好的朋友,那些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人,干脆就不要去交往,你不必委屈自己,也不需要虚情假意虚与委蛇,两个三观不合的人,注定是走不到一起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无一例外。
所以孔子很冷静地提出了一个论断,叫“无友不如己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尿不到一壶,干脆点,一拍两散再不相见。
交友当以爱人为上。
孔子“仁学”的核心是“忠恕之道”,排在第一位的是“忠”,“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相互扶助,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电话,我就能够知道朋友的难处,我就应该倾力相助。
因为爱是相互的,你想成功你应当先帮助朋友成功,你想立足于社会,你应当帮助朋友立足于社会。
如此朋友守望相助共同走向成功,然后回首往事,心情安然淡然,快乐且温暖。
交友应该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胸怀。
孔子“仁学”的第二条核心思想是“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应当有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道德之心,你不想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你就不要强加在朋友身上。
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斤斤计较。
交友时应该睁大眼睛,分清益友与损友。
好朋友温暖一生,坏朋友毁了一生。
孔子告诉我们,交友应当谨慎,要交对你自己有提高有促进的朋友,不要去交把你带上邪路的朋友。
所以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正直的,诚实的学问渊博的人是好的朋友,而那些不诚实,不正直,花言巧语,溜须拍马,诡计多端的人是坏的朋友,早晚要把你带乱你的生活节奏,弄死你,甚至是害死你。
《论语》中关于友的论述
《论语》中关于友的论述《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在《论语》中,友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孔子对友的定义和看法贯穿于整本书中。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语》中关于友的论述。
一、友的关系在《论语》中,友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
他说:“朋友之道,斯可谓已矣。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共同追求道德的基础之上的。
二、友的品质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到了友的品质。
他认为,真正的友应该具备诚信、善良、谦虚等美德。
例如,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学而》)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友应该以公正和真诚对待他人,而不是通过比较和竞争来评判自己的价值。
三、友的作用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友的作用。
他认为,友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他说:“友则必告。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意味着好友会在我们迷茫时给予我们明确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四、友谊的维系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了维系友谊的因素。
他认为,友谊需要通过相互倾诉和共同修养来维系。
他说:“沉默而不语,忍而不发,言而不中。
”(《论语·子路》)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通过倾听和表达来保持友谊的稳定,而不是言辞激烈和冲动的行为。
五、友谊的价值在《论语》中,孔子也提到了友谊的价值。
他认为,友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他说:“可以编织者,未必为大。
”(《论语·公冶长》)这句话意味着友谊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支持。
总结起来,《论语》中关于友的论述体现了孔子对友谊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并具备诚信、善良和谦虚等品质。
友谊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困难时给予我们支持。
友谊需要通过相互倾诉和共同修养来维系,并且拥有友谊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论语中的交友观
论语中的交友观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交友有着独特的观点。
他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准则和原则。
以下将对《论语》中的交友观进行解释:
首先,孔子强调了交友的选择性。
他认为,应该与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为友,而避免与品德不良、道德败坏的人交往。
孔子认为,与善良正直的人为友可以获得道德和人格的提升,而与不良的人为友则会受到负面影响。
其次,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
他认为,与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为友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知识和技能。
通过与有才能的人交往,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从他们身上获得指导和启发。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观点。
他认为,真正的交友应该是淡泊而不刻意追求功利的。
交友应该是一种真诚而无私的情感互动,不应该追求权力、利益或名利。
只有在这种淡泊的情况下,交友才能真正地忠诚、信任和持久。
最后,孔子还提到了交友的时机和机缘。
他认为,适时地结交朋友非
常重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交友对象。
如果错过了合适的时机,可能会失去宝贵的交友机会。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交友观主要包含了选择性、学习性、淡泊性和时机性几个方面。
孔子通过这些观点告诉我们,交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应该慎重选择交友对象,并从中获得知识、品德的提升,同时要坚持真诚、淡泊和适时的原则。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_思想文化论文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_思想文化论文一、朋友的作用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
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
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
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
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
“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
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
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子贡问何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
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
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
论语十二章中的交友
论语十二章中的交友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十二章涵盖了伦理道德、教育、政治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章节中,孔子多次谈到了交友的重要性,强调了交友应该怎样选择和维护。
本文将围绕论语十二章中的交友问题展开探讨,旨在深入理解孔子对于交友的思考和看法。
一、真诚待人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多次强调了真诚待人的重要性。
在《学而篇》中,孔子说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于人际交往中的理解。
孔子认为,与人相处不仅仅要求别人了解自己,更需要自己了解别人。
只有真诚对待他人,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二、知人善任在交友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怎样待人,还要懂得怎样选择与自己合适的朋友。
孔子在《为政篇》中说:“以约失之者鲜矣。
”他认为,交友要谨慎,选择那些真心待你、值得信任的人为友。
不要被别人的虚华所迷惑,更不要因为表面上的利益而放弃对人品的考量。
三、以友为贵在《里仁篇》中,孔子提到了友谊的重要性。
他说:“君子友于义,小人友于利。
”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朋友应该以道义为依归,而不是个人利益。
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共同价值观上的,它不应该受到私利的干扰。
四、交友之道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给出了一些关于交友方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建议。
他说:“与君子交,其欲也真。
无欺也。
与小人交,其欲也真。
”这说明在交友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并保持真实。
同时,要区分君子和小人,与君子交往真诚,不欺骗对方;而与小人交往时,要保持警惕,防止受到其利用。
五、修身齐家治国孔子在季康子篇中提到了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吸引真正的朋友。
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家道,而不孝;其养其身,而不致;故能行其家道。
”这句话表明,只有自己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并得到他人的认可。
六、修养和品德在《公冶长篇》中,孔子述说了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
他说:“公冶长可以矣。
仲于菡萏,人如果菡萏。
《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名言
《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名言《论语》中有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比如有: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论语·颜渊》)
这里提醒我们不要老是帮助那些走上歧途的人,而应该给那些追求正道的人更多的帮助。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论语·子路》)
这里说明,弟子在家时要孝敬父母,到外边要以弟兄相处,并谨守自己的承诺。
3.“君子有三患: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所友好。
”(《论语·八佾》)
即使有才能,也不能无所事事,也不能一事无成,也不能不交朋友,因为这样会失去他人的尊重。
4.“朋友若至,则利以待之。
”(《论语·公冶长》)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热情欢迎朋友的到来,帮助他们,用真诚去待他们。
5.“不欲人之过,不责己之过。
”(《论语·谷梁》)
朋友之间要互相接纳,不要指责别人的不足,也不要忽视自己的不足。
6.“人莫知其友,而天下莫知其子。
”(《论语·子贡》)
这句话表明,一个人总有一些心爱的朋友是无人知晓的;而一个人总有一些潜力也是无人发现的。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国学论文(1)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国学论文(1)交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交友的态度和方式,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
在《论语》中,儒家思想提出了严谨而深刻的交友观,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交友也同样适用,下面我将透过《论语》来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交友的观念。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传达了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精神观念,即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尊重对方、平等相待,不要自以为是,时刻以学习的态度对待他人。
同时,这种观点也提醒我们,交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自己的人际影响力,时刻保持清醒自觉,以至于对别人的表现心中有数,对自己的表现也能够在别人的观察下及时发掘和改进。
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表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选择优秀的人作为交友对象,与其为友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和忠告,提高自己的品德风范。
反之,如果我们与那些不良的人交往,无疑会导致我们的道德品行下降,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正义之交正义之交也是《论语》中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这方面,儒家思想明确表示,友谊存在的意义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真实、有价值的感情。
互相看到、分享、支持和鼓励对方的提升和进步,这种友谊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我们自己。
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友谊和人情关系的处理中,要秉持正义的标准,不偏不倚的处理好周围人的关系。
四、知己之交《论语》中还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知己之交的价值在于与朋友之间建立起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在此之上的交往关系是比较稳定和长期的。
通过认识对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找到话题,并且能够相互理解,从而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而且能够给双方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交友原则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我们在现代的交友活动中,不妨也可以参照这些教诲,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论语中的交友名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传世经典,其中关于交友的名言,更是深入人心。
以下是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名言:
1、《论语·颜渊》:“礼以明志,智以定友,信以达私。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交友过程中,要以礼貌表达自己的心意,以智慧来定友,以信任来达成私交。
2、《论语·子罕》:“朋友须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亲密无间,因为没有哪个人是完美无缺的,说不定大家都有过失。
3、《论语·述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句话暗示,君子的友谊要淡泊无私,而小人的友谊则会沦为虚伪攀附。
4、《论语·子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提醒我们,虽然了解一个人有助于建立友谊,但要想获得真正的友谊,还需要喜欢彼此,并以快乐为基础来维系友谊。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名言,虽简短,但深刻指出,友谊的建立应以礼以明志、智以定友、信以达私为前提,要彼此亲密无间,要淡泊无私,要有快乐的基础,才能结成真挚的友谊。
论语关于交友的句子
论语关于交友的句子
1.《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在告诉人们,要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
热情好客可以使我们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收获珍贵的友谊。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
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
3.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孔子认为,对我们有帮助的朋友,是那些正直、诚实和广见博识的朋友;而不利于我们成长、进步的是那些喜欢谄媚逢迎、巧言令色和夸夸其谈的朋友。
益友,时间长了,会驱使我们见贤思齐;交损友,时间长了,会引诱我们与损友为伍而难以自拔。
此,作为职场人士,在结交同事的时候,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要对其品行和才能多加甄别,然后择其善者而交之,择其恶者而弃之,倘若能做到这一点,其职业生涯获得发展并不是一件难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姓名:*** 专业及班级:**** 学号:******任课教师:成绩:谈《论语》的交友观《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可见人伦关系是《论语》思想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朱熹早在《四书章句——中庸》中将儒家的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也。
”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孔子的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交友思想亦十分丰富,一下我就六个方面谈谈《论语》的交友观。
一、为什么要交朋友(一)交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超脱功利的快乐。
[3]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在《论语》十则中,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方来到这里,不也快乐吗?孔子认为交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的这就话在今天我们还经常引用,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当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时,我们都会热情款待,感到非常高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具有相当深刻的认识,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156]孔子认为,有很多的贤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今社会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有很多的贤友,在生活中我们将减少很多的烦恼、痛苦,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二)交友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水平。
[58]“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30]看到别人好的地方,需要向他学习,向他人看齐,努力学习他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优秀的地方。
看到别人不足的地方,反省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我们既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能不足自己的缺点,这两个方面都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水平。
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谈论快乐的事情来两彼此分享,双方都感到很快乐;谈论忧愁伤感的事情来彼此分享,可以相互安慰,减轻痛苦;言及芥蒂,可彼此化解;谈论事业,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谈论道德,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相互提高各自的道德水平;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交友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水平。
既然我们有必要交朋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朋友呢?二、如何选择朋友(一)知人。
[12] 看他所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的的事情,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他的所作所为能够被众人、自己所接受、理解,则志同道合;如果他的所作所为不能够被众人、自己所接受、理解,则“道不同,不相[151]王通《中说》中有句话:“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为谋。
”君子同道为友,小人同利为朋。
”这是对孔子交友思想中志同道合一个很好的说明。
(二)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判断[12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子曰:[15.23]一定要考绝大多数得人都认为他很好,绝大多数得人都讨厌他,言”一定要考察他;察他;不能因为众人怎么看他而自己也这样看他,不能盲目从众,需要有自己的看法,需要通过自己理性判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然有可能众人都说错了。
众恶之,但是也许他的思想,他的作为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此外就算是众人都对了,年轮,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先进的行为,只是大多数的人各方面的能力和见识的限制,觉得这是错的,不合常理的,但自己突破了这种限制,觉得这种行为和做法是对的。
那么,我和他志同道合。
众好之,也许是他所代表的利益和众人是相同的或众人的价值取向和他是相同,而自己却恰恰相反。
则道不同。
很难做朋友。
”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子曰:36]【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观我们不应该仅听他所说的就相信他会怎么做,考察他的行为。
我们应该听他所说的,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判断,看这个人是他的所察他所做的,看言行是否一致,通过自己的作所为,我是否赞同,是否认为这很好,如果自己赞同他的所作所为,则志同道合,适合做朋友。
反之,则不适合在做朋友,现在,我们知道要交朋友,要学会选择朋友,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样和别人建立朋友关系呢?既应该怎样交朋友呢?三、如何交友(一)以德为先。
[6]努力践行温和、恭敬、节俭、谦让的优“夫子温、良、恭、俭、让已得之”子贡曰:“信近于义,言可复良品德,以仁、义、礼、智、信的优良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子曰:7]【所守的信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对已没现。
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至遭受侮辱。
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狂”。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者哉有信用的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由此可见,不具备优良品德的人是很少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有人会去找他交朋友的,因此在交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树立自己良好的品德。
故在交友中,以德为先。
(二)以诚义待友不以诚义对待朋友的人,他们交友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得利益,子曰:“君子喻于义,[29]靠相互的利益关系来维持的朋友关系是不会长久的,总有一天他们之间小人喻于利。
”会有利益冲突,朋友关系迟早会结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4]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诚义待友曾子做得很好,每天反省自己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有没有做到不守信用的呢?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5]对待妻子,重视品德,不重容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家事父母能竭其力,为官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由此可见,以诚义待友在交友中极为重要。
(三)掌握好交友的度在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志同道合,也会有分歧。
有摩擦的时候。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身别的朋友越都,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个空间里容纳的人是有限的,当超越这个极限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不和谐。
我们可以给双方都留出一点空间,保持彼此的新鲜感,“忠[112]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已[103]这些都告诉我们在交友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好交友的度。
”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朋友的作用[31] 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孤立和决”德不孤,必有邻“子曰:定静止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当广泛,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的确如此,你自己追求什么自然会结交有相同追求的朋友,因此,我们可以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甚至我你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各个方面是其身别朋友在各个方面的平均值。
可见朋友的重要性。
此外,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
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
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
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谈论共通的志向,相互合作,争取双赢。
[155]。
在”在《论语》中孔子提到有三中益友,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我们的生活中,第一种是正直的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能够使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自己的原则,不向权贵、邪恶低头;第二种是宽容的朋友,宽容的朋友让我们切身体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不会使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而自暴自弃,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信,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足,提高自己。
宽容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一种悲悯,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第三种朋友是多闻的朋友,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一个很有效办法,就是都交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使你在有限的条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了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东西。
可见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直、友谅、友多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何等的大。
五、孔子及其学生的交友由于《论语》是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对孔子及其弟子的交友记载并不多。
在论语中我仅仅找到了两处,其中一出是“原壤夷俟。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
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139]”另一处就是上‘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88] 书上记载很少并不能说明孔子及其”。
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弟子的朋友很少,但是孔子的朋友也许真的很少,因为当时孔子道德高尚,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正如前面讲到的,众人也许对孔子的所作所为不理解,甚至反对,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年轮,而事实证明,孔子的思想是伟大的。
当然,师生关系有时候也可以说就是一种朋友关系。
鄙人知识有限,对论语及孔子的思想的理解也很有限,我仅仅浅谈了论语的一些交友观,有待在实践中去运用,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用理论来指导实际中的交友,当然,在论语中,交友的有些问题似似乎没有涉及到,论语中仅谈论了我与他人单独交友时的办法,在当代社会的交友中,交友中还包含一些复杂的问题,如怎样处理多个朋友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论语的交友观,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1 易伯峻.论语今译[M].齐鲁书社,2005.:由于论语今译字是竖着写的,没有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