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全套教案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全套教案

第一章科学教育的目标一、主要内容:1、什么是科学2、正确认识科学的性质3、科学教育的目标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科学2、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对于科学的本质的认识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看录像。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对世界进行解释的一项人类活动.科学的三位一体说: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的特殊目的•科学研究的独特方法•科学家的独特品格•正确认识科学的相对真理性提起科学,人们自然会想到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及科学理论、科学技术。

多数人视科学为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

事实上,知识本身并不等于科学的全部。

爱因斯坦曾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

目前科学教育界较流行的观念是所谓的科学的三位一体说,即完整的“科学”定义应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成果(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的特殊目的•科学研究的独特方法•科学家的独特品格•正确认识科学的相对真理性•科学研究的目的:(对比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医生的工作目的)•科学课堂上的提问技巧: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展示有关材料,提供信息,设置环境,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如一杯水里等溶解多少食盐?)2.学生接触和进入境界,了解和分享信息;“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3.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什么不同意见?有什么更好的想法?”4.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少提“这是什么?”这类知识性的问题,多提“有什么特点”等带有思考性的问题;5.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探究。

•科学研究的独特方法:科学知识和常识的区别:科学知识经得起进一步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时刻准备接受别人的修正;有明确的适用条件的阐述;具有预见性或普遍性。

1.可重复性。

强调科学方法的规则性、操作步骤和所获结果表述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2.可积累性。

张二庆《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张二庆《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张二庆《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看了《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后,我懂得了科学精神的养成。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

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

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

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
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范文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范文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范文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论范文篇1浅谈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的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或学生简单地记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通过学生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而成。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好各种实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实验教学,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

可见,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科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认真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一、教师要转换教学观念,重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

我们现在很多科学课的老师都是从事多年语、数教学,他们接任科学课后,一是认识没有跟上,以前他们都认为自然课是豆芽课,教起来不是很费力,没有语、数课教起来那么讲逻辑,备课和课前准备也比语、数课简单多了。

二是他们接任科学课后,由于是新课程,再加上职能部门也没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新教材培训,他们对科学课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有陌生感和畏惧。

三是兼职的老师大部分没有学过关于科学实验的系统知识,并且由于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大课上,依然没有精力可以用于科学课实验上。

另外,中国的教学传统中,考试几乎是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的手段,而且考试的形式比较单一。

这几乎限定了我们教学的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评比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

小学科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有别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挖掘学生的科学素养,往往那些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在考试中比那些认认真真实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更“有成效”。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注重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学习兴趣说起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航者,小学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起航阶段,能够遇到一位好的老师,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教育与引导学生,将会使学生受用一生。

作为小学教师,在精于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研究,细致分析小学生在当前人生阶段中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引导,合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对本岗位职责的达成,更是对学生人生的负责。

一、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也证明,在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中兴趣占2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

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性实在不容小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颇有道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文在论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重要性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其中包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课堂气氛和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较高的英语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

曾经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们习惯于从老师与课本中得到答案,这导致了学生们在探索中的懒惰惯性,对于探索未知内容的兴趣不足,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只要记住答案就可以了。

2015版《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2015版《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本课程依据小学教育专业2015 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 B1509206课程管理:数理学院应用物理教研室教学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时数:总时数 1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12 学时,实验实训 4 学时。

课程学分: 1 分课程开设学期: 4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课程衔接:无一、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本课程以科学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学习模式,论述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含义以及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等问题。

讲授这门课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指导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在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和特点的最新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协助、评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科学与科学教育(一)教学目标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教育的目的及科学素养的含义(二)知识点及要求第一节科学的本质第二节科学教育的目的及科学素养的涵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科学的本质2、科学教育的目的第二章认知科学与科学教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认知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知识点及要求第一节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第二节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第三节学习动机与科学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2、学习动机与科学教育第三章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动手 - 动脑” 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教学思想,了解布鲁纳的“发现法” ,知道“学习循环”与科学教育。

(二)知识点及要求第一节“动手 - 动脑”的教学思想第二节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和课程结构论第三节“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动手 - 动脑”的教学思想2、“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第四章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规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合作学习、课堂提问的技巧、学生误解的甄别和“概念图”的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艺术”观察报告班级:572 学号:0951******* 姓名:欧阳亚娣一、观察起因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

科学教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能使他们对本堂课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里所说的“开场白”用规范的术语来说,就是“课堂导入”。

艺术的课堂导入能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趣味横生,或悬念于怀,或处于新旧知识的冲突之中,或徘徊在知与不知的矛盾圈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自然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的、地了解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科学课,把握好怎样通过课堂导入来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对课堂导入艺术有更全面的、立体的了解,特开始本次的观察活动。

二、观察策略对小学生的科学课课堂多次进行观察(教学视频、实习时的随堂观察以及优秀教案的查阅等),并将教师的导入进行记录、分析。

三、观察结果本次观察主要通过网上看教学视频、分析优秀教案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并结合之前四月月实习期间所听的科学课,对其课堂导入进行了具体的分四、观察分析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课堂导入艺术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还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科学知识,使课堂更好的进行,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从课堂效果来看从所选的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时小学科学教师谱写一首又没的科学教学越长的前奏,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其中所涉及到导入的方法类型也很丰富,包括有儿歌导入、视频导入、实验导入、活动导入、谜语导入以及诗歌导入。

执教者选择每种方法的初衷都囊括了一个成功导入所具有的功能: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启迪思维,引发思考;承上启下,新旧衔接。

此外,课堂导入还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2.从导入的策略及方法来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教师所采取的导入方式总是遵循着一下五个基本原则:(1)简洁明快,不长篇大论;(2)新颖别致,不千篇一律;(3)精彩凝练,不单打独奏;(4)奇妙悬乎,不平庸鄙俗;(5)准确恰当,不牵强附会。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知道, 爱提问 大胆 想象 愿意合 作与交流 科学是不 断发展的 科学不 迷信权威 重证据
对待 科学学习
坚持性
对待科学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珍爱生命 用科学 改善生活
对待自然
对待科学 技术和社 会的关系
要与自然 和谐相处
欣赏自然美
科学对社会的双重作用
关注与科 学有关的 社会问题
• (1)科学学习:保持与发展孩 子们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 经验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 奥秘的强烈欲望。在科学学习中 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 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 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 “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 结论具有本质的不同,从而理解假设 与事实的不同”;“知道探究结论与 起初的猜想或假设可能不一致,如果 发生不一致,应该修改自己起初的想 法”;“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中,开展交流与研讨的重要价值”;
• “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 允许任何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 可以重复验证的”;“知道在探 究过程中常常会引出更多的问 题”。
•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 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 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
• 有关科学的论述中主要可以概括 出三个方面: • 一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 二是科学方法, • 三是科学的社会建制。 • 前两个方面,科学作为知识体系 和一种方法,是科学哲学讨论的 内容。关于科学的社会建制,是 科学社会学讨论的内容。
生 命 世界
常见 的植物 常见 的动物 世界 常见的 其他生物 动植物 的一生 生物 的繁殖 生物的结 构和功能
多样的生物
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 基本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20春《小学科学教学论》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春《小学科学教学论》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C. 家长的鼓励 D. 自我探索
9.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D)分值:5
A. 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B. 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C.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DHale Waihona Puke 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10.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课一般分为两种(B)分值:5
A. 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B. 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教育活动课
7.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B)分值:5
A. 注重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B. 注重科学习惯的养成及科学方法的初步了解
C. 注重科学知识的掌握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D. 注重科学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知识的掌握
8.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依赖于(A)分值:5
A. 教师的指导 B. 同伴的帮助
A. 由随意游戏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转化 B. 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独立的自主活动
C. 由书面表达到言语表达 D. 由接受别人的照顾到照顾别人
6.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D)分值:5
A. 学习科学知识;领悟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态度 B. 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养成科学习惯
C. 知道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科学道理、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D. 知道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C.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D. 科学过程与科学态度
15.最早提出主动学习与科学认识过程相结合的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B)分值:5
A. 加涅 B. 奥苏泊尔
C. 杜威 D. 泰勒
简答
1.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分值:10
答: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是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具体表现在:探究就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互动合作、动手动脑、多方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开阔学生的知识而(2)注意学生独立性、自觉性的培养(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一章1、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对世界进行解释的一项人类活动。

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就是自然科学;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就是社会科学。

技术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创造的人类活动。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根据大多数科学家公认的科学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为培养具有初步科学素养的21世纪所需要的公民奠定基础。

科学无国界,科学教育有国界: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一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目标也应该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而设定。

也就是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教育有国界,这就是科学教育本土化的含义。

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儿童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基本能力上,从而养成尊重事实、严谨求实、质疑创新的品质。

青霉素的发明者是:弗莱明2、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性特点P7(1)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根据(2)可重复性(3)可积累性(4)理论的可证伪性3、* 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应该把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观察态度和技术作为教育目标的重点。

4、科学家具有哪些独特品格?P10(1)普遍主义:即对知识评价的标准应该依据客观的观察事实和前人已有的研究(2)公有性:科学发现应该及时交流和公开发表;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是属于科学家群体甚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家对自己知识产权的要求仅仅限于对自己工作的承认和尊重(3)无私利性:科学家要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研究,而不是为了金钱、荣誉和地位,求知的热情、好奇心以及对人类事业的无私关怀是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品质(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家要对所有知识,无论其来源于权威还是普通人,在其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仔细的审查。

科学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事实。

(5)合作精神与努力5、我们借用麦柯马斯和奥尔逊曾经对有关科学性质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结果,就科学的性质做一简要的概括: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科学依靠实证;科学强调可重复性;科学知识是相对真理;科学进步是渐变的过程;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性;科学代表一种社会传统文化;科学思想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科学在技术发明中起到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合作;新知识必须要通过公开交流才可能得到认可6、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奥地利人孟德尔早在19世纪中期就发现了遗传学现象、英国的达尔文与远在马来半岛上的华莱士二人,身处异地但几乎同时提出了进化论7、早在1859年,斯宾塞就提出“科学知识最具有价值。

小学科学教学论(新)

小学科学教学论(新)

小学科学教学论(新)前言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们掌握科学知识和课程技能的程度。

因此,本文将讨论小学科学教学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新趋势多样化的教学法在现代科学教育中,多样化的教学法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通过游戏、实验等互动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在更轻松的环境中研究科学,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共同体化教学共同体化教学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合作关系和共同目标的教学方式。

共同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合作,更加团结,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现代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展示更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中间引起更大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更好地推广科学知识。

新挑战知识匮乏科学知识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和教师的经验不足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教授最新的科学知识。

这时,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及时提供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方法。

基础薄弱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基础知识不好,教师必须通过多个角度来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更有耐心、更注重基础教育,采取多角度、多手段的教育方法。

解决方案加大培训力度教师需要经常进行培训,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尽快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状况,给学生更好地科学教育。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多方面地思考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知识框架的改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改自己的教学知识,调整教学框架,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更好地教学。

结论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教师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使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框架,以更好的方式给学生上科学课程。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尽可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教学论(精)

小学科学教学论(精)

生 命 世界
常见 的植物 常见 的动物 世界 常见的 其他生物 动植物 的一生 生物 的繁殖 生物的结 构和功能
多样的生物
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 基本需求
生理 与 健康
生命世界
遗传现象
健康生活
生物与环境
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
生长发育
良好生活习惯
进化现象
物质世界
物体 的特征 材料的性 质与用途 物质 的变化 物质 的利用 位置 与运动 常见 的力 简单 机械
科学教育学 (将来)
科学教学论
把科学教学作为一个系统,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教学系统 中诸因素的内在关联及其统一过 程。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的主体与媒体、教学本身与 教学环境之间的多向、多层面的 交互作用。
科学教育学
不仅要揭示科学教学的教学 规律,还要揭示科学教学培养人 的规律,要从科学学科在培养人 的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 析出发研究课程、教材和教法, 研究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学 校其它教育的关系等等。
参考网站
[1]e21科学探究网 [2]小学科学教师 [3]小学科学教学网 [4]小学科学教育网 [5]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教师版) [6]科学课在线 [7]科学常识教研网 [8]小学自然教学 [9]小学科学(学科教育网) [10]红桥教育网 [11]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网
科学课程研究
课程的概念
学科
教学内容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 以培养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 蒙课程。
科学是什么?
⑴科学是一种探索活动 ⑵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⑶科学是一种过程和方法
⑷科学是一种精神、思想、态度
⑸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怎样理解科学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名称(英文):Primary Scienc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课程编号:BL19056课程总学时:36(其中,讲课30,实验6)课程学分:2课程分类:专业主要课程开设学期:4适用专业:小学教育(理科方向)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后续课程:教育实习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的必修课程,是针对师范生入职小学以后能够胜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而开设的,它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引导,以综合性的实践与智慧性的策略知识为承载,以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为基础,实现培养专业化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科学》课程,不断加深理解现实中的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现象,获取小学科学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运用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科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科学教学研究的意识。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的定义与特征一科学的定义二科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科学的多维视角一作为知识系统的科学二作为探究活动的科学三作为思维方法的科学第三节科学主义与伪科学、反科学一科学与科学主义二科学与伪科学三科学与反科学第四节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科学与技术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第五节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一哲学视域里的生活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远三回归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第六节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一科学家视野中的科学研究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的隔绝三走进科学研究世界的科学教育第七节科学教育与科学历史世界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科学世界二科学教育对科学历史世界的遗忘三面向科学历史世界的科学教育(二)教学重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与区别,明确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因果研究中,研究者的兴趣主要在于“应变量的改 变是否由于自变量的改变而引起”,或者说是寻求应 变量改变的原因而不在于二者的关系。与关系性研究 不同,因果性研究通常还有一个“对照组”来论证实 验结果。其基本原理是,取两个样本,一组为实验组, 一组为对照组,在其它情况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给予 实验组一个处理,而对照组不给这个处理。如果实验 组随之发生变化而对照组没有变化,那我们可以说实 验组的变化原因是这个处理引起的。
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 3
二、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赋有培养时代的主人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科技活动放在一部分感 兴趣的学生身上,忽视了广大的学生,这与 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不相符合,我们必须端 正指导思想,改变过去那种“重校外,轻校 内”,“重部分,轻整体”的不正常现象。 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只有这 样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才会提高。
第七章 小学科技活动 和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小学科技活动 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 的组织与评定
1
第一节 小学科技活动
一、小科技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小学科技活动是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
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小学科技活动指的是小学生在课外由学校、社会及其
13
活动的形式
8.科学小制作 科学小制作能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根据一些知识原
理,鼓励小学生制作一些小作品。如制作望远镜、不 倒翁、万花筒。鼓励学生进行废物利用的制作,如瓶、 罐的利用。我们更加鼓励学生制作创新。 9.讨论辩论 讨论辩论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也可作 为某些专题研究活动的主要课堂教学类型。讨论可以 以小组形式进行,也可全班进行。辩论一般是在持不 同观点的双方中进行。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前 要给学生一个主题,主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符 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话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科学与社会
科学与技术
2.科学启蒙
全息性
3.学科特点 模糊性
兼容性
二、小学设置科学课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 3.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4.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科学课程计划
科学课在5O~6O年代都在高年级 开设,课时较稳定;70~9O年代开始 设课的年级越来越低,课时呈上升趋 势,1988年的教学计划,科学课占小 学总课时的百分比是历史上最高的一 次,这说明国家对小学科学教育越来 越重视。
科学教学规律
科学教学的一般原理
科学教学的一般原理
科学教学的一般过程 科学教学的一般原则
科学教学的一般过程
科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科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完成2个“转化”






实现2次“飞跃”






科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科学教学是以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为指导,以自然科 学方法论和教学论为理论基 础的一种动态的特殊的认识 过程。
科学课堂教学艺术之二
课堂调控艺术
科学课堂调控艺术
科学课堂调控的涵义 科学课堂调控的功能 科学课堂调控的策略
科学教学系统诸要素
人的要素 (教师、学生) 物的要素 (科学课本、科学实验对象与实验
仪器、各种直观教具与电教媒体)
观众要素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思想方法和道德观念)
一、科学课堂调控的涵义
1. 音讯导入的种类
①直接导入 ②故事导入 ③新闻导入 ④提问导入 ⑤事象导入 ⑥谜语导入 ⑦音乐导入 ⑧儿歌导入 ⑨快板导入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论内容1、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价值(1)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的任务: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课程。

1、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3)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和价值:小学科学课程是国家设立的一门课程。

国家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其教育功能,都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不能缺少某一门课程,每一门课程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人为地将各门课程分为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违法的。

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其教育效果短期不明显,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课程基本教学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课程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依据课程标准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教学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接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二是坚持全面的教育,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1章-小学科学课程概述

小学科学教学论-第1章-小学科学课程概述




三、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教育是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科学技术 人才的社会活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 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 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 学与社会有关问题作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学技 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 动。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 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 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 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 术应用的教育。
㈡ 学 科 性 质
(三)研究对象
科学教学论研究科 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 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相 关因素(教学媒体、教 学环境等)的统一。
三、学科体系
教 育 教 学 教 研
科学教学目标
科学教学目的
科学教学目标层次 科学课程标准
科 学 教 学 论 的 学 科 体 系
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教学内容构成及编排 科学教科书 科学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 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 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 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 地区、民族、性别、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或者个体条件的不同,科学课程都应为每一 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实 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 素质的目的。

探究式科学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 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体会到人 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了解科学 知识是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进步的。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训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训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编码:三、课程简介:《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方向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以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研究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揭示小学科学教学理论,分析小学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内容与教学规律,培养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把握与指导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方向的能力。

培养小学预备教师能够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概况,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掌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规律和小学科学教学的规律,掌握科学活动的技能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具备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同时,也为提高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训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习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上好小学科学课程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学时[理论:学时;实训:学时]六、课程总学分:学分七、适用专业和年级:小学教育本科八、实训项目汇总表:九、大纲内容:实训一感知教师角色【实训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通过实践,增强上课的感性认识(课感),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初步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逐步发展上课理论指导上课实践的能力。

【实训内容】、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从小学科学教材中选定一课时内容,撰写教案。

(注:每个人要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统一选择相同的一课时,如果选择不同的二个课时,要求小组人员中一半的人是相同的,以便于更好地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课实践练习,并在微格教室进行上课训练。

、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课实训时,小组每一成员必须对其他同学的上课进行评价。

实训二感受科学课堂【实训目的和要求】、研究学习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提高上课的教师技能。

、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逐步发展上课理论指导上课实践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习兴趣说起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航者,小学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起航阶段,能够遇到一位好的老师,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教育与引导学生,将会使学生受用一生。

作为小学教师,在精于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研究,细致分析小学生在当前人生阶段中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引导,合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对本岗位职责的达成,更是对学生人生的负责。

一、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
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也证明,在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中兴趣占2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

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性实在不容小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颇有道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文在论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重要性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其中包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课堂气氛和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较高的英语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

曾经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们习惯于从老师与课本中得到答案,这导致了学生们在探索中的懒惰惯性,对于探索未知内容的兴趣不足,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只要记住答案就可以了。

在科学技术与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等待别人来告诉答案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新型人才需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

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科学素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要逐步引导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使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使其掌握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关注的一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客观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提出问题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其天性的忽视与抹杀,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提出问题的欲望也逐渐降低,以致一定时间过后学生就变得懒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了。

不鼓励学生发问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的创建,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多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要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乐
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将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一个必要条件。

只有保持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与轻快,才能使学生的心境得以优化,使其勇敢地提出他们发现的疑问,从而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愉悦、民主、和谐而又幽默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提问的欲望。

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着实施的必要性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将这些转化为他们进行科学课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进行多种途径的科学探究,从而有效地培养并提升其科学素养。

具体的方法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实验引导探究以及改革教学方法侧重引导学生探究能方面着手进行。

三、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目标就很容易达到,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的技巧。

只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不只是句空话。

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

所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多作努力的,故小学中更应该得到重视。

1.避免课堂沉闷气氛
孩子的天性是无法泯灭的,好动活泼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作为教师,不应该强制湮灭学生的天性,而是运用这些特征,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而活跃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摆脱教师的架子,真正做到关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与教师交流、互动,积极自主的学习。

另外,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加入教学互动,参与教学互动,使学生乐于学习。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

优秀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会让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教师对一个学生足够重视的时候,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欲望,当教师对学生比较冷漠时,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不会主动参与教学互动。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一定不要吝啬表扬,一句“很棒”、“回答的很好”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

另外,肯定的眼神、安慰的微笑都能增强学生的信心。

相反,挖苦、打击只会挫败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自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等条件的影响,涉世未久,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经验,再加上人生观、世界观还未真正形成,他们的学习需要往往具有肤浅的、具体的、动摇的和短暂的特点。

所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要让学生知道“我为什么要上学 ?”“为什
么要认真学习?”让学生找准方向,踏踏实实的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说教是显然不够的,教师要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轶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我给学生讲,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很小的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学生感受到周总理学习的决心,然后指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3.注重寓教于乐
小学生是处在爱玩的年龄段,一般不喜欢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讲,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所以,把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中去,给小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组织教学活动,以比赛、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参与,并且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4.成功激励法
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建立起学生对自己的自信。

这点对于自信心不足与自暴自弃的学生,是非常有效果的。

作为教师,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与重视,是教师职责之一。

“兴趣是推进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求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他认为,一切卓有成效的活动都要以某种兴趣作为前提条件。

兴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认识倾向,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个性品质。

如何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与发展新能力,以获得长久的兴趣,这是促进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老师所传授的任何知识,他都会如饥似渴地汲取。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讲,如果能够将趣味性融入和动感性融到其中,那么学生就不会分散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身上,让老师能够自始至终地带领学生遨游在广阔无边的知识的海洋。

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一般学生来讲,还需要教师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巧妙的方法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